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请教一个问题,为什么音乐细节不同播放器解析不一样? [打印本页]

作者: 衣阿华    时间: 2023-5-30 14:48
标题: 请教一个问题,为什么音乐细节不同播放器解析不一样?
本帖最后由 衣阿华 于 2023-5-30 16:36 编辑

我有个一直想不同的问题,音乐细节是什么决定的?

比如同一首音乐三角铁轻微的声响,有些播放器就很清楚,有些就几乎分别不出来。

这和播放器的价格毫无关系,比如乐彼的P6P,几乎无法听清,手机反而清清楚楚。

都说线条刻画到位的AK听不清楚,电脑上放就清清楚楚。

不明白了。

========================

各位,查了一通,有人说R2R天生解析力就不如DS,明白了。

各位看看就好。不是P6P不行,是架构决定了以好听为标准,解析力不如DS解码。

作者: RacingAK47    时间: 2023-5-30 14:59
解码芯片
作者: 衣阿华    时间: 2023-5-30 15:56
RacingAK47 发表于 2023-5-30 14:59
解码芯片

可是为什么一两万专业播放器,还不如几千的手机?

那播放器的意义在哪里?

作者: PinkFloyd2023    时间: 2023-5-30 16:06
这是典型的听器材,音乐的回放在于好听,只要好听就可以了,又不搞研究,关注在细节的细微区别的意义在哪里?有什么用?。要这样,每台设备都一样,世界上就只有一种声音。
作者: RacingAK47    时间: 2023-5-30 16:06
衣阿华 发表于 2023-5-30 15:56
可是为什么一两万专业播放器,还不如几千的手机?

那播放器的意义在哪里?

不应该
作者: 衣阿华    时间: 2023-5-30 16:10
PinkFloyd2023 发表于 2023-5-30 16:06
这是典型的听器材,音乐的回放在于好听,只要好听就可以了,又不搞研究,关注在细节的细微区别的意义在哪里 ...

可是一两万的播放器,解析力连几千的手机的附加价值都不如,实在说不过去。

作者: wwssii    时间: 2023-5-30 16:11
R2R失真相对比较大,听不清有可能。
主要看失真。
作者: eric102    时间: 2023-5-30 16:13
建议提出具体的音乐片段,我还是不太相信,手机对细节的回放会好于乐彼。
作者: 衣阿华    时间: 2023-5-30 16:14
wwssii 发表于 2023-5-30 16:11
R2R失真相对比较大,听不清有可能。
主要看失真。

你的意思是R2R的原因是吧?
看样子也是先天缺陷?

作者: PinkFloyd2023    时间: 2023-5-30 16:16
衣阿华 发表于 2023-5-30 16:10
可是一两万的播放器,解析力连几千的手机的附加价值都不如,实在说不过去。

解析力有低频解析力,有高频解析了,有中频解析了,是立体的,是整体的,是有层次的,有方位的,有远近的,不是某个点。

作者: 衣阿华    时间: 2023-5-30 16:17
eric102 发表于 2023-5-30 16:13
建议提出具体的音乐片段,我还是不太相信,手机对细节的回放会好于乐彼。

孙露的一首歌,右声道有类似三角铁的打击乐器,fold4听起来就层次分明,非常清晰。

P6P几乎听不到。

作者: wwssii    时间: 2023-5-30 16:18
衣阿华 发表于 2023-5-30 16:14
你的意思是R2R的原因是吧?
看样子也是先天缺陷?

R2R就是以味道为主,不主打失真。也可以做的失真率很低,但味道就少了。
不是啥缺陷。


作者: 衣阿华    时间: 2023-5-30 16:18
PinkFloyd2023 发表于 2023-5-30 16:16
解析力有低频解析力,有高频解析了,有中频解析了,是立体的,是整体的,是有层次的,有方位的,有远近的 ...

你的意思是,P6P不如手机就正常了?

我觉得应该是所有频段都该解析力更好啊。

作者: 衣阿华    时间: 2023-5-30 16:19
wwssii 发表于 2023-5-30 16:18
R2R就是以味道为主,不主打失真。也可以做的失真率很低,但味道就少了。
不是啥缺陷。

哈哈哈,这倒是挺有说服力的。

作者: PinkFloyd2023    时间: 2023-5-30 16:20
衣阿华 发表于 2023-5-30 16:18
你的意思是,P6P不如手机就正常了?

