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听摇滚演唱会,拜亚、索尼、爱科技。谁能透南风?
[打印本页]
作者:
duron667
时间:
2020-10-5 13:26
标题:
听摇滚演唱会,拜亚、索尼、爱科技。谁能透南风?
本帖最后由 duron667 于 2020-10-5 13:31 编辑
南风
昨夜阳和
透
,放出参天劲节森.------宋\徐元杰
最近看了伍佰透南风演唱会影音全记录。用不同的耳机听,感觉有意思。
俗言讲,书到用时方知少。深感耳机用时也觉少。虽然手里有12只大耳机。但去掉没开包的和重复的,不多矣!遂忍痛开包一只Q701,还能勉强搭台唱戏。我是不太喜欢用古典唱片录音去口沫飞溅描绘现场的,太老的古典录音很多东西“没录上”,太新的古典录音很多东西“抹去了”。一般古典爱好者可能还知道卡内基厅多大,听个郎朗在卡内基厅还能掰扯一下。要是听霍洛维茨在莫斯科可能就要傻眼,开始盲人摸象。因为几乎所以古典唱片录音的现场感都从录音和后期阶段进行过精修(灭活处理),而摇滚演唱会则更显得“不修边幅”,群众也不受管制的发出各种噪音,这摇滚现场这个可是有画面比对的哦,不像唱片,避免了开脑放瞎猜。
挑选手很重要,毕竟摇滚乐属于流行类风格。拜亚AKG各选出一个偏监听选手和一个偏流行选手。而手头SONY只有两只HIFI耳机且风格雷同,为防止SA5000对其他耳机造成“素质碾压”,仅用低一级的SA3000加入对比。那么现在这五只耳机里COP芬达版和Q701是半监听半流行。DT880是半监听半HIFI。K702是纯监听。SA3000是纯HIFI。既是三个品牌的对比。也是流行,监听,HIFI的对比。看看具有流行元素调音的耳机对于播放这种音乐,是否真的有火力加持,或者只是虚晃一枪。五只耳机阻抗最低的是16欧的COP,最高的是70欧的SA3000都算低阻。为防止声音偏差,这些耳机成色都有保证,最老的DT880刚换原厂新罩子不久,其他耳机都属于没怎么用过或刚开包。我打算比比拜亚的魔术调音、索尼的邪教大法、爱科技的祖传声场,到底谁更有现场气氛。
1.東石
2.空襲警報
3.釘子花
4.樓仔厝
5.蹦孔
6.斷腸詩
7.愛妳無目地
8.放浪舞者
9.仝款的月娘
10.港都夜雨
11.清風吹目墘
12.台灣製造
13.DJ來了!
14.樹枝孤鳥
15.熱淚暗班車
16.萬丈深坑
17.背叛
18.浪人情歌
19.難忘的鳳凰橋
20.種子
21.我心內
22.往事欲如何
23.心愛的再會啦
24.海上的島
25.我是老大
26.被動
27.Last Dance
28.衝衝衝
29.妳是我的花朵
DT880。
因为这些耳机恐怕只有DT880算“正港大路货”,先说它。DT880这个半开放耳机,单元前面糊着厚厚黑毛毡用来把中频糊出来,外壳铁网后面糊着厚厚白毛毡用来吸收任何反射声,耳罩内还有密闭薄膜。而这个耳机撒气漏音程度比HD600要弱得多,却能出相同规模声场,可见其必然具备超越HD600的高频表现力才能办到。880乍听没啥毛病,细听有问题,第1首就能感觉出民谣吉他的箱体共鸣声偏重了点,这个耳机在中低频(150-250HZ)方面做一些讨好大众听感的取舍,舍弃了一点透明度,使得乍听低频饱满,不再像老拜亚耳机一样被抱怨低频不够或苍白,还能给人一种变好推的错觉。
第2首空袭警报,哦,拜亚的高频,传统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第13首DJ来了表现比较好,主要是略多的中低频在这种音乐里反而变成了饱满和动感。
18首浪人情歌之前有一段人浪活动,现场气氛还可以,中规中矩,18首浪人情歌把伍佰的沧桑沙哑声音表现的比较到位。
总结:880表现的是比较近距离的演唱会现场,中规中矩,亮点不多,中高频表现不错,中低频喜忧参半。
COP芬达
。后简称芬达。芬达声音不同于COP。是全程用最大低音。芬达是唯一的封闭耳机。声场自然是最小,它高频也是略暗于880。这导致开声的现场气氛打了折扣,显得浓郁而不开扬,声场中的高频部分暗淡。芬达的低频是最大特色,听多数音乐它和DT880低频量感差不多,只是很多时候能发现它下潜更深,似乎能量更多蕴藏在100HZ以下,它没有DT880的150-200HZ低频过多的毛病,第5首蹦孔可以锤得你起抖腿来。
以这个耳机的声音特色,它应该是非常适合表现摇滚乐,单独听发烧碟你甚至不会觉得它高频暗而且还很好听,你要是听一般发烧唱片它高频亮度也有HD600水平,但是演唱会气氛方面,它其实表现糟糕,它的高频缺乏揭示力空气感。闭上眼睛,你只能感觉是在听现场演唱会,可这是在哪?音乐厅?剧院?体育馆不像吧?你很难判断对现场的规模,它比较小的典型扩散场风格大大压缩了现场的规模感,导致声场和画面严重失衡。如果你是听这个演唱会的CD,你可能会觉得,嗯,伍佰在卡内基厅!
