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saitouchiw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说音频发烧中的“烧前端”是一门玄学?我找到了根本的原因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9-1-12 20: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河源市
「黑胶唱片比 CD 好吗?」而答案则是……能分辨两者之间差异的人非常非常少。
这项比较基础建立在黑胶唱片保持在完美的状态,且两者用的都是很好的设备。这一点是由两位音乐心理学家(Klaus-Ernst Behne 和Johannes Barkowsky)在 1993 年所证实的。他们找了 160 位「音乐系统迷」以及对 CD 和黑胶唱片有强烈好恶的人,请他们聆听这两种音乐重制的类型。即使黑胶迷一开始都认为,相较于黑胶唱片的「温度」,CD 听起来是「刺耳又呆板」,但其中却只有 4 位能分辨他们听的是否是 C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9-1-12 20: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长宁区
本帖最后由 daniel_梵歌 于 2019-1-12 20:31 编辑
lesliesk 发表于 2019-1-12 20:19
「黑胶唱片比 CD 好吗?」而答案则是……能分辨两者之间差异的人非常非常少。
这项比较基础建立在黑胶唱片 ...

这种实验意义不大。很容易反驳的有4点:
——如何保证2套系统的“价值相当”?是否有这个前提。都是“很好”是什么标准,都是1千美元?2千美元?还是怎么说

——是否确定是同一张唱片的两种记录材质?听一张古典黑胶,听一张流行CD,这种怎么搞

——拿一把又糊又缩的机线,把两者的素质都拉低到一种程度,自然分辨不出来。这种线材的问题,所谓科学家们是不屑于关注的

——另外,让不熟悉所实验器材的人做实验,本来就是科学家们最大的“骗局”
经常聚会的就知道,如果对那套系统多听过几次的朋友,是更容易发现变化的,而第一次去的朋友则是一脸懵的
比如我自己的系统,cd唱片和从cd唱片抓轨的数字音源,从电脑播放。一路是cd,一路是从电脑进cd机的usb口。你可以查一下simaudio 260d cd机的评测,说这俩声音是一样的
而在我这,请朋友试过,让我盲听到底是电脑出来的,还是cd出来的声音,准确率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9-1-12 20: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疆昌吉州
基本同意lz的观点,播放器价格拉的挺大,听感各有千秋,但素质却差别很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9-1-12 20: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云南省昆明市
好文章 很中肯 我也感觉目前的前端很多时候没手机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9-1-12 20: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daniel_梵歌 发表于 2019-1-12 20:23
这种实验意义不大。很容易反驳的有4点:
——如何保证2套系统的“价值相当”?是否有这个前提。都是“很 ...

你这样比也不公平,再好的电脑只要USB输出就一定会输,你要比就用CD机同轴和电脑(专业声卡同轴)输出到同一解码器去P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9-1-12 20: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长宁区
dragonbaby 发表于 2019-1-12 20:43
你这样比也不公平,再好的电脑只要USB输出就一定会输,你要比就用CD机同轴和电脑(专业声卡同轴)输出到 ...

同轴线我也有
专业声卡也不贵,可以有信心地告诉你,这种办法只会差别更明显

【你想想为什么现在玩PCFI的,即使是投入十来万的大烧、或者是卖得很贵的鱼大专机之类的,都不用专业声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9-1-12 20: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daniel_梵歌 发表于 2019-1-12 20:47
同轴线我也有
专业声卡也不贵,可以有信心地告诉你,这种办法只会差别更明显

不用专业声卡才能吹牛B,用了专业声卡还怎么吹牛B呢?数字信号在视频图像领域都是透明的,唯独在音频领域被妖魔化,一边听着录音室里用专业声卡制作出来的专辑一边大谈专业声卡如何如何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9-1-12 20: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长宁区
dragonbaby 发表于 2019-1-12 20:56
不用专业声卡才能吹牛B,用了专业声卡还怎么吹牛B呢?数字信号在视频图像领域都是透明的,唯独在音频领域 ...

我坐在家里拿着苹果的retina屏幕,看着我自己在办公室用1000块垃圾屏幕/1000块垃圾显卡做出来的图【自己就是设计行业】,这并不矛盾。。。

你把“专业人员”想得太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9-1-12 21: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嘉兴市
我到时认为HIFI玄学的原因是音响系统的好坏不光是技术的高低,无法量化,再加上个人听感喜好,系统多部件的组合,更没有标准,所以每个人都在以主观谈论就成为了玄学。
毕竟听和看有本质的区别,除了体现清晰的素质指标之外,听还带有审美水准,审美背后的不确定的东西就太多了。
好的音响器材我个人认为是艺术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9-1-12 21: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长宁区
WYNEZW 发表于 2019-1-12 21:13
我到时认为HIFI玄学的原因是音响系统的好坏不光是技术的高低,无法量化,再加上个人听感喜好,系统多部件的 ...

以美食作比喻,论坛就是强行把一堆天天吃米其林三星的,和天天吃大排档的,放在一起讨论

——本来各说各的也相安无事,偏偏不同口味的,话说不了几句就对掐起来

——然后变成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变成了玄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9-1-12 21: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京市
daniel_梵歌 发表于 2019-1-12 20:58
我坐在家里拿着苹果的retina屏幕,看着我自己在办公室用1000块垃圾屏幕/1000块垃圾显卡做出来的图【 ...

