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分享一套不科学的pcfi方案 [打印本页]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4 07:46
标题: 分享一套不科学的pcfi方案
前言,本人有一基友在3年前,买了首发的zx1和846听歌,价格惊呆了当时只用10块钱天桥塞子的我。。。听了以后被毒的不轻,遂入坑玩起了塞子。前后入过有JBL j33,es700,ck100,f886,mdr1a等等,最后搞了zx100+pha3+k3,爽爽的听了一年多。后来因为有了孩子,生活压力陡增,每天忙完之后精疲力尽,躺床上再听听pha3+k3的组合,发现坚持不了10分钟,耳朵就累的不行,完全听不下去了。。。为之苦恼之时,正巧看到不少mojo的毒文,各种干死pha、听感好什么的,脑子一热将pha3出给了基友,入了mojo。从此走上了一条折腾数字信号的不归路,想必不少入了mojo、hugo的朋友也都为转盘的事情操过不少心。

目前系统的形态是,4节串联18650锂电池作为电源,直流供电给N3150迷你X86主板的占美无风扇铝壳PC,音乐播放系统用daphile,手机平板都可以操作,USB线接数字界面,同轴输入给mojo,有额外使用usb净化处理的小玩意,详见图片。


核心思路是不使用墙电,故PC也好,界面也好,都没有选择线性电源作为输入源,可以带出门是一大特点,最近的3.12魔都耳机试听会和铁家发布会也都有带去,一掏出来就被拍照,深深的觉得自己随身的有点离谱了,也被鼠大抢先曝光了照片,所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折腾的心得吧。


内容比较多,故分为转盘,电源,操作系统,USB线材,数字界面,同轴线材及USB处理器几个方面,单独的说一下。同时也有很多自己困惑的问题,希望大家可以为我解答。

1263734691.jpg (79.98 KB, 下载次数: 182)

1263734691.jpg

726299767.jpg (67.35 KB, 下载次数: 187)

726299767.jpg

1141165293.jpg (56.33 KB, 下载次数: 190)

1141165293.jpg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4 07:48
本帖最后由 kid1412nsc 于 2017-3-24 08:05 编辑

转盘的选择。

由于zx100+mojo的组合,初听之后,感觉虽然K3的高频毛刺被收住了十分了得,但总觉得比起pha3降级了,解析声场人声都差了一些,心中有些许难过,于是开始寻求同轴的方案。在国砖同轴、数播、PC+界面中最终选择了后者(主要是穷,舍不得花钱),趁双十一打折入了个白菜价的乐之邦数字时代2(主要是看了了SMD的毒文),买了个佳耐美同轴线,插上自己的台式PC用FB2K试了一下,真的比zx100强。

虽然电脑离床头只有2米,拖个长点的线刚刚好能听,但选歌实在是好麻烦,后来手机弄了个远程桌面的app,勉强能用吧。直到有一天发现了一个叫做daphile系统,居然插个U盘就能使pc变身专门的听歌系统,手机平板都能操作,非常方便。但是好像玩这个系统的人,用的都是NUC啊,线电,无风扇电脑什么的。另一波人,用的是MACmini改线电,树莓派,还有白羊座什么的。于是开始研究起了专机这东西。

看了不少资料,发现各种数播、NUC、PC专机什么的,无风扇似乎是一个优先级很高的事情,线电其次。还看到某个帖子里一位豪,搞了个非常夸张物理散热专机,什么DC-ATX,各种内存CPU滤波,机内线SATA线什么的,估计好几万了,仔细一看发现他是不舍得买一个叫做Aurender W20的数播,才搞的这专机。楼主自己是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的,并不愿意相信类似于内存条,SATA线这些深度玄学的东西。仔细研究了一下W20这个东西,发现用的是专门定制的PC主板。考虑到已经爱上了daphile这个系统,决定去买一个X86架构的无风扇小PC(daphile不支持mac和树莓派。。。只能X86)

网上一看,NUC和技嘉brix都有点小贵选择放弃。梅捷miniITX的DC供电的主板配个壳,有点麻烦,加起来也不便宜,放弃。TB上国内做minipc的也有好几家人家,比来比去最后选了占美。体积最小的做到了外壳10x14cm的大小,比miniITX的12x12板子还小,可惜J2900有点太低配了,总线带宽什么都不是很够。最后选择外壳体积稍大的,比较新的14nm制程的N3150的这台,功耗很低,还可以内置一个2.5的SSD,不带内存和硬盘的机子只要500多,棒棒的。回家配上一个msata的32g海力士SSD和浦科特M6S,单内存条最大支持8G的DDRL1600,镁光的8G装上(ssd原来都有,内存新买的。。有点小贵啊比起以前。。。)。

这货其实算个工控机,2个HDMI,2个网口,6个USB,还有自带的3.5耳机口,抱着万一声音不好,可以装win做htpc,或者改nas什么的,退路不少的份上,还是不错的。我装了个win7在另一张msata的ssd上,要拷歌了就换个板子接个屏幕win7走起,很是方便。使用下来发热基本在40度左右,没有死机的情况发生。其实当初差点就要去入个x3k给mojo做转盘,由于对国砖操作、续航、做工的偏见,还是没入。不然的话,估计也不会走到现在这条不归路上了。。。

1073229085.jpg (97.02 KB, 下载次数: 121)

1073229085.jpg

1093970663.jpg (79.64 KB, 下载次数: 123)

1093970663.jpg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4 07:50
电源的选择。

给PC、数播、MACmini配LPS线性电源似乎是很多人的不二选择,参考八股文的测试结果(之后会多次引用这一条)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extra=&page=12
线电+小专机的组合,确实很好的降低了USB供电的纹波水平,差不多可以稳定在6±2mv的水平,网上销售的低端线电产品,基本上售价和功率挂钩,有标几mv纹波的,也有几百uv的,更多的是没有说明纹波水平的。楼主测试下来自己的系统启动功耗12w,运行功耗10w多一点,加界面dac负载播放音乐,波动在0.1W内,转盘的任务还是比较单一,没有很大的电流波动(使用12v开关电源测试)。

打算买一个12v15w或25w的线电的时候,正好去拜访某基友退休在家的老爸,是个玩箱子,自己做胆机的隐世高烧。跑去一看天价CD转盘,央视收来的母带机做解码,44.1还原48母带CD黑科技什么,自制的模拟信号无源滤波器啥的,看的云里雾里,真是山外有山。CD转盘+母带机解码+自制胆放+落地箱的声音确实很了得,一只HD800像垃圾一样被扔在角落里,说只是买来听听看大耳现在是个什么水平而已,穷屌如我深深的震惊了。。。回归正题,老烧听说我搞了个无风扇PC表示很有兴趣,他正在往数字音乐转型,CD时代已经玩到头了。我说玩PCfi的都走上了线电之路,我也要去买一个,被老烧嘲笑了一番,说还不如12v锂电池呢,网上一大堆,比线电好的多。。。将信将疑的我开始研究起了各种移动电源。

方案有很多,第一是买个USB的12v升压线(寝室断电神器什么的),反正便宜我买了一个接充电宝,并不能顺利开机,研究一下发现就算是5v2.4a的满载充电宝升压到12v1a勉强可以满足我的系统,不知是边际效应还是内阻的原因,没法成功的点亮开机灯。。。其他的方案有汽车点火的12v应急电源,卷绕电池(貌似有人用来给MACmini供电),摄像机大块12v锂电池等等。无视价格体积只看效果的话,貌似卷绕电池很不错,据说纹波的水平是各种环牛方案都难以达到的,可惜嫌贵我买不起,体积也大了点。最后我把目光投向了串联的18650锂电池,不少扫地机器人都用这样的电池,可惜标注12v,其实放电是会降压到9v以下的。仔细研究发现我的小PC是12-19v宽幅输入的,真是意外的惊喜(不少nuc,mac之类都是固定电压输入的12v或19v)。

