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HD800S真是一个太极高手 [打印本页]

作者: 李卵镐    时间: 2019-2-24 20:12
标题: HD800S真是一个太极高手
本帖最后由 李卵镐 于 2019-2-24 20:14 编辑

听着移动定制版的HD800S,实在是感叹HD800S之强大。让我想起了HD800问世时森海的广告语:Crafted for perfection!
如果说HD800火气还有些大的话,那800S就是把那点多余的火气也消除干净了,真正成了一个太极高手。
燕瘦环肥,听什么都OK。
非要说缺点,就是风格太过严谨,但这种严谨和拜亚那种素味儿并不一样,很有厚度,只是声音不活泼,不添加任何味精。

作者: 1bit    时间: 2019-2-24 20:19
深海能成为海贼王是有原因的
作者: liuran    时间: 2019-2-24 21:05
移动定制版hd800s是什么……
作者: 我爱逍遥    时间: 2019-2-24 21:06
移动定制版hd800s是什么……
作者: 上官蔚蓝    时间: 2019-2-24 21:16
liuran 发表于 2019-2-24 21:05
移动定制版hd800s是什么……

充话费送的

作者: 李卵镐    时间: 2019-2-24 21:52
上官蔚蓝 发表于 2019-2-24 21:16
充话费送的

对头。当年正好赶上移动搞活动,就下单买了一只。

作者: 上官蔚蓝    时间: 2019-2-24 22:04
李卵镐 发表于 2019-2-24 21:52
对头。当年正好赶上移动搞活动,就下单买了一只。

真相只有一个

作者: xzhfire    时间: 2019-2-25 01:07
跟普通版的hd800s有不一样吗?对比gs2000e和大奶罩,人声还是远了点,还是评委和台上歌者的距离

作者: sony_duchao    时间: 2019-2-25 06:25
人声不行
作者: feiyu2981    时间: 2019-2-25 09:47
两个字“中庸”。听啥都可以,听啥都不出彩,这也是为啥有人说800s是650升级版的原因,至少杂食这点是相似的。
作者: sidewind    时间: 2019-2-25 09:55
feiyu2981 发表于 2019-2-25 09:47
两个字“中庸”。听啥都可以,听啥都不出彩,这也是为啥有人说800s是650升级版的原因,至少杂食这点是相似 ...

那得是前端不错

前端一般的时候,650更杂食。不知道那些鼓吹800直推也比650强的都是什么审美

作者: wood333    时间: 2019-2-25 09:59
hd800s的确是更杂食,对前端的适应性更广,或者说更中庸,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作者: 李卵镐    时间: 2019-2-25 10:08
feiyu2981 发表于 2019-2-25 09:47
两个字“中庸”。听啥都可以,听啥都不出彩,这也是为啥有人说800s是650升级版的原因,至少杂食这点是相似 ...

个人觉得用“严谨”来形容更为恰当一些。
另外,我觉得也有相对出彩的地方,比如听古典器乐、OST这些,因为这种类型的音乐比较适合严谨的调音风格。
非要说短板,我认同楼上几位兄弟提到的人声。不要说和同价位的毒声耳机比,就是和低一个档次的比如GSK甚至K701这些相比,好像也没有他们那么“抓耳”。
就好比一个人,处事风格严谨、滴水不漏,但是太严肃了不好玩。感觉有点这么个意思。
个人浅见。

作者: 董益峰    时间: 2019-2-25 11:33
移动定制版有点牛逼啊
作者: rightpokit    时间: 2019-2-25 11:43
最近不是800就是800s,每天至少三贴在同时刷屏,说得我心痒痒……
作者: nyamoe    时间: 2019-2-25 11:46
800S不活泼 多是前端锅

器材这玩意要真多对比才知道差距的,我以前GD02推HD800S感觉已经够好听了, 换了GDX2之后才发现原来还能有那么大提升空间

现在也在期盼更高级的表现奈何囊中羞涩,烧HIFI真是个无底洞 还好我穷
作者: 1bit    时间: 2019-2-25 11:52
李卵镐 发表于 2019-2-25 10:08
个人觉得用“严谨”来形容更为恰当一些。
另外,我觉得也有相对出彩的地方,比如听古典器乐、OST这些, ...

