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GO TT2是可以单独使用的解码耳放,顶面一个和弦特有的凸面镜窗口,可以清晰的看到里面的电路板,和弦招牌的FPGA芯片地位突出,前面还特别写明设计者的名字——Rob Watts。音量调节旋钮是一刻磨砂玻璃球,转动起来阻尼感不错,而且会随着旋转变换颜色,颇有种科技感。TT2具备三个耳机输出,2个6.25,1个3.5,没有平衡口。因为考虑到3.5插口比较深入,而且对像榭兰图那种弯头会有麻烦,所以这个插口下方还特别空出一条槽,不过以我使用的感受,弯头的耳塞还是避免插在这里,最好是用一个转换头插到6.25插口上去,以免损坏耳机插头。TT2同时还有前级输出的功能,实测效果挺不错,但只要耳机口插着耳机,前级就没有输出。通过前面板的3个按钮,用家还可有不少设置的内容可以调整,声音都会有可闻的变化。机器左边是一个蓝牙接收窗口,面积不小,如果是银色外壳的话会显得很突出,用手机连接试过,稳定性相当不错,声音只能算还好吧,毕竟蓝牙重点还是方便,而不是极致的声音。
HUGO M Scaler 是一台升频器,它的任务是把输入的数字信号升频到768kHz(48kHz倍频)或者705.6kHz(44.1kHz倍频)的PCM信号,支持DSD256的格式,不过也是转换成PCM之后进行升频。M Scaler 充分体现出和弦的“灯厂”本质,前面板6颗按钮都是磨砂玻璃球,都能发出不同颜色的灯光,所以你会在各种评测报告的照片上看到不同的颜色组合。M Scaler 和TT2的连接最佳方式是两根BNC线,可以充分发挥这对CP的能力。加入M Scaler 的TT2声音明显多了一些锐气,多了一些棱角,让我原本对于和弦“传统的英伦声音”的评价有一点改变。
Celine Dion 2018年的精选专辑《The best so far...》是24-44.1的规格,选入了她多年来的代表性作品,第5首《The power of love》,录音和后期制作的效果清晰可见,而第13首《A new day has come》就自然多了。这些区别都可以通过M Scaler + TT2清楚辨别。
总结一下优点:M Scaler + TT2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对于Chord声音的认识,由于升频的关系,在温暖的基础上多了一些锐气,多了一些棱角,不再慢吞吞了。强制升频的结果并不坏,还是比较自然的。推动力可观,充分挖掘耳机潜能的能力出色。可调整的设置多,可以让使用者按自己的喜好来使用,这也是现在的潮流吧。升频的算法是按照整数倍来进行的,不容易引起波形畸变,是比较安抚完美主义者心灵的做法。
也总结一下不足之处:TT2开机时间比较长,对急性子是一个考验。从按下播放键到出声有半秒的时间差,会把最开始的半秒音乐漏掉,这是一个Bug,极偶尔会出现不明原因的白噪声,也是一个Bug,希望可以改进。按键的灯色不够直观,需要一段时间的熟悉才能应用自如。
升级建议:USB线和两条BNC线都可以更换更高级的产品,声音会有可闻的变化。开关电源看起来没那么“发烧”,也可以更换更好的电源,或者试试线性电源,可能会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