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对初入碟圈的一点建议 [打印本页]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5-12 07:08
标题: 对初入碟圈的一点建议
最近有少部分人重新捡起CD,也有人私信问我哪买便宜。简单聊两句

CD碟圈之所以称为圈子,因为玩家少,而且有越来越少的趋势。碟圈既是一个消费圈子,也是一个文化圈子。消费圈很好理解,用钱买就完了。文化圈外行人不好理解,其实和马未都捡古董是一个理儿,玩这个,要有文化,要有眼力,要懂。


中文CD还好办,西方古典音乐由于缺乏官方引进渠道,碟片小册子都没有中文翻译的,非专业人士若不是精通外语,或者身处一个古典音乐氛围浓厚的环境,是很难深入到古典音乐的碟圈。因此,加入一个正经的群是最好的途径。


唱片产业是夕阳产业,这是针对一般消费者而言,对于玩唱片的碟友们,唱片产业的没落反而把以前很多贵族唱片拉下神坛,以前只能望梅止渴的大师大神们的高价唱片,现在打个包就能带走,而且重制效果还不差。


现在买碟的地方基本上是网上,X宝,闲鱼,和海淘。国际物流最近不好走,只谈国内。
X宝实力最强的唱片店可能是李源,其他如南方、雅音、蓝铁矿等等,多在广州,此外北京和天津也有几家。多找找,其实网上卖这个就那么几家。四叶草是专门走日本线的,日本几个厂牌的SACD基本都有。不差钱去看看。

三年疫情后期,全民购买力下降,这些商家的生意也不好做,不敢进货积压,逐渐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代购的门店。因为古典圈玩家买碟非常刁,除了李源胆大经常有现货,很多店都需要订购,不过,当你买的碟基本需要订购的时候,说明你已经进入到这个圈子的核心了。


新手入门,从大俗榜单开始,但是刘汗盛榜单这个千万不要听,也不要参考日本的排行榜。首选TAS,然后三星带花。因为这些大俗的认可度非常高,很容易出二手,不至于血亏。不要买片段合辑,这种没有花钱的意义,网上听就行了。建议从环球、华纳、SONY大法的中型包子开始,也就是均价20出头,10张左右一包的。包子的主题一定要是艺术家,而不要买什么周年庆,莫扎特全集之类。因为建立曲库,最好从艺术家开始成体系。例如,约胡姆的布鲁克纳全集,不到两百块钱,德奥正宗,布鲁克纳入门绝对不会把人带往沟里带。听完了保证还能转手卖出去!


只是听音乐,包子够用。但是对发烧有点追求的,肯定追求单张。精品包子不是没有,只是精品率太少了。唱片是个生意,一分钱一分货总是不错的。

包子的制作和音质,主要看唱片公司手上是否自有音源,而且音源质量和制作工艺不能差。例如今年3月环球出了个莫里尼13CD的包子,很多人都第一时间入手了,反映普遍很好。没听过可以买套试试。但这个包子里基本是录音室录音,而莫里尼的魅力在于现场。她的现场单张好像没有低于一百的,而且是历史录音有底噪。所以,买不买一是取决于钱包的深度,二是取决于对莫里尼的理解深度。这就是为什么说碟圈具有商业和文化双重标签。


以上是新碟。单张80以上,小包子均价60左右,大包子均价20以上,大概是这么个价位。


SACD一百五往上走,偶尔会有百元左右的SACD。SACD主要是日本人和英国香度士比较热心。还有些SACD可能是香港人委托日本制作的,这要注意。小鬼子喜欢玩格式割韭菜,香度士则本身以拥抱新技术出名。德国有很好的SACD工作室,但他们出的新唱片很少采用SACD这种格式,德国录制的新CD效果本身足够牛逼。总之,SACD不是玩碟的钢需,而是有钱人的玩法,无论从发烧角度还是从音乐角度,CD其实可以达到很烧的效果,SACD最大的优势在于大编制,最大的劣势在于听历史录音无用。


再说二手市场。二手碟圈的环境越来越窄,新手慎入。二手碟圈的本意是满足音乐爱好者交换僵尸碟的需求。僵尸碟这个词是我发明的。资深音乐爱好者手里的碟,常常是成百上千,甚至过万张都有。必然有一部分碟长期闲置,几年甚至十几年不见得拿出来听,进入二手碟圈流通可以说是利人利已。但现在二手碟圈进驻了很多商家倒爷,加上这个消费群的萎缩,以实用为目的二手碟交易越来越难,而以收藏为目的名盘倒卖现像将二手碟的价格推高到傻子才会买的地步。国内二手碟市场其实面临崩盘。除非买家很有眼力,加上运气,才可能低价淘到名盘。虽然二手碟圈环境不太好,然而有些绝版的东西,只能在这里买,如果遇到玩家转型LP或退烧,很有可能淘到好货。所以这个市场还会继续生存一段时间。


另一个低价二手市场是X宝上的洋垃圾碟商。有几个大的洋垃圾商家,里面确实有不少便宜好货,这和以前淘打口碟一码事,不过现在都不打口了,甚至是没拆封的新品。在这里淘碟非常考验眼力,10块钱捡大漏就是在这种地方。


