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盲听大赛又出牛人 [打印本页]

作者: af2000    时间: 2018-9-2 17:27
标题: 盲听大赛又出牛人
本届中国(广州)国际耳机展盲听大赛,有两位高手难分胜负,最后pk盲听电源线。两台同样的音源接不同电源线,通过前级切换。最终一位获胜者盲听6次电源线只错了一次,前面盲听音频线6次全对,成为当之无愧的金耳朵。
就是图中间这位。

IMG_20180902_160300.jpg (228.8 KB, 下载次数: 276)

IMG_20180902_160300.jpg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8-9-2 17:41
占个沙发支持老大
作者: 悦动冰城    时间: 2018-9-2 17:46
看耳朵的形状就和常人不同,牛
作者: 幽灵姐    时间: 2018-9-2 17:48
还是做木耳比较幸福
作者: jerrybai2019    时间: 2018-9-2 17:52
有种就让他们听煲过的耳机和新耳机的差别。
作者: jonesroy    时间: 2018-9-2 17:59
都说女人敏感,为何没有美女
作者: 阿斯兰君    时间: 2018-9-2 18:39
反正对错都是50% 就跟赌大小一样
作者: 激光鼠    时间: 2018-9-2 19:19
厉害厉害
作者: snakeamlo    时间: 2018-9-2 19:37
50%的几率嘛
作者: sony2016    时间: 2018-9-2 20:05
snakeamlo 发表于 2018-9-2 19:37
50%的几率嘛

体育老师教的数学

作者: jgm0912    时间: 2018-9-2 20:06
snakeamlo 发表于 2018-9-2 19:37
50%的几率嘛

听6次错1次是50%?你上过学吗?

作者: sony2016    时间: 2018-9-2 20:06
版主咋没上去试试呢?
作者: 胶泥疙瘩    时间: 2018-9-2 20:08
那对于其他广大木耳朵同胞来说 钱都白花了  
作者: jgm0912    时间: 2018-9-2 20:09
线材是肯定有用的,除非是木耳或者设备太垃圾了。
作者: liujian121    时间: 2018-9-2 21:51
金耳朵还是厉害的。
不过盲听6次太少了,我参加过几次聚会都是盲听测30次,正确20次以上少见,正确25次以上没有,大多数人平均都是正确12次-17次左右。
如果只测6次,全对或者全错的概率相当大。
当然了,大家时间宝贵,估计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测30次。
作者: tom133    时间: 2018-9-2 21:58
liujian121 发表于 2018-9-2 21:51
金耳朵还是厉害的。
不过盲听6次太少了,我参加过几次聚会都是盲听测30次,正确20次以上少见,正确25次以 ...

如果同一个时间段测30次,听觉疲劳也是个问题。

作者: 戦女神    时间: 2018-9-2 22:14
测的是听力还是记忆力?
作者: jagatara    时间: 2018-9-2 22:18
看面相就是个技术宅啊
作者: 阿斯兰君    时间: 2018-9-2 23:21
sony2016 发表于 2018-9-2 20:05
体育老师教的数学

是你没学好吧。每次两条,二选一,不就是50%吗

作者: af2000    时间: 2018-9-2 23:35
jonesroy 发表于 2018-9-2 17:59
都说女人敏感,为何没有美女

这次女烧友全军覆没

作者: af2000    时间: 2018-9-2 23:39
阿斯兰君 发表于 2018-9-2 23:21
是你没学好吧。每次两条,二选一,不就是50%吗

去了解一下概率学,这个属于高等数学。比如导弹一发命中率是50%,那么发射两发,整体命中概率就是75%了。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然后再算算11次不出错的概率。

作者: raphaelzhang    时间: 2018-9-2 23:51
阿斯兰君 发表于 2018-9-2 23:21
是你没学好吧。每次两条,二选一,不就是50%吗

