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8寸中型书架音箱的美好设想 [打印本页]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8 12:42
标题: 8寸中型书架音箱的美好设想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7-28 12:46 编辑

一些想象:


1.它尺寸不能太大,最好是8到9英寸之间,这样单只可以方便搬动,容易移动到各个小房间。适应15-20平米以内的听音空间,完全满足使用距离大约1到1.5米的不失真声压。

2.正常听音乐不需要加炮,低音下潜有效-1db能到38Hz,并且低音部分,30-50Hz频率,3次谐波在88db@1米音量能控制在0.6%以下,同时拥有清晰度和宽松度。
3.最好是主动音箱,外置DSP系统,开放DSP设置,预设几种调教模式,比如监听音箱设计、模仿无源音箱的设计、家用设计、从分频原理,设计目标在根本上切换模式,当然也包括低音能够很大程度自己匹配好房间的驻波峰,更加灵活一些,还保留超低音输出。
4.最好是家用音箱的外形风格,有木纹。
5.可以有一定的风格取向,有一些特定技术年代的个性化,但也希望在旧款音箱的优点基础上,做较大改良。比如ATC SCM50,要比它小一号,容积35L这样,但又不是ATC 40那种人为技术性降低性能的产物,中低频清晰度比它高,在ATC的基础上,把女声和乐器的部分清晰度做高一些,然后最大声压可以比它差一点就行。既要短冲程的动态瞬态,低失真又要长冲程的下潜,中高音保持ATC特有的风格也可以。
6.可能它大概长这样:?

作者: hifisxf    时间: 2025-7-28 13:12
J兄又有作品出产了;
建议考虑小落地,三分频最好,低音做成密闭,是否可以侧低音;
中音单元复合纸盆,低音短冲程,尽量降低对持续电流的要求,好推些~
作者: wozainali    时间: 2025-7-28 14:23
书架箱加炮等于三分频,随便搬动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8 15:00
wozainali 发表于 2025-7-28 14:23
书架箱加炮等于三分频,随便搬动

这个等同不了,当然很贵很贵的另说。。
主要原因是分频区域不一样,炮解决不了主箱更大音量下的失真。

小型中型3分频,这个思路提升的更多是中音的性能~~低音下潜没强太多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8 15:05
hifisxf 发表于 2025-7-28 13:12
J兄又有作品出产了;
建议考虑小落地,三分频最好,低音做成密闭,是否可以侧低音;
中音单元复合纸盆, ...

如果侧置低音,应该是上面这个音箱(1997)的下一代产物(2013)。
它已经接近于高端2分频加炮的理念,但作为落地箱,中音单元需要双6双8来维持大音量的需求,比如飞星,芬兰之声,金琅,惠普都有这些设计。
2010年以后的音响是最吃亏的,很多都好,就是销量不好,那时候的落地音响生不逢时。

作者: 未尽之蓝    时间: 2025-7-28 15:11
你说的,我推荐金琅小和谐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8 15:23
未尽之蓝 发表于 2025-7-28 15:11
你说的,我推荐金琅小和谐

它没开放dsp系统,不加设备,不能自适应房间低音其它挑不出毛病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8 23:50
hifisxf 发表于 2025-7-28 13:12
J兄又有作品出产了;
建议考虑小落地,三分频最好,低音做成密闭,是否可以侧低音;
中音单元复合纸盆, ...

书架好玩,方便移动交流。
喇叭已经配好了!~


作者: true-blue    时间: 2025-7-29 00:58
这个高音有点像丹拿bm6a系列,用过bm6a不太喜欢。
作者: sunnygod    时间: 2025-7-29 02:44
本帖最后由 sunnygod 于 2025-7-29 02:48 编辑

我见过8寸书架箱是放在50多方的客厅,不过人家喇叭是木质振膜,声音优秀过上面的喇叭太多,一对高音喇叭单元加一对八寸喇叭单元,不是那位玩家不想要三单元书架,实在是喇叭单元贵,光喇叭单元就要2万多,加拿大枫木实木做的音箱,板厚不到18mm,没有吸音材料填充,单元解决了三次谐波和驻波问题。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9 08:02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7-29 08:12 编辑
true-blue 发表于 2025-7-29 00:58
这个高音有点像丹拿bm6a系列,用过bm6a不太喜欢。

现在喜欢哪一种音箱?我现在比较喜欢气动的组合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9 08:04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7-29 08:19 编辑
sunnygod 发表于 2025-7-29 02:44
我见过8寸书架箱是放在50多方的客厅,不过人家喇叭是木质振膜,声音优秀过上面的喇叭太多,一对高音喇叭单 ...

