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是原因是:喇叭声音呈现的动态范围是有限的。
录音是16bit或者24bit,可是实际上喇叭表达出来的可能只有8bit(这个数字是盲猜的,但是肯定不是全部,还有瞬态、解析力等等指标),呈现出来一定有缺失,如果缺的正好是这首音乐重点表达的,那么就感觉音乐表现不好,如果缺的不是这首音乐重点,那么就觉得挺好。
音频视频本质都是波,一部分用眼睛感受,一部分用耳朵感受而已。
好像声学很少用这个方式来测评,比较好的理解是参考视频领域的解释。比如照相机,现在基本用raw都能记录14bit的coms色彩信息,但是jpg只有8bit,显示器也大多是8bit,视觉上即使用log的lut,通常也只有12档的动态范围。
同样的原始信息,在14bit到8bit的转换过程中,如果是高光(高音)保留更多,那么更适合白天场景,如果的暗光(低音)保留更多,那么更适合晚上场景。如果显示器(扬声器)亮度更高(高音更好),那么高音多的音乐表现更好,如果显示器(扬声器)的亮度不好,那么高音多的音乐表现就不好;
如果说不同的音响适合不同的音乐,确实是合理的,就像显示器也有应用场景,看电影的喜欢高亮度hdr;医疗用的喜欢高对比度;玩游戏的就喜欢高刷新率低拖影。同时兼顾的就是天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