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iFi micro iDSD BL试听作业 [打印本页]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1-17 12:05
标题: iFi micro iDSD BL试听作业
本帖最后由 董益峰 于 2017-1-17 12:09 编辑
前言:没啥可说的,如果想看重点就直接跳到红字部分吧,其余的都是屁话、一些比较主观的东西吧。
最近一段时间相对空一点,遂搞了些机器蹭听,比如本文的主角——micro IDSD BL。自从去年以来,我写东西的频率逐渐降低,其一是没时间,其二是懒得写。我渐渐发现,无论怎么写,都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人来怀疑,认真写点东西的动力都没了。
前不久试听了个一体机,试来试去发现居然驱动K812pro相当不错,很好听!于是去一个AKG的群安利了一下,结果遭到群主的冷嘲热讽——一定是枪手!一定收了不少钱吧?我也没有予以回击,直接退群了,我不需要他的认可,更不需要解释什么。我想,不管说什么、做什么,发自内心就好,就算我的论调并不准确,也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思索良久,我觉得换种方式去写——因为,如果说这台机器便携就会有人质疑推力不够;如果说高频好就会有人说低频差;如果我说性价比高就会有人说我是枪。本想着去跟手头的Hugo对比一下,毕竟是比较类似的产品,不过想想还是算了,要说mirco iDSD BL的好话便是iFi的枪手,若是坚定自己的Hugo才是真谛那就是“崇洋媚外”,不如不去对比!
没错,这次就是要写得模棱两可一些,不去跟谁对比,只做搭配比对,尝试同一机器驱动不同耳机使用不同档位的区别。
第一部分:配件&功能
配件很多,各种脚垫、USB线、光纤线、转接头,公的母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接口也比较多,各种输入输出,详细请参看官网介绍页面。
关于功能,看了官网的介绍,发现侧边的USB口可让Micro iDSD BL作为移动电源使用,挺方便。侧边的拨杆分别是“power mode”、“polarity”和“Filter”,底部为“iEmatch”和“output”(直通或者前级),正面板为“Xbass”和“3D”开关。
可以说这货的可玩性还是很不错的,对于折腾党来说很有意思,比如我尝试了一下3D模式,感觉声场有点向上偏移,而低频模式显然就是低频增加,我不喜欢!具体几个拨杆如何排列组合,可以参见下图,从官网上截取来的。
第二部分:音质&搭配
依旧秉承本人的理念,只测试耳机口、只测试WAV不玩DSD、选曲仅为本人喜好——公正客观人士请移步专业的测评门户网站。
如上图所示,Micro IDSD BL(以下简称“MIB”)可以驱动高灵敏度的耳塞以及低灵敏度的大耳机(比如HE6?),我就选择了我手头最好的定制福徕斯FLC8c固定低频版和250欧的DT880pro作为测试耳机。
先说DT880pro吧,经过一番折腾总算给MIB装上了驱动连接上了电脑,并且反复切换了几个拨杆,最后觉得电源模式设置为“Normal”而“iEMatch”为关闭状态。选曲为天門的《THROUGH THE YEARS FAR AWAY》,是电影《星之声》的片尾曲。最近新海诚的《你的名字》大热,我也看了,甚是感动,而《星之声》正是《你的名字》的浓缩版,主题都是“遥远、孤独和等待”的、被时空间隔的恋人苦苦追寻彼此而不离不弃。这首歌我想我会翻译成——“穿越时空界限(の思念?)”