注意一条,尽量不要买日本的低价再版碟,大部分是真垃圾。


作者: RacingAK47    时间: 2023-5-12 07:29

作者: littlebea    时间: 2023-5-12 07:35
学习了
作者: 料峭春风    时间: 2023-5-12 07:51
好帖,学习了
作者: 朋友妻不客气    时间: 2023-5-12 07:55
确实,刘汉盛什么的都是搞笑的,离真正的音乐很远
作者: zealote    时间: 2023-5-12 07:55
学习了
作者: y524115238    时间: 2023-5-12 09:02
仔细看了,非常有营养的分享。感谢大佬。
海淘最近应该好起来了吧。之前只是疫情的原因确实拉胯了。
经常挺起有朋友说hmv、presto之类的网站买跌,非常便宜,折扣低到5折都是不见怪的。关键运费都不贵。只要就是一次不能买太多。有可能过关被咔嚓的。
当然我自己一直还没有去实践过。
作者: 经天纬地chen    时间: 2023-5-12 09:53
大佬,我是刚入了cd这个坑,还是挺不错的。另外,想问问,资金有限,购买DG120周年大包子可以吗?111现在二手溢价太高了
作者: biebie31    时间: 2023-5-12 10:01
我咋觉得日版很多再版的SHMCD挺好的……
作者: cjm123    时间: 2023-5-12 10:06
biebie31 发表于 2023-5-12 10:01
我咋觉得日版很多再版的SHMCD挺好的……

日版这事得具体情况看。

二嫂自从建立自己转制中心后,音质比以前要明显提升了一截,现在二嫂出的还是值得研究一下的。
Tower的SACD,有好有差,看具体碟片
环球的日版比较多版本,现在新出的百货店SHMCD总体还是不错的,价格也不算高。SHM-SACD总体也都不错。

作者: biebie31    时间: 2023-5-12 10:11
cjm123 发表于 2023-5-12 10:06
日版这事得具体情况看。

二嫂自从建立自己转制中心后,音质比以前要明显提升了一截,现在二嫂出的还是 ...

我主要就买日版的SHMCD和UHQCD,听下来感觉都不错……就是稍微贵点

作者: qpwu2011    时间: 2023-5-12 10:22
学习一下
作者: 16爱听歌    时间: 2023-5-12 10:41
古典听的比较少,都是口水歌听的多。有些碟价格也确实被炒的离谱。我有一张碟,国内的小众流行歌手,限量发售,据说原价7,80块。愣是被炒到1000多。我就是1000多买的,因为看了一圈都是这个价。
作者: y524115238    时间: 2023-5-12 11:05
经天纬地chen 发表于 2023-5-12 09:53
大佬,我是刚入了cd这个坑,还是挺不错的。另外,想问问,资金有限,购买DG120周年大包子可以吗?111现在二 ...

111二手溢价太高?
我到没怎么注意,感觉见到过的,大约都在1200左右。当然比起发售加肯定是涨了不少。不过这种包子,50cd左右的,DG、rca、deeca、philips大约也都在这个价目上。就水星的包子稍微贵一点。

作者: y524115238    时间: 2023-5-12 11:06
16爱听歌 发表于 2023-5-12 10:41
古典听的比较少,都是口水歌听的多。有些碟价格也确实被炒的离谱。我有一张碟,国内的小众流行歌手,限量发 ...

华语流行,这个实在可怕。因为发行量太少,贩子们,不管品质好不好,反正就是一顿炒。


作者: 流氓才子    时间: 2023-5-12 11:22
说点个人想法:
1、除非下定决心了,否则不建议新人入烧CD,因为黄金期早过了,流媒体是方向,纯论性价比的话,网上几百块买N个T的资源也不是不可以
2、新碟(含再版)的碟适合泛听,大多数音质平平,既要追求演绎又要追求音质的话,可能要去二手碟圈找老版,水很深,价格也高,这个LZ说过了
3、一些大师的历史录音,收包子或者再版新版是个性价比的办法
4、碟相当于汽油,你需要机车去搭配和发挥它,又是一大笔投资,而且买碟是个细水长流的事儿,做好长期花钱的准备
5、买对的,而不是纯粹贵的,这话说着简单,做着很难。现在的二手老碟市场已经看不下去了,买不起。我的做法是蹲一些淘宝洋垃圾碟商,需要耐心、眼力和运气,运气好的话,看500张碟能选出2、3张能买的。商家不是傻子,大名盘谁都认识,想低价捡到,几乎不可能
6、如果看完1-5还执着跳这个坑的话,恭喜你,一片新的领域等待你去开(氪)拓(金)
作者: 16爱听歌    时间: 2023-5-12 11:51
y524115238 发表于 2023-5-12 11:06
华语流行,这个实在可怕。因为发行量太少,贩子们,不管品质好不好,反正就是一顿炒。

我刚看了一下,我1200买的,现在闲鱼上就两张,一张1800,一张2200。
作者: y524115238    时间: 2023-5-12 12:00
16爱听歌 发表于 2023-5-12 11:51
我刚看了一下,我1200买的,现在闲鱼上就两张,一张1800,一张2200。

真·理财

作者: mnimj1    时间: 2023-5-12 12:10
买胶吧。cd的确差点意思了 仪式感也不强
作者: 北冥有鹏    时间: 2023-5-12 12:34
学习了,目前还处于淘宝买新碟的初级阶段。
作者: tianpansquare    时间: 2023-5-12 12:58
学些了,不过不买古典的话倒还好,日系ost流行一般价格在200-300元一张。
作者: farrel    时间: 2023-5-12 13:45
本帖最后由 farrel 于 2023-5-12 13:51 编辑

这两年也玩了一部分碟,楼主写的非常好,也给补充一下:

1、SACD和CD,如果你有好的系统,比如静电耳机系统,比如HD800,大乌托邦耳机以上。
高频上也是一耳朵的差距,最起码在我的耳朵里是这样的,也许有些人对高频不敏感,听不出差异另说。
哪些调整得不行的箱子系统,那CD就和SACD完全没区别了,高频衰减太厉害。

