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又见“树立正确听音观” [打印本页]

作者: 留香小筑    时间: 2025-7-15 22:42
标题: 又见“树立正确听音观”
又见到听xx耳机树立正确听音观这个说法,不理解,“正确”听音观是靠听xx耳机树立吗,不是靠与现实或者现场的声音作对照,然后逐渐修正,逐渐积累经验,这样慢慢形成的吗


作者: shoutup    时间: 2025-7-15 22:55
都想当圣人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5-7-15 22:55
靠现场可培养不了耳机听音观 至少HIFI系统肯定是不行  因为耳机都是头中   现场哪有头中?  现场声基本是百分之80前方位+20%反射位
作者: lowfi一名    时间: 2025-7-15 23:07
以下个人观点,纯属自嗨

HiFi就像流行文化,因为受众消费群体一直在换(小孩 —— 年轻人 ——老人),大众口味也一直在变的,厂家去推广的耳机也肯定要最符合当下最大的受众的胃口。
目前主流人口的HiFi耳机,也只是适用于当下,过个几年这耳机可能就成了非主流了。

没有哪款HiFi耳机可以作为参考耳机,能帮助树立一个永久的正确的听音观。

如果把10年前的耳机当成主流的参考耳机,树立了听音观,那基本上现在很多耳机都听不下去。

如果真要树立正确的听音观,高级监听音箱系统整一套,万变不离其宗,能听出不同的HiFi产品的优缺点,能理性客观的看待主流HiFi文化,能包容别人的听音观。

作者: bemini1    时间: 2025-7-15 23:52
建议学门乐器,或者多去现场
作者: tom1999    时间: 2025-7-16 00:28
个人感觉听着舒服就好 哪里有统一的声音标准
作者: cavenx    时间: 2025-7-16 07:50
本帖最后由 cavenx 于 2025-7-16 08:00 编辑

不反对听音观这个说法,但是不支持统一听音观。从人类听觉习惯和美学欣赏角度来说,好的声音确实应该是有共性的。在这个论坛看久了,你会发现真的什么样的器材和声音都会有人觉得好听。包括有明显问题的,比如失真度极高,三频极度不均衡和明显搭配出来是恶声的。有些人可能是耳道构造差异问题,但是更多的讨论场合下,就像是奸商在给各种什么样都要卖出去的器材找理由。

回到楼主说的,只靠耳机来培养“正确”的听音观肯定是不够的,这个每个人音乐素养相关,通过各种渠道提升自己才是正道。


作者: 浴皇大帝    时间: 2025-7-16 08:20
cavenx 发表于 2025-7-16 07:50
不反对听音观这个说法,但是不支持统一听音观。从人类听觉习惯和美学欣赏角度来说,好的声音确实应该是有共 ...

你说的一点都对,所以器材我比较趋向有行业音频背景的老牌大厂,这类厂货难说多么好听,但是声音一般没毛病,互搭起来很难出恶声。虽然有些小团队做的器材单价昂贵,对一些大集团来说就是小微企业,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一样…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可靠性,有些大厂功放能用到猴年马月,小厂无论贵否全凭运气。再拿DC电源来说,ifi和老虎鱼,这坛子里经常讨论的,我只会用在守着听音乐的音响这边,串流远端的光猫和路由最终我还是换了有3C认证的明纬哪怕声音差一丢丢,24小时开机起码安全没毛病。
作者: 黑哥    时间: 2025-7-16 08:36
均衡大气、真实再现、舒适耐听的就是好声,推高响度、大把味精、剑走偏锋的音乐和设备最终要被听者所抛弃,听音观大抵就是求大同存小异。
作者: wangshunan12    时间: 2025-7-16 08:44
因为发动战争需要一个理由,仅此而已
作者: Alias520    时间: 2025-7-16 09:03
每个人耳朵都不一样,认知喜好也不一样
自己喜欢就行了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5-7-16 09:15
可以长时间欣赏音乐就行了,其他其实不太重要。
作者: 123ruv    时间: 2025-7-16 09:21
各花入各眼,玩hifi的最终目的都是愉悦自己,任何质疑别人听音观的都是沙币,无论厂商还是个人。
作者: icehurricane    时间: 2025-7-16 09:23
本帖最后由 icehurricane 于 2025-7-16 10:55 编辑
lowfi一名 发表于 2025-7-15 23:07
以下个人观点,纯属自嗨

HiFi就像流行文化,因为受众消费群体一直在换(小孩 —— 年轻人 ——老人), ...

