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同个耳机,厂家为什么要一直改? [打印本页]

作者: HydSnail    时间: 2024-12-10 11:35
标题: 同个耳机,厂家为什么要一直改?
来绿坛一年了,了解到这个现象是普遍现象了,特别是森海系的最普遍。比如hd600,有各种各样的版本,材料不但不一样,成本也不一样,更重要的是声音也不一样,什么爱产罗产,铜环纸板,原装线之间的区别,头梁耳罩等等,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了,别家耳机不同版本的情况也大体如此。有钱的前辈们也在不断的收购各种版本ab来ab去,不亦乐乎。

最开始的看到这种版本论我是感到很惊奇,很新鲜的,但是时间久了我就感到很纳闷了,想了一段时间了。难道搞了这么多个的版本出来,工程师找不到相对来说最好的?我是有些不信的,因为看到各位前辈玩同个耳机不同版本基本上都会得出某些时间段的版本调音是最好的结论,那既然各位前辈都能听的出来,我相信厂家肯定也知道哪些时候的版本是最好的。那既然这样的话为什么还要一直改?我是不理解了,难道这不是对消费者的一种不负责任吗?就不能在头版出厂之前把能试的都试过吗?还是说这是有别的打算,比如要保持热度持续割韭菜之类的?


作者: 金贵岁月    时间: 2024-12-10 11:44
搞钱=增加可玩性
作者: okamibao    时间: 2024-12-10 11:44
不同的版本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某个原料涨价了,找个便宜的替代品;有的配件没货了,那就换一个有货的;结构上改变一下组装难度下降良品率能高一些,那就改。
耳机和很多电子产品类似,是一个工业品;同时作为一个消费级产品,不要想这玩意儿是什么精密仪器,只要在一定范围内就算 OK。


作者: 情许花开    时间: 2024-12-10 12:02
水月雨kpe,kxxs,kato表示很赞。
钻石振膜传三代,人走耳机还在。
作者: 耳机俱乐部小黑    时间: 2024-12-10 12:07
记住,一个成功的型号,不包括mk2这种,一直改只会是主动将本,降低组装难度,寻找替代便宜的材料,被动改材料和设计,例如材料短缺,设计缺陷维护成本高等。
说人话就是,不可能出现主动调整声音这种事情。
作者: 阿灰灰    时间: 2024-12-10 12:08
因为大产能商品一旦投入量产,优先考虑的就是降低成本,比如SSD的芯片已经经历了4代,每一次“改变”都是为了降低成本,比如现在已经在用QLC(原本做U盘用的)逐步替代TLC了。零配件、原料、人工等环节,都会因为这种降本倾向而不断改变。
作者: 耳机俱乐部小黑    时间: 2024-12-10 12:10
一般来讲工程批会有缺陷,但是基本体现设计和比较用心,量产头版用料一般比较好,后续版本就是碰运气了。
作者: 驿站阿辰    时间: 2024-12-10 12:13
说降低成本的我真的很怀疑,一个hd800,我当他只赚你5000好了,有这利润我肯定不会降低成本的,保证质量更重要。
作者: mcgrady45    时间: 2024-12-10 13:27
或是不同批次的汽车也会有差异,另外每个有家里的器材,配搭,用线,用电都会有不同,最直观的每个人的听感不同,有些耳机有人觉得好,有人觉得不好,因为保有量大,不同感觉的人就更不一样了
像雷车的ES200,我朋友在开,我也开过,一直说他闪电,但你肯深踩油门,挂S档,他动力也很猛,但不少人开车也不会很猛,就觉得这车太肉,尤其是习惯了一些带T的,或是电车,碰一下就刷一下出去,印象就更不一样了
作者: RRRAYYY    时间: 2024-12-10 13:31
供应链的问题
作者: mofree84m    时间: 2024-12-10 13:52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sunjp1963    时间: 2024-12-10 14:20
不推出新品怎么割韭菜
作者: steven_yexin    时间: 2024-12-10 14:33
很多都是供应链的问题,楼主肯定没有在生产企业待过,产品的BOM组成件有很多,当一个产品某个配件的供应商发生点问题导致材料涨价、供应不上等情况时,厂家就会进行设变,原配件发生了变化那产品或多或少都会有点影响
特别是你举例的这种HD600这样的生产了这么多年的产品,发生设变太正常了
作者: 梦枕貘    时间: 2024-12-10 15:37
不是同一批的原料和厂家供应链变了,生产出来的耳机声音肯定不会一模一样的,多少都有点区别
作者: VEGA57    时间: 2024-12-10 15:49
降本增效
作者: aishangniu    时间: 2024-12-10 15:57
科技以换壳为本
作者: HydSnail    时间: 2024-12-10 16:19
steven_yexin 发表于 2024-12-10 14:33
很多都是供应链的问题,楼主肯定没有在生产企业待过,产品的BOM组成件有很多,当一个产品某个配件的供应商 ...

