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苹果的APPLE MUSIC全景声资源越来越多了...生态挺好的 [打印本页]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3 00:10
标题: 苹果的APPLE MUSIC全景声资源越来越多了...生态挺好的
本帖最后由 jackylzf 于 2023-5-23 00:12 编辑






基本新点的资源 和经典的专辑 都会有ATMOS混音版本的 尤其是新专辑都是正经7.1.4混音


出门带着IPHONE搭配AIRPODS PRO2/MAX 的杜比全景声支持 那叫一个地道




目前对AIRPODS PRO2的声音非常满意,解析力一般 但是完全没有换耳塞的冲动

     

    


现在只要有DOLBY ATMOS版的  就肯定优先流媒体格式   声场整体感好太多




作者: eric109    时间: 2023-5-23 08:41
上下班路上使用体验确实无敌
尤其乘坐公共交通时把降噪打开
Apple Music一个月10元太良心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3 10:30
eric109 发表于 2023-5-23 08:41
上下班路上使用体验确实无敌
尤其乘坐公共交通时把降噪打开
Apple Music一个月10元太良心

所以出门在外 通勤 郊游  对于IPHONE用户来说  AIRPODS PRO2 的效果是最好的 没有之一

作者: 北非烤翅    时间: 2023-5-23 10:39
大公司一统江湖的趋势。
作者: linkoyu    时间: 2023-5-23 10:51
兄弟,你这声音开的太大了吧,开到50-60就够大了吧
作者: linkoyu    时间: 2023-5-23 10:51
am跟QQ音乐达成了了版权合作,会有越来越多的华语歌进入am的
作者: ludada007    时间: 2023-5-23 13:23
不能同意更多 现在基本就用APP2 空间音频太屌了
作者: qisheng007    时间: 2023-5-23 13:33
n5005的蓝牙比这个强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3 13:53
qisheng007 发表于 2023-5-23 13:33
n5005的蓝牙比这个强

N5005根本就不支持DOLBY ATMOS  :)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3 13:53
ludada007 发表于 2023-5-23 13:23
不能同意更多 现在基本就用APP2 空间音频太屌了

没用过的人没法理解  坚信所谓的码率第一论

作者: spelling    时间: 2023-5-23 13:58
……国内的am国语歌少,外语歌也少……逼着买美区……但他妈美区容易链接不上
作者: canary浏览    时间: 2023-5-23 14:01
苹果咋弄都是白开水味道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3 14:20
spelling 发表于 2023-5-23 13:58
……国内的am国语歌少,外语歌也少……逼着买美区……但他妈美区容易链接不上

我一直用的美区  国区不能用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3 14:20
canary浏览 发表于 2023-5-23 14:01
苹果咋弄都是白开水味道

喝水不喝白开水难道天天喝冰红茶啊。。。。。  也不怕糖尿病了        

作者: jimmyxzy    时间: 2023-5-23 14:23
eric109 发表于 2023-5-23 08:41
上下班路上使用体验确实无敌
尤其乘坐公共交通时把降噪打开
Apple Music一个月10元太良心

开个学生认证,还能减半
作者: jimmyxzy    时间: 2023-5-23 14:42
我觉得AM现在唯一的遗憾就是,高码率和空间音频不能兼得
作者: biubiu~~    时间: 2023-5-23 14:46
linkoyu 发表于 2023-5-23 10:51
兄弟,你这声音开的太大了吧,开到50-60就够大了吧

我是刚好一半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3 14:47
jimmyxzy 发表于 2023-5-23 14:42
我觉得AM现在唯一的遗憾就是,高码率和空间音频不能兼得

无所谓了  我电脑上听的都是无损的  我也没觉得能强到哪里去  

本身一个小耳塞  码率不码率的 只要不低于320就得了

作者: linkoyu    时间: 2023-5-23 15:27
jackylzf 发表于 2023-5-23 14:47
无所谓了  我电脑上听的都是无损的  我也没觉得能强到哪里去  

本身一个小耳塞  码率不码率的 只要不 ...

悟的透彻呢

作者: 灵宝    时间: 2023-5-23 15:33
不是苹果手机能有空间音频效果吗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3 15:44
灵宝 发表于 2023-5-23 15:33
不是苹果手机能有空间音频效果吗

安卓原生支持DOLBY ATMOS的好像只有三星 搭配BUDS PRO  具体我没用过
像小米/华为/OPPO这些都属于是自家的一种空间音效  并不是针对源多声道进行优化虚拟  

最好还是用苹果  安卓的话  直接追求音质更直接一些   

作者: 小胖紫    时间: 2023-5-23 15:50
空间音频到底有啥效果?为啥我一直听不出来?
不会就是头转一下然后上下左右什么的吧?
作者: 18678611003    时间: 2023-5-23 15:53
jackylzf 发表于 2023-5-23 13:53
N5005根本就不支持DOLBY ATMOS  :)

试试vivo90+,唯一的5.3版本无损蓝牙模式。比苹果支持的蓝牙格式也多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3 16:42
小胖紫 发表于 2023-5-23 15:50
空间音频到底有啥效果?为啥我一直听不出来?
不会就是头转一下然后上下左右什么的吧?

