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从古典音乐角度看看HD800,HEK和1266 [打印本页]

作者: andygaof    时间: 2017-8-16 10:16
标题: 从古典音乐角度看看HD800,HEK和1266
本帖最后由 andygaof 于 2017-8-16 10:19 编辑

最近背着两个耳机造访了很多天价器材店,也想换个角度说说这两个耳机的古典音乐表现力。在详细聊这两个耳机之前,想明确一些其他的概念避免后面出现混淆。(这里不聊电音,因为电音合成的时候差异太大,没法准确描述)

金属味木味

在现实的环境里乐器分类特别多,但是从音乐回放角度我个人倾向于把乐器分为两大类。金属味乐器和木味乐器,中国的丝竹,二胡,提琴类乐器,个人倾向于放到木味里面。而铜管类乐器,钢琴个人倾向于把他们放到金属味乐器里面。其他乐器大体上也可以这么划分,但是有些会有点中性。


金属味乐器最主要的发声特点是来得快去的快,而且声音有明显的金属光泽感,对瞬态要求极高。


木味乐器则是另外一种特点,声音衰减速度慢,泛音丰富。

这里要明确一下,小提琴,二胡的极高频有明显的金属味,而钢琴的极低频则有明显的木味。主要谈各个类型的主要发生部分不谈特例部分。

解析:声音细节的再现能力

密度:声音的能量感


瞬态:系统声音的发动速度

衰减:系统声音的消失速度

动态:系统声音的最大响度与最低响度之间的跨度

声像:这里放在一个词里,包括声场与听着的距离,声场自身的三维特征与声场中发声单元(大编制里各个声部的弦乐群视为一个单元)的大小

之所以前面说了一堆的废话,原因个人认为古典音乐回放表现力方面基本上分为量个重要部分,声音特征声像特征。从古典音乐角度看待HD800,HEK和1266时候,这三个耳机的主要差别就在这两个地方。

三个耳机极其重要的区别就在于这些地方。

味道展现,HEK的木味十足,二胡,小提琴像真度极高,但是金属类乐器的像真度就比较弱,而1266的金属味永远都挥之不去,钢琴,铜管乐器表现像真度非常高,但是即便是回放大无这样的音乐时,大提琴的低频区声音里都充满了一种金属味道。HD800则相对中庸。


在声音的速度感上,1266的速度极快,甚至有一种疾风暴雨的感觉。尽管理论上不应该超越现场的速度,但是即便是推的很安定的情况下,速度有时候也会有比现场还快的错觉。HD800听着比较正常,而HEK的声音起始速度并不慢,也就是瞬态不算差,但是衰减速度确实比较慢,甚至在旗舰级别大耳中可能是最慢的。这个结合能量感说说他们的特点和问题。


在声音的能量感上,1266由于速度又快,能量感又强,所以始终保持着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无时无刻不在宣示自己是个大块头,HEK则因为速度比较慢,能力感也比较强大,所以是相对比较文静的外表下隐藏了一个充满能量的声音。HD800的量感表现在三幅耳机里是最小的,但是不能不佩服森海的能力,控制的算是不过不失。


解析方面,动圈加上设计年代早HD800无意已经相对现在一众高价耳机落后了很多,得益于其量感较小,瞬态较快,大编制整体听感并不觉得缺少细节,但是在小编制表现上,HD800的细节表现力差距就会被凸显出来。在单件乐器上,或者小编制上HEK和1266的细节表现力在伯仲之间,高频甚至略好于1266,遗憾的是HEK的低频衰减速度很慢,导致了低频部分听着比较散,尽管与现场听感非常相似,但是整体解析力感觉不如1266,甚至在大编制上整体解析力的感觉不如HD800。解析因为上述原因画不出一个比对的图来。

动态方面,大家都足以表现大动态音乐。不在做更多的描述。

在声像方面,三幅耳机各有特色,HD800距离较远,低端器材在无法填补声音的时候,比较不好听。但是一旦填补了HD800的距离较远带来的声音量感缺失,尤其是使用安定度和层次提供能力极高的系统推动HD800时,这个耳机会带给我们一个非常有层次的声场,距离上没有压迫感,层次丰富,三维空间表现力强大。HEK则距离适中,量感充足,整体的三频分布与结像与管弦乐队现场的前排听感非常接近。1266则再次表现的与众不同,声音距离非常之近,甚至已经超越了现场听感第一排的位置,但是发声单元与单元之间的前后距离表现的非常清楚。整体上感觉自己的位置更像主MIC所在的位置,最近的乐手就在面前。在驱动良好的情况下三幅耳机的声像表现中结像大小都比较合理,没有什么特别凸显的或者内凹的感觉。但是HD800推动不好会结像偏小,声场中空,HEK推动不好会结像偏大,声音过散。1266则是驱动不佳的情况下,声场过于压迫,没法长时间聆听,一个乐章下来,人以筋疲力尽。

