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听惯了平板是不是很难回归动圈了

查看数: 15249 | 评论数: 76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22-10-16 22:59

正文摘要:

平板声场、解析、动态先天优势真明显,听惯了平板还能回归动圈吗

回复

偶系aven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22-10-20 03:30
本帖最后由 偶系aven 于 2022-10-20 04:00 编辑

动圈耳机从1937年的第一副DT48到现在,已经这么多年了,无论任何的技术砸在这个振膜结构上,边际效应都太明显了
在这么多年的发展和研究过程中,动圈耳机里其实有很非常多的异类去尝试不同的发展思路,多单元、混合单元、改变腔体结构和布局等等,但终究都成了历史长河中的砂砾
倘若说同价位去对比,在动圈耳机所在的价格区间内,同价位其他类型的耳机在流畅性、自然感方面可能永远没法跟动圈耳机相提并论,甚至让竞品提高价位都未必能赢
可是换到其他的方面,细节量、密度感和瞬态可能永远是动圈耳机的弱项,想要提升就要在振膜上疯狂叠buff,加大振膜尺寸、添加镀层、提高磁通量,这些在旗舰级动圈上比比皆是
叠加上去的东西,带来的副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添加单一某一项技术的弊端必须靠另一个技术去抵消,但重复叠加之后又要面临整体调音难协调的问题,叠多了还有可能提高驱动门槛
动圈耳机还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上限难以再提升”,哪怕是站在最高价位的动圈耳机,都要面临信息量一大之后容易“吃了吐”的问题,振膜驱动方式决定了动圈耳机的上限被物理性质限制了
终归不像箱子那样可以有足量的冲程来释放能量,这个道理就跟同款的SoC在手机上的性能释放甚至还不如简简单单设计的平板来得夺人眼球,更不用说箱子还能以分频和叠单元的方式再继续提高上限
拓展腔体大小以留出足够空间来堆叠单元,最终结果就是重量飙升,烧友又要大呼“颈椎终结者”和“佩戴不人性”,譬如crosszone的旗舰和final audio的muramasa
加大单元尺寸,收获更好的动态范围和能量释放表现,却同时要面临其带来的瞬态变差和谐振分割,靠镀层来解决又增加了研发成本还降低产能,最终售价飙升还老缺货,譬如ADX5000和乌托邦
改变单元放置结构,得到更符合设计需求的声音,但又要面临烧友对其评价说“声场怪异”,譬如柏谱的耳机和极致中前期采用S-Logic技术的型号
在有限的设计空间里,想做到“非零和”,太难了,音质、做工、技术、佩戴俱佳,大概率的结果就是售价失控,市场终究只能给出“炫技产品”和“叫好不叫座”这样的评价吧。。。。
做一副动圈耳机,可能很容易,但要做一副“顶级”的动圈耳机,技术红利早已经被吃完了,开发新技术在现在这个夕阳产业的大环境下也变得没有那么切合客观事实了
一个又一个新的品牌站出来,然后迅速退场;一家又一家老字号要么背离初心要么就地倒下,“动圈耳机”这个类型已经没有足够的发展前景让烧友再信任它
我现在确实叛变了,但是我依然希望动圈耳机的“魂”没有死,哪怕任何一个老牌大厂蛰伏数年,最终拿出一款重振旗鼓的产品,我都敢说“我的下一副耳机还是动圈!”,希望有这一天吧

okuboyomono42 来自 中国 发表于 2022-10-20 02:21
看到这么多人还是喜欢动圈,真好
zhangran1z 来自 中国 发表于 2022-10-20 00:00
如果以动圈耳机为基准来说,平板是往下沉,低频厚重,静电是往上飘,高频轻盈。各有各的好,谁都取代不了。
RTX8080TI 来自 中国 发表于 2022-10-19 20:39
平板耳机一般都比较重,驱动条件高。个人更喜欢动圈。
selerol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22-10-19 11:55
把标题改成“听惯了顶级静电耳机(次奥和大香除外)很难回归动圈”还差不多
比如stax x9k 那种独有的音色美感和弱音细节真是绝了
cdzsz67 来自 广东深圳 发表于 2022-10-19 11:30
玩hifi 发表于 2022-10-19 08:34
多圈平板应该解决了这个问题,让平板像动圈一样发声,某宝找一下汤老师的平板耳机,是多圈的,结合了动圈的 ...

唯一尴尬的是失真就要起飞了
鬼狐 来自 江苏南通 发表于 2022-10-19 11:28
听个耳机还追求动态?耳朵吃的消?
yetifc 来自 陕西西安 发表于 2022-10-19 09:04
多听听现场
耳机俱乐部小黑 来自 广东深圳 发表于 2022-10-19 09:04
如果一直在对比和找茬的心里听任何耳机系统都不会满意很久,如果有多个耳机和多个系统,不如抱着欣赏优点包容缺点的心态,才会烧的快乐。
poonhk 来自 香港 发表于 2022-10-19 06:19
每只平板技术都差很远,不能和动圈一样一个单词代表全部
5410 来自 浙江杭州 发表于 2022-10-19 03:56
LS正解
粉眼睛不粉耳朵 来自 四川成都 发表于 2022-10-19 03:50
吹平板干啥,你听惯了顶级平板再听顶级动圈,一种被平板假素质忽悠的感觉。。。。。。。一上动圈,什么声场包围感情绪音乐味全回来了,直接导致平板吃灰一年,纯引战,不理智,理智还hifi个鸟
jayyuan2046 来自 山东潍坊 发表于 2022-10-18 21:43
什么听久了都能适应
tianluo4sc 来自 浙江温州 发表于 2022-10-18 21:26
男人都是大猪蹄子,不要低估自己喜新厌旧的人性
xbtdscdma 来自 中国 发表于 2022-10-18 06:30
同价位的平板秒杀动圈,这是不真的事实!
erjiniu 来自 广东广州 发表于 2022-10-17 23:43
还没听过瞬态正常和器乐表现正确的平板,只是音响性更震撼,接近音箱而已,况且平板都很重很重不可能轻
唐贵妃 来自 江苏扬州 发表于 2022-10-17 22:33
还行,两只经常换着听。各有特色,动圈自然,平板素质要高一截

lqzwaiting4u 来自 福建厦门 发表于 2022-10-17 22:26
平板的声音不觉得干涩吗?
汉保薯條 来自 香港 发表于 2022-10-17 20:38
我从入门听到旗舰
平板解析 细节 声场 &#144044;态都比同级动圈强
但动圈声音跟平板不一样 听音乐也不一定要解析好 细节多
很多人还是讲味道 听感 糊糊的更有味道
两厢爱好者 来自 北京 发表于 2022-10-17 18:52
本帖最后由 两厢爱好者 于 2022-10-17 18:54 编辑

平板不太行,说解析动态定位素质,动圈才是优选,平板好在,可能的原因是平板平均价格更贵,大家都要生活,可以理解。
补充:人声平板还是可以的,听流行味道不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5-6 08: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