跟那个没关系  那个根本就不开 我都是固定模式   头部转动效果完全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因为现实中没有人扭头看手机的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3 16:44
18678611003 发表于 2023-5-23 15:53
试试vivo90+,唯一的5.3版本无损蓝牙模式。比苹果支持的蓝牙格式也多

ATMOS属于DSP范畴的 与蓝牙协议本身无关   蓝牙协议关乎音质,稳定性/范围距离  不是一回事。


airpods pro2的材质也没必要追求什么24BIT 96KHZ 根本也体现不出来

作者: linktaotao    时间: 2023-5-23 16:49
spelling 发表于 2023-5-23 13:58
……国内的am国语歌少,外语歌也少……逼着买美区……但他妈美区容易链接不上

???
作者: spelling    时间: 2023-5-23 17:44
jackylzf 发表于 2023-5-23 14:20
我一直用的美区  国区不能用

你在北美地区?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3 17:54
spelling 发表于 2023-5-23 17:44
你在北美地区?

您是以为那美国人用IPHONE都不能出国了是吧。。。。。。

作者: kenidcn    时间: 2023-5-23 20:27
本帖最后由 kenidcn 于 2023-5-23 20:49 编辑
jackylzf 发表于 2023-5-23 13:53
没用过的人没法理解  坚信所谓的码率第一论

首先我没听过空间音效,第二44.1能推到大后期HIEND的有几个?恰巧我昨天刚听了160万的箱子系统,音源也就是44.1的南瓜NAGRA CD机。第三无线耳机+降噪+手机直推=纯玩具而已,去随身区阿巴阿巴就行了



当然也可以跟你聊点正经的,7.1.4杜比,如果原始录音就是原生7.1.4,那我还相信是个新东西。你看看周华健那个少年,2019年发行,可能是原生7.1.4吗?退一万步讲,7.1.4录音你好歹也要用7.1.4来还原啊,你搞一对水果无线耳机,怎么还原法?最终还是通过算法强行塞进两声道而已。新技术不能排斥,但要区分噱头或者看用法对不对

作者: spelling    时间: 2023-5-23 20:37
jackylzf 发表于 2023-5-23 17:54
您是以为那美国人用IPHONE都不能出国了是吧。。。。。。

问一下在国内的话,用国内卡你那个billing address美国区的咋弄的?为啥我billing address和信用卡不一致就用visa付不了钱一直cancel?你如果一直朋友给买或者美国有卡当我没说
作者: canary浏览    时间: 2023-5-23 21:16
jackylzf 发表于 2023-5-23 14:20
喝水不喝白开水难道天天喝冰红茶啊。。。。。  也不怕糖尿病了

你这个比喻不恰当,白开水不喝,还可以喝清茶,苦茶,不一定是冰红茶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3 21:40
spelling 发表于 2023-5-23 20:37
问一下在国内的话,用国内卡你那个billing address美国区的咋弄的?为啥我billing address和信用卡不一致 ...

哈哈哈哈   


我都是买的苹果点卡的   所以它不查我VISA地址  嘿嘿  

作者: disorderian    时间: 2023-5-23 22:57
kenidcn 发表于 2023-5-23 20:27
首先我没听过空间音效,第二44.1能推到大后期HIEND的有几个?恰巧我昨天刚听了160万的箱子系统,音源也就 ...

錄音不是按聲道來的,流行音樂是每個樂器一軌,錄完再合成.所以幾聲道錄音嚴格來說是不存在的,多少聲道取決於錄音之後的處理

作者: kenidcn    时间: 2023-5-23 23:31
本帖最后由 kenidcn 于 2023-5-24 00:49 编辑
disorderian 发表于 2023-5-23 22:57
錄音不是按聲道來的,流行音樂是每個樂器一軌,錄完再合成.所以幾聲道錄音嚴格來說是不存在的,多少聲道取決 ...

多了解下吧,原生7.1.4的录音



算法的终点还是玩真实,杜比做了几十年音效了,最终解就是原生录音。所以吹算法的可以趁早改口径了

作者: mofree    时间: 2023-5-24 00:20
airpods最大的价值是用APPLE TV 看剧,身临其境
作者: mofree    时间: 2023-5-24 00:28
国内的所有流媒体在一个并不算发烧的apple music前渣都不是,这只是个缩影。

想起上半年炒得火热的AI,呵呵,局域网搞AI?还要统一AI的mindedness ,哈哈哈。。。
作者: hi-wowo    时间: 2023-5-24 01:08
除了电影原声,其他原曲都是2声道的,ATMOS?就是听个DSP效果而已。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4 01:37
hi-wowo 发表于 2023-5-24 01:08
除了电影原声,其他原曲都是2声道的,ATMOS?就是听个DSP效果而已。

建议多去学习杜比全景声的混音技术  再来回帖

还原曲是两声道的。。。    你是不是以为音乐节自己拿个话筒录音呢?