不说大学的概率论,你高中的概率与统计章节没学过?
作者: hatv    时间: 2018-9-2 23:54
6次的偶然性还是比较大的,也许不听直接猜6次,说不定都能蒙个八九不离十。觉得至少20次以上才能说明问题。
作者: 前进    时间: 2018-9-3 00:40
自己试试看猜六次
另外有金耳朵线材也不用贵的
煲前煲后耳机更是明显
主要是 线材要自己熟悉的 最好是自己家里用的几条 换错都能听出来
不熟悉的当然不好分辨 尤其次数太多的情况下
作者: yalasuo1010    时间: 2018-9-3 00:52
阿斯兰君 发表于 2018-9-2 23:21
是你没学好吧。每次两条,二选一,不就是50%吗

二选一每次50%,6次全对的概率是50%*50%*50%*50%*50%*50%* =  1/64  对5次的概率是  1/32



作者: xyq403286    时间: 2018-9-3 01:13
纯瞎猜十二次只错一次的概率不到千分之三,前六次全对后六次里只错一次的概率就千分之一点五。还是想说金耳朵无非欧洲脸抽ssr?不服报个名一起上啊,别事后酸得得劲
作者: fagold    时间: 2018-9-3 01:39
记忆力比听力重要。这位大哥算是奇人一个。hi-end器材就是为他准备的。我等木耳随便听听就好了。
作者: erjiac    时间: 2018-9-3 02:33
我覺得,還不如先測兩台一樣的機器接一樣的電源線

作者: 琵琶琴瑟    时间: 2018-9-3 08:15
本帖最后由 琵琶琴瑟 于 2018-9-3 09:26 编辑


这里有个ppt,所需的数学知识点以及举的例子恰好比较符合盲听这件事:
  https://wenku.baidu.com/view/6135732afe4733687e21aa95.html


作者: 脑洞略大    时间: 2018-9-3 08:23
自测盲听才有意义。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916605/
王昱珩能微观辨水,对普通人又有什么意义呢?
你盲听不出来的区别对于你来说就是没有区别。
作者: uiluil    时间: 2018-9-3 08:35
jgm0912 发表于 2018-9-2 20:09
线材是肯定有用的,除非是木耳或者设备太垃圾了。

是啊,所以就不要骗人家用垃圾设备的小白买电源线了嘛

作者: sealand1    时间: 2018-9-3 08:35
是不是侧面反映了听不出来的是大多数?
作者: 一口钉    时间: 2018-9-3 08:37
十二次对十一次,还只是运气。
作者: 死亡莲华    时间: 2018-9-3 09:33
阿斯兰君 发表于 2018-9-2 23:21
是你没学好吧。每次两条,二选一,不就是50%吗

老哥,真该好好学习学习一下了。。

作者: dirty3    时间: 2018-9-3 10:31
阿斯兰君 发表于 2018-9-2 23:21
是你没学好吧。每次两条,二选一,不就是50%吗

怎么学的概率啊……你说的是互不相关事件下单次的概率,比如丢硬币,某一次的概率总是50%,但这里说的是六次全对的整体概率,而不是第六次的概率!
另外说对多数人没用的,一点逻辑都没有,这种测试证明的是电源线有很大概率是会影响声音的,如果真的有影响,那么就是个客观现象,对所有人都有用,只是它的影响程度对每个人不同罢了,这里就涉及到系统升级的先后顺序。其实很多号称听不出贵价耳机与便宜耳机的“木耳”,并不是真的听不出来,只是短时间无法表达或注意力不集中,或对曲目不熟悉罢了,时间长点绝大部分人都能听出来的。

作者: kugongzi    时间: 2018-9-3 10:39
这几位牛人不分享一下听音经验吗?我觉得这个才是关键啊,分享出来大家一起进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作者: af2000    时间: 2018-9-3 11:08
除了线材这12次盲听,前面还有音源格式的盲听6次。
盲听大赛加上北京、上海的耳机展,一共是十次了,音频线盲听全对的,每次都能有1-2人,每次盲听总人数20-30人左右。这是什么概率自己算算。
音频格式盲听要看曲目的难度,鬼版经常搞一些比较变态的,反而不一定每次都有全对的。

盲听大赛历史上最牛叉的两位都是广东地区的(盲听电源线),盲听音频线对他们来说难度太低,更有趣的是:一位是前丰达音频工程师,一位是专业音响领域的从业人员。金耳朵人员从事音频领域工作的人比例相当高。

