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耳放的暖和透明度不可共存? [打印本页]

作者: he56000    时间: 2019-4-17 00:17
标题: 耳放的暖和透明度不可共存?
最近玩了几个国产2k~4k的耳放 发现相同价位下暖厚的耳放基本素质比不上那些所谓白开水 所以到底耳放的"暖"是调音取向还是由于某种失真引起的听感 而"暖"又和透明度或者解析度是矛盾关系或是可以共存的? 是否和不同价位耳放的架构用料有关? 请各位老烧指教

作者: okcomputer    时间: 2019-4-17 00:32
本帖最后由 okcomputer 于 2019-4-17 00:45 编辑

要真正的透明度,我觉得1开关电源更透明,2原件要少要简单,3功率够的话,接不接耳放声音几乎差不多,白开水是假素质
不管信不信,我还是觉得集成声卡是温暖透明的

作者: Mingxx    时间: 2019-4-17 00:36
把素质高白开水机器低频方向eq渐进地拉高,看素质和暖声能否共存
作者: gameboyyy    时间: 2019-4-17 00:39
暖与透明可以共存,是好机器的必备项,低端做不到
作者: 前进    时间: 2019-4-17 02:31
Mingxx 发表于 2019-4-17 00:36
把素质高白开水机器低频方向eq渐进地拉高,看素质和暖声能否共存

中低频 五百赫兹附近 很对 高素质的可以暖 但是低素质的天生暖的素质提高不了

作者: lordzxd    时间: 2019-4-17 03:20
本帖最后由 lordzxd 于 2019-4-17 04:10 编辑

暖是什么?
透明度是什么?

暖就是声音偏下盘,低盘厚实;
频响曲线来看,就是中低频在目标曲线上方;
从瀑布图来看,就是中低频宽大,余音连绵不绝持续时间长。

这种情况底下,中低频对大脑持续刺激较多,中低频余音袅袅,给人感觉除了暖,一定还有闷,高频得拉到多高、多厚实,才能把听感纠正到清亮的偏上盘线路呢?
狂拉、加厚高频救回来,中频会不会又显得凹陷下去了?瞬态动态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我不是调音师,完全是不懂,需要请懂的指点!





作者: lordzxd    时间: 2019-4-17 03:31
本帖最后由 lordzxd 于 2019-4-17 04:11 编辑



这个耳机,低频量偏少,走上三盘路线,自然会透明。它就是k701了,你非要把它低频推扎实了,咋整?

瀑布图如何理解?

[size=33.2723px]

[size=33.2723px]我觉得它就是如此独特,人声厚度一定还不错,就是可能会有点刺耳,然后就是没有低频……图片显示低频量小、弹性不强。[size=33.2723px]

[size=33.2723px]k701跟暖厚没有半毛钱关系。







作者: lordzxd    时间: 2019-4-17 03:53
本帖最后由 lordzxd 于 2019-4-17 04:13 编辑





森海家的HD650,看图瞎bb:

频响曲线两头低中间高,人声c位,不暖不糊,不闷不透,中庸均衡主打人声。

瀑布图,低音弹性应该还可以……毕竟图里收的算快,高音应该算脆,但高、低频的量都稍微偏少。

这耳机,相对均衡,适合舒缓人声和中频乐器,我觉得听一把吉他+人声再适合不过了……这种组合没高低频啊,杂食自然也胜任。
瞎逼逼,对不对不谈,反正就是我的想法。


作者: he56000    时间: 2019-4-17 08:34
okcomputer 发表于 2019-4-17 00:32
要真正的透明度,我觉得1开关电源更透明,2原件要少要简单,3功率够的话,接不接耳放声音几乎差不多,白开 ...

我所指的白开水是没有调音的意思而不是所谓贬义白开水的扁平无味 关于开关电源我同意你的说法

作者: phoexi    时间: 2019-4-17 08:37
价位X10就能做到了
作者: he56000    时间: 2019-4-17 08:41
lordzxd 发表于 2019-4-17 03:53
森海家的HD650,看图瞎bb:

频响曲线两头低中间高,人声c位,不暖不糊,不闷不透,中庸均衡主打 ...

多谢解答 但主要的困惑还是在于耳放本身 耳放是怎么影响一个耳机的冷暖和透明度 毕竟耳放不带EQ 是不是利用某些原件的失真来造就这个暖的感觉 以及同时对透明度是否有影响

作者: he56000    时间: 2019-4-17 08:44
phoexi 发表于 2019-4-17 08:37
价位X10就能做到了

所以价格x10换来了什么低价放做不到的东西能达到这样共存的效果?能否给出几个例子?

作者: 2b青年爱发烧    时间: 2019-4-17 09:03
所谓的暖声是失真的结果,典型的暖声具有以下特点:
1.高频暗淡。可能通过EQ实现,也可能通过群延迟实现。
2.中频瞬态慢,残响较多,厚度较厚。
3.噪声呈金字塔能量分布。低频段底噪多(与器件1/f噪声关系较大),整体噪声较大。
作者: angel5631    时间: 2019-4-17 09:20
温暖透明是高端机,我发了一个帖子就是说的这个问题。声音的音乐味和hifi味其实都是不矛盾的。

作者: angel5631    时间: 2019-4-17 09:21
2b青年爱发烧 发表于 2019-4-17 09:03
所谓的暖声是失真的结果,典型的暖声具有以下特点:
1.高频暗淡。可能通过EQ实现,也可能通过群延迟实现。 ...