中音是有点暗,其实人声也很好。我唯一不满意的是高音有一点多,要是高音再压一点,中音拉一点点就很好了。

作者: ChristianRiddle    时间: 2019-2-25 18:47
流行人声离好听还差的远好吧

作者: 追音    时间: 2019-2-25 20:08
不就是贴了一个移动的标吗?有神马特别的

作者: 追音    时间: 2019-2-25 20:10
真正好的耳机本来听什么都可以的,偏科说明耳机本身素质有问题

作者: 李卵镐    时间: 2019-2-25 20:48
追音 发表于 2019-2-25 20:10
真正好的耳机本来听什么都可以的,偏科说明耳机本身素质有问题

也不是啦,我觉得耳机的偏科其实和人的个性一样。不可能说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个性,一样的全面。
有的设计师把频响做的更适合人声,有的更适合交响,也很正常的。
如果说耳机的硬素质,我觉得和耳机单元有莫大关系。

单元技术一样的前提下,声音风格完全可以有不同啊。
个人浅见。

作者: zaier6688    时间: 2019-2-25 22:52
听800和T1 感觉前者空荡荡,买后者,听了一年多,买了个不错的耳放下叉800,还是感觉搞不定,换T1 70周年(比T1难听,比800更难听),盲狙800S,完美!
作者: 李卵镐    时间: 2019-2-26 08:08
zaier6688 发表于 2019-2-25 22:52
听800和T1 感觉前者空荡荡,买后者,听了一年多,买了个不错的耳放下叉800,还是感觉搞不定,换T1 70周年( ...

是啊,感觉最早的800有点试水之作的感觉,火气还是偏大的。
不过从650、600、701这些耳机过渡到800、T1时,还真是让我大为震撼的。
换能单元升级了,声音马上提升了一个档次。

作者: sc5892096    时间: 2019-2-26 08:13
毕竟大厂,这么多年的技术沉淀不是白来的。
作者: feiyu2981    时间: 2019-2-26 11:06
李卵镐 发表于 2019-2-25 10:08
个人觉得用“严谨”来形容更为恰当一些。
另外,我觉得也有相对出彩的地方,比如听古典器乐、OST这些, ...


古典器乐和ost我会选择早期800,而不是800s
严谨我会选t1,800s的森海家音染还是很严重的


作者: szllee    时间: 2019-2-26 11:39
feiyu2981 发表于 2019-2-26 11:06
古典器乐和ost我会选择早期800,而不是800s
严谨我会选t1,800s的森海家音染还是很严重的

何谓严谨?何之渭严谨?

作者: 李卵镐    时间: 2019-2-26 15:31
feiyu2981 发表于 2019-2-26 11:06
古典器乐和ost我会选择早期800,而不是800s
严谨我会选t1,800s的森海家音染还是很严重的

这样就复杂了。
如果一只耳机可以做到相对百搭和杂食,就省了很多事儿了。
对于高烧而言,没准儿还可以通过玩线甚至玩避震来调声儿。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20-5-16 20:24
为什么绿坛这么多越南妹子?你们是一家子吗?
作者: 李卵镐    时间: 2020-5-19 15:55
hstyle 发表于 2020-5-16 20:16
今天特意试了一下直推,和650一样,流行是可以的。

没毛病。个人认为,800S的包容度相对还是可以的,至少可听。当然,也有的“老烧”反映800S很难玩好,甚至评价说其是“宇宙第一难驾驭的耳机”,前端必须投入几十W才行。

作者: 宵暗小町    时间: 2020-5-19 15:58
800S低频有点不过瘾,但其实量也足够了。
作者: 有只野猫    时间: 2020-5-19 15:59
试听了不少耳机, 最后还是觉得HD800s好听,听流行也很好,有一种把灰尘拭去的感觉。
作者: 宵暗小町    时间: 2020-5-19 16:00
李卵镐 发表于 2020-5-19 15:55
没毛病。个人认为,800S的包容度相对还是可以的,至少可听。当然,也有的“老烧”反映800S很难玩好,甚至 ...