作者: flowly    时间: 2023-5-24 09:44
古典最爽
作者: chaos_xie    时间: 2023-5-24 10:13
kenidcn 发表于 2023-5-23 23:31
多了解下吧,原生7.1.4的录音

Dobly Atmos不是这么制作的,更像是3D游戏的声音制作。设定音源和音源的3D位置。
最终根据耳机或者音箱的设置尽量渲染还原声场。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4 10:25
kenidcn 发表于 2023-5-23 23:31
多了解下吧,原生7.1.4的录音

你压根根本就不懂杜比全景声都是怎么做出来的   开心就好吧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4 10:25
chaos_xie 发表于 2023-5-24 10:13
Dobly Atmos不是这么制作的,更像是3D游戏的声音制作。设定音源和音源的3D位置。
最终根据耳机或者音箱 ...

你也不用跟这些人普及了  他们都以为录音现场  弄78个麦在不同地方收音.........

作者: cfuer    时间: 2023-5-24 10:26
音箱系统用什么方案听苹果的全景声呢 有没有较为成熟的配置
作者: kenidcn    时间: 2023-5-24 11:26
本帖最后由 kenidcn 于 2023-5-24 11:27 编辑
jackylzf 发表于 2023-5-24 10:25
你压根根本就不懂杜比全景声都是怎么做出来的   开心就好吧

拿玩具听个算法音效才是开心就好吧?没有自我认知的吗



而且算法的好处都被你们吹完了,那算法的缺陷有提过一嘴没?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4 11:53
本帖最后由 jackylzf 于 2023-5-24 12:00 编辑
kenidcn 发表于 2023-5-24 11:26
拿玩具听个算法音效才是开心就好吧?没有自我认知的吗

首先,AIRPODS PRO的构造 和其他动圈耳机没什么区别  如果您认为它是玩具的话 那么其他耳机也都可以称为玩具  因为构造都是一样的  区别只有单元大小 振膜材质


其次,如果你认为 DOLBY ATMOS 的混音制作流程完全是依托算法  那么实际你听的所有最近10年的音乐  以及电影  都是算法算出来的  因为现在已经很少还有摄影团队举着
昂贵笨重的多声道即使收音设备去拍摄  都是多轨音源后期混编
第三,请不要把DOLBY ATMOS HEADPHONE音效与DOLBY ATMOS 混为一谈  也不要和苹果的SPITIAL AUDIO混为一谈   DOLBY ATMOS HEADPHONE  是 应用在国产手机上内置的音效模块
阁下真么痛恨它  八成也是平时小米用了太多了。。



所以按照你的逻辑  您每天都是在用玩具听算法 您自己不也挺满意的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4 11:59
cfuer 发表于 2023-5-24 10:26
音箱系统用什么方案听苹果的全景声呢 有没有较为成熟的配置

音箱系统最直接的方案  还是直接用全景声家庭影院系统


如果只是2.0声道的话  那就要看功放了  有一些功放  是具备DSP  多混立的  可以通过算法将7.1.4的音源转成带有空间感的2.0

如果还想省事的话 可以直接选择苹果的HOMEPODS组立体声  以及索尼的SRS系列  都是可以的



目前市面上的解码器 并没有支持DOLBY ATMOS的  因为DOLBY ATMOS音乐才算刚刚起步   未来如何更好的以2.0接收  也是个课题

作者: kenidcn    时间: 2023-5-24 12:00
本帖最后由 kenidcn 于 2023-5-24 12:01 编辑
jackylzf 发表于 2023-5-24 11:53
首先,AIRPODS PRO的构造 和其他动圈耳机没什么区别  如果您认为它是玩具的话 那么其他耳机也都可以称为 ...

哈哈原来构造没区别就不算玩具了,我玩专业级6通道航模直升机的时候主桨十字盘+尾桨的构造也没啥区别,原来我玩的是真直升机啊?



你开心就好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4 12:02
kenidcn 发表于 2023-5-24 12:00
哈哈原来构造没区别就不算玩具了,我玩专业级6通航模直升机的时候主桨+尾桨的构造也没啥区别,原来我玩的 ...

你拿个缩小灯 把自己缩的够小  钻进去  你看看它是不是真的直升机??? 对么?


我虽然不懂航模  但是就i想你说的  只要构造一样  那就是啊  无非是大小区别而已  你能不能开而已


你要拿纸糊一个绑个皮筋儿  那肯定不能算啊  


先把逻辑学好把  也怨不得你搞不明白 DOLBY ATMOS ,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到您这也变得很复杂

作者: kenidcn    时间: 2023-5-24 12:05
本帖最后由 kenidcn 于 2023-5-24 12:10 编辑
jackylzf 发表于 2023-5-24 12:02
你拿个缩小灯 把自己缩的够小  钻进去  你看看它是不是真的直升机??? 对么?

我把遥控器缩小,把我自己缩小钻进去,当然能飞起来,不受遥控器范围+视距限制,而且还能倒飞呢?哈哈哈哈



听算法的就别洗了,多学习新手区置顶吧。顺带一提我大学还真选修了逻辑,希望你也学过,别光敲键盘

作者: disorderian    时间: 2023-5-24 14:45
kenidcn 发表于 2023-5-23 23:31
多了解下吧,原生7.1.4的录音

1. 雖然AM我是付費了,但是我如果用流媒體還是會選擇Qobuz,對我來說Windows平台的AM連半成品都算不上.