说出来也不怕大佬见笑,我才大二,距离出社会还有一段时间,在这方面确实是不太懂得
作者: 驿站阿辰    时间: 2024-12-10 17:23
后面改进是越来越好或者说调音更适合市场。拿hd800举例,后期的调音适应面更好,更易驱动,到hd800s,做工都有进步。t1来说,虽然我个人很欣赏一代的调音,但二代三代更强调低音会更适合市场,二代可换线是进步,三代改低阻也是适应市场。没有越改越差一说,都是情怀。
作者: boki酱    时间: 2024-12-10 17:43
600那是换了代工和单元外壳了这种
作者: shandp    时间: 2024-12-10 17:45
都是为了压低成本,越改成本越低
作者: RRRAYYY    时间: 2024-12-10 18:27
HydSnail 发表于 2024-12-10 16:19
说出来也不怕大佬见笑,我才大二,距离出社会还有一段时间,在这方面确实是不太懂得

那hd600这种耳机年龄比你还大不少啊 连续生产近30年,中间还换了产地,供应商不知道换血多少轮了,物料改变、声音有差异太正常了
作者: 永恒的一天    时间: 2024-12-10 18:52
头版会用料比较好,后面的版本优化和设计会比较好,看你怎么选择了
作者: 驿站阿辰    时间: 2024-12-10 18:59
永恒的一天 发表于 2024-12-10 18:52
头版会用料比较好,后面的版本优化和设计会比较好,看你怎么选择了

头版用料比较好这个没根据吧?
作者: HydSnail    时间: 2024-12-10 19:08
RRRAYYY 发表于 2024-12-10 18:27
那hd600这种耳机年龄比你还大不少啊 连续生产近30年,中间还换了产地,供应商不知道换血多少轮了 ...

ray佬所言甚是,在这方面肯定有极深的体会,毕竟是hd600的知名发烧佬
作者: 听音乐的龟龟    时间: 2024-12-10 19:22
货币贬值了呗,现在的钱相比以前不值钱还卖的更便宜了,肯定在哪偷工减料了
作者: edbljl    时间: 2024-12-10 19:50
原料差异才产生版本论,因为版本论就非要相信有所谓的最好才是问题所在...
作者: sanke2005    时间: 2024-12-10 21:29
很多产品都在内部进行不断的改进,只是不知道而已。此消彼长,从来没有最好一说。
作者: wege012    时间: 2024-12-11 08:09
hd600卖了二十几年了,物料不可能一直不变,细微调整肯定会有。
作者: 驿站阿辰    时间: 2024-12-11 08:26
hd600我收了个前期大理石的,给后期罗产的秒了,分离度解释度都有提升。hd800玩过1万号,2万号,3万号,最后留下3万号。t1我倒是建议买个一代,那调音是比后两代好。
作者: yuhuang    时间: 2024-12-11 08:39
因为元器件材料的选型更换或者厂家的微调,版本不同正常。至于一定是老版本好于新版本,则未必。
作者: poonhk    时间: 2024-12-11 09:36
驿站阿辰 发表于 2024-12-10 12:13
说降低成本的我真的很怀疑,一个hd800,我当他只赚你5000好了,有这利润我肯定不会降低成本的,保证质量更 ...

降低成本未必等于放弃质量,就像PS和薄版PS
作者: 驿站阿辰    时间: 2024-12-11 10:18
poonhk 发表于 2024-12-11 09:36
降低成本未必等于放弃质量,就像PS和薄版PS

是的
作者: wagyy936    时间: 2024-12-11 11:24
驿站阿辰 发表于 2024-12-10 18:59
头版用料比较好这个没根据吧?

