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想买个低端的黑胶唱机求推荐 [打印本页]

作者: 落叶枫魂    时间: 2021-10-5 00:32
标题: 想买个低端的黑胶唱机求推荐
因为买了一些喜欢的专辑的黑胶,就还是想听听碟子的声音,也不打算在上面花太多钱,所以来求个推荐。

打算直接连漫步者的A系列有源箱,所以要求不太高,大致预算在1k-2k左右。

作者: 一曲拨心弦    时间: 2021-10-12 01:36
峰梭T30,全自动黑胶唱机。

作者: hit12345    时间: 2021-10-12 07:47
听了一个黑胶转dsd的文件,印象最深的是爆豆声,听一首就没听了。
作者: 一曲拨心弦    时间: 2021-10-12 11:59
黑胶唱片清洗保养好,平时静电刷刷刷掉盘面的落灰,基本不会有爆豆。另外这个价位只有入门自动机,但请选择平放黑胶的唱机,什么竖起来播放的都是样子货。

作者: 一曲拨心弦    时间: 2021-10-12 12:02
黑胶的味道真的是不一样,氛围感,空气感,而且黑胶其实保存时间比CD久,CD20年的寿命,60,70年代的黑胶比比皆是 另外黑胶关键是母版的录音,录音好黑胶都能忠实再现。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1-10-12 16:49
1-2k就别玩黑胶啦
浪费钱
作者: ylflyxtr    时间: 2021-10-28 13:43
一两千就看看君子P1或者铁三角LP120X吧
作者: wwwwww426    时间: 2021-10-28 15:31
铁三角
作者: wwwwww426    时间: 2021-10-28 15:36
一曲拨心弦 发表于 2021-10-12 12:02
黑胶的味道真的是不一样,氛围感,空气感,而且黑胶其实保存时间比CD久,CD20年的寿命,60,70年代的黑胶比 ...

cd20年寿命怎么得来的?我手上好多碟七八十年代发行的。什么“空气感”咯,“氛围感”咯,发烧友喜欢发明什么词汇是个人的自由。毕竟没人知道什么是“空气感”。但是说什么黑胶忠实还原?能不能不要睁眼说瞎话。
作者: 指环王3    时间: 2021-10-29 16:07
闲鱼收一台路遥这些老唱机,千元出头,香的很。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1-10-29 16:16
尽量不要买。实在要买可以看看sony 310 bt搭配简单。
作者: 一曲拨心弦    时间: 2021-10-29 17:46
本帖最后由 一曲拨心弦 于 2021-10-29 17:57 编辑
wwwwww426 发表于 2021-10-28 15:36
cd20年寿命怎么得来的?我手上好多碟七八十年代发行的。什么“空气感”咯,“氛围感”咯,发烧友喜欢发明 ...

不好意思,我手上CD数量也过百了,黑胶也不少,淘CD和黑胶都是我的乐趣。我没有贬低任何媒介的意思,不过您的言论肯定有严重的知识错误,CD的历史就那么长,世界上第一片CD光盘1982年生产的,1980年飞利浦和索尼共同发表的CD技术标准,您七十年代的CD打哪儿来的呢?世界上第一片CD到今天也只有40年不到的时光,20年的寿命是技术上一般认可的寿命均值,当然索尼、飞利浦等生产的特别高质的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黑胶多久了,清朝被发明出来的,六七十年代放到今天音质品相俱佳的NM级上下黑胶数量多了去了。倒是黑胶被众多键盘侠或凭想象胡说的您这些位莫名贬损,发表什么播放几十遍寿命就到了等的胡言乱语。另外黑胶和CD的录制与回放技术,再现声音的方式,请多读点书,我就不给您科普了。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0-29 23:11
标着70年代录音的CD,是从做黑胶的母盘裁剪下来的。

CD其实只是玩具,只是因为容易播放。掌上尺寸的东西都是大唱盘的简化版。黑胶唱片的码率在24-192之上。CD呢只有16-44,最多翻一倍,而且数码声严重。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1-10-31 08:22
jimguo 发表于 2021-10-29 23:11
标着70年代录音的CD,是从做黑胶的母盘裁剪下来的。

CD其实只是玩具,只是因为容易播放。掌上尺寸的东西 ...

lp是模拟,没有码率。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0-31 09:39
prodomo 发表于 2021-10-31 08:22
lp是模拟,没有码率。

