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不懂就问,纯CD转盘巨大的价差买了什么? [打印本页]

作者: 重庆疯青羊    时间: 2023-9-16 10:22
标题: 不懂就问,纯CD转盘巨大的价差买了什么?
小白一枚,问题如下:

作者: 重庆疯青羊    时间: 2023-9-16 10:27
不小心按到回车键就发出来了
1、纯转盘只是读取数字信息(0和1),读出来的数字信息总没有味道上的区别吧,那30000的纯转盘比3000多的(我用的是ET3)好在哪里呢?
2、如果光驱读盘存在效率的问题,那把光驱上的文件抓取出来,用U盘的方式传输,理论上读取U盘数据的效率要高得多,那是不是说U盘的方式可以媲美大多数CD转盘呢?
作者: TK421    时间: 2023-9-16 10:33
帮顶,我也很好奇有什么差别。
这个问题的本质可能是cd系统里影响读碟完整性的因素。
有点复杂,看看有没有cd高手解答。
作者: 听个响就好    时间: 2023-9-16 10:42
重庆疯青羊 发表于 2023-9-16 10:27
不小心按到回车键就发出来了
1、纯转盘只是读取数字信息(0和1),读出来的数字信息总没有味道上的区别吧 ...

cd里存的是音轨格式,不是常规的数字格式,需要通过设备转码的,不然为什么讲抓轨呢,不同的设备抓出来是有一定差异的
作者: toto60    时间: 2023-9-16 10:45
除了读取部分的差别,还有数字输出、供电、避震等等,都会影响输出信息
作者: xhrisfu    时间: 2023-9-16 11:04
这个问题适合用在任何输出数字信号的设备上
作者: 在!    时间: 2023-9-16 11:25
楼主给“科学”派出了个难题…
作者: 云南的白药    时间: 2023-9-16 11:36
听个响就好 发表于 2023-9-16 10:42
cd里存的是音轨格式,不是常规的数字格式,需要通过设备转码的,不然为什么讲抓轨呢,不同的设备抓出来是 ...

也就是说,不同的抓轨机抓同一张cd,出来的文件不一样对吧,这其实可以做量化分析的,不知道有没有人对比过
作者: 兰迪乌斯    时间: 2023-9-16 11:45
你的预算别买cd转盘,就买带解码的cd机,放弃hdv820的解码
作者: donthuang    时间: 2023-9-16 11:47

老問題:jitter

抓出來的音軌資料都一樣,有差異的是播放端的時脈訊號
如果燒成CD的話,讀取CD的機構 伺服電機和傳動系統都會有影響
作者: 一直在穷烧    时间: 2023-9-16 11:48
区别在脑放和逼格
作者: 重庆疯青羊    时间: 2023-9-16 11:51
兰迪乌斯 发表于 2023-9-16 11:45
你的预算别买cd转盘,就买带解码的cd机,放弃hdv820的解码

我是买的ET3,纯CD纯盘加数播,搭的HD800S和HDV820

作者: uplinkwkj    时间: 2023-9-16 11:52
这简单啊,你去找个贵的听听,跟便宜的听不出差别,恭喜你省钱了
作者: 重庆疯青羊    时间: 2023-9-16 11:53
donthuang 发表于 2023-9-16 11:47
老問題:jitter

抓出來的音軌資料都一樣,有差異的是播放端的時脈訊號

因为CD是用光头即时读取,那是不是抓出来放在U盘里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这种差异呢?

作者: 重庆疯青羊    时间: 2023-9-16 11:54
云南的白药 发表于 2023-9-16 11:36
也就是说,不同的抓轨机抓同一张cd,出来的文件不一样对吧,这其实可以做量化分析的,不知道有没有人对比 ...

我认为看抓出来的文件都是一样的,你看文件大小就能比较,可以精确到字节

作者: tianpansquare    时间: 2023-9-16 12:02
https://www.accuphase.com/model/dp-1000.html
你看一以看看dp1000的说明书和内部图,供电,机械结构,数字电路,都能一直优化。
作者: sidewind    时间: 2023-9-16 12:09
云南的白药 发表于 2023-9-16 11:36
也就是说,不同的抓轨机抓同一张cd,出来的文件不一样对吧,这其实可以做量化分析的,不知道有没有人对比 ...