说得很好!平和有理性,非常赞成!
一代一代的消费者口味也会发生变化,声学和材料科学及技术也在发展,几十年前迎合消费者的一些hufi耳机,本身就处于被新一代消费者淘汰的边缘了,谈不上现在听它就可以树立正确的听音观。技术的发展连蓝牙耳机都能以24bit/96khz的规格进行传输和播放音乐了,这个标准正在普及,到达普通人耳听觉上限了,蓝牙耳机是以前所没有的,是不是也要一套听音观?
树立正确听音观,大概可以先买几副监听耳机(标准发明者和制定者,如拜雅一贯坚持的专业监听线)和监听音箱(漫步者mr4才300来块,便宜大碗入门级桌面监听,或者专业音频工作者及市场双重认可的雅马哈msp系列,已于2025年停产)试试,然后有条件的可以到流行歌手演唱会及古典音乐会现场去听听感受一下。先要感受声音原来的样子,才能较为科学地谈论听音观。相当赞成坛友说的,正确听音观不是靠某一个耳机来建立的。
所谓的正确听音观,一般是专业的声学工作者应该注意的,因为他们要制定,实现声学标准,制造规范的产品。一般人就是听个音染而已,只是个人喜好与否,谈不上涉及标准的“正确听音观”。普通音乐爱好者喜欢的产品表达,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听音观,个别发烧友喜欢的东西,音色音染等,并不能直接上升为底层标准,并进而成为塑造别人“正确听音观”的标准和产品--除非标准是依此而定的。
论坛一些人讲建立正确听音观,最后就是一堆肉喇叭在现场表演,推荐某某品牌几十年前的hufi玩意,本质上是个恰饭行为。
真正的专业人士,好像也很少来这个论坛发声。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7-16 09:40
都是这样玩过来的,入烧玩的过程中会发现有些品牌型号偏科的比较厉害但又被吹的天花乱坠,然后就信了买了,回头才发现一切真正大厂出来的经典型号才是让你听夨正常并且优秀的调音。
从没经验到有一点经验,从被误导到有正确引导,发烧10个人有8个人都是从坑里爬出来的。发烧没有不走弯路的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7-16 09:43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5-7-16 09:40
都是这样玩过来的,入烧玩的过程中会发现有些品牌型号偏科的比较厉害但又被吹的天花乱坠,然后就信了买了, ...

额,打错那么多字!看来是早上没睡醒
作者: fliultz    时间: 2025-7-16 10:03
看到这个贴子,我也想说点。

我属于音箱,耳机两条线都有充份接触的人,市面上主流的音箱,耳机品牌各种档次我都有听过。

就在耳机的这个圈子里有个非常奇怪的现像,既然大家都认为自己玩的是HIFI高保真,那么还原现场应该是唯一目标。

然而市面上的耳机,我们就说各家的旗舰,次旗舰吧,

我不说什么乐器了,说还原最普通的,就是人的声音,绝大部份耳机我觉得与真实的人声相差甚远!非常的失真!(旗舰音箱就极少这种情况)

无论是拿哪家出版录音的人声去听,大部份人声表现得非常尖细,带刺,声音分叉,毫无立体感,人的声音是这么奇怪的吗?(大乌托邦是较为正常的吧)

就这样的耳机还吹得天花乱坠?不会有人说我没听过人的声音吧?



作者: fliultz    时间: 2025-7-16 10:09
人的声音都还原得差天共地,还高保真个鬼!

