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高增益低音量和低增益高音量音质有什么差别? [打印本页]

作者: 黑心的汤圆    时间: 2025-11-10 11:04
标题: 高增益低音量和低增益高音量音质有什么差别?
如题

作者: yuhuang    时间: 2025-11-10 11:26
除非器材厂家有特殊说明。低增益高音量的音质好于高增益低音量。
作者: RacingAK47    时间: 2025-11-10 11:48
这个需要大佬来回答了
作者: RacingAK47    时间: 2025-11-10 11:50
低增益比高增益质量更高
作者: Ianism    时间: 2025-11-10 12:02
我看不止一个耳放的说明书上建议,以音量旋钮在12点位置能达到理想音量为准,在此基础上调整增益
作者: gnaggnefaij    时间: 2025-11-10 12:11
下班试试 的确没太注意这个
作者: chfsg1    时间: 2025-11-10 12:21
我的理解高增益会拉高电平,声音会变得比较刺激,低增益的声音更柔和。
作者: chfsg1    时间: 2025-11-10 12:23
声响曲线的话,高增益的斜率比低增益的陡
作者: htmslht    时间: 2025-11-10 12:55
低增益的失真情况要好于高增益,信噪比也更好,高增益的动态表现要好于低增益,增益拉的太高会产生削波失真,增益太低声音容易软趴趴的
作者: 我不是鱼    时间: 2025-11-10 13:04
这个问题很复杂,不同耳放,不同耳机,情况都不一样,耳放高增益电压、电流都会增大,但电流、电压增大的幅度不一样,耳机分动圈、平板,还有高阻、低阻、低敏、高敏,一般来说平板吃电流,动圈吃电压,平板、高阻动圈用高增益,低阻动圈用低增益,关键是要自己听,那个适合自己用那个
作者: hifiamor    时间: 2025-11-10 13:12
自己的设备自己听,问别人有什么用,别人的设备和你的又不一样。
自己听不出来那就说明没区别,别人说了也就是心理上的安慰。
作者: fixbug    时间: 2025-11-10 13:42
一个机器线性曲线最好的工作点是一个,加增益的拉皮儿
作者: voidmind    时间: 2025-11-10 13:53
除了振膜比较厚实的。调高一档增益。其他都用低增益。声音不那么刺激。
作者: kaka32    时间: 2025-11-10 14:31
本帖最后由 kaka32 于 2025-11-10 14:36 编辑

"所有器材的增益都是调解信号电压,即放大固定倍数。
音量是对输入信号做衰减,不影响增益。
虽然改变的是同一样东西,但放大电路在不同的放大倍数时,工作性能是不同的,声音也是不同的" 以上是乾龙盛陈总的解释。

具体哪个更合适,要看你的耳机及个人听感。

举个不恰当例子,增益是油门,音量是刹车,不同的油门刹车配合可以得到同样的速度,但是坐在车里的人一定能感受到不同。

作者: moluguitu    时间: 2025-11-10 14:45
有没有区别你自己用耳朵去聆听啊,一天到晚老问为什么,你都成十万个为什么了
作者: leeyow    时间: 2025-11-10 14:49