抓轨出来的是一样的

有人做过实验,抓轨、刻录再抓轨、刻录,刻的CD碟一遍比一遍差,但是抓出来的数据是一样的

CD刻录这个事情不用说什么脑放,刻的差的碟子用几百块的平头塞就能明显分出区别来

根本原因,CDDA是一种数字音频格式,但并不是一般理解的“数据”格式,jitter只是其一

作者: 兰迪乌斯    时间: 2023-9-16 12:23
重庆疯青羊 发表于 2023-9-16 11:51
我是买的ET3,纯CD纯盘加数播,搭的HD800S和HDV820

所以我一直劝你别这样浪费钱

低价位cd转盘+hdv820渣渣解码,还浪费一条数字线
真的不如二手收一款同价位带解码的cd机的

作者: 朋友妻不客气    时间: 2023-9-16 12:58
自己去体验才是去懂,就像你一直研究炒股,从来没买过票,能有什么炒股水平呢
作者: 重庆疯青羊    时间: 2023-9-16 13:11
一直在穷烧 发表于 2023-9-16 11:48
区别在脑放和逼格

同感

作者: 重庆疯青羊    时间: 2023-9-16 13:30
朋友妻不客气 发表于 2023-9-16 12:58
自己去体验才是去懂,就像你一直研究炒股,从来没买过票,能有什么炒股水平呢

但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炒了一辈子的股也没搞明白,永远都是被割韭菜

作者: 2054    时间: 2023-9-16 14:18
自己试试就知道了
作者: 小成恋小城    时间: 2023-9-16 14:23
纠结0和1的不适合玩hifi,线材还有区别呢别说机器了
作者: erjiniu    时间: 2023-9-16 14:32
毕竟音源,投入多点没错,不要相信能播放就行,首先是信息量,有的给的信息量很少,也许是一听好听,但砍去了很多细节,就像最近网上热议的TDA7293,其实就是汽车音响用的也有人趋之若鹜
作者: JDNEROKO    时间: 2023-9-16 14:35
在! 发表于 2023-9-16 11:25
楼主给“科学”派出了个难题…

“科学”派会说cd黑胶都是时代抛弃的产物,还是得看我dsd1024.jpg
作者: JDNEROKO    时间: 2023-9-16 14:37
朋友妻不客气 发表于 2023-9-16 12:58
自己去体验才是去懂,就像你一直研究炒股,从来没买过票,能有什么炒股水平呢

举个更通俗易懂的例子,阅片无数的老司机可能动两下就缴械投降
作者: 重庆疯青羊    时间: 2023-9-16 14:53
erjiniu 发表于 2023-9-16 14:32
毕竟音源,投入多点没错,不要相信能播放就行,首先是信息量,有的给的信息量很少,也许是一听好听,但砍去 ...

信息量怎么确定?CD里一首歌的大小可以直接在电脑查到,抓出来的文件的大小也能在电脑中查到,如果精确到字节都是一模一样的,那又何来的信息量多少呢?

作者: donthuang    时间: 2023-9-16 15:16
重庆疯青羊 发表于 2023-9-16 11:53
因为CD是用光头即时读取,那是不是抓出来放在U盘里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这种差异呢?


可以減少變數,但還是存在

舉個例子,一堆人執著沒差異的0101就是鋼琴的樂譜,時脈訊號就是節拍器,實際彈奏的樂手就是DAC

樂譜都一樣,節拍器準不準,樂手的彈奏手法力度強弱都會對最終音質產生影響



作者: 番茄炒蛋饭    时间: 2023-9-16 15:16
重庆疯青羊 发表于 2023-9-16 14:53
信息量怎么确定?CD里一首歌的大小可以直接在电脑查到,抓出来的文件的大小也能在电脑中查到,如果精确到 ...

这人是被心理声学割韭菜而已
作者: 番茄炒蛋饭    时间: 2023-9-16 15:17
我用100多块的USB CDRO M抓轨出来的文件和昂贵的艾利和抓轨机 二进制数据完全一样
作者: oj268    时间: 2023-9-16 16:15
日经贴,自己试试呗,是不是0和1那么简单试过就知道了
作者: 江南我最帅    时间: 2023-9-16 17:09
不是所有问题都能用小学数学知识来解决的。
作者: zy252104611    时间: 2023-9-16 17:13
数据准确是个cd机就可以,重要的是时间准确。
作者: 透明记忆    时间: 2023-9-16 18:12
sidewind 发表于 2023-9-16 12:09
抓轨出来的是一样的

有人做过实验,抓轨、刻录再抓轨、刻录,刻的CD碟一遍比一遍差,但是抓出来的数据 ...

