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听古典的人的格调一定就比流行高? [打印本页]

作者: 卡帕罗阿萨夫    时间: 2019-3-24 22:40
标题: 听古典的人的格调一定就比流行高?
刚才看到一个帖子,说古典音乐天生就比流行牛逼。怕只是你被人忽悠买了天价的附属器材,然后自我欺骗,认为高价器材听古典才能体现器材的能力吧?然后就自以为上了档次,瞧不起听流行的人了吧?音乐,人类的艺术结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古典音乐确实是日久弥香,就像古董一样见证了人类的历史,经过多年积淀,其中的精华、能代表那个时代的乐曲被保留到了今天。但是,你敢说莫扎特在那个时代就不是口水音乐家了吗?举个栗子,小星星是莫扎特的代表作品,其中高深的乐理我就不说了,我也不懂,咱们5岁的时候都会哼两句,但是你到了初中再哼这首歌曲,别人就说你幼稚,没见过世面,到了现在,恐怕有很多人还坐在音响前听小星星,真正听音乐的人可能下一首就换成了抖音神曲,小星星乐理严谨,无懈可击,但是静谧有余,热情不够。但那部分为了器材听音乐的人就会说,古典音乐,真香!至于为什么香,他不知道,要是真的要找一个理由,那也是为了发挥他那天价的器材的“实力”,显得自己有逼格。

作者: tts43    时间: 2019-3-24 23:11
不不不,莫扎特是共济会的,在旧时代观念里可恶程度和某某班,傻大木,三胖差不多,你喜欢听金炯日同志吗?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568518?from=search&seid=13184034758427027049

来欣赏一下,我觉得比某些古典好听多了。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19-3-24 23:12
本帖最后由 coolbaobao 于 2019-3-24 23:14 编辑

古典音乐并不是古代的流行音乐
这是一种想当然的误解
流行音乐一般是指录音技术发明后,工业社会生产的商品化消遣音乐
在唱片发明之前,并没有口水歌这种东西
只有游吟诗人,那又是另一码事

作者: 鑲ョ▼    时间: 2019-3-24 23:12
还好了,古典乐能听懂的人确实不多。靠器材装咖的人才奇怪呢,可能是经历了单车都是宝贝的年代。可惜事实上水平和器材关系不大,金耳朵未必是用天价器材的。
作者: philsogreat    时间: 2019-3-24 23:21
例子举得不好,小星星的旋律不是莫扎特写的,是民歌,莫扎特拿这旋律写了十几段变奏。
作者: dywzc    时间: 2019-3-24 23:29
古典音乐是古代的贵族音乐

作者: wan910351    时间: 2019-3-24 23:31
古典高于流行?呵呵……谬论!
作者: fearsdotcom    时间: 2019-3-24 23:40
古典音乐就是古代的上层社会流行音乐。从格式本身来说,不见得比民谣高级,就像上面说的小星星,作曲家也是取材于民间。

客观来说,音乐只是表现手法,不能与背后的精神情感混为一谈。同一种情感,既可以用登堂入室的手法演绎,也可以用民间手法表达。讨论音乐手法高低没有意义,背后的精神才是根本。
作者: 86518425    时间: 2019-3-25 00:12
开车的瞧不起骑车的,堵车的时候骑车超越开车。别人爱噴就噴,你跟他较真你就输了。

作者: frankcaprio    时间: 2019-3-25 02:06
流行的音乐形式是讨好观众的,而古典是用来讨好自己的,仅此而已。

作者: 卡帕罗阿萨夫    时间: 2019-3-25 02:14
philsogreat 发表于 2019-3-24 23:21
例子举得不好,小星星的旋律不是莫扎特写的,是民歌,莫扎特拿这旋律写了十几段变奏。

谢谢了长知识了

作者: fk1901    时间: 2019-3-25 06:12
原贴只是说古典音乐比流行口水歌“高级”,并没说听音乐的人有区别

作者: sidewind    时间: 2019-3-25 08:12
fk1901 发表于 2019-3-25 06:12
原贴只是说古典音乐比流行口水歌“高级”,并没说听音乐的人有区别

没错,唐诗宋词确实比当前的无病呻吟高级,跟形式有一定关系,但更大的逻辑在于,流传下来的本身就是经过漫长时间检验和沉淀的。

而另外一个逻辑很有意思,以古典为主的人多少会听些流行,再不济也曾经有过流行为主的阶段,而抨击古典的人,又有几个人曾经长期沉浸在古典乐里面?

