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可能是线材现象的合理化来源 [打印本页]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3-8-23 10:54
标题: 可能是线材现象的合理化来源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3-8-23 10:56
科学其实也是在尝试解释这些的;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4980195

科学党徒留
作者: 兰迪乌斯    时间: 2023-8-23 11:04
我有一次线插错了,没发现。
然后听了半天不对味,检查了下才发现线插错了,就这也说心理暗示?

说难听点,觉得线材没用的,连门都还没入。自己学的有限知识解释不了就认为不科学,这可一点科学精神都没。

所以还是那句话说的好,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
作者: benz8088    时间: 2023-8-23 11:18
我觉得挺奇怪,有时候同轴线和aes线同时连一台设备,直接用遥控器切换输入源,听不出什么区别来,但是如果断电停止播放手动换线来听,又觉得多少有点区别。所以我觉得电源线的差别,多少应该都带了些脑放,因为很难做到瞬间切换不同的电源线在同一设备上吧。
作者: 棋士    时间: 2023-8-23 11:42
我觉得你说的对
作者: 等机器,等幸福    时间: 2023-8-23 11:54
君不见多少民间科学家,加起来能有十几个零的科学机上面,赫然插的都是拇指头粗细的玄学线
作者: xiaobudong    时间: 2023-8-23 12:27
hifi就是玩点,没有纯粹的数字电路,话说完了,你玩得深点再来看我这话吧!
作者: 情许花开    时间: 2023-8-23 12:57
兰迪乌斯 发表于 2023-8-23 11:04
我有一次线插错了,没发现。
然后听了半天不对味,检查了下才发现线插错了,就这也说心理暗示?

正反接反了能对才怪了
作者: 兰迪乌斯    时间: 2023-8-23 13:03
情许花开 发表于 2023-8-23 12:57
正反接反了能对才怪了

然而并不是正反错,而是a线和b线插混了

作者: huang8281842    时间: 2023-8-23 13:13
说句不好听的话,楼主这种玩hd600的可能永远也听不出线材的区别
作者: uunncauc    时间: 2023-8-23 13:17
天天拿线材这个这个话题来打嘴仗,网上线材租赁的几百块舍不得出吗?
作者: 天才少女红莉栖    时间: 2023-8-23 13:18
好好好,上次我给我的耳机换线,换了一条1500的银线之后竟然各方面都有下降,硬着头皮想着接受这根线之后听了两天还是换回了原线。如果纯纯就是安慰剂,那么又怎么会往不好的方向暗示呢?
作者: frankivc    时间: 2023-8-23 13:24
感觉lz是发点能潜在解释为何线材讨论往往充满争议的素材,并不是说线无用
作者: cdzsz67    时间: 2023-8-23 13:29
可能是lz不信线材现象的合理化来源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3-8-23 13:30
huang8281842 发表于 2023-8-23 13:13
说句不好听的话,楼主这种玩hd600的可能永远也听不出线材的区别

哈哈不光是HD600
我还是用A90推的HD600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3-8-23 13:31
frankivc 发表于 2023-8-23 13:24
感觉lz是发点能潜在解释为何线材讨论往往充满争议的素材,并不是说线无用

只是想可能是一个科学向的解释。为什么线材大家觉得有用,特别是原理无法说明的情况下,感受上还是有用。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3-8-23 13:33
cdzsz67 发表于 2023-8-23 13:29
可能是lz不信线材现象的合理化来源

没有不相信。模拟线材原理上是会带来分别的。我以前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数字线和强电线材会有区别。这点我想不明白而已。

现在觉得可能在心理上真的是你觉得有用,就会有用。意识影响感知。

作者: dxdxdx    时间: 2023-8-23 13:33
cokesum 发表于 2023-8-23 13:31
只是想可能是一个科学向的解释。为什么线材大家觉得有用,特别是原理无法说明的情况下,感受上还是有用。 ...

哪些原理无法说明,自己不会翻翻论文?

