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为什么绿坛很少人购买海外知名品牌台机 [打印本页]

作者: David_One    时间: 2025-2-21 16:44
标题: 为什么绿坛很少人购买海外知名品牌台机
本帖最后由 David_One 于 2025-2-21 16:46 编辑

这些时日发现9成烧友都是高价购买中国品牌台机,真是不可思议,是因为更好听吗?

作者: 妖月公子    时间: 2025-2-21 16:53
我感觉:1不好买,很多机器国内电商平台买不到2溢价高3国产台机也有不错的产品
作者: David_One    时间: 2025-2-21 16:55
妖月公子 发表于 2025-2-21 16:53
我感觉:1不好买,很多机器国内电商平台买不到2溢价高3国产台机也有不错的产品

我这边基本上只能买到飞傲和山灵,去年因为好奇,买了个山灵eh3,却没有人讨论。
作者: 妖月公子    时间: 2025-2-21 16:57
David_One 发表于 2025-2-21 16:55
我这边基本上只能买到飞傲和山灵,去年因为好奇,买了个山灵eh3,却没有人讨论。

因为这里的老烧实力拔群
作者: happylo    时间: 2025-2-21 17:19
太贵,售后没有保障。
作者: 行者无疆2003    时间: 2025-2-21 17:19
会不会是购买的人很少上绿坛吹bb呢?
作者: aishangniu    时间: 2025-2-21 17:22
这是一个生态
作者: michaelchang    时间: 2025-2-21 17:26
楼主可以对比一下同价位的国产和进口品牌台机的声音
作者: yuki8868    时间: 2025-2-21 17:30
你故意说台机,而不是说耳机,看来是知道国外的台机水有多深的
作者: haxang    时间: 2025-2-21 17:46
都不富裕,楼主支援点?
作者: 阿灰灰    时间: 2025-2-21 18:08
其实这种现象不罕见,比如一群玩吉他的小白,看到Martin、Gibson动则几万的觉得贵,不舍得买,然后被一群营销号洗脑去买一些小作坊所谓的复刻Martin、复刻Gibson,从几千开始买,越买越上头,琴不好好练,整天买买买,还被作坊忽悠去改琴——把琴拆了再粘起来、换配件等等...搞了一圈下来发现琴技完全没有提升,烧掉的钱足够买几把真正的Martin、Gibson了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2-21 18:19
国内做高价台机,比如?
作者: David_One    时间: 2025-2-21 18:20
yuki8868 发表于 2025-2-21 17:30
你故意说台机,而不是说耳机,看来是知道国外的台机水有多深的

我不是故意,事实上就是如此。
作者: David_One    时间: 2025-2-21 18:20
michaelchang 发表于 2025-2-21 17:26
楼主可以对比一下同价位的国产和进口品牌台机的声音

对比过同价位的ud505和eh3,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作者: penxiang    时间: 2025-2-21 18:33
主要是太贵了   
作者: wangshunan12    时间: 2025-2-21 18:36
1难买难运难售后,2部分地区电压问题,3代理商溢价严重
作者: David_One    时间: 2025-2-21 18:42
michaelchang 发表于 2025-2-21 17:26
楼主可以对比一下同价位的国产和进口品牌台机的声音

同价位ud505能甩eh3几条街。



作者: bglz5051    时间: 2025-2-21 18:50
也不一定,只要好买,有售后,价格不太贵,照样能卖的不错,比如hdv820
作者: 椎名真空    时间: 2025-2-21 18:58
说实话国内大几千万把块的“高价”台机只不过是国外的入门....所以两三千的拓品双三在国外卖得那么好
作者: hifiamor    时间: 2025-2-21 18:58
国内的性价比高。15年前我刚开始玩hifi,论坛的顶流设备就是三小强,。benchmark dac1 , apogee minidac, lavry da10。rudi,solo、莱曼那个时候满天飞。
后来国内越做越好,功能越来越强大,相比之下国外的就没有性价比了。
作者: zealote    时间: 2025-2-21 19:07
David_One 发表于 2025-2-21 18:42
同价位ud505能甩eh3几条街。

在国内这俩不是同价位的,ud505x的价格添点够买两台eh3了
作者: 陀塔崔司机    时间: 2025-2-21 19:15
国外的大牌子看看价格,audio research 的前级什么价格,mola的解码什么价格,消费降级
作者: 新房荡漾    时间: 2025-2-21 19:36
怎么看法跟我反着来的,我都没看见几个人买高价国产
作者: 收sus和功放    时间: 2025-2-21 19:44
yuki8868 发表于 2025-2-21 17:30
你故意说台机,而不是说耳机,看来是知道国外的台机水有多深的