确实需要再强调,人无高下。

作者: 天空上尉    时间: 2019-3-25 08:13
听不懂就觉得很牛逼

作者: 芝麻汤团    时间: 2019-3-25 08:32
莫扎特真不是古代的口水歌,就凭你这句话可以知道你的格局
古典音乐从一开始就是阳春白雪,反而是二十世纪因为电台和唱片工业才变得更普及
古代的通俗音乐是民间音乐
作者: 女人的选择    时间: 2019-3-25 08:32
我是听古典的,当然也喜欢流行。我来告诉群主一个事情,就是我把我古典群里那些认为流行都是垃圾的人统统踢掉了,那些人在我看来,连个音乐都不配听。我的群号,10332250
作者: 漫不经心的眼神    时间: 2019-3-25 08:54
音乐风格不同,受众群体不同,这没什么好说的。流行音乐也有非常好的作品,但你非要说音乐没有等级之分?不好意思,对于那些流行的口水歌,比如什么我的将军啊,那一夜啊,爱情买卖啊之类的,就是垃圾。
作者: 芝麻汤团    时间: 2019-3-25 09:01
从音乐的形式和内涵上说,音乐就是有高低之分的
古典音乐那么多年的积淀,而大部分流行音乐是工业化的产物
而从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来说,并无高低
作者: 卡帕罗阿萨夫    时间: 2019-3-25 09:02
tts43 发表于 2019-3-24 23:11
不不不,莫扎特是共济会的,在旧时代观念里可恶程度和某某班,傻大木,三胖差不多,你喜欢听金炯日同志吗? ...

我真是手贱,打开了那个链接,从此发现了新世界

作者: 卡帕罗阿萨夫    时间: 2019-3-25 09:05
漫不经心的眼神 发表于 2019-3-25 08:54
音乐风格不同,受众群体不同,这没什么好说的。流行音乐也有非常好的作品,但你非要说音乐没有等级之分?不 ...

可能我们无法理解喊麦和爱情买卖之类的内在情感,或者说,它们的内在情感的确很浅,但是,那些音乐的受众都很有生活,我不去刻意鄙视什么,存在即合理

作者: bonobolton    时间: 2019-3-25 09:05
楼主没喷在点上,确实有一些人是为了感受器材的优越性才开始接触古典音乐,但他本身要是对古典没有共鸣则不可能长久。聆听古典或是流行都是为了获得共鸣与感动,但在获取的途径却不大相同。不管愿不愿意承认,音乐的确是有高低好坏之分的。只是听音乐的人并没有绝对的高低好坏,因为人的欣赏习惯会随着年龄或某些事件所改变。至于楼主把莫扎特的音乐比作口水歌,如果真的是口水歌的话我只能说那个时代何其美好,连口水歌都有如此水准。
作者: 卡帕罗阿萨夫    时间: 2019-3-25 09:08
芝麻汤团 发表于 2019-3-25 08:32
莫扎特真不是古代的口水歌,就凭你这句话可以知道你的格局
古典音乐从一开始就是阳春白雪,反而是二十世纪 ...

的确,我对音乐的理解还非常浅薄,我没有乐理知识的积累,也没有研究过音乐史,但是我一直都在用心去体会,做到浅层的神交

作者: zj0428    时间: 2019-3-25 09:14
小学5年级打游戏机,很多小朋友认为玩智力卡(RPG,SLG)的比玩动作卡(ATC)的厉害,有本事,搞的个个都去玩三国志,大战略。其实那会真的个个都觉得三国,大战略有意思?
后来大了些,所有类型都玩进去了,反而不会有这种厚此薄彼的看法了。
作者: vf3tb    时间: 2019-3-25 09:20
古典的境界比流行高,这个没有异议吧?前者是意会,后者是言传,高大上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当然还有比意会更高的层次,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作者: 前进    时间: 2019-3-25 09:22
楼主是意淫天地    听大型交响乐是要保真还原 不是要贵

另外 听大型交响乐是经验多了以后 绝大部分初烧从听华语人声歌曲开始 有一部分会对乐器音质要求高起来 有一部分会开始听大型交响乐
大型交响乐不是所谓的古典 论坛常用所谓的古典和流行笼统划分音乐种类是错误的


作者: 前进    时间: 2019-3-25 09:24
不是楼主以为的格调高 但是 绝大多数大型交响乐的创作演奏录音等水准比绝大多数尤其是华语的人声歌曲高很多
作者: 漫不经心的眼神    时间: 2019-3-25 09:25
卡帕罗阿萨夫 发表于 2019-3-25 09:05
可能我们无法理解喊麦和爱情买卖之类的内在情感,或者说,它们的内在情感的确很浅,但是,那些音乐的受众 ...

我说的也是这种的音乐本身是垃圾,受众人群不做评价。

作者: waka_waka    时间: 2019-3-25 09:27
抱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确实有差别。
拿电影做比喻,有的人一看文艺片就呵欠连天,必须上抗日神剧手撕鬼子才能拍案叫绝。

要说这两类人格调一样,谁信呢?
心理不平衡,可以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非要争论通俗的东西跟高雅的东西格调一样有啥意义呢,它又不能以意志为转移。

好的设备应该能准确回放各种类型的音乐。如果一副耳机只能听古典,不能听流行,那它一定不是一副合格的耳机。
作者: bone007    时间: 2019-3-25 09:34
无需理会,你这是自卑的体现