最后我的4节18650锂电池串联方案浮出水面,16.8v到12v的放电区间刚好落在的范围内,4节2600mAh串联够用至少4个小时,考虑到锂电池不稳定的特性,配上带过放过充短路保护板的电池盒。18650电池不同品牌的电池技术也不同,我最后选择了容量最大的松下3400mAh(最大电流只有1.5a)和索尼2600mAh的VCT5(类似动力电池,最大电流60a)。一套价格150以内,还是玩得起的。插上以后成功开机,实测使用时间2600的有5小时左右,电压低于12v时pc会自动关机,开盖查看发现有一个电源控制芯片应该就是干这个的。和开关电源ab了下,听感上的提升还是很明显的,主要体现在泛音和松弛感上。由于不用降压稳压模块,也能正常工作,主板上该有的DC-DC降压也无法避免,所以就没有给锂电池组额外配上稳压板,也有看到说支持宽幅输入就不用额外上稳压模块的说法。此处问题:

Q1:这样一套锂电池组,在不用LDO降压稳压的情况下,直流输出供电的纹波大概是什么水平,是否优于几毫伏几百微伏的LPS线性电源?如果使用降压稳压模块把电压固定在12V能否进一步优化纹波,又或者会有反作用?
(由于没有测试纹波的条件和相关知识储备,楼主的整套思路都是构建在锂电池、卷绕电池的输出要优于LPS的基础之上的。但headfi上专门折腾pcfi和数字界面的rb2013大神说,有个叫MEIYA的LPS纹波只有11uv,指标很厉害的样子,他本人的系统也使用了至少3套LPS给各个部件供电)

回想起之前研究W20的时候,其使用3套磷酸铁锂电池的车轮供电系统,只用100%-80%的电压区间,真的很有想法,磷酸铁锂电池相比锂电池在充放寿命上也大大的延长了,是不是也变相说明了电池供电是优于环牛设计的。只是不明白只用100-80%究竟是为了适配LDO,还是电池在100-80%这个区间的输出纹波比之后的更加好。此处问题:

Q2:锂电池在电压充足的时候,放电纹波水平是否比放电过半之后的水平明显更好呢?
(使用mojo的时候,也觉得电量过半亮起绿灯之后,声音似乎比满电蓝灯的时候略微软了一些,快没电的时候更明显。pha3也是边充电边使用的时候声音最饱满,快没电的时候明显偏糊。不知道是不是我一厢情愿的错觉。。)

712439239.jpg (77.37 KB, 下载次数: 132)

712439239.jpg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4 07:51
关于daphile系统。

daphile系统只有200M大小,随便一个U盘都能做系统盘启动(类似winpe),安装到本地硬盘上也是一瞬间的事情,制作启动盘的时候记得用rufus这个软件就行了。声音对比win上的各种播放软件,并不觉得有任何差的地方,好多少就不好下定论了。没有对比其他平台(树莓派、macmini、数播、网播等)的音乐系统,但在架构上给人十分放心的感觉,主要是几点,CPU频率会被默认固定到最近接1.0 Ghz的数值上(可以在setting中更改),可能是考虑到CPU合成时钟抖动的原因。板载的很多模块,该挂起的都挂起了,没有屏幕输出,没有鼠标键盘输入,板载声卡disabled,设定中还可以勾选很多其他的suspend,还可以设定硬盘不工作自动挂起的时间,虽然SSD没有转动,但还是挂了安心。针对外接的音频设备(界面、解码)都可以设定buffer时间,码率,是否DoP等等。

令人最满意的几点,第一是网页端的交互界面,无论是音乐库、播放列表、系统设定都非常的方便而美观,操作体验极佳,一定要挑毛病的话,就是ipadmini小了点,手指容易点错小图标,大点的平板就没问题。手机上用Squeeze Commander操作,貌似也不错,我没用过,因为网页端已经足够好了。而且在网页端操作的时候,从没有遇到过因为操作引起的歌曲播放卡顿或声音变差之类的不良的体验,也可能是因为CPU是多核多线程的关系。

第二是wifi功能,可预设一个家里wifi和密码,开机自动连接。在连不上wifi同时网口也没有插网线的时候,会自己建立热点(前提是网卡支持),名字和密码都可以预设好。出门家用两不误,随身是不现实,出差什么的还是不错的,一个手提包搞定。

第三是文件支持,除了本地硬盘,外接U盘、移动硬盘只要插上开机,就会自动扫描音乐文件加入音乐库,下次开机的时候也会自动从音乐库中清理掉不存在的文件,速度都很快。对于NAS、SBA、ftp等云服务的支持也很好,设定好服务器名/地址、用户名密码就行,一样的全自动都加入音乐库,在外面自建wifi热点时,就会乖乖的消失不见。

第四是对各种数字界面、解码设备都可以很完美的识别,不需要预装任何驱动程序,支持USB热拔插,为我反复AB不同的USB线材和USB滤波处理器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同时挂几个界面和解码也可以方便的进行切换播放。

第五点非常重要,就是内存播放功能,可以把正在播放列表上的文件(不管是flac还是dsf)全部以HD WAV的PCM流格式,加载到内存上。好像JPLAYER什么的也有类似的功能。测试下来,效果很明显,比起直接播放SSD上的文件,PCM流加载到内存上播放,就是好听,听感很明显,一旦用过就回不了头了(内存条的玄学我信了?!)。4小时的24/96的播放列表,差不多刚刚好装进8G的内存里。从理论上来说,走总线的内存,速度比普通SSD还是快个近10倍的(300:3000Mb/s为例),另外PCM流直接输出,省去了解压flac的步骤。

总结来说,daphile是一个各方面完成度都相当高,用户体验很棒的系统,光操作方便、设置简单这一点就优势巨大。看了下其他平台的系统,功能上大都是它的子集,本来想玩树莓派的,但研究下来,发现树莓派设置起来各种麻烦,而daphile全给整合好了。对各种国外的网络电台什么都有预设支持,高级设定中也有很多插件的功能,理论上对一些国内的云音乐软件,是可以完成对接的,可惜没人去开发相关的插件,毕竟小众。最近DANTE协议很火,可以绕开USB口,daphile是否支持尚不清楚。在绕不开USB口的前提下,daphile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4 07:53
本帖最后由 kid1412nsc 于 2017-3-24 07:54 编辑

关于USB线材。

我本来是不相信USB线会对声音有影响的,不就是0101么,然而事实狠狠的打了我的脸,也促使我去不断的学习,试图用一套理性的说法去解释不同的USB线为什么会对声音有如此大的影响。

先引用一下隔壁紫坛关于USB线长短的帖子中的一个回复

数码线到底多长合适?首先要满足:
1)电磁信号回波不会影响到接收端高低电平切换(可以简单理解成0/1转换),这要求线要【足够长】。
2)其次要尽量减少由于传输损耗+干扰导致的信号畸变,这要求线要【尽量短】。

长度选择主要决定于第一条,但第一条与信号发射端的设计具体来说与高低电平转换时间指标直接相关。根据发射端高低电平转换时间指标(比如对于界面而言,从几百ps到几十ns不等)+电磁波在导线中的传播速度(低于真空中的光速,介于0.5-1倍光速之间),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数码线的最短长度。这个最短长度对于普通hifi器材而言(高低电平转换时间多在10-20ns之间)大致而言是0.75m到1.5m.

当然上面计算的前提是电磁波主要在接收端产生回波,设计+选材合理的数码同轴及USB线是可以保证这一点的, 即线材与插接件本身产生的回波可以忽略。 同理,USB线的最佳长度理论上依赖于PC侧的高低电平转换时间长短,如果PC在这方面跟普通hifi器材处在同一个量级,理论上不宜使用过短的线材。

明白了数码信号传输的一些基本原理,尤其是回波及损耗+干扰对数码信号jitter的贡献原理后,数码线对系统音质/音效的影响远高于模拟线就一点也不奇怪了。我自己最近在数码同轴线上的发烧经历也明白无误地验证了这一点。

本帖最后由 清新 于 2015-2-16 20:57 编辑


再引用一下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70498

以上两个引用,主要想说明的意思就是,线材会引入jitter,且并不会因为下游的时钟重整而完全消除,上游信号的纯净度很重要。USB供电的设备,晶振的水平还受供电纹波的影响。

我最开始使用的是数字时代2这个界面,本身是USB供电的,且内部没什么电器隔离,可以说对USB线相当敏感。尝试性的网上购买了几根USB线,包括贝尔金黄金版、diy的QED签名线、MPS的HD300(都是很便宜的白菜价),加上家里的打印机线一起AB了一下,发现声音区别很明显。后来又购入了古河GT2,自己动手做了2根线,分别是比较粗4芯镀银无屏蔽线,见图中右下彩虹色这根,和两个信号线有单独双层屏蔽,电源线双胶屏蔽的右下烟熏色这根(用打火机烧的热缩管。。。),就结论而言,GT2胜利了,败者组QED最好听,但还是输GT2很多。

