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同价位CD真的完爆数播?绝对未必! [打印本页]

作者: 朋友妻不客气    时间: 2020-6-30 11:57
标题: 同价位CD真的完爆数播?绝对未必!
如果只是同一个专辑,CD播CD,数播播抓轨的APE或者WAV,那CD有优势我信。
但这种情况现在出现的概率大大降低了,因为随处可得高码率的Flac甚至SACD文件。

如果直接拖到foobar软件里看一看就知道 这种高码率的Flac比特率可以有两三千多,SACD iso文件可以有五千多
普通的cd抓轨的ape flac只有几百
这形成了数量级的巨大差距,这种情况下,播放同一首曲子 同价位数播的播放效果就大踏步追近甚至要反超CD了
比如穆拉文斯基DG的柴可夫斯基456 正价CD播放效果是好 但如果数播里播放的是二嫂或者日本环球的SACD镜像文件呢?信息量就不是一个等级了。

所以同价位CD真的完爆数播?绝对未必!得看具体情况。

作者: xhrisfu    时间: 2020-6-30 12:03
那有没有同场对比过呢
比如来PLAYBACK MP8S对比w20se

其次,播放肯定是同一种音源文件来比啊
你一个放CD,一个放sacd抓鬼,这本身就不公平

作者: snake9575    时间: 2020-6-30 12:21
不是还有sacd鸡么

作者: 非微软不用    时间: 2020-6-30 12:32
你要说信息量和细节什么的数播不落下风是对的,音乐性数播实在差了点,乐展大部分厂家还在用CD或者用LP,或者是用CD转盘当音源,甚至于有些本事就是卖数播的居然在用CD转盘当数字源,你说他们的底气在哪里??其实我个人长期有一个疑问,CD到底是音乐感来自于转盘本身那一套读取还是CD整个机器,数播用CD做音源和直接连PC乐感是差距非常明显的,不管PC端用什么播放软件都挽救不了乐感,会有一些软件有明显差异,但不是CD那种味……
作者: PrivacyBadger    时间: 2020-6-30 12:40
高规格录音,以及资源数量,就注定不会买cd

爆不爆,一边网上随时下,一边淘碟还有假的,实用至上

作者: touchmore    时间: 2020-6-30 12:44
音乐比的不是数据信息量。 单纯比数据 哪个便宜机器的数据不和高档设备相差无几?
关键还是在设计的艺术性。做中低端数播的 有几家是具有 丰厚音乐艺术底蕴和鉴赏力?
艺术的东西,要基于本身的艺术性,不是单纯比数据能得出的结论
作者: 低熵咸鱼    时间: 2020-6-30 12:54
现在很多cd/sacd机也是带解码的,有的还有roon ready


作者: karjen23    时间: 2020-6-30 13:02
xhrisfu 发表于 2020-6-30 12:03
那有没有同场对比过呢
比如来PLAYBACK MP8S对比w20se

w20se 只是数字转盘吧,本身不带dac。aurender 官方好像建议w20se用双aes传输到dac,给的建议是dcs vivaldi dac 。。。。w20se+ dcs  vivaldi  这要多少钱了。。。但是耳机系统没必这么搞,耳机系统一台5w以下的cd或者数播就够了,有钱除外。。。



作者: true-blue    时间: 2020-6-30 13:10
touchmore 发表于 2020-6-30 12:44
音乐比的不是数据信息量。 单纯比数据 哪个便宜机器的数据不和高档设备相差无几?
关键还是在设计的艺术性 ...

+10086

作者: 朋友妻不客气    时间: 2020-6-30 13:34
touchmore 发表于 2020-6-30 12:44
音乐比的不是数据信息量。 单纯比数据 哪个便宜机器的数据不和高档设备相差无几?
关键还是在设计的艺术性 ...

在同一档次 艺术性的说法也许可以成立
当数据的差距这个变量达到足够大的时候 就会颠覆你这种所谓艺术性的结论 因为那是降维打击

作者: touchmore    时间: 2020-6-30 13:54
朋友妻不客气 发表于 2020-6-30 13:34
在同一档次 艺术性的说法也许可以成立
当数据的差距这个变量达到足够大的时候 就会颠覆你这种所谓艺术性 ...

怎么降维 油画 水彩 水粉 水墨 这些不过是载体 每种都有自己的特色 都是不可相互替代的存在

LP CD HIRES 也是如此。都有各自不同时代的烙印。

CD 比数播还是有优势的, 你把cd转换成数字再去和数字比 那才是真正的降维。

CD和sacd比 那是同样作为CD碟回放,SACD在信息量上有优势,同时期同制作那肯定是高科技的效果更胜一筹。


好声并不是单单在于细节的丰富层度。是多方面作用的。

作者: huangshun839500    时间: 2020-6-30 14:12
既然源数据那么重要,一万的数播放dsd岂不是秒杀二嫂k01放cd。。。真有那么简单就好了。。。

作者: angel5631    时间: 2020-6-30 14:49
非微软不用 发表于 2020-6-30 12:32
你要说信息量和细节什么的数播不落下风是对的,音乐性数播实在差了点,乐展大部分厂家还在用CD或者用LP,或 ...