说正经的,如此搭配下来,女声非常清晰、柔和,但是距离不算特别近。整体音色似乎没啥特色,有点“清汤寡水”的感觉,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低频有点偏少了吧,但是对我而言正好。
如果说得批判一点,那么如此搭配声音偏软、声场立体感不够——电源模式切换到“Turbo”会补足,但是声音会有点飘,显得有点刺激,声场虽大了一些却会有点空洞,如何才能解决?套用加钱党的话就是“买贵的”了……
再说FLC8c的搭配吧,这一次的折腾显然要有别于之前的DT880pro,综合下来电源模式设置为“ECO”,“iEMatch”设置为“High Sensitivity”最好听,不温吞也不刺激,但是受限于体积,耳塞终究做不到开放式大耳机的通透性和细节表现力。所以乐器不少、节奏颇快的《THROUGH THE YEARS FAR AWAY》就显得没那么好听了,低频比较糊、动态也不行,所以就换了一首同为天門演唱的《Hello Goodbye & Hello》。这首歌是《追逐繁星的孩子》的片尾曲,乐器比较少偏重人声。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一定很能明白这首歌所表达的意思,所以翻译为“相遇、分别与重逢”非常合适。
又要跑题了,嫌烦可以直接看下文的红字部分。这部电影讲述的是跨越生与死的界限,寻找自己所爱的人。最终当明日菜走出地下世界雅戈泰,森崎竜司老师见过死去的爱人后决定留在雅戈泰,一切归于平静,我想人死不能复生,人类应当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回到主题,个人觉得从驱动力来说MIB完全可以驱动好FLC8c,之前推DT880pro的问题几乎不存在了,唯一的问题就是乐器一多就有点乱、低频有点糊——不过我更愿意相信这是耳机的短板而非“没推好”,正如传说中的“K701的低频”一般。但是,MIB的体积太大了,配上一个像样的数字源只能放在背包里了,不适合耳塞使用,驱动力也有些大材小用的感觉。
还有就是底噪问题,这一点我很满意,FLC8c插上去所有拨杆都“火力全开”、音量也最大,都没有底噪,完全比得上“假想敌”Hugo。
第三部分:总结
其实也没啥可说的,该说的都说了,不该说的我也不说。MIB的优势是驱动力相对比较大,接口丰富、功能繁多。缺点亦明显,那就是体积太大,如果我有一台MIB,那一定是作为办公室一体机来使用啦!
关于搭配,我觉得没啥好推荐的,这货声音没啥特别的味道,这一点倒是颇为类似于Hugo(抱歉又提到Hugo,无意对比,只是常用Hugo而已),捅上你喜欢的耳机基本就是你喜欢的声音。
性价比如何?呵呵,说堪比Hugo那是枪手,说辣鸡的是黑子,春秋笔法的是婉拒你的要求——So,索性不提,留点悬念吧!最后还是感谢大家能看完这又臭又长的文章,也没啥营养,也不为获奖(反正我有Hugo,哈哈,够嘚瑟了),只是一些感悟和吐槽罢……
作者: 得鱼买醉 时间: 2017-1-17 12:13
沙发get
作者: ifi-audio 时间: 2017-1-17 12:29
非常感谢您的试听!
作者: 苍云归来 时间: 2017-1-17 14:34
路过帮顶!
-
image.gif
(19.53 KB, 下载次数: 175)
作者: 戦女神 时间: 2017-1-17 15:20
我也喜欢天門的作曲,但他是个大叔不会演唱。
看说明书ECO是0DB增益,Normal/Turbo是9DB增益,
推次旗舰耳机其实这个功率足够了,你没试试Hugo用RCA连iDSD吗?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1-17 22:47
感谢鱼总帮顶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1-17 22:50
应该是我非常感谢被选上试听~不错的,支持下!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1-17 22:50
感谢苍老湿帮顶啊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1-17 22:51
哎呀,露馅了,我对这个还真是不熟
不过歌儿真的是好听!!
HUGO连IDSD还真没试过诶
作者: 壕无人性 时间: 2017-1-19 11:55
写的不错,支持下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1-21 14:29
感谢支持
作者: 壕无人性 时间: 2017-1-24 17:32
天门作曲除了电影配乐还有啥?
作者: 戦女神 时间: 2017-1-24 18:36
他在音乐界没什么名气,粉丝大多都是ACG圈的,擅长用钢琴和弦乐的旋律讲述“美”。
他的钢琴曲从气质上说同时具备莫扎特的纯净和肖邦的浪漫,但他没学过钢琴或其他乐器。
除了给新海城的电影动画外就是给游戏做配乐了,一开始在Falcom游戏公司,现在minori游戏公司。
作者: wood_ear 时间: 2017-2-7 10:37
总觉得ACG音乐品质普遍都还可以
作者: 一口钉 时间: 2017-2-7 11:41
这编文章我看了两遍,还是一头雾水,从你的春秋笔法中看出一些评价。我也是IFI产品的多年使用者,该产品实际使用上是作小台式机用,因此一直希望能出比MIRCO系列更高级的,价格也不至于太高。实在米不起PRO ICAN,那个价钱可以买个很好的一体机了。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2-7 22:52
原来如此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2-7 22:53
能看出一些就好~现在是越来越不敢在坛子里说话了,心累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2-19 16:31
貌似是这样的~我也听得不多,听到的都还不错!
作者: 小武 时间: 2017-2-19 16:35

作者: sidewind 时间: 2017-2-19 16:49
老好人难当的,无论如何都憋闷,不如痛快点,些许苍蝇蚂蚁无视就好
作者: sufei000000 时间: 2017-2-19 16:50
还是银色的设计更漂亮些,顶董壕!
