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414|回复: 9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耳机到底能不能听出反相,没什么好争的,做个简单的实验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1-25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上海市
本帖最后由 coolbaobao 于 2020-11-25 16:43 编辑

音箱能听出反相,这是毫无疑问的。由于正反相声波在空气中互相抵消,越靠近声场中央(波形重合度越高),声压越小,导致声场中空。


但耳机的左右声道并没多少串扰,仅凭大脑能不能分辨反相呢?


我们来做一个简直的实验:

首先我选了一段贝多芬的小协,因为协奏曲更能反映出声场和乐器定位。
然后我用音频编辑软件cooledit对乐曲作了invert处理。


以下为同一音频文件处理前后的对比图


01处理前


02对其中一个声道的波形反相处理后(请注意波峰波谷的对应)



两个音频文件已上传到网盘
https://pan.baidu.com/s/1aaocU8PFaP3d27166kBLMw
1234

为了避免心理暗示,文件名没有标出哪个是反相声
你用耳机能听出区别吗?




2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5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fistan 发表于 2020-11-25 17:28
以前解码器上有一个相位反180的按钮。
试过,真没听出来Orz

我也是被解码器上的phase invert功能误导了,刚搞清楚那原来是左右声道一起反,等于没反(也不知道这功能有卵用)


自己用音频编辑做了实验才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5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kano 发表于 2020-11-25 17:19
说了多少次了,要比较玄学录音、波形,先同条件录两个一模一样的出来再说。

没看懂你想说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5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魔神Z 发表于 2020-11-25 19:00
是没有关系,但是声音也变了,两路都反的话,是背对音源的效果,中频会削弱,但对于非人声的歌曲更好听。 ...

为什么会是背对音源的效果?

难道你耳膜是前后方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5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魔神Z 发表于 2020-11-25 20:16
因为振膜是反方向震动了

你这个论证过程很跳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5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魔神Z 发表于 2020-11-25 20:40
这可一点都不跳跃,为什么要用交流电而不是直流电, 为什么喇叭线要红黑,要有冷热,不分的话那么根本就 ...

请不要顾左右而言它

麻烦解释一下:
为什么“振膜反方向震动”会产生“背对音源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5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魔神Z 发表于 2020-11-25 20:51
你去站着鼓手的正面 和背面 如果声音是完全一样的,那么就不存在相位差

请不要偷换概念
你站在鼓手的正面或背面

鼓手在你的正面或背后
是两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5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魔神Z 发表于 2020-11-25 20:47
这个还需要解释?虚拟杜比声算法就是这样的,你想获得一个从遥远传过来的声音,那么信号反相就可以实现

你又暗渡陈仓
我们讨论的是前后,不是远近

杜比虚拟声是通过HRTF算法来模拟前后方位的,换言之是模拟人体结构对声音的滤波作用




这和“振膜反方向震动”有何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5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piggypiggy 发表于 2020-11-25 21:07
应该是beethoven.wav吧?

是的
我原以为听不出来
实验后发现一耳朵的事

但我仍不明白是因为脑袋透音,还是大脑合成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5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魔神Z 发表于 2020-11-25 21:21
别以为加点啥名词就显得自己有文化,模拟就是通过算法改变频响,当然不是靠改变物理振膜方向,但是他模拟 ...

是啊,别以为加点啥名词就显得自己有文化



“虚拟杜比声算法”


可把我唬得一愣一愣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5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cdzsz67 发表于 2020-11-25 21:26
最大的影响因素:录制现实中的声音时,两个声道之间本身就自带串扰。
其次,大脑根据听音经验会有一定的 ...

第一条不敢苟同~
现实中的声音没有“声道”一说
“声道”是录音之后才产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5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cdzsz67 发表于 2020-11-25 21:35
你想象一下录音的情况就明白了,不设阻隔的空间中充满了声音,任取空间中两个点,空间中的声波在某段时间 ...

空间是一个整体
录音话筒才是两个点
A话筒和B话筒录的是同一个完整的空间,不是两个空间,也不是一个空间的两部分,不存在“串扰”这个概念


算了,越来越哲学了,不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5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piggypiggy 发表于 2020-11-25 21:57
我的感觉是:乐器结像有点虚(大概2分05秒、4分27秒那段小提琴),空间感和定位不太自然(3分开始那段齐 ...

你是对的~

但你能听出左声道反相,不服不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5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本帖最后由 coolbaobao 于 2020-11-25 22:20 编辑
cdzsz67 发表于 2020-11-25 22:04
其实你离想通只差一步。再做个假设,A和B点之间有一堵100%隔音墙完全隔开,然后A录提琴x,B录提琴y。AB合 ...

你这个假设我也可以换个说法
我可以说把两个话筒一个放在上海,一个放在北京,两个乐手演奏同一曲
或者一个话筒今天录乐手A,另一个话筒明天录乐手B

这不是一回事么?

这里面已经没有“声场”了,更不可能“合成立体声”,只是两个单声道录音而已,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5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本帖最后由 coolbaobao 于 2020-11-25 23:09 编辑
cdzsz67 发表于 2020-11-25 22:34
我觉得你的思维死结了,关键就在于你没有意识到声场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串扰,正因为同一空间内两点间分离 ...

你的这段话中的"串扰"是发生在录音之后

我说的是在录音之前不存在"串扰"这个概念

这仅仅是文字逻辑问题,不需要跟我科普立体声原理

我为什么要跟你争这些,不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6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市
本帖最后由 coolbaobao 于 2020-11-26 08:45 编辑
fengrossaudi 发表于 2020-11-26 05:31
或者说两边同时反接,对不同的动圈振膜材质,或者动铁,平板,又有多大区别呢?
放到微观来看,假设使用简 ...

我的理解:

反相对声音的影响(这里仅考虑单声道的情况,也就是绝对相位)取决于音源的波形特征

如果音源波形上下对称性较强,反相没有影响

如果音源波形明显不对称(上下反转后认不出了),那么听感上也会有一定影响



比如从这张图来看,似乎管乐的影响比弦乐大些

不过我是听不出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10 03: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