2. 幾年前一次聚會的時候,我問過一個樂隊的主唱,為什麼他們的專輯聽起來那麼糊.他說製作費用不夠,於是製作人決定樂器錄一軌,人聲錄一軌,只錄了兩軌.雙聲道尚且如此,你想想按你想像的那種錄音方式錄出來的會是個什麼樣的東西.

3. 說到算法,其實雙聲道同樣也要用你想像中的算法去處理的.很多歌曲的錄音都是樂器,人聲不是同時錄的,甚至不同樂器也是不同時間錄的.建議你找幾個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了解一下一首歌是怎麼做出來的.

4. 我並不喜歡甚至可以說排斥多聲道音樂.我家裡的音樂碟包含Atoms音軌的只有一張碟,包含多聲道音軌的碟也不到我有的碟的百分之一,不要用想像來給一個人定義.

作者: hi-wowo    时间: 2023-5-25 01:27
jackylzf 发表于 2023-5-24 01:37
建议多去学习杜比全景声的混音技术  再来回帖

还原曲是两声道的。。。    你是不是以为音乐节自己拿个 ...

再混音也是假的,因为你弄不到母带,也就不存在重新混音的问题,只能是在2.0的基础上模拟,虚拟。。。多声道
作者: hi-wowo    时间: 2023-5-25 01:30
jackylzf 发表于 2023-5-24 11:59
音箱系统最直接的方案  还是直接用全景声家庭影院系统

新名词,空间感的2.0 问题是2.0本来就有空间感,为何要虚拟空间感的2.0

作者: hi-wowo    时间: 2023-5-25 01:37
jackylzf 发表于 2023-5-24 10:25
你也不用跟这些人普及了  他们都以为录音现场  弄78个麦在不同地方收音.........

自己孤陋寡闻,就别充大侠,玩AV跑到HIFI说录音,你听过迪卡树吗?你自己再看看2L录音用了多少个麦克风,你以为所有CD都是录音室音轨录音吗?

作者: 卡嘎米    时间: 2023-5-25 02:16
Apple Music 提供符合最高标准的音频质量,为您带来无比出色的聆听体验。我们开发了自己的 AAC(高级音频编解码器)实现方案,能够提供与原始录音室录音几乎没有区别的音频。我们还推出了 Apple Digital Masters,可提供高品质的录音。现在,我们又为 Apple Music 订阅者新增了一个聆听选项,这些用户可访问我们使用 无损 音频压缩技术编码的整个目录,而无需支付额外费用。, 大多数音频压缩技术会丢失原始源文件中包含的一些数据。 无损 压缩是一种可保留所有原始数据的压缩方式。 Apple 已经开发了自己的 无损 音频压缩技术,称为 Apple 保真压缩音频编解码器 (ALAC)。除了 AAC 之外,整个 Apple Music 目录现在还使用 ALAC 进行了编码,可提供从 16 位/44.1 kHz(CD 音质)到最高 24 位/192 kHz 的解析度。 虽然 AAC 与 无损 音频之间几乎没有区别,但我们还是为 Apple Music 订阅者提供了相应选项,让他们能够访问采用 无损 音频压缩技术的音乐。

写得很委婉了,以前制作手册更直白

作者: chaos_xie    时间: 2023-5-25 03:04
hi-wowo 发表于 2023-5-25 01:30
新名词,空间感的2.0 问题是2.0本来就有空间感,为何要虚拟空间感的2.0

简单的录音回放,2.0的空间感是错误的。
你自己画个图,原始声源到双耳,以及2.0喇叭回放到双耳的图就可以看到路径不同,方向不同,距离不同。

作者: chaos_xie    时间: 2023-5-25 03:10
hi-wowo 发表于 2023-5-25 01:37
自己孤陋寡闻,就别充大侠,玩AV跑到HIFI说录音,你听过迪卡树吗?你自己再看看2L录音用了多少个麦克风, ...

全景声是基于计算声学的音频制作,和你熟悉的录音混音回放的传统音频制作两回事。主要是就是为了解决传统音频制作流程中声场无法还原的问题。
每次看到老烧们需要强x自己大脑想象声场,还把位置说的绘声绘色,我就觉得好玩。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5 09:14
hi-wowo 发表于 2023-5-25 01:27
再混音也是假的,因为你弄不到母带,也就不存在重新混音的问题,只能是在2.0的基础上模拟,虚拟。。。多 ...

建议首先去了解苹果的“数字母带”机制  你后边的话我都不用看了  糊涂车子一枚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5 09:17
kenidcn 发表于 2023-5-24 12:05
我把遥控器缩小,把我自己缩小钻进去,当然能飞起来,不受遥控器范围+视距限制,而且还能倒飞呢?哈哈哈 ...

我还是那句话   井底的蛤蟆总觉得天就那么大点 自己看到全貌  
实际连摸都没摸过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5 09:23
hi-wowo 发表于 2023-5-25 01:37
自己孤陋寡闻,就别充大侠,玩AV跑到HIFI说录音,你听过迪卡树吗?你自己再看看2L录音用了多少个麦克风, ...