我觉得应该是所有频段都该解析力更好啊。

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你说的那个是残响吧,解析的走向主要看耳机,而不是播放器。

作者: 衣阿华    时间: 2023-5-30 16:26
PinkFloyd2023 发表于 2023-5-30 16:20
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你说的那个是残响吧,解析的走向主要看耳机,而不是播放器。

不是啊,就是手机。

同一副耳机在手机和P6P上听,细节明显手机更多。

上一贴我还说P6P碾压手机,其实细节是手机碾压P6P。

作者: PinkFloyd2023    时间: 2023-5-30 16:35
衣阿华 发表于 2023-5-30 16:26
不是啊,就是手机。

同一副耳机在手机和P6P上听,细节明显手机更多。

楼主留下悔恨之泪了,35顺丰到付解君愁

作者: 衣阿华    时间: 2023-5-30 16:36
PinkFloyd2023 发表于 2023-5-30 16:35
楼主留下悔恨之泪了,35顺丰到付解君愁。

搞明白了,R2R解析力天然不如DS架构,好在比较好听。

作者: mnimj    时间: 2023-5-30 16:41
芯片很重要。
作者: zealote    时间: 2023-5-30 16:43
有没有细节和清不清晰是两回事,就像照片锐化以后看起来更清晰,但是照片还是那个照片。一方面,和三角铁实际听起来的音色更接近,另一方面,三角铁听起来的感觉是否合理,这样才能说明是更还原的,解析更好的
作者: adagio1793    时间: 2023-5-30 16:45
音乐波形按傅里叶展开就是不同频率正弦波叠加。
模拟电路本身存在感抗和容抗,这是非线性电路,会对不同频率正弦波产生不同的增益,并且还会有相移,在输出波形上和输入已经不一样了。所以不同的电路在频域上输出影响时不一样的。
然后,耳机腔体对不同频率的衰减和反射也是不一样的,振膜对不同频率的响应又是不一样的,耳机对声音的变化比电路更大,所以换耳机你会明显感觉不一样。你可以看一下频率响应图,都是弯弯曲曲的。
所以,我们实际听到的都是变形的声波,所谓失真是在1khz标准正弦波下的测量结果。

作者: adagio1793    时间: 2023-5-30 16:51
另外,如果器材能做到真正的原音播放,那么HIFI设备只要失真小就没区别了,那就没差异性了,厂家就倒闭一大半了。
作者: cchxxy    时间: 2023-5-30 17:27
每款播放器都是自带EQ,
作者: 衣阿华    时间: 2023-5-30 17:28
adagio1793 发表于 2023-5-30 16:51
另外,如果器材能做到真正的原音播放,那么HIFI设备只要失真小就没区别了,那就没差异性了,厂家就倒闭一大 ...

对,现在对HiFi的定义,就是好听。

其实本质上应该是绝对还原,但现在各个厂家都是把自己理解的音染加进去。

但这样又会出现一个另一个问题,厂家的实力,就是对音乐的理解。也就是没有绝对的实力。

作者: 衣阿华    时间: 2023-5-30 17:29
cchxxy 发表于 2023-5-30 17:27
每款播放器都是自带EQ,

EQ和细节应该是两码事

作者: 温柔的风    时间: 2023-5-30 17:32
本帖最后由 温柔的风 于 2023-5-30 17:34 编辑

有空间感的细节,有层次感的细节,有结像力的细节,只有台机的大电流大电压才能胜任
作者: fixbug    时间: 2023-5-30 17:39
参看mbl那个广告片,某种声音解析手机比播放器强,如果是事实,它就是强了了,不为什么,问为什么是有不接受的理由在支撑着,不能接受。
非要找个理由,俺说一个,手机的处理器可比播放器强多了。
选择播放器,解析那个声音,只是一个指标,还有其他的东西,比如手机听感声音薄。
作者: 吉大宝23    时间: 2023-5-30 17:44
那就卖了播放器用手机呗
作者: 棋士    时间: 2023-5-30 17:45
听不到肯定是不对啊,不论素质不素质的,少了个乐器肯定不对,感觉设计缺陷或者eq了
作者: Amier    时间: 2023-5-30 17:48
有时候几万块的设备还不如磁带机好听,你说气不气
作者: 不是看客666    时间: 2023-5-30 17:50
三角铁基频怎么说也得440hz往上了,泛音可以拓展到8khz左右,正是所谓的空气感频段。这个频段轻微调整都会带来极大的听感变化。也正是所谓的“细节”频段。

从结果反推,可能P6P的PO频响压低了8k点,导致“细节感”降低。

所以,不要把感觉和客观物理量那么直接的划等号。“细节量”不应该是听出来的。
作者: 不是看客666    时间: 2023-5-30 17:54
说个森海简单的测试:一个耳机能回放到50khz,一个耳机能回放到20khz但拔高了12khz频点,你猜怎么着?被测者的主观听感会反馈拔高耳机的“延展”“细节”更好。