作者: 摆烂干活    时间: 2025-7-16 10:16
同意您的观点~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7-16 10:25
fliultz 发表于 2025-7-16 10:03
看到这个贴子,我也想说点。

我属于音箱,耳机两条线都有充份接触的人,市面上主流的音箱,耳机品牌各种 ...

所以意思是大众所听的都是错的!只有你一个人发现了正确的声音了!
这不就是典型的众人皆错,你独醒吗?
作者: yspanzer    时间: 2025-7-16 10:31
世界 需要和平。 然后回头我就痛扁美国
作者: wzchen    时间: 2025-7-16 10:56
听音观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一个道理,需要学习、历练和正确的树立,大部分的初烧友是没有正确的听音观的,就像一个小孩,是不可能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所以,初烧友认为好听的声音,有可能是不好听的,甚至是难听的,他们认为的好听和老烧友们认为的好听有可能不尽相同,老烧友经过长时间学习、历练和感悟得出的听音观才是正确的听音观,举个例子,我原来一直使用德国WBT的铜镀金RCA插头和插座,因为它们的声音要比一般的品牌,如美国的CMC、瑞士的纽崔兰、日本的古河、美国的卡达斯等都好,所以一度我曾觉得WBT铜镀金插头座的声音是最好的,后来用上了WBT纯银的插头座,那种声音的变化,让我一下子领悟到,这才是真正好的声音、正确的声音,所以,想要知道和领悟什么是真正好的声音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的,包括好的元器件,好的音源、耳放、耳机、线材、电源、保险丝、墙插等等。
作者: icehurricane    时间: 2025-7-16 10:57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5-7-16 09:40
都是这样玩过来的,入烧玩的过程中会发现有些品牌型号偏科的比较厉害但又被吹的天花乱坠,然后就信了买了, ...

确实是从坑里爬出来的,回想自己发烧也浪费了不少钱。等自己摸索着爬出来,听力也退化了哈哈。。。

作者: lowfi一名    时间: 2025-7-16 11:08
icehurricane 发表于 2025-7-16 09:23
说得很好!平和有理性,非常赞成!
一代一代的消费者口味也会发生变化,声学和材料科学及技术也在发展, ...

谢谢认同和回复
这里再多说几句(纯主观言论,不严谨,也不一定是正确)

主流消费群体低龄化的趋势

10年前 可能主流HiFi产品(1000 - 10000)这个区间的消费者,只有等大学毕业工作了之后,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才够负担的起。年龄层段大概在22岁以上

现在小孩子,零花钱比以前多了,主流HiFi产品,年龄层段可能降低到了15岁以上。

以下内容不是贬低,因为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年龄阶段,谁的青春不中二呢

15 - 22 年龄层段,这部分人群有呈现智力和情感都没有完全发育的问题,容易被营销洗脑,洗脑后又容易产生信仰。

这部分人群又处于青春期,特别想去表达,想去证明自己,又因为智力没发育,并不能客观听出器材的问题。

这部分人群呈现出的情况是以价论声,以品牌论声的消费观念尤为严重。

遇到不少HiFi烧油,去喷别人之前,不是去听一下实际的声音去了解一下产品本身

而是赶紧打开咸鱼查找这个产品的二手最低价,然后会说我的一根线(全新的价)都比你一套贵之类的言论。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7-16 11:24
wzchen 发表于 2025-7-16 10:56
听音观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一个道理,需要学习、历练和正确的树立,大部分的初烧友是没有正确的听音 ...

