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X13是飞傲最近推出的一款小尾巴解码耳放。QX13裸机重量标称33克,实测34克。和之前飞傲的一系列小尾巴相比,机身比较宽,整体看上去更加的扁平。而之所以宽,是因为它装载了一片硕大的显示屏。据悉,QX13采用了1.99寸IPS屏幕,并贴合了一片康宁高强度保护玻璃。 ![]() ![]() 即便是高强度玻璃,在出厂时仍然是贴了膜的,照顾到了完美主义者。 ![]() ![]() ![]() 大屏幕直观的优点是能显示更多信息。QX13的屏幕在默认的竖向主题下竟然能同时显示6个菜单项,这在小尾巴产品里面已经是相当惊人了,操作时感觉游刃有余。IPS屏幕不仅色彩层次丰富,它的广角特性也保证了各个方向的无死角观看, ![]() 但是显示方面有槽点。首先是屏幕最大显示时长只有120秒,没有常亮选项。其次就是显示音频数据格式和采样率区域的字体大而且丑,跟高铁隶书站牌异曲同工。 ![]() QX13的主界面很有特色的地方是放了两个测量标尺,上面是电流,下面是电压,时刻监测耗能状况。模电爱好者表示很赞。 ![]() ![]() 这次的QX13有一个配套附件:ESTICK。这其实是个外置移动电源,容量4.07Wh,通过TypeC和小尾巴侧边的红色C口相连。此时可以选择从ESTICK给QX13供电,或者从手机给ESTICK充电。当连接时,屏幕会弹出一个对话框,做对应操作便可。 但是,这个选择操作并不十分方便,如果能做成单独的拨动开关就更好。 ![]() ESTICK电源和主机身等高并且等厚,似乎是量身定制的一样。但当使用ESTICK时,要用外部固定装置使它和机身两者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不然接口会损坏。显然厂家考虑到了这一点,除了标配的小皮套,还设计了一个把两者装在一起的大皮套。对此我的看法是好极了。不仅保护了接口,而且合体后很好看。长条机变成了方块机,简直是额外得到了一个新机型。 从皮套取出机器时比较费劲。我是用铅笔捅一下。 ![]() ![]() 一大一小两个皮套带都有磁吸层,可以吸附在铁质平面之上。此外QX13的标配附件中包含了一套磁吸附件,能让用户把QX13单机或QX13+ESTICK的组合态贴在手机背面,甚至任何想贴的平面上。实际使用中发现,大皮套的吸附力更强一些。 ![]() 大家已经发现了,这次的QX13小尾巴有一个特别之处,是在铝合金版本之外还提供了碳纤版本。刚好我们拿到的是碳纤版,外观相当漂亮,并且握在手里有温润如玉之感,让人爱不释手。 ![]() 不过,碳纤外壳会不会影响散热呢?会不会因为屏蔽性不足而导致噪声增加呢?理论上,碳纤维既导热也导电,实际使用中的情况如何,接下来会有这方面测试。 温度测试 我们测试了QX13在不同使用场景和状态下的发热情况。测温使用的仪器是工业种广泛使用的欧陆P116温控表,搭配的传感器是镍铬-镍硅K型热电偶,精度等级为1级。 ![]() 测温线用胶布贴在小尾巴的机背。先看一下环境温度,26.5℃。这个室温人体感觉舒适。 ![]() 测试开始。小尾巴侧边C口连接外部电源;底部C口连接手机并播放曲目;耳机插在3.5mm口,正常聆听音量;台机模式开启。此时小尾巴消耗功率是1.1W左右。 达到热平衡后,仪表显示温度36℃。 ![]() 台机模式关闭。此时功率稍稍下降,1.06W。同时温度有小降,仪表显示34.8℃。 ![]() 当使用ESTICK作为电源,播放曲目,一起装在皮套中,测温线插入皮套内部时,37.1℃。 ![]() 当用外部电源通过QX13给ESTICK充电并装进皮套,测温线插在皮套内部时,达到最高温度,38.5℃。 ![]() 测试结果表明:QX13在体感舒适的气温环境中,多个使用模式下,机身表面温升在10℃左右。 至于台机模式开或不开,皮套戴或不戴,竖立或平放在木质台面上,屏幕亮着或是熄灭,区别都不是很大。 最热的情形是带着皮套充电,此时温升为12℃。而考虑到连我的手指都能让传感器从室温升高8℃,那么讲道理,QX13这样的发热程度完全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实际上用手去摸的感觉也确实只是温热,没有发烫感。 ![]() 看一下QX13 VA标尺的准确度,可以看到和右侧USB功率测试器的示值很接近。上图中,算出来的功率值1.1147mW vs 1.1124mW,和功率测试器的差别在千分之五以内。我的想法是:只要不是用于导弹发射,这个测量精度已经绰绰有余,比我家的电表准多了。 ![]() 另外,QX13的VA标尺只检测小尾巴自己的耗电情况,充电就不归它管。ESTICK的充电功率在4W左右,4.07Wh的容量理论上一个小时就能充满,但由于末段是小电流充电,实际充满大约是一个半小时。 音频测试 ![]() (测试设备:ABTEC A10 音频分析仪;测试状态:QX13连接ESTICK,并装进皮套,台机模式=ON; 说明:平衡口的串扰本身很轻微,受底噪的影响较大。为了全面和准确,平衡口分离度给出了两个数据,一个包含了底噪,一个剔除了底噪) QX13的硬件配置大致情况:USB主控:XMOS XU316;DAC:ES9027SPRO;运放:OPA1692 x2;⽿放:TI INA1620 x4。这个配置在飞傲的小尾巴序列中属于旗舰级别。 虽然这次没有拆机,但根据过往经验我们判断是这样的:台机模式关闭时是2片耳放输出,台机模式开启时是4片耳放一起输出。 在开启台机模式后,QX13的增益有+2.5dB的抬升,同时4.4mm平衡口的极限功率有明显增强。测试显示,平衡口最大功率会从567mW增加到893mW。 根据官方给出的数据,QX13单端和平衡的最大输出功率是310mW/900mW,而我们实测得到的数值是306mW/893mW,和标称值差别微乎其微,基本相同。这说明了碳纤外壳版本也一样强悍,并没有出现显著的热量堆积或功率滑坡问题。 底噪方面测到的数值是单端2.47µV/平衡3.65µV,比标称值略大但基本相符,说明这个碳纤外壳有足够的屏蔽性能,几乎和金属外壳不相上下。 ![]() ![]() ![]() 结论:碳纤外壳不会让小尾巴中暑,可放心使用。即便套上皮套,散热情况仍然不错,不会过热保护。碳纤版QX13的输出很强劲,足以和一部分手持播放器匹敌,在同类小尾巴之中更是一骑绝尘。另外,碳纤材质有不错的屏蔽能力,使用碳纤外壳的QX13底噪抑制良好,毫无崩坏迹象。 QX13还有PEQ,数字滤波器选择,spdif同轴输出,多主题,屏幕横竖切换等等大量功能和设置,不一一展示,玩家可在使用中自行探索。QX13虽然存在我在前文中提到的槽点,但和它的美丽、丰富、有趣、高性能放在一起,完全可以克服。
|