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dyy2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CD分享及版本鉴赏 - 长桥卧坡(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24-6-6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wpx426 发表于 2024-6-5 09:57
我个人不靠谱的听乐的经验是,鹅人鹅乐团演奏鹅音乐有一种骨子里的‘野’,老肖的,老柴的都如此。想听同 ...

有意思的话题,的确,听老柴老肖等作品,本土组合的原汁原味,别家比不了,这样的例子很多,如老柴456,好录音较多,西指挥与乐团的好版本很能数出几个,但最原汁原味甚至最吻合老柴创作精神的,穆拉文的DG版肯定名列前茅,此外老派还有几位,中生代中,扬松斯(奥斯陆)、普雷特涅夫(本土乐团)都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楼主| 发表于 2024-6-6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MusicAV 发表于 2024-6-5 23:15
已上传到568楼链接,S5与20th Century中不是同一版

谢谢老兄链接,资源真多,S5与20th Century不是一版?我看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楼主| 发表于 2024-6-7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伯恩斯坦1959.8.18率纽约爱乐在萨尔茨堡音乐节的演出由ORFEO2010年再版,此版很不被cm认知,其中一原因是单声道录制,虽后期经数码重制,但改善有限。

对肖五的解读从来都是考验,全方位出色的版本目前没有,从演绎的情感角度,我对伯恩斯坦的激情感兴趣,我很想看看他能在其中掀起怎样的波涛,此版是他刚刚担任纽约爱乐首席指挥的巡演,肖五被他彻底的激情充分戏剧化了,他演奏的宏伟气势与重量感都令我赞赏。

第一乐章的呈示部让我想起了斯托科夫斯基,气质沉重、固执,带有毫不妥协的锋芒,这样的措辞“很老肖”,纽约爱乐咄咄逼人的弦乐组在这里很是咄咄逼人,展开部的铜管组针锋相对,两个声部在这里展开激烈的对置,一方是凶残、暴戾、毫不留情,一方是寸步不让的对抗,让音响的高潮含有思想的信号,令人信服。

伯恩斯坦的谐谑曲只管听,一般差不了,他以较快的速率追求强烈的气势,但需要慢时又能稳稳的拉回来,很有弹性,由于速度偏快,情趣上有点“单色”,但透着不回头的固执,largo 的慢乐章饱蘸深情,他的解释与斯韦特兰诺夫的方向感不同,他丰富而深入,斯氏则是简化而直接,一个以强烈的情感推力摇曳心灵,一个以犀利的剑锋直刺胸襟,我为啥总是希望cm人把重点落在听上,对经典作品尤需多版本的听,这对理解作品、品赏不同艺术风格都有裨益,再听听波恩斯坦在高音区的“呐喊”,白热化,他在温暖与感性的冲动上双项出色,而末乐章合奏的技术指标一级棒,让我想起了穆拉文棒下的列宁格勒在老柴交响上快如疾风又分毫不乱的精彩,可惜是单声道。

唱片另有伯大师自己作曲的第二交响曲“焦虑年代”——为钢琴和管弦乐而作,钢琴演奏:西摩·利普金,作品带有浪漫主义风格,加杂大都会的西部色彩、又有蓝调的爵士味道,不难接受,有兴趣可听听。

https://pan.baidu.com/s/1Ddk9eemhpNfknttmPs-mkA?pwd=3xl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楼主| 发表于 2024-6-7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同与纽约爱乐的Sony版录于20年后的1979,仍延续深沉浓郁的诠释风格,速度相对稍显宽缓,更稔熟稳健,音乐向两翼的铺陈很开阔,交响视野自然也更开阔,他把1959年单一的“情感聚焦”转换为宽银幕多路径的措辞解说,不仅第一乐章,谐谑曲也变得老成炼达,连纽约爱乐团的演奏员都松开了紧皱的眉,不再追求咄咄逼人的锋芒,不再拘泥于速度,演奏向情趣与风土人情方向延伸,速度自然会慢下来,但明显充实了内容,信息量增加了。

largo乐章我最欣喜的变化是、伯恩斯坦把情感“波涛”转化为情感“漩涡”,这是一个让人不由自主漩入其间而久久难以自拔的“漩涡”,而伯大师只需把握“风向”,这个乐章,能让听者深暗于叹服大师的高超指挥手段——把握极稳健,而又海天环罩,密不留隙,好手段。