我之前在车企做过,汽车制造和销售都是这样的。刚发布时候的制造以及材料成本较高。发布一段时间后,汽车售价会有所降低,一是为了加大销售力度,二是为了保持后续车型上市后的售价和前序车型有一定的差价。
价格降低的源头就是降本,也就是使用更便宜的材料。另外由于开一个新模具往往成本较高,所以后续售卖的车子的零件所使用的可能是较老的磨具,零部件表面质量可能会有所降低。
耳机制造业我想也会遵循类似的规则吧。新发布的机型用料往往会更好,但消费着不一定能够感受到。而后续生产批次的产品即使用了平替的材料,也可能不容易被感知。毕竟产品都是经过测试,符合国标,企业标准以及相关法规才能上市售卖。
有可能的是,刚上市的产品的测试可能可以达到法规的上限,老产品可能达到法规的下限,但都是合规的。

作者: 驿站阿辰    时间: 2024-12-11 12:21
wagyy936 发表于 2024-12-11 11:24
我之前在车企做过,汽车制造和销售都是这样的。刚发布时候的制造以及材料成本较高。发布一段时间后,汽车 ...

确实有这个经济规律,但应该只适合短两三年内的比较,如果10年以上的比较,考虑到技术的进步,工艺上应该是改进的。
作者: zhangran1z    时间: 2024-12-11 13:53
即使同一批次的耳机,声音也不会一样的,尤其是振膜状态,耳机棉的塌陷程度,调音棉风化情况。
自己买到的耳机不需要纠结版本,如果纠结了,直接卖掉就行。
作者: 00000000000    时间: 2024-12-11 14:43
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
作者: fef252    时间: 2024-12-11 16:46
驿站阿辰 发表于 2024-12-11 12:21
确实有这个经济规律,但应该只适合短两三年内的比较,如果10年以上的比较,考虑到技术的进步,工艺上应该 ...

20年前hd600就卖2000人民币,现在了还不到点2000人民币,那么一是考虑通货膨胀,用料、工艺简化是一定的,否则一个型号越做越亏,厂家不可能做慈善。二是模具用得时间长了会老化。你看森海的hd580,后期版本有的连外壳的格子孔都没打好,是典型的模具老化。三是技术会进步,工艺会完善,但不一定会在老型号上体现。hd600在90年代末期是旗舰,之后旗舰变成了hd650-hd800-hd800s,hd600的定位已经一路降到了6系最便宜的一只。在这个情况下即使技术上有了突破,也会放在旗舰而不是入门型号上,产地一路从爱尔兰换到罗马尼亚已经是降成本在人工上的体现了。
其实没有这么复杂,前面有工厂/供应链经验的大佬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你觉得一个hd800利润很大,厂家没必要换便宜配件,但发烧耳机市场就这么点体量,对于森海来说利润大概率低于专业耳机和麦克风设备,否则也不会把这部分业务出售出去,那么降本本身就是正常商业行为。

作者: 驿站阿辰    时间: 2024-12-11 19:00
fef252 发表于 2024-12-11 16:46
20年前hd600就卖2000人民币,现在了还不到点2000人民币,那么一是考虑通货膨胀,用料、工艺简化是一定的 ...

那你说说具体首版的hd600和现在新出的hd600,除包装外,到底是哪个部件缩水了?首版的hd800又有哪个部件是比现在的hd800高级的?
作者: sanke2005    时间: 2024-12-11 23:37
听音乐的龟龟 发表于 2024-12-10 19:22
货币贬值了呗,现在的钱相比以前不值钱还卖的更便宜了,肯定在哪偷工减料了

成本包括很多方面,那点材料算什么?600的研发、流水线成本早收回去了,现在也不需要做广告,骚友们都不知贡献了多少

作者: fef252    时间: 2024-12-12 08:40
驿站阿辰 发表于 2024-12-11 19:00
那你说说具体首版的hd600和现在新出的hd600,除包装外,到底是哪个部件缩水了?首版的hd800又有哪个部件 ...