脑放理论,一本正经的胡说
作者: hj5abc    时间: 2023-9-16 19:17
你说的每个步骤都存在“转换”,不管是读取,抓轨还是传输,不只是内容本身。

同一篇稿子,给不同的人读,给普通人读和给播音员读,读出来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但是效果一样吗?不同CD转盘/光驱读取性能、精确度等等也可能存在差异。

同理,抓轨出来的文件,就能保证和CD转盘读出来的一样吗?最重要的是,如果你CD转盘走同轴给解码,和你数字文件通过PC走usb/同轴给解码,用的还不是一套时钟系统。上面也说了jitter,玩数字音乐这个东西绕不开吧。

作者: erjiniu    时间: 2023-9-16 19:23
重庆疯青羊 发表于 2023-9-16 14:53
信息量怎么确定?CD里一首歌的大小可以直接在电脑查到,抓出来的文件的大小也能在电脑中查到,如果精确到 ...

抓轨都是有损的,即便是CD也有正版盗版的去吧,正版也有很多版本区别,现在很多所谓hires其实就是抓轨出来再在高频加入噪音,现在普遍用的FLAC文件格式本来就没有其他无损格式好听只不过是开源的不用交钱

作者: atcbmw    时间: 2023-9-16 19:33
一分钱一分货,价格差别大的转盘声音差别也大。
作者: 兰迪乌斯    时间: 2023-9-16 19:38
本帖最后由 兰迪乌斯 于 2023-9-16 19:41 编辑
重庆疯青羊 发表于 2023-9-16 13:11
同感

那你心中已经预设答案,认定不信还发帖问个啥?难道指望论坛里的消费者告诉你技术答案?还是来找认同感说服自己都是智商税?

你觉得数字设备0和1没差别都是智商税,你浪费钱买cd转盘干嘛?直接插台电脑就完事

买数字线和电源线按你的想法不更是智商税,你更不该买啊

作者: PCM1704K    时间: 2023-9-16 19:43
hj5abc 发表于 2023-9-16 19:17
你说的每个步骤都存在“转换”,不管是读取,抓轨还是传输,不只是内容本身。

同一篇稿子,给不同的人读, ...
抓轨出来的文件,就能保证和CD转盘读出来的一样吗?



理论上DAC回放系统的时钟够精准,可以超越CD机播放



作者: 云南的白药    时间: 2023-9-16 19:47
sidewind 发表于 2023-9-16 12:09
抓轨出来的是一样的

有人做过实验,抓轨、刻录再抓轨、刻录,刻的CD碟一遍比一遍差,但是抓出来的数据 ...

这样的呀?那有点难理解

作者: 温柔冰刀    时间: 2023-9-16 19:50
不懂Jitter是什么的进来补课-->af2000转移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494
(出处: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作者: 听个响就好    时间: 2023-9-16 19:51
云南的白药 发表于 2023-9-16 11:36
也就是说,不同的抓轨机抓同一张cd,出来的文件不一样对吧,这其实可以做量化分析的,不知道有没有人对比 ...

不同的设备是有可能不同的,对码就知道了。不过这也仅仅是音源转换其中的一环,后面到da再到播放的过程里还有很多不同环节会积累干扰,比如jitter之类的
作者: 温柔冰刀    时间: 2023-9-16 19:54
漫谈激光唱片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4
(出处: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作者: jiangyb    时间: 2023-9-16 19:56
3万的输出的0更圆,1更直。3000的0有可能变成2。
作者: 棋士    时间: 2023-9-16 20:17
想知道自己去买两台cd做分析呗,发烧友谁在乎里面怎么运作的?耳朵听得出来就买,听不出来不买就完事了。
作者: hi-wowo    时间: 2023-9-16 20:46
donthuang 发表于 2023-9-16 11:47
老問題:jitter

抓出來的音軌資料都一樣,有差異的是播放端的時脈訊號

这位同学说对了

作者: smell809137    时间: 2023-9-16 21:17
水月雨刚发布了一款便携式CD机,价格999,官网有预售,值得期待么??
作者: jiangyb    时间: 2023-9-16 23:19
从jitter看,数字信号本身无所谓jitter,只有和音频在一起才会有影响。也就是说,如果CD机纯粹把CD盘的数据读出来,和电脑的cdrom一样,只要有校验,把cd盘应该有的01都读到缓存就行了。jitter要看dac!dac把缓存的数字文件和时间信号准确转化成模拟信号。好的CD机也是有一个好的解码器dac在里面,当然也含有好的时钟系统。
低jittet也是科学机的优势。老烧总说科学机不行,其实科学机在jitter指标上就是比老烧说的高jitter强。
作者: kenidcn    时间: 2023-9-17 01:50
重庆疯青羊 发表于 2023-9-16 13:11
同感

你如果纯提问我可以回答你,但你立场不正确,至少不中立,所以我就不回答了

作者: CSXW    时间: 2023-9-17 02:17
听个响就好 发表于 2023-9-16 10:42
cd里存的是音轨格式,不是常规的数字格式,需要通过设备转码的,不然为什么讲抓轨呢,不同的设备抓出来是 ...

