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静电耳机有什么特别吗 [打印本页]

作者: nghungwai    时间: 2025-8-10 05:36
标题: 静电耳机有什么特别吗
比如007,声音比动圈的不同在哪里?
作者: 情许花开    时间: 2025-8-10 10:33
一般2k有个波峰,人声听起来有点厚
作者: yfei    时间: 2025-8-10 13:56
物理本质决定,  声音好坏:

动圈 < 平板 < 静电 < 铝带
作者: 创象势力登场    时间: 2025-8-10 16:27
没有什么特别的,单动圈也有比静电单元好听的
作者: lilongduzhi    时间: 2025-8-10 16:43
细腻,柔和,细节非常清晰,不容易刺耳,尤其适合中老年人或者长时间聆听
缺点是低频残或者明显与中高频割裂
作者: szamgo    时间: 2025-8-10 17:37
lilongduzhi 发表于 2025-8-10 16:43
细腻,柔和,细节非常清晰,不容易刺耳,尤其适合中老年人或者长时间聆听
缺点是低频残或者明显与中高频割 ...

请推荐一款入门级的,谢谢!需要什么耳放来推?
作者: suoxie1    时间: 2025-8-10 18:24
l700mk2已经很均衡了,比我的800s低频还好

作者: 天空上尉    时间: 2025-8-10 18:25
听了你就明白了
作者: 112113215    时间: 2025-8-10 19:32
静电的高频,真的很难不给好评
作者: 未尽之蓝    时间: 2025-8-10 20:44
高清的音乐
作者: 唐贵妃    时间: 2025-8-10 21:00
就是很丝滑,高频非常悠长,结项清晰到能听出飘来的音符的感觉。但是涂抹感很重,听久了比较无趣
作者: Teahenn    时间: 2025-8-10 22:15
yfei 发表于 2025-8-10 13:56
物理本质决定,  声音好坏:

动圈 &lt; 平板 &lt; 静电 &lt; 铝带

谬论,实际上各有各的优缺点,几百万的箱子还用的动圈呢
作者: Teahenn    时间: 2025-8-10 22:16
静电主要优势就是高频,中低频不一定很好听
作者: yfei    时间: 2025-8-10 22:19
本帖最后由 yfei 于 2025-8-10 22:23 编辑

一切都是物理原理决定的,第一性原理。     4种大耳机理:


1. 动圈,   问题在于
* 瞬态响应速度有限  :  振膜和音圈有质量,来回要加速减速
* 非线性失真:  振膜支撑悬边会引入
所以,上限:可以做得很均衡,好声音。   
但天花板低的地方是:细节、速度、微动态方面做不上去。

2. 平板  : 超薄振膜上贴导体,所以
* 受力均匀、失真低
* 速度比动圈快
所以,上限:比动圈更快、更干净。  声音密度高、控制力好
但天花板是:极限速度,高频细腻度 都逊于静电/铝带。

3. 静电 : 振膜极薄,夹在两个带高电压的栅极间由静电力直接驱动。
* 振膜质量极低 → 加速度极高,  瞬态极快
* 解析极强、失真极低。
上限:极高频延伸、细节、空气感都容易做到 ‘天花板级别’。

4. 铝带:超薄金属带同时是振膜和导体,直接在磁场中随着电流运动。
* 质量比静电还低 → 理论速度最快。
* 直接电流驱动,没有失真。
上限:1)瞬态、解析、高频空气感都能超过静电, 2)低频可以更有冲击力。






作者: yfei    时间: 2025-8-10 22:47
Teahenn 发表于 2025-8-10 22:16
静电主要优势就是高频,中低频不一定很好听

顶级静电(Stax X9000)在中低频的质感和速度上已经没问题,如果推得好的话。
但力量感,爆棚感差一些。   
原理上的问题是:
1. 静电振膜的最大振幅/位移量有限。   大动态、大低频冲击,需要振膜位移推动更多空气,静电单元因为悬挂结构做不到。

2. 静电耳机本质是靠‘电场’驱动,有点‘电容’负载在里面。 这种RC属性对于低频不是很理想。



作者: yfei    时间: 2025-8-10 22:50
我对4种耳机能达到的上限的看法:


作者: yuhuang    时间: 2025-8-11 08:41
yfei 发表于 2025-8-10 22:19
一切都是物理原理决定的,第一性原理。     4种大耳机理:

别乱用第一性原理。

作者: lilongduzhi    时间: 2025-8-11 16:49
szamgo 发表于 2025-8-10 17:37
请推荐一款入门级的,谢谢!需要什么耳放来推?

stax x1  配 stax 400s 我现在的搭配,还可以,比x1官配好很多

作者: tysjty    时间: 2025-8-13 22:45
mini香格里拉静电套对比arya stealth, ananda unveiled,  前者像4K视频,后者像1440, 1080,差距一耳朵能听出来。不过没有4K的情况下后者也够用了
作者: atcbmw    时间: 2025-8-13 23:11
最顶级的耳机就是静电。
作者: TK421    时间: 2025-8-14 02:03
我们可以从**发声单元的物理原理、质量与阻尼特性、驱动方式、频响与失真**几个方面比较静电耳机与铝带耳机(planar magnetic ribbon driver)谁在物理上“更好”。

---

## 1. 驱动原理差异

**静电耳机(Electrostatic)**

* 膜片:超薄(可做到 1–2 µm 以下)的绝缘薄膜,表面有均匀导电层。
* 驱动方式:在固定极板间施加数百伏至千伏的偏压,音频信号以相反极性加载到极板,产生静电力直接拉/推膜片。
* 驱动力分布:几乎整个膜面均匀受力,没有明显的“驱动点”或局部非线性。