是现代喇叭吗?50多平米用很厉害了,不过我这整个音箱预算一对限制在13500元以内。应该也没条件使用您介绍的喇叭,不过您有心情的话,贴图介绍下看过的那个是怎样的。  
近年的高端8寸中频质感都很好的不一定要做三分频。

作者: hifisxf    时间: 2025-7-29 09:23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7-28 23:50
书架好玩,方便移动交流。
喇叭已经配好了!~

J兄这个馒头中音的工艺看起来,相当不俗,高低单元也很有烧相!
是否考虑前导向?期待继续分享,涨姿势哈~

作者: genius_xp    时间: 2025-7-29 09:26
都8寸了,就不要考虑方便移动了吧,很大的箱子了,大尺寸单元,箱体容积不够的话,声音很难宽松。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9 10:07
genius_xp 发表于 2025-7-29 09:26
都8寸了,就不要考虑方便移动了吧,很大的箱子了,大尺寸单元,箱体容积不够的话,声音很难宽松。

全尺寸箱体,板材,容积都没有缩水了。但要做到下潜很深,很宽松,应该是不现实了,清晰就可以保证的到,是真个没,但下潜有限。下潜极限可以做到32Hz -3db了,但这个时候灵敏度可能只有78db。


1只音箱估计重量75斤一只,能搬动。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9 10:35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7-29 10:57 编辑
hifisxf 发表于 2025-7-29 09:23
J兄这个馒头中音的工艺看起来,相当不俗,高低单元也很有烧相!
是否考虑前导向?期待继续分享,涨姿势 ...

30年前是1995年,已经很久了,那个时候计算机都不普及,更不说仿真软件了。
那个时候设计的喇叭很多是除了科学合理的设计以外,对于不太明确的部位,还经常习惯性堆料,造成了那时候的高端喇叭都很养眼,比如您现在的感觉,我也觉得很养眼。(同样的75mm音圈球顶,左边是老设计,ATC的结构,右边是现代设计纽曼团队设计)


比如ATC和丹拿,在那个时候,对比老一代产品,真的很科幻,就像今时今日的PTT,pureifi。今天我们觉得“充满感情”的音响,在当年它们可是最先进的数码味、科学机耶。在当时它们就被批评为“没有感情”“冷冰冰”“力达声粗”的代表,其实只是有些抵触新产品吧。

如果用今天的角度来说,这些设计已经是各有所长,都有明显缺点,但是音响它这个东西,是个工具,甚至你可以认为它是艺术品,所以这些缺陷并不妨碍多数人用于制作和回放音乐。再说吧,很多音乐,也很老了,当时的制作人,用的也很可能是这一代音箱,就当是老瓶装老酒了吧。

--------------------------------------------------------
来看一看,
Klein + Hummel O 500 C 的设计。它是今天纽曼音箱的上一代旗舰,中音也用了这个单元,并且在当时就已经用了DSP实现了线性相位,非常的超前,但买不起啊。后来扬声器设计技术,理念革新,这个团队自己设计了75mm轻量化球顶振膜,小型化钕磁,短路环结构,价格只要ATC原版的5/1,同时客观性能大幅度增强,更加的清晰,也用上了计算机仿真波导技术,也就是如今的KH420旗舰。(图为上代旗舰,应该很少见了。)
这就造成了一个这样的现象:老款很明显用料更好,成本更高,但新款看起来各方面都缩水了,可是实际又性能更强,价格更低。



其实它大到什么程度呢,191.2mm最大外径,磁铁大于面板,安装需要背装,正面安装是塞放不进喇叭孔的,会被磁铁挡住,一只喇叭的重量就能接近一只6寸音箱了。相比之下,高音单元常见的是104mm面板,这个高音是140mm直径面板。
汝之大,只手容不下乎~





作者: fearsdotcom    时间: 2025-7-29 10:56
这不就是林顿强化版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9 11:04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7-29 12:19 编辑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7-29 10:56
这不就是林顿强化版

嗯嗯,也可以这么理解。
箱体毛坯已经做出来了,外层是24mm的进口多层实木夹板,内框是MDF板加强,属于复合结构,前障板是24+24mm,总厚度48mm,喇叭孔不参与承重,喇叭是镶嵌在另外一块前障板固定的工艺。
还需要贴木皮,上漆,打磨等等。整个音箱的重量,最终做好应该是75斤一只。林顿的2倍。






作者: fearsdotcom    时间: 2025-7-29 11:11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7-29 11:04
嗯嗯,也可以这么理解。
箱体毛坯已经做出来了,外层是24mm的进口多层实木夹板,内框是MDF板加强,属于 ...

厉害,林顿的话我感觉主要还是配件还是廉价了点,欧美不少人琢磨给林顿人工升级呢。

话说,我想要个气动高音+丹拿6.5中低音的后导向两分频小书架,能不能搞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9 11:24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7-29 11:30 编辑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7-29 11:11
厉害,林顿的话我感觉主要还是配件还是廉价了点,欧美不少人琢磨给林顿人工升级呢。

话说,我想要个气 ...

