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到一个混音师家里参观学习本来很兴奋的去

查看数: 6227 | 评论数: 36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20-9-1 20:48

正文摘要:

结果却很迷茫……

回复

SDK 来自 广东广州 发表于 2020-9-3 00:47

他用SPL,八成是看中SPL的耳机模拟音箱声场功能,这样可以半夜混音,不开监听音箱,不影响别人休息
两厢爱好者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20-9-2 22:13
夜鹰110 发表于 2020-9-2 17:59
耳机耳放一样了,真力也有,好奇地问问解码是啥

Antelope Audio - Discrete 4 Synergy Core 好像不是我们HIFI常见的东西
夜鹰110 来自 辽宁 发表于 2020-9-2 17:59
耳机耳放一样了,真力也有,好奇地问问解码是啥
冰冻银河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20-9-2 16:24
头版再版有些数据都不一样。重新调过的
今年不能发烧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20-9-2 14:56
duron667 发表于 2020-9-2 14:51
音频工作者类似求学中的女人,操作流程系统,目标过程明确,完成作业和学术创造为任务,虽然也分水平经验参 ...

汗!

虽然我私心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是第二种,但我又不能不承认我自己的表现很多地方符合你的比喻。

另外我想说,第一种可能还是有比较规范的标准,所以更“科学”些,

第二种比较缺少一些统一硬性规范,就更凌乱一些。
duron667 来自 山东淄博 发表于 2020-9-2 14:51
音频工作者类似求学中的女人,操作流程系统,目标过程明确,完成作业和学术创造为任务,虽然也分水平经验参差,但水平最下线要高一点,所以相对来说他们之间沟通难度低。
音响发烧友类似恋爱中的女人。操作流程混乱,好奇迷茫交织,喜恶五花八门,或见异思迁或疯狂砸钱,甚至迷信卦象玄幻。也有经验高下之分,不过平均水平较低,沟通难度大。
宵暗小町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20-9-2 14:18
录音工作者和发烧友的重叠率其实挺低的。
两厢爱好者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20-9-2 13:53
今年不能发烧 发表于 2020-9-2 13:48
话说我当时的音乐老师,真的是很棒的。他的课是我们班唯一一个根本没有人逃课的。

可惜我太对不起他了 ...

悦己肯定是对的,如果悦己的同时自己能有点提升更好。
今年不能发烧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20-9-2 13:48
今年不能发烧 发表于 2020-9-2 13:29
这话没错,但我这种看热闹的人,实在是记忆力不行了。我前脚百度或谷歌了点知识,过一阵就忘了。。。。。 ...

话说我当时的音乐老师,真的是很棒的。他的课是我们班唯一一个根本没有人逃课的。

可惜我太对不起他了,弄到现在我还是一个外行。。。。。惭愧之至!
今年不能发烧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20-9-2 13:29
本帖最后由 今年不能发烧 于 2020-9-2 13:32 编辑
两厢爱好者 发表于 2020-9-2 13:21
看热闹的人也要努力进步。

这话没错,但我这种看热闹的人,实在是记忆力不行了。我前脚百度或谷歌了点知识,过一阵就忘了。。。。。。

所以,我始终是单凭听感的喜好在欣赏常听或不常听的音乐。

我不好意思的坦白,我上大学的时候,有音乐课,试唱练耳、音乐史,音乐基础常识。我不好意思的承认,我真正五音不全,唱不准也记不准七个音阶,更不要说升调降调了。我至今不明白我当初是怎么蒙混过关的。
两厢爱好者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20-9-2 13:21
QQQTE 发表于 2020-9-1 21:23
我感觉玩hifi就是外行看热闹,专业调音才是内行看门道。

看热闹的人也要努力进步。
两厢爱好者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20-9-2 13:20
stormywolf 发表于 2020-9-1 21:43
这没什么好尴尬的,术业有专攻罢了。
虚心跟专业人士请教,大多数都挺乐意解释的。我们也经常跟客户讲课, ...

是的,我觉得干什么都要看圈内专业人士的观点
两厢爱好者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20-9-2 13:18
马克兔MK-II 发表于 2020-9-1 23:24
混音玩耳机的不多,因为不需要,有好的音箱,要耳机干嘛,技术倒退吗?顶多用一两个耳机做某些参考。耳机因 ...

算命跳大神
两厢爱好者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20-9-2 13:18
zjh9668 发表于 2020-9-2 00:30
看文科生一样。

非常赞同
两厢爱好者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20-9-2 13:15
knir 发表于 2020-9-2 02:25
很多专业器材就是录音师觉得现有器材不够好而自己下海设计的,只懂软件的录音师必然是不全面的录音师

软硬兼施
两厢爱好者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20-9-2 13:11
今年不能发烧 发表于 2020-9-2 13:01
其实,偏不偏谁知道呢?只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才更切合自己。

我也许就很偏了,但是如果偏了的效果更让 ...

相对来说,可能古典音乐会有比较客观标准,发烧人声味精很重,就无所谓偏不偏
两厢爱好者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20-9-2 13:07
jimguo 发表于 2020-9-2 11:13
建议直接,大量的听。
头版CD和普通CD的差距,不是一点两点。而是差异巨大。推荐几百张首版古典碟。

谢谢分享
今年不能发烧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20-9-2 13:01
两厢爱好者 发表于 2020-9-2 12:57
我是愿意相信专业人士的权威,希望不要烧偏,哈哈哈

其实,偏不偏谁知道呢?只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才更切合自己。

我也许就很偏了,但是如果偏了的效果更让我愉悦,那么从自己的角度,偏就是不偏。

但是如果要公开表达见解,确实偏不偏又涉及听音观是否符合主流见解的问题。


两厢爱好者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20-9-2 12:57
艾舍长 发表于 2020-9-2 01:57
那请他/她来几个案例分析吖。。。

我是愿意相信专业人士的权威,希望不要烧偏,哈哈哈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7-21 17: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