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拜亚耳机的最大优势 [打印本页]

作者: cbib    时间: 2020-7-8 16:50
标题: 拜亚耳机的最大优势
本帖最后由 cbib 于 2020-7-8 17:44 编辑

拜亚最大的特点 也是好处
就是它出来的声音 就是近似原来的声音 而且解析高
然后给你自由度 就看你自己怎么调音
它其实是个半diy的耳机

就像白开水 你可以调成你想要的的味道
但是有味道的水 你再调 就很麻烦了
调音的事应该交给 解码 耳放 线材 电源 数播 而不是耳机



作者: zhangran1z    时间: 2020-7-8 16:54
拜亚最大优点不是便宜吗
作者: y524115238    时间: 2020-7-8 17:12
最大的优势不是性价比高吗?看看t1,二手不到三千,有谁能一战?

作者: 北欧    时间: 2020-7-8 17:15
白开水就白开水,说的这么清新脱俗干嘛啊
作者: bam_jskm    时间: 2020-7-8 17:22
楼主说的不错,但主要还是因为拜亚便宜
作者: cbib    时间: 2020-7-8 17:43
bam_jskm 发表于 2020-7-8 17:22
楼主说的不错,但主要还是因为拜亚便宜

一直认为 调音的事应该交给 解码 耳放 线材 电源 数播 而不是耳机
耳机只要如实出声就可以了

作者: 大林哥    时间: 2020-7-8 17:47
cbib 发表于 2020-7-8 17:43
一直认为 调音的事应该交给 解码 耳放 线材 电源 数播 而不是耳机
耳机只要如实出声就可以了

得看需求,每个环节都有调音直白的器材也都有染色重的,究竟谁负责还原谁负责调音没有什么定论。更普遍的共识是更换耳机对声音的影响远大于更换前端的影响,因此使用耳机追求不同调音的烧油还更多一些

作者: cbib    时间: 2020-7-8 17:49
大林哥 发表于 2020-7-8 17:47
得看需求,每个环节都有调音直白的器材也都有染色重的,究竟谁负责还原谁负责调音没有什么定论。更普遍的 ...

我感觉 运放 线材 的影响最大
当然最直接的是上调频器和效果器

作者: philsogreat    时间: 2020-7-8 17:54
880/990/T1二代都玩过,1990/阿米罗也听过,基本一个耳机一个声音,风格都很明显,怎么又白开水了......
作者: bam_jskm    时间: 2020-7-8 17:57
cbib 发表于 2020-7-8 17:43
一直认为 调音的事应该交给 解码 耳放 线材 电源 数播 而不是耳机
耳机只要如实出声就可以了

我一直认为所有器材调音都不需要,味精加越少就越好

作者: _天行健    时间: 2020-7-8 18:19
楼主恰恰说反了, 2几大传统旗舰里拜亚反而是染色最多失真最大的,

你听到的白开水没味道恰恰是因为失真过大把音乐原本的乐感丰富音色优美的音乐本来特色给抹掉了,

真正保真度高的话回放出来是乐感丰富、韵味出色的声音,比如大奥、009、HIFIMAN的香格里拉等这些顶级静电,很多人听到的直白乏味的声音实际正是失真过大丢失细节的典型表现。



作者: 一波又起    时间: 2020-7-8 18:23
最大优点是跳水快,可惜还不够快
作者: 一波又起    时间: 2020-7-8 18:24
不过拉高高频量,调音拉稀
作者: 秋季先生    时间: 2020-7-8 18:24
又是蛤蟆曲线啊

作者: zhangran1z    时间: 2020-7-8 18:25
bam_jskm 发表于 2020-7-8 17:57
我一直认为所有器材调音都不需要,味精加越少就越好

音特美ER4B的音染比拜亚还少,听古典很不错,听流行惨不忍睹,又亮又刺又冲,录音的瑕疵一览无余。

作者: 任任任    时间: 2020-7-8 18:32
本帖最后由 任任任 于 2020-7-8 18:40 编辑

感觉拜亚的风格还是蛮明显的,只是声底干净罢了,尤其是经常会有带有金属质感的高频。直接听古典,不见得就比森海、akg真实,真是的乐器是很温暖且具有情感的,并不是白开水可以一以蔽之。德奥三家听古典都有很好的型号,各有千秋罢了


作者: zwq199387    时间: 2020-7-8 18:51
_天行健 发表于 2020-7-8 18:19
楼主恰恰说反了, 2几大传统旗舰里拜亚反而是染色最多失真最大的,

你听到的白开水没味道恰恰是因为失真 ...

我很好奇是什么样精确的失真可以将各种类型的所谓的乐感和韵味都准确的“抹掉”?

作者: tsumi1022    时间: 2020-7-8 18:59
最大优点就是性价比高,结实耐操,突出一个良心
森海老想着用耳机去模拟音乐厅、模拟各种氛围,拜亚就耳机就该是耳机,怎么听的清怎么来。
作者: qq453183693    时间: 2020-7-8 19:06
_天行健 发表于 2020-7-8 18:19
楼主恰恰说反了, 2几大传统旗舰里拜亚反而是染色最多失真最大的,

你听到的白开水没味道恰恰是因为失真 ...

乐感和韵味难道不应该取决于录音和艺术家么。。。我唱首拉稀的歌,香格里拉回放一下,我就贼好听了,是这个意思吗。。

作者: _天行健    时间: 2020-7-8 19:06
zwq199387 发表于 2020-7-8 18:51
我很好奇是什么样精确的失真可以将各种类型的所谓的乐感和韵味都准确的“抹掉”?