2、目前买大俗的经典演绎的碟片,两个渠道:
一方面可以买再版的SACD或者CD,尤其是Tower出品的,多数水平不错。
但是拿sacd来说,tower也不是每个系列都好,比如tdsa系列就差一点,030西德和proc系列相对不错,twsa一般。
日本立体声SS的碟,普遍较贵,水平多数都还可以。
ESO和环球的shmsacd都还可以。
个人口味最好的是SONY和老EMI的绿标。

另一方面,就是靠欧美海淘买老CD。国内咸鱼和淘宝,那就是巨坑。

最后补充一句重点,新人入坑建议从SACD入坑,虽然略贵,但是肯定没有假货,价格也透明
不存在你咸鱼800买的碟 ,过几天英亚马逊1磅就别人买到了。

SACD曲目库没覆盖的,再去买老CD,老CD没人带路,那就是巨坑。
至于最新再版的简装包子,音质上没有啥价值,完全不如你搞个数播。

目前数播上搞不到的东西,就是部分日系的SACD(没被人抓轨和分享出去),和部分老版本的银圈碟的抓轨。
其他数播都能搞到。玩cd也是这些东西最有价值。



作者: 大黄狗将军    时间: 2023-5-12 15:52
还在学习
作者: rockyv    时间: 2023-5-12 16:08
包子其实蛮好的,适合入门时候扩展曲目听听。
很多sacd其实音质并没多好。日本tower之类的倒是比较靠谱。以前二嫂的sacd炒得价格比较高,现在价格已经回归了。bis新录音的sacd也挺不错的。
除非有明确想要的碟,又买不到新的,不然别碰二手市场。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5-12 16:16
包子的问题,补充两句。

数码时代之前的唱片业被几大巨头垄断,他们联合形成了价格梯度体系,即使最便宜的正版唱片对一般人而言也属于轻奢商品。为打破这种现象,出现了两种策略。一是NAXOS请不知名的乐团乐手录制了大量廉价唱片,价格不到几大巨头正价唱片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另一个策略就是小厂用量大管够的廉价包子去冲击市场。廉价包子好像是辉煌还是MEMBRAN最开始玩的。MEMBRAN就是INTENSE的前身。大包子的策略和NAXOS完全不同,依然是名演名录的音源,只不过不是自己的音源,估计买个版权或者类似一通操作,搞一个音质不咸不淡的大全集去抢占几大巨头的市场。同时也在玩家眼里形成了廉价低质没搞头、没收藏价值的刻板印象。

大概十年前左右,唱片业大崩盘,单张CD的价格梯度完全崩溃,几大巨头也不矜持了,都玩起了大包子,一时间包子天下。例如华纳收购EMI后就以EMI旗下的艺人为主题,各种花式打包。

这些大公司和小厂不一样,他是自有音源的。为了市场份额,他有动力拿出母带认真制作。加上技术的进步,如果母带保存良好,制作方锐意进取,那么四十年后重制的大包子,音质打平甚至好于四十年前的首版CD,从理论上说是完全可能的!

但实际上这只是买方的一厢情愿,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微乎其微。而且一旦出现制作精良的首发包子,马上会被嗅觉灵敏的玩家抢购一空。普通玩家是没什么机会的,等他们知道这个信息之后,要么已经绝版,要么是翻印。

我本人就遇上包子里的个别单张相比首版只进行了平衡微调,整体上几乎没有优劣差距的情况。另外,历史录音包子一般不会采用复杂的降噪技术,甚至干脆原样端上来,结果反而比采用了过度降噪的正价单张听感还舒服的可笑情况。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直接从LP时代跳到包子时代,包子就是首发!或者包子里的单张就是首发。

总之,几大巨头的包子,特别是首发的包子,对于刚开始入门的玩家是可以买的,因为里面包含的部分录音已经绝版了或者购买代价很大,而且卡着版权没有数据发出来。至于音质好坏的辨别,听音品味的形成,这个可以慢慢培养。
而本身没有版权,说不清楚录音来源的小厂超级大全集,确实不如听数据。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5-12 16:39
rockyv 发表于 2023-5-12 16:08
包子其实蛮好的,适合入门时候扩展曲目听听。
很多sacd其实音质并没多好。日本tower之类的倒是比较靠谱。 ...

二嫂贵有贵的道理,不过杉本过世后的二嫂SACD是不是保持以前的风格就不清楚了。总体上二嫂是挑商业性最好的录音重制。

TOWER只是企划,制作交给各地工作室,因此TOWER的SACD不能一概而论。上面的烧友分析过了。

BIS的SACD买过一张五明佳廉的皮亚佐拉。不到130,录音不错,不过是纸盒环保装。


部分环球的SHM-SACD也是环保装,紫盒,发行价相当高,但是值那个价。


另外还买过50的SACD,这就不提了。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5-12 16:41
本帖最后由 abccbaa 于 2023-5-12 16:44 编辑

新碟都200以上吧
我入过圈 一个月就出来了
cd圈弄来弄去这么几千张名碟 一点也不好听
而且cd圈听的碟很少 对很多碟根本不知道
又比较固执 推荐他们流媒体上的好音乐 他们听都不听的
买cd能买几张 一万张都是大佬了
流媒体随随便便这几年我都听了二十几万张了
和cd圈无法交流 他们推荐的cd 真的没几张好听的

倒不是不买碟
现在流媒体听到满意的才买
不过一般都很贵 平均都要300以上一张
我发觉好的碟知道的人很少 然后买的人也少 价格就很高
cd圈推荐的很多碟我真怀疑是产业链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5-12 16:51
abccbaa 发表于 2023-5-12 16:41
新碟都200以上吧
我入过圈 一个月就出来了
cd圈弄来弄去这么几千张名碟 一点也不好听

兄弟,第一句话就错了。你这不是入圈,是被带坑里去了。

作者: 经天纬地chen    时间: 2023-5-12 16:56
y524115238 发表于 2023-5-12 11:05
111二手溢价太高?
我到没怎么注意,感觉见到过的,大约都在1200左右。当然比起发售加肯定是涨了不少。 ...