真的假的,国外台机溢价很高吗还是
作者: michaelchang    时间: 2025-2-21 19:51
David_One 发表于 2025-2-21 18:20
对比过同价位的ud505和eh3,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这俩哪个音质好呢?不光是指解析力和素质,还有调音和音乐味

作者: kazker    时间: 2025-2-21 20:10
你说eh3和ud505,但国内eh3只要4000元,ud505要7000元
作者: gbsweet    时间: 2025-2-21 20:15
玩的高端的一般不怎么爱在大家谈发帖,去紫坛看看,还有大部分都建群聊
作者: 新海翔    时间: 2025-2-21 20:19
一个贵,一个售后不稳定,国外耳机国内还有售后点,过保坏掉了拿钱返厂或者找耳机医生也好修,台机这玩意儿,除非你自己能折腾会修,不然坏了找谁?他给你偷换个保险丝啥的你可能都发现不了,国内台机好歹在维修和使用稳定性上上有保障
作者: 新海翔    时间: 2025-2-21 20:22
新房荡漾 发表于 2025-2-21 19:36
怎么看法跟我反着来的,我都没看见几个人买高价国产

高登,钰龙比如序曲小夜曲之类的,买的人很多  ,而且消费水平也就是四五千比较多,再多到万元旷世之类的,国外比较多见的也就是湖人高文和弦力士这几样了,接近万元以及万元以上的就很少了,只是那些有实力的都喜欢讨论,那些买万元内国产机的多数都安安静静听音乐了
作者: 忘水森林    时间: 2025-2-21 20:34
买高端货的不逛论坛
作者: 胖子z    时间: 2025-2-21 20:46
国外机是以国外的电设计的,国内机是以国内的电设计的(滑稽
作者: Xsa    时间: 2025-2-21 20:55
等luxman100周年耳放国行,羡慕你直接可以购买
作者: 留香小筑    时间: 2025-2-21 21:08
要有人把同价位的国产和国外名牌的具体到型号的机对比评测才有用,不然只买国外名牌的和只买国产的互相不了解,又或者有人两种同价位都对比过,然后来个笑笑不语,这样笑笑不语别人怎么知道
作者: shoutup    时间: 2025-2-21 22:20
行者无疆2003 发表于 2025-2-21 17:19
会不会是购买的人很少上绿坛吹bb呢?

好真实

作者: hi-wowo    时间: 2025-2-21 22:24
hifiamor 发表于 2025-2-21 18:58
国内的性价比高。15年前我刚开始玩hifi,论坛的顶流设备就是三小强,。benchmark dac1 , apogee minidac, ...

国外产品为啥没性价比?因为国内经销商互相拆台,国内商家,是出口竞相压价,进口竞相抬价,想要代理某个产品,就不惜抬高价格给国外厂家来抢代理权,本来烧油在老经销商可以1万买到的东西,到了新代理就变成2万的价格。东西当然没有性价比。

作者: fanrong    时间: 2025-2-21 23:05
国外买国产台机的也不少啊……Eversolo就不用说了,歌诗德,声韵,Holo,丹娜,这些牌子都是讨论度很高的。我飞傲k19一天就出给老外了。
作者: fsbyh    时间: 2025-2-21 23:19
发烧版本的“何不食肉糜?”
作者: 一只耳呀    时间: 2025-2-21 23:27
你这一开始结论哪里来的?数据出处?高价台机多高价?国外中国台机也大把
作者: no50    时间: 2025-2-22 00:06
真PK贴少了,不明真相的多了
作者: koei81    时间: 2025-2-22 00:21
楼主要知道,坛子里活跃的很多都是学生或者工作不久的年轻朋友,而国产设备在这个消费群体中深耕多年,功能和价格都相对更合适一些。我身边音箱hifi烧友较多,年龄中年起步,几乎没有国产设备。
作者: 情许花开    时间: 2025-2-22 01:09
外行没售后,国行翻倍买当冤种
作者: oj268    时间: 2025-2-22 06:51
还不是国产便宜,实话实说国产机论水平,和大家都看不上的天龙马兰士都有差距,更别说和人家高端品牌比了
作者: caijie581112    时间: 2025-2-22 07:09
David_One 发表于 2025-2-21 18:20
对比过同价位的ud505和eh3,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请问你提到的505和eh3按照你的感觉哪个更好,不是一个级别的意思是哪个级别更高,水平相差大约多少?感谢
作者: Jackyng    时间: 2025-2-22 08:29
新房荡漾 发表于 2025-2-21 19:36
怎么看法跟我反着来的,我都没看见几个人买高价国产

