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dyy2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CD分享及版本鉴赏 - 长桥卧坡(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421
发表于 2024-5-13 21: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2
发表于 2024-5-13 21: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gdyy223 发表于 2024-5-5 12:48
音乐杂谈:浅说朗朗和李云迪

这样的话题我一直避谈,一、不感兴趣,听的也不多,二则易受音乐之外因素影 ...

https://mp.weixin.qq.com/s/XlcGxXBPmhrcDgPY3WVVPA

https://mp.weixin.qq.com/s/3JERGtZ7-UnUKbp0xsZ3T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3
发表于 2024-5-14 11: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5-13 18:26
您老这楼歪得霸道~~所谓醇酒妙音鲜花美人,盛世众人所绮思者也

抱歉,大家一起来,赶紧扶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4
发表于 2024-5-14 11: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芙(扶) 蓉(原) 楼 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5
 楼主| 发表于 2024-5-14 16: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本帖最后由 gdyy223 于 2024-5-14 16:16 编辑




马八的难度不仅在理解,还在于如何在音乐性与音响性、情感性与空间布局上找到正确方向,从而准确勾勒,展现创作的初衷与原貌。

我始终以为演奏马勒(1860-1911)与演奏其它作品有区别,马交比其它激进浪漫乐派作品要复杂,它的音乐对音响空间的需求比任何作曲家的作品都要大,以我看来,从巴赫贝多芬直到瓦格纳(早期作品)、理·施特劳斯,都可以用单声道录音与以重现,他们也确实有部分单声道录音,杰出的历史录音可以影响效果,但并不影响演绎的准确、也并不影响作品精神的还原,但马勒似乎不行,马勒的气场更需要强大的音响空间来填充,相对于其它作曲家作品,它更加依赖于先进的录音条件和演出的音响效果,我就很难想像用单声道的历史录音去还原马八,那将会导致风采流失和煞风景,单声道的历史录音如果有也会在不小程度上让马八失味。

演奏马八既需要扬起来,也需要沉下去,宗教的圣念与冥思、对上帝的憧憬与向往,需要沉静纯朴的音乐形式表达,马八中这样的乐段一定要沉,一定要表现出理性的光泽,一定要让听众清楚感受到这个过程是怎样一步步的深化与延伸,演奏的空间如何,一、要看两极的比度,二、要看空间是否足够充沛完满,在这一点上,滕斯泰特无疑是杰出的,沉的下去,扬的起来,豁的出去,收的回来,它在高起点的基础上,把这个过程一步步深化,你能看到他的延伸与拓展,因此,它的整体性十分出色。伯恩斯坦从一开始就是明确的,从一开声就已经让你想象到他的终极目标会是何等的光辉灿烂,他动用一切可能、不惜夸张来为终极目标造势,演奏始终有声有色,他也大大强调了那番羁绊尽除、如释重负、腾空而起的瞬间,那是一种刹那间的狂泻和由此而发的冲出地心引力的升腾,而索尔第则表现出无比的坚定,他以刚强的姿态、明确的语汇来向尘世告别,他把这个过程表现的足够强大,听听最后几段,惊天动地般,斩钉截铁般,没有犹豫、没有眷恋不舍,挟裹着浩然长气直冲云霄,他的马八在音乐性与音响性上都令人满意。

西诺波利此版录于1990年12月,它与伯恩斯坦热情浪漫的演奏形成两极,我之所以喜欢此版,就在于它表现出与伯恩斯坦不同的情调、温度、色彩与演奏方向,而又不失热情宏大与感召,西诺波利具有天然的冷色调,而表现出来的结果则是在宏大空间感之下非常清晰的构架,第一部分这几段,很难找到还有谁能把马勒的意旨与人声部分的层次“做”的这样清楚,没有含混、也没有相互的侵染,声部间彼此的边缘一目了然,情感温度被严格控制着,听者绝不会产生“过”的疑虑,指到意到,它的高潮也是清晰状态之下的高潮,第一部分最后三段,可谓是越繁缛、越清晰、越庞大、越精细,面对马勒多头绪的庞杂与繁缛,仍然呈显出手术刀般的精准,令我叹服,我一直以为,西诺波利的演奏,都是预先设计、预先策划的结果,不管面对何样作品,他都不会即兴,不管演奏到何种状态,都不会心旌摇动,总是按步就班地按预定的计划走,即使是马八这样需要临场澎湃一点的作品,都不会为临场气氛所动,西诺波利非常清楚,他的策划是一流的,完成这策划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艺术旅程,效果必然一流,而只有理性的热情、有控制的动态、充足的力量,才能把马八的意旨与气度全方位展现,而不会仅仅偏于一隅。