USB2.0的数字音频协议真的非常不科学,不具体展开说了,直接导致了不同线材会有明显的听感差异,宁可它2根信号线,一个传数字01一个传时钟信息。我参考了不少高端USB线材的说明和爆炸图,试图总结归纳出每一种设计的目的。
对应电磁、射频干扰:多层屏蔽层,特殊绝缘包裹材料,信电独立屏蔽,信号线与电源线间隔一定的距离,无磁化处理,线身金属磁环,插头内置的屏蔽隔离器件。
对应信号传导的集肤效应:信号线导体镀银、纯银、单晶银(24-28awg)
对应特性阻抗:扁平线身设计(避免圆柱形线身轴向旋转导致内部结构变形从而影响阻抗),类同轴线芯的单芯导体,内部无胶合排列
对应供电线路:多股铜线(这个没争议18-24awg),双头线(可LPS独立供电)

说下我目前的理解,也为选购USB线的朋友提供一些建议。
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屏蔽和信号线的特性阻抗恒定,后者的实现需要有合理的结构,其次是导体材料和插头部分(同轴线不同插头就有明显的分别)。
通过对比自己做的两根线认识到,有没有屏蔽差别很大(烟熏线明显好于彩虹线),4芯胶合在一起做屏蔽层的并不够好(如QED等),信电的分开屏蔽是有必要的,而且内部排列要避免胶合的情况发生。
自己做线不可行,目前市面上没有高水平的USB散线线基和USB接头,就算用单晶银导体加屏蔽来做,特性阻抗、内部排列、无磁化处理、绝缘材料介电系数、USB接头部分的处理都是无法控制的软肋。同理也不推荐一些高价的DIY牌子线(我有去试听过,GT2并不输),DIY的只能在导体材料、屏蔽、外部编织网、磁环这些东西上做文章,而且料越猛线越粗越硬,套个热宿管做接头部分,没能力解决的问题依然没法解决。

品牌厂线的话,优先选择敢于放出结构图和详细数据信息线,这样可以清楚的参考上述指标来判断设计是否合理,光说什么导体、屏蔽几层,听感怎么怎么好的都是耍流氓。这一点上古河的产品其实不错,结构图和导体信息都很详细,也暴露出了设计上的不足,电线和信号线距离比较近(虽然分开屏蔽了),排列方式容易受圆形线身的轴向旋转影响(ADL很诚实,特性阻抗标的是90欧±15%)。古河在同轴和USB等数字线的导体上一直坚持使用多股导体的做法,欧亚德、AIM等都用单芯纯银(同轴线材上实际听下来,多股导体并不输给单芯纯银导体,这个后面再说),卡达斯坚持用多股铜线的黄金比例线做数字信号导体(似乎有点不够意思),IFI的USB线标自己特性阻抗90欧±1%,欧美的线材厂有很多没有公布详细的信息,不过看stealth、白金星这些扁平的线身,推测也用了类似结构。品牌USB线材的价格区间很大,比起毒文盲狙,千元起玩这些观点,应该更加理性科学的进行选购。这里有个问题:

Q3:USB线上传的数字信号,是否可以理解为受集肤效应影响的纯高频信号,以此来解释导体各种镀银纯银和多股导体做法?

基于上述观点,我咬牙收了根aim ua3,因为它基本满足的大多数的设计指标,而且是专门做数字线的人家(希望特性阻抗靠谱。。。),入手时间不长,就不放听感了,目前有两个结论,古河GT2很超值输得不难看(但感觉难逃吃灰的命运了),aim ua3在不用任何USB处理器滤波器直插的时候,确实有着不错的表现,听的下去,不像别的线不上个泰坦鸟没法听。此外AIM的包装盒背面的日文说明写了,扁线双隧道式的设计是为了保证无论怎样的使用环境和线材弯曲下,最最重要的特性阻抗(原文是伝送特性)不发生变化。

另外,还有USB线转成网线的玩法,详见后文的headfi链接。还有USB光纤线这东西,我看一下,光纤确实不吃特性阻抗,但总觉得是为了长距离传输用的,光电转换的损耗也无法确定,接收端还需要额外供电。。。

733282776.jpg (95.42 KB, 下载次数: 133)

733282776.jpg

29259135.jpg (59.9 KB, 下载次数: 144)

29259135.jpg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4 07:56
关于数字界面。

在没入mojo之前,我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数字界面,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因为大部分解码都内置了XMOS等USB方案,广泛使用的9018芯片也自带ASRC。使用pha3进行USB线及泰坦鸟的测试时,就发现了敏感度不够的问题,听感差别不明显(但记得以前用f886和zx100做转盘AB的时候,zx100是胜出的,可能是自家dock to miniusb用的不一样的协议)。这里要引用一下headhi上rb2013的帖子,就是给各种数字界面方案打分排名的那个。

http://www.head-fi.org/t/829639/usb-strikes-back-watch-out-aoip-usb-ethernet-chain-beats-all-at-least-for-me

这位大哥玩数字界面已经走火入魔了,最新搞的Ultra USB chain,简直丧心病狂,英文好的同学可以自己看,用了4USB1网口的2个HUB做发射和接受端,用网线代替USB线中间的部分,延长使用距离的同时做隔离,前前后后各种LPS各种双头线和净化器,看他的打的分数比DANTE协议的网口玩法高了不少,我仔细分析下来,去入了一个F-1界面和ifi ipurifier2的USB尾端处理器,如果打分不是瞎打的话,这两个东西应该能有不错的表现。headfi上有一点很有趣,各种国内的作坊产品人家玩的很热乎,毫无偏见畅所欲言,不会以价论声。

不多说废话了,目前持有3个USB供电界面,一个乐之邦数字时代2,一个amanero 384原厂板子加rca同轴输出卡,一个F-1带壳版的XMOS XU208界面(和su-1核心部分一样),技术上都是有特点的产品,晶振隔离什么做的最考究的是F-1,数字时代2啥隔离都没有,貌似还只有一个晶振,意大利界面RCA输出座有电气隔离,具体内部图网上都有,我就不发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找一下。原厂的意大利界面,干不过数字时代2,不知是因为晶振比较一般的问题,还是原版设计上有缺陷,看到国内也出了不少以它为基础架构的升级版界面,听感上不毛糙,细节密度也不错,就是觉得特别急促,乐器和人声都有点赶、不够沉稳,这种感觉在AB各种USB线和同轴线上都没有类似的情况,就算别的方面再好,光“急”这一种感觉就直接导致了不好听。数字时代2的性价比真的很高,声音比较平衡中性,对上游设备敏感,无论是电源、泰坦鸟和USB线材都可以很清楚的反应区别出来。F-1入手时间并不长,还没有进行全面的AB,凭记忆来说的话,开声给我一种很强烈的惊喜感,素质很高、声音很饱满,和数字时代2给人的印象是完全不同的,简单的AB几个处理器和USB线下来,觉得对上游设备的敏感度低于数字时代2(其实是好事,说明隔离有用),千元的定价也比较可以接受。目前不插电的数字界面这一块,我暂时找不到其他升级的选项了,也许意大利界面配合好的晶振好的电路设计可以有更好的表现,但就F-1的表现而言,我没什么欲望去一探究竟了。此处问题:

Q4:在我这样一套锂电供电系统中,这些不外接电源的数字界面是否比内置环牛的版本或LPS供电的工作在更好的状态?USB供电除了纹波外,有别的什么硬伤么?