不一定是抹掉,失真大细节表现力不足都会造成乐感和韵味不足或偏弱,都是相对而言

作者: bam_jskm    时间: 2020-7-8 19:06
zhangran1z 发表于 2020-7-8 18:25
音特美ER4B的音染比拜亚还少,听古典很不错,听流行惨不忍睹,又亮又刺又冲,录音的瑕疵一览无余。

不是说不加味精,而是越少越好

作者: bigdogwang    时间: 2020-7-8 19:07
本帖最后由 bigdogwang 于 2020-7-8 19:16 编辑
bam_jskm 发表于 2020-7-8 17:57
我一直认为所有器材调音都不需要,味精加越少就越好

你听到的音乐就是录音师调出来的,本身音源就带着味精。真实的声音其实并不一定好听。你去听一下蔡琴的现场(带着她的御用乐队),再对比她的录音,你会觉得其实一个唱得很一般的女人,经过各种调音和配乐,听上去是那么回事了。再去大剧院听听古典,其实并不咋好听,经过了录音师的修正,就变得很扩张了。现在许多录音就是多声道合成的,根本不是现场两声道录出来的。听到的音乐也是录音师把各种声音配比修正出来的。

具个形象的例子:你听到的音乐和真实的声音对比就像是,PS后的照片和眼睛看到的实景。

反过来说,你想要的声场,解析力,暖声,甜声,厚声,这些都是可以调出来的。一般而言,我们会认为,录音师的声音相对是大众所接受的,或者有其独特风格的。
但是,肯定有些声音是听众所不满意的,这时,你就可以大胆的调音,作为业余听众,单单酷狗音乐中就有许多声效可以玩。
最简单的,我会根据耳机和音乐类型,适当的修正一下频率均衡,以满足我的喜好。

作者: bam_jskm    时间: 2020-7-8 19:10
bigdogwang 发表于 2020-7-8 19:07
你听到的音乐就是录音师调出来的,本身音源就带着味精。真实的声音其实并不一定好听。你去听一下蔡琴的现 ...

制作和回放不是一码事,你先要分清楚

作者: alberth200    时间: 2020-7-8 19:13
性价比这么高还要啥自行车??
作者: bigdogwang    时间: 2020-7-8 19:19
本帖最后由 bigdogwang 于 2020-7-8 19:21 编辑
bam_jskm 发表于 2020-7-8 19:10
制作和回放不是一码事,你先要分清楚

当你拿到一副偏亮的,齿音很重的耳机时,你调一下均衡的高音部分,适合衰减一下,就会好听很多。可以在酷狗音乐中试一试,想玩高级,就买一个均衡器。

作者: 音质评标    时间: 2020-7-8 19:23
T1二代和9500不相上下
作者: tascamtascam    时间: 2020-7-8 19:28
個人覺得Beyer的特點是聲音聽上速度快,收放有序,一些型號整體非常流暢,晶瑩剔透,亦有氛圍。

現今耳機市場的性價比,是Stax套裝 (近期的耳擴除外)。

作者: xzy121    时间: 2020-7-8 19:31
本帖最后由 xzy121 于 2020-7-8 19:32 编辑
bigdogwang 发表于 2020-7-8 19:07
你听到的音乐就是录音师调出来的,本身音源就带着味精。真实的声音其实并不一定好听。你去听一下蔡琴的现 ...

赞同,举个例子,在不借用任何混音设备的情况下,一些大歌星的清唱没想象的好听,就好比到卡拉ok唱歌时觉得自己比歌星唱的也没差多少,再有看现在的高清电视感觉也比实际景色还要清析艳丽,有时所看到或听到的也不一定是完全真实的。

作者: Jay309    时间: 2020-7-8 20:35
拜亚走的是丰田路线,啥都不特别出彩,但啥都挑不出突出毛病

作者: bigdogwang    时间: 2020-7-8 20:41
xzy121 发表于 2020-7-8 19:31
赞同,举个例子,在不借用任何混音设备的情况下,一些大歌星的清唱没想象的好听,就好比到卡拉ok唱歌时觉 ...

那次去听蔡琴演唱会,我还特地坐靠前的,想听听一代歌星的声音,大失所望,尤其她还拼命的吹她的御用乐队,弹的什么鬼,乐器声又尖又硬又扎耳,没法听,和HIFI完全不沾边。

作者: bam_jskm    时间: 2020-7-8 21:03
bigdogwang 发表于 2020-7-8 19:19
当你拿到一副偏亮的,齿音很重的耳机时,你调一下均衡的高音部分,适合衰减一下,就会好听很多。可以在酷 ...

我会选择换器材重新搭配,软件调音这种事我不会去做,对此没有研究

作者: wowod    时间: 2020-7-8 21:23
请不要看到拜亚这个牌子就对T1开脑放说它直白,T1是个偶次谐波失真为主的耳机,是个暖声耳机,T1直白声是耳机界最大的冤案,请各位收起自己的脑放
作者: a2kzzz    时间: 2020-7-8 21:26
cbib 发表于 2020-7-8 17:43
一直认为 调音的事应该交给 解码 耳放 线材 电源 数播 而不是耳机
耳机只要如实出声就可以了

你会这么以为不就是因为拜亚苍白所以不得不用前面那么多东西调吗

作者: wowod    时间: 2020-7-8 21:36
_天行健 发表于 2020-7-8 18:19
楼主恰恰说反了, 2几大传统旗舰里拜亚反而是染色最多失真最大的,

你听到的白开水没味道恰恰是因为失真 ...

恰恰相反,这张图里T1和HE6表现出来是二次谐波高于三次谐波的暖声耳机,HD800是三次谐波高于二次谐波的冷薄直白声耳机,也就是你所说的白开水

作者: 低熵咸鱼    时间: 2020-7-8 21:37
tascamtascam 发表于 2020-7-8 19:28
個人覺得Beyer的特點是聲音聽上速度快,收放有序,一些型號整體非常流暢,晶瑩剔透,亦有氛圍。

現今耳 ...

同意,尤其是老的lambda 系列,我朋友之前收了一整套207到507,无法想象800块的207能出这么好的声音

作者: 天空上尉    时间: 2020-7-8 21:42
对,拜亚就是还原录音,森海有点还原现场的意思

作者: cbib    时间: 2020-7-8 21:43
bigdogwang 发表于 2020-7-8 19:19
当你拿到一副偏亮的,齿音很重的耳机时,你调一下均衡的高音部分,适合衰减一下,就会好听很多。可以在酷 ...

有没有什么均衡器推荐一下

作者: zwq199387    时间: 2020-7-8 21:45
_天行健 发表于 2020-7-8 19:06
不一定是抹掉,失真大细节表现力不足都会造成乐感和韵味不足或偏弱,都是相对而言

那如何解释某些国产小作坊都可以靠失真的“染色”让声音变得“好听”,拜亚一大厂就弱智似的无法控制“失真”反而让声音失去韵味?

作者: royroland    时间: 2020-7-8 21:53
bigdogwang 发表于 2020-7-8 19:07
你听到的音乐就是录音师调出来的,本身音源就带着味精。真实的声音其实并不一定好听。你去听一下蔡琴的现 ...