作者: 声颜    时间: 2023-8-23 13:34
线材这东西测是能测的出东西来的,频响曲线还有失真,别一耳朵的变化就说是有提升,鬼知道是好变化还是劣化或是没变化,说到底还是得仪器测量
作者: wangshunan12    时间: 2023-8-23 13:35

两年了还没说服自己的属于哪种心理现象?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3-8-23 13:35
uunncauc 发表于 2023-8-23 13:17
天天拿线材这个这个话题来打嘴仗,网上线材租赁的几百块舍不得出吗?

打啥仗啊,其实主要是觉得这个可能是个有科学性的解释。
第二就是劝诫科学党,这个现象存在并且有科学解释。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3-8-23 13:36
wangshunan12 发表于 2023-8-23 13:35
两年了还没说服自己的属于哪种心理现象?

没说服啊,

原理上不明确,测量上没区别,盲听大家都听不出来
你这怎么说服我。

但是现象又确实存在,你说有钱即真理,这点也说服不了我啊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3-8-23 13:37
dxdxdx 发表于 2023-8-23 13:33
哪些原理无法说明,自己不会翻翻论文?

电源线可以定向性的带来声音的变化,有啥论文可以拜读下?

作者: 声颜    时间: 2023-8-23 13:39
声颜 发表于 2023-8-23 13:34
线材这东西测是能测的出东西来的,频响曲线还有失真,别一耳朵的变化就说是有提升,鬼知道是好变化还是劣化 ...

还有可能就是佩戴,上一秒的佩戴和下一秒的佩戴出的声可能都不一样,你又怎么知道是线材引起的变化还是佩戴引起的变化?我趋向于后者
作者: wangshunan12    时间: 2023-8-23 13:41
cokesum 发表于 2023-8-23 13:36
没说服啊,

原理上不明确,测量上没区别,盲听大家都听不出来

嘴上说不争论了,结果还是争论了两年,这不是没说服自己去好好听音乐吗

作者: 声颜    时间: 2023-8-23 13:42
声颜 发表于 2023-8-23 13:39
还有可能就是佩戴,上一秒的佩戴和下一秒的佩戴出的声可能都不一样,你又怎么知道是线材引起的变化还是佩 ...

说真的换线不如换耳罩,换耳罩相当于音箱换房间,引起的变量比线材大得多,是真一耳朵变化
作者: 等机器,等幸福    时间: 2023-8-23 13:43
科学党照样美滋滋用玄学线
他们只选择性汲取对维护自尊心“有益”的孤立参数
作者: johnzzz    时间: 2023-8-23 13:47
声颜 发表于 2023-8-23 13:42
说真的换线不如换耳罩,换耳罩相当于音箱换房间,引起的变量比线材大得多,是真一耳朵变化

上次he6se耳罩挂了,为了省钱没没原装的,买了HE560的,那声音直接想把系统砸直接退烧的心都有
作者: 声颜    时间: 2023-8-23 13:58
johnzzz 发表于 2023-8-23 13:47
上次he6se耳罩挂了,为了省钱没没原装的,买了HE560的,那声音直接想把系统砸直接退烧的心都有

hfm耳机怎么分级的?头梁佩戴的松紧程度,耳机壳用料,还有耳罩,个别型号调调耳罩出点负面声音。单元这方面关键地方都大差不差无非就是换好磁铁,hfm底裤真不多如图,套路就那么几个


作者: 云水生    时间: 2023-8-23 14:51
几乎没玩过线或耳朵问题
作者: 兰迪乌斯    时间: 2023-8-23 15:07
cokesum 发表于 2023-8-23 13:36
没说服啊,

原理上不明确,测量上没区别,盲听大家都听不出来

盲听听不出来只是你自己的yy

测量上可以自己搜“眼图”

作者: Lang123    时间: 2023-8-23 15:08
之前两条线测过人工耳频响曲线和瀑布图几乎无差别,但是测相位偏移有不同;听别人说超高频的部分会有不一样,具体应该也是音色不同,所以说线材是具有一定调音作用的
作者: huangshun839500    时间: 2023-8-23 15:14
兰迪乌斯 发表于 2023-8-23 11:04
我有一次线插错了,没发现。
然后听了半天不对味,检查了下才发现线插错了,就这也说心理暗示?