关于USB处理器。

最近USB滤波器、处理器,同类产品越来越多,大家都在做,不外接供电的价格大都在千元内,接在前面的后面的都有,有主动的有被动的,主要还是做3件事,优化供电纹波,数字信号再生,数字信号整形。我手持泰坦鸟和ifi ipurifier2都是主动式的,单独使用听感都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基本是正面的。技术上泰坦鸟说是逆变电流,重生后的电源噪声位8uV,能降低1000倍,而ipur2说是有源消噪,降低100倍,两者听上去是类似的技术,具体就不清楚了。我本以为两个一起上应该可以达到最优的效果,实际听下来清晰是很清晰,但总觉得有些变扭,不如单独用一个的听得舒服,具体原因尚不清楚,只知道ipur2是有一个额外的数字信号波形的整形功能在里面(非时钟抖动再生)。这类设备价格虽然不高,但是购买的时候还是比较看重具体技术细节,过于黑盒只有听感的还是不太敢买,评价一般的被动式的也不太愿意入。

对于USB处理器,目前有一个重大的AB课题,已知只用泰坦鸟的时候,更换不同USB线是有比较明显的差别的。但如果前后都用上处理器,是否可以弥补USB线本身的差距,使最后出来的声音对USB线不那么敏感?有待我进一步反复AB去探索答案。此处有两个问题:

Q5:泰坦鸟+ipur2+界面的组合,数字信号一共经过3次不同的时钟抖动再生,前两次是否会对最后一次再生有不可逆的影响亦或是没关系的无用功?

Q6:ifi这家人家降噪技术同一个,产品特别多,有没有用过DC净化器的线电用户,和同轴净化器的用户,来说说具体的使用体验?

2060027713.jpg (76.85 KB, 下载次数: 155)

2060027713.jpg

1821547069.jpg (73.57 KB, 下载次数: 149)

1821547069.jpg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4 08:03
本帖最后由 kid1412nsc 于 2017-3-24 09:26 编辑

关于同轴线。

因为mojo是3.5的同轴口,所以不用转接头的话,只能指望DIY了,我买过3根DIY的线,一个佳耐美,一个QED签名版线做的(切开一看里面是4芯胶的,不过这线不管做usb还是同轴,声音倒也都还行啦),还有一个MPS的M-880。反复AB下来MPS胜出,结构材料确实也是MPS这根比较靠谱。好奇心促使我自己买散线,开始做同轴线,市面上靠谱的线基其实不多,就这么几款,我买了欧亚德FTVS-510和古河FURUTECH FX-Alpha-Ag(奥丁买不起。。。)自己做了两根,分别是
黄黑编织网:WBT0110ag数字专用rca头+蒙多福金银焊锡+欧亚德510线+威宝3.5
绿色热缩皮:WBT0110ag数字专用rca头+WBT焊锡+古河ag线+威宝3.5
由于3.5头没有找到数字专用的,而且同轴线都很粗8mm左右,好多3.5头都屁股太小塞不进去,只能威宝的标准版3.5的凑活了。

这里要详细说一下听感,因为出现了一个很特别的情况,在AB各种USB线的过程中,好坏是很分明的,并不存在这个线素质差但听感好的情况,而且差的线会有明显的人声密度问题,还是比较容易区别的。但黄色的这根欧亚德同轴线,在清晰度线条感声场上是输给MPS和绿皮古河线的,可是乐感就是好、包围感也棒、久听不累特别好听,不同于闷是一种朦胧的氛围感,一听这个线就会忘记什么素质解析声场,非常的轻松,不管哪个数字界面,这线的调音方向是一致的。虽然我明知一定是某些地方出了问题,数字信号的准确度肯定是绿皮线最好,但这莫奈油画一般的美好的听感真是不可多得(也许是蒙多福金银焊锡的锅,也许是510线就是这尿性,有空我再做根一样的用wbt焊锡验证一下。。。)。绿皮线的解析清晰,声场大,走向非常明朗,让我回忆起了pha3的感觉,算是目前我做的最具参考价值的一根线。MPS M-880很超值,声音走向也很接近绿皮线,略输一点,以后我再剪短上WBT的头看看有没有提升的空间。
截面结构上,欧亚德510是很标准的同轴结构,单芯纯银导体,没毛病。古河的线,用了多股单晶银,屏蔽层和轴心的半径比较小(佳耐美也是这样子的多股铜线),线比较的软,甚至外层绝缘体和轴心有点偏,让人觉得有点不靠谱,不过声音确实有惊喜,很精确。想必古河这样的线材大厂也不会虚标特性阻抗什么的。MPS暂时没剪。此处问题

Q7:同轴线传递的脉冲信号是不是受集肤效应影响的纯高频信号呢?同轴线所引入的jetter,为何会与USB引入的有完全不同的听感作用,协议的关系么?

另外说下wbt的数字专用同轴75欧姆RCA头,我刚开始随便用了一个古河免焊的锁头上了绿皮线听了一段时间,清晰明朗之余,总觉得听着有些累,但也没有明显的毛刺的声音、密度也没问题,后来焊接上WBT的头之后,整体走向没有变化,但这一部分细小的不耐听的成分消失了,微小而正面的提升使得用绿皮线作为同轴参考线的AB之路更加轻松愉快了。。。难怪有人要用wbt去磨HUGO的rca座,真的不只是玄学而已。

做同轴线比虽然USB线累,但两根线听下来都非常的不错,没有枉费我苦心给它们折腾外面的编织网把接头处做到无缝隙。。。

结语。

折腾数字信号的过程很曲折,但也深刻了解到了数字信号的重要性,以后的AB之路还很长。mojo真的是一个上下限很宽的东西,AB用塞榭兰图的前端揭示能力也很可观,别的解码器应该也是这样,给更好的数字信号就能出更好的声。提升数字信号质量远比升级解码来的重要,居然还有调音和改变风格的作用,感到深深的不可思议,当然我的这套不插电系统所能达到的高度还是有限的。这一大包设备用起来还是麻烦了一些,树莓派应该也能实现差不多的功能。我一直在YY,如果我的锂电池pc转盘界面USB线这些整合到一起就好了(说的不就是W20么。。。),数播、mac、树莓派这些方案多少还是有些不适应的地方。
另外,3.12魔都试听会,看到某国产品牌有一个没发售的纯随身数字转盘,和A15差不多大,绑个mojo刚刚好,插tf卡听了一下,水平还不错,据说千元定价,就是操作界面水了点,日后打算重点考察一下。

最后,谢谢可以看完的朋友,本人第一次在论坛发帖,废话还是有点多,有什么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多多指正。解答问题的话,记得写上是第几个问题哦!


1861407365.jpg (84.38 KB, 下载次数: 122)

1861407365.jpg

724573778.jpg (50.08 KB, 下载次数: 137)

724573778.jpg

1319458921.jpg (71.33 KB, 下载次数: 160)

1319458921.jpg

作者: james_yoyo    时间: 2017-3-24 08:31
很好的技术贴,看完不相信楼主原先是用10元天桥耳塞的人。
作者: aarwwefdds    时间: 2017-3-24 08:34
来围观高端老烧
作者: 蓝子风    时间: 2017-3-24 08:37
电池是不如做的好的线电的。
作者: phoexi    时间: 2017-3-24 08:48

作者: typ0713    时间: 2017-3-24 08:49
写的真详细。楼主有空试试4节18650电池,满电,和电压渐渐下降后的声音差别。
作者: linkko    时间: 2017-3-24 09:24
不知道有没有安装daphile的方法或者链接 麻烦楼主分享下,网上的教程因为时间长了,七零八落的,我东拼西凑起来 搞了下,能进到daphile的配置界面,把该输的输了,然后就报错了
而且我发现官网的安装文件都不能直接用。。。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4 09:29
本帖最后由 kid1412nsc 于 2017-3-24 09:30 编辑
linkko 发表于 2017-3-24 09:24
不知道有没有安装daphile的方法或者链接 麻烦楼主分享下,网上的教程因为时间长了,七零八落的,我东拼西凑 ...

http://post.smzdm.com/p/421778/
官网下载的就可以,没问题的。主要是制作启动盘的时候,要用rufus这个软件并设置正确,linux启动盘和winpe有些不同。你可以用实时内核的那个,不用安装到本地就能用,拔了电脑就复原。



作者: linkko    时间: 2017-3-24 09:32
kid1412nsc 发表于 2017-3-24 09:29
http://post.smzdm.com/p/421778/
官网下载的就可以,没问题的。主要是制作启动盘的时候,要用rufus这个 ...