还是来事大牌厂家自己技术,现在cd机很多都是光驱,照样声音好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20-6-30 16:31
你是实际听过得出的结论还是拍脑袋
作者: 没事就听歌    时间: 2020-6-30 16:43
私以为同价位机器是cd好听。。。

作者: 伊凡塞斯    时间: 2020-6-30 16:56
数播有自己的优势,如果比听感而言,我觉得CD播放好听多了,这个不是高码率就可以弥补的

作者: 处理器    时间: 2020-6-30 21:21
没事就听歌 发表于 2020-6-30 16:43
私以为同价位机器是cd好听。。。

老的CD都有染色,很多专业数播、网播串流的声音是正确的。


作者: 三点盖子    时间: 2020-6-30 22:13
touchmore 发表于 2020-6-30 12:44
音乐比的不是数据信息量。 单纯比数据 哪个便宜机器的数据不和高档设备相差无几?
关键还是在设计的艺术性 ...

数据也能造假呀

作者: joseph.tt    时间: 2020-6-30 22:32
没有CD,厂家怎么活
作者: angel5631    时间: 2020-6-30 22:54
不要空拿数据说话。就和有的烧友说lp不好,因为参数很差云云。按照你的说法,所有cd机音质都一样了?
作者: tianpansquare    时间: 2020-6-30 23:33
大多数设备cd都播不明白......按你这说法 随身播个dsd肯定比顶级cd机播cd强了......
就跟打球一样,水平菜拿多贵的拍子都没用...
作者: mvw    时间: 2020-7-1 07:02
本帖最后由 mvw 于 2020-7-2 08:45 编辑

楼主应该补一下奈奎斯特采样定律,理论上,声音频率如果是采样频率的50%,那么在此频段范围内的所有信号都会被还原,并不需要更高的采样率。问题出在无法制作出理想的带通滤波器,因此无法完全防止44100Hz以上的信号混入采样。从采样率出发批评441pcm是没有道理的。

cd声音好主要的原因是cd碟片本身自带的01之间有物理尺寸,因此为数字信号的实时处理提供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参考,这会对后端时钟信号的同步有一些难以言述的影响,然而从经验上来看,这种影响是正面的,有益于音乐欣赏的。而抓轨或异步音频就没有这个利好了。至于dsd则是信号量化过程与pcm采取了不同的思路,pcm就好比最小二乘法,取两个端点,中间夹着的区间里肯定有真实信号存在。dsd就好比微积分,直接从斜率升降还原信号的走向。原理上是进步的,但pcm本身还是以真实信号为核心的,dsd是照猫画虎重建的,在实际实现上因为两个不同的初衷导致了整个路径的相异(pcm走实时,所谓hifi,dsd重新来过,走非实时,所谓hiend),因此造成了听感上的大的差异,且我认为并没能体现出dsd新思路的优势。在我看来dsd这条路还需要发展,而且目前还需要借鉴pcm的一些处理经验,重起炉灶不是好办法。个人建议感受dsd还是从一台标准的sacd机开始,暂时远离pc为基础的dxd。
作者: 朋友妻不客气    时间: 2020-7-1 07:26
tianpansquare 发表于 2020-6-30 23:33
大多数设备cd都播不明白......按你这说法 随身播个dsd肯定比顶级cd机播cd强了......
就跟打球一样,水平菜 ...

麻烦看清楚我标题前三个大字:同价位

作者: 朋友妻不客气    时间: 2020-7-1 07:31
什么叫公平?这世界上什么时候有过公平对比?
当CD党还要求公平对比数播播放抓轨文件的时候,人家早拿着一堆高码DSD文件杀过来了

当要求同一解码下“公平”对比的时候,CD党竟然发现,基本没有SACD纯转盘去和数字转盘去PK。
作者: angel5631    时间: 2020-7-1 09:38
朋友妻不客气 发表于 2020-7-1 07:31
什么叫公平?这世界上什么时候有过公平对比?
当CD党还要求公平对比数播播放抓轨文件的时候,人家早拿着一 ...

那以后pk还得通知下您老?

作者: 三千院风    时间: 2020-7-1 09:49
点进来想学习下LZ说的啥数播的...结果是一堆理论略感失望
如果有具体产品的话麻烦推荐下~
作者: zhangran1z    时间: 2020-7-1 11:03
CD机油润感好,背景更干净。我没用过数播和独立界面,解码器直联电脑声音冲一些,感情味不是那么浓郁,但胜在所有音乐点开都能放。
各种介质是共存的,比如说开盘带音质好,但开盘机和开盘带的状态没人能保证。说黑胶声音好,但能买到的大部分是复刻或者直接CD转的。

作者: alida0088    时间: 2020-7-1 13:16
mvw 发表于 2020-7-1 07:02
楼主应该补一下奈奎斯特采样定律,理论上,采样频率只要达到声音频率的50%,那么在此频段范围内的所有信号 ...

赞一个,你这个回复是我坛子里看到的最好回复。要是大家都有这个水平,论坛也不会像今天这样了。

作者: kerodam    时间: 2020-7-1 13:20
都不是一个音源怎么比?绿人头那张柴456一版封神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糙、铜管吹得又流氓又放肆、重制得太细腻了还是穆拉文斯基吗?直接听卡拉扬得了

作者: gydd0305    时间: 2020-7-1 13:33
不是不相信那些数据曲线之类的,而是咱懂的这点儿,相较于专业连个皮毛都算不上,还是相信耳朵靠谱。。。其实cd机相较于开盘、黑胶或磁带机的声音区别很明显 ,在cd机刚上市时就听了,真是一耳朵的清晰,就是没有“糊”味了,虽清晰了但感觉少了一些东西,声音变得干 刺了,所以被人们说成是数码味

作者: yuhuang    时间: 2020-7-1 14:54
把回放设备跟艺术性扯到一起,简直是荒谬透顶。
艺术是创作者和演绎者的事情。录制者的二次加工勉强能算。致于回放,跟艺术压根不沾边。

作者: bass0411    时间: 2020-7-1 15:20
gydd0305 发表于 2020-7-1 13:33
不是不相信那些数据曲线之类的,而是咱懂的这点儿,相较于专业连个皮毛都算不上,还是相信耳朵靠谱。。。其 ...