作者: mickyluo    时间: 2019-3-25 10:15
广义的古典乐也分很多种,简单到复杂程度也都不同。
巴洛克时代,从文艺复兴结束到18世纪中期,这段时期的器乐,曲式配曲和声方面比较简单,旋律优美,和流行口水歌差不多,还不如一些流行乐复杂,比较接近流行歌曲的审美,不如说很多流行歌曲就是复古到这个时代。喜欢流行歌曲的可以去听听这个时代的器乐,比如维瓦尔第的协奏曲,巴赫的乐队组曲等。
巴洛克时代的声乐还是和教会有关,弥撒,康塔塔等,很少有抒发个人小情感的作品。
当然也有巴赫这种专注于赋格曲的奇葩,他的复调音乐不看谱就很难听懂。
作者: mickyluo    时间: 2019-3-25 10:26
古典主义时期,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时间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早期。
这个时代是曲式和配器到乐器大发展的时代,从巴洛克时代简单口水歌曲式。发展出来一个叫"奏鸣曲式"的大型曲式。
奏鸣曲式是古典音乐中最重要的曲式,是交响曲,协奏曲,钢琴奏鸣曲,管弦乐序曲等音乐的核心,并且延续到了20世纪。
这个时代大部分乐器已经从古乐器改进成现代乐器了,乐团规模越来越大。
同时钢琴已经普及,并且落户到千家万户,同时演奏会也普及了,平民终于可以近距离接触教会音乐以外的世俗音乐。
声乐:歌剧,并且诞生了艺术歌曲,艺术歌曲是钢琴伴奏,有些乐队伴奏,作曲家以诗歌为词,写出的小型歌曲。更多的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作者: mickyluo    时间: 2019-3-25 10:33
接下来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早期的浪漫主义时期应该就是人类音乐的高峰了。
复杂程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爵士乐里那些看似复杂的和声手法和各种调式,其实浪漫主义时期大都用过,同时交响乐团配器已经发展到了顶点。
这个时期是跨度最长,百花齐放分门别类最多的时期。
之后的现代古典乐发展到不可听的噪音,根本原因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们,已经穷尽了人类所有可听的音乐。
作者: tts43    时间: 2019-3-25 10:33
卡帕罗阿萨夫 发表于 2019-3-25 09:02
我真是手贱,打开了那个链接,从此发现了新世界

牛逼吧,牛逼哄哄的苏维埃气氛。

作者: kugongzi    时间: 2019-3-25 10:36
sidewind 发表于 2019-3-25 08:12
没错,唐诗宋词确实比当前的无病呻吟高级,跟形式有一定关系,但更大的逻辑在于,流传下来的本身就是经过 ...

很开心你提到唐诗宋词,我觉得现在很多华语人声的歌词其实也有唐诗宋词的影子,歌词本身就有诗歌属性。.

宋代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不也是无病呻吟吗?再看看现在,《时间煮雨》里今夕何夕,青草离离,明月夜送君千里,等来年秋风起。一样是婉约派的表达。
.
岳飞的满江红里写道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再看看现在屠洪刚的《精忠报国》,狼烟起 江山北望 龙起卷 马长嘶 剑气如霜。是不是一样的豪气?

.
更有王菲的《明月几时有》,直接照搬了苏东坡的词。当然,苏东坡一个大老爷们读的应该是没有王菲唱的好听,也没有各种乐器的伴奏,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华语人声其实是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的。

作者: rejx0102    时间: 2019-3-25 10:40
我还是喜欢轻音乐。古典我真有点听不下去的感觉。

作者: flowly    时间: 2019-3-25 10:47
我就知道   流行是 服务于听者的 内心情感的,自己有什么的内在情感,听流行 可以达到 深化及附和自己情感的 作用,可以更悲伤 可以更 励志
古典 则是不一样 (排除那些 娱乐性的 圆舞曲之类的),本身交响的作品 完整的表达了 一种独立的情绪,不受听者的情绪影响,更不能附和听者,你只能在他表达的情绪里,或振奋或感动,音乐本身 饱满 浓郁 独立完整的存在着。
作者: tts43    时间: 2019-3-25 10:47
waka_waka 发表于 2019-3-25 09:27
抱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确实有差别。
拿电影做比喻,有的人一看文艺片就呵欠连天,必须上抗日神剧手撕 ...

格调看你从哪个方面理解。抗日神剧就一定垃圾吗,比如最出名的抗日神剧燕双鹰,喷的人都是没认真看的。只看到里面的吹逼台词,没发觉里面的悬疑剧情设置的功夫。导演也是神探狄仁杰的导演,在以前那个国产悬疑一片渣渣的年代,这种最考验智力的悬疑剧要么抄袭要么瞎编,也就钱雁秋坚持原创,而且还有相当的水准。虽然披着神剧的外衣,又岂是一众渣渣文艺片可以相提并论的。

作者: tts43    时间: 2019-3-25 10:56
很多人总觉得什么歌剧就是高雅,其实就是追随着西化潮流的装逼。 歌剧本朝也有啊,京剧,川剧,粤剧,整明白了吗?追什么巴洛克王朝的歌剧。
作者: 左仑    时间: 2019-3-25 12:02
爱听啥听啥,古典鄙视流行,就是那英鄙视刀郎~
作者: sidewind    时间: 2019-3-25 12:07
kugongzi 发表于 2019-3-25 10:36
很开心你提到唐诗宋词,我觉得现在很多华语人声的歌词其实也有唐诗宋词的影子,歌词本身就有诗歌属性。.
...