赞同。钢琴家霍洛维茨早就说过,唱片和录音就好比是明信片,现场演奏会更接近真实一些。

作者: 大手办    时间: 2020-7-9 00:23
bigdogwang 发表于 2020-7-8 20:41
那次去听蔡琴演唱会,我还特地坐靠前的,想听听一代歌星的声音,大失所望,尤其她还拼命的吹她的御用乐队 ...

场地设备不够专业吧,是有这种情况。说现场的话,倒不如去专业的音乐厅,听听乐团的演奏好了

作者: 口袋'    时间: 2020-7-9 02:38
y524115238 发表于 2020-7-8 17:12
最大的优势不是性价比高吗?看看t1,二手不到三千,有谁能一战?

he560、he5se估计应该可以一战

作者: 约翰列宁    时间: 2020-7-9 07:24
bigdogwang 发表于 2020-7-8 19:07
你听到的音乐就是录音师调出来的,本身音源就带着味精。真实的声音其实并不一定好听。你去听一下蔡琴的现 ...

正解,比如很多玩儿电吉他的,真正上手用管箱会发现和专辑音色完全不同,通常会干裂很多,和数字效果器差别也巨大,即使是同参数同型号或者数字模拟的同型号设备。

作者: y524115238    时间: 2020-7-9 12:21
口袋' 发表于 2020-7-9 02:38
he560、he5se估计应该可以一战

忘记了,这个真的可以

作者: 卒行天下    时间: 2020-7-9 14:35
耳机有科技但含量不高,大部分还是商品的品牌溢价,只要能量产的耳机分摊的各种成本都不高,所以说1000以下的是一分钱一分货,1000-5000的是一毛钱5分,5000-10000的是一毛钱一分货。

作者: 9up    时间: 2020-7-9 16:54

直白的声音是三频平衡,不会突出任何一方的意思吗?







作者: pastday26    时间: 2020-7-9 18:34
philsogreat 发表于 2020-7-8 17:54
880/990/T1二代都玩过,1990/阿米罗也听过,基本一个耳机一个声音,风格都很明显,怎么又白开水了......

说的对,玩过880新版旧版,1990,阿米洛,T1一代二代,声音完全不同,新880和阿米洛自认为属于难听的范畴,完全和白开水没关系……

作者: 镜辉    时间: 2020-7-9 18:34
口袋' 发表于 2020-7-9 02:38
he560、he5se估计应该可以一战

560不知道没听过,HE5SE完全不行

作者: 口袋'    时间: 2020-7-9 19:00
镜辉 发表于 2020-7-9 18:34
560不知道没听过,HE5SE完全不行

我也没听过he5se,请问具体是如何不行呢?我还看见过说耳放足够高端的话,sundara和t1一个级别的结论,那个人是逐步升级耳放,发现耳放越高端,两者声音水平差距越小,更低端的耳放下sundara则不如t1。

作者: bigdogwang    时间: 2020-7-9 19:18
bam_jskm 发表于 2020-7-8 21:03
我会选择换器材重新搭配,软件调音这种事我不会去做,对此没有研究

你花了许多钱,配了好几套器材,依然会觉得,高音好了低音不行,声场好了细节不行,细节好了声音发干,这首曲子好了那首曲子不行,其实根本没有十全十美的器材,所谓的比较全面平均的器材,也只是和大多数录音师的器材接近尔已。
为什么录音师要小音箱听听效果,大音箱听听效果,他们也在找一个大众都能播得比较好的平衡点。

作者: bigdogwang    时间: 2020-7-9 20:02
本帖最后由 bigdogwang 于 2020-7-9 20:07 编辑
cbib 发表于 2020-7-8 21:43
有没有什么均衡器推荐一下

常见的有百灵达双31段图形均衡器,1000~2000元

调整方法

超低音:20Hz-40Hz,适当时声音强而有力。能控制雷声、低音鼓、管风琴和贝司的声音。过度提升会使音乐变得混浊不清。

低音:40Hz-150Hz,是声音的基础部份,其能量占整个音频能量的70%,是表现音乐风格的重要成份。适当时,低音张弛得宜,声音丰满柔和,不足时声音单薄,150Hz,过度提升时会使声音发闷,明亮度下降,鼻音增强。

中低音:150Hz-500Hz,是声音的结构部分,人声位于这个位置,不足时,演唱声会被音乐淹没,声音软而无力,适当提升时会感到浑厚有力,提高声音的力度和响度。提升过度时会使低音变得生硬,300Hz处过度提升3-6dB,如再加上混响,则会严重影响声音的清晰度。

中音:500Hz-2KHz,包含大多数乐器的低次谐波和泛音,是小军鼓和打击乐器的特征音。适当时声音透彻明亮,不足时声音朦胧。过度提升时会产生类似电话的声音。

中高音:2KHz-5KHz,是弦乐的特征音(拉弦乐的弓与弦的摩搡声,弹拔乐的手指触弦的声音某)。不足时声音的穿透力下降,过强时会掩蔽语言音节的识别。

高音:7KHz-8KHz,是影响声音层次感的频率。过度提升会使短笛、长笛声音突出,语言的齿音加重和音色发毛。

极高音:8KHz-10KHz,合适时,三角铁和立*的金属感通透率高,沙钟的节奏清晰可辨。过度提升会使声音不自然,易烧毁高频单元。

平衡悦耳的声音应是:

150Hz以下(低音)应是丰满、柔和而富有弹性;

150Hz-500Hz(中低音)应是浑厚有力百不混浊;

500Hz-5KHz(中高音)应是明亮透彻而不生硬;

5KHz以上(高音)应是纤细,园顺而不尖锐刺耳。

整个频响特性平直时:声音自然丰满而有弹性,层次清晰园顺悦耳。频响多峰谷时:声音粗糙混浊,高音刺耳发毛,无层次感扩声易发生反馈啸叫。

频率的音感特征:

30~60Hz 沉闷 如没有相当大的响度,人耳很难感觉。

60~100Hz 沉重 80Hz附近能产生极强的“重感”效果,响度很高也不会给人舒服的感觉,可给人以强烈的刺激作用。

100~200Hz 丰满

200~500Hz 力度 易引起嗡嗡声的烦闷心理。

500~1KHz 明朗 800Hz附近如提升10dB,会明显产生一种嘈杂感,狭窄感。

1K~2KHz 透亮

2K~4Kz 尖锐 2800Kz附近明亮感关系最大,3400Hz易引起听觉疲劳。

4K~8Kz 清脆 6800Hz形成尖啸,锐利的感觉,>7.5KHz音感清彻纤细。

8K~16Kz 纤细 ﹒低音提琴:丰满与深沉在60Hz~100Hz。在600Hz处为隆隆声,现场感在2.5kHz,琴弦的噪声在3kHz以上。衰减200Hz~500Hz附近的成分可以使声音变得清晰。

电吉他:拨击声在60Hz,丰满度在100Hz,噗噗声在500Hz,现场感或尖锐激烈的程度在2kHz~3kHz,吱吱声或刺耳声在6kHz以上。

鼓类:丰满度在100Hz~200Hz,鼓声模糊不清在250Hz~800Hz(可在此范围内衰减),琐碎无用的军鼓声音在1kHz~3kHz,打击声在5kHz。衰减600Hz附近的通通鼓声可降低盒状声。提升10kHz~12kHz可使迟钝的镲片声更细腻和清脆。

低声鼓:丰满度和力度低于60Hz,在300Hz~800Hz之间是一种撕纸张的声音(衰减400Hz~600Hz的成分可使音色更好),咔嗒声和打击声在2kHz~6kHz。

萨克斯管:温暖感在500Hz,刺耳声在3kHz,键噪声在10kHz以上。

原生吉他:丰满度或拨击声在80Hz,现场感在5kHz,弹拨(匹克)噪声在10kHz以上。

原声吉他微型话筒拾取:为使吉他声更“原声化”,可在1.2kHz~1.5kHz的窄频段内衰减,可能会衰减某些高频成分。

人声:男声的丰满度在100Hz~200Hz,女声的丰满度在200Hz~400Hz,嗡嗡声或鼻音在500kHz~1kHz,现场感在5kHz,咝咝声(发“s”和“sh”音)在3kHz~10kHz。

例子:一条人声声轨的声音过分丰满或有隆隆声。则可用低频均衡旋钮(例如在100Hz处)加以衰减,直至所听到的声音达到自然时为止。再如军鼓声太迟钝或像被压抑了的话,则可调节中频均衡钮,在5kHz~10kHz将其提升,直至响弦鼓声清晰和清脆时为止。

在对某段你所需要的大概的频率范围作均衡调节时不要停顿,继续用满提升或满衰减的方法来使效果更明显地听见。最后再返回加以微调其频率及其提升量或衰减量,直至你认为最满意的音质平衡时为止。

如果乐器声中带有嗡嗡声、沉闷声或刺耳声时,而又不知该从何处频率着手来调节均衡。这时可选用一台频率可选的均衡器,先把它的提升量极度提升,然后逐个选取频率段,直至发现所选的频率段的音色与出现问题的音色相符合时为止。最后把这一频率段的均衡量加以衰减,直至使声音恢复正常时为止。例如,在给三角钢琴拾音时,由于话筒离盖板太近而引起沉闷的染色效果——可能是300Hz附件的输出太高。这时用低频均衡来提升均衡量,变化其中心频率,使之所出现的沉闷声变得更为显著时为止。最后再把这一频率的均衡量加以衰减,直至钢琴声恢复正常时为止。

一般来说,要避免过量的提升,因为这样做有可能使信号失真。所以有时候在需要提升高频时,而又不致使信号失真,可试用衰减低频的方法来达到提升高频的目的。要减少声音的混浊度或增强其清晰度时,可以在300Hz左右衰减1~2dB——或者对每件乐器作衰减,或者对整条混录作衰减。同时,应注意不要把每件乐器都在相同的频率上提升它们的均衡量。



作者: 镜辉    时间: 2020-7-9 20:05
口袋' 发表于 2020-7-9 19:00
我也没听过he5se,请问具体是如何不行呢?我还看见过说耳放足够高端的话,sundara和t1一个级别的结论,那 ...

听下来,信息量,素质等和1990差不多,但是其调音又没有T1万金油,比较偏(说实话就听不出来5se听什么类型的音乐好听....)


作者: bigdogwang    时间: 2020-7-9 20:28
大手办 发表于 2020-7-9 00:23
场地设备不够专业吧,是有这种情况。说现场的话,倒不如去专业的音乐厅,听听乐团的演奏好了

不是设备不专业,而是根本是两回事。CD是每个乐器单独录制修正后再和人声混音的。现象和CD好比是,一个是手机或相机拍的照片,一个是每个部分单独拍摄并PS以后合成的。

作者: cbib    时间: 2020-7-9 20:55
bigdogwang 发表于 2020-7-9 20:02
常见的有百灵达双31段图形均衡器,1000~2000元

调整方法超低音:20Hz-40Hz,适当时声音强而有力。能控 ...

谢谢

作者: 大鹏12    时间: 2020-7-9 21:30
拜亚秋季有大耳音频发布,新的特斯拉技术,到时候看看啥玩意。

作者: y524115238    时间: 2020-7-9 21:37
大鹏12 发表于 2020-7-9 21:30
拜亚秋季有大耳音频发布,新的特斯拉技术,到时候看看啥玩意。

这消息可靠吗?如果有,还是蛮期待的,特别是有新旗舰的话

作者: 大鹏12    时间: 2020-7-9 23:42
y524115238 发表于 2020-7-9 21:37
这消息可靠吗?如果有,还是蛮期待的,特别是有新旗舰的话

可靠。

作者: 前进    时间: 2020-7-10 11:02
本帖最后由 前进 于 2020-7-10 11:04 编辑
bigdogwang 发表于 2020-7-9 20:02
常见的有百灵达双31段图形均衡器,1000~2000元

调整方法超低音:20Hz-40Hz,适当时声音强而有力。能控 ...

很不错啊。你也是均衡器使用高手?希望认识你成为朋友!



楼主是把拜亚次高频凸出当成了直白 然后把假平直 当做了真实

拜亚结像分离度细节好 声场正常



t90 t1 990 990pro等 10或 11千赫兹明显凸起

这没关系 均衡器削一下 分分钟的事情

极高频延伸不够 只能用镀银线 若用均衡器提升有失真

极低频下潜 用均衡器可以补一下 失真基本忽略





拜亚耳机自身失真比800这种型号大

但是 并不是说 因为这个失真大
所以没味道了


是因为次高频凸起所致


实际上拜亚的失真以偶次谐波为主



另外 1990 1770等 干脆做成高频明显 次高频没有明显凸出了 但是尤其极高频也明显衰减了
那很多人声党不是觉得1990有味道了吗?