别扯淡了,就坛子里的金耳朵,又有几个能解释的清楚呢还不是一句话:反正我能听出来。
作者: 兰迪乌斯    时间: 2023-8-23 15:29
huangshun839500 发表于 2023-8-23 15:14
别扯淡了,就坛子里的金耳朵,又有几个能解释的清楚呢还不是一句话:反正我能听出来。

线材盲听其实比320k和无损容易多了

作者: 等机器,等幸福    时间: 2023-8-23 16:00
这个话题真的以后少发吧
那几个宠0宠到魔怔的原教旨科学党
对线材的态度也是暧昧至极哈哈哈哈哈哈哈
虽然ASR近聋老头测过N次了:不管他听没听出来,555助听器告诉他,秋叶原没有任何区别的……
作者: ertyu    时间: 2023-8-23 16:06
耳机的线影响还是有点大的
作者: 远航的路    时间: 2023-8-23 16:22
实践出真知,随便弄两条线一试都知道线材确实能对声音有明显改变,不管音频线,耳机线,OTG线等等……这东西试过就知道
作者: musictown    时间: 2023-8-23 16:38
兰迪乌斯 发表于 2023-8-23 11:04
我有一次线插错了,没发现。
然后听了半天不对味,检查了下才发现线插错了,就这也说心理暗示?

线材无用论者,连个像样的器材和线材都没有,还有可能就是个键盘侠,一个耳塞一个手机的自嗨党。

作者: fixbug    时间: 2023-8-23 16:47
动铁的发明者可能也没有想到,几只动铁会这么值钱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3-8-23 17:09
musictown 发表于 2023-8-23 16:38
线材无用论者,连个像样的器材和线材都没有,还有可能就是个键盘侠,一个耳塞一个手机的自嗨党。

连个像样的器材和线材都没有


希望不是在说我啊

作者: hiya~    时间: 2023-8-23 17:55
本帖最后由 hiya~ 于 2023-8-23 18:05 编辑

那些鼓吹“线材无用”的,根本就是玩得太少!说句难听的根本就是没见过世面!根本不配称为“发烧友”!等哪天他玩得足够多了,他就知道线材到底有没有用了!
不管是我的家庭影院也好,还是HiFi系统好,还是PC-HiFi也好,一般都是器材确定下来后不会随便更换调整,基本上使用年限都在十年以上。
这期间我就是靠调整电处和线材,几乎不断地来优化系统。我的系统的素质可以说是在不停地提高,不断有惊喜出现。
我本人是学机械设计和制造的,我从来不会被广告商和那些所谓“发烧友”的宣传和言论所左右。我只相信“原理性”的东西,和被自己实践验证是正确的东西!
我是影音发烧友,追求的是极致的画质和音质,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发烧”。玩影音发烧比单纯玩音响发烧有意思的多。影音技术是可以相互借鉴的,音质和画质追求的其实都是一样的,就是“高保真”!画质的色准和音质的音准,永远都应该排在追求的第一位。

最后,奉劝那些还在继续坚信“线材无用”的“发烧友”,要多玩些,多实践些!
最后说个“小秘密”,线材一定要跟电处结合,一起玩,效果才最佳。
玩电处越到家,你就会发现系统对线材越敏感。可以敏感什么程度,你只要随便动系统其中的一样东西,都会对全局效果产生影响!


作者: johnzzz    时间: 2023-8-23 18:06
近2年大件都没折腾,主要折腾的都是线,时钟线,电源线,一个经验就是,如果用随机电源线,你听到声音可能与你购买价格相差很远。
作者: 兰迪乌斯    时间: 2023-8-23 18:10
本帖最后由 兰迪乌斯 于 2023-8-23 18:12 编辑
hiya~ 发表于 2023-8-23 17:55
那些鼓吹“线材无用”的,根本就是玩得太少!说句难听的根本就是没见过世面!根本不配称为“发烧友”!等哪 ...