所以三幅耳机个人的看法是,在当前视角下,HD800以中庸的原则和永远没有尽头的声场表现力极其适合大编制音乐的回放,同时在非常高阶设备上HD800是一个什么都不太缺的耳机,可以长期保留。HEK则以其充沛的木味,很高的解析力,符合弦乐特征的速度感,符合现场的结像力和三频分布。非常适合小编制包括小提琴协奏曲的弦乐的演绎。在合适放大器的驱动下,可以在相对低成本下提供最顶级的弦乐表现力,是弦乐爱好者的福音。同时由于其速度偏慢带来的固有宽松度可以供长时间聆听各种编制使用,可以说从聆听角度大编制不算最好,但是也能满足要求。而1266则以充沛的量感和速度表现力,明确的金属味道表现,非常适合金属类乐器的表现,略低一点的音量下(音量开大了,我有点受不了)钢琴和铜、木管协奏曲表现力惊人,也可以用来听大编制过瘾,但是长时间聆听并不算擅长。

th-24.jpeg (7.36 KB, 下载次数: 123)

th-24.jpeg

th-25.jpeg (9.83 KB, 下载次数: 125)

th-25.jpeg

作者: phoexi    时间: 2017-8-16 10:18
好的耳机 应该是原味
作者: andygaof    时间: 2017-8-16 10:21
本帖最后由 andygaof 于 2017-8-16 10:27 编辑
phoexi 发表于 2017-8-16 10:18
好的耳机 应该是原味

然而找不到原味的耳机。

800中庸,但是小提琴和铜管相比HEK和1266都不像

HEK和1266则各像一头。其实,我觉得一支耳机包打天下的年代已经过去,明确风格和喜好,两到三幅耳机解决战斗,在现在这个年代,用上几年时间完全负担的起。

作者: gebegebe    时间: 2017-8-16 10:27
HD800要比HD800S金属味重一些,我不是很喜欢金属味。hifiman新的旗舰平板和低配静电价位差不多,很想听听。铁三角旗舰动圈有点兴趣,价格也还行,不知道憋了10多年出个啥东西。
作者: gebegebe    时间: 2017-8-16 10:30
铁三角三系,A系金属味最重,金属腔体,W系适中,木头腔体,AD系最淡,塑料镂空腔体。
作者: flyinglatios    时间: 2017-8-16 10:32
古典音乐哪来二胡,楼主听二胡协奏曲?钢琴和提琴声音是类似的,都是琴弦发声,属于弦乐器,来得去的真不一定比提琴快,弦乐的发声原理不同,导致声音音色不同,钢琴是击弦,竖琴是拨弦,提琴是摩擦共振。管乐器分为木管,铜管,最大的区别也不是材质,而是发声方式,铜管是唇簧共振发声,所以指向性较好
作者: gebegebe    时间: 2017-8-16 10:34
HD800及S的腔体材料似乎比较特别,银色蛛网状的材料,还有一层隔音棉在中心
作者: gebegebe    时间: 2017-8-16 10:36
耳罩的材质也有影响
作者: 福摇直上    时间: 2017-8-16 10:45
分析透彻,有说服力! 看来喜爱的题材+合适的耳机+自己的耳朵,还真是缺一不可。
作者: dinosaur3    时间: 2017-8-16 10:49
图画的很好
作者: andygaof    时间: 2017-8-16 10:50
flyinglatios 发表于 2017-8-16 10:32
古典音乐哪来二胡,楼主听二胡协奏曲?钢琴和提琴声音是类似的,都是琴弦发声,属于弦乐器,来得去的真不一 ...

不吵架,只说事。

老柴有大量俄罗斯民歌元素,西贝柳斯叫民族乐派。西方的叫古典,中国的就必须叫民乐?

打击和摩擦声音不同两个乐器都是金属加木头的声音,但是钢琴的主音金属味更重,而提琴木头味更重。这个我想听一次现场就能听出来。我主贴也说了小提琴极高音区偏金属,钢琴极低音区偏木头。

大家聊聊天,说说话,交换一下意见不要充满火药味不好么?

作者: tom133    时间: 2017-8-16 12:42
就HEK和800 而言,高总的总结很公允。没听过1266,读后感觉就能量感和解析来说,和大乌有类似之处,当然声场和低段低频据说远超大乌。
作者: 懵懂无知同学    时间: 2017-8-16 13:12
说的好,我只有hd800,对楼主关于hd800的评论非常赞同!
作者: farrel    时间: 2017-8-16 13:15
高总说的很好,hd800我一直留着呢,abyss太重,hek最近觉得没意思了。
听过R10的弦乐,hek的索然无味,准备卖掉了。
作者: andygaof    时间: 2017-8-16 13:32
farrel 发表于 2017-8-16 13:15
高总说的很好,hd800我一直留着呢,abyss太重,hek最近觉得没意思了。
听过R10的弦乐,hek的索然无味,准 ...

F大喜欢银彩双皇冠,SONY R10。经鉴定为超级染色党。我喜欢略真实点的声音,连线材都在坚持200一对的佳耐美平衡线,素质的确不太好,也有点干,别人觉得萝卜味,我确实觉得比较均衡。到了一定程度,大家对声音看法一致,但是喜好和器材选择真的完全不同了。

作者: flyinglatios    时间: 2017-8-16 13:37
andygaof 发表于 2017-8-16 10:50
不吵架,只说事。

老柴有大量俄罗斯民歌元素,西贝柳斯叫民族乐派。西方的叫古典,中国的就必须叫民乐 ...