暴露年龄了哈哈,是习惯问题。习惯了模拟自然开始不适应,但习惯了数字偶尔听下模拟还是会习惯模拟。因为音乐表达除了清晰以外还有很多很多哈哈哈,没办法人是模拟的

作者: gydd0305    时间: 2020-7-1 15:50
bass0411 发表于 2020-7-1 15:20
暴露年龄了哈哈,是习惯问题。习惯了模拟自然开始不适应,但习惯了数字偶尔听下模拟还是会习惯模拟。因为 ...

模拟、数字都听,怕开盘、黑胶麻烦,也可听听磁带机,多听些不同的声音

作者: stormywolf    时间: 2020-7-1 16:33
alida0088 发表于 2020-7-1 13:16
赞一个,你这个回复是我坛子里看到的最好回复。要是大家都有这个水平,论坛也不会像今天这样了。

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 paul123    时间: 2020-7-1 16:49
绝对未必!只是数播环节多一些,但每个环节都调整好,比Cd同价位好听也很正常。

也因为这个原因,数播都不会标自己的产品是reference class,因为前段稍微换个路由,声音就变了,都很难参考。不像CD,LP,所以一般演示,严肃的回放,都用cd和lp。
作者: erjinetac    时间: 2020-7-1 21:35
我想philips/sony撰寫彩虹書的員工看到難以言述的影響理論心中的感想大概也是難以言述吧
噢,設計cd機buffer的恐怕也只能難以言述了
作者: joseph.tt    时间: 2020-7-1 21:53
每个人的看法和立场不一样
这是一个永远也扯不清的问题
作者: freeasyman    时间: 2020-7-1 23:44
SACD ISO对比的应该是SACD PLAYER



作者: 新==    时间: 2020-7-1 23:50
这话题就跟pchifi和数播一样,没什么好争议!

作者: boxerlc    时间: 2020-7-2 01:33
mvw 发表于 2020-7-1 07:02
楼主应该补一下奈奎斯特采样定律,理论上,采样频率只要达到声音频率的50%,那么在此频段范围内的所有信号 ...

看见你解释的奈奎斯特采样定律,我深深地懵比了

作者: boxerlc    时间: 2020-7-2 01:34
alida0088 发表于 2020-7-1 13:16
赞一个,你这个回复是我坛子里看到的最好回复。要是大家都有这个水平,论坛也不会像今天这样了。

你是认真的还是在讽刺?

作者: 山下追风    时间: 2020-7-2 11:21
不打嘴炮YY,我自己花过钱买过的,实际体验下来,5K价位CD胜,1W价位CD又胜,2W价位CD继续胜。原理不懂,可能我不会玩,但是从此不碰数播。
作者: alida0088    时间: 2020-7-2 12:39
本帖最后由 alida0088 于 2020-7-2 15:34 编辑
boxerlc 发表于 2020-7-2 01:34
你是认真的还是在讽刺?

难道你真认为你掌握了真理?实际上,CD转盘声音好于PC或者数播,HIFI界一直在争论。声音的问题每个人理解不同,其实是争论不出来结果的,可是奈奎斯特定律有什么好争论的?这位老哥讲的DSD和PCM的区别也是一阵见血,说白了,PCM是模拟直接转数字的,而“大多数”DSD都是数字后期处理,是一种数字升频和格式变换,sony在当年为了降低成本降低滤波器难度而发明的一种数字处理方式,本质上所有DELTA SIGMA调制的芯片都是采用类似数字处理。DSD不是因为数据量多了,是数字处理过的多BIT转1bit,所以文件也大了,不知道为什么会被理解为音质更好。

音质不存在更好,能够忠实还原原始录音的就是好音质。PCM由模拟直接转录,不是更接近这一目的吗?

作者: flight8888    时间: 2020-7-2 12:50
本帖最后由 flight8888 于 2020-7-2 12:52 编辑

楼主对系统的理解有很大的误区,CD和数播对应的都是系统中的音源,和文件是不是无损,码率高不高没有关系,高码率文件的支持是和解码器有关。是不是支持高码率以及解码水平的好坏是看解码器。数播可以支持高码率文件播放DSD,CD也有SACD转盘,素质同样不低。
解码器的声音好坏并不是说支持的码率越高声音就越好,如果把支持的码率高低称为功能,而声音的好坏称为性能的话,那么2个解码器,一个支持高码率,一个不支持,但两者价格一样成本一样,那从常理上理解前者功能高于后者,性能必然弱与后者。反之也一样,如果要功能与性能同样优秀,那么价格必然不可能对等。最后回到楼主的问题,同价位CD和数播,假设两者都是内置解码的一体机,如果前者只是普通CD并不支持SACD,那么数播虽然可以支持高码率,但实际声音表现却未必会比同价位的CD更好,因为他们内置的解码性能不一样。这和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的好的一个道理。