6.5寸丹拿很贵,然后做出来可是意义不大啊,比你现在的音箱差距不大各有所长。
林顿是很难升级了,喇叭的底子潜力不大,中档吧,比惠威M5A差点。但价格很好哦,才5000多一对。


作者: fearsdotcom    时间: 2025-7-29 11:30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7-29 11:24
6.5寸丹拿很贵,然后做出来可是没意义不大啊,比你现在的音箱差距不大。
林顿是很难升级了

欧美玩家很多给林顿分频器升级一下,喇叭估计难。
作者: mozart1899    时间: 2025-7-29 12:01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7-29 11:30
欧美玩家很多给林顿分频器升级一下,喇叭估计难。

我用林顿,自己升级没有啥大意思。 还不如加点钱直接上Super Linton. 超级林顿。有时间还不如多花在听音乐上。


不过你们喜欢自己捣鼓的硬件的其实乐趣并不是在听音乐,就是玩设备。呵呵。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9 12:10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7-29 11:30
欧美玩家很多给林顿分频器升级一下,喇叭估计难。

你现在的音箱,其实想升级不容易了,其他同类音箱很多也只是各有所长,换不同结构,不同设计思路,如果不改变架构,都是换换口味,哪怕是升级幅度比较大,用了很高端的6.5寸喇叭,即便是低音升级了,也不如有单独低音的系统,中音升级了,可能仅仅是增加一点动态范围(说直白一点也就是不失真的可用音量)。

还是要把思路转变成高端3分频,降维打击的思路。3分频增强最多的主要不是低音,而是中音性能。中音单元的设计彻底自由了,而且低音单元也能专心处理最难搞的50-250Hz这一段,这一段范围是多数6.5寸音箱的短板,但它是高端3分频的长处。往往又是加炮无法提升的部分,和炮的工作区间75Hz以下也不重叠。。

作者: fearsdotcom    时间: 2025-7-29 12:25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7-29 12:10
你现在的音箱,其实想升级不容易了,其他同类音箱很多也只是各有所长,换不同结构,不同设计思路,如果不 ...

还是得上三分频嘛,好吧那等以后弄套503试试,elac我是非常满意的。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9 12:29
联想到,这几年一直觉得,Linkwitz这个网站,是个大宝库,https://www.linkwitzlab.com/index.htm。页页精彩,句句精华。

他当时应该也是想,为普通家居,设计出一套较为适用的、音箱及回放效果的解决方案吧。

有朋友实际听过吗?

前几年,看到过这篇介绍,是杭州可以听吗?还是挺好奇的了。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01325719486672



作者: 虎啸68    时间: 2025-7-29 13:29
请问楼主,8寸3分频书架和落地式听感上有什么区别,前提单元是一样的。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9 14:05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7-29 14:21 编辑
虎啸68 发表于 2025-7-29 13:29
请问楼主,8寸3分频书架和落地式听感上有什么区别,前提单元是一样的。

如果容积,设计一样的话,那应该是没区别的。
如果是我做的就没区别,落地适合家用,节省一对脚架。书架版本适合搬动,可以放在书架或者调音台,电脑桌后面,甚至挂装,入墙,没有那么长条所以容易操作啊?

但如果,容积不一样,落地的低音会更好,比如绅士宝的喇叭,震动系统很多追求轻量化,那么它低音区域的行程就不能有太大的气压,需要的箱体容积就很大,书架版本的绅士宝通常容积是受限的,低音的下潜也会受限,大概率落地音箱版本是为了扩展容积。

喇叭一样,容积一个受限,一个恰到好处,下潜不一样,听感有什么不一样,这个差距有多大,那正常听流行歌,尤其是十几年前甚至二三十年前的,差距也不大,因为书架箱的容积它也肯定已经应大则大了,不会极端化。
但如果听现在的新产品,尤其电音制作,电子合成的,那差距会有一些。但这个差距在欣赏音乐的角度也是不大的,因为一旦不够用,那肯定是2者都不够用,该加超低音系统还得加。

最终我个人的结论就是∶书架版和落地版,尤其是喇叭一样相同的情况,不值得花心思研究他们的声音上差距,那些是微观的,不足以影响到每天使用它的感受,而应该完全把精力放在外观、造型来考虑,相对来说,外形喜好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9 14:23
虎啸68 发表于 2025-7-29 13:29
请问楼主,8寸3分频书架和落地式听感上有什么区别,前提单元是一样的。

这个视频,印象挺深的,供参考看着玩吧,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e4y1f7To/
视频是同样的6.5寸单元,在密闭的、3个不同容积箱体的对比。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9 15:35
交响无际 发表于 2025-7-29 14:23
这个视频,印象挺深的,供参考看着玩吧,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e4y1f7To/
视频是同样的6. ...

情况1在atc scm25a出现过,比较少见。
情况2是多数音响的常态,并不可能容积最大化。
最后一种情况是理想状况,会很贵,箱体成本高呀。

多数正规设计的音箱是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加一个导向管,配合大电感压制下中高频,降低中高音的音量配合,综合一下。
视频里面出现的情况比较极端的,基本只会存在diy土炮圈子,正常能买到的是不会这样的。

作者: hifisxf    时间: 2025-7-29 18:18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7-29 10:35
30年前是1995年,已经很久了,那个时候计算机都不普及,更不说仿真软件了。
那个时候设计的喇叭很多是除 ...

