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landswimme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换个角度来说明为什么发烧USB线没有用

[复制链接]
241
发表于 2018-11-19 23: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richardxq 发表于 2018-11-19 23:53
哈哈哈  我主要想说服我自己

哈哈,那应该很简单啊。。。

你自己搞个双盲还是很容易的,找个人帮你换线就可以了。。。。

你自己搞,过程、结果,自己都不用质疑。。。

就像我前两天,自己自己AB了HDVD800和700块presonus HP4耳放的声音,没听出区别,第二天我就闲鱼6500出了HDVD800了



不过,惭愧,昨天又没忍住,嗨淘了一个massdrop THX 789耳放。。。这。。。。理智上说不通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发表于 2018-11-20 00: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wyrainer 发表于 2018-11-19 23:58
哈哈,那应该很简单啊。。。

你自己搞个双盲还是很容易的,找个人帮你换线就可以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所谓理性发烧就是
让理性告诉自己别乱花钱,让发烧叫理性滚一边去哈哈哈哈



其实我基本退烧了,别说usb线我盲测了听不出区别,感觉有时候我甚至盲测不出mp3和无损...
纠结这个话题只是理科生追求物理真理的强迫症,治不好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发表于 2018-11-20 00: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richardxq 发表于 2018-11-20 00:08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所谓理性发烧就是

哈哈,买个开心吧。。。。。

反正,我的看法:别说线材了(前提都是电气性能合格的),靠谱的解码,应该都区别不大,除非厂家根据消费者的口味,在数模转化的时候,给模拟信号做了特别的调整。这种添加“味精”的做法,我觉得都不能算作合格的解码,只能叫做EQ型解码,就是个硬件EQ设备而已

小于0.5%的失真,人耳根本就听不出来,但是现在靠谱的解码、耳放,失真都做到了0.0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发表于 2018-11-20 00: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USB异步理论上可以对电脑的Jitter完全免疫,但实际做出来的产品无法做到理论上的完美,具体细节解释起来涉及众多专业知识,可以写成一本书,对用户来说只要记住一个结论就行了:电脑的Jitter会影响解码器的声音,这不是玄学,更不是忽悠。
不光是USB线,只要解码器前面的东西,也就是数字环节所有产品都会影响音质,包括电脑、播放器、USB线、网线、数字信号处理器、网络交换机等等。
建议认为0101相同声音就相同的发烧友先想办法找一台低配笔记本电脑和高配台式机对比一下,我相信你一定能听出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发表于 2018-11-20 00: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wyrainer 发表于 2018-11-20 00:15
哈哈,买个开心吧。。。。。

反正,我的看法:别说线材了(前提都是电气性能合格的),靠谱的解码,应 ...

握手握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发表于 2018-11-20 00: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landswimmer 发表于 2017-6-8 22:35
不不不,因为它是数字信号,所以001才是本质,0.1 0.1 0.9跟0.1 0.2 0.6是一摸一样的,要不那就是模拟 ...

没错 数电只有高电平1和低电平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发表于 2018-11-20 00: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德国
wyrainer 发表于 2018-11-19 23:41
如果严格的双盲测试,都能以各种理由不承认结果。。。

那从原理上,根本就说不服这些人的。。

我觉得双盲测试用音乐不科学,毕竟音乐信息太复杂,很难完整比对
直接用频率发生器录一段单频文件,或者录几个不同单频率的文件,对比起来简单得多

但是这个只能比较出不同来,不能说明哪个更好,说不定其中一个系统吧2KHz的声音还原成1.9K,而另一个还原成2.1K,误差都是一样的,听起来就不一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发表于 2018-11-20 01: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激光鼠 发表于 2018-11-20 00:16
USB异步理论上可以对电脑的Jitter完全免疫,但实际做出来的产品无法做到理论上的完美,具体细节解释起来涉 ...

大佬,你这说了半天可又绕回去了。
如果所有原理都用”写出来有一本书“,一笔带过。只让人记住一个结论,还要说这不是玄学忽悠,最后更是建议了一个几乎没有变量控制的对比实验。
您本意当然不是忽悠,但这段话还真有点像卖量子贴的神棍。

不妨看看楼上有人提到chord设计师对于这个问题的解释,并不用一本书,也不用多详细,但起码言之有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发表于 2018-11-20 01: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wyrainer 发表于 2018-11-20 00:15
哈哈,买个开心吧。。。。。

反正,我的看法:别说线材了(前提都是电气性能合格的),靠谱的解码,应 ...

关于失真这块也是我另一个一直以来的疑问。
如果只看这个thd参数,我们应该是无法听出设备间的区别的。

即使计算误差的两个极端,也不过二倍,还是不应该可以分辨。而实际中,不说好坏,区别还是听得出的,解码的区别还是可以听得出的,耳放也可以,dap区别就更大了。

所以,用固定频率正弦波测出来的THD,现在已经不是特别重要的指标了,大家都做的很好了。 无奈的是,这几乎是我们消费者能得到的唯一失真指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发表于 2018-11-20 01: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
richardxq 发表于 2018-11-20 01:21
关于失真这块也是我另一个一直以来的疑问。
如果只看这个thd参数,我们应该是无法听出设备间的区别的。
...