作者: flight8888    时间: 2020-7-2 13:18
本帖最后由 flight8888 于 2020-7-2 13:20 编辑

可以再进一步深入楼主的话题。
同价位CD完爆数播这话怎么来的?当然这个完爆是夸张的说法。
我认为可以这么分析,如果把CD机和数播的价位定在万元以内,这个价位的CD机基本上只能是普通CD机,数播在码率上的支持肯定更有优势,但是这个价位的解码器(无论集成的还是外置的),如果功能上要强,性能基本上就是渣了。支持是一码事,能不能放好是另一码事。从实际表现上大多数会是CD优于数播。
把价格扩展到万元以上十万元以内的话,我的说法是这个价位CD和数播各有千秋,CD机这个价位区间已经可以上到SACD了,因此数播在支持码率上的优势几乎相差无几,比较的差异基本上就在解码器上,因此同功能同性能的解码谁好谁坏,这个就很难说了,要具体机器具体分析。
那么价位增加到十万以上又是怎样呢?很遗憾这个价位的数播基本上绝迹了,而三十万、四十万,甚至五十万朝上的CD系统还是有的,那么就目前的产品来说,顶端PK就会变成五十万的CD与十万的数播进行了,那绝对会是一种吊打。
简而言之,CD与数播之争:
低端市场,CD赢在基础扎实专一,数播输在杂而不精,CD总体赢面更大。
中端市场,单论声音好坏各有千秋,笼统的讲可以算个平手,但从实际情况来说整体上CD产品更成熟更丰富。
高端市场,层次差距太大,CD各种吊打数播。
所以才会有这么个说法。
作者: boxerlc    时间: 2020-7-2 14:06
本帖最后由 boxerlc 于 2020-7-2 14:12 编辑
alida0088 发表于 2020-7-2 12:39
难道你真认为你掌握了真理?实际上,CD转盘声音好于PC或者数播,HIFI界一直在争论。声音的问题每个人理解 ...

你回复的时候没发现他奈奎斯特定理说错了吗?我提醒了之后他才改过来的。除了采样定理说错了意外还有别的事实性错误,现在还摆在那没改,表明他对技术的了解根本就是半瓶水的水平,却到处好为人师。而你明显也不懂他说的东西错在哪就对他一顿猛夸,我就觉得很神奇,不知道你是在认真的夸他还是讽刺呢。你说的“一针见血”的地方正是我觉得描述不准确的地方。你觉得他说的好,不过是因为他得出的结论和你一致罢了,你才不管他分析的过程和论据有多么严重的问题
作者: boxerlc    时间: 2020-7-2 14:18
alida0088 发表于 2020-7-2 12:39
难道你真认为你掌握了真理?实际上,CD转盘声音好于PC或者数播,HIFI界一直在争论。声音的问题每个人理解 ...

长期观察此人的言论你会意识到,他是先内心对一个观点先形成一个固定的看法,然后东拉西扯一些似是而非的知识和术语解释来强行让他的观点成立。他看了看这么解释似乎行得通,之后就把他自己的解释信以为真了。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的伪科学,你还觉得这样的回复越多越好,我只能说像这样的半吊子言论应该越少越好才对

作者: nickdo    时间: 2020-7-2 14:47
flight8888 发表于 2020-7-2 13:18
可以再进一步深入楼主的话题。
同价位CD完爆数播这话怎么来的?当然这个完爆是夸张的说法。
我认为可以这 ...

有天价的数播啊. 数播+解码PK的对象是几十万的黑胶盘. 而不是CD机. 当然我未听过. 都是听大佬在吹...

讲CD, 首先要分清楚是CD转盘还是CD机
如果是CD整机, 数播被完爆是因为有太多的变数. 太多变数会令解码出来的声音变数码声. 但是调好没有数码声的系统. 不会输CD整机的. 反而在解码素质上有优势.

纯转盘没有什么经验就不说了. 但在HIEND的数播PK的对象不是CD机的.

作者: alida0088    时间: 2020-7-2 14:56
本帖最后由 alida0088 于 2020-7-2 16:00 编辑
boxerlc 发表于 2020-7-2 14:18
长期观察此人的言论你会意识到,他是先内心对一个观点先形成一个固定的看法,然后东拉西扯一些似是而非的 ...

可是你除了在职责别人的理论的时候,自己没提出一些什么有价值的论点。别人本着自己的理解讨论CD机,PCM, DSD和采样率等等问题,这没有对错!况且,他的理解我是大部分赞同的,你有什么理论,拿出来就是,不必指名攻击。

我看的非常清楚,他写的是奈奎斯特定律就是采样率是声音频率的两倍以上就能准确还原声音信息,这没有说错。那些讨论高码率一定比44.1更好听的,或者信息量更多的人才是半吊子。因为声音好不好听和录音有关,不是码率决定的,码率决定了最高什么频率的声音能否被还原。此外信息量更多的论调根本就是胡扯。关于PCM和DSD,本人不敢说是专家,可是他对于PCM的理解以及与DSD的异同,与我的理解大致方向一致。