屠洪刚这个没问题,但现在满地的古风还是不深入讨论的好,引用不代表就是更上一层楼,比如不想长大扭曲了大部人对40号交响曲的欣赏(脑子里总是出现的魔音),国外有拿第五交响曲改变奇怪摇滚的也被喷的不轻
作者: sidewind    时间: 2019-3-25 12:09
左仑 发表于 2019-3-25 12:02
爱听啥听啥,古典鄙视流行,就是那英鄙视刀郎~

反了反了,刀郎虽然庸俗的成分不少,但是单从创作和艺术性的角度,那英反而是乏善可陈的那个;包括后来沦落为全家火葬场的左小祖咒,早期也确实是才华横溢的一B

就连流行圈里面同时起来的周杰伦林俊杰,周杰伦有很好的古典音乐底子,创作起来底蕴深厚层出不穷,而林俊杰写了二十年歌还是没跳出当初的圈子

作者: diego920    时间: 2019-3-25 12:23
我倒是觉得古典不是档次高,是对硬件的要求高些
作者: yago74    时间: 2019-3-25 12:26
说出这句话的人,格调也高不到哪里去,古典也白听了。听音乐就像修佛,是养性的过程,应该学会宽容博爱,音乐只有好劣之分,哪里有什么高低之分?
作者: kugongzi    时间: 2019-3-25 13:05
sidewind 发表于 2019-3-25 12:07
屠洪刚这个没问题,但现在满地的古风还是不深入讨论的好,引用不代表就是更上一层楼,比如不想长大扭曲了 ...

嗯嗯是,引用不代表更好,有用好的也有用砸的,我觉得王菲的明月几时有就用的挺好,不过如你所说,不深入讨论了

作者: bonobolton    时间: 2019-3-25 13:17
sidewind 发表于 2019-3-25 12:07
屠洪刚这个没问题,但现在满地的古风还是不深入讨论的好,引用不代表就是更上一层楼,比如不想长大扭曲了 ...

哈哈,几年前忘记了什么场合在播放40号交响曲,边上一个女孩说《不想长大》居然还有交响乐版本的………

作者: kugongzi    时间: 2019-3-25 13:26
本帖最后由 kugongzi 于 2019-3-25 13:27 编辑

其实拿古典和流行比,挺可笑的,好比拿文臣和武将比,拿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比,都是很大的类别,压根不好比。
.
流行和流行之间都不好比!比如动次打次和人声慢歌,怎么比?一个悲一个欢,要表达的主题压根不一样!生生拉来比,那就是张飞和诸葛亮比,比文不是比武也不是。
.
有人说大编制交响比人声歌曲高级,但我觉得这两种类型的音乐要表达的主题极有可能不一样,而且表现的方法也不一样,一个用乐器齐奏来表达,一个用人声来表达。人声和乐器的评判标准都不一样,居然还能生掰硬扯的拉到一起比。
.
我觉得同一种类型同一种主题同一种表现形式的歌曲可以比,确实有高低之分,同样是情歌,确实有些听了很让人动情和难忘,有些则听了一两遍就丢掉了。但是不同种类的音乐就别生掰硬扯了。
作者: wasapi    时间: 2019-3-25 13:26
古典可感受的东西比现代流行多蛮多的
完全用旋律表现情感和故事,是值得细细琢磨和挖掘的
作者: glaciers    时间: 2019-3-25 13:53
格调这个东西太抽象,没法度量,我觉得用教育程度可能比较好度量。随机各取1000个喜欢古典和流行的人,比较一下各组学历就可以了。
作者: 振金    时间: 2019-3-25 15:04
古典、流行,哪有贵贱之分?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主听古典的,起先也都是从听流行开始,除非是从事古典音乐的专业人士。只是古典的曲调、旋律、配器更丰富,入门后慢慢觉得流行相对单调。
以古典为主兼听流行,应该是大部分古典爱好者的现状吧,包括本人。
但器材要表现好古典,尤其大编制,器材入门的门槛确实比较高,那么多不同乐器的正确音色、舞台的宽深感、不同粗细的线条要同时呈现。
不过,如果要把流行音乐不同的录音效果完美呈现,对器材要求同样高。





作者: 振金    时间: 2019-3-25 15:24
这问题讨论了N年,其实真没再议论的必要。
我的圈子里也有很多所谓听古典的,其实是一些1812序曲之列的音效片。真正能沉浸于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等世界里的,还是需要一定素质沉淀的。
作者: jackhu0618    时间: 2019-3-25 16:49
流行音乐为甜饮料,古典音乐为苦茶或烈酒。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人们通过岁月打磨后,会更倾向于茶与酒。这其中不乏有人能喝两杯的,自诩为能喝二斤不倒。
作者: XLR    时间: 2019-3-25 18:59
这不算什么,前几天还见到说听四季听吐的
作者: acclimatise    时间: 2019-3-25 20:55
本帖最后由 acclimatise 于 2019-3-25 20:59 编辑