实际上不同光驱抓轨出来的音频文件完全相同,一个字节不差(实测)
作者: hi-wowo    时间: 2023-9-17 03:11
jiangyb 发表于 2023-9-16 23:19
从jitter看,数字信号本身无所谓jitter,只有和音频在一起才会有影响。也就是说,如果CD机纯粹把CD盘的数据 ...

时基无处不在,干扰也无处不在

作者: sailing2000    时间: 2023-9-17 08:19
对于不能懂的事情就耳朵收货。
搞懂了也没必要,你只是最终结果的接受者。
没必要说别人用高价转盘鄙视别人开脑放。
也没有必要说用普通转盘就有占便宜的感觉。
作者: beihaiham    时间: 2023-9-17 08:20
差别就是一个调音,用料,不要不信
作者: ygj1988    时间: 2023-9-17 09:07
兰迪乌斯 发表于 2023-9-16 12:23
所以我一直劝你别这样浪费钱

低价位cd转盘+hdv820渣渣解码,还浪费一条数字线

正解

作者: txt233—    时间: 2023-9-17 09:13
只能说楼上说的很对,不是什么事都能用小学数学解决的。
作者: 定音鼓    时间: 2023-9-17 10:11
可以通过更换不同解码器得到心理上不同声音。
作者: 2204101018    时间: 2023-9-17 19:18
金碗和铁碗喝汤的区别
作者: touchmore    时间: 2023-9-17 22:07
重庆疯青羊 发表于 2023-9-16 10:27
不小心按到回车键就发出来了
1、纯转盘只是读取数字信息(0和1),读出来的数字信息总没有味道上的区别吧 ...

大家都是人,理论上应该是一样的 为什么只有一个比尔盖茨 马云 爱因斯坦 牛顿

作者: Mahandi    时间: 2023-9-17 23:02
实际试一试听一听,再下结论,应该说比不试就下结论好些
作者: coolbaobao    时间: 2023-9-18 00:24
云南的白药 发表于 2023-9-16 11:36
也就是说,不同的抓轨机抓同一张cd,出来的文件不一样对吧,这其实可以做量化分析的,不知道有没有人对比 ...

即使不同的转盘抓同一张CD,记录下来的数据完全一样,逻辑上也不能证明不同转盘出来的声音必定完全一致

举例:
假设转盘在读取数字信号的同时,还读出了某种杂讯,当你记录数字信号时,可以丢掉这些杂讯,只记录需要的信息,但当你直接使用这个信号输入DAC时,这个杂讯会沿着电路影响到模拟端



作者: hiya~    时间: 2023-9-18 12:35
音响是一门实践科学
玩音响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对了!
遇到自己的知识无法解释的,坚持耳朵收货就行了。

作者: musictown    时间: 2023-9-18 13:19
重庆疯青羊 发表于 2023-9-16 14:53
信息量怎么确定?CD里一首歌的大小可以直接在电脑查到,抓出来的文件的大小也能在电脑中查到,如果精确到 ...

CD碟片并没有时钟信息,只是用数据的轨道所在的位置来确定播放的时间。
问题就来了,你的抓轨系统要有足够的精度来确保你读出的内容要和位置匹配,也就是和时间轴匹配。

你用同一个抓轨系统,抓1万遍都是一样的,而你换一个抓轨系统,抓一遍和前面的1W遍都不完全一样。

高级的CD转盘就是保证你抓轨的精度,实际很复杂,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

你好好读读jitter的产生和消除原理,再来琢磨这么复杂的问题。

我再给你举个例子,压制CD碟片和刻录碟的区别:压制CD是先制作模具,然后压制,你可以想象他是盖章,盖一万次精度都差不多,除非章子磨损。而刻录CD碟片是打印一个章子,打印的时候打印机要通过一些列的机械动作,比如进纸和喷墨来完成,精度比直接盖章差好远。刚才也说了,CD的音轨是靠轨道的位置来确定时间的,刻录CD的系统精度差很多,很难把信息写在精确的轨道位置上,这就是正版和刻录碟的差别。

作者: newbie777    时间: 2023-9-18 14:33
重庆疯青羊 发表于 2023-9-16 11:53
因为CD是用光头即时读取,那是不是抓出来放在U盘里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这种差异呢?

这个解答中的cd应该是最早的模拟信号音乐cd。我记得光驱刚出来pc有“多媒体电脑”(简单的解释为光驱+声卡)概念的时候,电脑光驱是可以直接播放cd音乐的,不需要解码,系统是win95。后来cd改数字信号了。

作者: yipshow    时间: 2023-9-18 14:45
一个演奏家与另一个演奏家演绎同一个曲谱,你听到的会是一样的么?如果是,那我也可以上卡耐基大会堂去砸砸琴了。
作者: y524115238    时间: 2023-9-18 15:17
yipshow 发表于 2023-9-18 14:45
一个演奏家与另一个演奏家演绎同一个曲谱,你听到的会是一样的么?如果是,那我也可以上卡耐基大会堂去砸砸 ...

