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安音收藏lox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番外篇1:关于老耳机与“新不如旧”

 关闭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24-7-2 08: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安音收藏lox 于 2024-7-2 08:19 编辑
hcgrh 发表于 2024-7-1 23:33
这就是个类似“文无第一”的问题,我很赞同类比老相机的想法,受时代审美和技术限制影响,老货也有历久弥新 ...


这就是个类似“文无第一”的问题,我很赞同类比老相机的想法,受时代审美和技术限制影响,老货也有历久弥新的精品,每个人也有自己的心头好
赞同,历久弥新的东西,人类智慧的结晶总是值得赞扬的,
只是时不时有些人的评比会让人品出摆资历、炫耀品味和炒作旧货的意味,甚至是明着踩一捧一,那就着实让人火大
我不清楚很多这个总那个总,天天吹捧自己家三四十年前的老爷车,老表,老镜头,老古玩,就见不得有人偶尔夸夸老耳机,毕竟声学进步可比汽车行业缓慢地多。
当然,适当的批评新耳机的缺点还是要接受的,比如低动态,低透明度,低鲜活度的三低怪圈,但不宜过。新耳机至少在素质,密度上还是有可闻的提升的。

希望听个歌的事情还是能尽量少点功利和戾气吧,这个圈子多多少少已经让人感受到日薄西山了,虽然连我自己都感觉很难做到
100%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24-7-2 08: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VEGA57 发表于 2024-7-2 01:47
去小红书炒,新不如旧只存在于索尼这种奇葩厂商

当你发现家里有一只蟑螂的时候,就意味着。。。
尤其是这只蟑螂还是领头大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24-7-2 08: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書蟲 发表于 2024-7-2 05:15
相当羡慕楼主玩耳机的路径和心态。有种‘论坛有时美好极了’的感觉

嘿嘿,美好的人有很多。。。
只是大家都是沉默的大多数,默默看着新耳机表演呢。。。
这里面只有我比较啰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024-7-2 08: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安音收藏lox 于 2024-7-2 08:52 编辑
wryiadgj 发表于 2024-7-2 07:54
楼主对老耳机挖掘比较深,写得也很好,但是有一点不太认同。虽然动圈的技术确实已经相当成熟,到了瓶颈,但 ...

动圈耳机的结构和腔体好像确实没有什么开发空间了,但是近些年铁家,focal,索尼在动圈单元材料上还是有了新的突破,引入了金属单元或者金属塑料复合单元,减少分割震动,增加了振膜的刚性和频宽,这些进步和突破是值得肯定的。

您这个问题,非常巧,我上周刚和两位大儒讨论过,一位是坛里某位大佬,一位是做喇叭的前工程师?

一开始讨论的话题其实也不是动圈技术,而是PET,压电,气动,平板,静电,铝带等不同材质对于音色的还原度,结果不知不觉就吵到了如今超旗舰喜欢用的镀层振膜。
结论非常不幸,我们一致觉得PET振膜镀金属是对音色的重大割裂,完全偏离了高保真,更多是商业上加价的噱头,而非技术的升级
诚然,解析密度提升与失真降低是正向的,但是HIFI耳机最重要的某些特质,比如泛音时延,铜管类音色,乃至你说的频宽都是退步
真正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做工程改进的技术,我谈几个
1. 拜亚多年前的哈密瓜振膜,天才的想法,不改变振膜材质整体互调,群延,音色的情况下,增加硬度,刚性和高频延展,天才的想法
2. JVC多年前的振膜镀凸点,或者前阻尼凸点,这个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路子,同样不改变音色,降低失真和分割振动
3. Technics的磁流体技术,对单元控制力基本到达极限,可惜非常贵容易坏

如果国产厂商真在这些牛X闪闪但是非常艰难的技术路线上走,动圈还会再次光大,这是毫无疑问的
一个哈密瓜振膜+前腔凸点阻尼+磁流体线圈的45mm超级动圈单元研发完成,起码至少没有平板什么事情了
没人会去做的,费时费力还不赚钱,不如镀块金银铜铁铝上去。。。