不好意思,真没和你吵架的意思,如果语气不对,我道歉。但是有一点你说的没错,中国的确实叫民乐,不叫古典音乐。民族乐派最大的特点是使用民间音乐素材,而不是抛弃了古典音乐的根基,比如十二平均律,这点是有明显差距的。同时我也不太理解你说的的木头味和金属味,中国笛子基本没有金属部件,西方长笛基本都是金属部件,你说这俩的音色差距比铜管比如小号那个大?如果你说的金属味是那种叮叮咚咚的清脆感,那什么乐器的高音部都可以表现出来,比如短笛,纯粹的木管乐器,比如你说的小提琴。而那种所谓的木头音那低频都可以表现出来,比如大钹的声音就比钢片琴(虽然两者发声方式完全一致)更接近定音鼓(发声部件纯木质)

作者: Mryangyang    时间: 2017-8-16 13:49
本帖最后由 Mryangyang 于 2017-8-16 14:04 编辑
flyinglatios 发表于 2017-8-16 13:37
不好意思,真没和你吵架的意思,如果语气不对,我道歉。但是有一点你说的没错,中国的确实叫民乐,不叫古 ...

非常同意,本身民乐的很多音域和韵律与西方乐器有大差别,甚至音阶都不大一样.西方不承认民乐就是古典,就像不认白酒和伏特加.


大众耳机系统,连钢琴的基音都还原不了,泛音更单调的可怜,大编制真不敢想和现场的差距.

牧笛的高频泛音和很多弦类乐器就很接近,不是天天吹,现场听都困难.








作者: andygaof    时间: 2017-8-16 14:39
flyinglatios 发表于 2017-8-16 13:37
不好意思,真没和你吵架的意思,如果语气不对,我道歉。但是有一点你说的没错,中国的确实叫民乐,不叫古 ...

有幸听过几次木笛的现场,长笛独奏或者说以长笛为主来演奏的现场只在波士顿听过一次。就我本人的听感,木笛与长笛在音色上差异很大,长笛的声音有明显的金属光泽感,而木笛没有。

作者: 得鱼买醉    时间: 2017-8-16 14:59
拜读高总高论,之前我拜访周鸿老先辈家时,也曾听周老说过金属味和木头味这种区分方法。要想兼顾这俩者几乎是不可能的。

顺便问下,这周末的北京HiFi展,赛耳之声参展吗
作者: cadenza423    时间: 2017-8-16 15:13
hek一样是金属味, 这三个耳机全应该放在木味-金属味条的右边, 现代耳机基本没有接近木味的了, 材料和调音理念变化的原因
作者: wansien    时间: 2017-8-16 15:15
cadenza423 发表于 2017-8-16 15:13
hek一样是金属味, 这三个耳机全应该放在木味-金属味条的右边, 现代耳机基本没有接近木味的了, 材料和调音理 ...

如果你把R10、KK、Qualia拿来听,一样会有金属味的……

不是这些器材有了金属味,是现在的音源发生了变化,录音和播放设备高频都比过去多,听起来就是这样。

作者: cadenza423    时间: 2017-8-16 15:18
wansien 发表于 2017-8-16 15:15
如果你把R10、KK、Qualia拿来听,一样会有金属味的……

不是这些器材有了金属味,是现在的音源发生了 ...

同样条件下来比嘛. 纸盆单元加90年代调音占木味一边的话, hek肯定连中点都占不上的.

作者: 苍云归来    时间: 2017-8-16 15:19
学习了
作者: wansien    时间: 2017-8-16 15:29
Mryangyang 发表于 2017-8-16 13:49
非常同意,本身民乐的很多音域和韵律与西方乐器有大差别,甚至音阶都不大一样.西方不承认民乐就是古典,就像 ...

西方没有不承认民乐就是古典,事实上西方音乐界就没正经研究过这个事情,为什么啊?自己都没法区分断代,就说一个乐器,琉特琴,你说它算什么?虽然有品,但音高跟古典吉他、钢琴都对应不上,居然还可以自己调,当然了,民乐器的阮、月琴,都可以调节音高。

但琉特琴在意大利本土的录音也是一打一打,包括和管弦乐团的合奏,ptxx上有的是,算哪个类呢?

耳机无法还原钢琴的基音?基音无法还原那我们听到的都是什么东西?

另外西洋乐器里真的没有牧笛这种东西,有的只是短笛,那也是定音高的乐器,只是太高了,专门给它写的章节非常少……。

作者: wansien    时间: 2017-8-16 15:42
cadenza423 发表于 2017-8-16 15:18
同样条件下来比嘛. 纸盆单元加90年代调音占木味一边的话, hek肯定连中点都占不上的.