表达方式是我熟悉的西诺波利方式,听听第二部分器乐部分,于冷沥宽广条理中不失热情,一个宁静而富于思考的开始,一个充分的铺垫,整个第二部分演出的富足而详解,你感觉不到像在伯恩斯坦那里来自指挥强大的推力,西诺波利的动力来自于理性,来自设计本身,他棒下的演奏员(包括人声)需要“提醒”,但并不需要额外的“助推”,一切都是准备就绪的,西诺波利只须打开一扇扇门,细部令我满意,你在这找不到含混, 人声部分中独唱声部总得看男声优于女声,特别是男高刘易斯非常成功,“在这自由眺望”这一段,唱的令人心旌摇动,音色、情感与功力俱佳,使得接下来的器乐与合声沉吟段把那种爱的浸润表达的很美妙,女声独唱中,令人瞩目的谢·斯塔德我略感失望,并没有我想像的那么好,反倒是安吉拉·伯拉西给我很好的印像,她与刘易斯提升了整个独唱声部的实力,说实话,引领作用超越了谢·斯塔德,尾声没啥可挑剔,西诺波利擅长把握大场面,胸有成竹,气象自然不凡,最后一段涵义尤为宽广,通往天穹的圣路被装扮的充满圣色,所有的环节都尽善尽美,足以为演奏画上一圆满的句号。

1990年的录音没我想像的出色,固然是无比清晰,层次也好,但偏“冷”的声调显得气势足够但温度不够,另一点,高音区的音频有些“尖锐”,比如弦乐,再比如铜管的高音区也有些刺耳。

女高音:谢莉尔·斯塔德、 安吉拉·玛利亚·伯拉西、 曹秀美
女中音:瓦尔特劳德·梅耶尔      
男高音:凯思·刘易斯。/
男中音:托马斯·艾伦/
男低音:汉斯·索汀。      
爱乐乐团&爱乐合唱团/  
绍森童声合唱团

https://pan.baidu.com/s/1GiAB96qes13RLnn-pWzv1Q?pwd=t00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6
发表于 2024-5-14 16: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5-13 19:26
俺又来增添您的工作量了~无意搜到的一堆度盘资源,其中有
Herbert von Karajan The Complete 1960s
htt ...

文件很多,或有惊喜。这个 CD38 Mussorgsky- Pictures & Ravel- Boléro 在哪里? 没看到也没搜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7
发表于 2024-5-14 16: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8
发表于 2024-5-14 16: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MusicAV 于 2024-5-14 16:42 编辑
gdyy223 发表于 2024-5-13 16:27
伯恩斯坦马八有两版,一是1966年CBS伦敦交响乐团版,一是1975年DG维也纳爱乐乐团版,维也纳版是1975 ...

伯恩斯坦的马勒在CBS较早录制了,之后DG又出了一套CD和一套DVD,对我们下载者来说口碑还是不错的。但确实,业界比如我们常看的企鹅留声机里就找不到马勒的伯恩斯坦身影。同和柏林爱乐的马九,卡拉扬的数字录音那版成了业界里的最佳。
伯恩斯坦在CBS的马勒早期整理下载的APE,大致是这样:有大合唱的马二和马八是指挥LSO的版本,大地是指挥IPO没看到有NYP。马二另有与NYP的版本;但马八与NYP的只有Part1,具体记不清了,有说是在某个什么仪式庆典上演奏的录音。
西诺波利,哈,早期下载过一套ape, 几年后硬盘里只发现整理后的图片没了ape,不得不重新下载了一套。去年这里有过一套西诺波利的媒体版,虽不是他在DG的全集,不过里面他的马勒还是挺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9
发表于 2024-5-14 18: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鄂州市
MusicAV 发表于 2024-5-14 16:25
文件很多,或有惊喜。这个 CD38 Mussorgsky- Pictures & Ravel- Boléro 在哪里? 没看到也没搜到

就在里面,最后一条音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0
发表于 2024-5-14 18: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鄂州市
bomberb2 发表于 2024-5-14 11:22
抱歉,大家一起来,赶紧扶正。