巧合?靠猜?呵呵!
作者: kevinkin    时间: 2018-9-3 11:51
记忆力确实也很重要,盲听电源线我也能分辨,但是多几次我自己就开始乱了。
作者: 山下追风    时间: 2018-9-3 11:57
同意盲听是考听力和记忆力的,因为感觉盲听选曲很重要,不熟悉的曲子即使听出来不同,也难以判断对比中的线材孰优孰劣。
作者: bh7kqk    时间: 2018-9-3 12:46
本帖最后由 bh7kqk 于 2018-9-3 12:54 编辑

耳机有高灵敏度的有低灵敏度的,耳朵也有好使和不好使的。
作者: glrong    时间: 2018-9-3 12:57
厉害啊
作者: 生于4月2日    时间: 2018-9-3 13:01
liujian121 发表于 2018-9-2 21:51
金耳朵还是厉害的。
不过盲听6次太少了,我参加过几次聚会都是盲听测30次,正确20次以上少见,正确25次以 ...

这就对了,像我这样听30次也能对15次左右……
作者: sun5470    时间: 2018-9-3 13:29
af2000 发表于 2018-9-2 23:39
去了解一下概率学,这个属于高等数学。比如导弹一发命中率是50%,那么发射两发,整体命中概率就是75%了。 ...

命中概率是50%x50%,只有25%,你说错了。

作者: 阿斯兰君    时间: 2018-9-3 13:34
本帖最后由 阿斯兰君 于 2018-9-3 14:11 编辑

有很多人自以为学习过,但是应用的少,你们那说的叫概率统计。首先这种情况是要加定律,如果没有外部因素,如果定律你啪啪啪的媳妇怀孕每次几率是50%,那第10次的时候一样也是50% , 哪怕前9次都没怀上,难道第10次就能变成5%?那个是违反定律的。你们现在个什么是概率统计,是在条件明确情况下计算的东西。而根据薛定谔,他们再进行的时候抛开外部因素,二选一永远是50%。还有一群人说瞎猜的,但是盲听不是盲猜,盲猜是在不听的情况下就选择,这个也有50%,而当人听了以后第一次正确率是50%,根据人的记忆力,那么之后的加上了外部因素,可能会出现偏差,有的人记忆力好,可能上升到了80%以上,有的人记忆力偏差的多,几率可能会下降。但是如果即使盲猜,根据定律,也有50%准确的几率。而且条件说的不清楚,是盲听总数6次,期间错了就淘汰还是说6次都听完再做一个概率统计选出最强的。线是12条分成6组,还是说2条线分别听6次,前面的难度比后面大的多,后面如果只是2条分6组,凭借记忆力的话那么很多人的准确率都不会低
作者: 琵琶琴瑟    时间: 2018-9-3 14:04
阿斯兰君 发表于 2018-9-3 13:34
有很多人自以为学习过,但是应用的少,你们那说的叫概率统计。首先这种情况是要加定律,如果没有外部因素, ...

这种基础知识,拜托就不要“辩论”了,无语得很……( •̥́ ˍ •̀ू )

作者: loie    时间: 2018-9-3 14:07
yalasuo1010 发表于 2018-9-3 00:52
二选一每次50%,6次全对的概率是50%*50%*50%*50%*50%*50%* =  1/64  对5次的概率是  1/32

6次对5次的概率是6/64

作者: 阿斯兰君    时间: 2018-9-3 14:08
还有一个问题,很多有加了个连续准确的总概率,首先把第一名排开,因为MAX了,那么第二名错了一个,那么是第几个错的,第三个?那么就不应该加连续准确率了,因为不成立
作者: 琵琶琴瑟    时间: 2018-9-3 14:08
sun5470 发表于 2018-9-3 13:29
命中概率是50%x50%,只有25%,你说错了。


一发0.5,中或者不中
同时打两发
中,中
中,不中
不中,中
不中,不中
你自己数数是不是3/4的命中率?