当然是相当于了。不敢面对那就算了,随便听的话那就省钱了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1-10-31 09:43
本帖最后由 prodomo 于 2021-10-31 09:47 编辑
jimguo 发表于 2021-10-31 09:39
当然是相当于了。不敢面对那就算了,随便听的话那就省钱了

lp搞好听了不容易,有时候会下载到lp rip高码文件,不过好的不多。玩LP投入高。

其实我也有唱机和一些唱片,只是不想再投入了,目前闲置。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1-10-31 09:56
lp的问题主要是片源问题和存储问题,我很早就不买lp了目前只有大概200张左右,专门买了柜子收藏,如果一直都买唱片的话,整个房间肯定都塞满了。lp唱机我已经有了不高级但也不差很多,只是要完善还是需要不少投入,片源不足的情况下就不搞了。。。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0-31 13:28
全都是及时收手投入生活,很少有人拼一屋子东西。现在有了互联网,,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0-31 13:33
唱片的效果和唱头宝石针的针头弧度也有关系。锥形贴合,半圆形针头浮在表面,对唱片维护和播放效果都有关系。总之最好不能有尘,入门玩法容易损坏唱片。
作者: zycxjl    时间: 2021-10-31 13:58
黑胶有这么骚啊,比cd都要厉害。
作者: 无想牧歌    时间: 2021-10-31 15:46
加点钱买SONY的LP,有直接翻录成DSD的那款。
作者: agnostic    时间: 2021-10-31 18:18
一曲拨心弦 发表于 2021-10-12 12:02
黑胶的味道真的是不一样,氛围感,空气感,而且黑胶其实保存时间比CD久,CD20年的寿命,60,70年代的黑胶比 ...

谁告诉你聚氯乙烯塑料的耐老化比聚碳酸酯好的?

作者: agnostic    时间: 2021-10-31 18:19
一曲拨心弦 发表于 2021-10-29 17:46
不好意思,我手上CD数量也过百了,黑胶也不少,淘CD和黑胶都是我的乐趣。我没有贬低任何媒介的意思,不过 ...

清朝就有聚氯乙烯工业了??????

作者: Anode    时间: 2021-11-1 09:07
jimguo 发表于 2021-10-29 23:11
标着70年代录音的CD,是从做黑胶的母盘裁剪下来的。

CD其实只是玩具,只是因为容易播放。掌上尺寸的东西 ...

我要说『相当于』dsd512请问你有意见吗?

作者: Anode    时间: 2021-11-1 09:10
jimguo 发表于 2021-10-29 23:11
标着70年代录音的CD,是从做黑胶的母盘裁剪下来的。

CD其实只是玩具,只是因为容易播放。掌上尺寸的东西 ...

第一句纯属胡编,模拟录音时的母带是磁带,为了做成黑椒才做母盘,有母带谁去弄母盘第二句更是胡编


作者: Anode    时间: 2021-11-1 09:15
一曲拨心弦 发表于 2021-10-29 17:46
不好意思,我手上CD数量也过百了,黑胶也不少,淘CD和黑胶都是我的乐趣。我没有贬低任何媒介的意思,不过 ...

70年代是不是有LD了,材料和cd是一样的,并没有都坏掉

另外现在还有千年CD盘

作者: Anode    时间: 2021-11-1 09:17
铁三角60更便宜,也挺好看的,接漫步者音箱应该也算合理,这个价位还有先锋打碟机,其实先锋的机器专业演出市场很认可的,反而先锋的发烧产品市场认可度不高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1 10:41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1-11-1 22:53 编辑
Anode 发表于 2021-11-1 09:10
第一句纯属胡编,模拟录音时的母带是磁带,为了做成黑椒才做母盘,有母带谁去弄母盘第二句更是胡编

首先要有基本礼貌,否则过度壮胆其实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心虚不踏实的表现,键盘喷的全白费。
专业问题和概念本身是以前的和客观的东西,跟谁个人都没直接所有权关系,不是谁一赌咒发誓说自己的对,就变成自己的专利了。大家出来相互交流就是为了互补。但你怼的这个内容根本不对,完全不入门。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1 10:44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1-11-1 12:37 编辑

名厂古典录音可以用任何方式,早期最高端立体声是用光纹胶片,LP早期也有用胶盘的,比如海上钢琴师。磁带是什么时候用来做高端录音的,想了解的话可以先去深入查查RCA,DG,EMI的技术发展史。