这个比喻应该说是我目前见过最贴切的了
作者: 惊鸿飞雪    时间: 2023-9-18 15:38
PCM1704K 发表于 2023-9-16 19:43



对的,

作者: 惊鸿飞雪    时间: 2023-9-18 16:29
yipshow 发表于 2023-9-18 14:45
一个演奏家与另一个演奏家演绎同一个曲谱,你听到的会是一样的么?如果是,那我也可以上卡耐基大会堂去砸砸 ...

贴切的,
就像摩尔斯码,
稍微经过训练,大都输抄手员,能听出是谁在发电报码,虽然只是“滴“和”嗒”的区别


作者: SARASA    时间: 2023-9-18 17:29
你心里有答案,只是发出来找认同
作者: 小符    时间: 2023-9-19 06:40
本帖最后由 小符 于 2023-9-19 06:45 编辑

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原创老肖谈CD机》,我复制了过来,篇幅略长,好像已经是删减版了,如果楼主有耐心可以看看。
https://www.jdbbs.com/thread-2067737-1-1.html
1.激光读取系统
原创CD机使用的是VAM1201激光读取系统,光头部分可能来自台湾,机架 来自于上海或广东。 怪都怪PHILIPS几年前上任的总裁,砍掉了许多不怎么盈利的项目。如今 的台式CD机在PHILIPS机芯方面选择只有三种VAM1201(1202)、VAM1205(相当 与CDM1210)和VAM1252(也就是Industrial PRO),最新的VAM22系列没有量 产。我们曾经就VAM1205(无刷马达)联系过PHILIPS,回答是VAM1205暂不供 给中国大陆,不知是为什么。我知道Naim有一款CD机已使用了VAM1205。再好 的VAM1252,也就是MARK LEVINSON,还有MARANTZ CD7等高级CD机使用的那 种,光成本都抵我们一台HDCD CD机卖价了。也许等国内经济有好转时,我们 会考虑用。 目前,激光读取系统除PHILIPS之外,还有SONY的,现在可以拿来用的有213c (213vcd)和240a,以前常见的212a/b也停产。240相对213好一点。DENON S10用240a。TEAC也是使用SONY的光头,只不过传动系统是使用自己的VDRS。 说到传动系统,PHILIPS能提供也确实不那么让人满意,塑料的,看起来一点 都不“烧“。比起TEAC的VRDS或现在SONY机身移动系统,实在是差得很远。希 望有一天我们可以用到VRDS。有一点希望大家能了解,如今的侍服技术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准,已由过去的模拟、半模拟半数字到今天的全数字侍服,所以单 从技术角度看,只要在防振,侍服电路及控制软件几方面下功夫,PHILIPS的 塑料架已完全能满足要求。 使用VAM1201+CD7II,可能了解的人会说,怎么全用的是VCD用的东西, 的确,这是国内VCD机最常用的侍服系统,其实Marantz CD机除了极品机CD7 以外,从63到16D信号现在全都用的是VAM1201+CD7。关键在侍服系统上,这也是许多人,包括国内同行可能会忽略的重要一点。当然,机芯也有可能不 同。
2.侍服系统
原创CD机使用的是PHILIPS侍服系统,软件是由原创公司技术人员在 PHILIPS基本原程序基础上编写的。 在软件控制方面,为了方便使用,PHILIPS为用户提供一种界面,叫DSA 接口,用户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命令进行操作。但是,原创CD机伺服软件不是通过这个DSA界面进行控制的,而是直接操作伺服芯片,与 Philips/MarantzCD机的做法相同。直接操作伺服IC好处是灵活性高,速度较快。
目前原创CD机伺服电路由原创自己设计制作。早期产品(现已停产)是完全参照PHILIPS提供的伺服样板完成的,使用上好的电容和电阻,也用了较好的玻璃纤维板,原以为Philips提供的东西应该可以,但是真正使用过后发现不太适用,电磁干扰较大,虽然高频干扰对音频没有太大影响,音频信号使用记权方法测试也说得过去,听感还可以, 但是站在HIFI角度看就不能满足要求。从仪器上可以看到小信号波形因此受到影响,负60DB以下的信号几乎被噪声所掩盖。为此我们曾经修改过几个版本,将单面板改成双面板;地线、电源和高频信号加各种措施;电路样板做了一块又一块,力气费了不少,效果就是不明显。静下心来仔细思考,得出结论是,PHILIPS提供的侍服样板是为VCD机方案设计的,自然不能满足HIFI CD 机使用。我们曾经研究不少进口CD机,但是重点基本都是放在DAC到模拟部分;侍服部分没有仔细研究。所以,当时只有找来进口再重新研究了。可能会有人问,你们不是在抄吗?抄也好,学习也好,如果不是盲目地照抄,能把别人好的东西真正学到并自己掌握,再合理地使用,我认为就相当不错了。我们的重点当然是Marantz,大家知道Marantz CD机实际上就是Philips的HIFI副牌,从前几年的两个牌子共存到现在全转为Marantz一个牌子,Marantz的CD 侍服电路应该是最好的Philip的设计。找来Marantz 6系列和1系列,6系列使用的是单面板设计,而1系列使用的是真正双面板设计。由于原创CD机也采用双面板设计,所以Marantz 1系列是我们最好的参考原型。通过两次改板设计,结果非常理想。高频噪音控制到2毫伏以内。小信号波型测试比美好的进口机。我们拿到PMI公司进行HDCD认证的结果,1K频段噪音是-122db。 