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上一代烧友前辈为了抢救一条难听的耳机到底付出了怎么样的努力。 [打印本页]

作者: 吴签    时间: 2021-10-24 10:51
标题: 上一代烧友前辈为了抢救一条难听的耳机到底付出了怎么样的努力。
即使在如今,大家也很难敢去质疑大厂的声音,毕竟你一旦质疑就会有各种大佬站出来秀设备,看,我这套几万的设备推它可好听了,可见,并不是耳机难听,而是你不会玩。
回忆一下我们前代烧友到底干了些什么变态的事情。当你说一个耳机不好听的时候:

1.煲机,煲五百个个小时,煲一千个小时。一千个小时会变好听。(那可不,机械老化了,某些材质的振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材质特性,振膜会变硬,然后低频会掉,能量会往高频挤。这都是说不准的。而动铁的理论工作时间更久,短时间的煲机很难体现声音变化。)理论上说,煲机和放置够久声音确实会变化,但谁知道是变好还是变差呢,反正留个念想。(我的两条hd540g,和hd580都由于振膜老化,几乎没有低频。)
2.换音源,换试音碟,换蔡琴,渡口,孙露,卓依婷。(当时可把我给听吐了)这些音源都有一个特点,乐器元素较少,声音分离度较大,乐器的和人声的密度和能量感较强,不容易听出耳机的瑕疵,也能够显著的让一些垃圾耳机听起来更“hifi”。有些老烧就爱这口。实际上在耳机上,你用这些音源几乎听不出耳机的好坏,所以每次朋友聚会,有人如果拿这些出来ab器材,我心里肯定觉得这个人有点天真烂漫。
3.换线。换高级的线,其中最特色的就是当初846给换一万多的武藤兰,给w60换金银线,甚至为了改善ie800的人声,给强行截断安插mmcx口。我并不是反对换线有提升,确实某些线材对声音有较强改变,但是过犹不及,很多时候这都变成了商家推诿和老烧保留颜面的一种手段,让不知者不明觉厉,让自己心里得到安慰,森海塞尔可能也没想过有一天我tm都做成不可换线了,就是告诉你这套声音已经是我的理想状态了,还有有人要换。
4.换套。这个相对而言是情节比较轻的,一般来说烧友哪个不备着好几种提升型套子。但这也是被迫去买的,毕竟谁还没被安利过某某耳机搭配aet07好听,搭配jvc螺旋好听,总觉得商家如果更良心点,直接标配,别让人那么折腾。
5.换播放器,换前端。早期耳塞横行的时候,老烧们不仅要记住五花八门的线材知识。甚至还要特别记住那些耳机搭配哪些播放器。一旦声音不好听,锅肯定是播放器的。然后下一句就来了,你没有搭配好,我用某某推。最夸张的是当时的一些耳塞以及一些平头,动不动就让你上台,结果上台也不行那就沉默装死,反正商人就在赌有没有傻  g真的会去上台,反正给你一个念想,我耳机有潜力,是你没推开。当时播放器也惨,稍不注意就被按一个调音不正,驱动力不行/控制力的帽子。(不同情,有些播放器确实很拉)
6.如果做完了前5点,耳机还是不好听。老烧们开始玩文字游戏了,这是心理学战术,是非常特征的自我安慰大法。很显著的就是,假如一个薄冷,老烧的口吻是高频飘逸,华丽。一个耳机闷糊,那是温暖,模拟味。一个耳机白开水,那是中正监听。一个耳机没啥低频,这是女毒。一个耳机低频过猛,这是动态强,古典神器。一个耳机声场小,这是声场浑圆可以听小编制。一个耳机平淡,那是耐听,久听不累。反正还有更多的玄学词汇可以形容一个耳机的声音,有些连我看了都觉得楼主天才的创意,怎么样才可以把那些词语编出来,但有一个算一个,单独描述一个耳机的那些枪文,你脑补看看,是不是随便按在另一个耳机身上似乎也说得过去。不ab并且互相参考的毒文,老实说我不爱看,因为没意义。


作者: 吴签    时间: 2021-10-24 11:11
当然我不是说ie800846难听,请自行对号入座。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