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sam9999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问刻录盘和原盘在音质上是否会有区别!!-->af2000转移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24-4-29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kjt 发表于 2002-9-3 00:00
我是从事计算机软件的,经常刻录软件,刻录的软件差一位的话(无法纠正的错误),软件就无法运行,刻录正常 ...

CD-ROM的每个扇区包含98个24字节的框,共2352字节信息。CD-ROM作为数据盘片,需要对数据有较高的可信任度,不能有错误数据。为了达到增强纠错和检错的目标,CD-ROM有3层的纠错机制。采用模式1型的CD-ROM拥有完整的3层纠错机制,每个扇区记录2048字节信息。模式2型的CD-ROM,每个扇区记录2336字节信息,这类CD-ROM主要用于记录视频文件。CDDA音频标准规定的数据量为:44.1k/s×4B×2048 / 2352 = 153.6kB/s,与此比较,模式1型的CD-ROM的播放时间为74分钟,或4440秒,容量为682MB。{维基百科}


根据红皮书 (规定了AudioCD的格式)规范我们可以知道,AudioCD的光盘和一般的CDROM数据盘的格式略有不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没有 Sector Mark (扇区标志)(对此概念不是很了解的朋友可以简单的认为一般光驱对光盘上的资料进行最精确定位的依据就是此标志)。因此,许多光驱在读取AudioCD光盘的时候如果因为光驱或者硬盘的缓存满载(正好和写入光盘相反)(如果写入硬盘的时候硬盘缓存满载将无法继续写入,读出光盘的时候如果光驱缓存满载光驱读盘部分将无法继续将数据存入缓存传输到PC其他部分),将导致光驱数据读取部分读取的暂时中断,需要等待数据缓存有空余才继续读取数据。而AudioCD本身不具备Sector Mark,所以很自然,光头很难非常精确的定位在刚才中断的那个“点”上,而只能停留在刚才中断的那个小范围区域中。而这种情况下因数据无法完美接续而导致的波形失真在PC界一般称为 jitter (勉强翻译成 震动, 很抱歉,这个词的中文没有很合适的翻译)。 在“红皮书”规范中允许产生这种读取上的误差,一般而言,略微的jitter导致的音乐失真在普通的家用中低价系统上普通人是听不出来的。而现在的某些光驱拥有jitter correction功能,能够对这种jitter现象作出了一定的硬件补偿,使影响降低到真正可以忽略的程度。 但是,jitter并没有就此解决。在音响领域上关于AudioCD的jitter和PC领域上的jitter的定义并不完全相同。在音响领域的jitter还包括了光盘转速高于标准重放时的转速、光盘转速变化、光头读取速度变化、光头读取时的移动等导致的某种程度的波形失真,而这个jitter是极其难以避免和减少的,只有使用尽量标准的AudioCD读取速度才能尽量减小(许多HI-END的音响CD转盘机为了能让jitter影响减少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而付出了极其高昂的代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4-4-29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美国
坎坎伐檀兮 发表于 2024-4-19 20:17
音乐CD是不带纠错码的,而数据光盘格式是带纠错码的,这是本质的区别。
音频CD(Audio-CD)包括一条或以上的立体声音轨(Track),以16bit PCM编码,采样率为44.1kHz。标准CD的直径为120毫米或80毫米,120毫米CD可存储约80分钟的音频。80毫米的激光唱片,有时被用作发行单曲激光唱片(CD singles),则可存储约20分钟的声音资料。
音乐CD采用“交叉交错的里德-所罗门码(CIRC)”与“八比十四调制(EFM编码)”保证所刻内容的质量。{维基百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3 09: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