人耳,肉眼都有相当于数码等级的分辨率,模拟立体声唱片为什么不能有?没科学常识。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1 10:59
本帖就是个如何听黑胶唱片的概念问题。

一般已经洗不好受损了的唱片,还有必要伺候重放的话,配一般唱机就行。反正也搞不好了,虱子多了不嫌痒。

真的是为了当下听音质,那还是全部重新搞比较合适。老唱片也都有未开封的,一二百起步,适合的唱机搜搜就能知道。但黑胶唱片种种东西本来就无法搞多。知道好的版本去看看状态新的唱片还行。
作者: Anode    时间: 2021-11-2 11:29
jimguo 发表于 2021-11-1 10:41
首先要有基本礼貌,否则过度壮胆其实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心虚不踏实的表现,键盘喷的全白费。
专业问题和概 ...

“则过度壮胆其实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心虚不踏实的表现,键盘喷的全白费



此话完全对应你的状态

作者: Anode    时间: 2021-11-2 11:30
jimguo 发表于 2021-11-1 10:41
首先要有基本礼貌,否则过度壮胆其实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心虚不踏实的表现,键盘喷的全白费。
专业问题和概 ...

纪录片《sound city》可以去看一下,对你有好处

作者: Anode    时间: 2021-11-2 11:31
jimguo 发表于 2021-11-1 10:44
名厂古典录音可以用任何方式,早期最高端立体声是用光纹胶片,LP早期也有用胶盘的,比如海上钢琴师。磁带是 ...

喷的好,喷的爽,喷的全世界就你最懂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2 12:22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1-11-2 12:24 编辑
Anode 发表于 2021-11-2 11:30
纪录片《sound city》可以去看一下,对你有好处

管好你自己吧。自己去看看你挂出来的帖子里对音乐和器材的理解水平。

作者: Anode    时间: 2021-11-2 12:23
jimguo 发表于 2021-11-2 12:22
去问你爹妈管好你自己吧。你能衡量你在绿坛属于什么品种类型吗,肯定不敢

我不需要,还给你

作者: Anode    时间: 2021-11-2 12:24
jimguo 发表于 2021-11-2 12:22
去问你爹妈管好你自己吧。你能衡量你在绿坛属于什么品种类型吗,肯定不敢

纪录片你要好好看哦,涨知识的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2 12:25
我可不是吕洞宾,不需要汪来照顾。去照照你如何处理和爹妈的关系,你能衡量你在绿坛属于什么品种类型吗,肯定不敢。能在一个帖子里肆无忌惮的狂喷邪门歪道那就是奇葩的存在了。
作者: Anode    时间: 2021-11-2 12:26
jimguo 发表于 2021-11-2 12:25
我可不是吕洞宾,不需要汪来照顾。去照照你如何处理和爹妈的关系,你能衡量你在绿坛属于什么品种类型吗,肯 ...

哎呀,你真的太了解你自己了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2 12:28
Anode 发表于 2021-11-2 12:23
我不需要,还给你

习惯活在大脑幻想里的品种,和社会常规完全脱节,基本属于精神不正常的种类。发烧先烧脑。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44563
如果还是一个电脑盲的话,那网盲就是必须的了。别的盲见到不受社会管辖的地方就敢发疯。说明什么,参见第一条。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2 12:28
肆意破坏一个帖子都很习惯自然的话,那某垃圾的这个ID就不知道是不是第n个了。占便宜没够吃亏难受,你在街上也敢这样,给你俩耗子胆。
作者: Anode    时间: 2021-11-2 12:29
本帖最后由 Anode 于 2021-11-2 12:33 编辑
jimguo 发表于 2021-11-2 12:28
习惯活在大脑幻想里的品种,和社会常规完全脱节,基本属于精神不正常的种类。发烧先烧脑。
http://www.e ...

怎么越说觉得你对自己的评价越中肯那

作者: Anode    时间: 2021-11-2 12:31
jimguo 发表于 2021-11-2 12:28
肆意破坏一个帖子都很习惯自然的话,那某垃圾的这个ID就不知道是不是第n个了。占便宜没够吃亏难受,你在街 ...