我倒是从90年代就做纸盆的喇叭,便宜的是南鲸大10寸和8寸羊毛,贵的就是当初到处都卖的绅士宝6寸半,说实话,我觉得这个玩意如果箱体和导向管设计良好了,是没有音色的,就是个朴实还原。认为非纸盆声音就出塑料声、金属声,就是从那个年代开始的。
这里面有个背景,90年代因为丹拿、惠威的缘故,全球都在做怪异材料的低音喇叭,最常见的就是PP盆,因为这个盆材料的优点很多,不受天气影响,刚度比纸盆看起来好,但缺点就是因为材料谐振点的缘故,效率低。而恰好90年代,正是无负反馈甲类放大器大行天下的时间,那些可怜的60瓦、40瓦功率的纯甲类功放,艰难的驱动着丹拿、惠威、超奥们的无敌复杂分频器,最后才有一点功率去驱动喇叭,效果可想而知。今天,低噪音高效的驱动电路太多了,有源分频技术也出现了,pp盆才摘掉了难搞的帽子,给丝绢高音戴上了。


倒是当年遍地都是的丝膜高音,不光是金属味了,还刺耳得紧,高频段抖动严重,最后金属高音大行天下,高音才变得动听柔顺。


作者: andygaof    时间: 2017-8-16 15:46
本帖最后由 andygaof 于 2017-8-16 15:49 编辑
cadenza423 发表于 2017-8-16 15:18
同样条件下来比嘛. 纸盆单元加90年代调音占木味一边的话, hek肯定连中点都占不上的.

我个人的看法是把低音大提琴放到木味的顶端,三角铁或者小号放在金属味的顶端。很多老纸盆就去到低音大提琴的左面去了。不过还是有很多纸盆也是挺准确的,不能一概而论。

作者: cadenza423    时间: 2017-8-16 15:52
wansien 发表于 2017-8-16 15:42
我倒是从90年代就做纸盆的喇叭,便宜的是南鲸大10寸和8寸羊毛,贵的就是当初到处都卖的绅士宝6寸半,说实 ...

是的, 纸盆的损耗特性很好, 导致音色的纯粹不偏颇, 但性能相对就偏弱, 表现金属类乐器的高能量比较难, 所以相对偏木味一方. 现在的设计思路完全反过来了用高性能低损材料, 靠良好驱动压制材料不良音色, 变成试图从金属/塑料味一方往中间去靠.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8-16 15:59
wansien 发表于 2017-8-16 15:42
我倒是从90年代就做纸盆的喇叭,便宜的是南鲸大10寸和8寸羊毛,贵的就是当初到处都卖的绅士宝6寸半,说实 ...

以前的金属高音,高频有个峰的好像很多吧。倒是最近的金属高音,像点样子的都没有了,不过国牌最近还有什么像点样子的金属高音?除了廉价的纸盆"高音"和丝膜,都没几个在做了吧。

作者: Mryangyang    时间: 2017-8-16 16:00
本帖最后由 Mryangyang 于 2017-8-16 17:49 编辑
wansien 发表于 2017-8-16 15:29
西方没有不承认民乐就是古典,事实上西方音乐界就没正经研究过这个事情,为什么啊?自己都没法区分断代, ...

1:民间乐器很多,各国都有点,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规则是人家定的,文化也有差异。俄罗斯的交响乐配器就自成一派,冷战时期与西方格格不入,现场录音都不行。好不好听他本民族能接受就行,所谓的古典和断不段顿的关系还真不大,这个又扯远了。你理解成“经典”也可以


2:耳机的失真,你可以找两台钢琴比,耳机能听出立式和三角的区别就很厉害了。


3:牧童笛,我听过爱尔兰的,你查查有没有。


弦类乐器(包括钢琴),不同材质的木头厚度各种比例,音色是天差地别。


偏金属还是偏木头那是主观听感,客观事实都是玄学

作者: andygaof    时间: 2017-8-16 16:06
得鱼买醉 发表于 2017-8-16 14:59
拜读高总高论,之前我拜访周鸿老先辈家时,也曾听周老说过金属味和木头味这种区分方法。要想兼顾这俩者几乎 ...

音响展上,箱子跟耳机系统放一个房间,耳机系统就没的听了,今天产品线略短就不参加了,明年应该会独立成两个地方展示。

作者: phoexi    时间: 2017-8-16 16:17
andygaof 发表于 2017-8-16 10:21
然而找不到原味的耳机。

800中庸,但是小提琴和铜管相比HEK和1266都不像

高总怎么不把乌托邦也放进去

作者: Mryangyang    时间: 2017-8-16 16:18
本帖最后由 Mryangyang 于 2017-8-16 16:35 编辑
wansien 发表于 2017-8-16 15:42
我倒是从90年代就做纸盆的喇叭,便宜的是南鲸大10寸和8寸羊毛,贵的就是当初到处都卖的绅士宝6寸半,说实 ...

关于牧童笛我能找到独奏或主音交响,可以对比和小提琴的差别,如需要?

玩古董乐器收藏的,能听出1788年的木头和1888年木头,做琴的区别。

阿尔卑斯山南麓或北方,树长的有区别,手工活也有区别

很多琴王为什么独一无二了,找不到那个音色和演奏的人了

作者: andygaof    时间: 2017-8-16 16:44
本帖最后由 andygaof 于 2017-8-16 16:47 编辑
phoexi 发表于 2017-8-16 16:17
高总怎么不把乌托邦也放进去

最近听了HP4,WA234,Stella,液态金。大乌的流行乐,爵士乐,表现一流。但是确实不知道什么东西能把这个耳机的古典音乐伺候明白。不敢妄加评论,再等等看吧。

作者: wansien    时间: 2017-8-16 16:45
tts43 发表于 2017-8-16 15:59
以前的金属高音,高频有个峰的好像很多吧。倒是最近的金属高音,像点样子的都没有了,不过国牌最近还有什 ...