自己目光短浅  就别装高知吧  话说你见过2010年以后建成的录音室吗?   还是整天抱着蔡琴在这反复听呢?
老黄历来回翻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5 09:25
chaos_xie 发表于 2023-5-25 03:10
全景声是基于计算声学的音频制作,和你熟悉的录音混音回放的传统音频制作两回事。主要是就是 ...

这些人对于超出他们器材范围的事情都是不能接受的    毕竟贷款几万块买了设备  突然一下有个新格式 降维打击了  还听不了

那必须从意识上认为  这种东西根本没必要听  是错误的  只有坚持2.0  才是正确的   完了还整天比较 哪个声场开阔  哪个能拉开纵向

简直是可笑之极         

作者: kenidcn    时间: 2023-5-25 13:47
本帖最后由 kenidcn 于 2023-5-25 15:27 编辑
jackylzf 发表于 2023-5-25 09:17
我还是那句话   井底的蛤蟆总觉得天就那么大点 自己看到全貌  
实际连摸都没摸过

听音效听魔怔了?
作者: hi-wowo    时间: 2023-5-25 20:50
jackylzf 发表于 2023-5-25 09:23
自己目光短浅  就别装高知吧  话说你见过2010年以后建成的录音室吗?   还是整天抱着蔡琴在这反复听呢?
...

搞笑,那你说说2L是那一年出来的?就算是传统模拟录音也有众多音源,是现在录音室无法超越的。到底谁目光短浅,你对传统录音知道多少。

作者: hi-wowo    时间: 2023-5-25 20:53
chaos_xie 发表于 2023-5-25 03:10
全景声是基于计算声学的音频制作,和你熟悉的录音混音回放的传统音频制作两回事。主要是就是 ...

只能说你是木耳,听不出空间感,你的系统不行啊。传统录音才是最真实的音场,你计算机做出来的如同AI做出来再像也还是假的。

作者: hi-wowo    时间: 2023-5-25 20:55
jackylzf 发表于 2023-5-25 09:25
这些人对于超出他们器材范围的事情都是不能接受的    毕竟贷款几万块买了设备  突然一下有个新格式 降维 ...

你还小,知道的太少,HIVI多声道的玩法早就有了。但不是你用个电脑模拟出来的。电脑做出来的东西始终是假的。虽然这几年AI进步明显。

作者: chaos_xie    时间: 2023-5-26 10:20
hi-wowo 发表于 2023-5-25 20:53
只能说你是木耳,听不出空间感,你的系统不行啊。传统录音才是最真实的音场,你计算机做出来的如同AI做出 ...

作为一个“木耳”,我确实经常听不出回放的声场,特别是2.0回放。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听声场一点问题没有。人头录音,空间声效,VR环绕声(Meta quest 2)上的声场听起来也还可以,比2.0回放好太多。
另外这倒不妨碍我欣赏2.0的音乐。我没音乐声场强迫症,特别不会明知不对还要强迫大脑接受。不过看电影打3D游戏不一样,声场不对我就没兴趣了。

作者: chaos_xie    时间: 2023-5-26 11:06
hi-wowo 发表于 2023-5-25 20:55
你还小,知道的太少,HIVI多声道的玩法早就有了。但不是你用个电脑模拟出来的。电脑做出来的东西始终是假 ...

你听的所有数字音乐不都是“电脑”模拟出来的?当然这里的“电脑”是广义的数字处理。
如果是PCM,至少也有sinc和low pass filter数字处理。
当然,声音的空间渲染+头部传递函数实现难度就上升了数量级,不过也还是数字处理嘛。

补充一下声场录音回放的知识。理论上在特定空间内还原声场需要无穷多的mic录音和无穷多的扬声器回放。所以电影院里至少都是几十个喇叭。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6 20:54
chaos_xie 发表于 2023-5-26 11:06
你听的所有数字音乐不都是“电脑”模拟出来的?当然这里的“电脑”是广义的数字处理。
如果是PCM,至少 ...

你不用跟这群弱智普及科学知识了  就让他们去陶醉吧   等过两年   大厂牌的一体机,解码 陆续加入了对DOLBY ATMOS音乐的支持   这帮人也就闭嘴了  不在这装了  你看我都懒得搭理他们

作者: hi-wowo    时间: 2023-5-26 21:01
chaos_xie 发表于 2023-5-26 11:06
你听的所有数字音乐不都是“电脑”模拟出来的?当然这里的“电脑”是广义的数字处理。
如果是PCM,至少 ...

你好搞清楚,真实录音处理和你电脑模拟是两回事,如同照片,你拍真人修图和你用AI画人完全两回事。

作者: hi-wowo    时间: 2023-5-26 21:04
chaos_xie 发表于 2023-5-26 10:20
作为一个“木耳”,我确实经常听不出回放的声场,特别是2.0回放。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听声场一点 ...