中肯的说,镀层振膜可以算是商业提价噱头结合部分改进和流失部分特质的取舍,而非完完全全的升级,
所以KOL会产生一样的话术,XX适合流行,古典味道不足,但是流行无敌。。Blabla
要知道,真*HIFI爱好者的歌单里,流行最多只是10-20%的比例,还有爵士,古典,摇滚,金属,试验,歌剧甚至演歌这些玩意儿,买个只能听流行的贵价耳机,真的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4-7-2 08: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欧洲
安音收藏lox 发表于 2024-7-2 07:48
看了一眼装备栏,大佬你好这么多神器在手,不知道感觉如何。。。

有一点很认同的,玩老耳机的出东西很 ...

大佬不敢当,感受就是烧无止境,还想再收集不同序列号段的,想找别的R10/HE90/Omega的玩家,听听他们宝贝的成色状态,声音有没有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4-7-2 08: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廉江
安音收藏lox 发表于 2024-7-2 08:29
动圈耳机的结构和腔体好像确实没有什么开发空间了,但是近些年铁家,focal,索尼在动圈单元材料上还是有 ...

“真*HIFI爱好者的歌单里,流行最多只是10-20%的比例,还有爵士,古典,摇滚,金属,试验,歌剧甚至演歌这些玩意儿
你的意思是听流行的人不配hifi?真正HIFI爱好者是不会给别人下定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24-7-2 08: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安音收藏lox 于 2024-7-2 08:57 编辑
dellmen2006 发表于 2024-7-2 08:53
“真*HIFI爱好者的歌单里,流行最多只是10-20%的比例,还有爵士,古典,摇滚,金属,试验,歌剧甚至演歌 ...

是谁给谁下定义?
我只是说,HIFI愛好者基本都听流行,但肯定不止流行

不然你发个帖,问问论坛里,谁歌单里只有流行,完全没有其他类型音乐?

引战不要太明显哈,我只讨论有营养的东西,对更多人听更多类型音乐有关的事情,不是和你在这里下定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4-7-2 09: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本帖最后由 wryiadgj 于 2024-7-2 09:13 编辑
安音收藏lox 发表于 2024-7-2 08:29
动圈耳机的结构和腔体好像确实没有什么开发空间了,但是近些年铁家,focal,索尼在动圈单元材料上还是有 ...

我说的也不全是镀金属振膜,还有像focal这样的纯金属振膜,频宽相较那些塑料振膜的老货色,是实实在在的提高。(这点楼主不认同的话我们也没必要过多讨论,只是建议楼主做一个简单的试验,把Z1R/大乌和那些老鸡的耳罩完全摘掉,听一听低频下潜和质量的表现,老鸡的单元频宽是什么水平一目了然。)另外泛音、铜管类音色这种本身就是很依赖录音的东西,很多老鸡在在还原古典录音是非常出彩,那是因为它针对本身就存在录音缺陷的古典录音进行了适当补偿,使得它听上去显得素质很高,但并不代表它高频延展就一定有多么出色,这点在用一些老鸡听高频段增益无衰减、效果器横飞的现代乐上就能体现(毛刺?细碎?单薄?)。另外楼主提到了摇滚、金属、试验音乐这些,恰巧是新耳机更加合适(得益于更强的频宽和厚度、密度、力度)。另外流行也是一个大类,楼主不会觉得流行都是港台情歌那种节奏、律动和力量感缺乏的芭乐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24-7-2 09: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安音收藏lox 于 2024-7-2 09:21 编辑
wryiadgj 发表于 2024-7-2 09:05
我说的也不全是镀金属振膜,还有像focal这样的纯金属振膜,频宽相较那些塑料振膜的老货色,是实实在在的 ...