https://pan.baidu.com/s/19yqU6J2EDn5MdZTfjC8fDQ?pwd=achb  (音源来自版友MusicaAV,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楼主| 发表于 2024-6-7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罗杰斯特文斯基与USSR的肖五录于1984年,出自他在旋律公司全集版,罗氏无须介绍,中生一代中有个性的指挥,有着野性张狂的风格和脆爽灿烂的音响,这一代中仍具备俄传统音乐风格的就属他了,扬松斯、普雷特涅夫、捷吉耶夫等其实都与西乐理念有所“中和”了。

此版明显属于硬派肖五,你若听惯了绵柔感伤或均衡精湛的西式肖五,听这版需要打起精神,他当然与斯韦特兰诺夫偏执奇幻的“吊炸天”版有区别,但他所营造的“恐怖”气息照旧令人目瞪口呆,他的本事就在于能把声部音响的能量发挥到极限,却又不损伤整体的光洁度,而快速段落之快往往令人迅雷不及掩耳,但音乐层次与织体的细微分毫不乱,在指挥家中,这是超能的本领,所以,展开部冷煞透骨的第7.17 - 11.58分钟听来令人不寒而栗,音响到了极限,你却测不出温度,而它的刺激性又令听者欲罢不能,一条条阴冷如冰凌的小短句如阎王府索命小鬼,各个疾促如风飞掠而过,为了营造氛围,你听听他的“句型”,就像抽干了所有水分子般的干燥,水分像征啥?——生命力,而罗杰斯特所要做的正是“剥夺”啥?——生命力,他给第一乐章设计的题旨不言自明。

能听出第二乐章的不同之处么?有众版中幽默诙谐或冷嘲口吻么?——没有,透出音响我感觉到的是冷酷与邪恶!我瞬间就想到他演奏老肖第十交响曲的急板乐章,板式不同,措辞口吻不同,但他预设的主旨完全相同,透过音乐能看到一对对冷酷邪恶的眸子。

第三四乐章不想再谈下去,想了解老肖,想认知罗杰斯特文斯基,想认知啥叫人文情怀,想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理解肖五,此版可以提供一个有效的切入点。

https://pan.baidu.com/s/1_-HnXYPyue6z_cXrsKBfkQ?pwd=f49j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楼主| 发表于 2024-6-7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wpx426 发表于 2024-6-6 16:28
此外,我找到了手里的Melodiya的录音对比听了一下,二者应该是同一个录音,但您的这个应该是remastered了 ...

很有特点的肖五,值得收藏,此版若用企鹅标准衡量上不去的,企鹅很权威,但也非能放之四海,否则会错失一些精品,由此我想起了邓泰山获奖那界肖邦大奖赛,波格雷利奇被淘汰我记得是因为有四位评委按标准给了最低分,也有好几位给最高分,一算总分下来了,标准这东西,一旦固化,有时会扼杀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楼主| 发表于 2024-6-7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pidandy 发表于 2024-6-6 14:39
截止目前,本帖子楼主分享的专辑汇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GjpuHTVCJCUIlGJjZEjCg?pwd=o069 ...

层主辛苦,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楼主| 发表于 2024-6-8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穆蒂与费城这版肖五录于1992年,费城在斯老和奥曼迪棒下都有演奏老肖的传统,穆蒂这版肖五如何处理费城的传统与自我理解的新意引起我的兴趣,我不会指望意大利指挥的老肖会有多少深刻,那不现实,阿巴多也不擅老肖,我所期望的是他们能把作品的谱面解释到中规中矩,就足够。

但开声味道就不对,不是哪里对比谱子有明显的错,而是味道完全不对,咋说呢,就像你听刘欢唱新疆民歌,与克里木原版的《达坂城姑娘》完全两码事,使出再多的劲,也唱不出克里木的味儿,因而,穆蒂这版演奏,我顶多给打60分。展开部这一段,精神完全“散掉了”,乐团的哥几个挺卖力气,但鸭踩鸡圈,毫无效果,可叹斯老留下的肖五传统,被穆蒂摆弄的神形皆无。