人头录音典型的DSP模拟音场,你喜欢做出来的东西,如同喜欢美颜,以后你会喜欢AI做出来的美女,永远活在虚拟的空间。却领会不到真实大自然的美。
作者: hi-wowo    时间: 2023-5-26 21:06
本帖最后由 hi-wowo 于 2023-5-26 21:09 编辑

很多人想玩多声道,可惜却不知道多声道对空间要求极高,如同一个影院要做THX认证,不只是要求硬件,对空间也有明确的要求,想在家里玩全景式,如同想在家里看IMAX一样,只是玩个概念?
HIVI对设备要求极高,不是一个家庭影院AV功放就可以达到的效果。看看十几年前人家600万美金的HIVI影院吧。连2.0的门都没入,却喊着玩7.1 可能吗?

作者: chaos_xie    时间: 2023-5-26 22:14
本帖最后由 chaos_xie 于 2023-5-26 22:17 编辑
hi-wowo 发表于 2023-5-26 21:01
你好搞清楚,真实录音处理和你电脑模拟是两回事,如同照片,你拍真人修图和你用AI画人完全两回事。

你对AI的理解就有问题。
你说的AI画人是AIGC,只是AI的一个应用,是用AI进行内容生成。
AI用于模拟和还原也很多,比如流体计算,蛋白质计算等。所以你认为AI只是“造假”(内容生成)就是一个错误。

空间声效是为了还原声场,而不是创造声场。目前基于杜比amtos技术的空间声效应该还没有使用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来提高数学建模质量(我不确定,用了也有可能,调调参数而异)

作者: hi-wowo    时间: 2023-5-26 22:51
本帖最后由 hi-wowo 于 2023-5-26 22:53 编辑
chaos_xie 发表于 2023-5-26 22:14
你对AI的理解就有问题。
你说的AI画人是AIGC,只是AI的一个应用,是用AI进行内容生成。
AI用于模拟和还 ...

假的就是假的,哪怕你算法再先进,造模再真实,假的只能是无中生有。就像你把2.0做成7.1一样,既然是录音室单轨录音,那就不可能有真实的空间,大家都知道录音室的混音出来的空间延迟都是做出来的,因为这个空间根本就不存在,可以吉他在左边,也可以放在右边,还可以在天上,人声可以360度环绕,或者忽左忽右。打鼓可以在地下或者远方。所以空间可以任意发挥。但终究摆脱不了无中生有的造假这一本质。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6 23:56
hi-wowo 发表于 2023-5-26 21:06
很多人想玩多声道,可惜却不知道多声道对空间要求极高,如同一个影院要做THX认证,不只是要求硬件,对空间 ...

既然这么清楚谈HIFI的门槛, 您还不赶紧闭肛下线?兜里那点钱够门槛钱吗?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6 23:57
hi-wowo 发表于 2023-5-26 22:51
假的就是假的,哪怕你算法再先进,造模再真实,假的只能是无中生有。就像你把2.0做成7.1一样,既然是录音 ...

你先证明你自己是真人  不是存在于某个模拟空间中的NPC  再来扯这些吧    本来智商就不高  别回头把脑子烧坏了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7 00:00
kenidcn 发表于 2023-5-25 13:47
听音效听魔怔了?

呵呵  一看您就是小米手机用魔杖了  整天被国产手机下拉菜单那个DOLBY ATMOS音效忽悠的
作者: hi-wowo    时间: 2023-5-27 02:29
jackylzf 发表于 2023-5-26 23:56
既然这么清楚谈HIFI的门槛, 您还不赶紧闭肛下线?兜里那点钱够门槛钱吗?

对你这个没屁眼的,有钱又如何?排泄只能靠嘴

作者: hi-wowo    时间: 2023-5-27 02:31
jackylzf 发表于 2023-5-26 23:57
你先证明你自己是真人  不是存在于某个模拟空间中的NPC  再来扯这些吧    本来智商就不高  别回头把脑子 ...

原来你证明你是真人了?谁看见了。那个认证了?你也就是一段废话,连智商都没有
作者: kenidcn    时间: 2023-5-27 05:24
本帖最后由 kenidcn 于 2023-5-27 05:30 编辑
jackylzf 发表于 2023-5-27 00:00
呵呵  一看您就是小米手机用魔杖了  整天被国产手机下拉菜单那个DOLBY ATMOS音效忽悠的

这是我2016年的水平,右上角白色IPC至今全新未拆封。说真的就你也配粉苹果?是怕帖子沉了所以老@我吗?




作者: 桃花岛主黄药师    时间: 2023-5-27 06:53
AM的杜比全景声效果确实好,但是挑设备,苹果自家的效果最好,而楼上有人提到的N5005听全景声确实一般。个人认为需要用声场比较大的传统非计算音频耳机才能较好的回放。
作者: chaos_xie    时间: 2023-5-27 07:56
hi-wowo 发表于 2023-5-26 22:51
假的就是假的,哪怕你算法再先进,造模再真实,假的只能是无中生有。就像你把2.0做成7.1一样,既然是录音 ...

你只是在玩文字游戏而已,扣个假的帽子,所以就自然而然不好了。
数学是不是假的,算法是不是假的?sinc函数模数转换是不是假的?
音乐从乐谱到你耳朵的过程是不是假的?自然界不自然存在的就是假的?创作过程的产出就是假的?
全景声按照混音师的要求准确的反映声源空间位置,这是假的?