哇塞,虚张声势的本领炉火纯青那

作者: Anode    时间: 2021-11-2 12:32
本帖最后由 Anode 于 2021-11-2 12:34 编辑
jimguo 发表于 2021-11-2 12:28
习惯活在大脑幻想里的品种,和社会常规完全脱节,基本属于精神不正常的种类。发烧先烧脑。
http://www.e ...

我只是说一下事实,你就紧张的说是来破坏帖子了,是破坏了你的幻想吗?
有本事你来解决一下daphile装roon core的问题啊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2 12:37
cokesum 发表于 2021-10-12 16:49
1-2k就别玩黑胶啦
浪费钱

这倒是需要考虑的。几百程度的存货沙粒盘,新给专配一台低端唱机伺候着。必要性可有可无,但花费也不算太大。也许没几天就不喜欢了。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2 12:50
wwwwww426 发表于 2021-10-28 15:36
cd20年寿命怎么得来的?我手上好多碟七八十年代发行的。什么“空气感”咯,“氛围感”咯,发烧友喜欢发明 ...

头号欧美唱片品牌的古典乙烯基立体声唱片用现在比较上档次的唱机,相当数码的码率其实很高。但怎么也得轿车等级成本的器材。好的黑胶的高度是可以起码达到空气感氛围感的。尽管没见到来绿坛的帖子里有这样的玩家,也没这个专区。一般不大可能在家玩的话,也可以搜索研究。
新开封的高档存货老唱片保养起来,养护好了避免产生沙粒是可以做到的。但已被划伤的那就无法听不到沙粒声了。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2 13:02
以前8、90年代用当时的日本进口指标组合机上的唱机音响是听不出来现在的高档耳机等级的。当时国内出的黑胶也有,但同时代的等级也是无法类比的。存货的一些DG,EMI,Erato黑胶,音质很不错。但最后发现不喜玩实体盘,不管黑胶还是在国外新上市的CD,新开封以后都是听过几遍不想再碰,以后去忙工作也想不起再碰就全封存。普及版的唱机宝石针是不是会划伤就不知道了,如果只是纤维没有纯沙子应该还好。以前没有装修热,不会有砂轮金刚砂到处散布,但现在划伤手机屏的这种污染物多,搞坏硬度低的黑胶盘也更容易。现在听高档黑胶必须洗碟粒子吹风充当黑胶奴,做好家里的门窗空气净化,身上衣物上携带的灰尘都需要基本无尘控制。如果投入到了高端器材等级,周边这些配套的东西就都是小问题了。

经济大发展以前,主要是唱片来源有限,档次够的难以找到封存的高档老唱片。但现在这类封存老唱片在唱片店全都有了十几年,比如北京798就有多年的此类未开封历史黑胶店,器材店去开的也越来越多。现在到唱片店买新的封存唱片,传播比较广泛的应该全都有。几百块一张找经典的版本听听效果还行,毕竟不是数码文件可以海量保有。
经济发展基本到位的时代总有人先开始重拾起来。不是黑胶老玩家的器材还没考虑跟上。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2 13:07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1-11-2 13:17 编辑

即便是海量数码唱片,也有深入研究艺术性风格水平分类的玩法。基本全都摸清了的话,那么大量的唱片,水平可以听的也不会太多。尽管古典音乐演奏很不容易,有些主要以欣赏独特风格为主,细节不能去挑剔。但风格也不行技术和细节也不够的,基本就不用保存了。连当油画看的可能都没了。

所以如果是从智慧角度玩任何一样范围的东西都只有几年的热度,过了以后就没有必要大量的投入。剩下来的东西都是可用可不用的存在。这样看,器材角度的投入需要防止大跃进的拼法,以前没有现在可以摸的话也不是一定要顶到头的。但顶不到标准就听不到空气感临场感,不等于黑胶达不到32-192以上的程度。但确有一些人能听卡拉扬听很多年的,但数量极其有限。

所以楼主不想在上面投入太大,确实是现实考虑。不准备做黑胶奴的话那就是这种选择。但为什么可以不投入太大,需要搞清楚具体原因。黑胶珍品到是可以断断续续隔几年就听几把,现在系统好了的话,隔几个月热一小把也可以。