他们说的是800而不是800S吧,800S的话咸鱼2000多的HDVA600不就搞定了。

作者: 柳河    时间: 2020-5-19 20:22
sidewind 发表于 2019-2-25 09:55
那得是前端不错

前端一般的时候,650更杂食。不知道那些鼓吹800直推也比650强的都是什么审美

反对。为什么反对?因为,对于iPad pro以及老大爷级别的七彩虹C4国砖直推来说只需要大致正常的听力,完完全全不需要审美。

作者: xiaotan02    时间: 2020-5-19 21:24
声音不活泼那是前端数字源问题
好的前端 800s出来声音更好

800不是严谨,是全面 工整吧,可以活泼

作者: sidewind    时间: 2020-5-20 08:13
柳河 发表于 2020-5-19 20:22
反对。为什么反对?因为,对于iPad pro以及老大爷级别的七彩虹C4国砖直推来说只需要大致正常的听力,完完 ...

认为音量够等于推好的话,我无话可说

波音飞机用个皮卡拖着也能在地上跑

作者: 李卵镐    时间: 2020-5-20 21:44
本帖最后由 李卵镐 于 2020-5-20 21:49 编辑
宵暗小町 发表于 2020-5-19 16:00
他们说的是800而不是800S吧,800S的话咸鱼2000多的HDVA600不就搞定了。

哦不不。之前就有老烧指点江山,让我放弃800S,说选择了800S就省不了钱。
况且兄弟忽略了音源。音源是非常重要的。要是音源一般的话,老烧又会说信息量上不去了。

作者: 李卵镐    时间: 2020-5-20 21:47
本帖最后由 李卵镐 于 2020-5-20 21:50 编辑
sidewind 发表于 2020-5-20 08:13
认为音量够等于推好的话,我无话可说

波音飞机用个皮卡拖着也能在地上跑

这个比喻不是很恰当吧。
如果皮卡拖着跑并且速度足够快的话,理论上讲灰机是可以灰起来的
纯属抬杠,别介意。

作者: kafai-erji    时间: 2020-5-21 01:40
1bit 发表于 2019-2-25 11:52
中音是有点暗,其实人声也很好。我唯一不满意的是高音有一点多,要是高音再压一点,中音拉一点点就很好了 ...

配hdv820人声虽然不是惊喜,但是不会刺耳是耐听那种。听完又想听得的那种,心痒痒的感觉。

作者: alanhell    时间: 2020-5-21 06:41
本帖最后由 alanhell 于 2020-5-21 06:42 编辑
kafai-erji 发表于 2020-5-21 01:40
配hdv820人声虽然不是惊喜,但是不会刺耳是耐听那种。听完又想听得的那种,心痒痒的感觉。

当年没出HD800S的时候,一直都觉得HD800声音冷,高音刺耳。
后来出了HDVD800,买了发现原装解码把声音调暖了很多,瞬间可以驾驭不少流行人声了。
然后又买了一个HD800S,接上HDVD800,感觉听啥歌都不刺耳了,声音也厚实了不少。

然而,最后,我就买了矩声的Saber X Pro, 再也没用过HDVD800的板载解码,也很少用HD800s了。。。。
所谓的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听习惯了高解析,干净的声音,现在受不了加料感觉的。
真要听垃圾录音的流行乐,也直接上天龙了,都懒得用800~



作者: sidewind    时间: 2020-5-21 07:59
李卵镐 发表于 2020-5-20 21:47
这个比喻不是很恰当吧。
如果皮卡拖着跑并且速度足够快的话,理论上讲灰机是可以灰起来的
纯属抬杠 ...

嗯,理论上,如果苹果出一个集成超级大电池、高档解码和放大模块的ipad pro,也是可以把HD800s推好的

作者: 李卵镐    时间: 2020-5-22 14:36
alanhell 发表于 2020-5-21 06:41
当年没出HD800S的时候,一直都觉得HD800声音冷,高音刺耳。
后来出了HDVD800,买了发现原装解码把声音调 ...