作者: 詹士邦    时间: 2025-11-10 16:17
我觉得以后这类问题直接问chatgpt或deepseek会有更客观的答案。

核心原理:增益是什么?你可以把增益理解为信号的“放大倍数”。​高增益​:放大倍数大,输入一点信号,输出就很大声。相当于一个“加速踏板”踩得比较深。​低增益​:放大倍数小,需要输入更强的信号才能达到同样的音量。相当于“加速踏板”踩得比较浅。​音量旋钮则是在增益放大之后,对一个已经很强的信号进行衰减(降低音量)。所以,你的操作顺序是:先增益放大 -> 再音量衰减。高增益低音量 vs. 低增益高音量1. 高增益 + 低音量​工作状态​:耳放工作在高放大倍数的状态下,然后通过音量电位器大幅度衰减信号,以达到合适的音量。​潜在问题​:​底噪可能更明显​:增益在放大音乐信号的同时,也会放大设备本身固有的底噪。虽然你最终把音量关小了,但这些被放大的底噪可能仍然可闻,尤其是在音乐间歇时。​动态范围可能压缩​:音量电位器在低音量区段可能存在左右声道平衡性问题(尤其是普通的碳膜电位器),并且可能无法完美地线性控制信号,导致声音的动态表现(强弱对比)受到轻微影响。​音质可能变“粗”​​:让放大器工作在其设计范围的上限,有时会引入轻微的失真或使声音听起来更“冲”、更“毛躁”,细腻度下降。​优点​:是驱动高阻抗、低灵敏度耳机的必要手段。如果低增益下即使音量开到最大也觉得声音小、无力,那么必须使用高增益。2. 低增益 + 高音量​工作状态​:耳放工作在一个更轻松、更“原生”的放大状态下,音量旋钮通常位于9点到3点方向的“甜点区”。​优点​:​更好的信噪比​:底噪被放大得较少,背景更黑、更干净。​通常有更佳的失真表现​:放大器工作在其线性最佳、负荷最轻的区域,声音通常更细腻、控制力更好。​更好的动态范围​:音量电位器工作在其控制精度更高的区段,能更好地保留音乐的动态细节。​潜在问题​:​推力可能不足​:如果耳机的需求超过了低增益档的最大输出能力,会导致声音失真、动态压缩、低频无力。这就是“推不动”的表现。如何选择?一个简单的决策流程​优先尝试低增益高音量​:将耳放调到低增益档。播放音乐,慢慢调高音量到你觉得舒适、正常的聆听水平。​检查音量旋钮位置​:如果音量旋钮在12点至3点方向之间就能获得足够响度,那么恭喜你,这是最理想的状态。请保持低增益。​聆听感受​:此时声音应该饱满、有力、背景干净。如果觉得声音已经很好,就无需切换。​什么时候需要切换到高增益?​​​当低增益下,音量旋钮已经超过3点方向,但依然觉得声音不够响、软绵无力时。​​ 这说明低增益档的推力已经达到极限,无法很好地驱动你的耳机。​你明确感觉声音“推不动”​​:表现为低频松散、缺乏控制力,声音整体发虚,动态大的时候声音会失真、混乱。你的耳机是公认的“难推”型号(如一些高阻抗的动圈耳机或低灵敏度的平板耳机)。总结与黄金法则​哪个更好?​​ 对于同一台耳放和耳机,​只要能提供足够的响度,低增益高音量几乎总是音质更好的选择。​​​黄金法则​:​在音量足够的前提下,使用尽可能低的增益。​​​实践出真知​:最可靠的方法就是亲自对比。用同一首你熟悉的歌曲,在两种设置下(调到相同响度)进行A/B切换对比。仔细聆听背景噪音、声音的细腻度、力度和动态。你的耳朵会告诉你正确答案。总而言之,高增益是为驱动高需求耳机而准备的“法宝”,而不是用来提升音质的“捷径”。在推力充足时,优先使用低增益档。
作者: zhouyong0102    时间: 2025-11-10 16:28
自己反复比较,听不出来就是一样
作者: nos001    时间: 2025-11-10 16:37
低增益需要更大的前端信号幅度,更多的体现前端的音色;高增益只需要前端很小的信号,放大信号时放大器各级晶体管都将更大幅度的放大信号,更多的体现放大器自身的特征和音色。
作者: nos001    时间: 2025-11-10 16:46
放大器自身性能优良失真小,则高增益可能聆听效果会更好;反之,则低增益聆听效果好,前端一般失真更小。
作者: xiaotan02    时间: 2025-11-10 17:05
这个问题可以这么理解,每个器材有有个接受范围,假如后面器材接不了高增益,那么会削波失真,假如可以接受并且在线性区域,那么高增益没问题。需要看前后器材
作者: 仙台不裂    时间: 2025-11-10 17:20
理论上最好低增益,失真小,而且柔顺,但往往台机低增益是推塞子的,高增益推头戴
作者: 新海翔    时间: 2025-11-10 17:40
我觉得开增益声音整体变薄了一点,尤其是人声气声和齿音会变多,但是低频散的话,开增益会更凝实一点
作者: action859    时间: 2025-11-10 20:58
我也好奇过,看了一堆别人的经验以后决定在GAX EVO上反复AB,结果是,即使施加了强大的心理暗示,我也没听出区别
该好听的还是好听,该不好听的还是不好听
换个耳罩比这个区别大十倍
作者: true-blue    时间: 2025-11-10 21:58
我跟9L的理解相同,过低会软绵绵,过高声音会粗糙。。再者,你自己调到最适合自己就行了,世事无绝对。
作者: 爆小炸    时间: 2025-11-10 22:15
自己慢慢听,高增益不一定差低增益不一定好。到处问还会影响你的判断,听不出来怎么设都无所谓了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5-11-10 22:19
本帖最后由 prodomo 于 2025-11-10 22:26 编辑