作者: 前进    时间: 2020-7-10 11:07
wowod 发表于 2020-7-8 21:36
恰恰相反,这张图里T1和HE6表现出来是二次谐波高于三次谐波的暖声耳机,HD800是三次谐波高于二次谐波的冷 ...

800奇次谐波
燥烈

谐波失真和频响特征两个方面因素都有作用

作者: 前进    时间: 2020-7-10 11:14
bigdogwang 发表于 2020-7-8 19:19
当你拿到一副偏亮的,齿音很重的耳机时,你调一下均衡的高音部分,适合衰减一下,就会好听很多。可以在酷 ...

是的

实际上。因为逼迫一个单元发全频

动圈耳机目前水准 频响曲线严重不平直


以t1等为例
就像以前不好的软膜音箱喇叭
为了极高频延伸稍好点 让高频抬升 但次高频凸出严重 而极高频延伸还是不好




耳机原生频响曲线远离保真还原



另外 像后期的1770 在单元前面除了布 还有两层黑色海绵 一层放在白布里面 估计1990也是

这就是次高频 极高频全部衰减下去 使得“高频不刺耳”

其实如果不遮挡

自己用均衡器削峰填谷
是最好的 原生极高频延伸还能保留
削次高频凸起不会产生失真

但是需要掌握均衡器使用技术了



作者: 35大脸猫    时间: 2020-7-10 11:16
大歌德中枪
作者: 前进    时间: 2020-7-10 11:20
上面网友说的 优势是便宜


其实拜亚的便宜 以t1 t90为代表
就是因为那高耸的10千赫兹
包括“超难听”的990Pro (990 次高频没有那么凸出 也凸出 但极高频延伸比Pro好)

所以变便宜了

其实素质是很高的
如果用均衡器治疗一下就会【在位置和幅度上才能精确】
极佳
作者: renmin43    时间: 2020-7-10 11:54
bam_jskm 发表于 2020-7-8 17:57
我一直认为所有器材调音都不需要,味精加越少就越好

因为器材本身就是模拟真实的声音,一定会有失真的地方,因此必须调音减少失真。



作者: 前进    时间: 2020-7-10 13:01
不保真主要是因为10k赫兹非常凸起
耳机几乎都不保真不像音箱大量的控制在上下几个DB内
拜亚只是个性这样 别人极高频很暗 高频下降严重 或者高低频都衰减的歌德 只是不同个性而已


这个帖子被那个网友说拜亚失真大
然后其他网友说偶次谐波是暖给完全搞乱了


先是楼主把次高频凸出的“不温厚”当做保真
然后那个网友说才不是呢 失真很大


不止一次看到了——偶次谐波不是暖

暖是高频衰落 跷跷板原理 中频就凸出  中频就是两百五十赫兹到一千多赫兹
以五百的价格一千为主


暖不是偶次谐波

数字功放也可以暖
800用均衡器削高频也可以加工成650那样暖

有些做韵味机的和做数字功放的就是这样做让机器暖些


偶次谐波是 “湿润”
不干 有余韵

奇次谐波是燥 通常 如防弹布编织的低音喇叭 低频速度快 就容易这样
交响乐很强但是 奇次谐波高也不是保真
布盆 羊毛盆纸盆喇叭 音箱耳机的木壳谐振都是偶次谐波 a类功放 胆机 偶次谐波




不能因为t1偶次谐波多就忘记了它次高频凸起的频响特征





作者: 前进    时间: 2020-7-10 13:03
renmin43 发表于 2020-7-10 11:54
因为器材本身就是模拟真实的声音,一定会有失真的地方,因此必须调音减少失真。

调音 削峰填谷 找平频响曲线
不能消除和降低谐波失真


作者: 前进    时间: 2020-7-10 13:16
本帖最后由 前进 于 2020-7-10 13:17 编辑
zwq199387 发表于 2020-7-8 18:51
我很好奇是什么样精确的失真可以将各种类型的所谓的乐感和韵味都准确的“抹掉”?

本来就不是所谓的失真原因

次高频的一部分:9-14千赫兹 一般归纳为12千赫兹附近
以t1为例
是10k赫兹
次高频凸出 有金属声 尖锐刺激的声音
“乐器鲜亮”

因为跷跷板原理 表现厚暖 的五百到一千赫兹附近 也就是中频 相对就变弱
加上次高频的刺激

所以就会“毫无韵味”

就算偶次谐波高也没用

即使是高频超暗 中低频特别丰厚的耳机 用均衡器提升次高频 等操作 也能改变成那样的声音


冷漠刺激 不是平直保真

这个论坛有很多人发表不符合科学事实的言论

望网友们能穿透干扰 多实践 多增加玩音频设备的知识和经验

弄清事实原理 玩的更尽兴


作者: 前进    时间: 2020-7-10 13:20
本帖最后由 前进 于 2020-7-10 13:22 编辑

试问用高频暗的线材 或高频暗的机器能不能?确定不能——在位置和幅度上不可能准确的削次高频 更不可能通过线材等硬件找平

当然 方向区别是有的
比如高频不“亮”了/“亮”了
可惜 不精确的钝化高频 会连极高频一起抹杀
作者: wowod    时间: 2020-7-10 13:39
前进 发表于 2020-7-10 13:01
不保真主要是因为10k赫兹非常凸起
耳机几乎都不保真不像音箱大量的控制在上下几个DB内
拜亚只是个性这样  ...

各人对冷暖的定义不同,我觉得冷暖是音色不是频率,比如说胆机或者是场管放大耳放,偶次谐波失真为主,是暖色,如果你去测输出频响曲线,平直的,高频并没有衰减,所以冷暖和高频无关
比如说一个销量很大的入门耳塞,潜99,我觉得就是高频略暗的冷声耳机,给我感觉就是这样,高频虽略暗,但中低频依然没有温度人声没有亲切感,冷冰冰,很典型的奇次谐波失真的声音

作者: yuhuang    时间: 2020-7-10 13:49
拜亚的耳机是同类型中调音调得最失真的,这跟他出身的通讯监听用途关系很大。
作者: 前进    时间: 2020-7-10 13:51
本帖最后由 前进 于 2020-7-10 13:57 编辑
wowod 发表于 2020-7-10 13:39
各人对冷暖的定义不同,我觉得冷暖是音色不是频率,比如说胆机或者是场管放大耳放,偶次谐波失真为主,是 ...