像森海、拜亚这些是在耳机圈里最能让人正听音观的品牌或型号,所以这说法本质上没错,只是有些人很反感被教条。
说白了还是玩的不够多不够深,在这个兴趣里很热爱,就多玩点多试点错。
每个人对兴趣的投入不一样,投入深了懂得自然就会更多。
作者: zikomol    时间: 2025-7-16 11:25
同意楼主观点,想靠一个耳机来树立听音观是没用的。谁知道一个好设备到你家里会不会因为电不行,变得非常难听啥的?唯一能作为参考的,就只有现实中能听到的声音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7-16 11:27
icehurricane 发表于 2025-7-16 10:57
确实是从坑里爬出来的,回想自己发烧也浪费了不少钱。等自己摸索着爬出来,听力也退化了哈哈。。。

是的,30岁不如20的,但有一点是必然的,只要对这个兴趣足够热爱,就会在听音经验上积累的越多。要知道很多著名的录音师年纪都很大了,但不妨碍他们做出优秀的专辑曲目。
作者: 夜鹰110    时间: 2025-7-16 11:27
“听音观”不就是音乐审美嘛,生造的一个词,看到就想笑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7-16 11:34
夜鹰110 发表于 2025-7-16 11:27
“听音观”不就是音乐审美嘛,生造的一个词,看到就想笑

在一个圈子里,互相造一个大家都有共鸣的词,这有何不可呢?
您是找不到共鸣吗?
作者: ahs371    时间: 2025-7-16 12:21
同意楼主的观点!个人的听音观只能是现场与器材的对照,逐步建立的。
我过去说过,衡量一个耳机或音箱的好坏,只有一个标准。播放一首没有听过的音乐的前10秒钟,如果你内心里有“太、太好听了”,“流泪了”,“抓心”“激动的不能自持”等等这种极端的情绪与强烈的冲击感,说明器材系统已经调教的相当好了!听音观也没大问题。
作者: 愛人如己    时间: 2025-7-16 12:23
其实现在的HIFI产品没有一款能正确还原现实中的声音,所谓“高保真”是伪命题,监听类产品也不例外,虽然对细节的还原上珍珠必纠,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摄影产品,不同厂家出来的画面色彩与现实都有较大出入。
比如小号的声音是微刺的,相比其他乐器而言,至于为什么有人说不刺,距离远近而已,现实中演唱会和交响现场由于距发声源有一定距离,齿音部分被中间空间衰减了。
结论:并没有所谓的“正确”两字,首先没有哪个产品敢说自己正确,而千人千耳,同样的声音不同人听到的也不一样,自己玩的开心就好,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
作者: bobo820217    时间: 2025-7-16 12:27
我主要玩监听耳机  箱子玩得少 都是去别人那里蹭听  但就监听耳机 可以说市面上不是非常贵的 我都玩过了 监听都声音各不同  我还要在这里面选 最后适合自己的  这一晃就过去多少年了 自己对能做混音监听  录音监听  的耳机 定位 也是在不断修正的 现在基本固定了 感觉是不容易得
还有  以上我看到  有朋友说 去听现场  或者多在真实的原声乐器 旁听 这样去修正 和去找 接近的  耳机   其实你听耳机是真乐器用录音设备 录了然后做完混音的  还要看  录制方式  有时候  你听一个古典交响乐队 是在音乐厅里听的 但录制出来 不会完全还原现场的声场混响什么的 但有要用耳机去模拟出来  就说以前的HD600吧  它为什么自带那种音乐厅混响 就是为了造成这种感觉  但你用HD600去听 流行音乐 那不是  在录音棚的基础上多加了一个  混响  那就不对了  跟录音室在棚子里对着监听箱子听的 完全不一样  这个对耳机如何才比较正确的还原声音  前前后后都要考虑  当然我是从监听的角度去探讨  还有很多  一时也想不起来了  先聊这些吧
作者: Ianism    时间: 2025-7-16 13:07
听音观就是,我自己明确喜欢亮声,但我也能欣赏暖声,也尊重喜欢暖声的人。
作者: zhan1919    时间: 2025-7-16 13:54
喜欢什么听什么,听音乐那么个性的事,那里需要统一标准。
作者: 47_支原体    时间: 2025-7-16 14:37
jackylzf 发表于 2025-7-15 22:55
靠现场可培养不了耳机听音观 至少HIFI系统肯定是不行  因为耳机都是头中   现场哪有头中?  现场声基本是百 ...