我说的也不全是镀金属振膜,还有像focal这样的纯金属振膜,频宽相较那些塑料振膜的老货色,是实实在在的提高。(这点楼主不认同的话我们也没必要过多讨论,只是建议楼主做一个简单的试验,把Z1R/大乌和那些老鸡的耳罩完全摘掉,听一听低频下潜和质量的表现,老鸡的单元频宽是什么水平一目了然。)
不认同,而且是非常不认同,全PET振膜至今仍然是最优解,和镀金属和全金属频宽延展都一样,HD800,T1的全频宽不会比Focal差,ASR已经做过试验和测试了,Sony,Technics也做到过比纯金属镀膜频宽更高的,这是基础认知问题,塑料振膜一直不差,还有接近塑料振膜的生物振膜,综合了金属振膜的刚性和PET振膜自然的音色,这事情几乎是摆在台面上的,金属振膜远不是最优解,甚至出生那天就是带着目的的。(当然,因为这贴是讨论老鸡,我觉得您误会我了,我回复您讨论的语境,全部都是最近几年的国产最新顶级PET单元,和老鸡无关了)


另外泛音、铜管类音色这种本身就是很依赖录音的东西,很多老鸡在在还原古典录音是非常出彩,那是因为它针对本身就存在录音缺陷的古典录音进行了适当补偿,并不是它听上去显得素质很高,导致的结果就是它不再那么适配现代录音(毛刺,细碎,单薄)。另外楼主提到了摇滚、金属、试验音乐这些,恰巧是新耳机更加合适。另外流行也是一个大类,楼主不会觉得流行都是港台情歌那种节奏、律动和力量感缺乏的芭乐吧?


还是上面的问题,我们彼此有误会,我没说老鸡如何如何,我讨论的是最新PET单元,新PET单元音色远比镀金属的单元更加适合摇滚,金属,试验音乐。
额,最后您如果有空可以看看我的老帖,音乐分类可能我懂得还是比较多的,基础错误不会犯,您这问句给我整不会了,有点刻意。。。。

最后,在此重申,我回复您的一律是最近讨论的国产PET单元,仅就技术路线讨论,和这贴正文老机单元完全是两码事情,至于“新PET振膜”和“新金属振膜”孰强孰弱,也不必过度深究,可以暂时放放,静观其变,根据我到处蹭到的消息,很快市场上对纯金属振膜的“盲目崇拜”就要翻篇了。我已经next level了,您也可以翻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4-7-2 09: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廉江
安音收藏lox 发表于 2024-7-2 08:56
是谁给谁下定义?
我只是说,HIFI愛好者基本都听流行,但肯定不止流行

老烧歌单里流行只占10-20%,还不是下定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2024-7-2 09: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4-7-2 09: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长宁区
安音收藏lox 发表于 2024-7-1 19:54
SIVGA我很欣赏,推荐过,也有朋友说听了他家的耳机觉得很一般。。
我也觉得,确实一般,但我的“点”在 ...

这点 我觉得final的耳机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4-7-2 09: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香港
安音收藏lox 发表于 2024-7-2 09:17
我说的也不全是镀金属振膜,还有像focal这样的纯金属振膜,频宽相较那些塑料振膜的老货色,是实实在在的 ...

频宽这东西不过多讨论,一个是按照我提到的办法去感受单元真下潜和用耳罩腔体捂出来的假下潜的区别,另一个就是测试动圈单元的谐振频率F0(单元下潜能力)和20khz以上的响度表现(单元高频的延展),数据是不会骗人的。我提这些只是想说这些厂家在面对动圈瓶颈时所做的突破,在动圈单元的材料上下了功夫,动圈技术也许已经高度成熟,革新很慢但并非停滞不前,新拿耳机并不是一无是处也不是不值得购买,顺道批评一下德奥系厂家的不思进取吃老本。另外就个人主观听感来说,我也会觉得adx5000比800更加纯净通透,分离度更高,大乌也比800更加厚实,更具重量感,背景更黑,高频更顺滑,下潜更强悍。虽然来到大编制和ost,800独到的音效依然冠绝全场。(这点涉及听感,也就比较纯个人主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4-7-2 09: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上海长宁区
我很早以前帖子里就说过 拜亚是1980-1985年的耳机好听 森海是1985-1992年的耳机好听 sony 是随机好听 这点支持楼主的观点

做好耳机最好是本身会乐器 对音乐的理解要深刻
耳机的音乐性很重要
我听了600-700支 发觉喜欢圆形线圈平板的声音
很多大佬听得更多 观点到最后基本是一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9-14 23:3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