需要高增益就高增益。我目前用+6db,解码-耳放-耳机单端。
作者: qiangweng    时间: 2025-11-10 23:53
我是没听来区别 感觉都一样
作者: 轻之肥宅S    时间: 2025-11-11 05:44
这难道不是取决于你自己??
作者: xdqduke    时间: 2025-11-11 07:06
詹士邦 发表于 2025-11-10 16:17
我觉得以后这类问题直接问chatgpt或deepseek会有更客观的答案。

核心原理:增益是什么?你可以把增益理 ...

学习了
作者: 黑心的汤圆    时间: 2025-11-11 07:37
qiangweng 发表于 2025-11-10 23:53
我是没听来区别 感觉都一样

我听起来也一样,貌似低增益柔和一些?
作者: 东泉    时间: 2025-11-11 07:48
自我笼统实测为例
低阻耳机时候
转盘飞傲R7调到接近最大音量,耳放输出功率low模式,音量旋钮适合听感位置
高阻或者低敏耳机,其他不变,耳放high模式保证足够动态

作者: RacingAK47    时间: 2025-11-11 07:53
来学习
作者: ziyousheshou88    时间: 2025-11-11 08:20
詹士邦 发表于 2025-11-10 16:17
我觉得以后这类问题直接问chatgpt或deepseek会有更客观的答案。

核心原理:增益是什么?你可以把增益理 ...

解释错误,音乐信号是先经过电位器衰减,再进入到增益电路电压放大的
作者: 13720309713    时间: 2025-11-11 08:33
无论什么耳机我用的都是低增益
作者: xsox    时间: 2025-11-11 08:45
低增益的70%左右和高增益的40%左右,根据耳机自己选。
作者: djso    时间: 2025-11-11 08:53
本帖最后由 djso 于 2025-11-11 09:07 编辑

低增益信噪比高,声音相对干净、通透,但是能输出的动态范围小,不过实际的动态范围小不小还要看系统搭配,因为高增益的低信噪比、高噪声也会掩盖声音细节让动态范围大打折扣,具体选择高还是低增益要看具体的系统搭配,所以很多DAC都是有增益选项搭配的。

低增益就需要放大端高音量输出,而放大端线性最好的范围是40-60%的范围,如果耳放推力不足,在低增益的时候音量需要达到80%,那耳放的失真将会逐步放大最终让低增益的高信噪比优势无法显现,如果音量控制达到90%以上,耳放失真过大,甚至耳放端也会有“削顶” ,高频的爆炸刺耳声最明显,整体声音还发闷、发硬,同时也会减少耳放的使用寿命。

反过来,如果增益过高,放大前噪声就过大,再好的动态范围也出不来,同时,高增益的信号“波浪”很高,已经快到耳放的天花板了,哪怕耳放音量开得不大,但耳放刚一“接手”这个高信号就直接撞上天花板,瞬间过载,声音也会出现“削顶”一样有爆炸刺耳声、发闷,加上一些电位器在低音量下线性性能也不好,失真和不平衡的现象也是常见的。

总结:
高增益+低音量:耳放过载(输入信号太满)→削波失真(刺耳破音)
低增益+高音量:耳放推力不足(输入信号太弱,硬放大超载)→削波失真(同样刺耳破音)。

所以,增益一般情况下是调节增益到耳放音量在40-60%的时候声音综合状态最好,但也有个别例外的器材,需要自己尝试

作者: 黑心的汤圆    时间: 2025-11-11 11:47
我不是鱼 发表于 2025-11-10 13:04
这个问题很复杂,不同耳放,不同耳机,情况都不一样,耳放高增益电压、电流都会增大,但电流、电压增大的幅 ...

圈铁呢?
作者: 黑心的汤圆    时间: 2025-11-11 11:50
leeyow 发表于 2025-11-10 14:49

厉害了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www.erji.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