作者: ae_yang    时间: 2018-9-3 14:23
不好意思,靠蒙的靠蒙的
作者: 阿斯兰君    时间: 2018-9-3 14:30
本帖最后由 阿斯兰君 于 2018-9-3 14:40 编辑

我不是质疑两位牛人的水平,而是质疑这种盲猜不听都有50%正确率测试方法难度真的是测试盲听?就连飞利浦的金耳朵测试很多也都是3选1,我有一次随便点,也连续对了前5个,我有个朋友去盲听线材,没有奖品 的那种,他也能10次对 8次,他说他并非是觉得哪个好听去猜线,记着个规律就行了,有的是能明显听出来不一样的,有的万一听不出来猜一个也可以,自己好玩,不过展会嘛,也不是专门搞测试的,娱乐加派送,还是很支持的
作者: 阿斯兰君    时间: 2018-9-3 14:46
本帖最后由 阿斯兰君 于 2018-9-3 15:12 编辑
xyq403286 发表于 2018-9-3 01:13
纯瞎猜十二次只错一次的概率不到千分之三,前六次全对后六次里只错一次的概率就千分之一点五。还是想说金耳 ...

对不起我还真试过。就金耳朵3选1的测试,大概一共乱按了几十次,其中1次连续对5次 ,一次连续对了6次 3-4次有好几次,另外就算不是瞎按,在听的过程中实在听不出来的,随便点一个,这种正确率也在33%,运气好可以来一波十几连,千分之几你是怎么算出来的,你不如直接去实践下。另外说每次20-30人有1-2个全对的,这种比例很小吗

作者: ae_yang    时间: 2018-9-3 15:11
阿斯兰君 发表于 2018-9-3 14:46
对不起我还真试过。就金耳朵3选1的测试,大概一共乱按了几十次,其中1次连续对5次 ,一次连续对了6次 3-4 ...

哦,听懂了,您的意思是这种比赛不但可以靠蒙,而且还能蒙到高分出来,是这个意思吧?

作者: 阿斯兰君    时间: 2018-9-3 15:15
ae_yang 发表于 2018-9-3 15:11
哦,听懂了,您的意思是这种比赛不但可以靠蒙,而且还能蒙到高分出来,是这个意思吧?

我只能说这种比赛是娱乐第一,派送第二,测试第三

作者: ae_yang    时间: 2018-9-3 15:21
阿斯兰君 发表于 2018-9-3 15:15
我只能说这种比赛是娱乐第一,派送第二,测试第三

我倒是觉得这种比赛有一定的含金量,各有各的看法也正常。

作者: sun5470    时间: 2018-9-3 15:22
琵琶琴瑟 发表于 2018-9-3 14:08
一发0.5,中或者不中
同时打两发
中,中

如果光看起码中一次的概率,你是对的。
但是不是讨论着6次全对、和6次对5次,这种小概率事件吗?如果是说6次其中中一次以上的话,那用你这概率算法描述倒是合适



作者: big-axe    时间: 2018-9-3 15:25
盲听比赛的意义只是为了证明确实有可闻的区别。而且盲听比较器材难度相当的大。哪怕是器材之间确实有很大的差距,有时候就是盲不出来,甚至是得到相反的结论。并不是说我盲听不出来,所以这个器材的提升对我没有意思。

最靠谱的办法还是长期的听,听得久了,自然区别就有了。
作者: lichter    时间: 2018-9-3 15:30
第一只明显是蝙蝠
作者: rightpokit    时间: 2018-9-3 15:30
戦女神 发表于 2018-9-2 22:14
测的是听力还是记忆力?

你说到重点了....

作者: 爱听music    时间: 2018-9-3 15:36
af2000 发表于 2018-9-2 23:39
去了解一下概率学,这个属于高等数学。比如导弹一发命中率是50%,那么发射两发,整体命中概率就是75%了。 ...

学过概率论的朋友都明白谁是正确的,哈哈

作者: 1bit    时间: 2018-9-3 15:47
liujian121 发表于 2018-9-2 21:51
金耳朵还是厉害的。
不过盲听6次太少了,我参加过几次聚会都是盲听测30次,正确20次以上少见,正确25次以 ...