好的 感谢!我先试一下 可以的话我也去搞台占美的准系统
作者: jr0532    时间: 2017-3-24 10:00
好长好赞的文章!感谢分享!
作者: heibai    时间: 2017-3-24 10:08
写的不错
同用daphile
作者: 激光鼠    时间: 2017-3-24 10:56
铁三角试听会上见过这套系统,很赞很有想法
作者: d900    时间: 2017-3-24 11:02
赞,
作者: okcomputer    时间: 2017-3-24 11:04
好帖子,好多实践经验,我想知道,如果没有时间精力折腾,买个什么播放器做数字输出好?
作者: lxtdd    时间: 2017-3-24 11:37
看到最后还是没明白用的啥解码?
作者: 魔兽世界    时间: 2017-3-24 11:41
USB处理器  效果还明显啊  推荐用吗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4 12:04
lxtdd 发表于 2017-3-24 11:37
看到最后还是没明白用的啥解码?

mojo啦,作为随身解码来说,可挖掘的潜力非常大。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4 12:05
魔兽世界 发表于 2017-3-24 11:41
USB处理器  效果还明显啊  推荐用吗

对于下游是usb供电的设备强烈推荐使用,提升不小。

作者: mp3fan    时间: 2017-3-24 12:22
楼主  su-1怎么样   最近在看这个   可是评测很少   讨论的也不多

作者: vwyc    时间: 2017-3-24 13:00
非常好的技术文章,衷心感谢!
作者: 125187881    时间: 2017-3-24 13:01
太麻烦了,外出随身还是IPC捆绑完事,回家CD台机伺候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4 13:19
mp3fan 发表于 2017-3-24 12:22
楼主  su-1怎么样   最近在看这个   可是评测很少   讨论的也不多

su-1在headfi上最近挺火的,老外对它的原理指标,电路设计,时钟晶振都挺看好的,唯一黑的地方是内置环牛供电这块,限制了供电水平的上限。从我F-1的听感结论来说,水平确实不错,2000价位买一个输出接口齐全,省心省事的插电台机版界面也不算太贵,后级还能玩玩IIS输出啥的。如果有可以换usb模块的解码的话,也可以买个f-1的裸板自己mod进去,效果值得期待。

作者: jagatara    时间: 2017-3-24 14:10
好文好文 学习
作者: 万远    时间: 2017-3-24 14:29
daphile如何设置内在播放?
作者: 春风十里    时间: 2017-3-24 14:33
这是大家坛学院的毕业论文吗!很赞。目前在用台机win系统,用手机通过splashtop控制,倒也不错。
作者: mp3fan    时间: 2017-3-24 14:39
kid1412nsc 发表于 2017-3-24 13:19
su-1在headfi上最近挺火的,老外对它的原理指标,电路设计,时钟晶振都挺看好的,唯一黑的地方是内置环牛 ...

我知道我那个能不能换裸板的内置界面   。 回头拆了看看。  解码自带界面用的是cm6631  有点老  但是做的还可以吧,设计是绕开usb线独立供电的 。总想小折腾下升级看看。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4 14:53
万远 发表于 2017-3-24 14:29
daphile如何设置内在播放?

播放页面右下角有个芯片的小图标,点了以后会暂停播放,把所有正在播放的歌载入内存,会有进度百分比显示,再从中断的地方继续播放刚才的歌,很科学。记得别保存内存播放状态的playlist,因为下次开机内存里没东西,路径不存在。

作者: aarwwefdds    时间: 2017-3-24 15:00
本帖最后由 aarwwefdds 于 2017-3-24 16:30 编辑

先膜拜楼主高端老烧,不过对楼主引用的理论小弟还是不是很赞同,想跟楼主交流下
以上两个引用,主要想说明的意思就是,线材会引入jitter,且并不会因为下游的时钟重整而完全消除,上游信号的纯净度很重要。USB供电的设备,晶振的水平还受供电纹波的影响。

USB供电这个老梗不提了,好供电对音质影响路人皆知。对于jitter,我个人理解,您引用的文章里说的无法完全隔离的jitter主要是跟踪模式(在UAC1这叫自适应模式 TI把这个叫SpAct)和同步模式(太糟糕几乎没有USB方案用),这些模式下USB协议“无时钟性”以及UAC1规范的糟糕“模拟时钟”实现对音质产生了很大影响。而现在的新兴的USB方案几乎无一例外采用的采用了异步模式(后面会说)。而SPDIF接收端则一般使用同步模式PLL恢复主时钟(PLL也会对整体电路产生干扰 用得越多不是越好 有时甚至会更差)。另外不同的SPDIF接收方案主时钟生成的实现都有所不一,有些SPDIF会恢复时钟的同时和参考时钟源(例如晶振),做对比进一步降低jitter。有些是全盘用恢复出来的时钟(这种情况PLL失锁的时候会出现很糟糕的问题)。SPDIF同步模式采用上游时钟还有个问题是上游时钟有时候本身就不够精准 时钟很垃圾 飘很远什么的...这里就需要解码器做ASRC或者数字界面、数字转盘处理了

另外个人认为不可把模拟信号的观念带入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的好处就是对干扰有抵御性:不管产生了什么什么鬼作用,到最后信号要么正确,要么错(以异步模式为例 暂时不论jitter的影响)。而USB数据包是有CRC校验的,错误的数据包非常非常大的概率会被丢弃(除非错误的数据依然产生了同样的CRC 概率是很低很低的 楼主学网络工程肯定知道)。而USB的音频传输是没有错误纠正的,被丢弃的数据包几乎肯定会对回放产生影响,这点个人认为是对USB信号线(非电源)有作用的最佳理论证明。这里有个问题是:要误码真的不容易...USB本身的NRZI编码以及双绞线设计使得一定距离且一定数据传输量以下误码产生的概率是很低的。但我认为良好的USB信号线依然会降低误码的概率,也不排除信号线会对解码器整体电气性能造成的非常微妙的影响

在USB异步模式下,数据是按需feed到USB界面芯片的缓冲区。此时USB干脆不传递时钟,也就没有jitter,发挥了USB的优势。这种情况我认为只要不产生缓存欠载/过载,USB主机的抖动可以说是完全隔离的(无论你是用的啥PC啥转盘 因为压根没时钟传下来)。不过概念虽然听着好,USB异步模式下USB界面芯片还是得产生MCLK喂给DAC芯片,这个时钟的精度是由USB界面芯片自身设计以及其时钟源(如晶振)决定。这会使得不同的USB异步方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亦或许可以解释某些解码器用专门的数字界面接SPDIF比起自身的USB界面效果要好。另外某些情况下甚至有可能优化得当的PC环境下的自适应方案会比异步方案的jitter更低。

对于内存声,我这个木耳是没听到,N年前绿坛上也有讨论,提出内存声的那个家伙被骂成了x。意见保留

p.s有些人会误会USB异步模式一定有ASRC,其实USB异步模式与ASRC并没有多少联系,几乎是独立存在的两种功能。ASRC本身不会消除jitter,实际运用中是要配合外部时钟PLL+输入buffer一齐使用达到缓解jitter的效果(这里有个共同点是异步模式也是得用到buffer)ASRC和USB异步可以一起用(例如数字时代2就结合了两者)。而对于SPDIF这种流传递格式除了ASRC并没有多少其他方式能够做进一步的jitter缓解。但是ASRC几乎是一定会将原信号破坏(不再是bit-perfect。DoP信号就无法存活过ASRC这关)。不同SRC算法也会对信号产生不同影响,加入味精等。不过ASRC有个好处是可以提高DAC芯片工作频率,对于信噪比有一定好处。并且通过更高的采样率可以降低例如数字电位器造成的损失,这点纯粹是看如何取舍 不少外置解码器有选项是否开启ASRC。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4 15:08
mp3fan 发表于 2017-3-24 14:39
我知道我那个能不能换裸板的内置界面   。 回头拆了看看。  解码自带界面用的是cm6631  有点老  但是做的 ...

我觉得不同USB界面对声音风格的影响还挺大的,提升多少不好说,但整体听感走向会有所不同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4 15:38
aarwwefdds 发表于 2017-3-24 15:00
先膜拜楼主高端老烧,不过对楼主引用的理论小弟还是不是很赞同,想跟楼主交流下

USB供电这个老梗不提了 ...