J兄,感觉在目前高频宽、高分析力、高动态的调音方向下,系统的音乐性就显得尤为可贵~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9 19:04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7-29 19:09 编辑
hifisxf 发表于 2025-7-29 18:18
J兄,感觉在目前高频宽、高分析力、高动态的调音方向下,系统的音乐性就显得尤为可贵~

哈哈,我对音乐性是这样理解的~~~
首先音箱肯定没有完美的,人类还没有做出来完美的喇叭。
但每个时代,每种设计思路的音箱都有自己的特征,和适合它们的音乐,甚至说,各有它们能够超常发挥的音乐类型。
音乐也是人创作的,创作音乐的人也一样是用音箱创作的,来来去去也就那几个。
音乐当然也是人听的,人就有自己的喜好,会有自己喜欢的音乐,如果刚好使用的音箱正好符合了自己的使用场景,符合了自己喜欢的音乐和审美,那它就有音乐味。不然就没有音乐味,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比如我去老烧家,他给我听雨后初晴,说很有音乐味,但我上就来一首《电音版学猫叫》,那什么音乐味都没有了。

----------------------------------------------------------------
然后我折腾这个音箱的初衷,是我已经拥有了2023年的新款高端喇叭设计,能适应现代音乐,也拥有了2013年当时高端的喇叭设计,能适应很多很多流行音乐,但最近很贪心,想要一个能搬动到处玩的三分频,又想到遗漏了1993年的高端喇叭代表,ATC和丹拿,不妨也试着做个玩玩,这种听老港台音乐,就很有音乐味了,特别适合。我好像在变成器材党。


作者: hifisxf    时间: 2025-7-29 19:09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7-29 19:04
哈哈,我对音乐性是这样理解的~~~
首先音箱肯定没有完美的,人类还没有做出来完美的喇叭。
但每个时代 ...

系统搭配和选择是个性化的,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不过,在个性之中必然有共性,一首曲子所要表达的神韵情致,是为知音所共识的~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9 19:20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7-29 19:23 编辑
hifisxf 发表于 2025-7-29 19:09
系统搭配和选择是个性化的,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不过,在个性之中必然有共性,一首曲子所要表达的神 ...

共性这个肯定有的。只是我们通过网络描述,很容易造成用同一个形容词,但描述的是完全不同的听感和事物,想象空间很大很不同。以前我出门也有这个感觉,大家的词语一样,但描述的东西不一样,有时就音乐听的也完全没法相互接受,可能年龄差距大的原因也有。

有机会现场交流最好啦~~~~~~
我有个现实生活中的发烧友,大家听的音乐,对于彼此都是噪音。不过不影响玩音响哈


作者: hifisxf    时间: 2025-7-29 19:24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7-29 19:20
共性这个肯定有的。只是我们通过网络描述,很容易造成用同一个形容词,但描述的 ...

系统搭配的对于表现音乐也是求同存异,异在体现出曲子同一个神韵情致的不同侧面而已~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9 19:43
hifisxf 发表于 2025-7-29 19:24
系统搭配的对于表现音乐也是求同存异,异在体现出曲子同一个神韵情致的不同侧面而已~

您对音乐的感受境界好高。。。我没有那么认真,比较随便,平时听的也是酷狗音乐,任贤齐,庾澄庆,王心凌,乱七八糟,和一些电音。而且也没什么感受,习惯性上网的时候听听。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29 20:07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7-29 20:19 编辑
hifisxf 发表于 2025-7-29 19:24
系统搭配的对于表现音乐也是求同存异,异在体现出曲子同一个神韵情致的不同侧面而已~

您对音乐的欣赏境界好高

其实很多时候,对音乐的理解,感悟,我很确定我在这方面,我只能算是个制作兵器的人,打铁匠。没有那么多的感情投入……和武林高手应该扯不上,甚至在音响世界里,都算不上武林中人。

这一点我是有自知之明的,所以我给我自己用的音箱,起名都叫“冷冰冰” “绿帽帽” “纸糊糊” ,现在这个8寸3分频是”硬邦邦”。
“冷冰冰”就是纯冰冷的指标,没有任何妥协。
“绿帽帽”是因为三手材料+库存喇叭做的,还是个绿色的。
“纸糊糊”是个木浆和塑料混合纸糊喇叭全频。
现在的“硬邦邦”,YBB就是喇叭磁铁又大又硬,箱体边角锋利结实一点音乐的主观感情都没有哈,如果以后谁听到了有感觉,那一定不是我的感觉。


冷冰冰,LBB~~~~~




作者: 交响无际    时间: 2025-7-29 23:16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7-29 20:07
您对音乐的欣赏境界好高

其实很多时候,对音乐的理解,感悟,我很确定我在这方面,我只能 ...

看完这个表述,联想到了这位郑老师,哈哈哈,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T4y1D7bW/。(国际提琴制作大师,中央音乐学院,郑荃教授)

另外,声音方面,推荐听听,Schoeps麦克风的感觉吧。


去年偶然看到了一个视频,非常喜欢里面的声音效果。然后,根据视频里麦克风的样子,搜到了这个品牌。

暂时还无法形容出,Schoeps声音的那种特质吧,更说不出和其它好麦克风的具体区别。但就是真的很喜欢,就是觉得好了。

是一种“超出预期、眼前一亮、耳朵开光”,很“受用”、很“中毒”的感觉吧,哈哈哈~~


作者: mozart1899    时间: 2025-7-30 03:56
虎啸68 发表于 2025-7-29 13:29
请问楼主,8寸3分频书架和落地式听感上有什么区别,前提单元是一样的。

大多数落地设计的时候是两个八寸低音单元,对比大书架一个八寸低音单元,当然听感上低音下潜更深厚。

一般单个八寸能到40-35Hz, 两个八寸单元可以到30Hz左右.