是这样,电好了,线材的区别就更容易听出来

不知道有没电处无用论,估计也是有的,毕竟像知乎的鬼小将,依然停留在解码耳放无用论这个阶段

作者: 北非烤翅    时间: 2023-8-23 18:12
科学党何必废苦心说服玄学党?看别人购置高价咸菜花钱不是很开心的事吗?
作者: 酷儿哥    时间: 2023-8-23 18:19
都没有试过就要以所谓科学的论点去批判,简直就是自欺欺人,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你没钱买好的设备线材可以先租来试一下,再发表评论
作者: 弈然    时间: 2023-8-23 18:41
耳机线有用没用只要不是聋子都能听得出区别,没必要月经
作者: 等机器,等幸福    时间: 2023-8-23 18:49
所谓的科学党吧,10个人有9个半都在用玄学线要不然为啥没几个人敢吭声呢?
作者: 等机器,等幸福    时间: 2023-8-23 18:50
本身他就是选择性认知,啪啪被打脸的主儿,只接受科学的前端,不接受科学的秋叶原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3-8-23 18:54
有点奇怪,怎么每个人都认为我是没试过或者买不起线材
我前面说了盲听不出结果当然就是自己听过,听不出区别啊… 没试过我说个蛋!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3-8-23 18:58
北非烤翅 发表于 2023-8-23 18:12
科学党何必废苦心说服玄学党?看别人购置高价咸菜花钱不是很开心的事吗?

没想过说服。就是看到了这个科学报告,觉得可能可以说明一些观察到的现象。
作者: 北非烤翅    时间: 2023-8-23 19:06
cokesum 发表于 2023-8-23 18:58
没想过说服。就是看到了这个科学报告,觉得可能可以说明一些观察到的现象。

本身hifi玩到后面就是心理学。
作者: jsxpp1    时间: 2023-8-24 00:37
万年绿联rca+乔普电源线+煌林usb,主打一个周边条件恶劣
作者: 夜音寒。。。白    时间: 2023-8-24 01:34
引流月经贴,看个乐呵
作者: 烧刀大叔    时间: 2023-8-24 06:19
benz8088 发表于 2023-8-23 11:18
我觉得挺奇怪,有时候同轴线和aes线同时连一台设备,直接用遥控器切换输入源,听不出什么区别来,但是如果 ...

只能说你的两条线趋同,或者你的设备自我特性比较高,不容易被影响。。
作者: 烧刀大叔    时间: 2023-8-24 06:23
cokesum 发表于 2023-8-23 13:37
电源线可以定向性的带来声音的变化,有啥论文可以拜读下?

很简单的道理,不同的金属材质,有着不同的晶界结构,电子在传导的时候,就会有不同的影响。就像你走路一样,山路、泥泞路、大马路、石子路,你走得能一样么?记住,电路通过介质是一种物理过程,并不是玄学、也不是虚无。只要是物理过程,就会有各种物理上的差别,只不过它们微观你看不见罢了。
作者: 烧刀大叔    时间: 2023-8-24 06:28
cokesum 发表于 2023-8-23 18:54
有点奇怪,怎么每个人都认为我是没试过或者买不起线材
我前面说了盲听不出结果当然就是自己听过, ...

你喜欢做实验,也很简单,百度就有实验方法。两个不同的线材分别录音。然后把其中一个的录音反相,再合成,如果两个录音完全一样,声音就会被消除,如果有差别,就会发出声响。你自己去实验一下。
作者: 酷儿哥    时间: 2023-8-24 07:29
北非烤翅 发表于 2023-8-23 18:12
科学党何必废苦心说服玄学党?看别人购置高价咸菜花钱不是很开心的事吗?

用这个低端产品,给你几十万的线都听不出好坏,建议你先攒钱上好器材,再讨论别人为什么买线材
作者: penxiang    时间: 2023-8-24 08:24
cokesum 发表于 2023-8-23 18:54
有点奇怪,怎么每个人都认为我是没试过或者买不起线材
我前面说了盲听不出结果当然就是自己听过, ...