这样歪法大抵楼主也不会介意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1
发表于 2024-5-15 10: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
非常感谢楼主为我们解析和重新欣赏马勒,谢谢您的付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2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14: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马九落笔于两种情结:对人生的恋与无可奈何的死,很多文章把马勒写的视死如归其实不准确,那是纸上的马勒却非真实的马勒,交响乐直接描写死亡的很少,前有老柴的《悲怆》,后有坎切利的《冥河》,而在音乐表达上对生死最纠结不舍的就属马九,它通篇都在生与死上跳跃挣扎,第四乐章最后的的平静也是无奈的平静,是历尽周折后对死亡无奈的接受,因为无奈,所以才坦然,也正因为历尽周折,宁静的死才演变的真实,也才有直击人心的力量,以我看,无论音乐与人生,“过程”最重要,无论谁归宿都一样,精彩与否全在过程,音乐也同样,是否精彩、是否经典,唯在表达的“过程”而并不在结论自身,结论谁都可以作出,概括性地说几句原则话不难,但表达出直击人心的细部细节则实属不易。

马九的价值,就于在真切表达生与死、憧憬与幻灭之的碰撞,第一乐章第一主题——开声0.24分在D大调上却具小调色彩的这条旋律,透着轻柔与美,对生对爱淡莫的人,写不出这样的旋律,但注意,在这条旋律中主音D并未出现,马勒似乎有意摆脱对主音的依赖,属音mi与so起了关健作用,它引领旋律向上攀升,越向上越显出温柔体恤,使之深化柔化,而最终落在与主音音并不协合的re(小调6)上,这个下行的二度音(3_2),实际构成第一乐章的主导动机,它既是情感变化的引领者,又是音乐自身展开的启动者,因为我们可清晰地感觉到在展开部它的巨大作用,它就像一千面小生,不时开启演化出各种情感景色,直到这时,我才明了这个下行二度构思的巧妙,才明了马勒写法运用的高超,这种写法脱离了传统奏鸣曲式的一般成规,也脱离开了调式音乐的一般规则,却恰如其分不落俗套。而温柔体恤并未持续多久,音乐在1.53分转入d小调,旋即就是对比性苦楚阴郁的第二主题,色彩骤变,展现出生与死的对抗挣扎,未等及展开部,两个主题已经展开激列的碰撞,6.47分(第3音轨),在定音鼓下行二度的敲击下进入展开部,展开部在技术上主要是对第一二主题作变形处理,以表达死亡预兆的凶险与死亡之魔的强悍,马勒大量采用复调音乐的对位方式,将那种非正常的、扭曲的、相互纠缠的音乐形态塑造的惊心动魄,其中第一主题被不断的重复和变化,它的变形与其它主题的展开,如一场生命与死亡的对话,展开部第一大段落重在表达对生命的眷恋,但死亡预兆显然占了上风,它的威力一次次爆发,一次次把生命的呼唤打至无形,音乐在20.20分进入再现部,最后渐渐消失在宁静而无语的低叹中。

中间两个乐章笔锋一转,俨然一付新颖奇异的天地,第二乐章是带有变奏特点的谐谑曲,遍布着主题与主题之间的相互渗透,既有主题的变形响应,也有变奏,形式自由,但听起来也较难把握,第一乐章的两度音型仍在这里起着重要作用,这里面包括三段风格各异的兰德勒舞曲,第一段在一简短但非常重要的序奏后,由小提琴在0.19分奏出,看似闲散而无忧无虑,实则却显得古怪而空洞,凡尘的气息被一步步剥离,第二段出现于3.13分,由C大调转入E大调,情趣景色尤有甚之,若精灵小鬼冷漠滑稽的舞蹈,第三段相继由圆号和双簧管在6.01分奏出,给睥睨嘲讽而又光怪的音乐色彩注入了几许温情,调性也自然改变,音乐站上了富于田圆风情的F大调,应该记清这三段兰德勒,听熟后或会感叹马勒在后面与以的变化多么丰富,又多么与众不同,置身“调”外而又皆在调中,如信手拈来却精妙难当,色彩冷峻却又若阴阳倒悬。

而本应在末乐章出现的回旋曲被编排在第三乐章,音乐洋洒着黑色幽默般的冷嘲气息,马勒以狂放而又鄙夷的目光,将人世百态之种种变形而又“空泛化”,当然不乏对人生的眷恋,但最终在留下深情的几瞥后弃之而去,回旋主题来自开声不久(0.07分)小提琴一段小幅跳跃的旋律,它在后面的展开中演化出两个副题,马勒都与以对位赋格处理,并嘲讽般地提示为“献给我的阿波罗兄弟们”,以讽刺那些认为马勒对位手法不高明的音评家,写法上采用将回旋主题“拍碎、重合”的方法,使主题高度“散群化”,注意在第3音轨第1.34分出现的第二副题,它又回到了与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相同的D大调上,这一调性的重合是意味深长的,表现出与其相同的温柔与不舍之意,而整个乐章音乐的展开与赋格材料均来自于回旋主题和副题,但又如一张张变形的脸,基本面貌特征不改却神态各异,这个乐章写的大胆姿肆、狂傲不拘。