CD机为什么好听?为什么数播或者PC要拿来和CD机来比?首先这个问题,要先把价格因素拿掉,价格不是严谨的技术讨论者需要拿进去考虑的因素。

PC(数播)对比CD机,是个错误的命题,因为CD机除了输出数字信号和时钟信号外,还内建了“播放器”的功能,CD机作为”数字转盘“是一个以CD光盘转动这样一个机制为核心的“硬件播放器”,只要是“播放器”,就带有自己的音色和特点。
而PC的变量在于:用什么系统,用什么“播放器”?win系统自带的播放器,还是FOOBAR,还是HQPLAYER,还是ROON? 另外,音频输出的通道用的是ASIO, WASPI还是系统默认通道,这对于声音都是会有影响的,因为播放器不同了。所以PC数播仅是一个硬件,里面需要加入系统和“播放器”,这些关键变量确定了才能作为”数字转盘“和CD转盘比较。

事实上,本人认为,“播放器”对音色带有重大影响,而PC或数播有着众多“软件”播放器,即有着更多的变量影响音色。 而CD机是一个音频定制系统外加一个“硬件“播放器,这个硬件播放器恰好符合了一个条件: 模拟电平信号录制到光盘成为数字电平信号时的转动速度与回放时候的读盘转动速度是一致的(至少基数一致,变化为整数倍)。这是我的理解,仅仅因为这一个变量,本人认为CD机多了一个有利条件便于它接近原始录音的音质(当然有好多其他变量)。我当然知道CD机是有缓存的,但是缓存的目的是去除路径上的时钟抖动而不是去掉CD硬件“播放器”的回放实时性。恰恰本人发现,大缓存的CD机声音被认为是不如小缓存的CD机,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美诗的老一代转盘和新一代DREAM转盘的对比,新的转盘缓存小于老的转盘,这是美诗设计师的大量测试后的决定。
CD机:输出SPDIF或者I2S数字信号的音频定制硬件系统 + 以转盘带动光盘读取数据为核心的”硬件“播放器。(硬件player一样通过读取数字电平信号传输至解码来播放声音,而FOOBAR也是一个player,是由软件编写的程序通过读取硬盘数据中的数字电平信号交给解码来播放的player)
PC(数播):主要以X86或者ARM平台为硬件系统 + 以windows,linux或者其他定制系统为基础,通过某音频通道和”软件“播放器(如FOOBAR)来读取数字文件并控制播放和输出数字信号(主要通过USB或者网口来输出数字信号,SPDIF或者I2S信号都需要通过界面)。

关键变量确定了PC/数播才能作为”数字转盘“和CD转盘来比较!
我的观点也是我的理解甚至是猜测,仅供参考。






作者: nickdo    时间: 2020-7-2 16:24
alida0088 发表于 2020-7-2 14:56
可是你除了在职责别人的理论的时候,自己没提出一些什么有价值的论点。别人本着自己的理解讨论CD机,PCM, ...

赞一个...

如果似录音/信息量去想, 没什么毛病.

但有没有想过解码器解不同码率有不同的表现?
现今的解码器的高规格, 是以最高码率测试才有这么亮丽的指标. 而大部份都作内部升频. 只有少数的还是坚持NOS.

比如数码音频专家DCS, 就有不加上升频器/时钟等于没玩过DCS一说.

有没有想过DCS升频器. 如果可以预先植入数码储存煤体会怎样呢??? 是不是等于白漂了这么昂贵的部件, 拉近了普通解码/CD机与天价解码/CD机的距离?

答案是肯定的. SONY的方案就是SACD 跟DSD. 1bit的转换令DA更加简单纯粹. 没PCM那么多"事". 而最重要的升频, 由厂家去做. 但不代表SACD一定比CD更加好. 因为, 如果自家的CD机的能力比厂家的转换更加好. SACD就等于多此一举.


作者: alida0088    时间: 2020-7-2 16:40
本帖最后由 alida0088 于 2020-7-2 16:45 编辑
nickdo 发表于 2020-7-2 16:24
赞一个...

如果似录音/信息量去想, 没什么毛病.

SACD是1bit DSD数据的存储介质。DELTA-SIGMA调制芯片组成的解码在处理PCM的时候,要经过BIT转换和OS(超采样),把多BIT原始PCM数据转换为1bit或者4-5bit信号再通过芯片高速转换来输出模拟信号,其工作模式类似于微积分模拟电平信号的变化路径。整个数字处理过程的目的:降低带通滤波器的设计难度和成本。(没有带通滤波器,则镜像噪声可能被调制到人儿可闻频段)

如果PCM都通过DSM芯片升频到1bit然后DSD直通DA转换,反而好一点。问题是,实际情况更复杂,很多芯片只变换到4-5bit。
DSD/sacd,将芯片升频过程预先由外置设备处理,直接升频到1bit信号保存在文件内,由芯片读取已经升频好的信号来处理。然而,上面提到一些芯片不是1bit直通,而是4-5bit处理,所以又将DSD信号进行数字转换到4-5bit。

结论:太复杂,太麻烦。直接用R2R原生DA转换PCM信号,用NOS去掉升频滤波带来的音色变化!可是R2R早期技术太过昂贵。

作者: erjinetac    时间: 2020-7-2 16:43
alida0088 发表于 2020-7-2 12:39
难道你真认为你掌握了真理?实际上,CD转盘声音好于PC或者数播,HIFI界一直在争论。声音的问题每个人理解 ...