自己的系统 随便换根线都能盲听出来的。  这个是最基本的!   你这么肯定说明你耳朵不太行咧。 最搞笑的是老烧说自己的系统对线材不太敏感
作者: 兰迪乌斯    时间: 2023-8-24 08:37
jsxpp1 发表于 2023-8-24 00:37
万年绿联rca+乔普电源线+煌林usb,主打一个周边条件恶劣

不至于,普通系统廉价线材选的好也是有效果的,至少你选了乔普和煌林(绿联不清楚),说明还是有花心思的,比插随机自带的线强多了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3-8-24 09:06
烧刀大叔 发表于 2023-8-24 06:28
你喜欢做实验,也很简单,百度就有实验方法。两个不同的线材分别录音。然后把其中一个的录音反相,再合成 ...

你可以试一下不换线,录两次反相能不能完全消除
我做过试验的。

模拟系统本来就有随机性存在。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3-8-24 09:08
酷儿哥 发表于 2023-8-24 07:29
用这个低端产品,给你几十万的线都听不出好坏,建议你先攒钱上好器材,再讨论别人为什么买线材

几十万的线没有,玩过的器材几十万还是有的嘛...再说环境的话,论坛上能比的上我的应该也不算太多。

怎么就低端了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3-8-24 09:14
烧刀大叔 发表于 2023-8-24 06:23
很简单的道理,不同的金属材质,有着不同的晶界结构,电子在传导的时候,就会有不同的影响。就像你走路一 ...

电子传导:这个我要不是大学需要修一点高等物理我还不好反驳。


好啦,也不能说错,不完备吧。


物质的基本模型结构还没有完全定性,所以这个话题可是民科重点发作话题。不展开了。




结论是,不要用经典物理概念解释基本粒子层面发生的现象... 比如马路和电路...

作者: 嘟嘴女孩    时间: 2023-8-24 09:48
又见沙雕科学家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3-8-24 09:49
嘟嘴女孩 发表于 2023-8-24 09:48
又见沙雕科学家

有事说事。别乱骂人。

作者: adorizoe    时间: 2023-8-24 10:16
07年玩到现在还在觉得数字线和电源线没啥用的
你说的对
退坑吧,HiFi没啥意思,这圈里都是自己骗自己在瞎嗨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3-8-24 10:26
adorizoe 发表于 2023-8-24 10:16
07年玩到现在还在觉得数字线和电源线没啥用的
你说的对
退坑吧,HiFi没啥意思,这圈里都是自己骗自己在瞎 ...

HiFi只能玩线?开什么玩笑...


作者: flight8888    时间: 2023-8-24 10:31
本帖最后由 flight8888 于 2023-8-24 10:37 编辑
cokesum 发表于 2023-8-23 13:36
没说服啊,

原理上不明确,测量上没区别,盲听大家都听不出来


盲听大赛又出牛人 (erji.net)

第八届广州国际耳机展盲听大赛规则以及赛果公布 (erji.net)

你是想做鸵鸟吗?随便论坛搜索一下就可以找到很多关于盲听出线材区别的帖子,有个人的也有论坛官方组织的,结论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另外我自己也做过关于网线的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Z4y167xf?share_source=copy_web
虽然差异不是很大,区别仍然可以分辨,都是一般的系统,同一部手机一样的位置,全程仅仅是换网线,网线也是普通的工业线。如果是发烧线区别会更大。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3-8-24 10:47
flight8888 发表于 2023-8-24 10:31
盲听大赛又出牛人 (erji.net)

第八届广州国际耳机展盲听大赛规则以及赛果公布 (erji.net)

哥,看下盲听大赛规则啊。初赛是两套系统切换哦,你听出来的分别可不可能是器材本身的统计学离散?
你的录音我只能说不知可否,b站的压缩造成的变化可能都更大。

我个人觉得最好是能找到一个方法把音频视频或图像化。然后看再图形化以后的变化,有没有大于其他的统计学离散。比如同样器材同样线材不同次播放时候的分别,热机冷机下的分别,等等。
当然具体的实验方法,我还没有想出来一个合适的。

作者: flight8888    时间: 2023-8-24 11:05
cokesum 发表于 2023-8-24 10:47
哥,看下盲听大赛规则啊。初赛是两套系统切换哦,你听出来的分别可不可能是器材本身的统计学离散?
你的 ...

