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从古典音乐角度看看HD800,HEK和1266 [打印本页]

作者: andygaof    时间: 2017-8-16 10:16
标题: 从古典音乐角度看看HD800,HEK和1266
本帖最后由 andygaof 于 2017-8-16 10:19 编辑

最近背着两个耳机造访了很多天价器材店,也想换个角度说说这两个耳机的古典音乐表现力。在详细聊这两个耳机之前,想明确一些其他的概念避免后面出现混淆。(这里不聊电音,因为电音合成的时候差异太大,没法准确描述)

金属味木味

在现实的环境里乐器分类特别多,但是从音乐回放角度我个人倾向于把乐器分为两大类。金属味乐器和木味乐器,中国的丝竹,二胡,提琴类乐器,个人倾向于放到木味里面。而铜管类乐器,钢琴个人倾向于把他们放到金属味乐器里面。其他乐器大体上也可以这么划分,但是有些会有点中性。


金属味乐器最主要的发声特点是来得快去的快,而且声音有明显的金属光泽感,对瞬态要求极高。


木味乐器则是另外一种特点,声音衰减速度慢,泛音丰富。

这里要明确一下,小提琴,二胡的极高频有明显的金属味,而钢琴的极低频则有明显的木味。主要谈各个类型的主要发生部分不谈特例部分。

解析:声音细节的再现能力

密度:声音的能量感


瞬态:系统声音的发动速度

衰减:系统声音的消失速度

动态:系统声音的最大响度与最低响度之间的跨度

声像:这里放在一个词里,包括声场与听着的距离,声场自身的三维特征与声场中发声单元(大编制里各个声部的弦乐群视为一个单元)的大小

之所以前面说了一堆的废话,原因个人认为古典音乐回放表现力方面基本上分为量个重要部分,声音特征声像特征。从古典音乐角度看待HD800,HEK和1266时候,这三个耳机的主要差别就在这两个地方。

三个耳机极其重要的区别就在于这些地方。

味道展现,HEK的木味十足,二胡,小提琴像真度极高,但是金属类乐器的像真度就比较弱,而1266的金属味永远都挥之不去,钢琴,铜管乐器表现像真度非常高,但是即便是回放大无这样的音乐时,大提琴的低频区声音里都充满了一种金属味道。HD800则相对中庸。


在声音的速度感上,1266的速度极快,甚至有一种疾风暴雨的感觉。尽管理论上不应该超越现场的速度,但是即便是推的很安定的情况下,速度有时候也会有比现场还快的错觉。HD800听着比较正常,而HEK的声音起始速度并不慢,也就是瞬态不算差,但是衰减速度确实比较慢,甚至在旗舰级别大耳中可能是最慢的。这个结合能量感说说他们的特点和问题。


在声音的能量感上,1266由于速度又快,能量感又强,所以始终保持着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无时无刻不在宣示自己是个大块头,HEK则因为速度比较慢,能力感也比较强大,所以是相对比较文静的外表下隐藏了一个充满能量的声音。HD800的量感表现在三幅耳机里是最小的,但是不能不佩服森海的能力,控制的算是不过不失。


解析方面,动圈加上设计年代早HD800无意已经相对现在一众高价耳机落后了很多,得益于其量感较小,瞬态较快,大编制整体听感并不觉得缺少细节,但是在小编制表现上,HD800的细节表现力差距就会被凸显出来。在单件乐器上,或者小编制上HEK和1266的细节表现力在伯仲之间,高频甚至略好于1266,遗憾的是HEK的低频衰减速度很慢,导致了低频部分听着比较散,尽管与现场听感非常相似,但是整体解析力感觉不如1266,甚至在大编制上整体解析力的感觉不如HD800。解析因为上述原因画不出一个比对的图来。

动态方面,大家都足以表现大动态音乐。不在做更多的描述。

在声像方面,三幅耳机各有特色,HD800距离较远,低端器材在无法填补声音的时候,比较不好听。但是一旦填补了HD800的距离较远带来的声音量感缺失,尤其是使用安定度和层次提供能力极高的系统推动HD800时,这个耳机会带给我们一个非常有层次的声场,距离上没有压迫感,层次丰富,三维空间表现力强大。HEK则距离适中,量感充足,整体的三频分布与结像与管弦乐队现场的前排听感非常接近。1266则再次表现的与众不同,声音距离非常之近,甚至已经超越了现场听感第一排的位置,但是发声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前后距离表现的非常清楚。整体上感觉自己的位置更像主MIC所在的位置,最近的乐手就在面前。在驱动良好的情况下三幅耳机的声像表现中结像大小都比较合理,没有什么特别凸显的或者内凹的感觉。但是HD800推动不好会结像偏小,声场中空,HEK推动不好会结像偏大,声音过散。1266则是驱动不佳的情况下,声场过于压迫,没法长时间聆听,一个乐章下来,人以筋疲力尽。

所以三幅耳机个人的看法是,在当前视角下,HD800以中庸的原则和永远没有尽头的声场表现力极其适合大编制音乐的回放,同时在非常高阶设备上HD800是一个什么都不太缺的耳机,可以长期保留。HEK则以其充沛的木味,很高的解析力,符合弦乐特征的速度感,符合现场的结像力和三频分布。非常适合小编制包括小提琴协奏曲的弦乐的演绎。在合适放大器的驱动下,可以在相对低成本下提供最顶级的弦乐表现力,是弦乐爱好者的福音。同时由于其速度偏慢带来的固有宽松度可以供长时间聆听各种编制使用,可以说从聆听角度大编制不算最好,但是也能满足要求。而1266则以充沛的量感和速度表现力,明确的金属味道表现,非常适合金属类乐器的表现,略低一点的音量下(音量开大了,我有点受不了)钢琴和铜、木管协奏曲表现力惊人,也可以用来听大编制过瘾,但是长时间聆听并不算擅长。

作者: phoexi    时间: 2017-8-16 10:18
好的耳机 应该是原味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