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00|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HiFi与音乐就只是稍微有点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5-4-11 23: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亚太地区
今晚,下班,在家喝点啤酒,用手机外放小声听歌,心境很好,很好听。
这几天一直在论坛请教音箱摆位等等各种问题,热心的坛友也是知无不言,很感谢。
玩设备这种HiFi玩法真挺好玩的,但是与听音乐无关,就是追求能更好听而已。但是所有的设备今晚被一个小米手机秒了。这一刻它就是好听,好听来自于音乐本身。
每个人都有太多的不同,经过几天的探讨,我发现自己的低频听音观有问题,我喜欢大而劲的低频,那种拳拳到肉的低频,坛友说这可能是有驻波的不健康低频。
我想了一下为啥会这样呢,年轻的时候玩乐队搞摇滚,金属。当时在排练房我的位置是鼓手的旁边,他的低音底鼓音色我特别喜欢,tama牌的鼓,不是骂人的话,就是tama的。整个大学阶段都在听那个时候的我们自己现场演奏的音乐。这个真的是任何音箱都无法复现的,那个时候排练现在想想不全是为了排练吧,大家都很喜欢那种置身其中的HiFi感吧。真是太棒了。而且比在舞台上的声音要好很多。
有感而发,见谅。



2
发表于 2025-4-11 23: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有些人是用器材听音乐。另外一些人是用音乐听器材。这两拨人很多时候理念是不一致的。
照我看,钱是自己花的,自己舒坦是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5-4-11 23: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5-4-11 23: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做音乐:点到为止最好。听音乐:适可而止最好。
非常敏锐的声音辨别能力未必是最好的,失去的往往是艺术层面具有朦胧感的美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5-4-12 00: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一个很残酷的现实,论坛里看起来理论跟听力很厉害的大佬,大多数人无法胜任一个扬声器流水线上的扫频质检员岗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5-4-12 09: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pzpzp 发表于 2025-4-12 00:13
一个很残酷的现实,论坛里看起来理论跟听力很厉害的大佬,大多数人无法胜任一个扬声器流水线上的扫频质检员 ...

听音首先是愉悦自己,和是不是去做质检有关系吗?{:4_9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5-4-12 09: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其实就是这套设备不如手机,乐感和三频都不如手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5-4-12 09: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常州
棋士 发表于 2025-4-12 09:19
其实就是这套设备不如手机,乐感和三频都不如手机好

有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5-4-12 09: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好的音响可以让我更多听音乐,更进一步了解音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5-4-12 10: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所以听音乐的时候要忘记设备,尽情沉浸在音乐里就行,哪怕是手机外放,只有那一刻是投入和沉浸进去的,就是一种享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5-4-12 10: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亚太地区
pzpzp 发表于 2025-4-12 00:13
一个很残酷的现实,论坛里看起来理论跟听力很厉害的大佬,大多数人无法胜任一个扬声器流水线上的扫频质检员 ...

自信点,大佬听了早就退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10: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吉林吉林
shoutup 发表于 2025-4-12 10:00
所以听音乐的时候要忘记设备,尽情沉浸在音乐里就行,哪怕是手机外放,只有那一刻是投入和沉浸进去的,就是 ...

就是这个意思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10:2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吉林吉林
棋士 发表于 2025-4-12 09:19
其实就是这套设备不如手机,乐感和三频都不如手机好

很有可能,这个手机外放小喇叭音色偏暖,有一种糊糊的暧昧感,虽然解析差了一些,但根本挡不住小米13那股浓浓的模拟味。而且你别看它几乎没有低频,反而把中高频突出的更有韵味和鲜活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5-4-12 12: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
pzpzp 发表于 2025-4-12 00:13
一个很残酷的现实,论坛里看起来理论跟听力很厉害的大佬,大多数人无法胜任一个扬声器流水线上的扫频质检员 ...

对音响系统档次区分需要的听力、对音乐本身细节需要的听力、生理学意义上的听力这几样虽有相关性但其实是大不一样的。
大部分正常人的生理学听力差的不是很多,但能对声音正确分辨的人不多。因为这需要大量训练,再往上做精才靠天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5-4-12 12: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
ebenezersong 发表于 2025-4-12 10:28
很有可能,这个手机外放小喇叭音色偏暖,有一种糊糊的暧昧感,虽然解析差了一些,但根本挡不住小米13那股 ...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换个人就不一样听感了……你说的那些模拟味,温暖,可能在不同的人听来就不存在了呢?可以尝试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13: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4-12 12:48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换个人就不一样听感了……你说的那些模拟味,温暖,可能在不同的人听来就不存在 ...

哈,我开玩笑的,哪有什么模拟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5-4-12 15: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死翘翘 发表于 2025-4-11 23:22
有些人是用器材听音乐。另外一些人是用音乐听器材。这两拨人很多时候理念是不一致的。
照我看,钱是自己花 ...

不冲突的啊 音乐腻了听器材 器材腻了听音乐 听腻了可以拿来看 看腻了也可以拿来发帖交流交流 实在都腻了就放着吃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5-4-12 16: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除了在家听,现场也要去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5-4-12 16: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pzpzp 发表于 2025-4-12 00:13
一个很残酷的现实,论坛里看起来理论跟听力很厉害的大佬,大多数人无法胜任一个扬声器流水线上的扫频质检员 ...

你这明显是没逻辑好吧,流水线的质检员只要不聋不瞎不傻只要经过一定的培训是个人都能做但是这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是乐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25-4-12 18: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吉林吉林
stonerose 发表于 2025-4-12 16:48
除了在家听,现场也要去呀

哇,哇音kir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5-6 02: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