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黑胶复兴了,CD和磁带还会远吗? [打印本页]

作者: 衣阿华    时间: 2023-12-12 09:21
标题: 黑胶复兴了,CD和磁带还会远吗?
不知道为什么,CD和磁带声音的确是有种暖色,相较而言,磁带更暖,盲听几乎可以100%听出来。
解析力虽然不高,但声音招人喜欢,从这点来看是无价的。




作者: zhouwuxi118    时间: 2023-12-12 10:12
黑胶的溢价够多,cd做不到。我记得有次阿兰直播说过,你以为我会感谢你们买我的cd吗?不,要买黑胶
作者: 芝麻汤团    时间: 2023-12-12 10:38
CD哪来的暖色啊,听感还不如LP和磁带
CD除了信噪比有优势,其他的全都输LP和磁带
作者: 岁月回声    时间: 2023-12-12 10:45
大佬们又要玩情怀了?
作者: IceSeven    时间: 2023-12-12 10:50
这么喜欢厚古薄今 不如玩矿石收音机 声音最模拟了
作者: jimeng    时间: 2023-12-12 14:43
发烧友的年龄和音乐载体的年代相关,而且载体音质也有很大影响。黑胶音质不是最好但讨人喜欢,年龄大的烧友占多数。等到当年玩磁带的那批人开始发烧了,或许磁带会小范围复兴流行,但盒式磁带音质不好,估计不会有黑胶这样烧的上劲。cd目前还是发烧主流说个题外话,当年cd刚开始时,都说数码声不好听,现在呢,数字音乐上市,反而cd好的不得了了,普遍说cd好到不可动摇。
作者: liumbfan    时间: 2023-12-12 14:51
从来没觉得磁带好听过,当时一听CD就立马抛弃磁带了,磁带听起来暖应该和磁带本身细节少,随身听解析低,再配合当年随身听配塞的hufi一同产生了暖的感觉
好的CD随身听听感声音干净,在解析高的同时声音也暖,这样的机器大有人在
作者: bernie    时间: 2023-12-12 15:09
开盘、黑胶、盒式磁带、CD、数字无损、流媒体,都是欣赏音乐的好东西。
但是要得道好的听感,除了需要合适的机器、线材、电处理,还要会搭配,有合适的空间,要会摆位,做合适的环境处理。
作者: zxwon    时间: 2023-12-12 15:44
liumbfan 发表于 2023-12-12 14:51
从来没觉得磁带好听过,当时一听CD就立马抛弃磁带了,磁带听起来暖应该和磁带本身细节少,随身听解析低,再 ...

你应该磁带还没入门
作者: zxwon    时间: 2023-12-12 15:45
一直都玩着


作者: yangjuniori    时间: 2023-12-12 18:46
磁带受制于磁迹和转速    不受限能打
作者: jymn    时间: 2023-12-12 20:13
潮流都是由国际引导,现在的偏高频调音是棒子国艾利和所引导
作者: 2204101018    时间: 2023-12-12 21:15
太近了那是科技的倒退啊   
出除了情怀,真没有传说的那么神,就跟玩古玩一个道理,不是东西真的好,是烙印上历史的印记,铭刻上时代的背景,才显得那么的好
现代人盖不出金字塔,古代人更造不出现在的高楼大厦
作者: 谢谢冯    时间: 2023-12-12 22:07
zxwon 发表于 2023-12-12 15:45
一直都玩着

哪款aiwa随身音质好啊
作者: jymn    时间: 2023-12-12 22:18
本帖最后由 jymn 于 2023-12-12 22:19 编辑
2204101018 发表于 2023-12-12 21:15
太近了那是科技的倒退啊   
出除了情怀,真没有传说的那么神,就跟玩古玩一个道理,不是东西真的好,是烙 ...

你说法不能苟同

以前虽然细节没那么多,但是该有的细节,都有,何来落后?

就好比现在有数码相机,难道画画就是落后的东西,然后就应该丢弃吗?