你这个是个伪问题。
音乐作品审美有高低,音乐种类没有。
对于同一个作品的理解也有高低。
同样是弹一首小星星,音乐大师弹出来和钢琴满级的同学弹出来的就是不一样。
同样是唱甜蜜蜜,邓丽君在你面前唱的和一个选秀歌手唱的境界也不同。
有的东西本身就是深刻的东西值得你细细品味,有的东西适合浅尝辄止,你就欣赏它的美就行了。
关键的是你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你懂不懂它。拈花一笑的境界(世尊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有一个老烧根本不懂谈钢琴,但是他能给钢琴考级的人辅导,而且是给考最后那级的人辅导,为啥?这些考级的本身技术没问题,但是审美达不到。因为这位老烧听的足够多,他有审美,他知道什么是重点,他能听出来你哪该快哪该慢,哪该轻哪该重。稍一点拨,整个格局上来了。


作者: philsogreat    时间: 2019-3-25 21:01
acclimatise 发表于 2019-3-25 20:55
你这个是个伪问题。
音乐作品审美有高低,音乐种类没有。
对于同一个作品的理解也有高低。

吉他就有现成的例子。不会弹吉他的陈志教出几个世界大奖。

作者: acclimatise    时间: 2019-3-25 21:03
philsogreat 发表于 2019-3-25 21:01
吉他就有现成的例子。不会弹吉他的陈志教出几个世界大奖。

教练员未必有运动员的水平,但是运动员不一定比教练员更理解这项运动。

作者: 1689168251    时间: 2019-3-25 21:12
古典与流行纯属两种艺术表现,现实派与抽象派不存在谁高谁低,流行是古典的最期许的表达,古典是流行最无声的倾诉。

作者: 635255705    时间: 2019-3-25 22:30
本帖最后由 635255705 于 2019-3-25 22:31 编辑

哈哈,这个问题有些尖锐
我是听说过一项类似科学证明,就是一般而言,听古典乐的人智商偏高,这点我是报乐观态度的。
引用一句话、我本人是:既爱摇滚,也爱莫扎特
作者: ygyxh    时间: 2019-3-25 22:59
tts43 发表于 2019-3-24 23:11
不不不,莫扎特是共济会的,在旧时代观念里可恶程度和某某班,傻大木,三胖差不多,你喜欢听金炯日同志吗? ...

笑死人不偿命,对吧?

作者: 一枚粘豆包    时间: 2019-3-25 23:03
真正的古典口水歌是施特劳斯家族圆舞曲那套 即使从今天眼光看来也不是多高端的作品

除了交响以外的古典乐我听的不多,但可以说交响是严格高级于流行音乐的。无论是主题,配器,动机,还是长度,创作周期,调性都远远高出流行音乐。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流行歌手一生可以写多少首歌,但伟大如贝多芬、马勒也不过9首交响而已。而且古典时期的作曲家像海顿莫扎特除外,后来的很多作曲家写一首交响的时间是以年来计算的
小星星可以哼唱出来,但一首庞大的交响放到你面前可能听了四五遍都抓不到旋律,这就是区别

作者: 一枚粘豆包    时间: 2019-3-25 23:10
mickyluo 发表于 2019-3-25 10:15
广义的古典乐也分很多种,简单到复杂程度也都不同。
巴洛克时代,从文艺复兴结束到18世纪中期,这段时期的 ...

也不能说巴洛克就是口水歌,只是《四季》或者《g大调卡农》这种作品相对容易理解。巴洛克的基调一则是赞美神,二来就是复调了。

从我和身边的朋友的交流我发现大家对复调的接受能力都非常低。。。 弹钢琴的人都是一提到巴赫就头疼,抛去难度不说,不得不承认对复调的欣赏能力大家存在很大差别

作者: 一枚粘豆包    时间: 2019-3-25 23:14
振金 发表于 2019-3-25 15:24
这问题讨论了N年,其实真没再议论的必要。
我的圈子里也有很多所谓听古典的,其实是一些1812序曲之列的音 ...

哈哈 朋友说的不错 好多人所谓听古典实则是借古典之手强装格调高,以为听了卡农就理解古典乐了。此外你说的从流行到古典我觉得非常准确,审美是在逐渐提高的。

作者: tts43    时间: 2019-3-26 00:28
本帖最后由 tts43 于 2019-3-26 00:57 编辑
ygyxh 发表于 2019-3-25 22:59
笑死人不偿命,对吧?

笑什么笑,严肃点,这是主体王朝的传世音乐。难道不比什么维也纳王朝更具有时代的印记吗?

你什么维也纳王朝代表了什么后巴洛克时代的反抗精神,我主体歌曲也代表了后资本主义时代的反抗精神。

你古典主义是继承巴洛克发展而来,我主体主义还是继承苏维埃主义发展而来。编曲和内容上,继承了苏联编曲豪迈的风格,什么巴洛克时代能比资本主义时代伟大?还是什么教会的影响力比我苏维埃牛逼?