作者: mozart1899    时间: 2025-7-30 04:44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7-29 20:07
您对音乐的欣赏境界好高

其实很多时候,对音乐的理解,感悟,我很确定我在这方面,我只能 ...

音箱鉴别好坏最大的问题是是否失真。
需要知道,某一个录音,应该听上去是什么样的声音,
以那个做标准。 很多设计音箱的工程师都是以某一张碟做范本参考标准。


曾设计过多款著名音箱的 Andrew Jones 就说“测试我自己的设计,我基本就是听Diana Krall 的某张碟, 因为对那个声音有概念。”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30 06:09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7-30 09:20 编辑
[quote]mozart1899 发表于 2025-7-30 04:44
音箱鉴别好坏最大的问题是是否失真。
需要知道,某一个录音,应该听上去是什么样的声音,
以那个做标准 ...
我一般是以测量和对比我比较喜欢的参考音箱为定型的。模棱两可的时候我就做多一个切换模式~有一两个明确的参考物。
当然音乐也会听,但也只是听我自己熟悉的音乐了,但是数据没问题,对比参考音箱也没问题,最终听音乐我也基本上挑不出什么问题。
几个很重要的失真是客观指标可以测量,其实喇叭的选择已经是先筛选失真指标,这一套组合是0.35%级别,并且二次谐波为主。三次谐波低于0.13%。
[/quote]
作者: 虎啸68    时间: 2025-7-30 11:43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7-29 14:05
如果容积,设计一样的话,那应该是没区别的。
如果是我做的就没区别,落地适合家用,节省一对脚架。书架 ...

我看好的就是拓利好的,单元就是绅士宝的喇叭,它以前有8寸落地式,现在停产了,只有书架8寸3分频的。其实书架还提升了喇叭。容积肯定书架没有落地式的大。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30 12:01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7-30 12:08 编辑
虎啸68 发表于 2025-7-30 11:43
我看好的就是拓利好的,单元就是绅士宝的喇叭,它以前有8寸落地式,现在停产了,只有书架8寸3分频的。其 ...

不纠结,协商好不满意退货,负责点包装和人工的损失,200元,大家先约定好,是最现实的。
如果纠结书架还是落地更没必要,大小姨子都喜欢就都要,一个书房一个客厅。

噢耶~~~~

作者: lzf19791030    时间: 2025-7-31 17:35
拓利好八寸三分频和派扬角比较,那个好?中频那个好?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31 18:20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8-1 00:20 编辑
lzf19791030 发表于 2025-7-31 17:35
拓利好八寸三分频和派扬角比较,那个好?中频那个好?

个人认为拓利好更均衡。但我想把这个说的更明白,它们总体,包括派杨角和atc25总体是一个档次。即便如此还是拓利好更均衡,因为低音单元技术更先进。但,一个音箱,它优缺点均衡更好?还是优缺点特别极端特别明显更好?我不知道你的喜好。好还是不好都由你自己的需求决定,我只能说2个对我来说都不够好。
我个人不能接受atc40和派杨角的缺点,所以它的优点对我来说也没有存在的意义。拓利好对我来说优点不明显,没什么特点,但缺点也不明显,我可以接受它更多。但外观设计我不喜欢,不再接受开孔安装网罩的设计了,也不喜欢不可以拆卸的前障板,它原设计不是装饰品。


好,单独说atc的中频,atc家族的音箱,很多人说高频差一口气,其实技术上来看,那个仍然属于是音箱的中频,比如女高音,小提琴,等等常见的音乐元素,基频的频段,都属于中频的范围,都是中音单元承担。atc的中音,低音其实是一种优缺点明显的状态,很多后来设计的喇叭都改掉了,甚至就没有人愿意仿制,都是改良加改制为主。包括我现在使用的这个中音单元,购买的时候我说如果和atc一模一样我就退货。
既然那为什么它那么多缺陷,还是有人说好听,这个也可以大胆设想,聊聊也无妨。

我说一下我的观点:
1.音乐是人做的,这个是确定的吧,做音乐的人肯定也要用音箱的是不是,那ATC也好,丹拿也好,真力也好,纽曼的前身 K+H也是,在90年代都是比较主流的监听音箱,在当时就是先进的产品,这个没问题。那做音乐的人,大概率都不会故意做令人听起来觉得难听的音乐,哪怕做听不懂的。那在一个有缺陷的音箱,做出好听的音乐,是可以的,因为音乐在制作、修饰过程也可以适应音箱的优缺点。那么这个音乐通过类似的音箱回放,就还原的很好了,因为都可能和制作人同频了。
2.时代是在变化的,制作音乐的人,音箱也是在变化的,这个没问题吧?那用ATC听今天用PTT音响做的音乐,它就糊了呀,这个很正常吧?你可以用今天的显示器还原86版本的西游记,但不能用86年的显示器,放今天制作的影片啊。

这也是褒贬不一的原因吧,大家听的音乐不一样,使用需求不一样,使用场景不一样,对音乐的感受不一样,所以会感觉截然不同。

作者: fearsdotcom    时间: 2025-7-31 23:28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7-31 18:20
个人认为拓利好更均衡。但我想把这个说的更明白,它们总体,包括派杨角和atc25总体是一个档次。即便如此 ...