相当大?麻烦你负责到底,算给大家看看。
作者: 琵琶琴瑟    时间: 2018-9-3 15:51
sun5470 发表于 2018-9-3 15:22
如果光看起码中一次的概率,你是对的。
但是不是讨论着6次全对、和6次对5次,这种小概率事件吗?如果是 ...

兄弟,这都是基础知识,不要是试图“辩论”基础知识对不对。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曰过的。

靠蒙,连续6次蒙对的机会是1.56%,请问你还觉得这个耳朵不够金吗?


作者: 阿斯兰君    时间: 2018-9-3 16:20
本帖最后由 阿斯兰君 于 2018-9-3 16:40 编辑
爱听music 发表于 2018-9-3 15:36
学过概率论的朋友都明白谁是正确的,哈哈

其实有很多人都生搬硬套,套什么概率学,但是概率学就是发生结果的统计数据,命题打靶的50%命中率只指的进行时的吗,并不是,是指的以前统计或者是这次打完以后统计的概率,而这个时候应该适用于薛定谔,中和不中的叠加状态正确率50%,也就是0和1之间50%,为什么统计概率不能适用呢,因为你靶场空间是无限大的,那么你靶子如果只有500米,那么你是如何确定你有50%命中率的呢,除非靶子有靶场一半空间50%,才能满足这个进行时50%命中率的先决条件之一。那么上面有人说应该是50%的6次方来计算,等于1.56%,最简单举例就是抛硬币,连续6正或者连续6次反的几率的,但是这个是加了定律的,也就是必须一个循序,但是盲听选线是不需要讲顺序的,所以每次都是独立50%。所以你们套用概率乘法必须满足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必须都是6次都是1或者6次都是0的顺序,必须6次正1或者必须6次0这个是可以用统计概率的,但是现在是让你猜正反,哪怕你是扔的反他一样可以猜中,这个是叠加状态了,所以盲听选择是,听者的这个失败0和成功的1并非是扔硬币概率的0和1.听者每次都会是叠加状态的50%正确率,所以你去拿100个2选1的题随便选,至少也有个20 30%正确率,运气好更高

版主说每次20-30 有1-2个全对的,如果按照概率论来算,100各人才2个人

作者: 阿斯兰君    时间: 2018-9-3 16:23
琵琶琴瑟 发表于 2018-9-3 15:51
兄弟,这都是基础知识,不要是试图“辩论”基础知识对不对。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曰过的。

靠蒙,连续6 ...

你先弄清楚为什么50%的6次方,这个是要加一个先决条件的,就是6次正或者6次负,这个是有先决条件的,而盲听选线是没有顺序的,所以每次都是独立的50%叠加状态,你都没有先决条件套概率乘数有何用

作者: liujian121    时间: 2018-9-3 16:33
盲听对于器材鉴别,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值得讨论,要不然大版主也不能发这个贴。既然是有意义的事情,严谨一些没有坏处。

1、理论上盲听的次数越多,合理性应该越大。例如:盲听5次正确4次,和盲听10000次正确8000次,虽然正确率都是80%,后者误差也可能多一些,但我相信后者的借鉴意义更大。(当然不是让大家都测10000次,只是举例想说次数多相对更好)。
2、盲听的方法也得合理。如果让被测者听完A线听B线,之后听X(X代表A或B),连听30次X,这种测试没有太大意义。因为就像上面朋友说的,这种测试考的是记忆力,而不是盲听。
3、个人觉得ABX作为一组比上面更合理,也就是听A听B听X(X代表A或B),之后再听A听B听X,连续30次的话,至少比上面的方法更能摆脱记忆力的干扰。这个方法就是太费时间,不过个人在家或者小型朋友聚会完全可以试试。

当然了,第三个方法可能也会存在听力疲劳误差的问题,但不能因为有听力疲劳误差就把测试次数减得太少,使严谨度下降。就像很多考试一样,为什么出100道题而不是5道题?为什么临床试验要10000次而不是100次?虽然次数多容易疲劳、容易误差,但是整体上来看严谨度会更好。
作者: 琵琶琴瑟    时间: 2018-9-3 16:38
阿斯兰君 发表于 2018-9-3 16:23
你先弄清楚为什么50%的6次方,这个是要加一个先决条件的,就是6次正或者6次负,这个是有先决条件的,而盲 ...