那就不得不提到crossfeed交叉喂食了
作者: 47_支原体    时间: 2025-7-16 14:41
lowfi一名 发表于 2025-7-16 11:08
谢谢认同和回复
这里再多说几句(纯主观言论,不严谨,也不一定是正确)

其实大脑很早就发完全了,只是青少年很多观念还没固定而已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5-7-16 14:52
这属于基础认知积累问题,环境熏陶启发塑造的影响比例很大,看各人命运安排。全看自学能力,和主动探索能力,低端认知是永恒的大多数,随便混混就完了。鲜花的智慧属于稀有的阳春白雪。
作者: shuang007    时间: 2025-7-16 15:09
没个十年听音经验,敢叫树立“正确听音观”?

我自己都不敢说自己的听音观正。
作者: lowfi一名    时间: 2025-7-16 15:24
本帖最后由 lowfi一名 于 2025-7-16 15:50 编辑
47_支原体 发表于 2025-7-16 14:41
其实大脑很早就发完全了,只是青少年很多观念还没固定而已

纯属个人个人观点

初中生知识储备水平不够,对于很多事物的认知,太过于个人经验主义,又懵懂天真,特别容易受到权威主义的影响。

所有声学上的东西最终都围绕:音调 响度 音色 三个要素

HiFi发烧友的自我修养手册:已经把HiFi都上升到了审美层次

HiFi就是一个流行文化,就跟四川人吃不惯广东菜,广东人吃不了四川菜一样,本来只是一个简单的个人口味问题。。。。。

HiFi发烧友做的事情:HiFi厂家做的川菜,觉得不够辣,去花几千几万买一堆辣椒面加进去,一边吃一边自我感动我的审美又提高了。

音乐是门艺术,有自己一套美学体系,通过理论学习以及亲身实践,能懂得各种音乐的创作手法,能欣赏音乐中的美,这才叫审美能力。


HiFi发烧友实际上都算不上器材党,只是通过器材,把原有音乐所具有的音调 响度 音色 修改一下 每天争来争去 谁修改的好,谁的审美高。


真正的器材党是反而是录音棚的那群专业人士:追求准确的动态。离开了准确的动态 音乐的变现力就无从谈起 更谈何审美(类似于唱歌调都不准的)
作者: 夜鹰110    时间: 2025-7-16 15:41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5-7-16 11:34
在一个圈子里,互相造一个大家都有共鸣的词,这有何不可呢?
您是找不到共鸣吗?

是不是首先得证明“大家”是有共鸣的,而不是让人听到了觉得很尬,显得中文词汇量太低于是不得不生造一个来表达,当然了生造这个词的KOL也许是为了显得有点与众不同的高级感
作者: 维康    时间: 2025-7-16 15:46
个人意见,我觉得这种说法很扯淡,听音观有什么“正确”不正确的,自己觉得好听就行,如果喜欢哪一类型的音乐,比如古典,那就提升这方面的鉴赏能力,最好学习相关乐理知识,像流行芭乐、acg那种随便听听过瘾就行了。最重要是注意保护听力,别过度使用器材把耳朵听坏了
作者: eric109    时间: 2025-7-16 15:50
重点是“自己喜欢就好”,而不要总想着“把自己的喜好当成唯一正确的标准或真理并且非要绑架强加给其他人”。相信这一理论不仅适用于所谓“听音观”,也适用于人生很多别的事。
作者: 鬼狐    时间: 2025-7-16 16:17
狗屁都是,pua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7-16 16:18
夜鹰110 发表于 2025-7-16 15:41
是不是首先得证明“大家”是有共鸣的,而不是让人听到了觉得很尬,显得中文词汇量太低于是不得不生造一个 ...