个人画虽然细节色彩比不过相机,但是可以画出足够细节,可以达到一种令人着迷的意境

以前的老cd细节足够,而且,那种黑厚润的低频氛围,柔和不会刺耳的华丽高频,现在能实现的砖,3万元以上,有几个能调成这种音

作者: zxwon    时间: 2023-12-12 23:17
谢谢冯 发表于 2023-12-12 22:07
哪款aiwa随身音质好啊

px50,p5,j7,p7,j2,p2,px10,px20,j9,pl50
作者: jiangyb    时间: 2023-12-12 23:40
玩黑胶磁带就像玩老爷车。如果单纯从听音乐这个目的,数播CD都比黑胶磁带好。就像开车到一个地方,随便拿一辆现在的汽车都比老爷车好使。
作者: 不要忘记那    时间: 2023-12-13 00:04
cd在音乐发烧友之中还是占很大一部分比例的,还谈不上复兴,磁带没玩过不好说
作者: 北极星    时间: 2023-12-13 09:43
jymn 发表于 2023-12-12 22:18
你说法不能苟同

以前虽然细节没那么多,但是该有的细节,都有,何来落后?

画画和数码相机没可比性嘛,都不是一回事。要比也是数码和胶片,你说现在还有人玩胶片相机,是因为胶片相机性能上不可替代呢,还是就是大人的玩具呢

作者: 125187881    时间: 2023-12-13 10:49
jimeng 发表于 2023-12-12 14:43
发烧友的年龄和音乐载体的年代相关,而且载体音质也有很大影响。黑胶音质不是最好但讨人喜欢,年龄大的烧友 ...

因为数字音乐比CD更难听

作者: jymn    时间: 2023-12-13 11:49
北极星 发表于 2023-12-13 09:43
画画和数码相机没可比性嘛,都不是一回事。要比也是数码和胶片,你说现在还有人玩胶片相机,是因为胶片相 ...

怎么没有可比性?声音和画面,相辅相成

就像看影片,各种场面就搭配相应的声音,你出的声音都是那种亮亮的声音,低频也是暗沉不下来,何来震撼之感?

作者: liumbfan    时间: 2023-12-14 11:07
zxwon 发表于 2023-12-12 15:44
你应该磁带还没入门

那可以说说为啥磁带被淘汰得这么快CD推广不开的原因是原版碟要50块钱一张,当年工资才1千多,磁带价格大概是国语9.8,欧美14,很多人只买得起磁带,而且CD随身听更是昂贵
后来随着盗版CD出现,一张5块钱之后我是再也没有看到有人用磁带过,哪怕盗版磁带再便宜也没有人买了

如果硬要说开盘带,那玩意就不是消费级的产品,普通人根本都用不到
金属带虽然声音好,但是对磁头的磨损也厉害,相比起CD来说根本没有成本优势
最佳的例子就是各大音响展,音源有用黑胶的,有CD的,有数播的,唯独没有磁带就是最好的说明

作者: jxj163    时间: 2023-12-14 13:03
liumbfan 发表于 2023-12-14 11:07
那可以说说为啥磁带被淘汰得这么快CD推广不开的原因是原版碟要50块钱一张,当年工资才1千多,磁带价格大 ...

确实,磁带要达到比较高的音质,成本过于昂贵,现在更是零件都没人做了。CD是相对最经济的选择了。

作者: Mahandi    时间: 2023-12-14 13:31
谈不上复兴,只能说一直有人玩
作者: liumbfan    时间: 2023-12-14 14:25
jxj163 发表于 2023-12-14 13:03
确实,磁带要达到比较高的音质,成本过于昂贵,现在更是零件都没人做了。CD是相对最经济的选择了。

以前还看到有人这么做的,把录像带录音来作为音源,据说这样的方式音质更好,只是录像机不好找了

作者: 芝麻汤团    时间: 2023-12-14 15:25
liumbfan 发表于 2023-12-14 14:25
以前还看到有人这么做的,把录像带录音来作为音源,据说这样的方式音质更好,只是录像机不好找了

