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af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数据测试证明:EQ确实和HIFI毛关系都没有!

[复制链接]
181
发表于 2022-3-4 09: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西省南昌市
我爱用EQ就行了,BBE,DSL,5段EQ,10段EQ, DSP,麦克风校准,硬件EQ,玩法多种多样,同样一套装备,不同的听感。当然,差劲的EQ不在少数,绝大多数人不会调也是一个大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2
发表于 2022-3-4 09: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fenk 发表于 2022-3-4 09:23
应该说这才是你的耳朵需要的频响。录音师用的录音棚还有主监听你可以去看看和听听,你能在你家的hifi系统 ...

让他震惊的因素应该是棚子里的声学环境处理,而不是什么母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发表于 2022-3-4 09: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鬼狐 发表于 2022-2-14 11:35
不过话说回来哈,在播放端加eq,实际上会降低音乐的动态,让音乐变的很平,不太好听。

什么叫很平?
你听音音量是多少?你可以听出这个平?
你还可以内部64bit EQ,输出24bit数据,我认为连动态范围都没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4
发表于 2022-3-4 09: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本帖最后由 chaos_xie 于 2022-3-4 10:21 编辑
nirvana9316 发表于 2022-3-4 02:01
请问你是在哪看到epo的噪声测试的?

印象中是知乎上有人测试的。
在ASR看到EAPO的测试可以完全走数字,虚拟环路,因此可以做到绝对精确。但是没有仔细看是如何做的。

找到了,知乎搜标题。用虚拟声卡测试的。
《软件均衡器EQ有损音质?客观指标实测告诉你真相》。引用:“事实上EQ是线性卷积运算,只要有足够的计算位深,就几乎不会损失量化精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5
发表于 2022-3-4 10: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通市
chaos_xie 发表于 2022-3-4 09:39
什么叫很平?
你听音音量是多少?你可以听出这个平?
你还可以内部64bit EQ,输出24bit数据,我认为连 ...

随你多少bit,理论党就是傻,纯模拟前级就是好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发表于 2022-3-4 13: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鬼狐 发表于 2022-3-4 10:11
随你多少bit,理论党就是傻,纯模拟前级就是好听

你说的是黑胶还是磁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7
发表于 2022-3-4 13: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南通市
chaos_xie 发表于 2022-3-4 13:20
你说的是黑胶还是磁带?

我说功放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8
发表于 2022-3-4 17: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数据能证明EQ和hifi没关系,那数据能证明线材有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9
发表于 2022-3-4 22: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这里讨论的是E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发表于 2022-3-4 22: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jimmyxzy 发表于 2022-3-4 17:19
数据能证明EQ和hifi没关系,那数据能证明线材有用吗?

那个数据是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1
发表于 2022-3-5 00: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yeeypc 发表于 2022-3-4 09:39
让他震惊的因素应该是棚子里的声学环境处理,而不是什么母带。

这都是相辅相成的,而且还一点就是,我也忘说了哈,棚子里的主监听。这个很重要,这一切最终构成了极高的动态,回去家里听动态怎么也是压缩的,有严重损失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2
发表于 2022-3-5 00: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本帖最后由 fenk 于 2022-3-5 00:59 编辑
chaos_xie 发表于 2022-3-4 22:52
那个数据是错的。。。

数据是0和1,这是数据的静态属性。以流式传输过程中则会受到物理世界以及协议本身缺陷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干扰。反过来说,良好设计的协议/算法可以让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神奇地不怎么受干扰,从而形成一种突破广大发烧友物理常识的效果(软硬件就是一对平衡,有些堆料的东西实际上暴露了其软件是辣鸡,而有些良好设计的软件,都能省不少硬件的料,至于那些软硬件都满配的东西其实不多,除非他工作在特别特殊的环境下)。目前的问题是:这些对于用户都是不透明的。就算我学问再大,人家不告诉你是玩了玄学还是真用了技术,我怎么也不会知道的。黑盒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3
发表于 2022-3-5 02: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fenk 发表于 2022-3-5 00:56
数据是0和1,这是数据的静态属性。以流式传输过程中则会受到物理世界以及协议本身缺陷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干 ...

模拟段无法保证和完美测试,数字端还是可以的。

以异步USB为例,只要有设备可以测试USB输出是bit perfect的,那么就可以认为数字输出部分是完美的。测试bit perfect方法很多,就不多说。
对于EQ而言,剩下的就是测试从源文件到usb的输出的数字信号的质量很高,不影响音质即可。在windows上,可以用EAPO做EQ,用虚拟声卡来截取EQ后的数字信号。所以这个测试是具有确定性的。可以保证源文件EQ后,产生的噪声和扭曲远远低于-120db的绝对阈值。

实际上从知乎上那篇文章的测试结果来看,变动都在-160db以下。

另外,ASR上有人测试windows的src,如果gain设置正确,产生的噪声和扭曲都在-170db左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4
发表于 2022-3-5 10: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金华市
fenk 发表于 2022-3-4 09:23
应该说这才是你的耳朵需要的频响。录音师用的录音棚还有主监听你可以去看看和听听,你能在你家的hifi系统 ...