想当年森海刚推出HDVD800的时候,商家一片嗤之以鼻,极尽所能的把HDVD800形容成一个性价比超低的、圈钱的玩意儿。现在想来也真是十分可笑。
所以大厂都是这样的,你喜不喜欢它、黑不黑它,他照样我行我素的做。
当然了,大家都要吃饭,商家黑一黑也无可指责的。

作者: alanhell    时间: 2020-5-23 06:51
李卵镐 发表于 2020-5-22 14:36
想当年森海刚推出HDVD800的时候,商家一片嗤之以鼻,极尽所能的把HDVD800形容成一个性价比超低的、圈钱的 ...

耳放部分还是很靠谱的,解码真心是有点力不从心。
除了刚开始用的那一个月感觉声音特好听,听的越久,就月怀念以前DAC1的解析力。
反正买HD800就没指望用来听一般的流行乐,不太了解为啥森海走的路线越来越大众了,HD820感觉都快成索尼那种畸形音了~



作者: 李卵镐    时间: 2020-5-23 10:25
alanhell 发表于 2020-5-23 06:51
耳放部分还是很靠谱的,解码真心是有点力不从心。
除了刚开始用的那一个月感觉声音特好听,听的越久,就 ...

要想提高解析力,何必始终纠结于DAC?不如把音源换一换,立马得到天翻地覆的变化。
作者: true-blue    时间: 2020-5-23 10:29
近年来的太极大湿上台基本上都是被散打爱好者几秒钟KO
作者: alanhell    时间: 2020-5-24 05:17
李卵镐 发表于 2020-5-23 10:25
要想提高解析力,何必始终纠结于DAC?不如把音源换一换,立马得到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找不到比DXD或者DSD更好的音源了。。。。
一般好的录音就那一个版本,到哪里去换音源。。。



作者: 李卵镐    时间: 2020-5-24 14:12
alanhell 发表于 2020-5-24 05:17
........我找不到比DXD或者DSD更好的音源了。。。。
一般好的录音就那一个版本,到哪里去换音源。。。
...

不单单是音频文件啊亲。
你格式再高,就算给你母带,你前面没有好的“转盘”或者界面有什么用?
如果前面用电脑,出来的jitter高的一批,后面再用DAC来弥补那不是舍本逐末么,播放源头这一环就成为最大瓶颈了。
我听CD,采样率仅为44.1KHz,文件格式远没有你高,但我前面用一个好的机械转盘,jitter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同样用HDV820这种烂大街的解码来处理,那声音比电脑不知道好多少。
我的意思就是与其折腾DAC这一环,不如花点本钱在播放设备上。

作者: alanhell    时间: 2020-5-24 20:06
李卵镐 发表于 2020-5-24 14:12
不单单是音频文件啊亲。
你格式再高,就算给你母带,你前面没有好的“转盘”或者界面有什么用?
如果前 ...

.....我是个穷人~肯定是从效果最明显的去考虑升级。
模拟界面的提升显而易见,数字界面的改动,目前我的木耳还真没听出来啥区别。
再说,现在解码都是USB用aysnc传数据了,已经没有了当年同轴/光纤的时钟问题。jitter都是解码自己设计上的问题,和音源真心没太大关系。
除非你用外置时钟,直接传I2S的信号,否则解码读的都是自己USB芯片上的板载缓存,你外界的转盘只要不是卡到超过缓存大小就行。

反正我是听不出CD机和电脑上的CD-RIP文件有啥区别的。
P.S.

光纤模块都是很老的设计了,基本上过不了24/192k的坎,DXD,MQA,DSD根本放不了,这等于是让我放弃了自己的大半库存啊~




作者: 李卵镐    时间: 2020-5-24 22:07
alanhell 发表于 2020-5-24 20:06
.....我是个穷人~肯定是从效果最明显的去考虑升级。
模拟界面的提升显而易见,数字界面的改动,目前我的 ...

