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sounds 发表于 2019-4-14 12:20

突然想起个问题,关于交响乐的那些录音,乐团指挥认可吗?

同一个乐团,不同的指挥都会出现风格差异。
同一个音乐厅不同的坐席位置,也会有不同的听音感受。

分轨录音合成以后,各声部的配比轻重有没有得到指挥的协助和认同?
最后合成出来的效果和指挥自己站在那个位置听到的效果有多大差异?

nosounds 发表于 2019-4-14 12:25

如果指挥没有参加这个过程,那么我们听到的交响乐录音其实是录音师的个人口味?

coolbaobao 发表于 2019-4-14 12:55

录音是有监听的,除非现场演出,否则不会一遍过的
推荐个郎朗和哈农考特合作的幕后纪录片,有兴趣可以看看,hd600客串

http://m.ncpa-classic.com/dcy/video/index.shtml?vide_id=VIDE62W9FKG0nXQOFzBoMs7d181218

顺便说一下,卡拉扬喜欢拉调音台,这也是他相当有争议的地方

nosounds 发表于 2019-4-14 13:12

coolbaobao 发表于 2019-4-14 12:55
录音是有监听的,除非现场演出,否则不会一遍过的
推荐个郎朗和哈农考特合作的幕后纪录片,有兴趣可以看看 ...

监听和我说的没关系

最后的产品口味是调音师的,而不是指挥的

coolbaobao 发表于 2019-4-14 13:15

本帖最后由 coolbaobao 于 2019-4-14 13:34 编辑

nosounds 发表于 2019-4-14 13:12
监听和我说的没关系

最后的产品口味是调音师的,而不是指挥的
监听包括回放


MCYY 发表于 2019-4-14 13:50

通常情况下,指挥会参与整个录音过程,甚至有可能主导录音过程。

quautum 发表于 2019-4-14 14:34

jimguo 发表于 2019-4-14 14:16
所以说,追求绝对效果的录音品牌只有德国DG。其它品牌或多或少都是被市场和成本因素所左右,干扰了对交响乐 ...

原来如此
听了20年古典,发现自己喜欢并保留的基本都是dg的
还是dg牛逼

mickyluo 发表于 2019-4-14 14:45

jimguo 发表于 2019-4-14 14:16
所以说,追求绝对效果的录音品牌只有德国DG。其它品牌或多或少都是被市场和成本因素所左右,干扰了对交响乐 ...
同意:lol这些年不同的乐曲我攒了不少版本,听下来排除指挥/乐团/演奏者的偏好的话,最终最常听的版本基本都是DG的

nosounds 发表于 2019-4-14 16:00

jimguo 发表于 2019-4-14 14:15
随时间发展技术进步,实际情况也还是录音公司的录音思想占绝对主导。指挥家再如何关注也顶多是在录音公司之 ...

所以,喜欢现场的人,不太看得起天天窝在家听录音的?除了绝对效果不同,掌控者对音乐的理解也是个问题(现场的掌控者是指挥,录音就难说是谁了)

snlfsnef 发表于 2019-4-14 16:05

看人的,卡拉扬亲自参与制作,切立直接排斥说是罐头声

nosounds 发表于 2019-4-14 16:09

snlfsnef 发表于 2019-4-14 16:05
看人的,卡拉扬亲自参与制作,切立直接排斥说是罐头声

应该出两个版本,一个是指挥家监制版,另外一个为厂商版

disorderian 发表于 2019-4-15 03:00

對古典樂沒什麼研究,不過從泛流行樂(除古典之外的其它各種音樂類型)的角度來看,答案可能對很多頭版CD來說是殘酷的,指揮是不可能滿意的.

1. 很多早期CD美版歐版日版的mastering都不一樣,甚至歐版有時候不同的壓片廠的mastering都不一樣.如果同時存在幾個不同的mastering,從邏輯上來說指揮是不會每個都滿意的.

2. 早期CD很多可能是壓片廠工程師決定是什麼樣的聲音的.這個從一些壓片廠出的碟,不管什麼專輯都是差不多的聲底就能看出來了.而有極少數早期碟會強調是原製作人做的mastering,隆重到直接印在封面上,而現在的remastered是不可能在封面上印這些的,因為已經沒有說的必要了.