在这里想特别讲一下,侍服电路含有各种频率噪音,如果处理不当,它会影响到两地方,一是送给DAC的信号,产生时钟抖动不淡,仅是对DAC干扰,就会带来不少失真;二是公共地线,由于地线是公共的,在地线产生的噪音,特别是高频噪音,会作用到整个机器。噪音通过辐射和传导会影响到整个系统, 甚至会窜到220V伏电网。如果是先天不足,后面就是加屏蔽、做各种接地处理、将数字和模拟变压器分离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在电源方面,原创CD机侍服电路采用两级整流三级稳压,马达驱动、侍服 控制电路和控制电路分开供电同时地线加相应处理。激光读取放大及电流/电 压转换芯片独立一块电路板紧靠光头放置。CD托盘进出盒处理为了顺畅使用能控制速度驱动IC,而不是为了节省成本使用三级管。为了保证信号的准确性, 无论哪种型号的CD机,我们都采用相同的电路。大家会发现现在的原创CD机侍服部分没有时钟晶体,而是将时钟电路放到靠近DAC一边,其实这不是什么秘密,是HIFI CD的基本做法,它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时钟抖动。
3.解码系统
现有的两款原创CD机主要的差别在于音频解码部分电路不同,其中CDA6使用的是美国CRYSTAL公司的CS4390;CDA9则使用PMI公司的PMD100和BB公司的 PCM1702。了解音频DAC的人都知道,目前主要的音频DAC供应厂商有美国的 Burr-brown、Crystal和Analogue Devices,欧洲的Philips,日本Nippon Precision Circuits和Asahi Kasei Microsystem,还有一些公司也提供 DAC,但是供货期无法保证。AKM实际上就是Crystal,当年AKM收购了 Crystal,将技术拿到手,反手又卖给Cirrus Logic。 如今CD机的商机已经开始开始走下坡路了,所以,现在再出CD机产品只能选用比较好的DAC来尽量弥补这种劣势。对CD机生产厂家而言,选择DAC其实较为简单,从技术上看,尽管日本的东西并不落后欧美产品,但是,从名声上还是差一点,所以,国产CD机创牌时是不会轻易用日本DAC。至于Philips,可惜它已不在HIFI产品上下功夫了,TDA1547出现也有七八年了,虽然讲 TDA1547+TDA1307还是一套非常好的组合,不过,Philips的供货手续和交货期却很难满足国内厂家的要求。省下只有BB、Crystal和AD了,价格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性能,很难讲它们之间谁优谁劣。 CS4390,这是一棵具有24Bit解析能力DAC,解码采用Delta-Sigma进行,虽然它与Philips的Bitstream方式略有不同,但是都可以看成1比特解码方式,和大多数1比特型DAC相同,4390内同时含有数字滤波功能。尽管 Crystal在CS4390之后还有其它型号,有些甚至是能接收192K频率的,但是,CS4390还是目前Crystal DAC类最好也是价格最高的一颗DAC。使用过4390的 国外CD机产品有:MBL、MERIDIAN、AUDIOLAB、ACHxxx CREEK,似乎英国CD 机很喜欢采用这颗芯片。 除由软件编写的数字滤波器和极少数高价DAC外,PMD100+PCM1702是目前 CD机可用的最好数模转换组合之一,与此相当的DAC还有PCM63和AD的1862。 滤波器性能如何直接关系到最后的音频输出质量,理论上讲,超倍取样越 高,性能就越好。目前硬件方式的数字滤波器基本都是8或4倍插补。插补虽然是无中生有,但这里有 好过无。因为插补目的是为了减轻DAC之后模拟滤波器负担,尽量减少音频信 号因模拟滤波器而带来的相位移。 从目前发展趋势看,数字滤波器,应该叫数字处理器DSP,它的作用越来越大。从早期的THETA、WADIA到现在的SONY、MARANTZ(CD-7),他们的高档 数字音频制作都使用大量数字处理芯片进行运算。 原创CD的低通滤波器设计原则是:使用较少的电容和电阻组成滤波网络以减低阻容元件对音频信号影响;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将截止频率滚降点尽量向 高端推移以避免过多的高频项移;考虑到目前功放前级或前置电路输入阻抗较高而不设缓冲级以保持音频信号的纯度。什么是低通滤波器,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利用电阻电容组成RC网络,利用电容冲放电特性将高频成分滤去,再利用有源电路将有用的,但因RC电路而衰减的高频信号通过电容反馈进行放大补偿,一级不够用可以用两级或更多,级数也就是常说的阶数。 低通滤波器类型有几种,常见的有butterworth、bessel和chebyshev, 表现只是在滚降幅度和相临频率特性和相位特性反应不同,由于现在数字滤波 器超倍取样的作用,DAC转换噪音已被推到人耳可闻范围较高频段,低通滤波 器截止频率滚降点可以设置尽量远离20kHz,所以使用什么类型低通滤波器, 对声音影响并不是太大。 低通滤波器电路形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多级反馈型)MFB、Sallen- key还有被叫很响的GIC型。(所有电路详细介绍请参考BB公司的网页中 “Application Note”)每种形式的电路都有其特点。不能以好坏做简单的评 论。GIC由于至少是3阶或3阶的倍数滤波,所以,除去相位指标外,GIC滤波性 能非常好,噪音很小,频响曲线笔直,这是它的优点,它的缺点是需要元件较 多,GIC需要五颗电阻和三颗电容(实际上为了稳定工作还需要另加两个电容 防止电路振荡)以及两个主动元件才能完成, GIC电路之后必须要有一级缓冲 才能输出。