你再看仔细了,是两套系统吗?

你自己听不出区别就代表事实没区别?你这是在强行找借口为自己的生理缺陷找理由呀!别自我催眠搞掩耳盗铃。B站视频是有压缩,而且很厉害,因为实际现场差异更明显。但要搞清楚这是同一个视频而不是3个视频,即便压缩造成影响,对三条线的录音影响也是相同的,不会改变区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科学是用来解释事实而非推翻事实,解释不了只能证明你的学识还不到位,没有其他答案了,自己骗自己是你自己的事,但是出来蛊惑其他人那就是你的不对了!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3-8-24 11:51
flight8888 发表于 2023-8-24 11:05
你再看仔细了,是两套系统吗?

你自己听不出区别就代表事实没区别?你这是在强行找借口为自己的生理缺 ...

规则
·初赛
线材组盲听对比比赛,共分6组不同流派的歌曲,包括古典,流行,摇滚,ACG等,全部采用WAV格式,位宽16bit/24bit,采样率44.1kHz/48kHz,每组试听时间2分钟,选手需带上眼罩,在工作人员指令后开始试听,试听时两台机器播放同一曲目(相同格式),使用不同线材(品牌线材VS机线)输出,选手可要求即时切换音源(等同于实时切换线材),工作人员可告知采用哪台机器进行播放。每组间隔工作人员有权更换线材输出位置或者不更换。试听结束后,等待工作人员指令摘下耳罩并填写答案,选手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卡,填写每轮使用机线/旗舰线的机器编号。
初赛取前6名进入决赛。


我没看错啊。


”科学是用来解释事实而非推翻事实,解释不了只能证明你的学识还不到位“
对啊我不反对,问题是科学需要排除掉其他的可能原因以后才能证明啊。按我说的你们的这些测试就算有分别你怎么证明是线材带来的分别?统计学的基本原理还是要遵守啊。


作者: flight8888    时间: 2023-8-24 12:24
本帖最后由 flight8888 于 2023-8-24 12:31 编辑
cokesum 发表于 2023-8-24 11:51
规则·初赛线材组盲听对比比赛,共分6组不同流派的歌曲,包括古典,流行,摇滚 ...



看清楚音源的数量,2台一模一样的机器!

线材组盲听对比比赛,共分6组不同流派的歌曲,包括古典,流行,摇滚,ACG等,全部采用WAV格式,位宽16bit/24bit,采样率44.1kHz/48kHz,每组试听时间2分钟,选手需带上眼罩,在工作人员指令后开始试听,试听时两台机器播放同一曲目(相同格式),使用不同线材(品牌线材VS机线)输出,选手可要求即时切换音源(等同于实时切换线材),工作人员可告知采用哪台机器进行播放。每组间隔工作人员有权更换线材输出位置或者不更换。试听结束后,等待工作人员指令摘下耳罩并填写答案,选手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卡,填写每轮使用机线/旗舰线的机器编号。

初赛取前6名进入决赛。


另外这只是论坛举办的盲听大赛的其中之一,更多的你不会自己去搜?怎么饭还要喂你嘴里?想知道更多的就自己去找。线材到第有没有区别光是在论坛就有无数人自己实践去证实,官方大赛也不是一场两场,这还用质疑什么?像个鸵鸟一样把头埋土里就觉得天黑了,自己骗自己干嘛?事实就是盲听有很多人听的出来!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3-8-24 13:55
flight8888 发表于 2023-8-24 12:24
看清楚音源的数量,2台一模一样的机器!