想达到黑胶的空气感临场感,完全可以搭建旗舰大耳体系去简单实现。很多台机实际上就是为接实体盘机才去置备的。
一般听个高端数码唱片,直接用好的笔记本配到极致拜亚森海那些单端旗舰大耳机就行。
在现在的经济条件下,任何体系适当达到高端都是可以的。但达到顶配那就是真需要发烧了,成本上拼到发疯才可能拼到位。
作者: 一曲拨心弦    时间: 2021-11-2 13:11
zycxjl 发表于 2021-10-31 13:58
黑胶有这么骚啊,比cd都要厉害。

刚淘了六组8张二手黑胶唱片,总共360块,每张平均50元不到,品相很好,大家嫌麻烦不听LP,或者误以为LP寿命短,音质不好,我最愿意都这样想,我就有机会低价淘到更多好的唱片。第一付出些成本和精力得到了很好听的回报,第二有些仪式感,第三类似虾米这样或者硬盘损坏一夜间资源丢失归零的情况不太会出现。
半烧主义吧,在能承担起的范围内,间隔一段时间淘一些,按照自己感兴趣的音乐人,作品去淘一下,是一个长久的乐趣。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2 13:32
不了解发展史,也不去搜索世纪清晰度标准的话那就不知道。这些东西都市存在几十年半个世纪的概念,认真搜索研究一番就知道了。
CD实际上只是80年代为了扑黑胶剩余的便携市场才有的东西,和盒带是为了扑盘带之外的市场一样。任何东西一旦进入掌上便携领域,那就会出问题。比如现在很多便携耳塞器材玩家,经常制造的混乱词汇,什么直插大耳,CD万岁。一旦非主流必然非主流。
大机器的市场在立体声唱片从60年代大热到80年代,掀起了唱片热和器材热,捧红了7、80年代的古典音乐市场,但市场基本搞完稳定以后。进入80年代只有飞利浦索尼这俩专玩吊丝韭菜市场的货,才可能去联合挖掘开垦韭菜地。但这些独家韭菜地的春秋大梦没做几年,就被电脑互联网这个更加吊丝的大网给抄了。毫无解析可言的奶油声古典CD,被数码远远超越。现在又针对一般器材搞出来Hires拉皮展宽音效,还玩出新的韭菜标准。说的好听一点可以算是大量普及音乐入门的行为。

了解黑胶的音质高度,不行可以直接去专业能播放的黑胶店器,找应付差事的店员以外的专业人士去探讨一下也行。如果有高端黑胶唱机演示会当然更好。

但就是不想去了解的话,也可以自愿坚持CD万岁。因为自己买了一大堆CD当永久收藏变成斯德哥尔摩护短心态的化那只能去自愿热爱没其它解决办法了。
作者: 一曲拨心弦    时间: 2021-11-2 13:40
Anode 发表于 2021-11-1 09:15
70年代是不是有LD了,材料和cd是一样的,并没有都坏掉

另外现在还有千年CD盘

我很奇怪,人家楼主问个问题,不给予中肯的回答当个看客也没人管你,但是莫名其妙就指点自己没尝试过也没了解过的东西,是通过这种方式找存在感还是头壳坏掉了。
我的文字表述很清楚,第一清朝皇宫里用唱机播放音乐有照片记录的,当时发明了回放技术,使用材质不是后来的材质,唱片的材质有很多种。第二也很清楚说了均值,千年CD是一个特例,普遍和特殊的关系。第三目前常见的黑胶唱片和CD音质高低,有过很多争论,但是黑胶好听基本上是大多数专业人士和发烧友的共识,我本人淘了很多CD,也有过得去的纯CD转盘,播放CD也很好听。通常特别喜欢的黑胶唱片又有的话肯定选择收黑胶,收CD因为黑胶唱片比CD贵不少,买CD经济一些。
楼主就是问个价格实惠好用的黑胶机,那么水平放置的自动黑胶机最合适,索尼,铁三角,锋梭,国内也有做的,都可以,价格便宜操作省心。
关黑胶转数字DSD其实也是权宜之计,追求一个数字备份而已。。

作者: Anode    时间: 2021-11-2 13:42
一曲拨心弦 发表于 2021-11-2 13:40
我很奇怪,人家楼主问个问题,不给予中肯的回答当个看客也没人管你,但是莫名其妙就指点自己没尝试过也没 ...

不知道触动你那里了,铁三角60不是我推荐的?(水平放置全自动唱机)
我说的哪里莫名其妙的指点了,我说的不是事实?