自己翻feiyu大佬和别人的帖子吧,hd600、800都说得很详细了,没什么好赘述的了。

作者: fef252    时间: 2024-12-12 08:41
驿站阿辰 发表于 2024-12-11 19:00
那你说说具体首版的hd600和现在新出的hd600,除包装外,到底是哪个部件缩水了?首版的hd800又有哪个部件 ...

600连单元都不一样了,还有啥好说的

作者: winston    时间: 2024-12-12 08:50
HydSnail 发表于 2024-12-10 16:19
说出来也不怕大佬见笑,我才大二,距离出社会还有一段时间,在这方面确实是不太懂得

原来是这样,正常。
作者: forbes    时间: 2024-12-12 09:07
一个耳机生产成本占比应该非常低啊,节省有啥意义呢
作者: 驿站阿辰    时间: 2024-12-12 10:49
fef252 发表于 2024-12-12 08:41
600连单元都不一样了,还有啥好说的

一个单元成本几十,需要在这里省钱?
作者: 驿站阿辰    时间: 2024-12-12 10:53
fef252 发表于 2024-12-12 08:40
自己翻feiyu大佬和别人的帖子吧,hd600、800都说得很详细了,没什么好赘述的了。

我就是信了他们说的啊,后面自己买了老的对比,只是调音的差别,新的用料和适应性都比老的更好。
作者: qwwqwwqshiyi    时间: 2024-12-12 17:09
矛盾点在于耳机对材料数量的需求很低,而控制品质的前提是大批量。
举个例子,没有海绵厂或者材料产愿意为耳机这么小的需求 而单独生产相应规格的材料,往往是耳机材料共用了其它大众产品,所以当其它大众产品材料变更时,耳机产品不得不随之变更。
作者: 耳机俱乐部小黑    时间: 2024-12-12 17:30
批量产品是生产出来的,生产就牵涉到物料,工艺,模具等,不可能一成不变。头版一般用料谨慎,保证设计,后续产品迭代有主动也有被动的情况,在保证参数的情况下,是会不停改的。到耳机这里的话,产品生命跨度大的产品,后续迭代一般是保证基本声学特性的情况下来改,不太存在所谓的调音情况。
作者: 耳机俱乐部小黑    时间: 2024-12-12 17:35
驿站阿辰 发表于 2024-12-12 10:53
我就是信了他们说的啊,后面自己买了老的对比,只是调音的差别,新的用料和适应性都比老的更好。

我举个很常见的情况,你就可能理解版本论了。例如hd600刚发布的时候,设计人员肯定是对这个声音拍板确认的,后续十几二十年的产品迭代,不可能每一个小配件的改动都要研发的听一下看行不行,不存在这种情况,都是供应链在操作在运作,当然也不是乱改,一般大的修改会保证基本的声学特性,例如跑个分看行不行。
作者: 耳机俱乐部小黑    时间: 2024-12-12 17:41
至于现在要不要追十几年前的头版,就见仁见智了,年代久远,一个是不排除有拼装货,一个是十几年的东西,状态是个很大的问题。
作者: 驿站阿辰    时间: 2024-12-12 17:41
耳机俱乐部小黑 发表于 2024-12-12 17:35
我举个很常见的情况,你就可能理解版本论了。例如hd600刚发布的时候,设计人员肯定是对这个声音拍板确认 ...

不太认同,我相信每个版本的变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除了那些小作坊。
作者: 耳机俱乐部小黑    时间: 2024-12-12 17:50
驿站阿辰 发表于 2024-12-12 17:41
不太认同,我相信每个版本的变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除了那些小作坊。

有点想当然了哈,实际情况要考虑的很多,当初研发人员离职了怎么办?备了100k的调音棉用完了,当初生产的厂家倒闭了怎么办?以前用的胶圈现在环保过不了怎么办?仓库里面的单元放了几年,没用完,拿出来测了下还能用,但是达不到当初设计要求的精度,用还是不用,怎么办?实际比这个复杂多了,我也是闲的
作者: gaocheng1991    时间: 2024-12-12 18:24
驿站阿辰 发表于 2024-12-12 10:53
我就是信了他们说的啊,后面自己买了老的对比,只是调音的差别,新的用料和适应性都比老的更好。

早期做工用料确实是要好一些的,新产机体质更健康,老机比新机更挑捡也得看版本和存活状态,只买一次根本买不到好的。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