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小白就是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APE、FLAC格式的疑问

[复制链接]
301
发表于 2023-7-29 09: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
玄学只是癔症,有些人是真蠢,有些人是为了浑水摸鱼 别有用心。

压缩编码是科学,只能用科学来解释,用玄学胡咧咧根本就是驴唇不对马嘴。
APE FLAC WAV 只是不同的文件记录方式,最终数据是一样的。

有形的数据,跟无形的听感,
一个可以证实,一个无法证实。
一个可信,一个不可信。

信与不信都是您的自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2
发表于 2023-7-29 10: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襄阳市
lyysqlyysq 发表于 2023-7-29 09:49
玄学只是癔症,有些人是真蠢,有些人是为了浑水摸鱼 别有用心。

压缩编码是科学,只能用科学来解释,用 ...

诚哉斯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3
发表于 2023-7-29 19: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7-31 16:45 编辑

需要讨论和交流的,只是发现了有差别的问题才花时间关注。现在现在的东西太多了,风格差距直接就能听出来,很明显。
流行音乐很多适合声音紧致的ape。听古典音乐主要听细节和宽松度,如果是另外抓的flac声音就宽松多了。如果原盘音效好的话,码率越好越好。wav声音最厚细节最多,但还有比cd的16bit更高的24bit高码古典可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4
发表于 2023-7-31 03: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简单看了看,发现多数人根本就没看楼主说的是什么问题。
楼主问的是,一张CD抓出来,存成无损的WAV,flac,ape,有没有区别,如果没有区别,那就没必要纠结是什么格式了,你喜欢哪种格式就转成哪种,重新下载是没有必要的。
结论是明确的,没有区别。
这与能不能听出区别没半点关系,也与什么金盘还是刻录盘没关系。
事实上,别说不同的格式,就算同一张CD在同一台设备上播放两次,甭管你设备多高档,那听起来也不可能完全一样。这个不是玄学,因为影响电子设备的因素太多了,比如你能保证温度的恒定么?
重点在于,CD的数据是数字化的,音乐CD与普通的数据CD除了格式不同没啥区别,光驱也是通用的。
音乐CD上一般都标记着3个字母,比如DDD,DAD,ADD等等,第三个肯定是D,不论你录音混音是数字还是模拟。
因为是数字化的数据,所以才有“无损”这一说。
以前的唱片是模拟的,所以会有磨损,每次读出来的可能都不一样。
但是CD不存在这种情况,只要读取时没有出错,那就是一样的。这个也不存在玄学。
有网友说自己试过,在不同CD机上抓取的有区别。
我在学校时作一个小项目时研究过WAV文件格式,就是RIFF块结构,文件头和块的大小等等与软件有关,同样的数据写成文件确实可能不一样。要比较就不能直接比较文件,而是要先解析,比较解析出来的纯音频数据,这肯定是一样的。转换成FLAC,APE,只要是无损的,那解析出来也不会有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发表于 2023-7-31 03: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7-31 16:47 编辑

这个角度意义不大,等同于不听音乐去玩纯理论扯呼。面对普遍的数量占优的现实,这才是平常心的常态。

既然都是再玩下载的都几十个TB五花八门的都有,自然会总结出全社会上的人抓出来的格式风格规律。当然前提是器材水平要起码达到次旗舰。
靠自己抓的那几张并没关注和讨论意义,一共能有多大数据量?100MB都难。面对几十个TB才一滴水有研究意义没有,要考虑先。以前的实体盘封存在那里很久都不愿意动。想听的话直接听实体盘不香吗?下载的听听也就算了,除了少量还愿意再回去听的。

面对微弱的自抓轨格式无差别论,这个角度只是对喜欢玩这个细分角度的人范围内有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
发表于 2023-7-31 09: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辽宁省本溪市
本帖最后由 CDrom 于 2023-7-31 09:08 编辑
jimguo 发表于 2022-8-13 16:55
任何信息只可能从大到小,没可能从小放大。一旦被缩小就损失了很多信息,同时附加了很多格式压缩的音色风格 ...

你根本没有理解无损压缩的原理。如果把WAV缩减为MP3,那是有损,因为的确是砍掉了高频和对人耳不敏感的音频信息,无法还原。但无损压缩,例如APE FLAC是可以还原成与原文件一模一样的。你把一个WORD文档压缩成RAR也是无损压缩,可以还原。无损压缩是靠算法压缩的,不是真实的砍掉一部分信息。假设有一个文件的内容是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经过算法压缩为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比原文件小了一半。算法规则是补齐相邻两个数字中间的偶数,那经过还原还是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当然FLAC这种音频文件算法更高级复杂,我们没必要研究,只要知道可以还原成原文件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7
发表于 2023-7-31 09: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CDrom 发表于 2023-7-31 09:05
你根本没有理解无损压缩的原理。如果把WAV缩减为MP3,那是有损,因为的确是砍掉了高频和对人耳不敏感的音 ...

原理又不是谁发明的,都可以查到。但直接能听出来的,难道用原理就可以去推翻吗。个人的实操器材水平和理解力才是问题,还以为当天大学生憋着考试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发表于 2023-7-31 09: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3-7-31 11:05 编辑
CDrom 发表于 2023-7-31 09:05
你根本没有理解无损压缩的原理。如果把WAV缩减为MP3,那是有损,因为的确是砍掉了高频和对人耳不敏感的音 ...

面对大量数码文件都是凭播放效果的经验和大量的结果对比。中间环节对很多人都没用。你能保证自己抓的三种格式都一样,但保证不了全网那么多下载的。而你自己抓的也没办法输出到全网下载。,所以对外界没用。自己找到共同认可的群体还能满足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9
发表于 2023-7-31 09: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自己的实体盘什么都有,原版的黑胶古典流行卡萨尔斯大无,就是不喜欢抓自己的听,肯定没有直接听原盘最香。那还要费那个经干什么,这种一定要把自己家实体盘抓轨的思路,简直莫名其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0
发表于 2023-7-31 09: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我现在是DSD优先听了,当然除非俄网或者磁力上找不到的源。 第二选择是FLAC 24/192/88那种格式,当然最好是唱片公司直接出品的,例如DG的大禾花数码版带PDF介绍的,听不错,秒杀CD版转的WAV和FLA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发表于 2023-7-31 09: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MQA文件是否也有这方面级疑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2
发表于 2023-7-31 10: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莫尔斯 发表于 2023-7-31 09:57
MQA文件是否也有这方面级疑惑

mqa原理上不太看得懂。算法介绍根本就是故弄玄虚的munbo jumbo。

真无损还是假无损,其实就是先编码再解码看一下就能评估了。

我也还没搞到encoder编一下。哪位网友搞到了编码器能不能试一下。

这玩意儿是可以打包到其他格式的,wav和flac都可以打包这种流,所以未来下载到哪怕是wav,也不一定真的是pcm格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3
发表于 2023-8-1 10: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CD机播放明显比PC宽松一些,这里边中间环节很多。但我还是认可CD数据与EAC抓轨的WAV数据应该是一样。以前,几个G的D版的WIn操作系统盘与原版安装时没区别。可见数据抓轨拷贝应该是完整,几乎不会有什么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17 14: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