作者: 一曲拨心弦    时间: 2021-11-2 13:46
本帖最后由 一曲拨心弦 于 2021-11-2 14:45 编辑
jimguo 发表于 2021-11-2 13:32
不了解发展史,也不去搜索世纪清晰度标准的话那就不知道。这些东西都市存在几十年半个世纪的概念,认真搜索 ...

非常同意弟兄的观点。我也玩过蛮长时间的随身,后来接触音箱和黑胶。我记得当时我找了很多随身类的耳放推T1,就是推不好,后来淘了一台二手CEC的CD机,1千多的价格,正价上市在2008年,正价也就3000上下,带耳机回放,那个声音一下子就把T1推好听了,随身实际是为了随时欣赏音乐的妥协,CD就是对黑胶唱片的妥协,很多人还称呼CD唱片,从称呼中都可见端倪。

作者: Anode    时间: 2021-11-2 13:52
jimguo 发表于 2021-11-2 13:32
不了解发展史,也不去搜索世纪清晰度标准的话那就不知道。这些东西都市存在几十年半个世纪的概念,认真搜索 ...

《sound city》好好看看

作者: 一曲拨心弦    时间: 2021-11-2 13:58
本帖最后由 一曲拨心弦 于 2021-11-2 14:40 编辑
Anode 发表于 2021-11-2 13:42
不知道触动你那里了,铁三角60不是我推荐的?(水平放置全自动唱机)
我说的哪里莫名其妙的指点了,我说 ...

你很明显是杠精无疑啊!说的很清楚均值,黑胶音质好,保存时间长久,价格贵,CD相比相比黑胶音质弱些,保存时间没那么久,价格便宜些,这个需要讨论吗?你就拿材质一点来说,盘片大小、厚度,录音技术、记录技术、回放技术都没说,好比你说大家都是碳元素,硬度应该差不多,那钻石怎么回事,组成方式不一样啊。CD的20年寿命又不是我的臆断,人家自己技术资料里写的,而且这个寿命是保持一定音质的回放寿命,又不是材质耐久性,这完全是两个概念,CD盘是没降解但是一定久的时间不能回放了,就是它反射涂层的寿命均值。而黑胶声音记录在声槽里,它的回放寿命均值就比CD长。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2 14:05
一曲拨心弦 发表于 2021-11-2 13:46
非常同意弟兄的观点。我也玩过蛮长时间的随身,后来接触音箱和黑胶。我记得当时我找了很多随身类的耳放推 ...

微电子芯片这个东西可以做到很微小是谁都知道的,解码有芯片运放也是可以有芯片的。但加上市场这个因素,那就完全可以超越单独的外购解码运放芯片,自己直接把解码放大器还有周边电路都做到芯片里。组合分布在电路板上也行,至少不是一定要大铁壳那么大才是好器材。比如电容电阻没有太大必要的话,直接做在芯片里是最节省空间的。没必要的话不可能专门去外购电子电容颗粒去烧焊在面积大的电路上。

随身CD播放器为什么可以超越很多低端的大铁壳桌面解放机,主要还在于存在市场这个因素。如果面对出货量足够大的市场,松下索尼这种当年的市场大物,人家自己独立开发一些播放器主板,把解码放大都独立设计在芯片里,这样反而成本节约效果更好。几十万几百万万的市场利润,对限量版只有几千的音响器材市场而言都是天量利润。有那么大的收益预想支持,自己指定做一点好的芯片级声音处理单元,是很轻松的事。

低端桌面铁壳机为什么能蒙住很多人,主要是一群不入门的初哥群体在网上起哄,因为智慧稀有出来整天到处起哄的人也不是有智慧的人,那么剩下的网上群体数量大的群体素质就可想而知了。也都想高清问题,但没那个思路,基本都是借着懵懂胆管电子管这个不能微型化而且有好声还高端很贵的概念,顺便把铜丝线圈也炒作成不可微型化的牛才有的效果。所以就进一步推理出来只有体积大的才行。但谁都绝对不敢直接去在细节上PK芯片级的集成电路走向,因为在细节上一碰纳米级芯片的能力就会死。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2 14:05
有些问题,如果从单纯技术角度去辩论应该没有效果。因为技术问题都是可以片面随意选择的,能否有本质覆盖性,是否是在故意选择性目盲懵懂技术就难说了。结果就可能是,技术对技术也都可以形成相互否定的结论。但这种情况很显然从数理逻辑角度那就是结论矛盾的推论,只能说明命题错误。因此可以推出,以技术辫技术的方法,从出发点上就是错误的。