感谢回复,再问一下大佬现在买111合适还是120合适呢?价格差不多
作者: yspanzer    时间: 2023-5-12 17:03
先听正版流媒体,然后再淘实体CD,只买再版碟,因为CD机是自己整合的,配再版碟和刻录碟对得起这台CD机。等囤够碟了,以后再弄好的CD机,反正有数播可以听正版流媒体专辑
作者: y524115238    时间: 2023-5-12 17:28
abccbaa 发表于 2023-5-12 16:41
新碟都200以上吧
我入过圈 一个月就出来了
cd圈弄来弄去这么几千张名碟 一点也不好听

朋友,20万张几年听得完吗?就是一天24小时不间断听,也得20年才能听完。如果一天听10个小时,要50年左右。。。。

作者: y524115238    时间: 2023-5-12 17:29
这还是每张唱片只听一次,如果听两次,得一百多年哦
作者: y524115238    时间: 2023-5-12 17:31
经天纬地chen 发表于 2023-5-12 16:56
感谢回复,再问一下大佬现在买111合适还是120合适呢?价格差不多

价格合适,哪个都行。前提是你得喜欢听。
111周年是两个包子。120周年是一个大包。
保守一点,先买一个小包听听看?
讲实话,买cd,从来就不是一套几张,或者几个包子能了事的。
最后都是各种买买买。

作者: stevenxian    时间: 2023-5-12 17:53
经天纬地chen 发表于 2023-5-12 16:56
感谢回复,再问一下大佬现在买111合适还是120合适呢?价格差不多

都不推荐。两套碟因为商业原因放进去凑数的实在有点多(尤其是120比111新加那几张)。
dg的录音,还是看看他们老东西更可靠些,失去对演奏人员的垄断以后,dg的新录音在推广形形色色奇奇怪怪的新人方面越走越远了。


作者: stevenxian    时间: 2023-5-12 17:59
日薄西山的CD行业.jpg

感觉可以加一条,很看重很看重很看重录音效果的话,乐队作品尽量选90年代以后甚至00年代以后的录音。
作者: 朋友妻不客气    时间: 2023-5-12 19:34
新一些的好录音还是挺多的,比如杨松斯就一大堆包括了不少SACD,布仙人的新录音就不断在出,听都听不完,说什么古典就几千张名盘的,视野太小了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5-12 20:55
本帖最后由 abccbaa 于 2023-5-12 20:56 编辑
y524115238 发表于 2023-5-12 17:28
朋友,20万张几年听得完吗?就是一天24小时不间断听,也得20年才能听完。如果一天听10个小时,要50年左右 ...

怎么听不完 听几个打星的曲子 不好听就pass
不过确实要不听的听
我就是一有空就听
你看我发帖经常凌晨2、3点 就是在听曲子
很多cd圈的就是井底之蛙 听的曲子太少了
很多名碟都是商业炒做的结果
我很负责地说 80%的名碟都不是这个曲子的最好版本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5-12 20:59
清风扬 发表于 2023-5-12 16:51
兄弟,第一句话就错了。你这不是入圈,是被带坑里去了。

我是流媒体听到好的再去买的 我看的上的碟基本都很难买到 所以贵
基本都是300以上 都是海外买的 国内淘宝、咸鱼都没有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5-12 21:07
zikomo 发表于 2023-5-12 18:18
请问有没有低价的好解码器推荐,虽然我在玩cd,但很多歌听不到很要命,就打算用mp3输出到解码器解码,谢 ...

流媒体我就是苹果otg
上次和享声老板交流 他推荐了两种好声的办法 其中一种和我现在用的一样 不谋而合 具体不说了 影响别人生意
反正我觉得流媒体听了之后再买碟是比较合理的
千万不要听圈友推荐 自己听是最好的
我就发现很多玩cd的好多碟他们都没听说过
流媒体给了你无比巨大的音乐库 为什么不听呢

作者: hi-wowo    时间: 2023-5-12 21:07
YLJ还是要小心,不少高仿混在其中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5-12 21:13
abccbaa 发表于 2023-5-12 20:59
我是流媒体听到好的再去买的 我看的上的碟基本都很难买到 所以贵
基本都是300以上 都是海外买的 国内淘 ...

只能说你没有入过古典音乐的碟圈,也谈不上出圈。

钱是你的,你买你乐意,别人管不着。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5-12 21:20
朋友妻不客气 发表于 2023-5-12 19:34
新一些的好录音还是挺多的,比如杨松斯就一大堆包括了不少SACD,布仙人的新录音就不断在出,听都听不完,说 ...

杨松斯有很多CHANDOS录音,最近出的BR录音效果爆棚。至于演绎,见人见智。

其实CD时代做了一件LP时代没有做的事,就是对现场录音,包括电台现场的大力发掘。正是这些东西,古典唱片业还能够顽强生存。靠捧红的那些弹琴弹得跟打字机一样的新人有个屁用!