按这样的顺序说
可以高频暗 人声冷
具体频段是高频延伸弱 次高频也没有凸起

中频暖厚部分也低落
尤其中频下段 本来表现雄性男声胸腔喉腔共鸣的250到500


音色两个字 就是频响特征的意思


胆机 这样说吧很多高频延伸数字上只能到20千的 音箱都暖


其实是数字上是这样 实际悄悄下降了多少DB

不只是胆机 解码器也可以有很多 靠近二十千赫兹就开始下降 数据上也写成“平直”


胆机有偶次谐波 是暖方向(不如频响暖的强 正如奇次谐波冷 不如频响特征冷的强 频响可以一定程度抵消谐波的冷暖,数字功放也可以暖起来 胆味浓郁的胆机也可以冷下去)

但是 也有很多偶次谐波强烈 胆味浓郁的胆机
“高频太明显”人声党不喜

这其中 有需要具体了解的细节



最简单的总结 我自己也喜欢胆味浓郁的
然后高频平直延伸到极高频的 高频延伸特别细腻的系统





作者: 前进    时间: 2020-7-10 13:53
yuhuang 发表于 2020-7-10 13:49
拜亚的耳机是同类型中调音调得最失真的,这跟他出身的通讯监听用途关系很大。

可以明显发现/辨别
也就是因为次高频凸出 很多人以为的解析高
假解析
用来工作找信号 找缺点是可以的手段

作者: wowod    时间: 2020-7-10 14:00
前进 发表于 2020-7-10 13:51
按这样的顺序说
可以高频暗 人声冷
具体频段是高频延伸弱 次高频也没有凸起

不是的,潜99的频响我测试过,中低频比较平直,高频滚降,中低频的厚薄,不是频响凹凸的问题,而是谐波的问题,HD800中低频曲线是平直的,为何这么多人觉得它的中频凹,无非就是三次谐波高于二次谐波带来的听感
作者: 前进    时间: 2020-7-10 14:05
本帖最后由 前进 于 2020-7-10 14:18 编辑
wowod 发表于 2020-7-10 14:00
不是的,潜99的频响我测试过,中低频比较平直,高频滚降,中低频的厚薄,不是频响凹凸的问题,而是谐波的 ...

“中低频的厚薄”是?
800为例 明显次高频有隆起 中频又小凹

低频一百赫兹(附近)以下也是比较明显的衰减


若不信 论坛也有其他均衡器实践者具体认识实践的帖子 我看看能否找到给你看看 主要是 更具体 全面 了解清楚这个问题

作者: 前进    时间: 2020-7-10 14:14
本帖最后由 前进 于 2020-7-10 14:16 编辑
wowod 发表于 2020-7-10 14:00
不是的,潜99的频响我测试过,中低频比较平直,高频滚降,中低频的厚薄,不是频响凹凸的问题,而是谐波的 ...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extra=pageD1&page=
供你参考
潜的问题 耳塞极高频都是明显下降 测量出中频不凹 但是人声冷 这有悬案 我不了解潜 实在没办法分析

一般 奇偶谐波听感造成的冷暖没有这么严重

800奇次谐波明显 很多人喜欢配胆机“驱动力强 低频能推的力度密度下潜更好”然后照样听交响乐 那台宣传上适合配的胆机(就是以前在这个论坛有很多营销帖子那个)次高频是有微隆的

胆机还可以互相比 音色上高频没有亮(靠近平直) 低频更雄壮的也一起对比过

作者: wowod    时间: 2020-7-10 14:18
前进 发表于 2020-7-10 14:05
“中低频的厚薄”是?
800为例 明显次高频有隆起 又小凹

100hz以下属于低频不属于中低频了,但对于开放式动圈来说,HD800的中频还算平直吧,毕竟你不能要求它像平板一样下潜到20hz毫无衰减

话说回来,800是6K齿音区有个凸起,但很多人用胆机或者是其它暖声前端可以推的中频不凹,你总不会认为胆机从6K开始就衰减了5db吧

又或者来个更直接的,如果你手上有可换运放的设备,试试在FET运放和BJT运放之间切换,它们的输出频率曲线是平直的,但是你可以感受到声音的厚薄变化,原因就是谐波不同了

作者: 前进    时间: 2020-7-10 14:38
本帖最后由 前进 于 2020-7-10 14:49 编辑
wowod 发表于 2020-7-10 14:18
100hz以下属于低频不属于中低频了,但对于开放式动圈来说,HD800的中频还算平直吧,毕竟你不能要求它像平 ...

我说的就是低频衰减 和 中频凹
低频少 会增加次高频隆起的声音效果
换运放如换胆管 会改变频响特征
也有奇偶谐波区别 但此区别不同于800中频凹的音色那个事情 另外 这产生的冷暖区别 也没有800频响特征导致的冷那样显著的多
程度差别很大
不能混淆


频响特征带来的声音特性“颇复杂和作用深重”
请勿贸然把800这样典型的音色 频响特征的声音 想象为“无非”是因为谐波失真




实际上 800奇次谐波 燥烈 t1偶次谐波 “难以推爆”
而812 低频是奇次谐波 较快 素质高 发脆 就像德国防弹布编织的伊顿 亚当那种低音喇叭
高频又偶次谐波 比较润甜 但 暖厚不起来 不暖厚 反而因为次高频有所增高 “高频华丽”