这个玩法有三十年了吧,录像机磁鼓的性能指标比录音机的磁头高多了,日立的某几台带丽音立体声的录像机在发烧圈里都是神器

作者: shuang007    时间: 2023-12-14 15:54
复兴可能有些抛高了说,但客观上的确黑胶、磁带算回潮了。

CD嘛一直存在。

“自从1982年10月1日,日本索尼CBS公司在日本发行了第一批50张CD,同一天天龙也发行了10张CD。理论上这60张CD专辑都属于首批CD,但基本上公认第一张CD落到了这里面编号为35DP1的流行专辑上——Billy Joel的《52nd Street》。
不过要说最早被制造出来的CD,实际是ABBA乐队的《The Visitors》,它于1982年8月17日被宝丽金公司在西德汉诺威的工厂制造出来,可惜这张专辑在欧洲到了10月15日才发行。
而CD的消费大国美国直到1984年9月,索尼公司在印第安纳州的工厂投产后才生产出第一张CD,美国本土的第一张CD落到Bruce Springsteen的《Born in the USA》上。
当然上面说的都是公开发行的CD,除了这些,早在1981年西德汉诺威的宝丽金工厂曾制造了一批卡拉扬指挥的理查·施特劳斯的阿尔卑斯交响曲作为测试CD。”
作者: shuang007    时间: 2023-12-14 16:01
不过说实话,再版彩胶限定不值钱。没有收藏意义。要收藏实体唱片,首版介质是最好的,包括黑胶中预先制作的测试胶、CD中的sample 也就是见本盘、或者是promotional盘,磁带中的not for sale店头带、测试带,笼统说就是样品和宣传品,非零售版。当然傻大牌的专辑版本都很多,尤其是一些名专。要查版本可以上位于荷兰的discogs这个平台上去查。
作者: shuang007    时间: 2023-12-14 16:08
liumbfan 发表于 2023-12-14 11:07
那可以说说为啥磁带被淘汰得这么快CD推广不开的原因是原版碟要50块钱一张,当年工资才1千多,磁带价格大 ...

我记得2000年初到帝都中国图书音像进出口总公司,随便一张欧美的首版CD都是大一百多。比如另类摇滚女唱将PJ Heavy的一张录音室专辑。那时候我爸妈的工资还没有1000块一个月呢。

06年参加工作基本工资才880。

作者: shuang007    时间: 2023-12-14 16:56
liumbfan 发表于 2023-12-14 11:07
那可以说说为啥磁带被淘汰得这么快CD推广不开的原因是原版碟要50块钱一张,当年工资才1千多,磁带价格大 ...

还有一个客观原因:好的台式卡座少,而且磁带本身发行量就不高。

作者: xiaoshuai1979    时间: 2023-12-14 17:10
谢谢冯 发表于 2023-12-12 22:07
哪款aiwa随身音质好啊

AIWA HS-JX505我正在用,没问题。

作者: wfkim    时间: 2023-12-14 21:12
所谓的复兴,依然还是小众
作者: shuang007    时间: 2023-12-14 21:27
wfkim 发表于 2023-12-14 21:12
所谓的复兴,依然还是小众

毋庸置疑。同意。

作者: shuang007    时间: 2023-12-14 21:28
xiaoshuai1979 发表于 2023-12-14 17:10
AIWA HS-JX505我正在用,没问题。

好机。

作者: liumbfan    时间: 2023-12-15 10:58
芝麻汤团 发表于 2023-12-14 15:25
这个玩法有三十年了吧,录像机磁鼓的性能指标比录音机的磁头高多了,日立的某几台带丽音立体声的录像机在 ...

这个后来没有继续推广,真的是可惜,要不然真的是比CD音质好,比黑胶保养要方便的存在

作者: liumbfan    时间: 2023-12-15 11:02
shuang007 发表于 2023-12-14 16:08
我记得2000年初到帝都中国图书音像进出口总公司,随便一张欧美的首版CD都是大一百多。比如另类摇滚女唱将 ...

对的,50多的还只是流行歌曲的专辑,一百多的也很多,买不起真的是买不起
当时06年买的mx500,也就150块而已,感觉自己花了巨款了,再买碟的话估计要破产

作者: 四两拨千斤    时间: 2023-12-18 01:00
jiangyb 发表于 2023-12-12 23:40
玩黑胶磁带就像玩老爷车。如果单纯从听音乐这个目的,数播CD都比黑胶磁带好。就像开车到一个地方,随便拿一 ...

比喻不太恰当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