作者: abc284444    时间: 2023-5-12 21:30
学习了,个人只是在大学期间进了个古典鉴乐社,被拉了进坑,读书的那个城市有家专门卖二手cd的店铺,现在工作了也有在买,不过一直不太了解深层的知识。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5-12 21:38
本帖最后由 abccbaa 于 2023-5-12 21:51 编辑
清风扬 发表于 2023-5-12 21:13
只能说你没有入过古典音乐的碟圈,也谈不上出圈。

钱是你的,你买你乐意,别人管不着。

碟圈里面推荐的那些碟 怎么说呢 也不是不好 人云亦云的多
最精彩的他们都没听过
往往精彩的是一些不怎么流传广的碟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善医者无惶惶之名
人世间 沽名钓誉的太多 窃藏私心的太多
我最近强烈推荐 斯梅尔策的乐曲 也是几乎无名
沧海遗珠我辈拾 不负乐海万古流
一位无名的音乐节 创作了一曲无名的杰出作品 被300年后一个无名的凡人推崇 这就是音乐的最大意义
它突破了阶级 突破了虚伪的世事 突破了一切令人作呕的所谓名利裹挟
只有存粹的美 感动 和穿越时空的共鸣
这就是音乐的力量



作者: farrel    时间: 2023-5-12 21:42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3-5-12 18:49
我所有的sacd唱片全是00年后的dsd/dxd录音

兄台,我再劝你一句。
从文化属性上来说,你这种话说的。。
相当于说,我们家的藏画,都是高清打印的。
我们家的茶壶,是奈米3D打印的。
我们家看电影只看2020年后出的高清4K的。

音乐,从来都不是只看录音技术的,录音技术都是旁枝末节的东西。
就像玩HIFI,我们也从来不是听人砸玻璃,放1812大炮的。
同样,电影更重要的也是故事本身,而不仅仅是画面。

舍本逐末而不自知。。。。
真叫人不知道咋说。。。



作者: fznhy    时间: 2023-5-12 21:43
现在CD碟圈说白了就是个传销的圈子,如果去掉它的理财属性,你看还这个圈子还能剩多少人?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5-12 21:45
fznhy 发表于 2023-5-12 21:43
现在CD碟圈说白了就是个传销的圈子,如果去掉它的理财属性,你看还这个圈子还能剩多少人?

是的 很像传销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5-12 21:48
本帖最后由 清风扬 于 2023-5-12 21:51 编辑

只能说,你进了一个传销的圈子,认为这是碟圈。
你们谈的像是饭圈文化。300一张,玩黑胶?

作者: farrel    时间: 2023-5-12 21:51
abccbaa 发表于 2023-5-12 21:38
碟圈里面推荐的那些碟 怎么说呢 也不是不好 人云亦云的多
最精彩的他们都没听过
往往精彩的是一些不怎 ...

我看你的言论,就知道你根本完全是圈外人。

首先,你上面说的海外买碟,这个是常规操作,碟圈内谁会拿这个说事。
其次,你说什么300很贵,那真是。。
这么说吧,比如头版的CD,300以上那属于捡漏价,几百上千非常正常。

绝版的SACD,一般价格500-3000,我们日常收的EMI绿标SACD,100多套,均价1500一套。

然而,在碟圈,这个属于鄙视链中等阶层。
因为老烧肯定烧黑胶的,几千一张都是常规操作。
头版,mint的碟,那就更是有钱也买不到,纯属收藏品,基本都靠拍卖。

像我们群,很多人都是日常盯着日拍,经常莫名其妙不认识的碟,拍过个几万日元,一问老烧才知究竟。
一张日版碟,有侧标无侧标,价格能差2-3倍。
全新未开封的,价格能翻3-5倍。

碟圈的人,很多最后都带点收藏,带点物化的癖好。
这种你们是不会理解的。

所以,你确信你懂碟圈?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5-12 21:58
farrel 发表于 2023-5-12 21:51
我看你的言论,就知道你根本完全是圈外人。

首先,你上面说的海外买碟,这个是常规操作,碟圈内谁会拿 ...

圈不圈的我一点不关心
与我何干
我只是说 cd圈内很多人听的曲子少的可怜
听不到最精彩的不是我的损失
欣赏音乐如果拉帮结派 如果还停留在金钱攀比
那说明你根本没被音乐感动 没有接受到作曲家的感情投射
音乐让你忘记人世间的一切烦恼 让你和人世间一切有钱人 一切权贵平起平坐
因为你有感悟美的心灵
我说的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5-12 22:07
abccbaa 发表于 2023-5-12 21:58
圈不圈的我一点不关心
与我何干
我只是说 cd圈内很多人听的曲子少的可怜

你都没有进过碟圈,怎么知道别人听的曲子少的可怜?

你不是推过杨天娲吗。她人在德国,碟都在德国NAXOS,从德国把她的碟全带回来知道多少钱吗?均价60不到,人民币!

所以300这个价,谈一般市场价的古典CD,太扯了。谈黑胶,还是太扯了,连门槛都摸不到。

作者: 夜音寒。。。白    时间: 2023-5-12 22:08
厉害,学习了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5-12 22:10
本帖最后由 abccbaa 于 2023-5-12 22:15 编辑
清风扬 发表于 2023-5-12 22:07
你都没有进过碟圈,怎么知道别人听的曲子少的可怜?

你不是推过杨天娲吗。她人在德国,碟都在德国NAXO ...

那可以比一比谁听的多
当然我并不想比 因为按佛教说法这是执念
只想听音乐而已 你不要搞阶级斗争好不
cd多少钱 我一点不关心
你这是生意人的想法
如果你想用金钱来压倒人
那你一定会被金钱吞噬
而且并不能得到快乐
存粹喜欢音乐 存粹 不带任何其他东西 这种感觉你有吗
说点实际的
你听过dt395没有
我想知道这个耳机的声音

作者: farrel    时间: 2023-5-12 22:14
abccbaa 发表于 2023-5-12 21:58
圈不圈的我一点不关心
与我何干
我只是说 cd圈内很多人听的曲子少的可怜

与你有关啊。因为你自己在说,CD圈如何如何,还什么你入过圈,还什么一个月就出来了?