或者压花,或者贴塑料纸,去抑制这个谐振点,直接一个球面膜,就会出问题的。丝膜最大的问题是效率过低,只有音圈附近在振动,中间是静止的,强给功率就过载了……。所以绅士宝在9300那波之后,也基本上在搞肚脐眼、小陀螺系列的高音,就是为了弥补这个。

作者: wansien    时间: 2017-8-16 16:46
Mryangyang 发表于 2017-8-16 16:18
关于牧童笛我能找到独奏或主音交响,可以对比和小提琴的差别,如需要?

玩古董乐器收藏的,能听出1788 ...

估计屏幕背后是个高中生,咱打住,别聊了。

作者: Mryangyang    时间: 2017-8-16 16:48
本帖最后由 Mryangyang 于 2017-8-16 16:51 编辑
wansien 发表于 2017-8-16 16:46
估计屏幕背后是个高中生,咱打住,别聊了。

你找的我,压根没想和你聊,玩过几天乐器就高谈阔论

作者: latex    时间: 2017-8-16 16:48
flyinglatios 发表于 2017-8-16 13:37
不好意思,真没和你吵架的意思,如果语气不对,我道歉。但是有一点你说的没错,中国的确实叫民乐,不叫古 ...

请问你以前是不是经常在百度知道回答古典音乐类问题以及逛古典音乐贴吧,印象中曾经见过你这个ID,记得你对古典音乐的了解很深
作者: phoexi    时间: 2017-8-16 16:53
tts43 发表于 2017-8-16 15:59
以前的金属高音,高频有个峰的好像很多吧。倒是最近的金属高音,像点样子的都没有了,不过国牌最近还有什 ...

靠谱的铍高音/钻石高音 解决问题  而且听不出任何刺耳失真的金属声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8-16 17:43
phoexi 发表于 2017-8-16 16:53
靠谱的铍高音/钻石高音 解决问题  而且听不出任何刺耳失真的金属声

几千上万一个的,多数人一般都不会用了。倒不是只是花钱多少的问题,用上这种单元,压力就大了。一百的单元可以随便搭配,随便做箱体,随便搞个过得去的分频。达到那么两三千的水准,也就差不多满足了。

一两万的高音单元,不但本身要花钱,低音也不能马虎,箱体也不能马虎,什么都不能马虎。不讲点精益求精,弄出来的货不跟几万十万的比比,都不好意思。成本和精力都花费太大。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8-16 17:54
wansien 发表于 2017-8-16 16:45
或者压花,或者贴塑料纸,去抑制这个谐振点,直接一个球面膜,就会出问题的。丝膜最大的问题是效率过低, ...

问题就在于,国牌的高音单元(代工的不算)来说,一个现状就是,有些跟风去搞了什么镀层、什么表面的,实际出来的东西有的十分可怕,倒不如有些就直接丝膜的。效率低什么的,可能吧,反正人家延伸过了10k就往下掉,但是至少有一点,整体还不至于有个坑坑洼洼的响应。所以弄出来的东西,勉强还能使。我说的就是目前打着什么南京等死活都不知道的牌子的东西。


作者: wansien    时间: 2017-8-16 18:12
南鲸已经完蛋了,90年代时也没出过金属高音,第一个发行股票的飞乐也完蛋了,总之……都完蛋了。
作者: HHYYTT    时间: 2017-8-16 18:33
这么说来,HE6是有金属味的,所以不适合我我,出掉了。
作者: lzhzhzh    时间: 2017-8-16 18:44
HD800描述和和我听到的一致,看您画的图像可不可以说明是有非常强的还原性呢?HD800和HD800s我觉得最大变化除了低频外,声音灵活性也很大,HD800还是要灵活很多
作者: andygaof    时间: 2017-8-16 19:29
本帖最后由 andygaof 于 2017-8-16 19:41 编辑
HHYYTT 发表于 2017-8-16 18:33
这么说来,HE6是有金属味的,所以不适合我我,出掉了。

HE6很金属,HEK 很木头。男人家两位调音者的理念差异很大,各有粉丝。就我的听感而言HE6 的钢琴和铜管明显好于HEK ,而HEK的弦乐则明显好过HE6。HE6 大编制时候速度快铜管出色,但是弦乐群也带有明显的金属质感。HEK大编制速度偏慢,弦乐群混响充分,非常接近现场听感,但是铜管就没有那么辉煌。两个耳机一起收入囊中会很幸福,如果一定要二选一,就个人喜好而言更喜欢米饭味也就是木头味一点。

作者: andygaof    时间: 2017-8-16 19:33
本帖最后由 andygaof 于 2017-8-16 22:13 编辑
lzhzhzh 发表于 2017-8-16 18:44
HD800描述和和我听到的一致,看您画的图像可不可以说明是有非常强的还原性呢?HD800和HD800s我觉得最大变化 ...