谐谑乐章同样,尤如一粗脚大汉跳国标,怎么也踩不到“点”上,完全没有老肖特有的斯拉夫风潮味,听到这里我很为穆蒂挽惜,这么个杰出指挥家,在肖五面前也束手无策,好在第三乐章的情感有共通性,能施之八九,便有点味道,但我仍觉得演奏“离题较远”。我一再说,老肖交响作品对每位指挥都是巨大考验,迄今,综合几个方面——理解、演绎、效果(包括音效)仍未见有完美版本出现,难度的确太大了。

https://pan.baidu.com/s/1cqSJfmK8ib7YDgCIg33hLw?pwd=hvw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楼主| 发表于 2024-6-8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扬松斯与维也纳爱乐版肖五1997年录于金色大厅,这是一版相对均衡的演奏,没啥突出的特色,但面面俱到,维也纳爱乐演奏老肖作品极少,它们的传统风格与老肖精神偏远。

第一乐章大提琴与低音贝司的聚焦稍显不够,但并未影响整体线性,呈示部这一段,弦乐组的阐述除木管在两小节略显生涩,整个的精神气质不错,走向展开部时的提速非常自如,足见扬松斯敏锐的把握,因而这一段的节奏感与氛围你听不出“异样”,我个人感觉再增加几分强度会更有味道,但考虑是维也纳爱乐,对我来说已经可以了,第二乐章演奏的“斯拉夫”气息很浓,尤其是浓密的低音线条两小节就踏准了脉搏,开声促然就把速率与空间给的“正确”,后面也就一马平川了,剩下的事就是几个声部竟相“献艺”。

重头戏largo乐章,扬松斯的氛围与织体的密度我都没有疑义,他在表现“阴影”之下作曲家的被迫选择与对个性残暴的打压上有很优异的表现力,也能让人明晰的感觉到那种夹缝中的无奈,包括反思与怜悯,但当人性在呐喊时,这里仍然有个对“强度”的选择,以及情感在整体布局上的分布,请注意,两者不是互补,而是需要合理与均衡发声,“硬切入”是不行的,因而第8.29分在中提琴引导下呼唤呐喊这一段,我认为很适度,因为它是自然的、连续的节奏与力度选择。末乐章的扬眉吐气表明扬松斯把它做为一场真正的胜利来高调庆祝,掌握够准确。

https://pan.baidu.com/s/1omDikFnuitjq2R-HTUKOSw?pwd=ymm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楼主| 发表于 2024-6-8 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贾维与苏格兰国家乐团1989在chandos的肖五是可供选择的上好版本之一,不仅是正统的风格,还包括者他的开放性、强度与坚定的呼息,这样的肖五,几乎能适应所有cm的需求。

你听听第一乐章呈示部他坚韧清晰的线条,明显强过扬松斯的维也纳版,这里需要一个情感向往充沛空间的酝酿过程,以便能让作曲家编织妥自己的交响语言,至少,以这样的强度当发展到展开部、肯定会划定出更为开放喧嚣的动态范围,这里,只有整出肆无忌惮的扭曲、撕鸣,才能让接下来“静匿”的思考尤为可信,当然,既使此版特点鲜明,足够精彩,说它能取代海丁克的DECCA版,也不可信,海丁克在强大动静中的平衡能力出类拔粹。

谐谑曲延续着第一乐章令人满意的强劲措辞,在小节的重拍上不遗余力,贾维淡化了“舞”的特质,而强化了推进中的刚性节奏,目的在于要在这两乐章把强度做到极限,让接下来的largo在情感的抒发上有更多选择空间和摇曳心灵的可能性,但贾维的largo乐章有个小问题——他始终没能充分的沉下来,反思与怜悯的情绪抒发不如扬松斯做得好,此外,前半段落的节奏不是很稳定,整个过程的起伏扬抑始终在酝酿着感性的冲动,这不是“老到”的手法,有些时候,轻吟与沈寂对心灵反而更有震撼力。

https://pan.baidu.com/s/1nF5ozSAo18AJaQqWL3U55Q?pwd=vat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楼主| 发表于 2024-6-8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本帖最后由 gdyy223 于 2024-6-8 07:34 编辑

发三篇,两篇待审查,经常性的,我也不解,纯音乐评鉴文字,有啥可审?这么严苛的审查,很打击信心。
想法很好,客观环境未必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楼主| 发表于 2024-6-8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七律  自嘲

