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8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音带宽】HIFI新理论,节省高低频的听音带宽,专注于中频,更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0-2 1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


节省,放音,听音,的带宽。
200到4000HZ,已经足够了,这是矿用话筒的频段。

录音,故意丢失低频,可以节省带宽,连注意力,都节省了。

就如,无需听到地球的自转声音一样,音乐中,过多的低频,是累赘。

节能,减耗。古典乐器,非常知道响鼓不用重锤,所以现代人,可能欣赏不来了。为什么要被几个简单的低频正弦波,占用听音带宽呢,脑补就够了。
欣赏音乐的美,而不是几个响鼓声。
灌满低频正弦波的代价就是,操控度变难了,解压解析度降低了。

就如,红外紫外线,并没打算让人们看见,追求音频频响向高低频拓展,本身可能并不是HIFI,因为离开人觉听音,背道而驰了,舍本逐末。

在得到低频震撼和高频刺激之时,其代价却是弱化了原味,损失了对最自然最该用功去解码的中频部分的解读。

==

分频后,低音气体震动,把中高频气体震动,打散漫了。

就不该有低音。太费耳。又不是大象,需要听到十几公里远的同伴的呼喊或脚踏声。

==

七色光,也只是红黄蓝三原色,脑补出来的。因为,视力细胞,也就这三类。

听觉,就是最早期的触觉和视觉的近距离替代品。
电子化,网络化,云化,扩展了知觉的边界,能听得更远更深。

追根溯源,为什么有七色,为什么不是九色,
为什么不是从红紫两头,多出两种颜色。
进化的目的是什么,存在的目的和源由是什么。

2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 10: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追求深度,而不是宽度。

深度的解析,背后的品质和审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8-14 16:2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