同意你的看法

就像频响曲线,飞利浦9500我用eq软件调整成和X2完全吻合的曲线,但是低频的区别还是很明显能听出来

听感涉及的因素还是太多了,确实不是几个指标能够代表的。


呵呵,不过,回到主题,我还是认为合格的usb线,不可能有什么明显的听感区别,都是脑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发表于 2018-11-20 01: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美国
wyrainer 发表于 2018-11-20 01:26
同意你的看法

就像频响曲线,飞利浦9500我用eq软件调整成和X2完全吻合的曲线,但是低频的区别还是很明 ...

确实扯远了。
回到正题,目前我还是基本站usb线无用这边。
有些摇摆的点在于,电流杂讯的问题。就是chord设计师所说的,楼上也有别人提到过类似观点。我感觉这个可能可以说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2
发表于 2018-11-20 07: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richardxq 发表于 2018-11-20 01:04
大佬,你这说了半天可又绕回去了。
如果所有原理都用”写出来有一本书“,一笔带过。只让人记住一个结论 ...

CHORD设计师Rob Watts的观点是电脑的电磁干扰会造成声音不同,如果他说的是正确的,那不就说明0101相同声音可以不同?
也确实有很多USB产品的思路是通过抑制电磁干扰来提升音质,比如INTONA USB隔离器、逸恒USB处理器,很多界面、解码内部也用了隔离电路,比如HZ界面。USB线可以通过屏蔽、结构的变化,使电磁干扰的能量和频谱发生变化,进而造成声音的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3
发表于 2018-11-20 07: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深圳市
激光鼠 发表于 2018-11-20 07:24
CHORD设计师Rob Watts的观点是电脑的电磁干扰会造成声音不同,如果他说的是正确的,那不就说明0101相同声 ...

电磁干扰可以引起模拟信号的变化
但是怎么可能引起数字的变化,数字内容的传送是有校验重传机制的。
chord的设计师的意思也是说要屏蔽内部电路,所以才说屏蔽之后什么线都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发表于 2018-11-20 08: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潍坊市
某些傻X烧油,我曾经也是,把线材玄学论了,而且都是高学历的所谓知识分子....

说白了,就是有两个钱骚的...真有钱的谁特么玩音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发表于 2018-11-20 09: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省西安市
godblessleon 发表于 2018-11-20 08:36
某些傻X烧油,我曾经也是,把线材玄学论了,而且都是高学历的所谓知识分子....

说白了,就是有两个钱骚 ...

真有钱的 什么都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发表于 2018-11-20 10: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潍坊市
netgod 发表于 2018-11-20 09:26
真有钱的 什么都玩

真有钱的,哪里有时间坐下来静静听一首曲子?

这年头,比音响好“玩儿”的东西多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7
发表于 2018-11-20 10: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省保定市
真有钱的玩江诗丹顿玩戏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8
发表于 2018-11-20 10: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省西安市
godblessleon 发表于 2018-11-20 10:10
真有钱的,哪里有时间坐下来静静听一首曲子?

这年头,比音响好“玩儿”的东西多多了

买了就要用?     摆着不行?   
按照你的思路,王思聪 有时间听音乐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发表于 2018-11-20 13: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这样看下来,我觉得有两个问题,好像两方各漏了一点:

1. 虽然说是010101,这样看起来很绝对,但数据传输上不也还是有丢失吗?就是因为有丢失才有重组,有丢失/重组就会有变化。我理解音频信号的复杂度与细致度,比电脑显示屏等还要复杂/密度更大,所以我们从笔记本的屏幕乃至于例如电视等,会觉得没有区别。但如果以电影来说呢?IMAX?我理解电影院里的影音信号传输,夸张的说,也绝不是单纯用所谓“及格”的线材而已吧?

2. 反过来说,我觉得好像HIFI产品也不够精密。就拿电处来说,交流电进机器后,应该也会在内部整理吧?如果电处等有影响,是否可以理解为HiFi机器内部的电处都不够精密/下的功夫都不够多?同理推导,是否有可能是处理器/芯片在信号处理上也不够细致?

两者交织,就变成了更好的器材可以容忍较差的线材,较好的线材可以使较差的器材负担更小?

不过确实,如果说一台两万的器材容忍度尚不能包容线材,似乎确实有点让人不知其成本结构为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0
发表于 2018-11-20 14: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省潍坊市
netgod 发表于 2018-11-20 10:57
买了就要用?     摆着不行?   
按照你的思路,王思聪 有时间听音乐吗?

阅读理解负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12 07:3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