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根据多年的研究,结论还是一样 [打印本页]

作者: ham2002    时间: 2023-10-30 10:37
标题: 根据多年的研究,结论还是一样

根据多年的研究,结论还是一样:

32bit是为了低频分析仪而准备的(包括:音频)。

24bit96KHz作为音乐母带录制,够了

192KHz是为了研究自然界有一些生物的超声波而准备的

音乐:

16bit48KHz够了

普通音乐16bit48KHz的MP3就可以了

古典大编制音乐16bit48KHz的普通CD格式就可以了


过高的取样,没有必要!!!

作者: ham2002    时间: 2023-10-30 10:49

MP3使用恒定压缩率模式,就可以了!
作者: 凯子哥    时间: 2023-10-30 11:00
吃米饭足够了,多上几个菜都是浪费。
作者: ham2002    时间: 2023-10-30 11:01

平衡输出模式,是为了专业音频传输而准备的(长距离传输)。家用:单端就可以了!
作者: zhang8673123    时间: 2023-10-30 11:05
16bit对应是44.1KHz,原生是Cd标准系列。24bit对应是48KHz,原生是视频标准系列……。
作者: ham2002    时间: 2023-10-30 11:05
凯子哥 发表于 2023-10-30 11:00
吃米饭足够了,多上几个菜都是浪费。



目前:DSD一首歌要多少存储空间?

       mp3一首歌要多少存储空间?

音质,听出来的有几个人?

作者: ham2002    时间: 2023-10-30 11:11
zhang8673123 发表于 2023-10-30 11:05
16bit对应是44.1KHz,原生是Cd标准系列。24bit对应是48KHz,原生是视频标准系列……。



这里:讨论的是:什么才是最好的,最经济的。最实用的!

没有讨论:怎么的标准的问题!

作者: ham2002    时间: 2023-10-30 11:14

就像:我穿的是**内裤(一种非常贵的奢侈品)。

对于普通人来说,有什么意义!
作者: handsdady    时间: 2023-10-30 11:22
说到底还是钱包说了算。你觉得贵没意义,富哥觉得好玩有逼格。大家谈千万别找认同感,只会被各方势力无情的炮轰。
作者: 瞀光    时间: 2023-10-30 11:26
16不够
音源比耳机重要
作者: Gyqqq    时间: 2023-10-30 11:27
对月入百万的人来说,太廉价会严惩影响脑放。
作者: ham2002    时间: 2023-10-30 11:29
handsdady 发表于 2023-10-30 11:22
说到底还是钱包说了算。你觉得贵没意义,富哥觉得好玩有逼格。大家谈千万别找认同感,只会被各方势力无情的 ...



现在,有一些人,钱多的,不知道去哪里花。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劳动成果!

我说的是:普通人!

作者: ham2002    时间: 2023-10-30 11:30
瞀光 发表于 2023-10-30 11:26
16不够
音源比耳机重要



音源确实是最主要的,

录音不好,什么都只是零!

作者: ham2002    时间: 2023-10-30 11:38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3-10-30 11:33
虽然人耳无法听到20kHz以上的频域,但这并不代表,20kHz以上频域的有无对20kHz以下的频域毫无关联或毫无影 ...



这个,确实:我已经说过了。

就是:古典大编制音乐用CD格式

MP3有压缩,会丢失一些细节。

你说的其实就是这个问题!

作者: qinglian    时间: 2023-10-30 11:49
ham2002 发表于 2023-10-30 11:05
目前:DSD一首歌要多少存储空间?

       mp3一首歌要多少存储空间?

dsd和mp3音质差别一耳可闻
作者: 听个响就好    时间: 2023-10-30 12:06
之前有了解过一点点音源制作过程中对采样率的考量
其实理论上只要采样率达到了40kHz(约2倍的人耳频率感知上限20kHz),在20kHz范围内基本就没有什么损失了,同理类推,如果采样率是96kHz,那么48kHz以下的信息基本也可以认为是无损的
由于互调失真现象的存在和可闻,一般不盲目提高采样率,同时往往还要通过滤波器把高于20kHz的部分进行截止和消除,进一步降低互调失真产生的影响
但是由于滤波器硬件水平方面的原因,较高的采样率能够带来更平滑的裁切效果,说通俗点就是采样率越高,滤波器硬件制作宽容度更高更容易达到好的效果,所以采样率的确定需要找一个相对平衡的点
不过总体上随着硬件的发展,采样率当然是越高越有优势
作者: 听个响就好    时间: 2023-10-30 12:11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3-10-30 11:33
虽然人耳无法听到20kHz以上的频域,但这并不代表,20kHz以上频域的有无对20kHz以下的频域毫无关联或毫无影 ...

是的,而且电路上还有互调失真的存在,所以对于高于人耳范围频率,如何妥善处理还是比较重要的,硬件水平和模拟算法的发展都会影响采样率的最佳范围
作者: mvw    时间: 2023-10-30 12:15
听个响就好 发表于 2023-10-30 12:06
之前有了解过一点点音源制作过程中对采样率的考量
其实理论上只要采样率达到了40kHz(约2倍的人耳频率感知 ...