线材组盲听对比比赛,共分6组不同流派的歌曲,包括古典, ...

对啊两台一个型号的机器声音绝对一致?

上面不是有人提了录音反相的方法,你试一下?我试过,还是同样的器材,什么都不换录两次,你就知道结果了。

作者: 道无问    时间: 2023-8-24 14:24
机线觉得好听别换就好了,自己觉得好听才是最重要的,为什么一定要纠结别人烧不烧线材呢,但是你要确定你自己的器材声音真的满意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3-8-24 14:29
道无问 发表于 2023-8-24 14:24
机线觉得好听别换就好了,自己觉得好听才是最重要的,为什么一定要纠结别人烧不烧线材呢,但是你要确定你自 ...

第一,我不纠结别人烧不烧线材
第二,我不劝说人家不要买线材

这个帖子从头就是为了解释现象
1. 我盲听听不出线材(电源线,数字先)区别
2. 很多人说他们能听的出来
3. 不可能每个人都在说谎

所以我看到了一个貌似还挺科学的心理学解释,所以我就发出来了。

结果呢,对面的论点就是
1. 你耳朵聋了
2. 你的器材不够高端
3. 你脑子瓦特了
这个就不太好了吧

话说回来,我贴的那篇文章你们真的去看了吗?

作者: rockyv    时间: 2023-8-24 14:30
cokesum 发表于 2023-8-24 13:55
对啊两台一个型号的机器声音绝对一致?

上面不是有人提了录音反相的方法,你试一下?我试过,还是同样 ...

所以同一型号的机器声音会有区别,但是不同材质不同编织方式不同屏蔽绝缘的线材声音是不会有区别的?
你认真么?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3-8-24 14:46
rockyv 发表于 2023-8-24 14:30
所以同一型号的机器声音会有区别,但是不同材质不同编织方式不同屏蔽绝缘的线材声音是不会有区别的?
你 ...

哎,逻辑不行真的是死穴。今天略闲,就随便说下,当减压了。

1. 两台不同的机器一定会有偏差,物理学上就没有一样的物质,所以理论上是一定有分别的,包括在时空上,所以我说同样的器材你放两遍也不是完全一致,因为你无法确认所有的验证条件不变。我也提供了验证方法,大家尽可一试。
2. 同理,两条线材一定会有区别,但是:
      1)怎么能证明这个差别能被感知出来?
      2)如果能感知到差别,你怎么能确认这个差别的原因是线材的分别,而不是别的因素。
3. 统计学上给出的答案最简单办法是分别测量加入检验因子前后的离散区间。
      举个例子,我不换线,测量10次,离散率从-0.2 - +0.2. 然后我换线以后,再测量10次, 离散率从-0.5 - -0.1,如果我能排除其他的因子的影响,我至少就可以得到结论,换线对最终的测量结果有可置信的改变。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非常粗糙的例子,只是说明大体理论。具体在实施中需要很多的实验设计来排除干扰。

以上的逻辑不是很难吧。

作者: flight8888    时间: 2023-8-24 14:52
cokesum 发表于 2023-8-24 14:29
第一,我不纠结别人烧不烧线材
第二,我不劝说人家不要买线材

所以你宁可相信两台同品牌同型号的机器“可能”出现两个不同的声音,也不愿意承认那两条实实在在、明明白白不相同的线材带来的声音区别?
我现在倒是挺认同你发的那个所谓科学的心理依据是正确的,因为这恰恰不是在说你自己吗?你自己脑中主观的想法就是认为自己是对的,甚至想象臆造出了一个大家盲听不出区别的结论出来。我已经用大量盲听事实来证明你的错误,但你还是自己骗自己。算了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这倒也是个真理。

作者: yang6451    时间: 2023-8-24 15:01
科学党都在说统计学,不顺便再考虑下同样属于科学的生理学吗?人耳是会疲劳的,这种疲劳对听觉这种短期记忆影响会更大,短时间多轮次的盲听虽然符合统计学的要求,但是完全忽略了人的生理因素。