总结:芬达表现的现场声音比880还要近,大概也就在舞台附近,虽然风格听流行对位,但空间感表现不够给力。
K702。
爱科技的缩混监听。市场里返听监听份额最大,然后是演播监听,缩混监听份额最小。拜亚曾经停产DT880S/M很长时间,一直到DT880PRO才又回专业市场,而且只有250欧姆,可见市场之小。K702的声场就明显大而且平衡,K702的声音压迫感低,仿佛乐器的声音在空气中经过跋涉才到了你耳朵里,已经有所衰减,对于听演唱会,这是大大好评。K702不会像DT880和芬达有低频捣乱的感觉。一直听到第6首仍然不好找缺点,第7首爱你无目的,电吉他间奏(客串吉他秀秀)音色很美,仍然带有老AKG耳机的苍劲,不仅平衡感好,K702表现单一乐器也很擅长。
如果说非要挑剔缺点,那就是很多音乐闭上眼睛能听出这是在个体育场规模的现场,但是有没有顶却不好分辨,直到第12首台湾制造唢呐杀出来的时候,才感觉出这是个有顶的现场。
总结:K702表现令我满意,这种外冷内热的声音并不会感觉不适合听摇滚现场。
Q701
。前面两个耳机我都有一对,这只也是。其实买这个耳机完全是因为个性的外观,加上昆西大爷年事已高,可能哪天这个耳机就变成“已故艺术家遗产”,所以我买来敝帚自珍。Q701开声表现其实不错,Q701的低频有所增加,开始注重氛围或包围感,整体呈现一种略微两头翘的,不明显的扩散场痕迹,这种调音容易给人音乐更“清晰”的错觉。如果掌握好度,对于流行乐会有正面效果,听第5首蹦孔Q701表现优于COP芬达,显得激爽,也比K702变得容易疲劳。
如果听K702我会先想到DT880。那听Q701我会先想到某个DT770或DT990。它高频几乎和K702如出一辙,只不过在高频偏低位置比较淡薄,第7首爱你无目的的电吉他间奏,Q701表现比K702要单薄,那这耳机如果听一些女声或者张信哲,你会觉得可能“不够味”。
借助AKG祖传声场,即便比K702声场略有缩水,仍然是比较大的。第20首种子,它比K702低频多一点温情,比COP芬达少一点冲击力。
Q701是唯一奥产国产都带疙瘩的耳机,可能昆大爷签过名,没有昆大爷的授权,AKG不敢擅自改动破坏“经典”,所以疙瘩就留了下来。但难戴,半小时调整一下头皮位置。总结:
是K702监听风格与昆大爷流行信仰调音的结合,只要你不是KX01老声音的粉条,这个耳机还是挺好听的。
SA3000。
如果说前面的是在“换耳机”,那到了SA3000这里就是“换耳朵”,仿佛耳朵突然灵敏了几个等级,演唱会开场的空气中原来这么嘈杂,掌声不再是哗哗的,而是密密麻麻一粒粒一颗颗。当键盘一响起,哇!厉害。SA3000不是靠冲击力和刺激触动你,而是像你第一次听K1000,听静电平板,听ER4一样,这种颠覆性的声音表达方式让你动摇。多数时候这个耳机听起来低音比前面四只都少,那这个耳机不是靠单纯偏上盘刺激来做到高解析呢?第5首蹦孔,电贝司的间奏很饱满,甚至比Q701还来得逼人,说明它低音其实很有能量。
第9首同款的月娘,这种清淡的慢歌更能展现SA3000强力的声场揭示力,它展现的现场细节之多让我在这种音乐里也能忙得不亦乐乎。
22首往事欲如何,合成器高音伴奏,之前DT880 Q701 K702都表现出“傻亮”风格,而SA3000却表现得细幼而余音飘渺,说明SA3000的高音并不强调8KHZ声压堆砌,更注重透彻和速度。这是只有很高级动圈或静电耳机才有的表现方式。
第23首心爱的再会啦,开场的电钢琴前奏表现堪称完美,观众齐唱又是一个完美。SA3000冷峻的声音高解析的声场,用陈雷的歌来比喻就是风真透。其实K702表现这曲已经是超班水平,但拿到这里说是因为SA3000还能更上一层楼。
这个耳机开放程度其实也一般般,前后腔通气程度很弱,耳朵距离单元很近,单元倾斜不利于声场宽度,它主要就是靠揭示微弱高频信息来发掘唱片内容中本来包含的空间元素。它的声场规模和Q701相当,而且随着唱片细节的丰富。它声场规模还有更大的增加潜力,也是唯一全程感觉空间有顶棚的耳机。
总结:SA3000有点厉害。
综合感受SA3000>K702>Q701>DT880>COP芬达。
最后感谢观众感谢制作人员特别感谢森海塞尔。
作者:
kioshima
时间:
2020-10-8 15:27
好文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