我赞同;我看万元的讨论帖;两万的讨论帖;5万内的都基本国外品牌吧,没有国内的;万元内的Qutest,rme;两万内的小罗、tt2;五万内m1、dave、大罗26,ma3,或者加个梅;十万内基本Dcs和msb,南瓜,翻车鱼,weiss这些。 国产真的就见过holo被讨论过
作者: 鬼狐    时间: 2025-2-22 08:33
那些机器没有在这里打广告哎
作者: Warspite    时间: 2025-2-22 08:51
本帖最后由 Warspite 于 2025-2-22 10:00 编辑

用这些的人很少来这。
作者: sagajytc    时间: 2025-2-22 09:52
hifi非常主观,没法和其他行业一样,对洋货有个怯魅的过程。说是耳朵收货,大多数人的耳朵被认知影响很大。
作者: wwwping2011    时间: 2025-2-22 10:01
Jackyng 发表于 2025-2-22 08:29
我赞同;我看万元的讨论帖;两万的讨论帖;5万内的都基本国外品牌吧,没有国内的;万元内的Qutest,rme; ...


国产的 还有声韵,较贵
作者: 浮云一切    时间: 2025-2-22 10:39
hifiamor 发表于 2025-2-21 18:58
国内的性价比高。15年前我刚开始玩hifi,论坛的顶流设备就是三小强,。benchmark dac1 , apogee minidac, ...

三小强现在还能卖2000,比他后出的国产dac还能卖多少呢
作者: ffftf44    时间: 2025-2-22 10:50
进口台机对于大部分烧友太贵了,2w都不一定能凑一套分体式系统,cfa3,bhse这些开源电路耳放买headamp的,一个就要3w+,几千这个价位只能选择国产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5-2-22 12:49
只能是出来发帖子的是这些人。更多人买了听就完了,从不出来发信息
作者: gusijia    时间: 2025-2-22 13:04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5-2-21 18:19
国内做高价台机,比如?

拿解码器来说,比如Jeff的泉解码和梅解码,分别卖1w多和小三万,我只说价格,别的不评价。
作者: Alias520    时间: 2025-2-22 13:20
贴吧绿坛紫坛家电
玩的阶段不一样而已,五w往上你想买国产的都没什么选择了,国外几十w的都一大堆
作者: pcchina888    时间: 2025-2-22 15:36
第一要看自己的经济实力,第二在实力允许的情况下,越前端的设备越要买进口设备,比如数播,解码器之类,调音国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科hi那种自嗨的就算了,你自己开心就好,第三如果实力不允许,先解决耳机或者音箱,这个是在整个系统里对你最直观听感影响最大的部分。
作者: chfsg1    时间: 2025-2-22 16:13
绿坛相对平易近人一点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2-22 18:18
gusijia 发表于 2025-2-22 13:04
拿解码器来说,比如Jeff的泉解码和梅解码,分别卖1w多和小三万,我只说价格,别的不评价。

解码三万内真没啥洋品牌可以选,如果有,请推荐一下。
作者: 从头学起    时间: 2025-2-22 20:06
国外产品也不好说,比如见过TEAC某型的开箱图,那豪横的飞线,如果是国货,怕是要骂死。
作者: qpwu2011    时间: 2025-2-22 21:06
主要是台机国产的已经可以出高档、高音质的机型了,性价比来说相对便宜。耳机国产品牌很少,只有平板的一家
作者: David_One    时间: 2025-2-22 21:14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5-2-22 18:18
解码三万内真没啥洋品牌可以选,如果有,请推荐一下。

你都说没有了,那我也说没有,因为我的时间宝贵。
作者: leonjo    时间: 2025-2-22 21:45
错觉
作者: 大飞给    时间: 2025-2-22 21:53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5-2-22 18:18
解码三万内真没啥洋品牌可以选,如果有,请推荐一下。

我之前用的ferrum解码配他们的线电非常不错,我看中了它的体积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