同时,主体音乐融入了亚洲古老传承的“家天下”思想隐喻修辞法的歌词。你巴洛克艺术宣扬的是宗教,我主体艺术宣扬的是正统。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我大正统思想起源于公元前800年的春秋大义。足足比你有文化800年。知道不。

所以,主体音乐绝对是历史性,现象级的音乐。你要好好提高你的艺术修养。来,再来一首主体音乐的代表,没有您就没有祖国。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7444476?from=search&seid=8323853039688505420

再来一首,古典伴奏美声唱法加迪斯科风格加主体思想的神曲见过没。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80505?from=search&seid=1993171176200148801

作者: disorderian    时间: 2019-3-26 01:08
一枚粘豆包 发表于 2019-3-25 23:14
哈哈 朋友说的不错 好多人所谓听古典实则是借古典之手强装格调高,以为听了卡农就理解古典乐了。此外你说 ...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藝術作品,理解永遠是個偽命題,誤讀本來就是一個常態.就算是有歌詞的流行音樂,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也會做出不同的解讀.不過真古典樂迷和偽古典樂迷還是很容易分辨的,真古典樂迷一般都是風輕雲淡的,而偽古典樂迷一般都比較自卑,還天真地以為靠貶低別人就能抬高自己的身價.這些偽古典樂迷別說古典樂,就算聽音樂都還沒入門.

作者: lemonana    时间: 2019-3-26 04:36
都太狭隘了,什么类型都听才是正道

古典也能听,说唱雷鬼也能欣赏的才正确嘛
作者: mickyluo    时间: 2019-3-26 06:40
一枚粘豆包 发表于 2019-3-25 23:10
也不能说巴洛克就是口水歌,只是《四季》或者《g大调卡农》这种作品相对容易理解。巴洛克的基调一则是赞 ...

巴洛克的世俗音乐是最容易欣赏的,其中主调音乐较多,因为本身就是写给皇宫贵族娱乐的作品,当然也有例外,比如‘音乐的奉献’巴赫晚年献给腓特烈大帝的作品,因为腓特烈大帝自己就是音乐家作曲家,所以作品非常难。写给神的教会音乐,往往是声乐作品,需要一定的门槛。
写给自己或者教育用的一般是最难懂,也就是那些赋格作品,难度也是最高得,听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去分析乐谱本身

作者: 明天买大奥    时间: 2019-3-26 07:05
呵呵
作者: glamor    时间: 2019-3-26 08:30
分享了#人生必听的十大交响曲#的节目《【01】交响曲沉淀着人类音乐文化的精粹》:http://music.163.com/program/1370629645/1553524668/?userid=67921957(来自@网易云音乐)
音乐题材的确有高低之分。


作者: stephenyip    时间: 2019-3-26 08:40
我来顶楼主  的头像,是不是加勒比海盗里的?
作者: richardxq    时间: 2019-3-26 10:02
音乐有高低有这么难接受?
如果换成绘画,西方体系中油画和水彩笔画,绝大多数人还是明白高低的吧?

别说音乐,乐器也是有高低的

你硬要说小提琴和卡祖笛是一个水平的,那也实在没法讲

作者: 卡帕罗阿萨夫    时间: 2019-3-26 10:13
stephenyip 发表于 2019-3-26 08:40
我来顶楼主  的头像,是不是加勒比海盗里的?

对的,诺灵顿上尉,模范军人,我的精神模范

作者: fixbug    时间: 2019-3-26 10:33
霸座的那位听那类的

作者: zk198466    时间: 2019-3-26 10:50
古典和口水都听咋办?一会高?一会低?

作者: gongshang064    时间: 2019-3-26 11:46
并不是说古典格调高,但是古典乐的旋律一旦适应后,再听流行乐就会觉得旋律很单调,估计很多初级欣赏古典乐都是这种感觉,有时候听着忍不住会指挥。我个人觉得流行乐动人的是歌手的感情,而不是配乐,流行乐的配乐能引起我共鸣的很少。
作者: 卡帕罗阿萨夫    时间: 2019-3-26 12:39
zk198466 发表于 2019-3-26 10:50
古典和口水都听咋办?一会高?一会低?

今日我饮酒醉

作者: fenk    时间: 2019-3-26 14:14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19-3-26 14:16 编辑

虽然我不认同听什么音乐的人一定比听什么音乐的人格调高,不过呢。看这个标题给人的感觉很像楼主是个流行党。也就是说,还是带倾向性的,不过和以前发烧友的观念反着的。
第一,现在发烧友听古典的少了,咱们80后都老了,主力是90和00后。你看看商家给播放器里存的那些歌呗,古典都只是个点缀了。ACG才是必备……………………只是说对于器材而言,有些音乐作品或录音版本你没必要用那么好的设备来放,他也就很好/也就那样了。有的曲子你用来听器材,纯粹就只能判断这搭配合不合自己口味,而根本就分辨不出器材的真实素质来(说得难听点,这曲子这录音就歪,还要器材跟着他歪,否则就不伦不类)。这是没什么可说的。至于什么音乐是这样的,各位自己上纲上线去吧。
作者: 振金    时间: 2019-3-26 14:58
fenk 发表于 2019-3-26 14:14
虽然我不认同听什么音乐的人一定比听什么音乐的人格调高,不过呢。看这个标题给人的感觉很像楼主是个流行党 ...