你至少需要搞清楚为什么花这么大力气做空间声效,它解决什么问题。而且我一再告诉你2.0的录音回放声场就是错的,你很方便的忽略了这点。

作者: chaos_xie    时间: 2023-5-27 07:58
hi-wowo 发表于 2023-5-26 21:04
人头录音典型的DSP模拟音场,你喜欢做出来的东西,如同喜欢美颜,以后你会喜欢AI做出来的美女,永远活在 ...

看来你不知道人头录音是什么,搜一下吧。和dsp一丁点关系没有。唯一声场正确的录音回放方式。

作者: 月之爆击机    时间: 2023-5-27 08:56
传统发烧友大部分人是无法理解object based的全景声相对于channel based的传统多声道音频回放的划时代意义的,不过不要紧,新时代已至。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7 10:50
月之爆击机 发表于 2023-5-27 08:56
传统发烧友大部分人是无法理解object based的全景声相对于channel based的传统多声道音频回放的划时代意义 ...

DOLBY ATMOS 在10年前推出的时候  最核心的理念就是利用技术后期 替代传统收音  因为传统的多声道声音模式费时费力 而且也不可靠  

因为收音与人耳最终的听感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后期也要做各种调整  而利用DOLBY ATMOS构建的3D空间可以很好的还原现场声音 而且也可以应对多种声道模式

普通人不了解这方面的机制  甚至连DOLBY ATMOS是什么都没搞清楚   就着急出来批判  一方面是个人比较无知  另一方面确实也是对于新技术淘汰现有设备的惧怕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7 10:54
kenidcn 发表于 2023-5-27 05:24
这是我2016年的水平,右上角白色IPC至今全新未拆封。说真的就你也配粉苹果?是怕帖子沉了所以老@我吗?
...

既然是果粉  连个IPHONE14PROMAX AIRPODS PRO2 都没买也能算老粉?  

除了杠就是杠吧  我一点都不担心这帖子沉了  相反我更希望它沉了  过两年等DOLBYATMOS普及的时候  我再把它抬出来  

可是架不住有你们这帮杠精每天帮我顶贴


真正有文化有素质的人  没有没完没了就应抬杠的   所以您真正有几斤几两  行为说明一切  不信就看着 还得杠呢  呵呵  没事  你要是真的每天没什么正经事   就杠吧

作者: 18697111911    时间: 2023-5-27 11:29
国内的会员一个比一个吃相难看
作者: endgame    时间: 2023-5-27 12:18
外接DAC也可以开启atmos,AM音源确实不错的。
用多声道箱子听音乐也指日可待了
作者: ChristianRiddle    时间: 2023-5-27 13:30
jimmyxzy 发表于 2023-5-23 14:23
开个学生认证,还能减半

家庭组35一年

作者: hi-wowo    时间: 2023-5-27 13:51
chaos_xie 发表于 2023-5-27 07:58
看来你不知道人头录音是什么,搜一下吧。和dsp一丁点关系没有。唯一声场正确的录音回放方式。

前面我对人头录音理解是错的,但你举例也不对啊,人头录音就是按传统2.0的录音模式特制的方式,属于传统录音的模式之一。只不过专为耳机制作,因为耳机出不来音场,而音箱可以。你说你耳朵听不出2.0的声场,却可以听出人头录音的音场,这不是矛盾的吗?

作者: 苍云归来    时间: 2023-5-27 13:52
我挺好奇为何苹果的华语资源偶尔会有爆音和串曲,比如丁薇《断翅的蝴蝶》专辑,倒是古典音乐暂时没发现
作者: hi-wowo    时间: 2023-5-27 14:03
chaos_xie 发表于 2023-5-27 07:56
你只是在玩文字游戏而已,扣个假的帽子,所以就自然而然不好了。
数学是不是假的,算法是不是假的?sinc ...

扣帽子?你弄清楚2.0模拟声录音已经有无数录音师做出无数经典专辑来证明声场的存在,不是说多声道声场不好,但问题是你录音的时候就没有用多声道录制的方式。所以你后面回放的多声道现场只能是假的,前面说的录音室专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乐谱到耳朵是自然界声音的传播方式,绝对不是啥数字做出来的。如同数字录音,你必须从头到尾都采用数字技术才是真的数字录音,你拿个几十年前的2.0模拟录音转个数字音频。就号称数字音频,那就是偷换概念,忽悠。所以为啥现在会出现所谓数字黑胶的说法。因为这些LP的制作,不是全模拟技术。声音是不如传统的模拟黑胶的声音好。


作者: chaos_xie    时间: 2023-5-28 07:30
hi-wowo 发表于 2023-5-27 13:51
前面我对人头录音理解是错的,但你举例也不对啊,人头录音就是按传统2.0的录音模式特制的方式,属于传统 ...

2.0的声场是错的,人头录音是对的,就这么简单。
作者: huozhe32    时间: 2023-5-28 07:59
苍云归来 发表于 2023-5-27 13:52
我挺好奇为何苹果的华语资源偶尔会有爆音和串曲,比如丁薇《断翅的蝴蝶》专辑,倒是古典音乐暂时没发现

古典流行都会有
作者: hi-wowo    时间: 2023-5-28 16:08
chaos_xie 发表于 2023-5-28 07:30
2.0的声场是错的,人头录音是对的,就这么简单。


那你看看这么多玩箱子的有几个说2.0的声场是错的?这么多CD厂家,这么多音箱厂家,这么多功放解码厂家,那个说2.0的声场是错的?