**铝带耳机(Ribbon / Planar Magnetic)**

* 膜片:铝带或铝箔蚀刻线路的薄膜(通常 2–6 µm),表面本身是导体。
* 驱动方式:膜上的导体线处于强磁场中,音频电流通过时产生洛伦兹力驱动膜片。
* 驱动力分布:力集中在导体线区域,虽然可布线均匀,但依然是“线驱动”而非整面均匀驱动。

**对比结论**:静电驱动的力场分布更均匀,理论上线性失真更低;铝带则在布线与磁路优化得当时可接近这种均匀性,但不如静电的理想状态。

---

## 2. 运动质量与阻尼

**静电**

* 膜片极轻(质量密度可低于 1 mg/cm²),惯性极小,瞬态响应非常快。
* 没有音圈或附加质量,低频依靠膜片张力与腔体配合。
* 机械阻尼小,需要空气阻尼或声学结构控制共振。

**铝带**

* 铝导体本身比静电膜的导电涂层重得多,运动质量大约是静电膜片的数倍。
* 由于导体分布在膜上,增加了膜片的动质量与局部刚性,对瞬态和高频延伸有一定限制。
* 磁场与空气的阻尼效果相对较强,控制低频更容易。

**对比结论**:静电在高频瞬态、微动态解析上物理优势明显;铝带在低频控制、阻尼匹配上更易设计。

---

## 3. 驱动线性与失真

* **静电**:力与电压平方成正比,且对膜位移对称(推拉力相等),可实现极低的谐波失真(0.01% 甚至更低)。
* **铝带**:力与电流成正比,电流信号直接转化为力,但布线与磁场不均会引入非线性,失真一般高于顶级静电,但仍可做到很低(0.1% 左右)。

---

## 4. 频响与带宽

* **静电**:极低质量 → 高频可轻松延伸至 40 kHz 以上,且无明显分割振动失真;低频受限于膜张力和箱体设计。
* **铝带**:高频延伸取决于膜片质量与磁路设计,通常不及静电的超高频轻松,但低频下潜和能量感较好,阻抗低、可直接驱动。

---

## 5. 功率与驱动要求

* **静电**:需要高电压低电流专用放大器(千伏偏置 + 数百伏摆幅),对驱动器要求高。
* **铝带**:低阻高电流需求,普通耳放或功放可直推,功率要求较高。

---

## 总体物理优势对比

| 指标    | 静电耳机           | 铝带耳机               |
| ----- | -------------- | ------------------ |
| 质量/惯性 | 极低(1 µm 膜+导电层) | 较高(铝箔+基膜)          |
| 力分布   | 全面均匀驱动         | 线驱动,接近均匀但不完美       |
| 高频延伸  | 极优(40kHz+)     | 优秀(\~30kHz),但受质量限制 |
| 低频控制  | 依赖设计,难度高       | 相对容易               |
| 失真    | 极低(0.01%)      | 低(0.1%)            |
| 驱动需求  | 高压低流           | 低压高流               |

**结论(物理层面)**:
如果以**瞬态响应、线性度、高频解析**为核心指标,静电耳机的单元在物理上更优;
如果以**低频能量、易驱动性、阻尼可控**为指标,铝带单元在工程实现上更有优势。
在“理想物理性能”对比中,静电单元可被视为更接近理论极限,但实际听感还要考虑调音、放大器匹配、耳机外壳声学设计等因素。

---

最新的g5跑的,楼上的可能是提问误差。

作者: Gurty    时间: 2025-8-14 03:40
yfei 发表于 2025-8-10 13:56
物理本质决定,  声音好坏:

动圈 &lt; 平板 &lt; 静电 &lt; 铝带

你干脆说这些单元最贵的价格比较吧 还声音好坏 纯粹智商坏好
作者: yfei    时间: 2025-8-14 13:10
成本, 我个人感觉应该是   静电 > 平板 > 动圈 > 铝带  
(不考虑功放成本)
作者: 静海听风    时间: 2025-8-21 07:54
一个词形容静电:通透
作者: justicet    时间: 2025-8-21 11:45
静电就像温水一样,很舒服,但是动态不行,烧不开啊!
静电:如果要来点酣畅淋漓的大场面,臣妾办不到啊!
作者: Vurtnc    时间: 2025-8-21 16:45
只说形式不说产品就是耍流氓,只是顶级耳机很多是静电,不是静电就好,静电耳机普通产品很多啊,顶级音箱目前主流都还是动圈,屏风是有拥趸,但顶级产品并不多
作者: yfei    时间: 2025-8-21 17:06
大奥是静电,  不记得感觉到有动态问题。   不过就听过两次,每次就几分钟
作者: manman99    时间: 2025-8-21 17:11
本帖最后由 manman99 于 2025-8-21 17:13 编辑

我租过迷你香那个套装 要说我的银乌是女毒 迷你香还要毒很多,丝滑的高音。我玩的不多,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那声音要高级很多。
作者: 阳阳的家    时间: 2025-8-21 22:44
manman99 发表于 2025-8-21 17:11
我租过迷你香那个套装 要说我的银乌是女毒 迷你香还要毒很多,丝滑的高音。我玩的不多,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

我也觉得迷你香是男人家最被低估的耳机

作者: airmax360    时间: 2025-8-22 10:00
静电只听过大奥2,声音空灵,定位清晰结像很小,显得声场异常大(偏纵向)
但类似的声场和定位R10也能做到,大奥低频没有多少弹性,下潜也没多少
R10反而比较全面,原本以为大奥2是森海全新的耳机,初听会和HD800不一样
一开声,熟悉的感觉就来了,不听大编制古典都不能一耳朵区分推好了的H800和大奥+西装放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