此外,由于至少是3阶,所以相位相对2阶自然大一点。有意思的 是,不知是谁讲,说信号不通过GIC,所以声音不会受到影响(连SONY 在介绍 SACD机都鼓吹这些),低频信号是不通过它,但高频还是要通过它来进行衰减 和提升的,恰恰是高拼信号对声音影响最大。原创A9使用Sallen-Key。本来最早的A9设计使用的是GIC,但最后考虑来考虑去还是使用了Sallen-Key电路类 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Sallen-Key电路简单,工作稳定可靠,电路只需两颗电阻和两颗电容和一个主动元件就可以完成,而且A9使用的Sallen-Key电 路类型为2阶形式,butterworth类型,滤波切换点(Cutoff)设置为 100Khz,电路之前还有1阶缓降式滤波,滤波切换点设置为50Khz,最终20Khz 相位移控制在32度之内。原创A6使用的MBF电路类型为2阶形式,butterworth 类型,滤波切换点(Cutoff)设置为50Khz,20Khz项移控制在34度之内。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日本高档一点CD机喜欢使 用GIC滤波器,欧美CD机则更多的是使用MFB或Sallen-Key形式的滤波器。 WADIA的干脆只用两到三个1阶无源滤波电路组成整个低通滤波器,最后到 20Khz有3db的衰减也照样使用。 前面谈过,目前趋势是强调DSP功能,连给用户提供可选择滤波器类型、 滚降方式等功能也是由数字部分完成,留给模拟的空间越来越小了。所以这些 现在再强调低通滤波器的作用似乎有些过时。MARANTZ的CD7不光使用六颗DSP 芯片进行处理,它还将后面的低通滤波器相移考虑进去,在数字部分先做调整,使最后的音频输出达到几乎0相位漂移的目的,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CD机 完美制作。可惜是这些都来得太晚了,也许不到普及就会被新的SACD或DVD- AUDIO所取代。 相位问题讲了很多,只不过想强调一个准确度的问题。并不是说有相移就 会使声音变坏,很多CD机可能反而利用相移来改变音色。音箱设计和环境都会 改变声音相位。 大家知道,使用不同的OP或不同的分立元件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同样, 使用小容量的电容和大阻值电阻与使用大容量的电容和小阻值电阻虽然在滤波 效果上可以达到一致,但声音也略有不同,这里有输入输出阻抗有一定关系 外,还与采用什么样的电容电阻有一定关系,所以CD机一般是通过这些变化来 做声音细微调整。另外,我们认为过分增大输出电平来获得一种好感的不是正 确的做法。过高的输出电平会使部分功放在大动态信号下产生失真。 除非你刻意改变频率曲线,有意拉高或降低某段频率(类似EQ),一般是 使用什么样的DAC,声音有80%已经由你使用的这颗DAC加上前面的数字滤波器 决定了。本人对MARANTZ 那种处处加“前级”(HDAM)的做法持保留意见。我 们认为MARANTZ的做法在前几年很高明,那时价钱低的功放和音箱没有几个可 以有好声的,尖、薄、利是最大的特点,削减高频以突出中频可以减少这些缺 点。但是时代在进步,现在的音响器材越做越好,以前的缺点改进很多,如果 再刻意突出中频而忽略高频就会使声音听起来迟钝,感觉缺少细节。新的DVD AUDIO和SACD提高频率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增加细节吗! 大家一定关心我们是如何确定CD声音的,首先,要由设计者自己选定两个 以上的方案供公司内部评定,然后再拿给与我们关系较密切的其他音响厂,让 他们给一个评定,最后再拿给既发烧又懂音乐的朋友(这里有录音的和作曲 的,我没有敢用师来称呼他们,但他们决不是无名之辈)进行最后评定。不行 的进行修改,差的否定。从A7到现在的A6和A9,我们至少否定了3个方案,还 有几个方案没有拿出,其中A9更是做了所有我提到的低通滤波器电路类型样板。 就CD机而言,我们与其他国内同行不是对手,国产CD机市场占有率不过是个零头,如果大家都把国产CD机再做得精致一点,元件采购再正规一点、好一 点,质量再控制得严格一点,声音再做出一种风格,也许能从MARANTZ手中拿回到10%占有率。
4、关于数字侍服
全数字侍服简单来讲是指通过软件完成对CD光头模拟信号调整和控制。除激光二极管发射功率需机芯生产厂家调整外, 其它控制全部由侍服IC内的DSP软件(芯片厂家写好)和外围控制软件(使用者编写)完成。换句话讲,软件编写责任重大。 光头定位与"全数字"无太大关系,它是通过软件计算物理进退位距离,先基本定位读出CD信号的时间参数进行比较,然后再进行微调,找到准确位置。至于CD播放中跳线现象,是因为当 读出CD信号发生错误,通过纠错都无法纠正时,这时软件要做再定位或跳过处理,当处理时间使CD信号间断超过人耳接受范围时,就会发生跳线现象。CD处理和CDROM处理有很多不同地 方。相对而言,CDROM可以说不受时间限制,CDROM必须保证 数据正确,否则只有罢工。CD则不然,可以牺牲数据正确性来 保证时间连续性,少了几桢(FRAME)数据,人耳是听不出的。 说起来挺可怕的,其实只要CD压制良好,没有很严重划伤,加上有当今先进的侍服技术做保障,一般是极少出错的。AUDIO CD和CDROM标准的确有所不同,许多内部东西还有待仔细研究。CDR我没有做过仔细研究 ,不好发表意见