不尬,一点都不觉得尬。
作者: 阿尔法突袭    时间: 2025-7-16 16:32
每个人耳朵都有自己的听感,所以永远自己觉得舒服即可
作者: taike    时间: 2025-7-16 16:34
好奇什么品牌?
作者: dragon_music    时间: 2025-7-16 20:19
硬造一个“听音观“?还不如叫“自嗨观”
作者: zengfanxiang    时间: 2025-7-16 20:34
有了这玩意加持你就觉得正确了,但凡说点不爱听的,就是听音观有问题
作者: szhh    时间: 2025-7-16 20:52
大胆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5-7-16 21:15
47_支原体 发表于 2025-7-16 14:37
那就不得不提到crossfeed交叉喂食了

HIFI人可听不得这些味精。。。。。
作者: sdlwh    时间: 2025-7-16 21:46
本帖最后由 sdlwh 于 2025-7-16 21:56 编辑
jackylzf 发表于 2025-7-15 22:55
靠现场可培养不了耳机听音观 至少HIFI系统肯定是不行  因为耳机都是头中   现场哪有头中?  现场声基本是百 ...

好的耳机系统是可以尽量真实地还原录音现场的,随着耳机系统的不断优化升级,声音应该是越来越立体环绕的。

作者: 朋友妻不客气    时间: 2025-7-16 22:55
多听现场肯定有帮助,最起码对真实的各种乐器声音需要有所了解,否则听到一些耳机里乱七八糟音染和扭曲的效果还浑然不知,以为很中正,那就有点搞笑了。
作者: fankee    时间: 2025-7-16 23:02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5-7-16 10:25
所以意思是大众所听的都是错的!只有你一个人发现了正确的声音了!
这不就是典型的众人皆错,你独醒吗?

他说得有什么问题?拿耳机来树立听音观?首先别自己就教条主义了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5-7-17 09:15
sdlwh 发表于 2025-7-16 21:46
好的耳机系统是可以尽量真实地还原录音现场的,随着耳机系统的不断优化升级,声音应该是越来越立体环绕的 ...

耳机可以还原不假  但是HIFI系统不行   因为HIFI人不允许味精  不允许改动     声音只能从耳机位 也就是纯L/R方而且是贴耳发声  不接受任何科技混音也不接受任何DSP等科技后期  而且必须是纯L/R立体声源
所以耳机HIFI=头中捆绑  除非有一天科技突破次元  所谓的耳机发声模式彻底改变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7-17 09:39
fankee 发表于 2025-7-16 23:02
他说得有什么问题?拿耳机来树立听音观?首先别自己就教条主义了

他说: 不说什么乐器了,说还原最普通的,就是人的声音,绝大部份耳机我觉得与真实的人声相差甚远!非常的失真!
上面是他说的原话。
你玩耳机吗?要是你不玩耳机就当我没说,如果你又玩耳机又觉得耳机非常失真,那为什么还要玩呢?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7-17 09:45
fankee 发表于 2025-7-16 23:02
他说得有什么问题?拿耳机来树立听音观?首先别自己就教条主义了

拿耳机树立听音观的很多源头是很多品牌型号的中低端型号声音是有偏颇的,小白看KOL各种天花乱坠吹完就去买,玩一圈回来之后发现森海、拜亚的入门型号才是正常的并且好的调音。
所以才经常说入门烧友要正听音观先试试老牌大厂。
这事这话是有典故的。很多年前就有这种说法了。
作者: fankee    时间: 2025-7-17 10:08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5-7-17 09:39
他说: 不说什么乐器了,说还原最普通的,就是人的声音,绝大部份耳机我觉得与真实的人声相差甚远!非常的 ...

耳机音箱双修,他说得没错,相对箱子来说,耳机的人声的确不“真实”,而且还不只是人声,其实各频道和声场都是这样。
作者: 海洋Ocean    时间: 2025-7-17 10:24
fankee 发表于 2025-7-17 10:08
耳机音箱双修,他说得没错,相对箱子来说,耳机的人声的确不“真实”,而且还不只是人声,其实各频道和声 ...