作者: sidewind 时间: 2017-2-19 16:50
老好人难当的,无论如何都憋闷,不如痛快点,些许苍蝇蚂蚁无视就好
作者: wood_ear 时间: 2017-2-20 14:04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2-20 22:05
小武哥哥好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2-20 22:06
哎,说的在理,只是内心还是无法完全做到“不在乎”~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2-20 22:07
我也觉得ifi的机器银色的更有质感~
话说苏菲大大好久不见阿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2-20 22:07
没错
听你的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2-20 22:08

作者: 北方的河 时间: 2017-2-21 10:05
我也喜欢银色的,黑色的看起来有点沉闷。 我记得您有听风6吧?听感如何?配HD600、DT880可行吗?
作者: sufei000000 时间: 2017-2-21 19:25
600/880没用过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2-21 23:56
你不提我都快忘了,我的目标也是听风6!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2-21 23:57
我有对比过哦
600欧的880四平八稳,甚至稍微有点老气横秋~250的比较正经有活力一些
作者: 吴彦祖 时间: 2017-2-22 10:24
支持楼主,加油楼主!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2-23 23:05
感谢男神力挺阿!
作者: 糖糖四月天 时间: 2017-2-24 10:54
增益高低跟音质好坏到底有没有关系?我到现在都没搞明白。
作者: 吴彦祖 时间: 2017-2-24 11:26

作者: 北方的河 时间: 2017-2-24 11:29

作者: 北方的河 时间: 2017-2-24 11:30
期待大神的测评啊
作者: 戦女神 时间: 2017-2-24 12:58
有关系,音质概念比较大,基本各种指标、特性都能包括在内,比如失真、声场、声压、瞬态、频响、信噪比、各种曲线、各种音色等等都涵盖,增益也是其中的一项。
提高增益声音会前压,失去一些柔和与细腻,过高会硬、刺激、不耐听;
降低增益声音会后缩,失去一些密度与饱满,过低出现软弱无力、温吞水,或者叫耳机推不动。
IFI家的耳放增益可调,为什么呢?
一是针对不同的耳机,使用不同的增益设置,有些耳机适合增益偏高一些,比如T1;有些则适合较低的增益,比如K701。
二是为了更好匹配前端,因为有些前端输出电平很低,需要耳放有更大的增益,比如数播、CD机;有些前端输出电平偏高,则需要耳放有很小的增益,比如Chord Mojo。
另外,增益大小并不代表推力大小,增益过大就会损害音质,
电流供应能力充足才能满足低灵敏度低阻耳机的驱动。
一般电位器10点-1点出正常声压是正常情况,9点前就震天响就是增益过高,
电位器打到头都不能正常声压,这时候才需要考虑提高增益试试,但也许要考虑换个耳放了。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2-25 10:53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2-25 10:53
都没钱买~等年底看看能攒上钱就入一台试试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2-25 10:54
很有道理
作者: 声音好运 时间: 2017-2-27 11:13
价格好像很实惠啊
作者: dt880pro 时间: 2017-2-27 11:31
看到880pro我就滚进来了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用880pro,越用越好听!
作者: 麦田の守望者 时间: 2017-2-27 12:02
楼主的测评很实在,红字部分挺直接的
作者: 北方的河 时间: 2017-2-27 18:02
期待
作者: 糖糖四月天 时间: 2017-2-28 14:21
感谢大神如此细致耐心的分析解答,现在总算明白了
以后还求多多指教,求带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2-28 23:24
价格还不错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2-28 23:24
我非常喜欢880pro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2-28 23:25
心累了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2-28 23:25
恩~希望吧
作者: 卡农人生 时间: 2017-3-3 17:11
有段时间没上论坛了,原来出了个黑版本,感觉不错啊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3-3 22:01
iFi的东西一直都挺不错的,价位也定的比较高~外观颜值方面没的说,挺好的~
作者: dt880pro 时间: 2017-3-8 10:50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3-8 21:52
改天拿出来跟DT880做个对比~开个贴玩玩
作者: 麦田の守望者 时间: 2017-3-9 15:17
期待更多测评!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3-9 21:32
谢谢
作者: derekchen0866 时间: 2017-9-21 10:55
挖个坟,顶董壕个人抒情式的听感分享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10-9 22:13
哎呀难得,感谢支持啊!
作者: 某Krystal 时间: 2017-10-9 23:51
hugo作为一个纯解码随身里还是合格的。当然本身声音薄是真的。但是耳放和usb做的不算好。所以lz何不分开说说这个东西解码部分和耳放部分呢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7-10-28 12:16
也是,不过可惜这机器早就还掉了~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