帮顶,就是这么回事。

作者: 悲伤天使    时间: 2023-10-30 12:18
凯子哥 发表于 2023-10-30 11:00
吃米饭足够了,多上几个菜都是浪费。

上的再多也吃不了
作者: acura0    时间: 2023-10-30 12:30
采样率,44.1,48,96,192 kHz,是为了保证极高频的还原细节,换算后大约是目标频率的一倍多一点可以保证信号可以被采样到,当初CD定的44.1khz就是奔着听力上限20khz设计的。
bit位宽,决定了还原音频信号的信噪比,更高的位宽只是让信噪比进一步降低。
码率,是音频信号在傅里叶变换后采样编码产生的数据量,原始比特流经过pcm编码后保存成wav,再经过无损/有损压缩,变成了码率更低的flac或mp3。
有用无用需要结合应用场景来看。
作者: xiaobudong    时间: 2023-10-30 12:35
只能说,你研究了个寂寞
作者: 在!    时间: 2023-10-30 12:41
不同人群的需求的确呈多样化,存在即合理,如果mp3都听得下去,那确实够了…
作者: bgc11811    时间: 2023-10-30 12:43
如果您听不出mp3和无损,就别烧了,浪费钱
作者: xzhfire    时间: 2023-10-30 12:48
普通人发烧干啥
作者: TK421    时间: 2023-10-30 12:55
yes,普通的cd已经非常hifi了,更别说dsd基本都是假的。。。
不盲目追求音质。



作者: 云南的白药    时间: 2023-10-30 14:09
”根据多年的研究”,想请教一下支持您研究这个问题多年的动力是什么
作者: wx1968    时间: 2023-10-30 14:26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旧的歧视要加强!新的鄙视链要建立!
作者: poonhk    时间: 2023-10-30 15:17
ham2002 发表于 2023-10-30 11:29
现在,有一些人,钱多的,不知道去哪里花。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劳动成果!

我说的是:普通人!

这世界的普通人有拿我国普通人十倍工资的,也有拿我国普通人十分一工资的,你一个不上不下的有甚么资格当标准,人家饭都吃不饱你听甚么音乐
作者: TK421    时间: 2023-10-30 18:39
越山向海 发表于 2023-10-30 14:38
CD唱片有很多种,全新现代录音制作的发烧CD版本(XRCD,K2HD,AMCD,AQCD,HQCD)音质比早期CD更好,价格 ...

学习了。
大佬你说的这个1我感觉是真挺难找的,所以后面我就索性都买唱片公司发现的能查到ifpi号的碟了,简单省事一点。
(再说我也没有sacd设备,哈哈哈)



作者: mom    时间: 2023-10-31 00:04
你看不到紫外线,但不代表紫外线对你没影响,不能在大脑里形成可感知的意识,不代表身体没反应。
作者: qwerqwer0854    时间: 2023-10-31 00:59
对于初级用户,320K的MP3也可以了;对于中级用户,普通无损也行;对于高级用户,母带SDS等才能满足需求。
母带级的肯定最好,但附带的要求也很高,设备好音源好,首先得有丰厚的资金才行。
对于资金一般的、耳朵一般的,就听一些性价比好音频就行了,
作者: 桃花岛主黄药师    时间: 2023-10-31 03:31
wx1968 发表于 2023-10-30 14:26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旧的歧视要加强!新的鄙视链要建立!

您是懂论坛的!

作者: TManson    时间: 2023-10-31 09:37
现在耳机都比较灵敏,细节会被放大
作者: ham2002    时间: 2023-10-31 09:58

说MP3音质差!

那是你没有听过真正的MP3。

你可以听一听欧洲出品的正版MP3(录音好的哪一种)。

绝对给你惊艳:

音质之好,令人难以忘怀!

我有下载过,帕瓦罗蒂的专辑(欧洲出品的)!

作者: ham2002    时间: 2023-10-31 10:29

当时,在诺基亚  Ovi音乐付费平台下载的!

作者: 305474271    时间: 2023-10-31 18:33
我就一直酷狗音乐随机听,反正听的很爽

作者: ham2002    时间: 2023-11-1 09:49

像很多音乐学院的学生,用几百块的手机,几十块的耳塞,听古典音乐,不会比用几十万音响设备听音乐的人差。

学生们听得懂;他们,未必听得懂!!!
作者: odp722    时间: 2023-11-1 10:14
只能说各有各的玩法,相信科学的有科学的玩法,相信开脑放的也有开脑放的玩法
大家都玩的开心就好,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也就是个业余爱好
作者: ham2002    时间: 2023-11-1 10:55
odp722 发表于 2023-11-1 10:14
只能说各有各的玩法,相信科学的有科学的玩法,相信开脑放的也有开脑放的玩法
大家都玩的开心就好,毕竟对 ...



这个,我赞同!

但是:侮辱设备便宜的人,是不是不应该存在!

作者: ham2002    时间: 2023-11-1 10:58

不是有一句话:有命贪,没命花!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