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32|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童丽和赵鹏揭示监听和hifi的区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5-26 1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重庆市
监听就是去掉所有失真追求最大化还原,hifi是在监听的基础上引入人为觉得好听的失真,俗称添加味精,童丽和赵鹏就是典型的味精人声,其实对于没钱组建hifi系统的人来说,应该感谢童丽和赵鹏,可以不花钱就能在普通设备上听hifi
2
发表于 2024-5-26 13: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市
这类玩意儿诞生于十几年前,调音风格最早是给汽车音响强行提升透明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4-5-26 13: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新疆巴音郭楞州
这俩都是偶尔听一听,听多了好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24-5-26 13: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省石家庄市
监听不应该是连失真都原味送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5-26 13: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耳机不可能全频平直,监听耳机通常也是有性能上的权衡、工作侧重点的。比如同样是返听,器乐、人声、现场、录音室,侧重就不一样。至于混音,在声学条件受限、音箱性能受限的前提下,耳机可以作为“放大镜”或特定频段多一个参考体系来打下辅助,从全频而言也谈不上有多还原。
所以没必要刻意去钻“监听”还是“hifi”的牛角尖,只不过通常而言监听的设定是劳动工具,一分价钱一分货,相对hifi这种奢侈品性质的东西而言,监听可能更亲民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5-26 13:4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重庆市
最不爱听这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5-26 13: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陕西省西安市
这类没有味精不行,最少要加混响,不然声音干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5-26 14: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省
这种“糖水hifi歌”,近麦、贴麦,全无头腔和胸腔共鸣、含在口腔里全靠夹子音夹出来的声音,实在是让人难以下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5-26 20: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汽车发烧碟
能让你几百块的多媒体听出hiend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5-27 09: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你怕是搞错关系了吧,买hifi器材是为了听好歌的,不是为了发挥器材而选择性听歌,何况这两是啥玩意?除了听器材的,正常人谁听这玩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5-27 09: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四川省成都市
我去音响店如果放这俩类型的音乐立马走人,感觉不到一点点音乐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5-27 10: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杭州市
最不喜欢这俩 ,捏着嗓子唱,唱的太做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5-27 10: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
Hi-Fi是英语High-Fidelity的缩写,直译为“高保真”,其定义是:与原来的声音高度相似的重放声音。

哪怕发帖前先查个百度,也不至于现在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5-27 11:0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鬼扯,监听也分很多种类的,譬如舞台监听,混音监听,有些舞台监听为了能听清鼓点和bass会刻意加强低频,而高频会暗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5-27 11: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dellmen 发表于 2024-5-27 09:20
你怕是搞错关系了吧,买hifi器材是为了听好歌的,不是为了发挥器材而选择性听歌,何况这两是啥玩意?除了听 ...

你觉得这俩的唱片都是被听器材的人买走的?搞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5-27 11: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
曾加 发表于 2024-5-27 11:11
你觉得这俩的唱片都是被听器材的人买走的?搞笑

不然呢?除了所谓的发烧友,谁会听这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5-27 12: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日本
童丽没听过,赵鹏的强迫自己听过一首,从此碰到赵鹏就跳过,太难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5-27 13: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
发烤的几个阶段:  低音—高音—中音—发烧人声—全频杂食—最后追求还原耐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5-27 15: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省
听HIFI第一个阶段本身就已经包括选歌,嗓子不好的不该听,嗓子好的歌听。然后才到第二步骤选器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5-27 17: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市
不是

高档hifi设备产生的所谓“味精”,超出唱片的记录能力,也超出数字设备的表达能力

要不然直接搞个效果器好了,还买什么hif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4-6-25 04:4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