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px426 发表于 2024-3-5 21:37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3-5 21:29
只识弯弓射大雕

据说巴赫时期的小提琴弓子就是弯的,所以随手就写了这么多3和弦,4和弦?现在也把这种弯弓叫做巴赫弓的。听巴赫只听管风琴版和大键琴版的原教旨朋友,也许小提琴作品只应听弯弓版的;P

yuin01 发表于 2024-3-5 21:46

感谢分享,下来听听看!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3-5 22:39

wpx426 发表于 2024-3-5 21:37
据说巴赫时期的小提琴弓子就是弯的,所以随手就写了这么多3和弦,4和弦?现在也把这种弯弓叫做巴赫弓的。 ...

:lol

gdyy223 发表于 2024-3-6 08:45



简评:cm领域经典作品很多,但能称之为神作的不多,巴赫小无肯定能名列三甲,在音乐体裁相对馈乏的18世纪,巴赫以如椽之笔,写出这部迄今无可超越的神作,其小提琴技术与盘桓之上的精神盖世无双。

这套作品可以看作小提琴的《旧约全书》,在巴罗克曲式还不完善时期,它已经令人惊讶地探讨、预测、实施、完善了小提琴发展的各种可能,因此,要想完美表达其技巧与内涵具有相当难度,也正因为如此,小无也就成为众多小提琴家的必由之路和终极目标。

小提琴与钢琴的不同在于小提琴只能演奏和弦,但此作神奇之处是:巴赫竟能在一把提琴上演奏多声部,这样的构思在理论上没有可能性,但在实际写作时老巴赫却做到了!我们所听到的效果就是多声部演奏效果,我每听总是惊叹于它的神奇,音乐上少有但的确有这样的绝顶境界——你明明能感觉它的不凡,却难与解说,面对它的妙处,文字束手无策,在这一点,巴赫小无空前绝后。

从技术角度讲,创作主要运用了两点,一是大量使用重音和弦(从双音直到三和弦甚至四和弦),二是采用密接和应,前者在效果上形成多声部感觉,后者则是接连不断给人以紧凑的复调感,紧凑的重音密接与单音接连不断的交叉衔接让演奏似乎进入到了复调的迷宫。

极多名版中,我个人最推崇谢林,再者则是米尔斯坦和格鲁米欧,谢林(1918-1988)DG的1967版,结构感和建筑感无人能超越,而饱满的音调与渗入其中的智性出类拔粹,演奏纯粹而正宗,他强调精神气质的忠实感与分寸感的融合,又能在演奏中溶入丰富想像力,对比强烈、又恰到好处地保持着平衡,时尔是不温不燥徐徐渐进的行走,时尔又溢出凌利而又宏伟的气势,技术层面,面对如此高难度的技巧段落,应付自如,你找不出一点力不从心或羁绊,尤其是奏鸣曲和其中的赋格部分,听听第一号的赋格,首先是速度设定恰当,在诸多版本中,以谢林此版最“正确”,速度是纲,纲举目张,其次是精神饱满,气息极其稳健,演奏出了很浓郁的复调气息,而布局疏密得当、行走坚实,演奏一气呵成,足见驾驭与功力不凡。

谢林平生录过两版小无,此其一,另一版是CBS的1954版,两版总的精神与技巧应用差别不大,但CBS版小提琴更清亮,技巧似乎更完备些,也由于市面难觅,就尤其金贵,再则是优秀的录音,我是特别喜欢CBS时代的录音,单声道也啥都没耽误,聚焦与平衡反而更加优异。

音源链接:(1967DG版):https://pan.baidu.com/s/17eoRFuJvNce1PELRw268OA?pwd=0x0s

gdyy223 发表于 2024-3-6 08:51

lqh 发表于 2024-3-5 21:07
楼主:亚洲 演绎 西方古典的,是不是 邓泰山 也算一个。

算!咋把他忘了?

gdyy223 发表于 2024-3-6 08:53

lam8888 发表于 2024-3-4 09:28
平均律我是从媳妇版入坑的,也许被媳妇版洗脑,一直就不怎么喜欢李秃的版本:忧郁、沉重,塞进去太多“非 ...