作者: airx    时间: 2023-5-28 17:24
本帖最后由 airx 于 2023-5-28 23:47 编辑
hi-wowo 发表于 2023-5-27 13:51
前面我对人头录音理解是错的,但你举例也不对啊,人头录音就是按传统2.0的录音模式特制的方式,属于传统 ...

人长两只耳朵就是为感受三维声音空间,两只耳朵对发声点的距离差异(声压大小)经过大脑的处理,就可以明确发声点的位置,恰好人头录音就是运用这个原理,以接近双耳的真是情况(人工耳廓(耳蜗)各有一个拾音器件)来存储声音信号,通过耳机回放给听者,所以空间定位感非常真实强烈,人头录音是传统录音,你可以理解为这个声音本来就是这样传给你的,只不过人头录音把声音到耳洞的这个过程暂停记录成文件下次再回放给你
现在的音乐大都不是基于人头录音制作,而是多个音轨合成,流行歌更是需要人声在主线位置,配乐考后,还需加入很多元素,所以耳机回放不强调空间感,反而是远距离的音响(影院/电视/外放)可以更加宽松和开阔,而现在的DSP则是把音乐通过算法加强空间感(DSP还有很多其他作用),会有一定失真,不过技术进步很快,很多蓝牙耳机通过DSP可以获得很不错的听感和丰富的取向(类似滤镜)

作者: airx    时间: 2023-5-28 17:28
chaos_xie 发表于 2023-5-28 07:30
2.0的声场是错的,人头录音是对的,就这么简单。

创作方向不一样,很多歌曲不是为了营造那种真实感的的3D场景,所以人头录音并不流行,人头录音如果把“场景”布置好录制后,空间感对于耳机是好,但是不是很好后期了,很多元素得提前考虑好,另外就是对于非耳机回放,空间感基本没有任何优势了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3-5-28 17:55
airx 发表于 2023-5-28 17:28
创作方向不一样,很多歌曲不是为了营造那种真实感的的3D场景,所以人头录音并不流行,人头录音如果把“场 ...

人头录音  也并不能解决耳机位真实听感回放的课题   理论上其实是可行的  

人头录音理论上就是把一个人双儿接收的声音复制下来  让其他人聆听   理论上如果同样是耳机回放的话  应该能听到现场聆听感

但实际因为人头录音设备自身并不能完美的模拟人耳构造 再加上每个人的耳部/头部/身体数据包括回放的耳机系统频响曲线都是不同的  所以人头录音只能是大概意思一下 并不能完美的还原现场
而且就像你说的那样  人头录音除了耳机系统之外  也不适用任何系统  这种小众的录音回放模式不能成为主流  原因也就在这了


所以真正好的空间音频回放模式  还是要利用元数据的3D建模  再根据针对性的个人头部数据/耳机曲线进行匹配  回放  实现作者想要达到的真实听感  同时因为本身是3D建模 OBJECTIVE BASE的混音模式
也可以很好的应对耳机之外的STEREO/SURROUND系统




作者: hi-wowo    时间: 2023-5-28 22:16
airx 发表于 2023-5-28 17:24
人长两只耳朵就是为感受三维声音空间,两只耳朵对发声点的距离差异(声压大小)经过大脑的处理,就可以明 ...

你混淆了多声轨和多声道不是一个概念。一个乐器一个声轨,不代表是一个声道

作者: xiong2023    时间: 2023-5-28 22:17
这个是不是戴一般耳机不支持啊
作者: airx    时间: 2023-5-28 23:46
hi-wowo 发表于 2023-5-28 22:16
你混淆了多声轨和多声道不是一个概念。一个乐器一个声轨,不代表是一个声道

没混淆,我可能打字打错了,比如logic pro里面可以是几十个上百个音轨,现代音乐往往需要加入很多后期,包括电子音效、后期资源库等,最终输出的文件一般是两声道(LR)或多声道(比如7.1这种)

作者: airx    时间: 2023-5-28 23:57
jackylzf 发表于 2023-5-28 17:55
人头录音  也并不能解决耳机位真实听感回放的课题   理论上其实是可行的  

人头录音理论上就是把一个 ...

苹果就在做这个,现在的新款airpods系列有个功能叫“个性化空间音频”,可以使用iPhone的深度传感器(其实就是面容识别)扫描人的侧脸(其实主要是耳朵)的三维数据,根据算法优化空间音频,做到不同的用户有各自的数据,保存在各自账户下,即使换了手机或耳机也可以同步过来
人头录音是小众,因为有一些弊端,但是对于耳机来讲,人头录音确实可以获得非常好的空间模拟效果,整个记录和回放流程的损耗很小(双耳距离、耳廓形状这些损害虽然有,但是不算大),但是这个优点并不是音乐艺术性必须的,反而就是使用上的不方便(必须耳机、而且不太好后期),现有也有一些音乐尝试加入了这些类似人头录音的方式来获得不同听感,算是海量音乐类型中的补充吧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