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步模式(Asynchronous Mode)(现代主流方案):
DAC内置高精度时钟(如晶振),主动控制数据传输。
笔记本仅发送原始数据包,DAC通过反馈机制(如USB协议中的反馈端点)要求笔记本调整数据流速度。
优势:完全由DAC的时钟主导,大幅降低jitter对音质的影响。
2. 关键环节
数据传输阶段:
笔记本通过USB发送未经时钟调制的数字音频包(例如PCM数据),此时无时钟信号嵌入。
时钟重建阶段:
DAC接收数据后,用自身时钟重新生成精确时序,将数字信号转为模拟信号。
异步模式下:DAC通过反馈控制数据流的到达速率,确保缓存(Buffer)稳定。
自适应模式下:DAC需实时跟踪笔记本的时钟波动,易引入抖动。
3. 为什么DAC的时钟更重要?
抖动抑制:DAC的高精度时钟(如飞秒级晶振)比笔记本的通用USB时钟更稳定。
信号重建质量:数模转换瞬间的时序精度直接决定模拟波形准确性
4. 如何确认您的DAC工作模式?
查看DAC说明书:支持"异步USB传输"(如XMOS、ESS方案)的型号通常标注。
操作系统识别:在Windows/Mac的音频设备属性中,若支持"专属模式"(Exclusive Mode),大概率是异步传输。
总结
数据生成:笔记本提供原始音频数据包。
时钟主导:DAC的时钟负责最终信号转换的时序精度(尤其在异步模式下)。
音质关键:DAC内部时钟质量 + 抗抖动设计(如缓存隔离)决定实际听感。
建议:选择支持异步USB模式的DAC,并确保使用高质量USB线(减少信号干扰)。笔记本的时钟影响仅在自适应模式下显著,现代DAC已普遍规避此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