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eudo 发表于 2025-9-4 23:53 寶達8系列,瑞士CH副廠Wattson 這些體積重量都不大 |
Hifi 这玩意又大又重又不好看。能在小空间做出好的效果才是最厉害的,我只能说现在大部分厂家其实都没什么技术,全靠几十年攒下来的名气活着。 |
defleppard 发表于 2025-9-4 07:27 鸚鵡螺還不算貴,最麻煩最大的成本的是需要4台AMP來推 |
那种大几十万上百万的音响一年也卖不了几台的,这玩意又不像豪车有钱人都会买,宝华会指望鹦鹉螺赚钱吗? |
點解咁貫?推介去小紅書看看方向哥的視頻,戴上耳機聽聽西班牙屏風之皇的聲音,貴是怎樣演繹![]() |
误食萌汉药 发表于 2025-9-4 02:13 最后多说一句,这台CD机在国内卖7万多 ![]() |
过万的hifi产品,特别是5万以上hiend级的产品,物料成本一般都不是钱,物料成本里外壳基本都是成本最高的,然后是环牛,DAC芯片等,其实成本最高的是软成本,就是研发成本,一台产品往往要几个人研发调音两三年或以上的时间,德国某HIEND品牌的主事人六七年前在慕尼黑展会就说过一段很经典的话,大概得意思就是:很多人都问我们为什么HIEND级的CD机还在用十几元的CS4398芯片,而不用最新的ess9038pro等更新更强的芯片?因为CS4398更容易开发出我们想要的音色,我们投入了9个人研发了4年时间,如果就换个DAC就能换来更好的音质,那我会很乐意去做,因为就算是换ESS9038pro的成本对于我们的研发费用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甚至还不及外壳成本的几分之一,而且两片ESS9038pro的成本还不及整机物料成本的5%,所以不是为了省成本,只是什么DAC芯片能开发出自己想要的声音,那他就是好芯片 |
茅子窝头超过日常需求 |
丹拿52se 发表于 2025-8-29 06:09 大佬太凡尔赛了 ![]() |
真正好的音响非常的贵,所占比重非常的小! 有那么多的那么贵的音响,是因为: 我买回来的音响,用了500万RMB! (装B) |
本帖最后由 丹拿52se 于 2025-8-29 06:11 编辑 留香小筑 发表于 2025-8-28 12:27 一身行头要配套 ![]() |
DACDE7D6BA27D4F0FE0AEBFD0C47DFC0_副本.jpg (82.65 KB, 下载次数: 11)
gallons 发表于 2025-8-28 10:17 前几年说在香港,某奢侈品的纸质手提购物袋,2万多元人民币,国内同样的纸质手提袋成本不到5毛。 |
正经做器材的成本都不低的 |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
任何一个领域,只要到了发烧的程度,都贵。 摄影 游戏 钓鱼 航模 麻将 ... |
小众产品不适用市场锚定法则,音质与价格无相关性。看到有人认为存在即合理,卖这个价就立得住脚这种说法,可能是头顶绿油油的韭菜。 人家就爱卖这么贵,几个人买就可以不开张吃3年了,甚至极为小众的产品能否出名本质上就是看对不对土豪的口味。 不过威信,金驰,洛克是真的好听,尤其是威信,参考级,可惜价格每6个月涨10% |
产品价格关联产能和可能销量来设定卖出价格,至于声音就是跟差不多同级对手林比,价格不会太脱节,一些音箱说什么一两万能打十多二十万的根本就只是宣传,不可能存在,品牌造得好的基本都是在该价格范围设定,只是有些限定产量纪念版才会超出其价格,看看二手市场流通的就是其价钱真实反映 |
不同牌子,不同风格音色表现,总有一款能撬动你的钱包 |
fantasticw 发表于 2025-8-28 13:08 汇率还好 主要是很多音箱有进口税的 外加代理引进 代理也要赚钱 |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8 10: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