这如果用盲目的“奇偶谐波决定冷暖”就“解释不通”就应该是 “”奇次谐波的低频 低频分量少 导致冷 低频少就会高音凸出 跷跷板原理  而高频因为偶次谐波还暖了?意味着次高频频响曲线下降 就像老版650那样”,盲目的用奇偶谐波定冷暖,就会自相矛盾了

v2-3f951f8fec820932a70c2985e96509e9_1440w.jpg (173.92 KB, 下载次数: 34)

v2-3f951f8fec820932a70c2985e96509e9_1440w.jpg

作者: zwq199387    时间: 2020-7-10 15:25
前进 发表于 2020-7-10 13:16
本来就不是所谓的失真原因

次高频的一部分:9-14千赫兹 一般归纳为12千赫兹附近

那请教下,很多人对T1的描述并非如此,是否是通过前端或周边能够弥补这个问题?
作者: wowod    时间: 2020-7-10 15:42
本帖最后由 wowod 于 2020-7-10 15:58 编辑
前进 发表于 2020-7-10 14:38
我说的就是低频衰减 和 中频凹
低频少 会增加次高频隆起的声音效果
换运放如换胆管 会改变频响特征

你这张图不正好说明了800和800S中低频都是平直的吗,中频凹的是820,我还是那句话,绝大多数解码器和耳放的输出频响曲线都是平直的,如何解释有的声音冷薄,有的声音厚暖


你再想想,800和T1都是高频偏亮,为何只有人说800中频凹没人说T1凹?还有奥产K701,同样是高频偏亮低频更少,为何没人说它直白偏冷,反倒是奶油味?所以直白、冷暖和高频没有关系,只是谐波带来的音色

作者: donthuang    时间: 2020-7-10 16:47
不要把調音台調EQ那套套用在耳機頻響上,看圖說故事


作者: bigdogwang    时间: 2020-7-10 22:20
9up 发表于 2020-7-9 16:54
[/td][/tr]
[tr][/tr]
[/table]

我认为直白的声音是缺和了声音的泛音,泛音起到修饰的作用,所以就显得干干的缺少了什么,没有韵味。

作者: _天行健    时间: 2020-7-10 22:59
zwq199387 发表于 2020-7-8 21:45
那如何解释某些国产小作坊都可以靠失真的“染色”让声音变得“好听”,拜亚一大厂就弱智似的无法控制“失 ...

国产小作坊?请举例说明

作者: 前进    时间: 2020-7-11 02:48
wowod 发表于 2020-7-10 15:42
你这张图不正好说明了800和800S中低频都是平直的吗,中频凹的是820,我还是那句话,绝大多数解码器和耳放 ...

汗 你浪费了很多时间
701的偶次谐波是一回事 该机的高频呈现女声特征 是另一回事
什么?看图 注意我前面说的 低频下降明显 中频小凹 次高频凸起 是和常见上下几个DB的音箱比
不是和更不平的比

你注意一个情况 别人说t1毫无感情 你说暖是偶次谐波 当中存在的矛盾就是因为你想当然 无限扩大偶次谐波的作用
前面说过了 数字功放也可以暖 而且国产qls 璞韵都是这样做的

群众说t1被称为毫无感情 800也高频亮 中频凹  你觉得哪个更冷?呵呵

作者: 前进    时间: 2020-7-11 02:50
zwq199387 发表于 2020-7-10 15:25
那请教下,很多人对T1的描述并非如此,是否是通过前端或周边能够弥补这个问题?

你是说大家说拜亚t1没感情?
还是说t1流行韵味好?

有用高频收敛的机器去衰减高频的


作者: 前进    时间: 2020-7-11 03:31
本帖最后由 前进 于 2020-7-11 03:34 编辑
wowod 发表于 2020-7-10 15:42
你这张图不正好说明了800和800S中低频都是平直的吗,中频凹的是820,我还是那句话,绝大多数解码器和耳放 ...

网友说的拜亚特点是“把各种各样所谓的乐感和韵味抹掉”
你说的特点却是 拜亚偶次谐波 很暖 (方向上 归类为)像胆机

奇次偶次谐波本来是很基础的东西 很基础的作用
不能改变音色



可是你发现后以为是重大发现 以为是覆盖其他层面的最大作用

这个帖子里本来楼主以为 冷漠是保真(从990时代有人就以为两头翘是保真还原  是非此即彼 非黑即白)

接着
有人说是因为失真(特大 所以“难听 没味 味道不好”的类型)
接着你反而说失真是偶次的 这是有韵味是暖(那你感受和前面大家都矛盾喔)
你是这个帖子里最搞笑的(抱歉了!)
这里我必须解释一下

打架坛风气极坏 很多人为了爱面子死辩论下去
就像你对前面我说的812低频奇次谐波 高频偶次谐波 和数字功放也可以暖与你理论矛盾这些重要依据置若罔闻

我是为了防止有人对烧友误导 在这个独特解析拜亚的帖子里
不得不具体说一下

你如果不爽 我请你多包涵了



现在说重要的

拜亚后来“痛定思痛”
素质很高的 次高频显著凸出的t90 t1停产
t1二代高频明显比一代收敛多了 另外 低频更丰厚
接着推出的1990 1770 阿米罗 都是次高频 高频不再显著凸起 (低频不差)
这些已经都变成了流行韵味机(音色风格方向)(素质仍然很高! 变的只是频响曲线 偶次谐波?当然没变)

如果对频响特征巨变当做不存在 也就不了解传统990时代开始的经典拜亚特点

到新型号不一样的特点


是后前完全不同的特点

试问什么是拜亚的特点?

频响特征不同 要分时间

偶次谐波还是那个偶次谐波

请实践
动作起来 操作均衡器

把典型暖 流行的比如1990 650秒调成t90 T1 990

和把后者反向操作(把650加工成他们那样 实际上 t90 t70烧友发现像铁三角女毒了 像 不完全吻合 研究一下铁三角女毒起作用的是哪些频段)

你还没有具体感受过频响作用 和频响变化的作用

把701低频补出来 就像小刺猬耳放去对冲一样
把它次高频下降 把701改成650那种低频肥满的温厚流行(男声方向)

实践 有许多内容 尚未接触

作者: erjinetac    时间: 2020-7-11 05:48
bigdogwang 发表于 2020-7-8 20:41
那次去听蔡琴演唱会,我还特地坐靠前的,想听听一代歌星的声音,大失所望,尤其她还拼命的吹她的御用乐队 ...

很簡單,她老了,但是錄音不會老
作者: 前进    时间: 2020-7-11 05:57
donthuang 发表于 2020-7-10 16:47
不要把調音台調EQ那套套用在耳機頻響上,看圖說故事

要耳朵听 进行调整
现在国外许多烧友喜欢adi-2内的高级均衡器
以前世界上一些高级音响厂家也有生产家用音乐发烧用途使用的均衡器

作者: wowod    时间: 2020-7-11 07:59
前进 发表于 2020-7-11 02:48
汗 你浪费了很多时间
701的偶次谐波是一回事 该机的高频呈现女声特征 是另一回事
什么?看图 注意我前 ...