主要是当前进入快餐文化时代,感官刺激盖过了细细品味。90后的一代“烧友”几乎都是从便携玩起。
二十年前家家都会置一套音箱,有这个氛围和基础在就诞生了发烧友群体。器材步步升级后,从流行、口水歌步入古典几乎是必然的过程,高档的音箱系统下,听古典的享受远远强于流行曲。而且当时去音乐厅聆听现场也是常事。
作为70后的油腻大叔,我也是这样过来的。从流行转到古典大约也经历了半年的过程,从无法入耳到勉强接受到沉浸其中。
然后流行就成为了主餐后的一道点心。共买了200多张正版古典CD,而流行碟大多来自当年的打口碟或盗版。
时代不同了,古典受众减少是不争的事实。但西方传统古典音乐永远是殿堂级的存在,这一点不会改变。就像传统的书法,并不因为毛笔淡出了实用范畴,你就可以拿着水笔去较量高下。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19-3-26 15:51
振金 发表于 2019-3-26 14:58
主要是当前进入快餐文化时代,感官刺激盖过了细细品味。90后的一代“烧友”几乎都是从便携玩起。
二十年 ...

是的

其实很简单的道理
高端可以向下兼容
低端无法向上兼容

努力升级才是正道
瞎嚷嚷没用



作者: yuhuang    时间: 2019-3-26 17:08
古典肯定比流行格调高,但是听古典的人未必比听流行的人格调高。
作者: yuhuang    时间: 2019-3-26 17:09
莫扎特在那个时代还真不是口水歌作曲家。谢谢

作者: wadx1025    时间: 2019-3-26 17:16
还真没觉得,至于欣赏什么的,大都是在欣赏创作背景和故事。同一首交响我新编一个不一样的背景故事,人们听起来又是另外一种感受。至于流行,其实一模一样,只不过旋律更简单、更上口、更通俗、更符合大众而已。
我相信常听交响的人,一张口哼出来的也是自新世界、欢乐颂、卡门、梁祝这种上口的旋律,完全可以隶属于流行领域。
至于雅不雅,我只想说把高雅挂在嘴边的人,都特么是俗人。
作者: bienze2001    时间: 2019-3-26 17:43
是啊,就是逼格高啊,跟器材无关,仅就艺术品味来说,这是理所当然的,就像欣赏莫奈之于欣赏漫画。
没谁对,也没谁错,谁也没多值得提倡,谁也没多值得贬低,但就格调层次来讲,就是有差距,这是事实。
作者: troyliszt    时间: 2019-3-26 18:49
首先要看听的人说的是什么,如果对乐理等相关知识有研究,那么的确比装的人高出一些,但只是一些

作者: disorderian    时间: 2019-3-26 18:51
coolbaobao 发表于 2019-3-26 15:51
是的

其实很简单的道理

那個帖子關閉了,在這裡回复你一下吧.

crossover還真沒你想的那麼狹隘,由於你的回复有點語焉不詳,我從多個角度來給你一些例子吧.

https://www.discogs.com/Various-Red-Hot-Rio/master/111030

https://www.discogs.com/Various-Red-Hot-Rio-2/master/531528
上面這兩個release好像和古典沒有一點關係.

https://www.discogs.com/The-Royal-Philharmonic-Orchestra-Plays-Beatles-Classic/master/762690

https://www.discogs.com/Various-Blue-Note-Plays-The-Beatles/master/986825

可能你覺得高級的古典或是爵士藝術家也會演繹流行作品.

如果你指的是流行歌手沒有演繹古典作品的能力的話,那你看看下面這個
https://www.discogs.com/master/view/44441

當然,如果你覺得John Dowland沒什麼名氣,不足以讓你開腦放的話,我也無話可說.上面這些例子只是告訴你這個世界是很大的,你沒接觸過或是不了解的事不代表是不存在的.

表達方式不同並不是一個能判斷高下的標準.60年代末到現在有很多progressive rock作品要比很多古典小品複雜多了,這能成為古典小品比較低的依據嗎?說到底到最後還是只能回到喜歡還是不喜歡,這個等一個人到了一定的層面自然就能理解了.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19-3-26 19:55
disorderian 发表于 2019-3-26 18:51
那個帖子關閉了,在這裡回复你一下吧.

crossover還真沒你想的那麼狹隘,由於你的回复有點語焉不詳,我從 ...

不太明白你想说什么
crossover一般是classical crossover的略称,这词又不是我发明的
好比我说"电影"多指故事片,你举出一堆科教片、纪录片来反驳,这不废话么,我什么时候否认过?

顺便说一下,我是古乐爱好者,古乐唱片也收了不少,但是拿平均律都没发明的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来说事,好比说我能揍扁穿开裆裤时的你,貌似说服力不强呢~



作者: disorderian    时间: 2019-3-26 20:23
coolbaobao 发表于 2019-3-26 19:55
不太明白你想说什么
crossover一般是classical crossover的略称,这词又不是我发明的
好比我说"电影" ...