你是做设计的所以用1000块显示器够了,你让专业做图像处理的用1000块显示器看看,现实情况是大部分搞图像处理的都是用的苹果显示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9-1-12 21: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daniel_梵歌 发表于 2019-1-12 20:47
同轴线我也有
专业声卡也不贵,可以有信心地告诉你,这种办法只会差别更明显

专业声卡上万的多了去了,只是非专业人士买的 少而已,我们多数看到便宜的都是消费级的专业声卡或者是宣传的专业声卡,贵的专业声卡都是参考级,比如现在都号称自己是监听一样,1000的说自己是监听,10万也说自己是监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9-1-12 21: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长宁区
本帖最后由 daniel_梵歌 于 2019-1-12 21:32 编辑
dragonbaby 发表于 2019-1-12 21:27
你是做设计的所以用1000块显示器够了,你让专业做图像处理的用1000块显示器看看,现实情况是大部分搞图像 ...

隔壁就是广告设计公司,算是专业图像处理了吧,然而并不是你想象的一排苹果显示器【当然你说这公司比较low那我没话说】
所谓“专业人员”真没你想的那么高端,“专业器材”也不是什么“标准器材”或者“质量标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 21: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daniel_梵歌 发表于 2019-1-12 09:45
看了楼下的评论,说的都是便携领域,那我同意。便携产品肯定一代更比一代强。毕竟体积受限制,便携本身也是 ...

我觉得我的文章写的还是比较严谨的,你仔细看,我写的很清楚,音源退步是音源退步,但设备在进步是设备进步,这我都提到了的,你说音源退步了,但其实设备进步了,最后综合下来音质还是没上去,但这和我说的内容不矛盾。。就像现在为了弥补音源不够好,用高端的FPGA芯片来实现更精确的升频,假设10年后可能手机里装个DSP就能实现FPGA,而到时候更高端的设备用更先进的处理方式提高音质,那是不是发烧的门槛就上去了呢,毕竟到时候无论你发不发烧
都可以听到高端算法下的声音。。而发烧友想听到更高端的声音,就比起现在要更难实现。。

当然有人说音频行业的进步远不如其他的行业,这我也承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2 21: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raphealhuang 发表于 2019-1-12 18:52
隔行如隔山,这种类比是逻辑谬误。。。

并不是等比,只是受到启发
然后想想确实是这么回事。。。只是音频的进步确实没有其他电子信息技术的突破这么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9-1-12 22: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长宁区
saitouchiwa 发表于 2019-1-12 21:52
我觉得我的文章写的还是比较严谨的,你仔细看,我写的很清楚,音源退步是音源退步,但设备在进步是设备进 ...

在我看来音响行业是在一轮轮的突然的退步以后,慢慢往回找补的过程

这种“突然的退步”都是以新的便携介质的出现开始的。cd刚出的时候也是不行,进过近20年发展,以索尼和飞利浦为代表,不断完善,到最后也没干掉黑胶

然后数字音源出来了。pcfi基本是没人管的野孩子;迷茫彷徨了进10年,以数播为代表的数字音源开始出现,到现在数播的发展也不到10年,本来似乎开始走上正路了;

中途插入了nas这种新的“器材”,又开始进入新的探索阶段了【比如日本出了melco这一种发烧级的nas;然而发烧级nas的选择,实在是凤毛麟角】

最近又出现了“网播”,试图以流媒体播放突破传统本底存储的播放——这就是更乱的乱局了

所以从“前端”技术来讲,黑胶、cd的长期稳定发展、改进,是比较成熟的【当然也很old fashion了;时至今日,仍有少数厂家在进一步探索】,而pcfi、数播、网播则处于全面探索阶段【厂家都一片迷茫,烧友就更迷茫了】

至于耳放/功放技术,这完全是几十年毫无进步了。。。都是些啃老本、改头换面的产品在支撑

反倒是便携器材的探索,还算比较稳定的在往前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9-1-12 22: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看你们说的那么热闹,插一句嘴,,现在ccd这些电子转换为图像,某些方面真的比不上传统胶片;如果有做生物研究的就知道,要做一个叫检测蛋白的,蛋白印迹试验,简称western blot,现在普遍用一种化学发光仪器来做,用科研级的CCD(单位像素点面积很大,而且加了微镜头,冷冻恒温),大大强于民用全画幅这些;就是这样的科研级CCD的灵敏度都比不上胶片曝光,因为那个是化学反应;所以跟单低丰度表达蛋白只能在暗室用胶片来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9-1-12 22: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在多说一句,现在相机有4000万,或者多少万像素的,  但是胶片理论上 像素是无限大的,因为每一个化学反应分子都是一个像素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9-1-12 22: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天津市河北区
索尼精选DSD128了解一下,比起发烧更应该支持正版音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9-1-12 22: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本帖最后由 幽灵姐 于 2019-1-12 22:45 编辑


木桶定律,后端花钱多是必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21 16:3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