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千言,不知所云! |
楼主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HIFI问题,我来说说我的认识。 听流行和听人声女毒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需要两套截然不同的系统。人声女毒需要的是清澈通透,彻底还原歌手的声音甚至去染色以达到更突出某个频段的目的,聆听者静静的通过歌声达到歌手,作曲者,作词者想要表达的意境。歌声是要达到那个意境必须的介质,就像撸管得边看AV才爽,干撸达不到那种意境一样。所以人声女毒必须清澈通透,结像必须有距离感,但绝不能太远,像交响音乐会那么远就不行了,声音要更近,眼前即可,远了就不容易产生意境了。至于你是欣赏王菲,还是刘若英,还是韩红,那就是个人喜好问题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之甘怡,彼之毒药。 流行虽然包含人声女毒,但流行的字面意思更偏重于好听,就是歌德RS1e类型的,这种系统绝不能通透清澈,必须稍稍有点混,像昏黄的小酒吧里有个歌手在唱歌,环境有点嘈杂,音箱也不太好,任何人随时都可以上去和他她一起喊一嗓子,即使不上去你也会随着歌声哼唱摇摆的那一种。 两种系统不可能兼顾,就像工笔画和写意画不能兼顾一样,各有各的好。 |
旋律第一,歌手实力第二 |
人声需要距离感?太绝对了,肯定是歪理! |
诗奔达 发表于 2021-3-3 08:26 谢谢推荐! |
本帖最后由 kenspeed18 于 2021-3-3 19:48 编辑 我倒是认为你已经迈入了识字的门槛,组织语言对你来说或许还是难了些。别气馁,你可以的! |
反正我是很讨厌歌手的嘴凑近耳道旁边往里面灌口水的,更甚者是墙裂的头中效应,声音直接从脑子里冒出来,无论是录音还是耳机造成这样都不能容忍,一票否决。耳机声场优秀到极致就应该是全无头中效应,令人有声音是从外面来的错觉而无法分辨。一家之偏见,仅供参考![]() |
kenspeed18 发表于 2021-3-2 14:38 小野丽莎前几年也喜欢听,但是听得太多也觉得腻。 我推荐一张 Joan Baez 的斗牛场演唱会,录音很赞,基本上曲曲动听,是难得的上品。 最不可思议的是,这张竟然还是露天的现场录音,而且当天还在下雷雨。 |
1366961392788985.jpg (68.9 KB, 下载次数: 84)
kenspeed18 发表于 2021-3-2 15:03 乐队和录音是Diana Krall 的好,不过我个人更喜欢王菲的演唱风格 |
本帖最后由 kenspeed18 于 2021-3-2 15:05 编辑 说到这里,发发福利 http://m.iqiyi.com/v_19rrat9hmo.html?social_platform=link&p1=2_21_211 这是Diana Krall 《The look of love 》现场视频,伦敦交响乐团伴奏。 然后再看看 https://b23.tv/AoqWC7 这是王菲2003年演唱会上唱的同一首歌。 虽然这样对比,对王菲不太公平就是了,这毕竟不是她的领域。 |
本帖最后由 kenspeed18 于 2021-3-2 14:39 编辑 说起爵士女声,可以再多说一些。 相信不好这一口的朋友也听过王若琳吧,如果觉得还好,还算动听,可以去听听小野丽莎。 她在国内知名度很高,也不需要多介绍了,她的唱功,发音的方式,就明显更有特色,更让人着迷。 然后再听听Diana Krall,你或许就会觉得,小野丽莎还欠缺些什么。 爵士女声这个领域,还真是一步一个台阶,地位摆在这,声音就摆在这。 另外,Diana Krall的现场也是极好看的。 |
诗奔达 发表于 2021-3-2 14:09 嗯,起码人声和乐器是平衡的,不像国内的口水歌。 |
kenspeed18 发表于 2021-3-2 13:35 我有这张,最喜欢第5首。 录音还算平衡,不算很过分。 |
嘿嘿,又是一个引战贴 |
该如何测试一个好耳机,请看我另一张贴 http://www.erji.net/forum.php?mo ... p;extra=&page=1 |
lixp2006 发表于 2021-3-2 13:55 太简单了,就像大学生考试,总不能拿小学一年级的题目吧,完全说明不了问题。 |
kenspeed18 发表于 2021-3-2 13:30 《后来》不适合拿来评测旗舰大耳? |
不需要动脑子的,直接就是迪厅那种情绪化被洗脑模式。只管听即可。 看一些室外演唱会听众,基本上看到的都是在联想自己经历,和歌本身没太大关系。属于一种被带动的自发功。 |
hufi比较简单,就是音乐本身。HiFi听到的信息要多很多,有时候会被其它因素吸引。 |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7-23 17:4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