哥们,你广东哪里?我虽然自己系统搞得还满意,但是周围没有老烧朋友,也没得对比验证。我珠海的,如果离得近,有机会串门蹭听一下。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7-31 23:42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8-1 00:10 编辑
fearsdotcom 发表于 2025-7-31 23:28
哥们,你广东哪里?我虽然自己系统搞得还满意,但是周围没有老烧朋友,也没得对比验证。我珠海的,如果离 ...

在清远市~~~随便听呀,高铁来。
如果等上8英寸这个做好一起对比就更好玩啦~~!--------------------------------------------------------------
满意是一种很好的直觉,这个直觉也是很准的。满意真的很正常,也很难得,并且您的配置也不低,很贵的音箱也基本是您现在的结构。

比如说哈,您现在的音箱,本身定价已经很高,16000了,而且是正规大厂设计,有明确的性能等级和定位,它对标大品牌23000左右的产品,可能是丹拿轮廓这类的。大房间单只音量和动态范围不够用,那再来一对又翻倍了,真是很强的。低音的下潜当然是书架箱的短板,加炮补一补也强过很多瘦瘦三分频。
其实看很多很贵很贵的音箱,主要也是低音在增强嘛。中高音到了一定程度以后,没有多少提升空间了。
--------------------------------------------------------------
满意就搞一搞房间咯,说是这样说,但我也很懒,我没有搞。搞房间是收益最大化的,听音距离远了,超过1.5米了,基本上听到的声音效果,房间的占比的作用已经很高,甚至超过音箱本身了。

作者: lzf19791030    时间: 2025-8-1 08:25
谢谢大佬的回复。看您的这两个回复对我来说意义很大。其实我自己喜欢什么我是不太清楚的,只是认为我现在需要8寸三分频。由于场地问题再大的落地现在还不能用,八寸三分频书架箱已经是极限。然后我这边是落后的广西,没地方试听的。之所以想了解派扬角和拓利好,是因为这两的外观个人是喜欢的,像尊响S8就太难看了。然后我是有机会试听ATC40的,听说派扬角和它有点点相似,那我去试听如果喜欢,那就升级派样角了;如果不喜欢,那就拓利好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8-1 09:21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8-1 09:34 编辑
lzf19791030 发表于 2025-8-1 08:25
谢谢大佬的回复。看您的这两个回复对我来说意义很大。其实我自己喜欢什么我是不太清楚的,只是认为我现在需 ...

齐人之福 一套馒头,一套锥盆,全部都要,不满意退货,即可破。满意就淡定的玩,上网吹水就是。
我们上网聊天,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1.买了音箱,听的高高兴兴的,然后会有人说哎呀你这个馒头不行,糊的。
2.假如你买的是相反的音箱,然后就会有同一帮人人说哎呀你这个也不行,薄的。
3.然后你问他们,应该买什么音箱,你会得到一个答案∶特定年代,特定国别,甚至特定序列号某个外国老头签过名的音箱,总之是你买不到的。
4.然后你真的买到了,你又会得到这样的反馈∶推不好,这个不好推,需要用大电流,控制力强的功放,而且又不能太大电流,控制力不能太强。
5.然后说来说去,这样的功放是没有的,必须是特定年代,特定国别,某个很难买到的型号,然后再经过大师魔改以后,才勉强可以。
6.然后你真的买到了,又还是说声音不对,没玩好,可能电不行。要拉专线,换各种线,甚至箱内线,电容电阻。
7.终于你都弄好了,把一个15000元的音箱,费了十几万,弄出了15999元的水平。发烧圈又说,还差一口气,人声不够圆润,乐器也不够真实。
8.这时反应过来,请教大师们,那什么音响好,快告诉我。然后几个大师就掐起来了,谁也不服谁,脸红脖子粗,从争论的话语中不难看出,大师们心中各有理想,比如把atc玩出丹拿的效果而不买丹拿就是推好了。比如把10000元的音箱,通过20万的前端,推出12800元的效果,而不是买一对18000的音箱,就是玩好了。把蔡琴听成王心凌,与众不同,就是玩好了。交响乐要劈,要炸,要嘭的一声吓人,要全村人都听见,就是声场调好了。或者要听起来连音乐制作人都不认识了,才是玩好了,说这才是真实的声音。当然重要的还是最后把他们的二手出给你。。。早说不就完了
以前流行摄影的时候,发烧友喜欢在荷花池斗器材~照片没拍几张,就开始斗,鸟都飞了还在争论长枪短炮,哈哈,输了器材比输了老婆还难受。音响圈子也经常这样,乐趣多



作者: 虎啸68    时间: 2025-8-1 09:42
lzf19791030 发表于 2025-8-1 08:25
谢谢大佬的回复。看您的这两个回复对我来说意义很大。其实我自己喜欢什么我是不太清楚的,只是认为我现在需 ...