您随意,您继续……

作者: 琵琶琴瑟    时间: 2018-9-3 16:41
本帖最后由 琵琶琴瑟 于 2018-9-3 16:44 编辑
阿斯兰君 发表于 2018-9-3 16:20
其实有很多人都生搬硬套,套什么概率学,但是概率学就是发生结果的统计数据,命题打靶的50%命中率只指的 ...

既然你热衷于打比方,作类比,也不愿意花30分钟复习下基础知识,

那就给你做一个类比

知道魔兽世界里的凤凰坐骑掉率吧?

1.5%,这个数看上去不低是吧?

你猜猜有多少人刷了N年没掉?

作者: 阿斯兰君    时间: 2018-9-3 16:52
本帖最后由 阿斯兰君 于 2018-9-3 16:55 编辑
琵琶琴瑟 发表于 2018-9-3 16:41
既然你热衷于打比方,作类比,也不愿意花30分钟复习下基础知识,

那就给你做一个类比

这个1.5是怎么算呢 。如果1.5是每次的独立1.5 那么你可能10次就出来了,也可能1000次,如果你个人账户整体的1.5,那么你可能你上限也就100次就出了,除非他是设定的是全服人数1.5,那就得看这个全服有多少人了


作者: 1bit    时间: 2018-9-3 16:58
liujian121 发表于 2018-9-3 16:33
盲听对于器材鉴别,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值得讨论,要不然大版主也不能发这个贴。既然是有意义的事情,严谨一 ...

别扯什么更了,承办方认为6次合理就是6次,你认为需要10000次你可以自己组织。我不知道参加测试的有多少人,但6中5只有一人,这就是所谓的大概率全中吗?多大,二十分之一?说错了很正常,但别扯。6中5概率很小,必须牛逼。
作者: 琵琶琴瑟    时间: 2018-9-3 16:59
阿斯兰君 发表于 2018-9-3 16:52
这个1.5是怎么算呢 。如果1.5是每次的独立1.5 那么你可能10次就出来了,也可能1000次,如果你个人账户整 ...



我只是学的工科数学,而且毕业已有N年,数学这个逼我也真心装不了,只是,这种基础的概念还是建议您好好理解理解。论坛上高学历的,甚至是专业搞数学的人家都笑而不语,因为实在是没法解释。

勤奋思考是好事,不过真心建议在理解基础原理的基础上思考,这些看上去跟“悖论”差不多的东西(也就是你前面回复的“叠加态”),建议好好理解以下几个名词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5%B0%E5%AD%A6%E6%9C%9F%E6%9C%9B/5362790?fr=aladdin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D%AE%E4%BF%A1%E6%B0%B4%E5%B9%B3/7442548?fr=aladdin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A7%E6%95%B0%E5%AE%9A%E5%BE%8B/410082?fromtitle=%E5%A4%A7%E6%95%B0%E5%AE%9A%E7%90%86&fromid=9679413&fr=aladdin





作者: liujian121    时间: 2018-9-3 17:12
1bit 发表于 2018-9-3 16:58
别扯什么更了,承办方认为6次合理就是6次,你认为需要10000次你可以自己组织。我不知道参加测试的有多少 ...

我上面说了10000次只是举个例子,非大厂专业人士谁能测那么多呢?
大版主发帖让大家讨论,总不能不让我说话吧。我只是说一下我认为时间允许的话,盲听可以多试试,如果不浪费个人时间和精力,多试试严谨一些总没有什么坏处吧。
当然如果大家时间宝贵,别说6次,听2次也无所谓,不盲听也没什么,高兴就好。

作者: catkingyes    时间: 2018-9-3 17:16
为某些人的基础知识担忧
作者: 妖言惑众    时间: 2018-9-3 17:18
概率问题......