我只不过给你涨涨见识。
别一口一个CD圈咋样咋样。
很多CD圈的人,玩的都是收藏和对自己喜欢的曲目的极致的追求。
跟你根本不是一路人。

音乐这东西不分高下,无所谓最精彩与否,你听你自己的就好。
有人喜欢吃遍天下美食,有人只喜欢吃海鲜,又何来别人错过精彩?
请勿再做小儿直言,谢谢。。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5-12 22:18
本帖最后由 abccbaa 于 2023-5-12 22:25 编辑
farrel 发表于 2023-5-12 22:14
与你有关啊。因为你自己在说,CD圈如何如何,还什么你入过圈,还什么一个月就出来了?

我只不过给你涨 ...

开口小儿 居高临下 非君子所为
倒是可见你气急败坏
你有钱未必真喜欢音乐
况且很有可能天赋不足
当然我没了解过你 只是猜想 你不要动气
握手如何
或者各走各道
音乐之海足够容下你和我(模仿外交部发言)
至于你说的长见识 不用了 有钱人我接触过太多了 肯定不比你差
举个小例子 有个朋友音响搞掉500万 就设备 不过他不喜欢音乐 玩画作收藏的 自己开私人美术馆的
我和你说 在爱好里 hifi算省钱的 你玩艺术品试试看 100万毛毛雨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5-12 22:19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3-5-12 22:16
欣赏音乐录音不能用收藏古董的套路,兄台听过几张dsd/dxd新录音发行的sacd唱片?你家里的4k液晶电视主要 ...

是的 最近的录音品质明显比以前好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5-12 22:31
那个abccbaa, 你在这里嘲讽了一群和你没有半点交集的人是为什么? 这是当惯了MT关服了没有地方去吗?

再说,这贴里提供的信息,无非是希望让有兴趣玩碟的朋友少交点学费而已,并没有按着别人的头逼他走这条路是不是?
作者: zj0575    时间: 2023-5-12 22:48
我听网上下载的基本也就听几个90年代的港台歌手,是不是买碟也花不了多少钱?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5-12 22:52
清风扬 发表于 2023-5-12 22:31
那个abccbaa, 你在这里嘲讽了一群和你没有半点交集的人是为什么? 这是当惯了MT关服了没有地方去吗?

再 ...

老实说 我觉得你素质还是可以的 见识也可以
我就是觉得很多人不是纯粹喜欢音乐
cd圈有些人就是传销
我去听音乐了
不说了
有机会请你喝茶

作者: 唐贵妃    时间: 2023-5-12 23:06
该走的路一步都不能少,这才是乐趣所在。如果一路患得患失,说明一开始就进错了圈
作者: 朋友妻不客气    时间: 2023-5-12 23:07
清风扬 发表于 2023-5-12 21:20
杨松斯有很多CHANDOS录音,最近出的BR录音效果爆棚。至于演绎,见人见智。

其实CD时代做了一件LP时代 ...

我觉得这里挺多人没明白现在古典音乐本身就在百花齐放,各种介质都大行其道,各种玩法也都是
对CD每个人就有非常不同的看法,有的人喜欢包子,有的人只听Naxos,有的人喜欢新录音,有的人喜欢翻新的日版SACD,有的人收老版CD
有的人是曲目取向,有的人是演绎取向,有的人认准了老录音才是牛逼的,有的人则偏爱新录音
相互之间鸡同鸭讲,所以没什么好争的。以前的时代没那么复杂和多元,现在时代不同了。
CD这东西怎么玩不是谁说了算的,也不是谁玩的多混圈时间久就说了算,每个人爱咋玩就咋玩,也没必要看不上别人的玩法就是了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5-12 23:12
abccbaa 发表于 2023-5-12 22:52
老实说 我觉得你素质还是可以的 见识也可以
我就是觉得很多人不是纯粹喜欢音乐
cd圈有些人就是传销

玩碟玩数码那是个人自由。我对新人的建议主要在新碟和包子方面,二手碟圈要么有人带路,要么跌跌撞撞交了无数学费才玩的清。

有些碟片,其实和邮票一样,这样说好理解吧。当一个人收藏什么东西的时候,需要对这方面需要相当深厚的知识,否则就是冤大头。

碟圈里,有一类版本行家,他能够对某个人发行的所有碟,LP和CD,在哪个公司,有哪些曲目,详详细细说的门儿清。这种人一般是藏家,而不是卖家。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5-12 23:18
zj0575 发表于 2023-5-12 22:48
我听网上下载的基本也就听几个90年代的港台歌手,是不是买碟也花不了多少钱?

以民歌蔡琴为例,96年点将版,成色一般500左右吧。新版SACD,2-300. 汽配城买一张10块钱还有找零。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5-12 23:49
朋友妻不客气 发表于 2023-5-12 23:07
我觉得这里挺多人没明白现在古典音乐本身就在百花齐放,各种介质都大行其道,各种玩法也都是
对CD每个人 ...

NAXOS这个公司非常有意思。

首先成立晚,没有签到名团名人,妥妥的后发劣势,输在起跑线。然而在当年国内进口原版碟不低于60的环境下,NAXOS启用二线乐团录制了大批2-30一张的超低价古典CD,让打工人也听得起的古典音乐。甚至当年有乐评里写到,如果只想了解西方古典音乐,只听NAXOS就够了。

再看看现在,几大巨头的名演包子都听不完。还有NAXOS什么事。所以当年还是钻了低端市场的空子。

但你以为这公司跨了吗。才不是,德国很多唱片厂牌现在是NAXOS在代理。看到NAXOS的标,并不等于是NAXOS制作的。而NAXOS自家的新录音,好得一逼!NAXOS是输出在艺人和乐团的签约上,录音其实非常好。NAXOX有德版、欧版、加版、香港版等等。本人收的多半是德版,录音平衡自然,动态强悍,最关键的一点,便宜。

另外NAXOS在历史录音领域的深耕非常厉害,多次获奖,而且最关键的一点,还是便宜!