我只想问你一句,你到底有没有听过T1

作者: wowod    时间: 2020-7-11 08:12
前进 发表于 2020-7-11 03:31
网友说的拜亚特点是“把各种各样所谓的乐感和韵味抹掉”
你说的特点却是 拜亚偶次谐波 很暖 (方向上 归 ...

难为你回复了这么长,简单点来说呗,我认为偶次谐波让T1表现暖声,你认为谐波不能改变音色,所以你觉得我搞笑对吧,其实这已经是最基本的东西,没必要展开讨论,如果你坚持谐波不能改变音色,我觉得没有讨论下去的必要了

另外说一点,数字功放的DSP可编程,要加减点什么东西分分钟的事,比如说加点偶次谐波让声音变暖

作者: stevend    时间: 2020-7-11 08:22
这。。。可真是广大穷苦烧油的福音啊,请教如何用T1听出大乌或LCD3的效果,前端搭配说一下
作者: 秋季先生    时间: 2020-7-11 10:19
我有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把t1调成he1啊


作者: 秋季先生    时间: 2020-7-11 10:28



作者: 前进    时间: 2020-7-12 06:58
wowod 发表于 2020-7-11 08:12
难为你回复了这么长,简单点来说呗,我认为偶次谐波让T1表现暖声,你认为谐波不能改变音色,所以你觉得我 ...

数字功放是奇次谐波 这是常识 同时 厂家公开跟我说失真是奇次谐波
数字功放有奇次谐波机器带来的800式的燥的 快速暴力风格
我听过t1 我也很奇怪大家都听到结论毫无感情 甚至归咎为失真难听
而你反而说暖声
既然你不知道频响上10k赫兹凸起的声音 你看一下t110k突兀的程度 把其他耳机均衡器调成这样听听看
不过你说你听过t1仍没有感觉 估计这样操作后照样听不出来

准确说是你听t1可能和1990 阿米罗差不多!哈哈哈哈!

作者: 前进    时间: 2020-7-12 07:02
本帖最后由 前进 于 2020-7-12 07:03 编辑
秋季先生 发表于 2020-7-11 10:19
我有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把t1调成he1啊

可以用镀银线提升高频延伸 然后用均衡器找平频响曲线(清除次高频的隆起) 搞成靠近平直的 极高频细腻 而高频不刺激 中频不凹的风格 t1极低频下潜不够好 可以治疗  变成平板低频下潜那么好 但只能下潜好 低频失真这个方面不能变成失真低的耳机那样

作者: wowod    时间: 2020-7-12 08:16
前进 发表于 2020-7-12 06:58
数字功放是奇次谐波 这是常识 同时 厂家公开跟我说失真是奇次谐波
数字功放有奇次谐波机器带来的800式的 ...

数字功放正常情况下是奇次谐波这没错啊,所以为何你前面说数字功放可以暖,现在又说燥,到底你想表达什么?

大家都觉得T1毫无感情,失真难听?你代表了大家?知不知道800S出来之前T1一直都是最受欢迎的旗舰耳机?

我一直都在说冷暖音色是谐波带来的效果,和高频无关,为何你会认为我说T1暖声就是高频不亮?理解能力有问题?

不过这都算了,既然你听过T1,那你就直白的说说T1是如何的直白的吧

作者: 前进    时间: 2020-7-12 11:16
本帖最后由 前进 于 2020-7-12 11:22 编辑
wowod 发表于 2020-7-12 08:16
数字功放正常情况下是奇次谐波这没错啊,所以为何你前面说数字功放可以暖,现在又说燥,到底你想表达什么 ...

你可能没看前面网友讨论的帖子内容
另外高频凸出不是直白
拜亚t1和1990 高频就不一样 所以 后者暖

数字功放奇次谐波燥 但 频响可以高频收敛变暖 这些前面都说过 奇次谐波的 800也可以调成高频暗 总体变暖厚的 用数字功放可以频响暖例子就是证明暖是频响特征作用 不是偶次谐波作用 暖冷是频响为主不是无限夸大谐波失真作用
本来不需要什么都反复具体讲
讲了还避重就轻?哈哈
既然你放弃均衡器调节 无视拜亚不同型号频响不同 只知道偶次谐波 无视低频奇次谐波高频偶次谐波的812等等验证你只顾偶次谐波 无视频响的片面观点的事实
其他的不说了 不要重复


作者: baiduakg    时间: 2020-7-12 11:22
谈这么多,拜亚离忠实还原还差好些吧,主要是硬素质确实落伍了,没法还原的细节实在太多。
作者: wityang200    时间: 2020-7-12 11:25
曲线党已现身
作者: 前进    时间: 2020-7-12 11:31
wityang200 发表于 2020-7-12 11:25
曲线党已现身

音乐制作行业的人 31段均衡器可以盲听调节
拜亚旗下不同型号声音区别就是频响特征不同为主
所以不是看曲线 而应该用耳朵听

作者: wowod    时间: 2020-7-12 12:47
前进 发表于 2020-7-12 11:16
你可能没看前面网友讨论的帖子内容
另外高频凸出不是直白
拜亚t1和1990 高频就不一样 所以 后者暖

是你没看网友讨论内容吧,你去看看主楼是不是说像白开水,11楼是不是贴图出来说T1像白开水是因为失真抹掉了优美音色,不过你这段话的意思是不是认为T1不是直白音色

数字功放我前面说了,是通过可编程DSP加入偶次谐波让声音变丰润变暖,没有人会使用削高频这么拙劣的手段,这是真正的丢高频细节了,不信你去问问QLS或者珀璞

还有,我越看越好笑了,我无视812的验证?我什么时候提过812了,前面说我听不出T1高频亮,现在说我无视812,你是喝多了还是没睡醒,怎么总爱把自己的想法套在我身上

你的语文老师没教过你怎么使用标点符号吗,一大段话,连个标点都没有,看着累

作者: stupbai    时间: 2020-7-12 13:44
T1确实很难听,所以我选择1990
作者: kingsiyu    时间: 2020-7-12 19:39
在我的系统下声音的完整度是T1二代>KK>HD800>HD800S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