柳絮杨花漫多情 、画廊依旧舞东风 。
和泥入水随天象 、零落浮沉任阴晴 。
香散空楼弦解意 、歌迷烛影暗无声 。
劝君更进一杯酒 、醉看圃园夕照红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楼主| 发表于 2024-6-9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肖斯塔科维奇  b小调第六交响曲

喜欢听老肖的本就不多,听肖6的更稀少,老肖的交响相对以1.5.7.8.10境况稍好,肖6除了全集,单本很少,演录俱佳者更寥寥。

先说两句肖6,随着第5成功首演,老肖一洗黔面,人们普遍期待他的第6同样给民众以鼓舞,老肖自己也宣称他的第6将以liening为主要题材,更是吊足了人们的胃口,可不知咋的,预先的设计突然出轨了,不仅是出轨,简直是南辕北辙,作品的基调(第一乐章)充溢着灰暗与哀婉,曲式上回到了老肖喜欢的三乐章设计,从布局上看,长大的第一乐章显然为作品定了调子,此作于1939年首演,虽未再次受到管家的批判,但管家对首演没有热情,吹谷手们一律掩旗息鼓。

而美音评家爱德华·唐斯对第一乐章评价很高,向以理性口吻说话的他竟以煽情的语言大加赞扬,说是这是老肖为我们所作的“最优秀音乐,是他的一个最富于思想、最不自我表现、最不夸夸其谈、最最出自肺腑的交响乐章”,五句话连用了六个“最”,这在唐斯的音评中,绝找不到第二例,看来,多理性的人,一旦触摸到了动情处,像被击中了软肋,也难免下笔极端,抛开唐斯的六个“最”,这五句评语其实很中肯,第一乐章绝对是发自肺腑的声音,这没错,绝对是真诚的、内心想说的、抛开了任何外力而自然流露出来的话,而这样的音乐才感人,因为它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互激,我想,打动了唐斯的,正是这些出自内心的声音。

但凡大家总能扼住本质,音乐从形式到内容、从旋律到结构,可谓千头万绪,扼住要脉才是根本,唐斯看到的,是在糕压之下老肖的突然转轨,表现在音乐上则是灰色又大胆的“抒怀”,这是这部作品的价值所在,果内专门研究老肖的转家则对作品构架提出异议,确实,三乐章作品在结构的平衡上确有暇疵,能够看到后两乐章老肖确是想“找”平衡,但由于没有通常的第二乐章,它缺乏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但这些并无损于肖6的情感魅力与音乐魅力,正是“它”才构成这部作品的巨大价值,在形式与内容之间,起决定作用的肯定是内容,作为欣赏者,则应能敏锐触摸到作品之灵魂所在,使它的价值转化为听者内心真正的冲动,而这需要的其实仅仅两个字——认真,音乐上有些东西往往需要认真、再认真才能悟到,比如,老肖自己说“此曲是表现春天、喜悦、生命的气息”,但在定基调的第一乐章,谁能感觉到这些??恰恰相反,灰色的、哀婉的、惊悚的伤感无处不在,这才真正表达了彼时老肖的真实心境,这样的音乐也才是他真正想说的话!音乐这东西,真正的发自内心才有价值!在所有文学艺术上,歌弓怂德最没出息,也是我最为厌恶的,即使响起掌声,也是来自WC的掌声。

第一乐章没有引子,由大提琴演奏的八度四音型构成主部的动机,它像一个“胚芽”,渐渐发展成厚实丰满的主题群,直到7.30分(普列文版),副部主题才姗姗来迟,这期间有新的旋律出现,0.29分小提琴惊悸的下行七度旋律与大提琴的向上八度形成对比,但总的情趣一致,不足以构成具有对比性的副部,其后尽管作为两条线发展,但它的构成是一个大的主题群,下行七度旋律的主要作用是与之“互补”,共同形成对位发展,我们能清晰地听到,6.35分在英国管平行四音型(脱胎于开始的八度四音型)的吹奏下,音乐进入主部主题群的尾声,自然带出副部,副部是由木管开启的抒情乐段,抑郁中带有淡淡的田园风情,背景弦乐的长久震颤显出并不乐观,它渐与主部融为一体,并再一次将情绪笼罩在阴郁灰色的氛围中,音乐的走向基本由向上八度与向下七度两种音程组合布局,结构上很难判定,因而众说纷纭,有的将其定位于三段体,但显得牵强,不仅过于长大,边缘也并不清晰,A的再现若以三段体看略显模糊,其它的说辞免了,以免将其复杂化,我以为:它更接近于奏鸣曲式,只是单独将两个主题依次呈示展开,第一乐章的慢板起与单主题呈示与展开是老肖喜欢的结构方式,这里只是再一次运用。