对于耳朵相对好使的人(不是说我)来说,那根本不是概率问题
只是区别很明显和区别不太明显的问题,然后就是选择和记忆的问题了
作者: 阿斯兰君    时间: 2018-9-3 17:21
本帖最后由 阿斯兰君 于 2018-9-3 17:31 编辑
琵琶琴瑟 发表于 2018-9-3 16:59
我只是学的工科数学,而且毕业已有N年,数学这个逼我也真心装不了,只是,这种基础的概念还是建议您 ...

朋友我只是想说一个,他只有两条线,增加的只有次数总数,而不是线的总数,他如果是12条线分成6组给你听你可以这样算,但是他只有2条线,你每次听的都只是这两条线,只是换了个循序,人挑顺序,所以你搞那么复杂的概率根本不是一码事、你毕业考试的时候选择题是2选1的?都是4选1了吧,为啥这么做不懂吗

作者: liujian121    时间: 2018-9-3 17:38
1bit 发表于 2018-9-3 15:47
相当大?麻烦你负责到底,算给大家看看。

啊,我知道了,你在说我15楼的话说错了。
我15楼说,展会测试6次,而我参加过测30次的。前言结合后语把话看全,测试6次全对的概率对比测试30次全对的概率,我说测6次全对的概率相当大,没什么问题吧。
当然你要是只看半句话,不看对比就说我错了,无关紧要。就像一个人月薪10万,我说赚得多,你说赚的少,这根本没什么讨论的。

作者: 1bit    时间: 2018-9-3 18:09
liujian121 发表于 2018-9-3 17:38
啊,我知道了,你在说我15楼的话说错了。
我15楼说,展会测试6次,而我参加过测30次的。前言结合后语把 ...

其实没有必要解释这么多字。就一个问题有分歧,盲听电源线,6中5,牛不牛?

作者: liujian121    时间: 2018-9-3 18:23
1bit 发表于 2018-9-3 18:09
其实没有必要解释这么多字。就一个问题有分歧,盲听电源线,6中5,牛不牛?

你再看看我15楼第一句话。
哥们你要是一个帖子总是只能看到半句话,那我得说多少遍。。。
我想解释这么多字啊


作者: _天行健    时间: 2018-9-3 18:38
阿斯兰君 发表于 2018-9-3 17:21
朋友我只是想说一个,他只有两条线,增加的只有次数总数,而不是线的总数,他如果是12条线分成6组给你听 ...

非常认同这个说法,每次只是2根线的对比,随便蒙也是50%的概率,首先测试方法就存在先天性的缺陷,
这种测试想要达到基本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至少有3组切换对比是最低限度,只搞2组参考意义不大


作者: victory24    时间: 2018-9-3 18:44
听说有一群人要重新定义概率论,特来围观
作者: victory24    时间: 2018-9-3 18:51
其实想和说50%的兄弟玩个游戏,一人出5000,10000块的奖池,6次一组他连续听对6次拿走一块钱,没听对我拿走一块钱。
作者: 煤老板    时间: 2018-9-3 18:58
jerrybai2019 发表于 2018-9-2 17:52
有种就让他们听煲过的耳机和新耳机的差别。

这个差别我这个木耳都能明显听出来。。。
作者: 煤老板    时间: 2018-9-3 19:03
琵琶琴瑟 发表于 2018-9-3 15:51
兄弟,这都是基础知识,不要是试图“辩论”基础知识对不对。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曰过的。

靠蒙,连续6 ...

假如是6次中3次的概率是多少?是50%的三次方还是50%,仔细想想。

作者: 1bit    时间: 2018-9-3 19:11
liujian121 发表于 2018-9-3 18:23
你再看看我15楼第一句话。
哥们你要是一个帖子总是只能看到半句话,那我得说多少遍。。。
我想解释这么 ...