作者: gpweijian    时间: 2023-9-19 08:34
纯CD转盘巨大的价差买了什么?就是普通机械与精密机械的区别,普通机械就类似电脑光驱,批量生产非常便宜好用,精密机械就是常说的高级HIFI,无非就是做工好点,电源设计讲究点,就可以售出高价了。
作者: 鬼狐    时间: 2023-9-19 09:59
不要问,内外材料估计有点区别,效果没什么区别。
作者: capital2051    时间: 2023-9-19 10:29
我的理解,是读取方式不一样,在时钟一致的情况下,cd的数据质量主要看转盘读取是否平稳,数播可能涉及到从内存的寄存器中取数据,我估计一个寄存器是不够的,那就涉及到寄存器之间同一性的问题,而寄存器都是光刻出来的无法调节只能筛选而且筛选估计也只能用耳朵听,所以成本极高。而cd就简单多了,因为是一个机构同一性比较容易调节。
作者: 龙乘风    时间: 2023-9-26 11:32
重庆疯青羊 发表于 2023-9-16 11:51
我是买的ET3,纯CD纯盘加数播,搭的HD800S和HDV820

对ET3的功能比较感兴趣想入手。请问下你这套搭配用下来感觉如何呢?
作者: 小浒子    时间: 2024-7-25 22:47
如果想判断便宜的和贵的抓取同一张CD的信息量是否一致不难吧,对比下2个文件的MD5码不就行了。
作者: mjfans    时间: 2024-7-25 23:57
cd转盘我感觉比解码对声音的影响还大,我用cd的同轴输出接解码基本跟CD机本来的声音听起来差别不大,或者基本听不出来有变化,不同CD机换同样的解码出来的是偏CD机本身的声音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