第二乐章回到了老肖擅长的谐谑曲,旋律古怪而生动,情趣幽默,色彩画面缤纷如万花筒般,闪烁着灵感的火花,节奏与布局之精妙甚是迷人,结构相对简单,复三段体,但它的表现形式比传统曲式要复杂。如果说第二乐章如一幅幅古怪精灵的幽默图画,第三乐章则表达了情趣的兴高采烈,回旋主题像上足了油的“机器”,一次次向上飞掠,带着顽皮的笑声,营造出一个又一个高潮,乐队的各个声部以不同的姿态演示它,使之更加光彩夺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楼主| 发表于 2024-6-9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本帖最后由 gdyy223 于 2024-6-9 08:17 编辑




普列文1973年率伦敦交响乐团录制版可谓演录俱佳,他的演绎与斯托科夫斯基的Dutton版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属擅长音响效果的指挥家,却又都在解析上有深刻表达,普列文把沉重的视野拓展了,视野所及之处皆悲切与哀婉,却又透出内心的坚实,我分明能感觉出他的抗争精神,这是这版演奏与斯老在理解上的区别,斯老重在勾勒氛围,而普列文则在揭示内心不屈的精神上有所侧重,速度掌控偏慢,他力图将演绎更充分,却并无拖曳感,乐句之间的衔接非常自如,如山水般浑然天成。
我始终以为70年代的普列文处于指挥生涯最好时期,如第二乐章的呼息感恰到好处,如秋天的果林,到处透着成熟气息,普列文并未开足马力,而这版好就好在未开足马力上,你再听听第三乐章,仍然是相同的思路,交响的宽度胜过重量。

https://pan.baidu.com/s/1Imn4BAgUyrvD3uOR8T3BCg?pwd=l6w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楼主| 发表于 2024-6-9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贾维率苏格兰国家乐团1985chandos版仍然是必选科目,在这一代指挥中,他既不很差传统,又跟上了时代,诠释厚重深刻,但没有类似老穆、康德拉辛那样的古旧感,虽仍属于走在“老城边”上,却能在演绎与音响上时时踩出新意。

他的第一乐章很演奏出寂寥、空旷的意境,我把这一点做为贾维版的特色,在八度四音型动机和减七下行的音型中,贾维的处理和普列文一样,都具有一种“碾碎”的清晰和碾碎过后面无表情的凄然,他把这种凄然情绪置于整个寂寥空旷的大背景之下,他的设计布局就在于以各种管弦乐手段来强化这样的主题,再加上中提琴绵延不绝的背景颤音,就显得颇动人心脾,与普列文不同的是,贾维的手段更激烈,但两者在音响的清晰与速度的选择上较一致。

就管弦乐的声音来说,是不能把苏格兰国家乐团和欧美一流大乐团比较的,比如柏林、维也纳、伦敦等,这不公平,如果够细心,能听出管乐偏强、弦乐的声音较弱些,但它又必须保持强度,因而弦乐组发力时,高频稍有刺耳,但这主要属于硬件范筹,1、规模差距,小提琴组与一流大团比较、人数不够,人少自然弱,2、水平差距,琴的等级与演奏水平上都有差距。但就整体合奏水平和诠释深度,贾维不差,甚至超出,听听他的三乐章,快如旋风、纹丝不乱,一股无可遏止的高昂情绪飞翔于乐队上空。

https://pan.baidu.com/s/16Wg_H-a9cnr-vTvnIySWcw?pwd=mbp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楼主| 发表于 2024-6-9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天津市
ejack 发表于 2024-6-8 10:38
楼主稍安!
这不,3篇都已过审了吗!
平台的严格自审,其实也是一种保护。

谢谢!不会,设想是把手里的资源分三帖较系统走一遍,依旧多版本同时注意结构,走完估计得几年,只要没有阻碍会走下去,这才刚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9 23:2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