好吧,虽然我看不懂第一句之后的话是什么意思。
作者: sasawang    时间: 2018-9-3 19:13
这大兄弟成功的发现了宏观现象与微观现象的桥梁,原来一直不可以证明能不能用来解释宏观世界的量子力学,通过这个实验的验证,已经可以明确的说,宏观世界的事情可以用量子力学来解释。现在我终于找到量子贴的理论基础,我觉得下次诺贝尔物理学奖没跑了,而且就凭这种概率算法下次菲尔兹也没跑了。
作者: 阿斯兰君    时间: 2018-9-3 19:13
煤老板 发表于 2018-9-3 18:58
这个差别我这个木耳都能明显听出来。。。

嗯,我想闻你都闻出来了吧

作者: sasawang    时间: 2018-9-3 19:21
煤老板 发表于 2018-9-3 19:03
假如是6次中3次的概率是多少?是50%的三次方还是50%,仔细想想。

如果是正好中3次是5/16,假如是至少中三次是1/2。
作者: liujian121    时间: 2018-9-3 19:36
1bit 发表于 2018-9-3 19:11
好吧,虽然我看不懂第一句之后的话是什么意思。

15楼第一句话我承认他们都是金耳朵,厉害!
之后的话是什么意思请再看一次75楼,75楼我强调测试对比。我说我参加过测30次的,对比一下说这次测6次有点少,有啥问题?和测30次对比难道我说测6次太多了?
不说了,反反复复解释这么多,把帖子看全吧,完整审题的能力应该大家都培养过。

作者: lobo727    时间: 2018-9-3 19:58
余兴节目玩玩就好,不必当真
作者: victory24    时间: 2018-9-3 20:19
sasawang 发表于 2018-9-3 19:21
如果是正好中3次是5/16,假如是至少中三次是1/2。

看到一个明白人了,但还是只对前一半

作者: sasawang    时间: 2018-9-3 21:35
victory24 发表于 2018-9-3 20:19
看到一个明白人了,但还是只对前一半

嗯,写错了,至多中三次是1/2

作者: 硝化甘油    时间: 2018-9-3 23:07
铁耳朵飘过~
作者: 2204101018    时间: 2018-9-3 23:23
耳朵分辨率高点,记忆力好点
作者: 氷Iceman    时间: 2018-9-4 08:50
太厉害了
作者: 我的头很疼    时间: 2018-9-4 09:15
连续蒙对6次从概率上可能性是很小的,获奖的老哥确实厉害。
但是这种感知评价探测的任务似乎更适合使用信号检测论的方法来进行试验。
作者: c91    时间: 2018-9-4 09:25
耳朵的形状已经暴露了他的身份,这是个叛逃的精灵族。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18-9-4 09:39
本帖最后由 coolbaobao 于 2018-9-4 10:11 编辑
yalasuo1010 发表于 2018-9-3 00:52
二选一每次50%,6次全对的概率是50%*50%*50%*50%*50%*50%* =  1/64  对5次的概率是  1/32

连续对5次的概率是1/32。

如果是对6次中的任意5次,也就是总共64种可能性中的6种,那么这个概率是6/64,将近百分之十,(如果把全对的情况也算进去就是7/64)也就是每十个人里可以出一个“牛人”。
如果只是听(猜)出有没有换线,而不是指定A线B线,那么这个概率还要乘以2,也就是每五个人里面就可以出一个“牛人”了。



作者: hou3    时间: 2018-9-4 10:03
别争了,说听出来的继续发烧,说蒙出来的都去买彩票!
作者: 迷你音响    时间: 2018-9-4 10:20
厉害了,盲听有的时候确实完全需要静下心来,心无旁骛

作者: yufengzh    时间: 2018-9-4 10:28
sony2016 发表于 2018-9-2 20:05
体育老师教的数学

他是在体育老师教数学的时候玩dan去了,所以。。。


作者: paladinvip    时间: 2018-9-4 11:27
passionsoul 发表于 2018-9-3 21:57
我盲听不靠记忆力,就是判断2类声音的不同风格而已,比如宽松度和线条感等。至于哪个声音是哪个线从来不 ...

不要想当然了 人类的感官理解 就是依赖对比记忆 不是说 你不靠就真的不靠的...

作者: ae_yang    时间: 2018-9-4 11:44
c91 发表于 2018-9-4 09:25
耳朵的形状已经暴露了他的身份,这是个叛逃的精灵族。


形容的好夸张啊。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