我靠你竟然是認真的
一個第一行就寫錯的回覆竟然是你在壇子裡看到看到的最好回覆
PCM與DSD的異同東拉西扯就是找不到重點
要淺談DSD的問題其實一張圖就完事了


作者: nickdo    时间: 2020-7-2 16:54
alida0088 发表于 2020-7-2 16:40
SACD是1bit DSD数据的存储介质。DELTA-SIGMA调制芯片组成的解码在处理PCM的时候,要经过BIT转换和OS(超 ...

你指的 4/5bit 芯片有那几款???

作者: 北方的雪山    时间: 2020-7-2 19:49
光驱的cd机声音真的也很好
作者: 朋友妻不客气    时间: 2020-7-2 21:22
低熵咸鱼 发表于 2020-6-30 12:54
现在很多cd/sacd机也是带解码的,有的还有roon ready

带独立解码而且是DSD解码功能的SACD机,基本至少要好几万的价位,我看到最流行的可能是马兰士SA10这种,日系的几个大牌子都有其他的比如Playback、天琴的Heritage或者麦景图MCD600都算,但有几个人能用上?

市面上仍有大量的CD机、SACD机(包括二手),都无法满足同时可以播SACD碟和解码DSD文件,比如:
音乐之旅的SACD 可以播SACD碟却没有独立解码
歌匠的FLCD3S 可以解码DSD却不可以播SACD碟
LINN Unidisk这种东西 可以读SACD碟 有独立解码却只有同轴输入 无法DSD(还没有平衡输出)再比如一万多的音乐传真M6SCD这种 既不能读SACD碟 解码也就支持到24-192
别看不起这些机器 很多烧友甚至都不舍得去买这种档次的货,别忘了还有不少人迷恋传统的飞利浦机芯转盘,坚持走老CD路线,就更是不可能去碰SACD碟播放了。

所以能做到SACD VS DSD 所谓”公平“对决的情况和条件 真的少之又少




作者: boxerlc    时间: 2020-7-2 21:28
alida0088 发表于 2020-7-2 14:56
可是你除了在职责别人的理论的时候,自己没提出一些什么有价值的论点。别人本着自己的理解讨论CD机,PCM, ...

所以我说你根本没仔细看,我回复他的时候他写的采样频率是信号频率的50%而不是两倍,你看我第一次回复他时的引用就知道他原来写的是什么。
我不想跟你争论什么PCM和DSD哪个好,PC和CD哪个好,我针对的地方不是这个,你跟我说那么一大段我都没有看。我针对的只是你夸他这一件事。

我不提出什么论点是因为这些事儿本来各界就有争议,都讨论烂了,我不想再拿出来说一遍。

我自己完全没提PCM和DSD或者PC和CD我个人更偏向哪个,所以你也不用把我当成假想敌,把你不同意的那些观点一股脑的强加在我身上。

我不在乎你的结论正不正确,我在乎的是你得出这个结论的方式是不是合理。哪怕你结论对的,但是你得出结论的分析是胡说八道,我就要怼。

作者: boxerlc    时间: 2020-7-2 21:34
本帖最后由 boxerlc 于 2020-7-2 22:11 编辑
alida0088 发表于 2020-7-2 14:56
可是你除了在职责别人的理论的时候,自己没提出一些什么有价值的论点。别人本着自己的理解讨论CD机,PCM, ...

以下是被你夸的原始评论,槽点实在是太多了:
楼主应该补一下奈奎斯特采样定律,理论上,采样频率只要达到声音频率的50%,(这里他看了我的回复之后改成两倍了,他说这是口误,但是我觉得如果他真的理解的话,打字的时候就能意识到不对)那么在此频段范围内的所有信号都会被还原,并不需要更高的采样率。问题出在无法制作出理想的带通滤波器,因此无法完全防止44100Hz以上的信号混入采样这里的原因也是错误的,采样率是44.1K,那采样的时候就不可能混入高于44.1K的信号)。从采样率出发批评441pcm是没有道理的这里是典型的错误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cd声音好主要的原因是cd碟片本身自带的01之间有物理尺寸,因此为数字信号的实时处理提供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参考CD信息点的物理间距会对时基抖动有影响,但是它并不是时间参考,CD信号的时间参考是CD机内部的时钟),这会对后端时钟信号的同步有一些难以言述的影响,然而从经验上来看,这种影响是正面的,有益于音乐欣赏的。而抓轨或异步音频就没有这个利好了恰恰相反,存储在硬盘的音频不受物理间距对时基抖动的影响,不是没有这个利好,而是没有这个弊端)。至于dsd则是信号量化过程与pcm采取了不同的思路,pcm就好比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是用来对离散数据进行曲线拟合的方法,而PCM采样是把曲线离散化的过程,二者不但没有关系,而且从定义来看二者相反也多过相似),取两个端点,中间夹着的区间里肯定有真实信号存在。dsd就好比微积分,直接从斜率升降还原信号的走向DSD是用1或0的密度来描述信号的斜率,不是用斜率来描述信号的走向,“信号的走向”是什么鬼)。原理上是进步的,但pcm本身还是以真实信号为核心的,dsd是照猫画虎重建的DSD跟PCM一样,都是实时采样,他这个照猫画虎的观点怎么来的我不清楚。要说谁“更”实时,DSD的采样率反而比PCM更高),在实际实现上因为两个不同的初衷导致了整个路径的相异(pcm走实时,所谓hifi,dsd重新来过,走非实时,所谓hiend)前提都是错的,那这句显然就是纯粹的胡说了),因此造成了听感上的大的差异,且我认为并没能体现出dsd新思路的优势。在我看来dsd这条路还需要发展,而且目前还需要借鉴pcm的一些处理经验,重起炉灶不是好办法。个人建议感受dsd还是从一台标准的sacd机开始,暂时远离pc为基础的dxd。

就这样的回复你能说他回的好?我觉得你也不用夸他了,看你的回复,你比他的水平强太多了。

作者: boxerlc    时间: 2020-7-2 22:36
本帖最后由 boxerlc 于 2020-7-2 22:38 编辑

编辑掉
作者: boxerlc    时间: 2020-7-2 22:36
nickdo 发表于 2020-7-2 16:54
你指的 4/5bit 芯片有那几款???