这个很难说啦。每个环节如何处理,处理到什么程度,肉眼都看不到的。
我只能说我换用好的机械转盘以后,出来的声音,和电脑做数字源相比,那是一耳朵很明显的提升。所以我不认为数字源可以马虎。
简单打个比方,原始信号如果欠采样了、混频了,你在后面做再多改进、再怎么升频、升上天,那也是徒劳。
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也许可能有别的方法可以弥补或者怎么样。但我认为那样花的代价就大了。把这个钱投在数字源上,完全可以获得更好的声音。
其实机械CD是很容易出好声的,而且优美、耐听。现在的很多数播,素质是高的一批,但是声音躁得很,我根本听不旧。

作者: 李卵镐    时间: 2020-5-24 22:11
alanhell 发表于 2020-5-24 20:06
.....我是个穷人~肯定是从效果最明显的去考虑升级。
模拟界面的提升显而易见,数字界面的改动,目前我的 ...

也无所谓啦。玩法各异,很正常的。而且每个人喜欢的声音也不同,钟爱的玩法也不一样。
我个人就比较喜欢听CD,也爱收集一些CD,所以用机械CD是最合适的。这些都因人而异的。

作者: jasper2000    时间: 2020-5-24 22:35
nyamoe 发表于 2019-2-25 11:46
800S不活泼 多是前端锅

器材这玩意要真多对比才知道差距的,我以前GD02推HD800S感觉已经够好听了, 换了 ...

再换分体还能有惊喜

作者: alanhell    时间: 2020-5-24 23:35
李卵镐 发表于 2020-5-24 22:11
也无所谓啦。玩法各异,很正常的。而且每个人喜欢的声音也不同,钟爱的玩法也不一样。
我个人就比较喜欢 ...

我也喜欢收集CD,但是一般都放音响上听,耳机一般配电脑,还能打游戏,开语音用。
单独坐着听耳机总觉得有点奇怪~

P.S.
CD也有SACD,蓝光,DVD-A,和MQA各种格式的,个人觉得SACD和蓝光的录音听的是最舒服的~




作者: alanhell    时间: 2020-5-24 23:44
李卵镐 发表于 2020-5-24 22:07
这个很难说啦。每个环节如何处理,处理到什么程度,肉眼都看不到的。
我只能说我换用好的机械转盘以后, ...

你说的是那种放黑胶的转盘么~
要是CD机的话,用的都是同样的数字源吧。。。PCM?
如果是用光纤的话,最多就是CD机的数字时钟比电脑的干扰要小很多,所以相对稳定不少。
但是这都是对于同步传输的设备而言的,USB这种异步传输,都是缓存到解码,然后靠本地时钟解码的。
稍微高端一点的解码,特别是只有光纤输入的解码,一般都会有专门的信号处理电路,新版的解码芯片也就专门的jitter reducution电路的。
CD机直接接功放,我还是能听到区别的,但是接同一个解码,我基本听不到啥差别了。可能是耳朵木吧。。。。




作者: 李卵镐    时间: 2020-5-25 00:46
alanhell 发表于 2020-5-24 23:44
你说的是那种放黑胶的转盘么~
要是CD机的话,用的都是同样的数字源吧。。。PCM?
如果是用光纤的话,最 ...

不是黑胶,黑胶系统就不存在数字信号了。黑胶玩起来太麻烦了,自己弄不来的话,各种炒豆音、爆音。而且黑胶唱片好像保存起来也挺麻烦。当然,也是个人爱好了,有的人就非得听黑胶、听磁带。
我就是听普通44.1KHz的CD,连SACD都不是。我只要求一定是正版,对格式没有任何要求,我的CD转盘也读不了SACD。
事实上咱们说的就是两种玩法。我对解码的要求一般般,所以我用HDV820,一来像你一样兼顾电脑USB,看个电影、视频啥的,二来可以同轴接转盘,或者直接接模拟输入。

作者: jhj    时间: 2020-5-25 01:33
李卵镐 发表于 2020-5-24 14:12
不单单是音频文件啊亲。
你格式再高,就算给你母带,你前面没有好的“转盘”或者界面有什么用?
如果前 ...

尽量消除前端带来的Jitter,这是DAC本身就应该做好的事情,是DAC的义务。对于前端Jitter非常敏感,这其实也是DAC没做好的一方面体现...

作者: alanhell    时间: 2020-5-25 03:58
李卵镐 发表于 2020-5-25 00:46
不是黑胶,黑胶系统就不存在数字信号了。黑胶玩起来太麻烦了,自己弄不来的话,各种炒豆音、爆音。而且黑 ...