NAXOS在发掘新人、民族风、及单声道领域的成果不容忽视。但要注意它的单声道录音部分是再版。

作者: zy252104611    时间: 2023-5-13 02:03
日版的飞利浦三洋、jvc压盘,dg decca的天龙压盘,都是质量又好又便宜的啊。几十块一盘,买不起pdo就买这些啊 基本没区别
作者: netsurfe    时间: 2023-5-13 06:23
补充一点,买CD的时候当心盗版、伪正版。现在国内玩这个厉害,产业了。
作者: netsurfe    时间: 2023-5-13 06:25
吃不准的时候,可以按图索引 (^o^)







作者: 朋友妻不客气    时间: 2023-5-13 06:45
清风扬 发表于 2023-5-12 23:49
NAXOS这个公司非常有意思。

首先成立晚,没有签到名团名人,妥妥的后发劣势,输在起跑线。然而在当年 ...

即使几大巨头的名演包子都听不完,也依然很有Naxos的事比如维特指挥的彭德雷斯基、鲁托斯拉夫斯基、基拉尔这些东欧现代作品,别家就没有或者没那么全
比如我很喜欢的盛宗亮,就买到了naxos三张,其他也只有BIS有几张可以买到,你可能压根没关注到naxos在这些领域的重要价值
所以古典音乐并不是那些所谓大师名版这么狭隘的范围,那些翻新的历史录音也不是谁都觉得是宝的

作者: 赳赳    时间: 2023-5-13 07:35
中图进出口不是古典的啥都有吗?
作者: canary浏览    时间: 2023-5-13 08:26
想起了当年学校门口卖打口碟的那味哥们,也挣不了几个钱,是出于爱好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5-13 08:41
本帖最后由 清风扬 于 2023-5-13 08:44 编辑
朋友妻不客气 发表于 2023-5-13 06:45
即使几大巨头的名演包子都听不完,也依然很有Naxos的事比如维特指挥的彭德雷斯基、鲁托斯拉夫斯基、基拉 ...

最后一句不是说了,细品。叶小纲,陈其钢都在naxos。尤其是陈其钢是梅西安弟子,他的作品算西方古典还是中国民族古典请问?

只不过这个领域早就不是入门讨论的内容了。很多人连巴托克都不听的。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5-13 09:21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5-13 09:22 编辑

CD古典录音也有高端声和压盘细节定位的不同。如果用新旗舰大耳机,听上去的音效和老旗舰的感受相反。说明cd也有可玩性。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02718&extra=&page=3


作者: abccbaa    时间: 2023-5-13 09:51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3-5-12 22:28
看过网上很多音展和器材评测视频,据我的了解,没几个人听过dsd/dxd新录音制作的真正意义上高品质的sacd ...

dsd假的多
但dxd真的好

作者: 朋友妻不客气    时间: 2023-5-13 09:55
清风扬 发表于 2023-5-13 08:41
最后一句不是说了,细品。叶小纲,陈其钢都在naxos。尤其是陈其钢是梅西安弟子,他的作品算西方古典还是 ...

叶小纲,陈其钢在naxos?还“都在”?一共有几张才?
你真的有了解过吗?不了解的领域,何必呢。。维持一个所谓很懂各种古典音乐的人设不累吗?

作者: dennisgerrard    时间: 2023-5-13 11:43
前排学习 有啥好的CD机推荐么
作者: yuan18    时间: 2023-5-13 11:51
前排学习,美好回忆
作者: laoyooo    时间: 2023-5-13 11:55
我都是从图书馆借CD,一般去借书的是便看一看。有两个地区的图书馆证,一个是住的地方,一个工作的地方。 反正也不花钱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5-13 12:14
朋友妻不客气 发表于 2023-5-13 09:55
叶小纲,陈其钢在naxos?还“都在”?一共有几张才?
你真的有了解过吗?不了解的领域,何 ...

叶小纲,陈其纲,这两个人都在naxos

利用一点冷门信息,拼命维持愤世嫉俗的人设,累吗?

作者: 如如2    时间: 2023-5-13 12:24
就是怂恿别人跳火坑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5-13 12:26
如如2 发表于 2023-5-13 12:24
就是怂恿别人跳火坑

人间清醒,只有你一个看明白了,厉害厉害

作者: qwerqwer0854    时间: 2023-5-13 13:55
只要发烧都是坑,看你怎么跳,
作者: y524115238    时间: 2023-5-13 14:20
学习了不少知识。
喜欢听音乐,同样也在意音乐的载体,cd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黑胶还是太折腾了。
作者: y524115238    时间: 2023-5-13 14:23
一开始收过不少单张,后来发现真的占地方。又转去收原封套的大包小包子。乐在其中。

作者: t26f    时间: 2023-5-13 14:28
这帖子给人感觉不舒服,很油腻
作者: 我借宏15388    时间: 2023-5-13 16:34
前几天收拾些东西,还发现几张cd盘,好古早的感觉
作者: stevenxian    时间: 2023-5-15 10:51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3-5-12 18:49
我所有的sacd唱片全是00年后的dsd/dxd录音

dxd是好东西
dsd感觉对于制作方来说有点麻烦,以及native dsd录音太少了


可惜对于我来说称得上满意的dsd/dxd录音并不多,毕竟主流还是pcm,没办法


作者: tyj518    时间: 2023-5-15 14:42
我觉得,玩实体碟之前一定要明确一下自己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有的人以收藏为目标,那么关注的自然是头版/银圈/绝版/名演这些因素。有的人以HIFI性为目标,那么走SACD为主的线路就不奇怪了。有的人追求演出质量/艺术性,那么收的很多碟可能就完全不会进入前两类人的视线之内。你让这几类大方向不同的玩家交流一下,虽然都算是玩实体碟的,但很可能都说不到一块去。
作者: y524115238    时间: 2023-5-15 14:50
tyj518 发表于 2023-5-15 14:42
我觉得,玩实体碟之前一定要明确一下自己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有的人以收藏为目标,那么关注的自然是头版/银 ...