你和我的要求基本上一致,目前关注拓利好的8350,我朋友最近去深圳探亲,他要去试听,等他试听完了在决定,我现在就是用的拓利好戈音一号,6.5寸书架,总感觉差了点,尤其是我比较喜欢古典音乐。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8-1 11:53
虎啸68 发表于 2025-8-1 09:42
你和我的要求基本上一致,目前关注拓利好的8350,我朋友最近去深圳探亲,他要去试听,等他试听完了在决定 ...

哦?这样子,原来已经用6.5寸版本了,升级到8寸3分频提升不大。虽然有提升,但还是需要经过对比,鉴别,多听一段时间才明显。要一耳朵听出来,或者说脱胎换骨的感受,需要跨级别升级。比如从6.5了,还是到10寸3分频才明显。

三倍价位,跨2个尺寸,升级感受才明显的。

作者: 虎啸68    时间: 2025-8-1 14:19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8-1 11:53
哦?这样子,原来已经用6.5寸版本了,升级到8寸3分频提升不大。虽然有提升,但还是需要经过对比,鉴别, ...

6.5寸是2分频,8寸是3分频,另外我的客厅空间有限最大就是8寸。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8-1 15:48
虎啸68 发表于 2025-8-1 14:19
6.5寸是2分频,8寸是3分频,另外我的客厅空间有限最大就是8寸。

喔,我大概可以理解了~~~~
适当的妥协没问题。

作者: lzf19791030    时间: 2025-8-1 16:16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8-1 09:21
齐人之福 一套馒头,一套锥盆,全部都要,不满意退货,即可破。满意就淡定的玩,上网吹水就是。
我 ...

大佬分析的是。不过我大概不会有这种困惑。最多只有想得而不得的念想。但其实我是一个比较容易满足的人,比如现在用着乐聆小三,就很满足了,每天听得停不下来。不过人嘛,总有欲望,现在有了勾引人的上盘(我目前只听人声)又开始想起弹性十足的下盘了。我也是12寸大书架的用户,好点的低频我还是听过的,只不过那个12寸(睿韵的P3112)箱子中频太差,人声听起来是糊的(相比小三),所以不喜欢,现吃灰中。本来小三加个低音炮就完事了,但无奈本人是小白不是老湿机,调炮这辈子是不会的。只好看看那个障板炮,配合房间校准器也许能调好,前两个月终于攒够零花钱,准备下单-----我去,那玩意竟然断货了,问了老板,估计要几个月后才有货。等吧,也顺便看看八寸三分频的,因为小三无法放大声,所以最后应该还是要升级大书架的。也可能先买大书架,早买早享受嘛,鬼知道那个障板炮什么时候能出来?

作者: lzf19791030    时间: 2025-8-1 16:33
虎啸68 发表于 2025-8-1 09:42
你和我的要求基本上一致,目前关注拓利好的8350,我朋友最近去深圳探亲,他要去试听,等他试听完了在决定 ...

期待您的听感。不过现在我听人声的多,古典听很少。以后升级了八寸三分频后,应该也会听古典。原先我就是杂食的,什么都听。现在用着三寸,古典没法听,所以只听人声了。

作者: ahs371    时间: 2025-8-1 16:56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8-1 09:21
齐人之福 一套馒头,一套锥盆,全部都要,不满意退货,即可破。满意就淡定的玩,上网吹水就是。
我 ...

总结的很形象!


玩音箱,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好的声音,要知道什么是好的音色、结像、密度、动态等等。没有玩过大耳机的大部分音箱玩家,实际上都不是很清楚。这些都需要音箱直接进行切换比较并听过相当多的音乐才能深刻理解。玩音箱的很少同时有三对音箱进行比较,而大耳机就很容易。本人年轻时玩桌面音箱、玩落地音箱十多年,但是没有进行过直接的比较,对什么是好的声音模模糊糊的。后来玩了几年大耳机,通过多个大耳机听了大量音乐的比较,才感到烧友的那些术语太形象了,以后玩音箱也就有了一个玩大耳机得到的标杆,知道自己的音箱到底如何,而不会盲目瞎玩或人云亦云频繁换器材。
现在国产即使小作坊的音箱一样会有非常高性价比的音箱,效果相当好。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8-1 17:50
ahs371 发表于 2025-8-1 16:56
总结的很形象!

哈哈,有个参考物确实很好。
玩耳机也不受环境影响,并且低音的音质容易做好,尤其是大耳机。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8-1 18:12
lzf19791030 发表于 2025-8-1 16:33
期待您的听感。不过现在我听人声的多,古典听很少。以后升级了八寸三分频后,应该也会听古典。原先我就是 ...