所以实践出真知。试过好的话,再去解释原因就比较靠谱。很显然理论都是跟在实践后面,为实践拍马屁做拷贝复制再现梦的存在。爱因斯坦相对论有了完备数学证明,也要坚持几十年去考观测日食做最后观测验证。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2 14:06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1-11-2 14:30 编辑

把杠精当空气,是最好的内出血待遇。一回头他就点劈柴发射火箭黑椒牛柳鸡血满满了。

杠精本身就暴露了贫穷限制想象力的年龄,没有面对客观问题的基本认识素质。说明连上学认识客观以客观为评价基础的道理都不懂。喜欢揪着吕洞宾哭闹和路边的难民小赤佬碰瓷抹泥的玩法根本没什么区别。为了一些无足轻重的半个世纪以前的一些客观概念,就去花大量时间去戴着墨镜血拼。只能说明第一生活很失败,可以空闲浪费的时间太多。第二就是丝毫没有成本价值观念,也没有平时接触客户同事主管领导应该有的做人常规。在一些根本不是自己的东西上去拼命自己不但得不到任何价值,同时也是制造人品负面积累,紧急时刻如何拿人品填坑都是问题。遇到高速公路争议停车吵架直接飞天入地掉坑才是效果。
作者: Anode    时间: 2021-11-2 14:19
一曲拨心弦 发表于 2021-11-2 13:58
你很明显是杠精无疑啊!说的很清楚均值,黑胶音质好,保存时间长久,价格贵,CD相比相比黑胶音质弱些,保 ...

哇,我说错了哪里了?得罪您了,不好意思啊,最终还是你厉害

作者: Anode    时间: 2021-11-2 14:20
火力很强嘛只是最终也没说出我说错什么了呀
作者: 一曲拨心弦    时间: 2021-11-2 14:41
Anode 发表于 2021-11-2 14:20
火力很强嘛只是最终也没说出我说错什么了呀

你很明显是杠精无疑啊!说的很清楚均值,黑胶音质好,保存时间长久,价格贵,CD相比黑胶音质弱些,保存时间没那么久,价格便宜些,这个需要讨论吗?你就拿材质一点来说,盘片大小、厚度,录音技术、记录技术、回放技术都没说,好比你说大家都是碳元素,硬度应该差不多,那钻石怎么回事,组成方式不一样啊。CD的20年寿命又不是我的臆断,人家自己技术资料里写的,而且这个寿命是保持一定音质的回放寿命,又不是材质耐久性,这完全是两个概念,CD盘是没降解但是一定久的时间不能回放了,就是它反射涂层的寿命均值。而黑胶声音记录在声槽里,它的回放寿命均值就比CD长。

作者: zycxjl    时间: 2021-11-2 15:27
一曲拨心弦 发表于 2021-11-2 13:11
刚淘了六组8张二手黑胶唱片,总共360块,每张平均50元不到,品相很好,大家嫌麻烦不听LP,或者误以为LP寿 ...

越是淘不到的,越感觉兴奋啊。

作者: Anode    时间: 2021-11-2 17:25
一曲拨心弦 发表于 2021-11-2 14:41
你很明显是杠精无疑啊!说的很清楚均值,黑胶音质好,保存时间长久,价格贵,CD相比黑胶音质弱些,保存时 ...

需要讨论呀,你一己之言下定论啦?哈哈哈,请允许我佩服你一下吧

作者: 一曲拨心弦    时间: 2021-11-2 18:45
本帖最后由 一曲拨心弦 于 2021-11-2 18:46 编辑
Anode 发表于 2021-11-2 17:25
需要讨论呀,你一己之言下定论啦?哈哈哈,请允许我佩服你一下吧

我感觉自己在浪费宝贵的时间。如果你给楼主建议,请发帖回他。如果你对我说的有异议,请发表自己对CD和黑胶唱片音质比较的看法,以及支持你看法的具体探讨,看贴的朋友读了你写的内容,要么增长知识和见识,要么获得新角度的思考。我还是说的很清楚,根据我各种渠道的了解,大多数专业人士和烧友认同黑胶唱片(一个大类的平均水平,不是你只言片语的特例)音质比CD好,看帖子的朋友都会发现你没有任何讨论的内容发表,只有对每个发表与你看法不同的贴子都逮住咬上一口的类某物行为。所以我不讨论了。
作者: Anode    时间: 2021-11-2 19:42
一曲拨心弦 发表于 2021-11-2 18:45
我感觉自己在浪费宝贵的时间。如果你给楼主建议,请发帖回他。如果你对我说的有异议,请发表自己对CD和黑 ...