玩到现在,我觉得不可能用一副耳机满足要求。相对而言喜欢木味十足的弦乐,金属味十足的钢琴,而大编制则更看重声像和整体平衡,所以大编制更喜欢二十万前端推动的HD800,甚至HD600。唯一的问题是,是否可以找到一个放能做到木味十足而鲜活的同时做到金属味十足而不冲,同时中庸的耳机密度十足。否则代价太大了。

作者: 疯小扬    时间: 2017-8-16 19:39
混响充分,有力量感干并不是慢吧,hek的低频泛音很多烘托的是氛围,但是高频金属感还是很明显的
作者: lzhzhzh    时间: 2017-8-16 19:41
andygaof 发表于 2017-8-16 19:33
玩到现在,我觉得不可能用一副耳机满足要求。相对而言喜欢木味十足的弦乐,金属味十足的钢琴,而大编制则 ...

是的
作者: andygaof    时间: 2017-8-16 19:42
疯小扬 发表于 2017-8-16 19:39
混响充分,有力量感干并不是慢吧,hek的低频泛音很多烘托的是氛围,但是高频金属感还是很明显的

快与慢是相对而言的,相比1266肯定是慢。但是多快合适,恐怕因人而异。

作者: tttt2017    时间: 2017-8-16 19:43
本帖最后由 tttt2017 于 2017-8-16 20:02 编辑

金属味明显的器材会失去重量感以及结像饱满度,那也不像钢琴了。另外我们还得听人声,流行歌曲不听可以但歌剧也是属于古典范畴的,金属味的歌剧人声想想都可怕。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8-16 19:48
wansien 发表于 2017-8-16 18:12
南鲸已经完蛋了,90年代时也没出过金属高音,第一个发行股票的飞乐也完蛋了,总之……都完蛋了。

90年代有没有,不敢说,目前网上还是有的,包括什么飞乐。那种高音我见过,可怕的声音。也往往就是金属的这样的多,所以这个叫做金属味?至于木味,是纸盆那种声音?国牌纸盆喇叭有个特点,电视机,收音机,广场舞音箱用的货色多。灵敏度高但瞬态下潜垃圾,以现在的测定方式来看,很多这种纸盆喇叭q值很高,一致性很差。正经来说给这种东西搭配一个合理的箱体几乎是不可能的,大到无法接受。

正常来说,好的单元合理的设计是不会有“金属”味,也不会有“木”味的。国牌喇叭,可能有些好点的勉强可以做到大概那么回事。耳机嘛,反正hd800,t1什么这些是不行的,原因和不咋地的金属高音差不多。

作者: 平凡222    时间: 2017-8-16 20:07
所谓木喂感觉就是声音暖,真实的声音都是偏暖不刺耳的
作者: tttt2017    时间: 2017-8-16 20:11
本帖最后由 tttt2017 于 2017-8-16 20:12 编辑
平凡222 发表于 2017-8-16 20:07
所谓木喂感觉就是声音暖,真实的声音都是偏暖不刺耳的

对,木头温润,还有一种对击打的抗力反映出的木的软,韧,厚实的共鸣。那是金属没有的,金属是冰凉的,敲打金属是坚硬生脆的反应

作者: 工程师    时间: 2017-8-16 20:25
这个帖子讨论的内容太意淫了
作者: hadsid    时间: 2017-8-16 21:15
搭车出HDVD800
作者: tttt2017    时间: 2017-8-16 21:25
wansien 发表于 2017-8-16 15:42
我倒是从90年代就做纸盆的喇叭,便宜的是南鲸大10寸和8寸羊毛,贵的就是当初到处都卖的绅士宝6寸半,说实 ...

对,丝膜高音单元刺耳的音箱多了!不能往字面上去联想



作者: Mryangyang    时间: 2017-8-16 22:33
本帖最后由 Mryangyang 于 2017-8-16 23:06 编辑
muramasa 发表于 2017-8-16 22:09
本身也学习乐器演奏。这个说法就是胡扯了。老琴就那么几把,各自音色不同,并不是说随便听出来差一百多年 ...

你学的二胡吧,还是吹的唢呐?还是古典吉他?
本来就是扯淡,谁不在扯淡,你这个枫木不扯淡?你家什么琴用枫木做? 木吉他是枫木做的!!!!!!! 二胡上蟒蛇皮就是比草蛇皮好听.越南蟒还比云南蟒好听呢,你信吗?

还中国古典乐, 中国古典乐是编钟,青铜器做的.你去找哪个坟头挖堆青铜器开交响音乐会?
葡萄酒你懂? 你不会又说是品酒师吧

看不懂不要瞎评论,跟你有什么关系,打字也有点素养,这演奏怪不得出不了国门.






作者: ckddf    时间: 2017-8-16 23:16
拜读高总大作,萌新已经买不到全新800了,800s普遍反应搞大编制又不如800……很尴尬
作者: Mryangyang    时间: 2017-8-16 23:23
muramasa 发表于 2017-8-16 22:09
本身也学习乐器演奏。这个说法就是胡扯了。老琴就那么几把,各自音色不同,并不是说随便听出来差一百多年 ...