就像楼上说的,CD机和电脑我都用过,听不出区别,才会觉得换前端没有换解码来的提升大~
之所以用USB,就是不想用光纤的同步传输,这样就能用我解码自带的时钟,而不是电脑的。
其实CD机对音效有提升,是因为以前只有同步传输,CD机自带的信号电路,数字噪音会比电脑小很多,时钟也稳定很多。
其实CD机的数据也是通过光盘预读到本地的缓存后,才重新包装成光纤信号发给解码的。如果全靠机械读取,不建立本地缓存的话,光是光驱马达自身的wow facotor造成的jitter都是电脑的几千倍~
启用async传输,只不过是把CD机要做的缓存工作,转移到解码上做而已。HDVD800和HDV820都是很新的产品了,如果出线jitter的问题,只能说是解码做的太不用心。。。
所以我才说,我外接了解码以后,就再也没用过板载的了。。。。



作者: 寻找雨中的猫    时间: 2020-5-25 13:56
拷问一下楼主

放屁030推HD800S如何?
作者: 李卵镐    时间: 2020-5-25 15:47
jhj 发表于 2020-5-25 01:33
尽量消除前端带来的Jitter,这是DAC本身就应该做好的事情,是DAC的义务。对于前端Jitter非常敏感,这其实 ...

咱们先不讨论DAC能不能消除jitter、消除的好不好、干不干净这些问题。退一步说,优秀的DAC可以把前面的jitter弄得干干净净,即便如此,把钱投在后端DAC消除jitter上,和把钱投在数字源消除jitter上,我个人认为也是后者要更容易实现,因而也更划算。
我可以打一个比方,就像接自来水。我的意思是水源得好,最好是无污染的优质山泉水,那样我不用做太多处理,烧开、甚至不用烧开,我就可以喝,喝了不生病,还健康。
而兄弟你们的意思是,水源无所谓,反正在当下,市面上牛逼的过滤装置多得很,污染再严重的水,只要经过牛逼的过滤装置,滤出来的水烧开以后,喝了照样不生病。
很显然,如果水的源头上就很干净、无污染,那我干嘛要花那个钱去买一套牛逼的过滤装置呢?

至于说有人觉得泉水的味道好,有人觉得过滤出来的水味道好,我认为那是另一个问题了。只要喝了不生病,管他呢,是吧。


作者: 李卵镐    时间: 2020-5-25 15:49
alanhell 发表于 2020-5-25 03:58
就像楼上说的,CD机和电脑我都用过,听不出区别,才会觉得换前端没有换解码来的提升大~
之所以用USB,就 ...

参看楼上。回到根本上,还是耳朵收货。

作者: 李卵镐    时间: 2020-5-25 15:56
寻找雨中的猫 发表于 2020-5-25 13:56
拷问一下楼主

放屁030推HD800S如何?

800S没试过。800推过。
很早以前的事啦。
真的RP030我没听过,但是放屁030给我的听感,如果以声论价的话,他就是个两三千、甚至一两千的东西。
越级PK本就是一个笑话,更何况还是国产山寨。
说起那事儿,机器本身的水平也就罢了,主要是那个淘宝卖家,也算让我们开了眼界。
所以不差钱还是大厂正规型号吧。这些小作坊做一台是一台,想挣点钱吃个饭也不容易,售后根本无从谈起。

作者: jhj    时间: 2020-5-25 23:18
李卵镐 发表于 2020-5-25 15:47
咱们先不讨论DAC能不能消除jitter、消除的好不好、干不干净这些问题。退一步说,优秀的DAC可以把前面的ji ...

你得考虑投入啊,要换一个转盘或者界面就能带来“翻天覆地”改变的,价格往往比后端的DAC本身还要贵了。
与其这样,直接换个1.8倍价格,对Jitter处理比较好,不那么敏感的DAC最终效果恐怕会更好。
况且要消除前端的Jitter也有一些更简单的手段,比如一个小小的过滤、处理器什么的,付出的代价就比专门购买转盘界面要低很多。
把前面的来源搞得更干净这思路本身是没错的,但你得考虑现实中的投入/回报比。
作者: 李卵镐    时间: 2020-5-25 23:46
jhj 发表于 2020-5-25 23:18
你得考虑投入啊,要换一个转盘或者界面就能带来“翻天覆地”改变的,价格往往比后端的DAC本身还要贵了。
...