你们两人的听感可能会不一样的,你们对比自己熟悉的的参考物不同嘛。你获得的提升大很多。

作者: zhouyan1983    时间: 2025-8-2 19:27
好单元校音搞好实际上不错的。进口箱子贵 实际上是校音技术的费用,真正成本没有算下来溢价很高的。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8-2 19:43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8-2 20:09 编辑
zhouyan1983 发表于 2025-8-2 19:27
好单元校音搞好实际上不错的。进口箱子贵 实际上是校音技术的费用,真正成本没有算下来溢价很高的。

进口箱子好多,能举出比较具体型号就最好啦~~~按照您说的,设计水平非常高~我一般怎么界定水平高呢,就是喇叭、箱体、电路能够协同开发,有限成本最优解,同时设计成本很高,产量很大,能够均摊设计研发费用。

我想到的是纽曼KH150 KH310 KH80,真力8361?(但真力溢价还是相对略高吧)这类。我心目中的顶级设计是B&O,哈哈。但很多人说是花瓶,其实声学设计它们是认真的,性能在同尺寸里面,也是很好的,反正它们的用户也不在乎性价比这个属性了。


有无源音箱吗?丹拿轮廓系列?好像还不错,在那个价位,这个但销量很有限。或者,卓丽?实木的系列设计也很漂亮。

---------------------------------------
我自己的水平是没有能力参与喇叭的研发,也不能够设计最新一代的箱体(比如塑料打印,塑料轻量化异形结构箱体,设计能力不足只能靠堆料。)喇叭,电路只能在现有的产品做筛选,但好在也能满足我自己个人需求差距还是非常清楚的。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5-8-4 01:47
最后那一段深有同感,大部分土炮玩家还是没有能力去定制一款单元,最多有认识的家具老板可以定制箱体,很多时候受到单元和箱体的限制,最后变成玩吸音棉和分频器。

但这种玩法最大的乐趣是,我做出的声音,一定是我想要的。不是我想要的就不停的改,改不好重头做。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8-4 11:56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8-4 16:24 编辑

制作必要的线材,箱内线,前后级连接线,喇叭线。
选择了高端工业机器人设备使用的电缆,耐折弯、柔顺、耐高温、有明确电气指标。
也不算贵,几十元一米。比佳耐美的产品定位高一个级别,trvv,国产的。

思路就是可靠耐用,尽量不要参与到声音就行。但是这样缺点就是关闭了部分发烧友的脑放,哈哈。
没事,做好了,很漂亮的。接插件虽然不是发烧产品,但也是高端的工业产品或者精密仪器用品。


这是喇叭线芯



为了和香蕉插接触牢靠,便于焊接,先镀上锡,无铅焊锡熔点高,浸润性会差一些,多了这个步骤。


4mm标准香蕉插,这种和经常见到的灯笼型不一样,它是实心的,紧固的方式是一根弹棒,可靠性非常高,铜镍合金,长期使用也不生锈氧化。
看似非常普通,实则也非常普通。属于工业仪器使用,音响也可以用。不过下图这个焊接失败,是个废品了……温度不够

线身和纤芯之间皮包切口用铝合金线套过渡,这样加一道防护比单纯使用热缩管更安全可靠,也耐用,人走它还在。这种线套在摩擦和折弯位置是一个软性收缩环,完美。



这样一对喇叭线就做好了,为什么是6芯呢,因为音箱是三线分音啊,高中低喇叭分别驱动,无物理分频器。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8-4 12:35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8-4 18:16 编辑

箱内线也如法炮制,不过……因为看不见,所以就用了细一点的咯。装箱的时候,也容易操作和固定一些。箱内线不适合多芯,喇叭比较分散嘛。
偷工减料,哈哈。


插簧和线材是紧固加焊接的形式,和喇叭之间接触,用带卡子锁片的插簧,也是纯铜镀镍,合金不容易生锈是不会松动的,不解锁是拔不掉的,也非常可靠。我不喜欢焊接喇叭,我说几个理由。。
1.焊锡丝带有松香或者助焊剂会飞溅,这个飞溅物会伤到一些非常薄的振膜。
2.高音喇叭焊接时间如果过长,或者一次焊接失败再次焊接时间过长,都容易导致音圈高温带有暗病,除非焊接手法很有经验,使用低温含铅焊锡,我业余爱好,这个方面我没有自信。
3.电烙铁操作,其实会被喇叭的磁铁干扰,容易发生意外,高温操作,电烙铁不小心被大力一吸,啪的一下很快啊,伤到喇叭不是大事,伤到人就得不偿失了。





箱内线和接线柱之间的接触,使用紧固件,也是铜合金,不是不锈钢哈。看似很普通,实则确实很普通,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国标电线插头的材质。



最后,接线柱使用了下面这种,不属于音响行业的产物。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8-4 12:38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8-4 12:49 编辑

信号线,DSP端是6.35平衡端子,功放那边一般也是平衡输入。这个头可不是3.5mm电脑主板的那种喔。
有8路,使用6路,分别是高、中、低音喇叭,2个音箱,预留2路用于接可能存在的超低音系统。挺漂亮的,有线序,颜色区分,好用。






这个音箱需要的线材全部做好了,这样一套线材,也不便宜哦,认真算的话。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8-4 12:53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8-4 12:58 编辑
清风扬 发表于 2025-8-4 01:47
最后那一段深有同感,大部分土炮玩家还是没有能力去定制一款单元,最多有认识的家具老板可以定制箱体,很多 ...

我喜欢先接触到了我喜欢的音响,然后再考虑做个改良或者差不多的。当然,我喜欢的音响也很多,更多是我做不到的。。。。最近好像有些沦落成器材党。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8-4 15:22
箱体厂发来进度:
开始帖木皮,逐步上色了。




作者: ahs371    时间: 2025-8-5 20:36
很棒!赞一个!
作者: jichao    时间: 2025-8-7 19:53
关注你使用什么dsp处理器和功放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