我知道,我音箱大耳耳塞都玩,但也不像他说的耳机就是失真。不满的是他这说法
作者: chfsg1    时间: 2025-7-17 10:31
教育听音观的源头应该是米饭吧
作者: fankee    时间: 2025-7-17 10:33
海洋Ocean 发表于 2025-7-17 10:24
我知道,我音箱大耳耳塞都玩,但也不像他说的耳机就是失真。不满的是他这说法

用词问题而已,其实就是这么个意思
作者: zengfanxiang    时间: 2025-7-17 11:01
听音观我来翻译下吧,你不喜欢我,你不认为我好,你就有问题
作者: 夜鹰110    时间: 2025-7-17 11:02
只要是竖立所谓听音观把主管审美硬掰成客观标准的直接拉黑没有冤枉的。还有这个圈子并不是听音乐的爱好者群体,是玩设备的爱好者圈子,有些人骨子里的需求是生命不止折腾不惜而已,其实是和另一部分只是想买套设备好好听歌尽量还原音乐作品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后者想要在这里找到可用的信息也很难,毕竟有这么多正确听音观呢
作者: totun    时间: 2025-7-17 11:11
jackylzf 发表于 2025-7-15 22:55
靠现场可培养不了耳机听音观 至少HIFI系统肯定是不行  因为耳机都是头中   现场哪有头中?  现场声基本是百 ...

????不靠现场靠什么?  
作者: totun    时间: 2025-7-17 11:20
有点好笑,很多人都只是自己觉得好听就行,没有正确与否,但是现实情况是hifi器材只是还原,是还原那就跟真实是有差距的,还原的越真实那就是所谓的正确,真实可不一定会被每个人觉得好听,好听不一定真实,有些耳机演绎蔡大妈更年轻,也会有人喜欢觉得好听,可能听了蔡大妈现场都觉得不过如此不如耳机演绎的甜美,但是现场才是真实正确的。这下就明白正确的听音观是以真实的没有中间还原过的声音为基准,换句话说就是现场训练听音观没毛病,当然你喜欢失真的声音无可厚非但是你要知道你是喜欢失真而不是真实的正确的声音。承认自己喜欢不正确也没什么问题。
作者: jackylzf    时间: 2025-7-17 11:54
totun 发表于 2025-7-17 11:11
????不靠现场靠什么?

当然就是靠公认标准的耳机 比如HD650   HD800S 等这些经典型号  
你现场听惯了那个声场  你能听得下去耳机才怪  现场的声音位置是正前方的 加环境反射      耳机是头中   有可比性吗?

现场听惯了你觉得耳机哪个听着都不对劲

作者: sdlwh    时间: 2025-7-17 16:03
Windows10/11安装 Dolby Access,启用耳机杜比全景声,可以彻底改变你的听音观。
特别是欣赏蓝光音乐会、电影大片时使用Dolby音频源码输出,会自动在耳机系统中模拟5.1、7.1等多声道环绕效果,绝对比单纯的两声道输出现场感好得多。
作者: eric109    时间: 2025-7-17 16:08
夜鹰110 发表于 2025-7-17 11:02
只要是竖立所谓听音观把主管审美硬掰成客观标准的直接拉黑没有冤枉的。还有这个圈子并不是听音乐的爱好者群 ...

握爪,我就是听歌的,不是玩设备的

作者: wzchen    时间: 2025-7-17 16:11
夜鹰110 发表于 2025-7-16 11:27
“听音观”不就是音乐审美嘛,生造的一个词,看到就想笑

两码事,听音观是认为什么样的声音是好的,和音乐没有关系。

作者: 深红狂野    时间: 2025-7-17 22:56
老烧把脑子烧坏掉了,把自己当权威开始“教育”起别人来了
作者: yrsyzw    时间: 2025-7-18 11:02
所谓“正确听音官”本身就是一种PUA   这玩意儿的标准本就应该是花钱花得开心就行   当然话题引战和互相传教本就是乐趣之一   说到底嘴里都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
作者: dal0095    时间: 2025-7-18 11:07
自从确定了大奥听人声,R10听小编制,Omega听大编制之后,就再也没有逛这个坛子的动力了。音源电源避震时钟也差不多烧到头,该玩都玩过了,现在也有比较稳定不想动的一套。有时候看着这些言论都想笑,又懒得说,可能就是退烧了吧。但是我还是发了这条评论,除了凡尔赛一下,可能还是有寻求小众的认同感来凸显内心的虚荣心的念头。看来还是没有做到心无杂念,罪过罪过,回去继续修行了。
作者: 留香小筑    时间: 2025-7-18 12:49
fliultz 发表于 2025-7-16 10:03
看到这个贴子,我也想说点。

我属于音箱,耳机两条线都有充份接触的人,市面上主流的音箱,耳机品牌各种 ...