你说要考虑投入和回报的比例,这一点我完全认可。
但恰恰相反,我认为用有限预算买到的CD或纯数字转盘做音源,比用相同价格去购买DAC,所得到的回报要更明显。
因为我认为,从出好声的角度讲,在CD或其他数字源这个环节要更加容易,代价更小。
所以,如果我只有几千的预算,我也宁可投入到一部CD上,而非高不成低不就的DAC上(又要异步存储,又要这样那样)。
我的系统里,数字音源占比是最大的。DAC用的就是HDV820一体机带的,很多人都嗤之以鼻瞧不上的。
另外,兄台也提到了滤波。这种杀敌一千自伤几百的玩意,我认为少用为好。这里头做了什么手脚,讲不清楚的。
我一直觉得在一套系统里,味道也好、素质也好,尽量在源头上就做好,后面的设备只要做到忠实而充沛的放大和输出,就完事了。
Anyway,这都是我个人的浅见和玩法。

作者: alanhell    时间: 2020-5-26 00:18
李卵镐 发表于 2020-5-25 15:47
咱们先不讨论DAC能不能消除jitter、消除的好不好、干不干净这些问题。退一步说,优秀的DAC可以把前面的ji ...

额,我觉得你还没有理解我的观点。
我认为的是:
不管是从CD机械读取出来的信息,还是从电脑硬盘电子读取出来的信息,不处理,都是"污水"。可能只有黑胶的人,才能说他们的源头是清水。(当然那些底噪你可以当成是水里的微生物,人体习惯了,就没啥害处了
你可以看看一般解码jitter的测量单位,都是ps或者ns级别的。不管是CD机马达有多好的wow factor,电脑硬盘有多低的延时,不处理,都不可能达到你设备给出的数据。
这说明,所有传输信号,都是经过“过滤”以后,才开始解码的。过滤器我们都知道,不会因为水源多干净,多脏,而出现不同的结果。过滤效果只和过滤器本身的过滤指标有关(你可以说是解码器自己的时钟,或者CD机的时钟)。

所以我们讨论的是,把过滤器安装在自来水厂(同步传输)和自己家水龙头上(异步传输)的区别而已。而对于一个自家水龙头已经装了过滤器的人,自来水厂的水好不好,其实并不重要了。而我选择用家庭过滤设备,也是为了顺带的把传输管道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一并解决了而已。(USB模块的好坏我们就不讨论了,偏题~)

至于预算,我个人认为,集中投资,比分散投资回报要高点。
比如 1500的cd 机 + 500的解码 效果可能没有 500 的CD机+ 1500的解码好。
毕竟耳机最后靠的是模拟的声音,高端解码和低端解码的差距比耳放的差距更容易听出来。而且高端解码对音源的容忍性也会高很多,就算直插随声听,也没太大问题。相反,高端音源在低端解码上,绝对会被解码模拟的部分限制。连最基本的三频解析都没有到高标准,又能到哪去表现出jitter上的区别呢?所以按投资回报比算,我更倾向后着~



作者: 李卵镐    时间: 2020-5-26 01:14
alanhell 发表于 2020-5-26 00:18
额,我觉得你还没有理解我的观点。
我认为的是:
不管是从CD机械读取出来的信息,还是从电脑硬盘电子读 ...

汗,有什么理解不理解的?这个清不清水的,完全看你源头定义在什么位置。
这个源头就是我人为的一个定义而已,是一个比方。你如果一定要追根溯源,那你可以找到供电、发电厂那边去了。
我定义的源头是数字源、数字输出,而我想表达的意思无非就是我个人选择把钱花在比你更前面的位置。就这么个意思。
我也说的非常清楚了,这只是个人爱好、个人玩法。只是一种选择,是纠结于DAC之外的另一种选择而已。你当然可以不这样选择了。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