现在DAC芯片绝大多数都是多比特架构的。是因为1bit方案有不可避免的弊端,1bit只能表示0和1,没有多余的bit位用于Dither处理,就不能解决量化误差的问题,会引入非线性失真。只要再多两个bit,就可以用TPDF算法进行正常的Dither处理解决这个问题。多比特是更先进的方案。


作者: nickdo    时间: 2020-7-2 22:55
boxerlc 发表于 2020-7-2 22:36
现在DAC芯片绝大多数都是多比特架构的。是因为1bit方案有不可避免的弊端,1bit只能表示0和1,没有多余的b ...

说的是硬解DSD过程么? 不就是纯粹的1BIT转换? 现在的DAC强调的纯1BIT转换是比较差的方案? 如T+A DAC8 DSD? HYDRA VOX?
作者: boxerlc    时间: 2020-7-2 23:20
nickdo 发表于 2020-7-2 22:55
说的是硬解DSD过程么? 不就是纯粹的1BIT转换? 现在的DAC强调的纯1BIT转换是比较差的方案? 如T+A DAC8 DSD ...

这个技术细节我不知道,所以我不乱说。这两个解码应该都使用的是分立的DSD模块,1-bit我觉得说的是输入信号,不一定代表内部就不再进行任何高比特的处理。反正如果只有1个bit,dither处理是弄不了的。不用dither怎么解决量化误差的问题,靠升频吗,我不知道了。

作者: boxerlc    时间: 2020-7-2 23:24
nickdo 发表于 2020-7-2 22:55
说的是硬解DSD过程么? 不就是纯粹的1BIT转换? 现在的DAC强调的纯1BIT转换是比较差的方案? 如T+A DAC8 DSD ...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VOX is pure 1 bit. All incoming sample rates are converted inside to a sample rate equivalent to DSD256/512 (firmware dependent), after which analog conversion is done using current segment technology.

看了一下,的确是都把一切格式都升频到512或者256,分辨率越高量化误差就越小这个道理总没错。


作者: nickdo    时间: 2020-7-2 23:42
boxerlc 发表于 2020-7-2 23:24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VOX is pure 1 bit. All incoming sample rates are converted inside to a sam ...

这个属于DAC上的前端吧.. 即DSP, 即相当于HQPLAYER的部份. 在DAC内用FPGA跑的. 数据结果再送去TRUE 1bit CONVERTION.

DSD 跑硬体线路不都是走TRUE 1bit CONVERTION吗? 还有4/5bit的? 奇怪?

作者: boxerlc    时间: 2020-7-2 23:59
nickdo 发表于 2020-7-2 23:42
这个属于DAC上的前端吧.. 即DSP, 即相当于HQPLAYER的部份. 在DAC内用FPGA跑的. 数据结果再送去TRUE 1bit  ...

多比特处理目前是主流,常见的DAC芯片都是这么搞的。

作者: alida0088    时间: 2020-7-3 10:08
本帖最后由 alida0088 于 2020-7-3 10:12 编辑
boxerlc 发表于 2020-7-2 21:34
以下是被你夸的原始评论,槽点实在是太多了:

就这样的回复你能说他回的好?我觉得你也不用夸他了,看 ...

啊哈,像你这样逐字逐句的扣别人的毛病的,还真不多。如果这样一个个扣,论坛里的讨论是不是一半以上都会被批得体无完肤?人家发表一下自己得看法,没办法像教科书一样天衣无缝的解释基础知识和原理。既然逐字逐句解释,我就挑一些:

楼主应该补一下奈奎斯特采样定律,理论上,采样频率只要达到声音频率的50%,(这里他看了我的回复之后改成两倍了,他说这是口误,但是我觉得如果他真的理解的话,打字的时候就能意识到不对)那么在此频段范围内的所有信号都会被还原,并不需要更高的采样率。问题出在无法制作出理想的带通滤波器,因此无法完全防止44100Hz以上的信号混入采样这里的原因也是错误的,采样率是44.1K,那采样的时候就不可能混入高于44.1K的信号)。从采样率出发批评441pcm是没有道理的这里是典型的错误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原文表述的关键字:奈奎斯特采样定律和带通滤波器。为什么一看就知道他说的是镜像频谱上的噪声需要通过带通滤波器滤除?因为这是基础知识啊。抓重点就行了,知道奈奎斯特定律以及带通滤波器是DS调制的问题之一就已经比一般论坛烧友懂得多多了,这点难道不可贵吗?难道真的懂技术的人要听谁谁谁以价格排序来比较器材的优劣?44.1K的采样率决定了22.05K以下的所有音频信息都能被还原,不就证明了所谓升频或者96KHZ音乐文件有更多信息量的论点是错误的?人耳还能听到22K以上的声音了?