第四乐章使用了少见的柔板,且没有按惯例回到D大调上,而是降了半音,以降D大调组织,用意显然是让音乐色彩暗淡下来,以便与“告别”的意旨相符,这种把柔板放到第四乐章的写法,让人想到了海顿第45号“告别”和老柴第六号“悲怆”交响曲,开声柔板主题旋律的第二小节脱胎于第三乐章中间的第二副题,它构成整个第四乐章的基本骨干,第四乐章音乐素材的组织、展开、演化大多缘化于此,并很自然让人把这一乐章的情绪与第一乐章的眷恋憧憬气息联系起来,从而首尾相接、形成一个整体,串联可谓巧妙老到,这个内韵丰腴如赞美诗般的主题旋律缓慢的、自由的、不受阻碍的发展着,表现出巨大的情感魅力,自述般地诉说着悲欣交加、沧桑历尽与幽暗神伤的情绪,我们不能不感叹第三乐章这个副题在这里竟然演变的如此丰满动人,它在14.49分这一乐段达到一个情感的爆发,然后渐趋平静,灵魂似乎终于找到了最后归宿,余下的只是宁静。

版本上,卡拉扬的1982年现场版与伯恩斯坦1979年与柏林爱乐的现场版都相当出色,侧重不一,但各尽其能,卡拉扬显然在整体性、光洁度、演奏的平衡上占优,而伯恩斯坦则把情感的悲剧与痛苦做到了极端,这要看听家的取舍。

https://pan.baidu.com/s/1WTplcKLkm2YetqE_MKp5vw?pwd=rel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3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14: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5-14 18:59
这样歪法大抵楼主也不会介意的吧

哈哈! 不会,偶尔来点生活百态长知识,有益健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4
发表于 2024-5-15 14: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5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14: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MusicAV 发表于 2024-5-14 16:41
伯恩斯坦的马勒在CBS较早录制了,之后DG又出了一套CD和一套DVD,对我们下载者来说口碑还是不错的。但确实 ...

说的是,伯恩斯坦的DG马勒还有一套DVD,与纽约爱乐的马八第一部分找不到出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6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14: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bomberb2 发表于 2024-5-14 11:25
芙(扶) 蓉(原) 楼 嘞!

层主幽默,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7
 楼主| 发表于 2024-5-15 14: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
lam8888 发表于 2024-5-13 21:17
https://mp.weixin.qq.com/s/XlcGxXBPmhrcDgPY3WVVPA

https://mp.weixin.qq.com/s/3JERGtZ7-UnUKbp0xs ...

我一直赞赏波利尼获肖邦大奖后的“面壁十年”苦心钻研,十年啊!大概从17岁开始吧,记不清了,再出山已然非常了不起了,我们这里,绝不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发表于 2024-5-15 15: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gdyy223 发表于 2024-5-15 14:40
我一直赞赏波利尼获肖邦大奖后的“面壁十年”苦心钻研,十年啊!大概从17岁开始吧,记不清了,再出山已然 ...

按目前的情况:1、李云迪经挫折后希望能沉下心来,但李的基础不太稳,上升空间有限;
2、郎朗嘛,还在自我陶醉中,面壁十年?呵呵。。。人生苦短,趁红多捞点钱不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9
发表于 2024-5-15 16: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MusicAV 于 2024-5-15 16:50 编辑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5-14 18:54
就在里面,最后一条音轨

按你写的英文去寻找没找到,它的压缩包是中文名字。
是CD,不是LP。cue里有EAC版本和DiscID号,图片是CD的封套采用了原LP的样式,右上角印着CD 38。Karajan60年代录音小全集是2012年DG发行的,这个抓轨是2013年。
你提供的密码正确,解压顺利,但很遗憾地告诉你,这个ape在我电脑上无法播放,提示是损坏的文件。
送你这个录音的24-96K版 - magnet:?xt=urn:btih:D4ACAD3FC460B78D22C348C9BA4E32B16E54676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0
发表于 2024-5-15 17: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MusicAV 发表于 2024-5-15 16:48
按你写的英文去寻找没找到,它的压缩包是中文名字。
是CD,不是LP。cue里有EAC版本和DiscID号,图片是CD ...

换个播放器试试,我用Mac电脑也遇到同样问题,换个播放器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5-29 11: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