朋友你这个分类很有道理。我目前正加油往你列的第三类前进。
讲真我也喜欢头版银圈,奈何炒太贵了,一张顶我一抽屉的那种。扛不住。

作者: dreamhope    时间: 2023-5-15 15:37
注意一条,尽量不要买日本的低价再版碟,大部分是真垃圾。

——其实欧美的再版碟(或者说某些不知名小厂的碟)一样有垃圾……而且可能比日版更垃圾。
作者: y524115238    时间: 2023-5-15 16:00
dreamhope 发表于 2023-5-15 15:37
注意一条,尽量不要买日本的低价再版碟,大部分是真垃圾。

——其实欧美的再版碟(或者说某些不知名小厂 ...

日本再版,我也一般尽量选和德首版封面一致的。至少看起来舒服。一眼看了知道什么张什么碟。

作者: dreamhope    时间: 2023-5-15 16:08
stevenxian 发表于 2023-5-12 17:59
日薄西山的CD行业.jpg

感觉可以加一条,很看重很看重很看重录音效果的话,乐队作品尽量选90年代以后甚至 ...

选90年代以后的很同意。还有就是,即使选老的(1960年前)录音,也最好听过才选,那个时期的录音素质用现在的系统回放实在糟糕。

作者: dreamhope    时间: 2023-5-15 16:17
y524115238 发表于 2023-5-15 16:00
日本再版,我也一般尽量选和德首版封面一致的。至少看起来舒服。一眼看了知道什么张什么碟。

楼主说的“日本再版”是指某些小厂拿去翻录的版本呢,还是指日制DG?(我的论点是基于前者)

对比过几张日制DG,没觉得声音比欧美版DG差……

要是说错了轻点喷。

作者: y524115238    时间: 2023-5-15 16:49
dreamhope 发表于 2023-5-15 16:17
楼主说的“日本再版”是指某些小厂拿去翻录的版本呢,还是指日制DG?(我的论点是基于前者)

对比过几 ...

我所说的,确实是DG、Decca的London、emi和sony这些大厂牌在日本制版压片发行的版本。他们一般都有相应的德版美版一起发行。
这些感觉已经够了,量大,价格也实惠。应该不至于不买那些莫名其妙的小厂翻录的版本。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5-15 21:39
dreamhope 发表于 2023-5-15 16:08
选90年代以后的很同意。还有就是,即使选老的(1960年前)录音,也最好听过才选,那个时期的录音素质用现 ...

TAS榜单上一大票90年代前的天碟就这么躺枪了。

50年代单声道黄金期。单声道对回放设备有要求,单声道录音一样有不少发烧天碟。用耳机听很难受,这就谈深了,不细谈。

作者: myzcj    时间: 2023-5-15 22:34
玩碟也要有15年了, 说说个人看法,淘碟是个细水长流的事,花钱也不少,日版再版的确实很多一般,新出的话GS 光谱的厂牌都可以的,二手老碟好版本确实已经贵的令人发指了,想捡漏几乎不太可能了,新人刚玩,觉得流媒体是个不错的选择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5-15 22:51
myzcj 发表于 2023-5-15 22:34
玩碟也要有15年了, 说说个人看法,淘碟是个细水长流的事,花钱也不少,日版再版的确实很多一般,新出的话G ...

光谱韩国公司,压片制作是日本的,看上去确实像是日本公司,据老烧说以前也有美国压片。光谱的音源基本是法国视听档案馆,即INA,而INA在15年已经全面数字化,就版权问题和油管打过几年官司。INA的数据对外出售,同时光谱的重制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声音单薄。
如果不是18层地狱那么深的音乐受好者还真不会去买光谱的碟,一直有观点认为买他家的碟不如买数据。


问题是,一,不懂法语。二,光谱的碟便宜,能买这种碟的都不是冲着录音质量去的,都是硬核铁杆,也不差那几个钱。

作者: zhangran1z    时间: 2023-5-15 23:16
DG再版的单碟100元左右,音质总体是好的,部分年代久远黑胶转的有电流声或者破音。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5-15 23:38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3-5-15 23:30
新录音新制作都听不完,为什么要留恋几十年前的旧作?贝多芬小协版本多如牛毛,我按照别人的评论文章找了 ...

你还不懂。

作者: t26f    时间: 2023-5-16 08:37
我知道为什么看了难受了,这楼主还有帖子里某些以大佬自居的人,自己的听音观就是非常厚古薄今的
其实老录音有老录音的好,但也确实存在很多录音和演奏质量(起码错音就很多)问题,新录音需要以新理念来欣赏,可这些人压根不懂自我调整
太偏于强调老录音好,这种听音观本来就很偏,往往一口就否定当代很多大师和演绎,对现代派音乐更是一窍不通
这也是对古典音乐整体缺少完整的理解,可以说是存在很大认知盲区的
更可怕的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有这种短板,还一个劲要给新人推荐这个那个,明明有些领域自己不懂还要装懂,就让人看了格外不适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3-5-16 08:55
t26f 发表于 2023-5-16 08:37
我知道为什么看了难受了,这楼主还有帖子里某些以大佬自居的人,自己的听音观就是非常厚古薄今的
其实老录 ...

别卖了。皮亚佐拉那句看不懂是不是,再卖下去又得社死一回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