非常感谢!!我专注黑盒AB测试,用耳朵分析结果,很多原理都只是略有所知,文章写的太长连最基本的丢包不重传都忘记说了。。。谢谢你的补充和指正。
关于内存播放的问题,在读取速度更快和PCM流这两点上,至少没什么负面效果是可以肯定的,心理上也有加持,声音到底有没有区别,还有待群众的进一步考证。
另外,从理论解释来看,我是不是可以认为,多次bitperfect的USB抖动再生并不会影响最后的界面的同轴输出结果。
关于USB线左右听感的问题,确实在高端线材之间的AB变得更难分辨,尤其是上处理器的时候。不同界面之间倒是很明显。
作者: 戦女神    时间: 2017-3-24 16:35
楼主咱们折腾的经历差不多,都是折腾Mojo,折腾的过程和细节有点不同:1、转盘
折腾的MacMini+少帅的Macmini滤波板+台湾KECES线性电源DC 116
买了套(美国iFixit 64 Bit Driver Kit)自己照着iFixit的拆机图和视频动手拆Macmini改电源。
这个转盘声音还是比较满意,但一直想再搞个更简化更便宜的方案,
目前也是在树莓派和X86架构的无风扇小PC之间纠结,
不过占美准系统比树莓派功耗大,幸好和MacMini都是12v看来我这个线性电源可以通用,也算便宜,多谢楼主分享我也搞一个玩玩。
2、电源
个人感觉是线性电源>IFI iPower>18650电池盒>开关电源
我用的七电调压18650电池盒。
台湾KECES线性电源可以升级电源线,尤其是DC转DC的直流电源线和保险丝可以换。
3、同轴线和USB线
单衣总推荐的用乾龙盛的转换头,不过我也没啥大牌名线,上淘宝定制了两条多股单晶银的线。
4、系统
Mac系统已经有了,树莓派的Moodeaudio和daphile目前都想试试。
5、数字界面
在我刚买了Mojo的时候单衣总就给我推荐了QA730U这个界面,当时卖998块,也是XMOS方案,配12V的线性电源,也可用18650电池盒调12V供电。
6、耳放
还给Mojo弄了个IFI的耳放,推大耳机。

作者: aarwwefdds    时间: 2017-3-24 16:55
本帖最后由 aarwwefdds 于 2017-3-24 17:00 编辑
kid1412nsc 发表于 2017-3-24 15:38
非常感谢!!我专注黑盒AB测试,用耳朵分析结果,很多原理都只是略有所知,文章写的太长连最基本的丢包不 ...

USB转同轴有很多方案,从古老的基于PCM270x的方案到数字时代2等。这里最关键是看USB的模式,用的是自适应,则Host端会多少对转出来的同轴信号的jitter产生影响。用的是异步,那么基本上只看转换器自身的时钟发生机制是否足够的精确了。另外经常让人忽视的是解码器自身的SPDIF接收方案是否足够高端,出来的抖动是否低于自带的USB方案。否则不知不觉升级变降级都不知道

像数字时代2这种界面还会使用ASRC 这东西有爱有恨。唯一能确定的是 肯定不是完全保真了。不同的SRC算法对音质的影响已经不用多说,有些SRC算法出来的声音还挺讨人喜欢的

作者: 七键虾填鳝    时间: 2017-3-24 17:26






  这个播放器不接个GPS驯服的原子钟真是埋没了它的素质啊

作者: 戦女神    时间: 2017-3-24 18:13
魔兽世界 发表于 2017-3-24 11:41
USB处理器  效果还明显啊  推荐用吗

明显不明显要看搭配,个人看法是泰坦鸟这种不要乱用,尤其是加在各种界面前面不一定管用。
作者: 茫然de音律    时间: 2017-3-24 18:39
然而最不折腾的PCHIFI方案应该是显卡HDMI连接DAC......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4 20:43
戦女神 发表于 2017-3-24 16:35
楼主咱们折腾的经历差不多,都是折腾Mojo,折腾的过程和细节有点不同:1、转盘
折腾的MacMini+少帅的Macmi ...

握个手,mojo真心是催人付学费的产品。乾龙盛的rca转3.5同轴头子曾经考虑过,阻抗也许是OK的,但想反正短线只能自己DIY了,就偷懒给省了。ifi ipower我心动过一阵子,但标自己什么音频段噪声1uv,让人觉得宣传有点避重就轻,最关键的指标不给,于是迟迟没有下手。。。
想问一下,众多线电产品中,比较推荐的是哪款?以后考虑好好AB一下电源这块。



作者: paradisebird    时间: 2017-3-24 22:44
很实在的经验分享,不过看完以后,觉得,楼主折腾得那么多周边配件啥的,如果全合在一起,应该已经能够能搞一个很好的数字转盘了吧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4 22:56
paradisebird 发表于 2017-3-24 22:44
很实在的经验分享,不过看完以后,觉得,楼主折腾得那么多周边配件啥的,如果全合在一起,应该已经能够能搞 ...

是的,一开始不舍得买,走到最后这一套已经花了不少米,不过AB本身也有不少收获和惊喜。一体的数字转盘的话,只能说还没有找到一款全方面满足需求的产品出现,我比较倾向于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高水平随身纯数字转盘这样的产品,mojo新出的配件poly挺符合这个思路的,只是不知道声音水准如何。

作者: ktvzk    时间: 2017-3-24 23:11
七键虾填鳝 发表于 2017-3-24 17:26
这个播放器不接个GPS驯服的原子钟真是埋没了它的素质啊

GPS or 北斗驯服铷钟国产的也要几万啊……

作者: paradisebird    时间: 2017-3-24 23:37
kid1412nsc 发表于 2017-3-24 22:56
是的,一开始不舍得买,走到最后这一套已经花了不少米,不过AB本身也有不少收获和惊喜。一体的数字转盘的 ...

我个人是很欣赏不插电全电池的思路的,不知道楼主的主思路是便携还是为了加强直流供电质量,我个人的使用感受下来,多电池并联加大电流,减小内阻,加大储备功率,才能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5 00:10
paradisebird 发表于 2017-3-24 23:37
我个人是很欣赏不插电全电池的思路的,不知道楼主的主思路是便携还是为了加强直流供电质量,我个人的使用 ...

便携出门我早已放弃了,索尼的18650电池最大输出电流60A,很多玩电子烟的都在用,内阻应该已经非常小了。这套系统是睡前床头听听用的,不插电的一个原因是插电动静太大会影响宝宝睡觉,墙插都装了儿童防护装置。。。二是每天一早宝宝起得早,设备没及时装回包包里会被吃掉。。。几个平头塞和好几根苹果充电线已经被吃坏了。。。手机也被吃的喇叭没声音了(我拆机换了喇叭总程才修好)。。。线电体积重量都不小,还发热,拿进拿出负担太大了。。。锂电池组的足够小足够轻,听下来效果也不错,真是帮了大忙。。。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5 12:16
本帖最后由 kid1412nsc 于 2017-3-25 13:16 编辑

。。。。

作者: jieruibeibei    时间: 2017-3-25 13:49
意思是,这是随身设备?我的天…………对于出街还折腾的人实在不解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5 13:54
jieruibeibei 发表于 2017-3-25 13:49
意思是,这是随身设备?我的天…………对于出街还折腾的人实在不解

并不是随身设备,只是床头不插电而已。。。

作者: 用户47未知    时间: 2017-3-25 16:52
    膜拜!
    刚买了MPS HD300线和声技MC5滤波器(因为都很便宜),笔记本电脑接声卡用..
    请问楼主觉得HD300最基础的屏蔽性能和供电性能是否合格(搜了半天也没查到线径..)?还行的话我就继续用了。
    请问楼主使用过MC5这款滤波器吗?它是直接插在设备上,官网上没说到底是主动式还是被动式,也没讲具体原理。插不插滤波器我暂时用耳机听不出区别....
    期待楼主解答。非常感谢!
    (图片来自官网)
   

   

   



作者: plnncc    时间: 2017-3-25 20:23
kid1412nsc 发表于 2017-3-25 00:10
便携出门我早已放弃了,索尼的18650电池最大输出电流60A,很多玩电子烟的都在用,内阻应该已经非常小了。 ...

吃掉……真……可怕
作者: 茫然de音律    时间: 2017-3-25 20:34
用户47未知 发表于 2017-3-25 16:52
膜拜!
    刚买了MPS HD300线和声技MC5滤波器(因为都很便宜),笔记本 ...

