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就俩单元,凭什么卖两千?BQEYZ Winter2骨传导混动圈耳机 [打印本页]
作者: Tokugawa. 时间: 2025-9-28 16:42
标题: 就俩单元,凭什么卖两千?BQEYZ Winter2骨传导混动圈耳机
就俩单元,凭什么卖两千?BQEYZ Winter2骨传导混动圈耳机
是的,第一次看到Winter2的简介时,我第一反应就是标题这个想法,都不用说2025年的今天,早个两三年的国产竞争激烈程度,在2000档耳塞市场就已经充斥着六七八个单元,两三种混合堆叠起来的“军备竞赛”。如今看到两单元混合的Winter2还能定价两千出头,不得不说成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开箱感受,成熟稳重的设计风格,本体妥善安置,配件丰富实用,原配耳塞规格分为三个类型,与标准相对应的,额外配有气氛/逼真两种微调声音的耳套来丰富可玩性。附送的收纳盒我觉得材质还是不错的,空间也足够多装一个小尾巴。
耳机配线使用Litz T2结构手工编织单晶铜材质制成,0.78mm双针接驳耳机腔体,另外一端是可换线设计,可支持Type-C解码头和4.4mm及3.5mm插头更换使用,场景支持也是足够覆盖宽泛,便利玩家不同前端使用。
仔细端详本体,Winter2的外观设计,灵感取自冬日滑雪的滑道灵动曲线,搭配松烟绿的配色,也成为贴合蛇年的限定妆造,精细的五轴CNC车工,搭配细腻喷砂和自然曲面,也让本体在不同角度光照条件下,展现出不同的美,明暗对比,自然流淌,确实有点意思。
当然最重要的,作为升级换代的新款,相比前作的提升和优化,还是有所建树。佩戴方面,腔体除了美观巧思之外,厚度控制的精细化处理,也让腔体的体积相比前作压缩约22%,尤其作为骨传导耳机,回放效果还是比较考验佩戴贴合度的,更小的腔体也便于声音的完成呈现,而且也可拓宽适用面,覆盖更多用户。
实际测试,佩戴Winter2选择合适尺寸的耳套,初佩戴贴合紧致,稳定妥帖,长时间聆听无不适压力挤压等问题,在佩戴方面为耐听提供了比较扎实的底层支持。另外腔体工艺选材,除了为确保佩戴舒适的体积优化,以及为确保美观耐用的阳极氧化高光处理之外,选择铝合金材质,也是为骨传导单元高效传输提供便利。
配置方面,Winter2是两单元混合耳塞,使用动圈混合骨传导单元的设计组合。其动圈单元尺寸12mm,辅以定制双腔体结构,及升级大黑音圈提供更优磁路设计,可以使其呈现更低失真、更深下潜,以及高效换能带来的更优动态呈现。骨传导单元部分则是重头戏,11.6mm中高频骨传导单元,使用日本进口更高钯含量的银钯浆制成,客观确保更好导电性能,以求高效驱动,准确精细发声。
当然,以上的种种设计层面的东西,还是无法回答我的标题疑问,耳机终究还是得耳朵收货,在按照官方建议,进行几十小时的大音量煲机磨合后,上耳开声的瞬间,问题的答案,Winter2直观的用声音给出了解。须知首次开声,我是用的配件中Type-C接头搭配手机Tidal流媒体在线聆听,开声后Winter2的声场刻画和氛围感渲染,尤其是中高频的泛音空气感呈现,就已经是令人印象深刻。不是简单的堆高频给你做出所谓的刺激素质感,而是很自然的弥散。例如镲片,在敲击瞬间,音头清脆,亮度光泽优,毛刺少,转瞬后,后续泛音随时间增加,在空间中自然扩散,同时合理衰减,直至回归平静,这个过程Winter2的处理是非常合理自然的,尤其放在这个价位,这种“边听边感受”的泛音演化过程,使得在需要氛围刻画的,需要泛音表现的乐器类曲目播放时,效果相当拔群。
而这一声音优势特色,在更换3.5mm及4.4mm插头后,又有不小提升,无论是搭配三五百的小尾巴,还是三五千的播放器,在不同设备的切换过程中,你可以明显感知到Winter2发声的效果变化,遇强则强。即便Winter2的设计初衷肯定是要高效驱动,便捷搭配,但并没因为做到此番的同时,失去潜力,或者说剥夺听者继续深挖折腾的权利,我觉得这也是产品设计成熟度的评价标准之一。在不同设备间切换时,声音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低频的量感,前端信息量变化带来的解析细节的精细程度差异,以及4.4mm大推力驱动下,更宽阔、更有气势的差别。但即便是上文我说开声的基本搭配,Type-C插头与手机流媒体,其声音表现在该价位也是颇具竞争力的,尽管从配方角度来看,Winter2只有两个单元,给我的感觉是调教好的俩单元协调匹配,声音反而精致清晰,少而精了属于是。

具体来说,Winter2的低频量感适度,质感层面,下潜深度够,回弹的时间把握比较恰当,没有过快速显得严肃,也不会太拖沓显得糊脏,极低频的细节呈现比较丰富,这让下盘有了质感支撑为主的扎实打底。人声部分的口型结象清楚,位置适中,情绪没有多余染色,回归本真,男声的厚度足够,不会干薄,女声的齿音控制恰当不刺耳,柔美类型的轻声漫语情感歌曲,自然真实前提下,氛围呈现也称得上靡靡之音。乐器部分的表现,我觉得最棒的是利用前文所述的上盘氛围感呈现,在迈尔斯戴维斯那张经典的《Kind Of Blue》专辑当中有着非常好的体现,小号的音色呈现,需要的是光泽度与圆润程度的巧妙拿捏,若是一味强调所谓素质,弄得金属味道太足,就不够立体,如果上盘能量不够,音色不完整,而且声音也会暗淡,Winter2对于这部分的理解呈现,就恰到好处,尤其配合合理的空气感呈现,将小号的音色完美的呈现出来。其他配器,打底的爵士鼓,低音提琴的弹拨,极富张力,弹性质感佳,空间舒展,声场宽敞,整个氛围非常的松软舒适,令人放松,稍不留神就沉醉其中。此外还有BossaNova,小野丽莎也是绝美的呈现,单端模式下的Winter2,对于这些需要氛围刻画的,且不是单纯堆音染能解决的类型,有着非常对症下药的绝佳适配,这个价位来讲,此番呈现确实独具特色。当然,若你需要聆听大编制曲目,我还是建议换到4.4mm平衡输出,此时声音风格会更为迅捷干脆,分离干净,声场更开阔,素质更佳,如我最爱的经典曲目,阿莱城的姑娘组曲,单端与平衡之间的明显差异是关于手铃的清脆程度和音色的锐利度,整体瞬态也更为利索,齐奏的能量气势起伏也更足。
最后总结,Winter2虽然只有俩单元,但作为混合式耳塞,不同换能原理之间的频响衔接和音色适配,都是比较和谐的,没有什么可察觉的明显瑕疵,当然不排除俩单元混合起来难度并不会太大。个人认为能够凭借俩单元匹配两千出头售价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对氛围感的独到理解,特别我说听爵士曲目这种对氛围刻画有要求的类型,处理的还是相当自然别致。当然,其他基本的素质,也符合我对这个价位段的认知要求,基本的素质解析都没啥问题,潜力也有,三频分布也比较均衡中正,完成度还是比较高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机会试听看看~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