cd声音好主要的原因是cd碟片本身自带的01之间有物理尺寸,因此为数字信号的实时处理提供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参考CD信息点的物理间距会对时基抖动有影响,但是它并不是时间参考,CD信号的时间参考是CD机内部的时钟),这会对后端时钟信号的同步有一些难以言述的影响,然而从经验上来看,这种影响是正面的,有益于音乐欣赏的。而抓轨或异步音频就没有这个利好了恰恰相反,存储在硬盘的音频不受物理间距对时基抖动的影响,不是没有这个利好,而是没有这个弊端)。至于dsd则是信号量化过程与pcm采取了不同的思路,pcm就好比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是用来对离散数据进行曲线拟合的方法,而PCM采样是把曲线离散化的过程,二者不但没有关系,而且从定义来看二者相反也多过相似),取两个端点,中间夹着的区间里肯定有真实信号存在。dsd就好比微积分,直接从斜率升降还原信号的走向DSD是用1或0的密度来描述信号的斜率,不是用斜率来描述信号的走向,“信号的走向”是什么鬼)。原理上是进步的,但pcm本身还是以真实信号为核心的,dsd是照猫画虎重建的DSD跟PCM一样,都是实时采样,他这个照猫画虎的观点怎么来的我不清楚。要说谁“更”实时,DSD的采样率反而比PCM更高),在实际实现上因为两个不同的初衷导致了整个路径的相异(pcm走实时,所谓hifi,dsd重新来过,走非实时,所谓hiend)前提都是错的,那这句显然就是纯粹的胡说了),因此造成了听感上的大的差异,且我认为并没能体现出dsd新思路的优势。在我看来dsd这条路还需要发展,而且目前还需要借鉴pcm的一些处理经验,重起炉灶不是好办法。个人建议感受dsd还是从一台标准的sacd机开始,暂时远离pc为基础的dxd。


------CD信号的时间参考是内部时钟?哪个时钟?晶振电路?那是WCK, LRCK和MCK,都是数字信号的时钟。对于原始波形的对比不完全取决于数字信号有无抖动,原始模拟波形被采样为离散数字电平信号以后,由哪一个”播放器“来播放更加接近原始模拟波形?这个时候”播放器“就会产生影响了,而不是数字时钟决定,数字信号的时钟可保证播放器给出的波形是播放器想要给出的波形,但不代表精准的数字时钟可以还原”原始的模拟波形“。CD转盘作为”硬件播放器“,我认为更接近有能力给出原始模拟波形(为什么要买早期的头版CD?因为80-90年代头版CD由原始母带转录,非后期数字拷贝)。我虽不太赞同他说的物理尺寸理论,但是理论提出没有对错,本来就是各抒己见,不必大惊小怪。
------DSD的斜率须有一个方向,是上还是下?否则如何还原波形让解码出声?
------DSD不是实时采样,DSD是数字处理的一种方式,哪里来的采样率? 真实的时域离散信号采样只有PCM。

作者: boxerlc    时间: 2020-7-3 11:23
本帖最后由 boxerlc 于 2020-7-3 11:32 编辑
alida0088 发表于 2020-7-3 10:08
啊哈,像你这样逐字逐句的扣别人的毛病的,还真不多。如果这样一个个扣,论坛里的讨论是不是一半以上都会 ...

是我逐字逐句挑毛病,还是他毛病太多了?我不是那么刻薄的人,我自己也不是什么专家。但我始终觉得应该对科学和知识的要抱以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对于不了解的东西我绝不胡说八道。我是看到他长期发这种伪科学帖子,心里还没有个数,才出来怼他几句。

现在论坛太多伪科学家了,懂的不多还死要面子。如果任何一个半瓶水都可以随便放神论,那这个论坛的讨论不参与也罢。

你回复的黄字说实话也挺让我震惊的。希望你一个都不要改,让大家看明白你到底有几斤几两。



作者: 心韵63    时间: 2020-7-4 06:39
方式决定结果。
作者: erjinetac    时间: 2020-7-4 13:30
alida0088 发表于 2020-7-3 10:08
啊哈,像你这样逐字逐句的扣别人的毛病的,还真不多。如果这样一个个扣,论坛里的讨论是不是一半以上都会 ...

用cd盤的轉速當時鐘?你知道這樣抖動有多大嗎?
還有這帖討論的不是cd機嗎?為什麼會出現analog訊號?

作者: audio-one    时间: 2020-7-4 16:21
主要的原因是数播要兼顾多种码率而导致时钟抖动,而cd 只要做好44.1k 就行了。所谓做的多, 错的多

作者: 一起玩    时间: 2020-7-4 16:44
你能肯定这随处可得的文件是真正的高码率?

作者: gydd0305    时间: 2020-7-5 14:42
说音响市场是成熟的市场,声音几乎没有升级的空间,指的是传统音响,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玩儿起了黑胶、cd、胆机

作者: leo4090    时间: 2020-7-5 15:04
俺是工薪阶层穷烧,二手几百元CD机,和同价位二手数播比较,数播会比这类CD机声音好,因为这类CD机一般是八十年代产品,和数播不是同一个年代。
数播和CD机比较也要看软件,CD碟和数播的音乐文件,200几年的一些翻版碟声音很差(估计是mp 3转录),网上一些免费无损音乐质量也不行。
如果说CD抓轨肯定比CD碟方便。有钱玩家可以忽略穷人的话。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