MPS的HDMI线很好,某一直在用,别的线没用过,不过应该没问题

作者: 用户47未知    时间: 2017-3-25 20:49
茫然de音律 发表于 2017-3-25 20:34
MPS的HDMI线很好,某一直在用,别的线没用过,不过应该没问题


因为楼主在文中提到他用过这款数据线,所以想问问楼主的使用感受。
非常感谢你的回答!

作者: plnncc    时间: 2017-3-25 20:50
感谢分享!读君此贴,涨了不少见识,不过钱包是又要瘪了的节奏。

关于电池供电,我曾特意对比过Mojo满电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声音与电池电压的变化:我的Mojo刚充满电时电压8.4V,这时声音的动态最大,随着电量慢慢降低,动态也会慢慢压缩,最后没电时电池电压是6.6V(Mojo电池贴纸上印的是7.4V,1.68A)。觉得电池供电不太靠谱后就把电池插头从Mojo主板拔了,整了个7.4V的线性电源插进去。当然出门的话依旧会插回电池供电。

关于同轴线的阻抗匹配,我之前网上搜了一堆,综合概括下来的结论是短距离时阻抗是否精确匹配不是很重要,线基和插头材质更为重要些。长距离传输会对阻抗匹配要求高些。
作者: 戦女神    时间: 2017-3-25 20:59
本帖最后由 戦女神 于 2017-3-25 21:01 编辑
jieruibeibei 发表于 2017-3-25 13:49
意思是,这是随身设备?我的天…………对于出街还折腾的人实在不解

出街的随身分为砖推型、捆绑型和只要扛得动型,很多折腾Mojo和Hugo的人都是追求音质不怕麻烦,
怕麻烦的人会选择砖推。


作者: 戦女神    时间: 2017-3-25 21:14
plnncc 发表于 2017-3-25 20:50
感谢分享!读君此贴,涨了不少见识,不过钱包是又要瘪了的节奏。

关于电池供电,我曾特意对比过Mojo满电 ...

Mojo改线性电源了?!厉害了,能分享一下经验或听感吗?
7.4V线电估计只能去定制一个了。


作者: 戦女神    时间: 2017-3-25 21:45
kid1412nsc 发表于 2017-3-24 20:43
握个手,mojo真心是催人付学费的产品。乾龙盛的rca转3.5同轴头子曾经考虑过,阻抗也许是OK的,但想反正短 ...

线电只了解过少帅、西蒙、老虎鱼、激光鼠、Keces这几个,更好更贵的线电还有很多(比如int204原配的),但太贵我玩不起。

5V线电建议用激光鼠的,定制的西蒙和Keces的做工不错,但配的机线非常差,需要单独配。

作者: 戦女神    时间: 2017-3-25 21:53
kid1412nsc 发表于 2017-3-25 00:10
便携出门我早已放弃了,索尼的18650电池最大输出电流60A,很多玩电子烟的都在用,内阻应该已经非常小了。 ...

我家墙插也都堵上了,怕宝宝误触,我的耳机都是开放式的,不敢在宝宝床头听,

我只能在其他房间听,听完再爬回老婆和宝宝床上。

作者: andygaof    时间: 2017-3-26 03:02
本帖最后由 andygaof 于 2017-3-26 03:04 编辑

楼主很多经验都很宝贵,但是用一些高端点的器材,您就会发现除非外界干扰严重,否则USB线对声音是没有影响的。低端器材不知道为何会影响听感。但是USB个人认为最大的瓶颈是USB协议本身,而不是其他的,相对而言算法的重要性高于其他的,纹波还是要尽量低一点,但是低于10mV之后我不知道是否还有继续优化的意义,系统的声音取决于短板。
作者: 戦女神    时间: 2017-3-26 08:14
本帖最后由 戦女神 于 2017-3-26 08:17 编辑

不同的USB线的区别没AB过不确定,不过至少屏蔽要做好,
USB线的影响大小与界面好坏有关,
USB线与界面使用不同的线性电源供电和不使用时是有区别的。
作者: chenbincyber    时间: 2017-3-26 09:15
太折腾了  楼主的发烧精神还是要赞一个
作者: santa11    时间: 2017-3-26 09:42
支持这种折腾。但感觉lz这系统在前端的功夫下的够深了,后端是否有所不足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6 09:50
本帖最后由 kid1412nsc 于 2017-3-26 09:58 编辑
用户47未知 发表于 2017-3-25 16:52
膜拜!
    刚买了MPS HD300线和声技MC5滤波器(因为都很便宜),笔记本 ...

MPS的HD300,和贝尔金,qed签名这些都是一样的4芯一起做屏蔽层,4芯本身貌似是一样的。贝尔金的电线是20awg的,比较粗。qed签名版是镀银的导体,而且屏蔽层做了两层,铝箔金属网铝箔金属网这样子。用数字时代2测试下来,qed好听些。另外diy线的插头部分,个人不是很满意,觉得屏蔽不行。

MC5的滤波器我记得是被动式的,看了不少评论说效果不明显,所以就没入。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6 09:57
santa11 发表于 2017-3-26 09:42
支持这种折腾。但感觉lz这系统在前端的功夫下的够深了,后端是否有所不足

解码打算入个有xlr线路输出的台式解码或者hugo2之类的推家里的有源音箱。就目前而言mojo在测试中还是很敏感的反映了前端的变化,并不算短板。有去店里试过我这套系统接Hugo用的店里提供的百恩(好像这么叫)的rca同轴线,还在展会上,用自己做的同轴线试过hugo2。结论是并不想升级mojo。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6 10:09
andygaof 发表于 2017-3-26 03:02
楼主很多经验都很宝贵,但是用一些高端点的器材,您就会发现除非外界干扰严重,否则USB线对声音是没有影响 ...

确实,一套玩下来,USB线给我带来了最大的困扰,所以才咬牙入了高价USB线,其实我内心还是很倾向于得出USB线只要屏蔽够好,别的没差别这样的结论的。也许独立外接供电的数字界面和解码器才是更合理的测试设备,有待将来慢慢AB摸索答案了。

作者: andygaof    时间: 2017-3-26 10:22
kid1412nsc 发表于 2017-3-26 10:09
确实,一套玩下来,USB线给我带来了最大的困扰,所以才咬牙入了高价USB线,其实我内心还是很倾向于得出US ...

USB线是有阻抗匹配的问题的,我怀疑DIY的USB线在阻抗匹配上是有问题的,可能会导致误码或者抖动的问题。所以对听感会产生影响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大厂的线,我贝尔金的打印机线和AudioQuest的Carbon,这两个价格相差了40倍的线在Lyra2 ,204,HYZ上听并无区别。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6 10:50
andygaof 发表于 2017-3-26 10:22
USB线是有阻抗匹配的问题的,我怀疑DIY的USB线在阻抗匹配上是有问题的,可能会导致误码或者抖动的问题。 ...

恩,有机会的话,我邮你根aim ua3,帮我AB看看。不过看未来的趋势,已经有不少绕开usb这一步的产品,不知道hdmi或者网线传输的iis是否还依旧有数字线材上的困扰。

作者: andygaof    时间: 2017-3-26 10:56
kid1412nsc 发表于 2017-3-26 10:50
恩,有机会的话,我邮你根aim ua3,帮我AB看看。不过看未来的趋势,已经有不少绕开usb这一步的产品,不知 ...

好的,感谢信任。HDMI看协议发展吧,音频已经比较成熟,但是更多为视频而生
作者: 用户47未知    时间: 2017-3-26 11:03
kid1412nsc 发表于 2017-3-26 09:50
MPS的HD300,和贝尔金,qed签名这些都是一样的4芯一起做屏蔽层,4芯本身貌似是一样的。贝尔金的电线是20a ...

非常感谢!

作者: 激光鼠    时间: 2017-3-26 13:19
kid1412nsc 发表于 2017-3-26 10:50
恩,有机会的话,我邮你根aim ua3,帮我AB看看。不过看未来的趋势,已经有不少绕开usb这一步的产品,不知 ...

咸菜的影响依然存在

作者: mvpv5    时间: 2017-3-26 22:57
戦女神 发表于 2017-3-24 16:35
楼主咱们折腾的经历差不多,都是折腾Mojo,折腾的过程和细节有点不同:1、转盘
折腾的MacMini+少帅的Macmi ...

乾龙盛的转换头,有兴趣。但是淘宝搜不到,求解?