3. 甚至有些早期碟會有一些比較奇怪的"錯誤".比如爵士名碟"Getz/Gilberto",80年代的頭版CD的左右聲道相比97年的20bit重製的Verve Master Edition是相反的.可能有人會說頭版是對的,不過Verve Master Edition的封底印著meticulous restoration,我相信這個謹慎修復應該不至於把聲道給弄反的.

在流行樂範疇很多remastering都是藝人自己,專輯製作人,專輯原mastering工程師親自做的.從這點上來說,remastered才是他們認可的版本.不過遺憾的是,也許是我不太關注,古典樂專輯好像很少看到有remastered.如果真的是這樣,很可能是唱片公司覺得古典樂做remastered無利可圖,但是這也少了一個了解指揮真實意圖的機會.

最後,其實從流行樂的角度來說,藝人想要的東西可能不一定是100%還原錄音(現場),而是在不太偏離原錄音(現場)的情況下,能做到一些現場做不到的東西.

前进 发表于 2019-4-15 06:31

nosounds 发表于 2019-4-14 12:25
如果指挥没有参加这个过程,那么我们听到的交响乐录音其实是录音师的个人口味?

没关系的 就像寺院受朝廷或者民间善男信女拿钱 所以都感谢的   乐团受唱片公司拿钱 所以都开心的

ydffm 发表于 2019-4-15 07:16

有些指挥他录完了不会去听录音的

zhushi1025 发表于 2019-4-15 21:58

ydffm 发表于 2019-4-15 07:16
有些指挥他录完了不会去听录音的

指挥怎么可能不听录音,国内都没有那么对自己工作不负责任的。

ydffm 发表于 2019-4-17 16:22

zhushi1025 发表于 2019-4-15 21:58
指挥怎么可能不听录音,国内都没有那么对自己工作不负责任的。

哦 我是看村上和小泽那本书,小泽不听自己的录音的

txlao 发表于 2019-4-17 16:24

听现场视频很多咳嗽声,听现场录音只有掌声却没有这些,厉害!

zhushi1025 发表于 2019-4-17 22:46

本帖最后由 zhushi1025 于 2019-4-17 22:53 编辑

ydffm 发表于 2019-4-17 16:22
哦 我是看村上和小泽那本书,小泽不听自己的录音的
听那些出书的胡扯。小泽异常关注自己的录音,之前他在波士顿交响乐团出了很多发烧片。FUKADA tree(迪卡树变种)的发明者fukada,专门配合着小泽,给小泽征尔的斋藤秀雄纪念乐团录音。光在AES上就有若干论文发表。

zhushi1025 发表于 2019-4-17 22:50

本帖最后由 zhushi1025 于 2019-4-17 22:56 编辑

建议大家去看看B站上 郎朗和西蒙拉特和柏林爱乐录制 普罗科菲耶夫 第三钢协 巴托克 第二钢协的纪录片The Highest Level: Lang Lang with th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里面有异常详细的指挥与钢琴家还有录音师克里斯托弗的对谱子听音乐互动。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7034220?from=search&seid=16551467044670123443

zhushi1025 发表于 2019-4-18 00:31

本帖最后由 zhushi1025 于 2019-4-18 00:39 编辑

同一个乐团,不同的指挥都会出现风格差异。 同意
同一个音乐厅不同的坐席位置,也会有不同的听音感受。 同意 音乐厅因此会有票价的差异

分轨录音合成以后,各声部的配比轻重有没有得到指挥的协助和认同? 通常 录音师是一个团队工作,国内在缩混时通常会配一个指挥系或作曲系的高手来当监制,盯着谱子(不是说录音的看不懂总谱,而是由于其操作异常繁琐复杂需要看总谱的帮手,同时 如果是音乐厅静录 指挥会一段一段的录,然后一段一段的过来检查和确定到底要那段。)。
最后合成出来的效果和指挥自己站在那个位置听到的效果有多大差异? 主话筒 通常位于指挥台后不足2米的,比指挥高一米或两米位置,您看是不是指挥的位置是最好?显然不是。


放上一段我为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与圆号录制理查 施特劳斯 圆号协奏曲专辑时的手机在侧边拍的录像。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4879518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突然想起个问题,关于交响乐的那些录音,乐团指挥认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