你终于觉悟了,我的建议早就写了,确实不知道你在忙活啥而已

作者: 大以巴狼    时间: 2021-11-2 20:51
低端的也能玩,玩个氛围,玩个味道,你得配一台好一点的胆机,否则还不如不玩,浪费钱,也浪费盘
作者: xhrisfu    时间: 2021-11-3 09:56
楼主,我说句实话,这点钱,你先多买点碟收藏着
等预算高点,买个以前黑胶黄金时代的日本直驱唱盘就不错了
目前一些低端的,说实话都是玩具

作者: summerblue2003    时间: 2021-11-3 10:02
xhrisfu 发表于 2021-11-3 09:56
楼主,我说句实话,这点钱,你先多买点碟收藏着
等预算高点,买个以前黑胶黄金时代的日本直驱唱盘就不错了 ...

日本直驱唱盘的型号能推荐一下吗?我一直看黑胶,不敢下手,怕是巨坑啊

作者: xhrisfu    时间: 2021-11-3 10:47
summerblue2003 发表于 2021-11-3 10:02
日本直驱唱盘的型号能推荐一下吗?我一直看黑胶,不敢下手,怕是巨坑啊

yamaha 天龙 松下
天龙具体型号忘了

yamaha预算不足就GT750
松下就1200

找橙色好点的就行
自己会海淘就去日亚淘,比国内便宜
但是要折腾转运啥的

还有多看一些理论,再去买唱盘,不然盲目头脑发热买,黑胶二手可不好出

作者: dc999    时间: 2021-11-3 11:23
summerblue2003 发表于 2021-11-3 10:02
日本直驱唱盘的型号能推荐一下吗?我一直看黑胶,不敢下手,怕是巨坑啊

直驱盘就看松下的吧,目前还在做,只是走高端路线了。

作者: 一曲拨心弦    时间: 2021-11-3 12:49
本帖最后由 一曲拨心弦 于 2021-11-3 12:57 编辑
summerblue2003 发表于 2021-11-3 10:02
日本直驱唱盘的型号能推荐一下吗?我一直看黑胶,不敢下手,怕是巨坑啊

闲鱼上搜索松下(technics这是他家高端品牌的名称),天龙的直驱唱机,2000-3000左右,成色要好,DJ用的款型也可以,很多朋友买DJ款的,性价比高,配个铁三角的MM唱头(几百吧)。搜个设置唱头针压,侧压的视频,网上很多。基本可以入门。直驱目前松下在做的是2014年technics品牌重新启用,有行货,我自个在用,但是入门音乐唱机10000起,DJ款便宜点,但肯定超你预算。多搜资料多看多学吧,入门听一段时间就会发现值得你的付出,至少我是这样过来的。比如现在DG(德意志唱片)公司的二手近全新唱片80一张收到的,阿格里奇和她师兄合作的钢琴协奏曲,1960年代的现场录音,太好听了。
还嫌麻烦就铁三角,索尼一手的自动唱机。我手头一台自动唱机挂闲鱼,一个小哥给秒了,开开心心开始听黑胶唱片了。

作者: summerblue2003    时间: 2021-11-3 13:45
一直观察松下的1200MK系列的二手,配上唱针和升压牛,成本怎么也得快4K了吧。
作者: 一曲拨心弦    时间: 2021-11-3 16:50
summerblue2003 发表于 2021-11-3 13:45
一直观察松下的1200MK系列的二手,配上唱针和升压牛,成本怎么也得快4K了吧。

唱机,唱头(唱针含在里面,也可以更换,但要品牌型号一致),唱放(唱头放大器)。你用MM型唱头不用升压牛,,MC型唱头才要升压牛。
technics的唱机可能会自带MM唱放,就是唱机唱放一体机,这样只要唱头就可以了。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1-11-5 09:58
https://www.360kuai.com/pc/902a67280baae0403?cota=3&kuai_so=1&tj_url=so_vip&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mm唱头声音稍粗,mc唱头声音解析高。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