作者: knir    时间: 2017-3-26 23:20
LZ的折腾经验很有帮助,我现在就用一台J3455的主机,正在优化,但单纯用来播发音乐总觉得太浪费,所以没有折腾daphile,而是装了win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6 23:42
knir 发表于 2017-3-26 23:20
LZ的折腾经验很有帮助,我现在就用一台J3455的主机,正在优化,但单纯用来播发音乐总觉得太浪费,所以没有 ...

弄个u盘,做成启动盘,用daphile实时内核那个文件。想听歌的时候插上开机进daphile听歌,拔了开机自己变回win,超级方便,谁用谁知道。。。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6 23:44
本帖最后由 kid1412nsc 于 2017-3-26 23:50 编辑
mvpv5 发表于 2017-3-26 22:57
乾龙盛的转换头,有兴趣。但是淘宝搜不到,求解?

价钱不贵,好像是25,我一直放在购物车里,但是几个月前突然集体消失了,本来淘宝好几家人家有卖的,也突然都找不到了,可能qls主动下架了这货,毕竟受众小。有空可以问问代理qls的商家还有这货么。。。

看了眼购物车,叫做 qa360选购件,3.5mm转rca/3.5转同轴转接头。。。然而已经再也搜不到东西了

作者: 冯赌必晟    时间: 2017-3-27 09:28
还在mojo坑里的小白表示真是一个非常棒的帖子!楼主棒棒哒~

作者: yeti_han    时间: 2017-3-27 10:45
技术贴,赞!
作者: weiweihey    时间: 2017-3-27 10:52
实践出真知,楼主烧得真专业!
作者: 茫然de音律    时间: 2017-3-27 11:26
本帖最后由 茫然de音律 于 2017-3-27 11:35 编辑
andygaof 发表于 2017-3-26 10:56
好的,感谢信任。HDMI看协议发展吧,音频已经比较成熟,但是更多为视频而生

NAD M51用家表示,在HDMI上的MPS HD 230跟在USB上的AQjitterbug+泰坦鸟+千元USB线做对比,HDMI听感更好,现在在纠结要不要继续在USB上投入了......虽然现阶段而言感觉USB的上限应该会更高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7 13:37
茫然de音律 发表于 2017-3-27 11:26
NAD M51用家表示,在HDMI上的MPS HD 230跟在USB上的AQjitterbug+泰坦鸟+千元USB线做对比,HDMI听感更好, ...

MPS家的线其实真的挺不错,同轴就很棒,hd300的usb散线太老,所以很一般,新的有hd770、880等,可能好些。hdmi传iis我没好好具体研究过,手头也没有器材,只是看到部分线厂有在卖高价发烧hdmi线和网线,猜测在协议上比usb更科学一些,而且先天没有供电线路的影响,hdmi和网线本身就是为数字信号专递而制定的。usb则是一个多功能接口,更多的时候是用来供电的。我折腾下来就觉得,以后usb能绕开就绕开吧,投入太大,参考水平也比较模糊。


作者: dmxfexu    时间: 2017-3-27 15:57
大神啊!顶顶顶
作者: 茫然de音律    时间: 2017-3-27 16:07
kid1412nsc 发表于 2017-3-27 13:37
MPS家的线其实真的挺不错,同轴就很棒,hd300的usb散线太老,所以很一般,新的有hd770、880等,可能好些 ...

HDMI线基本都是无氧铜,中端镀银感觉不好搭配,容易控制不好,高端纯银价格昂贵,所以只投入纯无氧铜应该够了,所以入了MPS HD230,因为之前用着HD168感觉很好,而就算线世界的纯无氧铜也不过600左右,应该拉不开多少差距
至于USB,决定再入一条老叶的试试看,能不能怼过HDMI......

作者: wsxiaoming    时间: 2017-3-27 16:49
强,学习了。
作者: kid1412nsc    时间: 2017-3-27 20:42
茫然de音律 发表于 2017-3-27 16:07
HDMI线基本都是无氧铜,中端镀银感觉不好搭配,容易控制不好,高端纯银价格昂贵,所以只投入纯无氧铜应该 ...

我有去试听过laoye两个价位的usb线,背景很漆黑,但是有种类似于自己做的几根线的刺激感存在,密度上不够顺滑,不够耐听。所以得出了diy靠不住的观点。要盲狙的务必慎重,可以的话先去试听一下。很多厂线是没地方听的,不过我收的ua3用下来感觉没毛病,唯一需要测试的就是提升有多少,值不值和gt2的差价。。。

作者: coolcat197    时间: 2017-3-28 01:51
戦女神 发表于 2017-3-24 16:35
楼主咱们折腾的经历差不多,都是折腾Mojo,折腾的过程和细节有点不同:1、转盘
折腾的MacMini+少帅的Macmi ...

想折腾树莓派,你可以论坛私密我,我准备搞一个树莓派hifi的微信群。

作者: 戦女神    时间: 2017-3-28 08:09
coolcat197 发表于 2017-3-28 01:51
想折腾树莓派,你可以论坛私密我,我准备搞一个树莓派hifi的微信群。

好的,树莓派我已经在弄了,还是很有潜力的。
作者: coolcat197    时间: 2017-3-28 09:39
戦女神 发表于 2017-3-28 08:09
好的,树莓派我已经在弄了,还是很有潜力的。

树莓派新东西,必须大家多多沟通交流,整合大家的经验,加上实践才能搭出一套好的配置。
作者: wei4135    时间: 2018-2-1 21:07
请问,你们使用daphile系统,播放高码率的文件(dsd128,dsd256),有没有噪声?
作者: mrldt    时间: 2018-2-1 21:50
回个帖,慢慢看,多谢分享。
作者: mrldt    时间: 2018-2-2 00:02
coolcat197 发表于 2017-3-28 01:51
想折腾树莓派,你可以论坛私密我,我准备搞一个树莓派hifi的微信群。

群号是多少?有兴趣。

作者: 5aimoto    时间: 2018-2-2 22:41
茫然de音律 发表于 2017-3-24 18:39
然而最不折腾的PCHIFI方案应该是显卡HDMI连接DAC......


很有兴趣,不知道Mac上能不能实现,求详解,解码是w4s.
作者: hadsid    时间: 2018-2-2 22:57
楼主的认真劲,不服不行啊
作者: 茫然de音律    时间: 2018-2-5 09:21
5aimoto 发表于 2018-2-2 22:41
很有兴趣,不知道Mac上能不能实现,求详解,解码是w4s.

某的是NAD M51,所以某是直接WINPC HDMI直连就可行了,实际上跟AV口差不多,乃自己可以先试试能不能直连,如果可以的话再考虑,一根线圣珍珠HDMI就已经赢过2500左右的USB组合了,而且是大胜......
作者: dragonlch    时间: 2018-2-5 09:27
学习了。。。。。。。。
作者: szoo3    时间: 2018-5-9 16:24
好贴
作者: zzufo    时间: 2018-5-9 17:54
楼主也是个技术流啊,猜测应该是理工科出身的吧
有很多的想法都跟楼主都不谋而和了,目前我也在关注USB信号处理的问题并也想到了楼主提到的重大AB课题(搜到了楼主的帖子),目前只入了泰坦鸟,在犹豫是否有必要再如ifi的usb处理器,并且我有入手ifi的同轴信号处理器,希望可以和楼主探讨关于Q5和Q6的问题。
关于ifi同轴信号重整,我在入手前因看到商品介绍写的主要针对的是电视盒子,PSP等光纤输出的设备,而并未提到DAC,数字界面等,还曾经有些担心过,但实际使用后,产生的作用,是积极正面的,人声的结像变的更凝聚,一开始出声第一印象是高频变的更亮了,但同时低频的清晰度也是有提升的,所以很关心楼主提到的,同时使用泰坦鸟和ifi的usb处理器,最后系统的声音变化和单独使用泰坦鸟,究竟是什么样的区别呢?
谢谢~
作者: emdwz    时间: 2022-5-18 08:39
我也觉得电池供电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是用占美的n2840,才6w左右,用电车电瓶供电,不知我这款是不是宽压供电,在那可以看,还有就是电瓶和锂电池,不考虑便携的话,那种更好?楼主提到的古河GT2usb线是什么价位,淘宝一百多和京东一千多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