媳妇的确好,稍后会发上来

gdyy223 发表于 2024-3-6 08:55

hanshan123 发表于 2024-3-5 20:00
是不是只有我看到的才是乱码?看不完整,难受啊,烦请楼主有空时更新下,哈哈

已经修改过一次,仍有乱码,一会再试一次

gdyy223 发表于 2024-3-6 08:57

lqh 发表于 2024-3-5 21:08
我是在网上 搜索,补缺的。

哈哈,我的这点破文字,网上时有转载的。

gdyy223 发表于 2024-3-6 08:59

hanshan123 发表于 2024-3-5 20:00
是不是只有我看到的才是乱码?看不完整,难受啊,烦请楼主有空时更新下,哈哈

尼古拉耶娃1992年的Hype版在理解与个性上与图雷克反照,很少听到这样“甜”的、完全个性化的《哥德堡》,她的键法也有特点,别人重键的,她几乎是“抚”,或是轻抹般的一带而过(如第一变奏等等),乐句处理的节奏、轻重音与速度控制,横溢着尼古拉耶娃自己的、风雅般的个性,她有效把此作的乐感与现代钢琴丰富的表现力融于一体,在不同的音域给与不同的体验与不同的情趣色彩,某些乐段,尼古拉耶娃甚至是真想把它弹成“催眠曲”,如第10变奏等几曲,坐在琴凳上的似乎不是尼奶奶,到仿佛是一初涉人世的“孩童”,弹的一版一眼、方正乖巧,她的长处在于演绎富于想像力,不足也很明显——结构羸弱, 尼古拉耶娃没能从复调感觉和对位思考这个基本角度有效“切入”,横向的线条与音粒太圆润,而纵向的构架被它生生“滑”掉了, 当然,说尼古拉耶娃演奏“复调”感不明显、并非是说这里面听不到“复调”,而是说她的演奏、两条旋律线之间的“间距”明显不够,间距不够的主因在我看来是:左右手键不均匀,造成两条线在“同一时间段”未能达到均衡显示,右手键的声音过度向左手部分浸润,从而给人以偏“主调”的感觉,(听听第15曲等等)。

gdyy223 发表于 2024-3-6 09:04

wpx426 发表于 2024-3-5 16:08
直弓拉3,4和弦不易,那就用弯弓嘛




哈哈!有趣,我从未听过弯弓的小无,是我孤陋寡闻了,我想,直弓的小无是主流,弯弓有猎奇成分,三大历史名琴,阿马蒂、瓜奈利、斯特拉底瓦利,都是直弓。

simplerbt 发表于 2024-3-6 09:49

gdyy223 发表于 2024-3-6 09:04
哈哈!有趣,我从未听过弯弓的小无,是我孤陋寡闻了,我想,直弓的小无是主流,弯弓有猎奇成分,三大历史 ...

那就分享一个“巴赫弓”的小无伴
小提琴家Emil Telmanyi用改良过的“巴赫弓”演奏的巴赫小无伴,听起来饱满洪亮,别一番味道,有点意思。
别看这“巴赫弓”这么大,从录音里听,Emil Telmanyi运弓相当流利,掌控弓压自如,音响丰富,挺好听的。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o7k9lCsT50PIHwhdqauGFg
提取码:qbrl









wpx426 发表于 2024-3-6 13:33

gdyy223 发表于 2024-3-6 09:04
哈哈!有趣,我从未听过弯弓的小无,是我孤陋寡闻了,我想,直弓的小无是主流,弯弓有猎奇成分,三大历史 ...

琴和弓是可分开的。

https://www.bach-bogen.de/ 这是一家德国卖弯弓(巴赫弓)的网站, 也有弯弓演奏的CD,video,书...... 当年老罗大师对他们的产品都有兴趣:lol。

hanshan123 发表于 2024-3-6 15:21

gdyy223 发表于 2024-3-6 08:59
尼古拉耶娃1992年的Hype版在理解与个性上与图雷克反照,很少听到这样“甜”的、完全个性化的《哥德堡》, ...

非常感谢{:4_116:}

gdyy223 发表于 2024-3-6 16:21




谢林小无1955CBS版:https://pan.baidu.com/s/1-haFvT4mcvjmgocFyqgFJg?pwd=gyqg

gdyy223 发表于 2024-3-6 16:23

simplerbt 发表于 2024-3-6 09:49
那就分享一个“巴赫弓”的小无伴
小提琴家Emil Telmanyi用改良过的“巴赫弓”演奏的巴赫小无伴,听起来 ...

谢谢分享,听听

lam8888 发表于 2024-3-6 16:24

谢谢分享。

gdyy223 发表于 2024-3-6 16:26

wpx426 发表于 2024-3-6 13:33
琴和弓是可分开的。

https://www.bach-bogen.de/ 这是一家德国卖弯弓(巴赫弓)的网站, 也有弯弓演奏 ...

知道有弯弓的小无,未关注过,听听看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3-6 19:43

围观大神开会~~:loveliness:

MusicAV 发表于 2024-3-6 22:02

很不牛的俺 发表于 2024-3-6 19:43
围观大神开会~~

几个小哥聊得好有雅兴

dgtool 发表于 2024-3-6 22:34

gdyy223 发表于 2024-3-6 16:21
谢林小无1955CBS版:https://pan.baidu.com/s/1-haFvT4mcvjmgocFyqgFJg?pwd=gyqg

R网上的四版小无 Szeryng, Perlman, Milstein, Schroeder,只是 Jaap Shroeder的没有任何图片
https://rutracker.org/forum/viewtopic.php?t=497027

b98239085f7c4515747ae46f99605937288b38ae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查看完整版本: 长桥卧坡的古典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