清华bbs以前做过一个线材盲听测试,两位受试者分别盲听对比2万元电源线和1万元电源线、2万元电源线和10元随机电源线的区别,结果20轮测试后两位测试者盲听正确率都只有60%多,最终都没有通过测试。这个测试也经常被拿来用作线材无用论的佐证。

但是有兴趣的可以研究下过程,这两位受试者盲听的前8轮正确率都是100%,到第9轮开始才出现错误,这或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盲听测试原贴:https://www.newsmth.net/nForum/#!article/HIFI/164129
作者: 听个响就好    时间: 2023-8-24 15:43
hifi这种东西不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买个开心么,何必去纠结这些有的没的,看不透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3-8-24 17:18
本帖最后由 cokesum 于 2023-8-24 17:20 编辑
flight8888 发表于 2023-8-24 14:52
所以你宁可相信两台同品牌同型号的机器“可能”出现两个不同的声音,也不愿意承认那两条实实在在、明明白 ...

我都在怀疑是不是我的中文有问题

同理,两条线材一定会有区别,但是:
      1)怎么能证明这个差别能被感知出来?
      2)如果能感知到差别,你怎么能确认这个差别的原因是线材的分别,而不是别的因素。


你说的那些盲听测试,在研究方法上都是无效的。
要上paper绝对会被退稿。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3-8-24 17:19
听个响就好 发表于 2023-8-24 15:43
hifi这种东西不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买个开心么,何必去纠结这些有的没的,看不透

研究这些现象背后的可能原因。也是我的乐趣之一。

作者: 道无问    时间: 2023-8-25 13:12
cokesum 发表于 2023-8-24 14:29
第一,我不纠结别人烧不烧线材
第二,我不劝说人家不要买线材

不可能每个人都在说谎,这句还是客观的,说器材不好听不出来是有一定道理的,声音本事完成度不高的时候,周边的改变非常小,也就是为什么说先升级3大件 ,3大件都到中上水平的时候声音有了一定完成度 声场 空间感 乐器分离度 人声韵味 等都出来的时候,线材周边调整就变得非常敏感,换线材变好或者变坏都正常,但是只要换线材声音变了 不管变好变坏线材无用论就站不住脚了,能变坏就能变好 能变好就能变坏,烂铁丝也导电 纯银也导电 ,声音一样吗 显而易见肯定不一样


作者: 无尽的华尔兹01    时间: 2025-3-17 21:38
cokesum 发表于 2023-8-23 13:35
打啥仗啊,其实主要是觉得这个可能是个有科学性的解释。
第二就是劝诫科学党,这个现象存在并且有科学解 ...

楼主我很认真问你下,墙插 ,插排,电换线这些是不是都没必要搞啊
作者: yamuling    时间: 2025-3-17 21:54
不太理解,不喝酒或者不喝咖啡,就要说咖啡和酒的区别不科学...娱乐要的就是体验
作者: 耳机俱乐部小黑    时间: 2025-3-17 22:37
楼主有闲情又有财力,并且怀有科学探索精神,还对统计学信手拈来,建议拿奖金进行盲听比赛了,岂不乐哉?
作者: cokesum    时间: 2025-7-15 10:23
无尽的华尔兹01 发表于 2025-3-17 21:38
楼主我很认真问你下,墙插 ,插排,电换线这些是不是都没必要搞啊

如果你问的是现在的我,我说没必要。
如果是现在的我,所有周边的钱都投到声装上

作者: seenetway    时间: 2025-7-15 10:34
除了模拟段的线,前面所有的线材,包括插排,争论这么多年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本身就是一种结论了,反正就是你觉得有用那你就买,觉得没用就不买,在这点上,谁都说服不了谁的
作者: angel5630    时间: 2025-7-15 14:45
说不纠结,你开这个帖子是不是暴露了。其实我觉得无所谓,我高高几百块sommer的电源线,不如几块钱一米的lapp,这个怎么解释。
作者: yqf9300    时间: 2025-7-15 15:34
都魔障了 哈哈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