这个月底,国家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有开年音乐会,大麦网京东能买票

你学演奏的去听听,不同木头分别什么声音。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8-17 00:27
ckddf 发表于 2017-8-16 23:16
拜读高总大作,萌新已经买不到全新800了,800s普遍反应搞大编制又不如800……很尴尬

800s是800的一个正面改进,消除了一些高频的凸起,刺激的高频能让某些人感觉比较爽,其实不但限制了适用范围也不利于健康。

作者: Mryangyang    时间: 2017-8-17 00:28
tts43 发表于 2017-8-17 00:27
800s是800的一个正面改进,消除了一些高频的凸起,刺激的高频能让某些人感觉比较爽,其实不但限制了适用 ...

科学神父累不累?少操心早点睡

作者: tts43    时间: 2017-8-17 00:31
Mryangyang 发表于 2017-8-17 00:28
科学神父累不累?少操心早点睡

怎么,碍着你事了?不要还没烧几个月就一身艺术大神的臭毛病。

作者: Mryangyang    时间: 2017-8-17 00:34
tts43 发表于 2017-8-17 00:31
怎么,碍着你事了?不要还没烧几个月就一身艺术大神的臭毛病。

也是闲的,逗闷子。以后不装大灰狼了
作者: andygaof    时间: 2017-8-17 05:25
Mryangyang 发表于 2017-8-16 23:23
这个月底,国家交响乐团在国家大剧院有开年音乐会,大麦网京东能买票

你学演奏的去听听,不同木头分别 ...

儿子的二胡换了几把了,我的经验是,同一块木头做的两把二胡声音是不一样的。小提琴的标准化好些,不知道是否也有类似问题。

作者: flyinglatios    时间: 2017-8-17 08:26
latex 发表于 2017-8-16 16:48
请问你以前是不是经常在百度知道回答古典音乐类问题以及逛古典音乐贴吧,印象中曾经见过你这个ID,记得你 ...

那都是几百年前的事情了,您是哪位?

作者: Mryangyang    时间: 2017-8-17 08:29
本帖最后由 Mryangyang 于 2017-8-17 08:36 编辑
andygaof 发表于 2017-8-17 05:25
儿子的二胡换了几把了,我的经验是,同一块木头做的两把二胡声音是不一样的。小提琴的标准化好些,不知道 ...

就是这样的,不同曲子选不同声音风格的(有的偏上盘有的偏下盘),不能所有通吃。

小提琴不大懂(据说弓的毛病更多),钢琴同品牌价位的差距小,感觉上手工不能和工业比标准化的。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908935(这是二胡演奏的梁祝,对比小提琴。民乐组合少下盘,需要大提琴来衬托)

作者: ponymushama    时间: 2017-8-17 13:31
本帖最后由 ponymushama 于 2017-8-17 21:32 编辑

不该把木管乐器也放到金属味里啊......
比如单簧管那种萌萌的形体感,音色上跟铜管差距好大,发声原理也完全不同的

另外,金属味乐器的代表铜管,其衰减不是先天就快的,而是跟技法有关。
比如长号的音管相对而言就很长,也有丰富的延音、泛音。
当然铜管乐器独奏的表现力与微妙的听觉差异,其实木管也是,还是要到爵士里去寻找。




作者: tatsuya_yang    时间: 2017-8-17 15:34
这几个耳机除了800不说,剩下俩都是一个耳放一个声,1266在XiAudio耳放上声音就十分动听,豪迈、温润,怎么楼主能听出金属味来呢?

恐怕这也只能算是欧博的耳放发出来的声音吧?
作者: tobite    时间: 2017-8-17 18:56
我萌新,1266是啥?我一直以为hek就是大编制不错的了
作者: 林壮壮    时间: 2017-8-17 19:43
tobite 发表于 2017-8-17 18:56
我萌新,1266是啥?我一直以为hek就是大编制不错的了

玩耳机应该知道1266才对。怎么可能不知道。
作者: xgyang    时间: 2017-8-17 20:19
1266应该和hek和hd800s一个档次的
作者: andygaof    时间: 2017-8-17 20:26
tatsuya_yang 发表于 2017-8-17 15:34
这几个耳机除了800不说,剩下俩都是一个耳放一个声,1266在XiAudio耳放上声音就十分动听,豪迈、温润,怎么 ...