你这绝对有误差,你要听到250hz的电平绝对比3khz大多了,事实上3khz会在耳道里形成共振,频响会有提升导致响度也是最大的,你这2khz最响也可能有问题,当然不排除个体差异。
但2000hz内绝对没这么平,人耳对2-4khx最敏感,以外的频段响度都会急剧下降,尤其低频端。可以搜iso226,就是用耳机测的等响图,最下面一条就是听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发表于 2022-3-5 10: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金华市
fenk 发表于 2022-3-4 09:23
应该说这才是你的耳朵需要的频响。录音师用的录音棚还有主监听你可以去看看和听听,你能在你家的hifi系统 ...

晕,回来是反过来的。
我觉得三频均衡是hifi的基本要求,需保证频响没有大缺陷,音箱是平的以及耳机要符合音箱到耳膜的响应,至于动态,只要不听马勒之类就问题不大。
没听过母带,但我听dsd的马勒感觉也就比cd提升10%左右,更清晰,动态稍微大点,也可能耳放有制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6
发表于 2022-3-5 10: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金华市
chaos_xie 发表于 2022-3-5 02:35
模拟段无法保证和完美测试,数字端还是可以的。

以异步USB为例,只要有设备可以测试USB输出是bit perf ...

请问dsd格式的能eq吗,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发表于 2022-3-5 11: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加拿大
nirvana9316 发表于 2022-3-5 10:39
请问dsd格式的能eq吗,谢谢

我不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8
发表于 2022-3-6 01: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nirvana9316 发表于 2022-3-5 10:39
请问dsd格式的能eq吗,谢谢

看回放方式。发烧友追求的所谓硬解自然是音量都不能数字调节。但是很多你以为是硬解的过程,到硬件层面上还在进行着各种滤波和调制,且这种时候你依然是连音量也没法调节。所以要我说别纠结了。DSD的真正意义在于,他随SACD出来的时候,PCM阵营压根就没有比CD更高且成熟的成品出来。现在DSD和PCM全部都能上高格式了(众所周知,DSD是1比特,粗量化,但采样极高,传统PCM以CD为代表至少有16比特量化精度,但是采样率接近奈奎斯特原理的下限只有44.1khz,如果你都想要,那么就是高采样,高量化精度,这个现在PCM也能做到了,但DSD在进一步提高采样率的时候,对滤波器的压力非常大,不是说他处理不过来,而是会产生一些以前没有的问题。因此现在DSD但凡是用数字方式录音的,原生最高都只到DSD256,毕竟DSD数字录音方案本来就没两家,而在行业活跃度目前只有merging,我就是他家用户。你想问DSD512以上是咋来的,这就要去问唱片公司了),实际上这两种调制方式之争意义也不是很大了。而且你要注意的是无论PCM还是DSD进入现在主流DAC内部,可能都不是像你想的那样直接处理的。如果要直接处理,DSD倒还有选择(目前很多DAC仍保留直接进转换器出模拟信号的通路),PCM你想直接出那只能去R2R阵营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9
发表于 2022-3-6 01: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市
chaos_xie 发表于 2022-3-5 02:35
模拟段无法保证和完美测试,数字端还是可以的。

以异步USB为例,只要有设备可以测试USB输出是bit perf ...

你说的都对,尤其对于一个懂行的人来说。但注意我说这段话的语境是包含所有懂的用户和不懂得用户的,这就有一个问题:包括我在内我无论win还是mac开机就用啥设置不做啥软件我也不会使,我就会plug and play,请问这种情况下,他还会是你说的那样,所谓的“设置正确”么?不一定吧。懂行可以,但对我来说还不够好。看问题一定要是高级工程师视角,你得考虑用户的情况,如果需要的话,就得提供一个像大饼套脖子上直接吃就行的方案。
因此,从道理上讲,干扰无处不在,无论是物理上的,还是协议以及其他各种软件层面上的,人为的。而且最重要的,黑盒效应,就算你读懂了windows,我买了个奇特的解码用了个奇特的驱动,里面有点傻不正确的东西,你一定能设置过来么?我们讨论的事物并不是一个mfi认证那样严格的,垄断性的体系。香炉一定会有很多的。因此玄学党们一直会有生存空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发表于 2022-3-6 03: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金华市
chaos_xie 发表于 2022-3-5 02:35
模拟段无法保证和完美测试,数字端还是可以的。

以异步USB为例,只要有设备可以测试USB输出是bit perf ...

好像是设置成–0.13db,src问题就不算问题了,因此我epo的gain都是-0.1db。
我只懂结论不懂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19 13: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