那是低端机,素质不行通过调音的结果。

作者: nosounds    时间: 2019-4-17 09:49
本帖最后由 nosounds 于 2019-4-17 09:51 编辑

温暖而透明,听过一个高价系统的录音,光放大器就超10w了,就是这感觉,买不起

作者: 2b青年爱发烧    时间: 2019-4-17 10:41
angel5631 发表于 2019-4-17 09:21
那是低端机,素质不行通过调音的结果。

你以为高端机就不调音了?

作者: angel5631    时间: 2019-4-17 10:48
2b青年爱发烧 发表于 2019-4-17 10:41
你以为高端机就不调音了?

每个厂家都有自己的调音 哪个机子没有?但是高端素质好声音味道好,解析泛音也都很好。要不你告诉我高端和低端区别呢?

作者: angel5631    时间: 2019-4-17 11:00
nosounds 发表于 2019-4-17 09:49
温暖而透明,听过一个高价系统的录音,光放大器就超10w了,就是这感觉,买不起

现在rmb贬值,机子越来越贵而且缩水。还好我玩cd机,基本上找老点的机子便宜又好声。95年到05年的机子声音相对来说解析更好,价格对比新出的也有优势。那时候出的机子贵的也就几万块。现在入门都得上万。

作者: 天空上尉    时间: 2019-4-17 11:04
暖和透明共存的声音我只在黑胶系统上听过

作者: 2b青年爱发烧    时间: 2019-4-17 11:14
angel5631 发表于 2019-4-17 10:48
每个厂家都有自己的调音 哪个机子没有?但是高端素质好声音味道好,解析泛音也都很好。要不你告诉我高端 ...

所谓的高端音染高在让人感觉素质高的同时具有好听的韵味。但音染始终是音染,不失真哪来的音染。

作者: angel5631    时间: 2019-4-17 11:17
2b青年爱发烧 发表于 2019-4-17 11:14
所谓的高端音染高在让人感觉素质高的同时具有好听的韵味。但音染始终是音染,不失真哪来的音染。

哦,那么几十万和几千的小提琴车别在哪呢?哪个是正确的声音?还是贵的有失真的音染?

作者: genius_xp    时间: 2019-4-17 11:19
主要是能量的分布,全频能量分布均匀即可达到。只是这样的设备一般价格很贵。
作者: 2b青年爱发烧    时间: 2019-4-17 11:33
angel5631 发表于 2019-4-17 11:17
哦,那么几十万和几千的小提琴车别在哪呢?哪个是正确的声音?还是贵的有失真的音染?

智商呢?回放器材和乐器是一回事吗?

作者: 醋酸钠    时间: 2019-4-17 12:52
糊就是糊,暖个屁

作者: angel5631    时间: 2019-4-17 12:59
2b青年爱发烧 发表于 2019-4-17 11:33
智商呢?回放器材和乐器是一回事吗?

哦,那乐器就不存在失真了?那不同品牌钢琴小提琴那些声音不同怎么算呢?在音响里面就算失真了,乐器呢?

作者: 2b青年爱发烧    时间: 2019-4-17 13:21
angel5631 发表于 2019-4-17 12:59
哦,那乐器就不存在失真了?那不同品牌钢琴小提琴那些声音不同怎么算呢?在音响里面就算失真了,乐器呢? ...

看来以阁下的智力水平无法理解两者的区别,我就不再对牛弹琴了。

作者: angel5631    时间: 2019-4-17 13:34
2b青年爱发烧 发表于 2019-4-17 13:21
看来以阁下的智力水平无法理解两者的区别,我就不再对牛弹琴了。

你您老智商来理解下呢?别一直喷,你来说下嘛

作者: 最后之作    时间: 2019-4-17 14:17
我觉得可以
作者: lordzxd    时间: 2019-4-17 14:22
本帖最后由 lordzxd 于 2019-4-17 14:25 编辑
he56000 发表于 2019-4-17 08:41
多谢解答 但主要的困惑还是在于耳放本身 耳放是怎么影响一个耳机的冷暖和透明度 毕竟耳放不带EQ 是不是利 ...

我的回答也是有大问题的,也是我自己困惑的两个地方:
1)很多大耳(好像是多数)的频响曲线,在金耳朵网站查出来,极低频都是低于金耳朵的目标曲线的;当然也有高的;
2)耳放我觉得也有音染-----但我没有任何能力验证这一点

所以,如果我说的第二条成立,那么最终系统出来的声音,肯定是耳放音染失真 + 耳机音染失真的结果。

事实是早有人说过所谓HiFi的说法该退役了,因为耳机一定有大量失真。

补个sony家的轰隆隆:SONY MDR-XB610,这东西跟beats其实没区别了。






作者: diego920    时间: 2019-4-17 15:37
暖和透明度不算矛盾,包围感和透明度才算
作者: dscaxz    时间: 2019-4-17 18:09
看对暖的理解了吧,重口味的暖肯定做不到兼顾透明度。又暖又透明做好音源跟电源部分的调整就不是难事
作者: 巫毒娃娃    时间: 2019-4-17 19:51
录下一段噪音,放出来还是噪音就算保真,放出来变成乐音了,就是失真
作者: zycxjl    时间: 2019-4-17 19:55
频谱,瀑布图都出来了。。假烧友路过。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