试过很多耳放了,例如VIVA845,暗星,也许都没推好吧。我的建议是把三个耳机放一起比,不要自说自话。

作者: andygaof    时间: 2017-8-17 20:29
xgyang 发表于 2017-8-17 20:19
1266应该和hek和hd800s一个档次的

这个肯定不是,800明显是低了一个档次的,800想要达到极有层次感,并且极度安定,可以在某个维度上对抗1266,我试下来现在能买到并且能做到的系统没有一个低于20万。

作者: ejdjtxd    时间: 2017-8-17 20:46
声海这回步子迈太大劈着腿了 一直被神话结果自娱自乐搞出个大袄2 且不说好不好听 就那个假声就很多人不认同了 还不如845加奥丁 高端hifi真是众口难调
作者: 菊部地区有血    时间: 2017-8-17 21:12
本帖最后由 菊部地区有血 于 2017-8-17 21:18 编辑

本人要求不高,901(金minibox耳放卡)直推Hek v2(pad impresa耳机线)感觉已经很好听了最重要的是省事,声音宽松加上一些淡淡的韵味,基本各种音乐通吃,弦乐尤其出色,擦弦那种涩涩的味道很受用,hd800和1266国砖直推基本不可能

作者: yamazaki0    时间: 2017-8-17 21:59
长知识了
作者: erzinan    时间: 2017-8-18 00:17
就算是845,l5也有自己的风格取向,三副拿在一起也有互补性,适应性的差异。
我就听过,很日本现代的800和我自己比较模拟的800一个弥漫,一个现代,这又作何解释。
作者: andygaof    时间: 2017-8-18 08:46
本帖最后由 andygaof 于 2017-8-18 09:14 编辑
erzinan 发表于 2017-8-18 00:17
就算是845,l5也有自己的风格取向,三副拿在一起也有互补性,适应性的差异。
我就听过,很日本现代的800和 ...

没明白老兄说的,Linear5 推不动1266,这个比较不是用Linear5 做的。老兄说的没错,Linear5 本身是有一定的扩散作用,肯定是有自己的风格在,搭800的时候比较紧致,但仍然有明显的扩散,富有层次,搭HEK弦乐我觉得基本到顶了,更高级的设备和耳机也未见得能赢Linear5 加HEK的弦乐。最多是风格差异了。推HEK大提琴和倍大提琴弦乐群会有点散,但是这个散跟糊也没有一毛钱关系,解析度和透明度仍然在。我个人认为与现场听感一致,有些烧友做器材横着比,认为速度慢了,声音不够现代。我同意比有些器材慢,声音不够现代,但是也决不是一个老派的声音。尤其在比对美国和德国的机器慢,但是美国和德国声历来都是大开大合的。所以我不认为是缺点,而倾向于是个风格和喜好问题。而且这个所谓的慢,就个人听感基本上是费城交响乐团的辉煌对波士顿交响乐团的醇和,也不是差异巨大到两个极端的那种。


作者: fixbug    时间: 2017-8-18 20:19
钢琴按楼主听感分类,放到木器好,感情快慢由演奏着决定,也由高低音决定,高音弦细短快,低音弦粗长慢,至于出金属声是弦同度跑了,俗称“猫音”,喵音,小白俺刚好会调律,熟悉一些
作者: shawnwm    时间: 2017-8-19 17:00
看来我的脑放还得练练
作者: fennec    时间: 2017-8-19 18:35
早年的he平板,除了he6,高频有生锈的金属味
作者: sven    时间: 2017-9-20 13:13
看来David Mahler当年的评价,HD800是平衡之王这句话始终没有过时啊。
作者: liulangdeyu    时间: 2018-8-13 11:13
本帖最后由 liulangdeyu 于 2018-8-13 11:15 编辑

很好的贴,而且描述的很准确。HE6,ABYSS的金属味非常之重。木头味金属味和什么暖不暖根本不沾边,HE6,HE500都是暖色调路线,但依然金属味很浓,HD800比较中性,但木味很重。金属味木味主要是和声音密度关系比较大。声音密度越高,能量感越强的,相对就不那么宽松,金属味就会比较明显。 声音密度差点,宽松点的,往往就很难表现那种金属乐器的质感,确实很难两全。所以,HEK驱动的目标,往往是提升声音密度,提升实体感,HE6则是要研究怎么驱动的宽松,都是系统工程。没有任何一套系统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
作者: liulangdeyu    时间: 2018-8-13 11:22
HE6声音密度又高,又通透,解析也很好,又平衡,所以,结像的实体感非常之强,推动良好的HE6听乐器表演有一种演奏者就在眼前的感觉,而且三频声场都无黑点。 但正因为声音密度过高,又让HE6的声音听起来没有那么自然,过于凝聚,凝聚的超过现实,甚至导致不应该有金属味的乐器听出了金属乐器的质感。整体不够宽松自然。后续版本的HIFIMAN耳机,更宽松自然了,然而,高密度也没有了,结像实体感也弱化了。真是没法两全。  

作者: erji6576    时间: 2018-8-13 11:39
说回放音色真不真意义不大,因为同一乐器音色随着距离、环境变化而变化,弹琴的听到的和观众听到的差别巨大,小厅大厅差别巨大,前排后排差别巨大
有意义的是不同乐器之间音色的差别,这个差别随距离环境变化缓慢
你听隔壁人拉小提琴,因为高频不穿墙,你可能以为人在拉中提琴,但假如隔壁有俩人,一个拉小提琴一个拉中提琴,你肯定能分出哪是哪
所以回放系统的“真实度”,关键是能把音色差别表现出来,而不是看木味有多足,金属味有多足
比如胆机染了一股胆味,音色差别就变小,虽然可以更好听,但“真实度”是下降了的
所以可以拿单声道老录音评价系统“真实度”,因为没声场,所以分离度只能靠音色差别表现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