我也拿自己系统玩出来的人声和日常听到的人声对照,而且认为先把人声做好是基础,因为人声是我们平时听得最多的声音之一,是我们最熟悉的声音之一,在音乐里也是大量存在,调整系统的声音不是应该用熟悉的声音来调吗,如果人声听起来都明显不象,然后大谈器乐大编制怎样怎样好,声场怎样怎样,其实还是失真了呀,
然后我发现生活中听到的人声,既清楚但是又没有好明显的线条,不会好暖厚也不会薄,听起来不会觉得硬硬的也不会觉得软软的,不会觉得特别明亮也不会觉得特别暗,然后就尽量把人声往这个方向调整,虽然调不到完全相似,但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尽量
可能有人会说现实中的人声不等于录音混音出来的那个人声,但是我以前看过一个坛友的帖,觉得有道理,录音混音出来的人声没几个人知道,因为你没听过那个声音,所以我还是宁愿参考现实中的人声
作者: zikomol    时间: 2025-7-18 15:13
本帖最后由 zikomol 于 2025-7-18 15:16 编辑

里面有大神讲的一些知识点。反正我是追求还原派的,参考音乐厅的声音。别人爱怎么样是他的事,也不关心,有些人就喜欢喊麦之流,没这个味的就不听,有些人鄙视这种,还能让他不听了?

星海音乐厅,广州大剧院去多了,找时间去珠海大剧院听听听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page=1#pid36295464


作者: fenk    时间: 2025-7-18 16:06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25-7-18 16:07 编辑

其实听音观和器材,音乐都有关系。器材主要是他自身的声音取向还有其形态(影响聆听方式,可以说和生活方式都有关系),音乐就不用说了,咱们喜欢的肯定不一样。人文因素和科技因素都有,相互影响。但如果你是求真派的话,最好先去研究研究录音和唱片版本,器材怎么能隔着录音直接还原现场呢(当年首先你要清楚你听的音乐有现场吗?如果本来就无现场不是全声学录音,那你比个啥呢)?你当录音是透明的吗?你觉得录音能做到透明吗?你这么看得起人类科技吗?你有幻想吗?你如果有的话,那么你这种人,还真需要来治疗听音观,但是什么样的人来治疗你,决定了你最后是变成一个那啥玩意儿,还是咋地。

作者: kentron2011    时间: 2025-7-18 17:16
这么主观的感受,哪来的正确和错误,自嗨就完了。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5-7-18 18:25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5-7-18 18:30 编辑

其实业余玩家,首先要知道自己在这个专业上的水平。音响这个领域的专业等级在于录音专业和唱片生产机构。还音器材领域都要靠后,往往有玩家参与到这个程度就到头了。但在这样专业的领域,也有为了赚钱而放弃水平的八线品牌。互相的水平差距,用个好一点的旗舰大耳在品牌之间横向比较比较就知道各种风格和差距了。

每个人都有工作,都有专业和水平观念。但是超过了自己的专业,在别的领域也要有点专业尺度的概念,不懂没问题先可以参考自己的工作领域的专业差距。
思维里面有墙是不行的,离开自己的专业就随便的话,可以想象一下返回自己的专业领域也随便试试看。

如果自己认为随便玩都可以,那就不要提和水平衡量关系的概念,放松下来随着购买力和兴趣尝试就完了。同时也承认血拼的话必然能有水平的提升,但是一般玩玩不想花太多钱那就不要过度参与这种话题。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