其实这反应了一个癫不破的真理:人们只愿意相信他们所的、所看的、所听的。客观事实并不能有效影响主观意识。
作者: 夜音寒。。。白    时间: 2023-5-30 18:35
德九要是连三角铁都听不清,那不是魂都丢了?
作者: wuziang    时间: 2023-5-30 23:00
能否听清取决于响度,是否能保留细节才是所谓素质
作者: 情唯    时间: 2023-5-30 23:16
你这岂不是让那些人破防
作者: Mahandi    时间: 2023-5-30 23:45
张学友的《夕阳醉了》,有把娇甜的女声在和唱,如果听不到这个女声,那解析就很弱
作者: man0912    时间: 2023-5-31 00:12
衣阿华 发表于 2023-5-30 16:10
可是一两万的播放器,解析力连几千的手机的附加价值都不如,实在说不过去。

5万的单反某些方便也比不上手机,是不是单反垃圾?
作者: s553210039    时间: 2023-5-31 00:24
没法理解就别理解呗,用手机就好了,还省钱
作者: Xsa    时间: 2023-5-31 06:34
请问耳机是哪个?是否可能是耳机对解码的敏感度不同?
作者: 衣阿华    时间: 2023-5-31 08:01
Xsa 发表于 2023-5-31 06:34
请问耳机是哪个?是否可能是耳机对解码的敏感度不同?

用相同耳机听的。

作者: netmen    时间: 2023-5-31 08:50
播放器能賣貴 , 就是個滿足消費群體的玩意 , 數碼時代 , 假如音頻文件沒有壓太凶 , 說能聽出來的不是吹就是真本事 , 玩HiFi 的大多都不敢跟普通用家玩盲聽 ,
真實見識過太多了 , 十之八九都輸很慘 ,
用最貼近的比喻的話 , 就拿手錶說吧 ,
這東西本來的作用是什麼 ? 就是看時間的吧 ,
這好了 , 那來比時間

勞力士 - 金版迪通拿 目前值28萬左右

卡西歐 - 隨便找一支賣2千塊的

大家覺得時間準確度和誤差 , 那一支會比較好 ?
再談方便吧 , 勞力士很重的呀 , 都輸卡西歐
那為什麼還有這些存在 ? 貴在手工 , 對呀 ,
不拿這些 , 買了不安心吧 , 不值吧

播放器也一樣 , 不攪些有的沒的 , 燒友付出的錢不實在呀 , 但最終出來可能就比手機好點點 , 就只淨下推力大這點能坑錢了 , 還有HiFi友的高級感 ( 跟手錶同理 ) , 音樂本身可能以經不是重點

作者: toopoor    时间: 2023-5-31 08:51
现在的HiFi的定义就是好听?
作者: liuliu0510    时间: 2023-5-31 09:32
man0912 发表于 2023-5-31 00:12
5万的单反某些方便也比不上手机,是不是单反垃圾?

说的对,就像拍夜景,单反直出效果反而不如手机,就能说手机比单反强么

作者: pcjustin    时间: 2023-5-31 09:44
EQ,频响
作者: wicopy    时间: 2023-5-31 10:19
看器材的频响范围,好的器材频响范围宽,两端响应好,前端和耳机频响曲线都平直的话,细节就能相对自然地呈现;如果前端器材曲线平直,耳机部分高频衰减厉害,那么搭配出来的听感就是偏闷,细节不清晰;这就需要提高前端高频部分的曲线弥补耳机曲线高频部分的不足,搭配出来的才能听得清高频细节。反之如果耳机曲线平直,却搭配了频响曲线高频部分突出的前段,则出来的声音可能高频偏亮,细节很清晰却缺乏自然度。
作者: edbljl    时间: 2023-5-31 12:08
toopoor 发表于 2023-5-31 08:51
现在的HiFi的定义就是好听?

上纲上线?hifi实际结果就是“好听”,死抱着一个伪概念没有前途,根本没法做到完美还原,按这伪定义严格的来讲人类历史上的所有器材都达不到hifi定义,虽然有所谓的标准但那离字面意思的完美还差得远,hifi的概念早就该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了,只不过有些人叫惯了不改口,还喜欢借着伪概念故弄玄虚