什麼都是你下定義你還要和我說什麼?你自嗨不是更好?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rossover_music

所以crossover一般是指classical crossover,很少有说pop crossover的
這是你的原話,舉幾個例子是告訴你你說的很少是不存在的,聽的少見的少和真的少不是一個概念.至於又開始談手法談技巧我覺得毫無意義,就像我之前說的progressive rock比古典小品高級嗎?

作者: carllee    时间: 2019-3-26 20:42
在不妨碍他人的前提下,自娱自乐,谁耐我何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19-3-26 20:43
disorderian 发表于 2019-3-26 20:23
什麼都是你下定義你還要和我說什麼?你自嗨不是更好?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rossover_music

...

啊,维基百科~

我战战兢兢地点开链接……还是只看到又大又醒目的classical crossover字样呢~

所以实在还是不明白你发这链接是想说明啥呐?




作者: disorderian    时间: 2019-3-26 21:07
coolbaobao 发表于 2019-3-26 20:43
啊,维基百科~

我战战兢兢地点开链接……还是只看到又大又醒目的classical crossover字样呢 ...

原來您的眼睛只能看到1看不到23456啊,也難怪眼界這麼小了,那麻煩以後就別找我了,我不喜歡和選擇性失明的人對話.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19-3-26 21:53
disorderian 发表于 2019-3-26 21:07
原來您的眼睛只能看到1看不到23456啊,也難怪眼界這麼小了,那麻煩以後就別找我了,我不喜歡和選擇性失明的 ...

23456都是其它音乐类型之间的事,和古典有半毛钱关系?又有哪一条是可以单用跨界略指的?

我们好像不在同一个逻辑里谈论问题,算了,我也不会再回了……

作者: 终结者1992    时间: 2019-3-26 22:22
对啊。通常越小众越高端,越大众越平庸,看科普的人多,但是看专业著作的人就少了。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19-3-26 22:35
终结者1992 发表于 2019-3-26 22:22
对啊。通常越小众越高端,越大众越平庸,看科普的人多,但是看专业著作的人就少了。

可人家民科说了
爱因斯坦有什么牛逼的
看相对论的都是在装逼呢


作者: 终结者1992    时间: 2019-3-26 22:54
coolbaobao 发表于 2019-3-26 22:35
可人家民科说了
爱因斯坦有什么牛逼的
看相对论的都是在装逼呢

这个还得看谁在裸泳,卖的贵的不一定好,跟现在很多hifi厂一样。暗物质,量子都出来了
作者: disorderian    时间: 2019-3-26 22:57
coolbaobao 发表于 2019-3-26 21:53
23456都是其它音乐类型之间的事,和古典有半毛钱关系?又有哪一条是可以单用跨界略指的?

我们好像不 ...

crossover本來就不是單指古典,23456和古典沒半毛錢關係不就對了嗎?
謝謝您不再回复我,我也不想浪費時間.

作者: 可曾记起爱    时间: 2019-3-27 03:11
能给人带来听觉上的愉悦,就是好音乐,跟音乐类型无关!!!

作者: 剑葬天河    时间: 2019-3-27 04:06
作为一个学习歌剧声乐的人说两句吧,首先我自己也会听流行音乐,我上大学的前段也是听流行音乐居多,不过长时间接触古典音乐,还是会发现流行音乐里存在着很多问题,不管是作曲还是歌手,特别是现在很多流水线的流行音乐真是让人难以入耳。
从客观上讲我个人觉得古典音乐是要比流行音乐“高级”的,因为从作曲的技法,音乐的织体,歌者的技术都有具体的要求,这一点欧洲还是有其丰厚的底蕴,以前的作曲家是要学习很多东西才能写出好的作品的,而不是像现在在音乐院里有即兴伴奏课老师把调子的和弦指法都教给你然后教你怎么即兴写一首口水歌。
当然,这个“高级”仅限于技术上、织体上,跟听音乐的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不过我现在也很少听流行乐了,古典声乐的曲目听多了可能就觉得很多流行歌哇这个歌手唱得好紧,这个地方怎么怎么不好。真的接触了专业之后有些歌手是听不下去的,所以好的歌词和作曲反而更吸引我。
另外,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听什么音乐也决定不了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不听古典乐的人可以尝试听一下,实在不能欣赏也就算了,听古典乐的也没有必要贬低只听流行乐的,大家各爱其好,世界太平。

作者: 森林海    时间: 2019-3-27 11:38
能不能认为古典音乐偏重理性,思想?德国是音乐之国又是哲学家之国不是偶然的。
作者: xurui    时间: 2019-3-28 09:54
音乐没有贵贱,只有适不适合,适合自己,自己觉得好听的就是好音乐。
作者: hi-wowo    时间: 2019-3-28 11:22
音乐类型无贵贱等级之分,只有音乐类型本身有层次之分。
作者: 贵阳陈坚    时间: 2019-3-28 11:26
一大股酸溜溜的味道。。。其实没必要这样的。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