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完颜阿骨打 于 2025-8-11 21:53 编辑
发烧究竟是不持久的,当一个器材有了声音特点,其实很多器材它本身的特点都只是那么一点点,但是你能识别出来,有了一个辨识度,让你喜欢,让你欢喜,那么时间久了以后你会发现,让你不再喜欢,不再欢喜的也是这一点,色中一点,牌打一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发烧其实是一段缘,在这个过程当中经历的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所有的物,都是缘的汇聚。 都是相关的人、物、事,在特定的时、空,奇妙的关联与聚合,产生种种境界、种种相,引发种种念。 当时似乎确然一切实实在在,乃至后续也坚持如是,又层层叠叠各种念头,围绕发烧不断心心念念,把这个梦,这个美丽的泡泡,越吹越大、长期维系、不另其破、哪怕明明破了,又接着吹起来~ 退烧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听过了各种各样的器材,把所有的名堂和花样都摸过一遍,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你无法去穷尽这些事情,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并不认为这些差别存在意义,或者换个说法,在意其差别。 也就是说,变得平等的看待这些差别,那么既然差别平等,虽然东西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但是对于自己的意义却是一样的。 没有办法运用演绎的方法,而是一种归纳的方法,用归纳的方法来解决所有的问题。 那么归到一个点上,就是会响就行了,能听就行了。 然后进一步,希望最好不要有异常的声音,普普通通是最好的,有花样反而不好了,不耐久听了。 再接着就是希望能够耳根清净,不受扰乱,这么一步一步的就渐渐退烧了。 退去的真正的是什么呢?是好奇,不是其他的。 如果没有了好奇,就没有了造作,那自然就退烧了。 但凡有了好奇,你就不可能退烧,说是抱着一套器材或怎么样退烧,那是不可能的。既然有爱、有情,一旦遇到下一个能够促成“起心动念”器材,又开始重新复燃发烧的念头。 关键是念头的褪去,启动这个念头根源的那个动力的失去,而不是说念头(体验)的饱和,饱和不了各种境界,你没有办法穷尽,当然,不可否认,不断趋向饱和,是兴趣褪色的一个核心原因。 其实就是一念,不管多少念,不管摸过多少器材,和多少人交流过,这些都是概念所打造出来的框框条条。 把这个思维扩展了,让这个念头不断的去攀缘,认为这里有那样,那里有这样,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有各种各样的布局,有各种各样的名堂。 认为这是一个沙盘,这是一座城,这是海市蜃楼,实际上就是一念,时间也是一念,空间也是一念。 一旦坍缩,一念放下,什么也没有,梦醒时分。可一念提起,什么都来了,如同手风琴拉开,各种元素齐备,一个个故事浮现,栩栩如生~ 我们描述器材经常会有一些“通感”,我们听到的很多境界,描述起来像是舌头尝到的,也像是眼睛看到的,也像是身体感触到的,也像是鼻子所闻到的。 也就是说,每一个感官,有相通之处,而他们之间的不同、的界限,是一种奇妙的分化,最终回归到那个根上,发现一切的本来。 写帖子本来就是妄念,妄念着有人会看帖子。妄念着若有人看了帖子以后会怎么想?然后这些又反过来,引导自己怎么去把帖子给写出来,怎么安排这些语言和文字? 所以说这只是一层一层穷穷无尽的嵌套而已,你想找到嵌套的源头那是找不到的,因为一起心动念源头就悄然存在于无始当中了。 发烧是很难得到自在的,如果自在的话也就不会发烧了。 如果能够自在的发烧,那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情,那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发烧了。 不管是对任何东西的不满意,都会引发对任何东西改善的念头,或者是抛弃的念头,那么有这些念头才叫发烧。 如果自在的话,没有这些念头,自由自在,安然而住,那怎么去发烧? 金钱是抽象的,它不具体,本身不具备属性,所以具备共通性、普适性。 它就像一个模拟造物主,可以由抽象变成种种具体,这个事物的设计,本来就巧夺天工,乃至于能够让鬼推起磨来。 所以,价格是一个器材最引人注意的属性,获得大家普遍认可,最深层的认可,以及建立于其基础上的一切念,而且往往是最大的执念。 其他的属性,做工、设计、用料、口碑等等,则各有各的喜好,各人有各人的偏重。 因此,就会有分化,各个不同,不易成为众矢之的,反而往往成为大家理解和接受的个人癖好,不但不争执,而且还理解。 想要骗自己,是不容易的,如果一部iPhone的自带喇叭,播放QQ音乐的低码率,就能轻易撩起你美妙的重重境界,当你发现,iPhone的喇叭,虽然仅能勉强支撑一种意象,而非实感,但是已经可以完全达成使命,而不需费力的去求那些复杂搭配的器材来达到类同的催化效果。 一个发烧友,会淡然、甘于接受这个事实,并且安心的用手机外放来自娱自乐,而将器材念想抛之九霄云外么?显然是不忍的。 诉求的美妙境界,只要稍微一煽风点火,就能马上产生,当然就不会去苦苦追求,也不会觉得某种境界非常可贵。 发烧,尤其是烧到后期,就是境界炼丹炉,希望通过各类提升,催生完美演绎境界,似乎很难获得的境界,必须借由器材的强化来实现。 哎,其实,乃至不费吹灰之力,但可是你为什么不容易得到他呢? 只因为不舍现前的境界,现前的坚固执着,所以没有办法得到各种各样的其他境界,否则,则层出不穷,如是而已,也就那么一回事。 发烧,是如何让我们的心变小的? 一层一层的变小,实际上如果不听音乐,你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境界。 然后你要听音乐才有。 进一步,听音乐,同时还要用器材听,才有。 再进一步,还要在指定的环境之下,然后用指定的器材,然后放指定的音乐,才有。 这就是新一层一层变小,聚焦、固化、浓缩,从有兴趣到有好感,从有好感到喜欢,从喜欢到热爱,从热爱到痴恋,从痴恋到沉迷,从沉迷到魔疯…… 发烧的欲念,很粗,你不断的在想,一个个念头一阵阵冒出来,很大的波动性、很大的晃动性、很强的冲击性。 很粗的念头容易引起CPU的过载,所以称做发烧,代表高温高热,这个词用的很贴切,很上头,很容易上头,如是如是 究竟是哪一个项目让你执着于这个器材呢? 是因为它的品牌,口碑,价格,定位,做工,设计,还是哪一个神秘的要素呢? 不论是哪一个,它都是一场戏剧,一场精心排演的戏,通过各种各样的宣传、引导,让你把整个心念聚焦聚集在一个点上。 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技术,一种不一般的本领,当然要本人愿意配合为必要条件。 如果一个作者本事大,他的器材可以魔倒成山成海一般的烧友,乃至能魔倒古今中外的烧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