作者: txt233—    时间: 2023-5-31 12:16
个人认为是你播放器强,细节充沛,所以开的声音小。。手机声音单薄开的声音大……
作者: txt233—    时间: 2023-5-31 12:22
说难听点其实就是你听到的恐怕不是细节,只是动态压缩导致的。。
作者: 夜音寒。。。白    时间: 2023-5-31 12:32
看笑了,以前说听感总有人来抬素质,现在说素质又来听感最重要。讨论问题本身的少之又少,反在别人帖子下阴阳怪气,这就是本坛的烧友吗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3-5-31 12:46
不用知道为什么,挑喜欢的就行了。
作者: 椎名真空    时间: 2023-5-31 12:47
首先所谓的声音不过是某个频率的振动达到一定响度。所以在此之前你需要判断,这个声音应不应该出现。比如我用手机听到了5000hz有个50db的声音,但是用播放器之后就只有40db,听不清了。你得先确定如果正常的回放,这个声音本应是50db而不是40db。
如果这个声音本应40db听不清,那只能说明手机在5000hz这个频段相比播放器多了10db,失真了。并不能说明手机比播放器“信息量”大“解析”高。
作者: 听个响就好    时间: 2023-5-31 13:03
不知道p6p啥听感,但听过黄金版的那款,那个调音味精浓的不行,所以有些细节被涂抹掉倒也很正常。
作者: Sover    时间: 2023-5-31 13:29
耳机里面是通过单元的震动发出声音的,不同的前端下即使同一首歌,给到单元的电信号的表现一定都有些许不一样,不同的播放器推同一幅耳机听同首歌也都听着不一样,所以这里面有一个基础的“驱动”的差别
不同设备出来的声音也是不同的,比方说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那些听人声有齿音的塞子,相对于听人声没有齿音的塞子,可以说在听弦乐、吉他等乐器时会显得更加尖锐、更加有力道、更加清晰,这是因为这个频段就是会这样影响声音的,耳机没法做到“辨别不同的发声源、乐器或人声并自主调整,从而以各自最适合的方式演绎声音”这件事。把视角从耳机拉大到整个回放系统也是如此,这是一定会出现的情况
意思就是不舒服就换换换就完事了
作者: clark8888    时间: 2023-5-31 17:39
衣阿华 发表于 2023-5-30 16:36
搞明白了,R2R解析力天然不如DS架构,好在比较好听。

那要看电阻精度和补偿,搞好了不一定比DS差

作者: mkjkxwcqas    时间: 2023-5-31 19:07
Mahandi 发表于 2023-5-30 23:45
张学友的《夕阳醉了》,有把娇甜的女声在和唱,如果听不到这个女声,那解析就很弱

我还特意试了下这歌,这和声也太明显了吧,这都听不到的话那失真得多大!
作者: mkjkxwcqas    时间: 2023-5-31 19:10
建议楼主用p6p原文件拷贝到手机里再试下,手机不要用流媒体播放,很多流媒体歌曲其实是二次加工的音源。
作者: Mahandi    时间: 2023-5-31 19:20
mkjkxwcqas 发表于 2023-5-31 19:07
我还特意试了下这歌,这和声也太明显了吧,这都听不到的话那失真得多大!

还别说,好多年前自己使用的walkman+配塞,听这首歌时还真没留意到有这把女声,那个walkman解析真的拉垮,只能说听听味道,(也有可能是磁带的原因)。现在么,就算a816+9.9原道这种超低端组合都能明显听到

作者: laoyooo    时间: 2023-6-1 12:56
这几天我上下班在火车上主听 sony A864+ 7HZ zero, 当然线换了,外加套子是spinfit W1, 真正的百元耳机加上10年前老播放器,感觉不比这几年新出的安卓砖差。文件时都是wav 16bits,都是不支持24bits的。
作者: happythx    时间: 2023-6-1 18:19
本帖最后由 happythx 于 2023-6-1 18:22 编辑

很正常,现在的音乐存储都是数字化的,从母带的制作就会有AD.DA的转换,现在技术能力在转换的过程中损耗几乎可以忽略,只是不同厂家调音会做取舍,做出厂家认为更好的声音,所以你听到会有不同。。有的厂家讲究纤毫毕现,所谓素质机,有的厂家取向是更耐听,所谓味道机。。。其实就那么回事,不需要装神弄鬼的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3-6-1 21:20
类似于显示屏点距,1k,2k,4k,8k那效果就差远了。但音响器材领域都是流氓习性,从不公布不检测分辨率
作者: 申必人    时间: 2023-6-1 21:35
不同设备在不同频段的响度不一样,某些频段的掩蔽作用强,导致部分细节丢失
作者: tianluo4sc    时间: 2023-6-2 10:22
确实R2R架构音色有优势,DS架构解析有优势。好不好听和架构没有必然关系,R2R也有解析做得好的。每个耳机、耳塞的驱动特性也不一样,播放器的风格也会不同。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